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雙機熱備份的操作方法
雙機熱備有兩種實現方式,一種是兩台伺服器通過一個共享的存儲設備(一般是共享的磁碟陣列或存儲區域網SAN),通過安裝雙機軟體實現雙機熱備,稱為共享方式。另一種方式是沒有共享的存儲設備,數據同時存放於各自伺服器中,稱為純軟體方式或軟體同步數據方式。基於存儲共享的實現方式是雙機熱備的最標準的方案,在主從模式工作中,兩台伺服器以一個虛擬的IP地址對外提供服務,服務請求發送給主伺服器(active server)承擔。同時,兩台伺服器通過心跳線(heartbeat line)偵測另一台伺服器的工作狀況。一旦主伺服器出現故障,備伺服器(standby server)根據心跳偵測的情況做出判斷,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切換,接管主機上的所有資源,成為新的主伺服器。由於使用共享的存儲設備,因此兩台伺服器使用的實際上是一樣的數據,由雙機或集群軟體對其進行管理。
心跳線是主備伺服器之間聯系的紐帶,所謂「心跳」,是一個錯誤檢測機制,指主從系統之間相互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發送通訊信號,周期性地檢測各個節點的狀態(包括系統的狀態和應用的狀態)。如果連續沒有收到的心跳信號到了一定的數目,雙機熱備軟體就認為相應的系統已經出現故障,並進行主備切換。傳統上心跳故障檢測使用串口通訊的方式,但目前已經普遍使用基於TCP/IP的方式。兩台伺服器之間,可以使用直連網線,也可以將兩台伺服器用於心跳診斷的網卡通過交換機連接。
雙機熱備份技術需要通過雙機或集群軟體來實現。雙機軟體採用結構化設計,一般來說包含以下幾個模塊:
(1)雙機狀態的管理模塊,負責檢測雙機的工作狀態,以及對故障狀態進行判斷。
(2)雙機功能的執行模塊,負責執行管理模塊發出的雙機調整切換命令等。
(3)雙機系統的客戶端配置管理工具,通過該模塊實現對雙機系統的遠程配置、管理及維護等功能。
雙機軟體工作流程大致如下:軟體啟動時,首先讀取雙機系統的配置文件,該文件描述了雙機系統中各節點的網路信息、硬體描述以及任務的定義等參數。軟體的核心程序根據配置信息,進行雙機系統的狀態重組,建立雙機的初始狀態。在節點初始狀態建立起來後,管理模塊根據當前網路狀態的信息對雙機進行調整並分配網路資源,使雙機中的主節點獲得對外提供網路服務的資源,同時啟動節點監控功能,對所啟動任務的關鍵進程進行監控,保障對外提供服務的資源健康。當以上資源建立起來後,雙機系統進入正常運行狀態。
當系統中有節點故障時,雙機管理模塊根據雙機當前的狀態和該故障節點在雙機中的角色做出雙機系統是否切換的選擇。當該節點為主伺服器時,雙機系統會自動將屬於該節點的資源和任務移交到備伺服器上,保證網路的正常運行。如果發生故障的節點為備伺服器,雙機軟體提出報警後,將任務的移交進行封鎖,直到備伺服器故障修復,重新進入雙機系統,管理模塊檢查到該故障修復後,對當前的任務進行解鎖操作,系統重新進入正常運行狀態。
Ⅱ AIX 雙機熱備切換命令是什麼來著
你說的是不是reboot?
