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當程序員,大學應該學什麼專業
想當程序員可以學這兩個專業:
1、軟體工程
軟體工程專業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為基礎,強調軟體開發的工程性,使學生在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熟練掌握從事軟體需求分析、軟體設計、軟體測試、軟體維護和軟體項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對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培養能夠從事軟體開發、測試、維護和軟體項目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選了這兩個專業,會在大學中學習到c語言,c++,java,javaweb等等一系列編程語言,要注意的是,大學里一般一個學期結束一門語言課程的學習,進度會非常快,課程安排量也不會太充足,想要學好,還得靠自己課下努力才行,至少得掌握一門自己拿手的語言。
當程序員需要具備的能力
1、編程語言能力
作為合格的計算機程序員,精通一門語言是必須的。這種精通,不是說看了一本編程寶典,抄了幾個程序就能說精通的,要靠長時間的積累。
2、編碼能力
遵守編碼規范,是一個程序員最基本的要求。另外一個就是注釋,要注意不是為了注釋而注釋。對類,以說明職責為主;對方法,以說明意圖為主;對方法體,以說明實現思路為主。對於大段大段的代碼,要分段,使用空行隔開,並使用行內注釋進行說明。
3、面向對象思維能力
多數編程語言都是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而這些面向對象編程語言的共同精髓就是面向對象的思想。掌握這些比面向對象語言本身更重要,比如對繼承,多態,重載的理解。對面向對象基本原則的理解,比如開閉原則,介面隔離原則,單一職責原則等。在此基礎上,應該掌握常用的設計模式,比如工廠模式,策略模式,觀察者模式,模板方法模式,命令模式等等。
2. 想當程序員,大學應該學什麼專業
軟體工程,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專業是指計算機硬體與軟體相結合、面向系統、更偏向應用的寬口徑專業。通過基礎教學與專業訓練,培養基礎知識扎實、知識面寬、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育、開發和應用的高級人才。
計算機學科的特色主要體現在:理論性強,實踐性強,發展迅速按一級學科培養基礎扎實的寬口徑人才,體現在重視數學、邏輯、數據結構、演算法、電子設計、計算機體系結構和系統軟體等方面的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術基礎,前兩年半注重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拓寬面向。
後一年半主要是專業課程的設置,增加可選性、多樣性、靈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學科方向特色,體現最新技術發展動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於計算機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2012年9月,教育部將新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取代舊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模擬科學與技術兩個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一個計算機系統與網路兼顧的計算機學科寬口徑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具有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科學型和工程型相結合的計算機專業高水平工程技術人才。
3. 想做程序員應該讀什麼專業
想成為一名程序員,最直接的選擇當然是選擇計算機相關專業,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等。這些專業的課程設置與計算機科學緊密相連,能夠為你打下堅實的基礎。不過,這並非唯一路徑。很多成功的程序員並非計算機專業出身,我本人就是一個例子。我並非計算機專業,但如今從事的是後端開發工作。
自學也成為了一種重要途徑。互聯網上有大量的資源,無論是免費的教程還是付費的課程,都能幫助你學習編程知識。許多人通過自學,逐漸掌握了編程技能,並找到了合適的工作。自學的優勢在於能夠根據個人興趣和需求進行學習,靈活度更高。
最重要的是,保持不斷學習的習慣。技術和行業在不斷進步和發展,只有持續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無論是參加線上課程、閱讀技術書籍,還是參與開源項目,都是很好的學習方式。保持好奇心,勇於探索未知領域,將有助於你在這個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除了技術知識,還要注重軟技能的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對於程序員來說同樣重要。多與他人交流,參加技術分享會或社區活動,能夠幫助你拓寬視野,建立人脈。同時,積極面對挑戰,勇於解決問題,也能提升你的綜合能力。
總之,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保持持續學習的態度,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質,才能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領域中取得成功。
4. 想當程序員,大學應該學什麼專業
想成為程序員,大學應該學習計算機科學相關專業,具體包括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等專業。以下是針對這些專業的詳細介紹:
1. 軟體工程專業: 重點:側重於軟體開發,包括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等全過程。 課程:涵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電子技術基礎、離散數學、C語言、數據結構、C++程序設計、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演算法設計與分析等。
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重點:涵蓋了計算機硬體、軟體和網路等多個方面,提供全面的計算機科學知識。 課程:包括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專業英語、概率統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編譯原理、計算機網路、資料庫原理等,同時也涉及硬體方面的課程如電路、模擬電子、數字電子等。
3. 電子信息專業: 重點:偏向於硬體方面的學習,涉及電路、電子技術和信息處理等領域。 課程:包括電路理論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信息理論與編碼、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等。
此外,一些大學還會開設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專業,以滿足市場對新技術人才的需求。這些專業通常更加專注於某一特定領域的技術,對於有志於在這些領域發展的學生來說是很好的選擇。
在選擇專業時,建議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職業規劃來決定