切換命令不太清楚關機的話我記得好像那個命令
Ⅲ AD雙機如何用命令檢測是否同步
直接用兩台顯示器連接到一台主機上就可以了,最好可以用筆記本連接到台式主機,用筆記本做為顯示器。
Ⅳ H3C MSR3600-28路由器如何配置雙機熱備,命令如何輸入
命令通過以下方法輸入:
一、使用console口進行連接
配置雙機熱備:
一、創建RDO
在配置雙機熱備之前,必須先在每台設備上創建RDO。
進入系統視圖:system-view
創建RDO,並進入RDO視圖:rdordo-id
註:互為主備狀態的兩個設備之間的RDOID號必須一致。
二、配置本端HA介面
本端和對端防火牆需要使用HA介面協商雙方的主備狀態並同步配置命令和狀態信息。
配置本端HA介面:
ha-interfaceinterfaceinterface-name[peer-macmac-address]
可以通過peer-mac參數指定對端HA介面的MAC地址。
若不指定對端HA介面的MAC地址,則使用廣播MAC地址FFFF-FFFF-FFFF。
註:雙機熱備的協商報文和業務同步數據都使用HA介面進行傳輸,這些報文不同於普通報文,因此防火牆的防火牆模塊(如黑名單、包過濾等)對這些報文不起作用。
三、配置VIF
配置虛擬介麵包括配置介面的虛擬IP地址、介面權值和虛擬MAC地址。
當防火牆工作在路由模式下時,主備上互為備份的業務介面必須配置相同的虛擬介面ID、虛擬IP地址和虛擬MAC地址。
虛擬IP地址必須與介面的真實IP地址在同一網段,但是不能與介面的真實IP地址相同,虛MAC不能與介面的真實MAC相同。
當防火牆工作在網橋模式下時,不能配置虛擬IP地址和虛擬MAC地址。
介面權值用於動態更新優先順序,當介面DOWN/UP的時候,系統根據權值對RDO實時優先順序進行調整。
1、路由模式下配置VIF:
vifvif-idinterfaceinterface-namevirtual-ipip-address[virtual-macH-H-H][recevalue-reced]
預設情況下,value-reced的值為10。
2、網橋模式下配置VIF
vifvif-idinterfaceinterface-name[recevalue-reced]
預設情況下,value-reced的值為10。
註:
1)虛擬介面不能重復配置,必須首先用undo命令取消掉原來的配置,才能重新配置。
2)VIF的地址不能與被綁定介面的地址相同。
3)批量備份過程中不能用undo命令取消虛擬介面。
4)為了保證RDO的實時優先順序為正值,在一個RDO下每個綁定介面的權值(value-reced)總和不能大於或等於對應RDO的靜態優先順序。
5)當使用了雙機熱備功能後,請不要配置並使用VRRP,否則會導致雙機熱備功能異常。
四、配置雙機熱備的調整和優化
(一)配置RSO靜態有銜接
RDO靜態優先順序是指設備的介面全部為UP狀態時的RDO的優先順序。
根據靜態優先順序與各介面的實際狀態、權值可以計算出RDO的實時優先順序。
通過比較RDO的實時優先順序可以確定設備之間的主備關系,優先順序數值高的為Master。
配置RDO靜態優先順序:priorityvalue
預設情況下,靜態優先順序為100。
註:若本端和對端的實時優先順序相等,則根據雙方HA介面的MAC地址確定主備關系,MAC地址大的為Master。
(二)配置認證方式
認證方式是指設備通過HA介面收發數據報文和控制報文時使用的認證方式。
認證方式有簡單認證模式和MD5認證模式。
配置認證方式:
authentication-modesimplepasswordkeyword
authentication-modemd5password{plain|cipher}keyword
預設情況下,不使用認證。
註:互為主備的設備之間要使用相同的認證模式和認證密碼。
建議在配置對端IP和虛介面之前配置認證模式和認證密碼。
一旦主備協商完成,配置認證方式會造成部分報文丟失,可能會影響設備狀態。
(三)配置通告隔離
一個RDO中的主設備會定期發送抑制報文,通知備份設備自己處於正常工作的狀態,並且通告自己的優先順序。
備份設備根據通告時間間隔確定收到抑制報文的超時時間,如果連續三次未收到抑制報文則認為主設備已經出現故障,並進行狀態切換。建議本端和對端設置相同的通告間隔。
配置通告間隔:ad-intervaltime-value
預設情況下,通告間隔為3秒。
註:由於不同型號產品的硬體性能差異,以及設備在實際應用中的業務量大小等因素,雙機熱備中的備機在批量備份與恢復過程中可能會不能及時處理主機發來的通告報文,從而導致主備設備無法達到穩定同步狀態,發生主備頻繁切換的異常現象,可以通過配置更大的通告時間間隔來避免此現象。建議用戶配置的通告時間間隔大於或等於3秒,以防止上述問題發生。
Ⅳ AIX雙機:如何知道AIX雙機的狀態誰是主機誰是備機,現在我們伺服器原來的主不能遠程了,可能宕機了。
在你能登的備機上/usr/es/sbin/cluster目錄下執行clstat,看當前HA的狀態,看services地址在哪個上面,這個地址所在的主機就是當前主機,如果故障機恢復了,那就要看你的HA當時是如何設置的了,如果是主機優先模式,那在故障主機恢復並加入到cluster後,備機會自動把資源還給主機,如果不是,那就需要手工把資源推回去,用smitty hacmp,裡面的system management->HACMP Resource group and application management->move a resource group to another node/site,選擇你的主機node就可以推回資源,恢復主備狀態
Ⅵ cisco交換機雙機熱備怎麼配置具體命令是什麼
你說的是二層的備份還是三層的備份,二層是用生成樹做線路備份,三層是使用hsrp,vrrp做的備份。
Ⅶ sun cluster 雙機關於資源組的凍結、解凍的命令是什麼
scstat -v的輸出是啥啊
Ⅷ 雙機主備關聯情況,有什麼方法或者命令,在主機上就可以同時查詢出主備機的IP地址,很急啊~~
【Ping、Ipconfig、Tracert、Arp、Netstat、
已知網域網IP地址,如何查主機名? 如果已知主機名,則可用:PING 主機名顯示IP地址。但反過來只知道IP地址,不知道主機名,應如何顯示?
可能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形:訪問某一個網站時可能會花費好長時間來進行連接,或者 根本就無法訪問需要的網站。那如何才能知道線路質量的好壞呢?請看本文 中的幾個網路測試命令,掌握它們有助於更好地使用和維護網路:
一、Ping
使用格式:ping [x] [-t] [-a] [-n count] [-l size]
參數介紹:
-t 讓用戶所在的主機不斷向目標主機發送數據
-a 以IP地址格式來顯示目標主機的網路地址
-n count 指定要Ping多少次,具體次數由後面的count來指定
-l size 指定發送到目標主機的數據包的大小
主要功能:用來測試一幀數據從一台主機傳輸到另一台主機所需的時間,從而判斷主響應 時間。數在被測引擎中卻排在倒數第二位。但即使這樣,我們仍然認為Ya hoo可排在第一名,建議每個瀏覽或搜索Web的人都使用它。
詳細介紹:該命令主要是用來檢查路由是否能夠到達某站點。由於該命令的包長常小,所 以在網上傳遞的速度非常快,可以快速檢測您要去的站點是否可達。如果執
行Ping不成功,則可以預測故障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網線是否連通,網路適配器配置是 否正確,IP地址是否可用等。如果執行Ping成功而網路仍無法使
用,那麼問題很可能出在網路系統的軟體配置方面,Ping成功只能保證當前主機與目的主 機間存在一條連通的物理路徑。它的使用格式是在命令提示符下鍵入:
Ping IP地址或主機名,執行結果顯示響應時間。重復執行這個命令,你可以發現Ping報 告的響應時間是不同的。具體的ping命令後還可跟好多參數
,你可以鍵入ping後回車,以得到詳細說明。
##############################
剩下的自己去網路搜索
Ⅸ Linux怎樣將cli工具下的指令cli:~>cluster-stat的顯示結果輸出保存到文件此指令是用來檢測雙機運行狀態
在命令後面添加: 1>wenjianming.txt 2>&1
輸出結果就在wenjianming.txt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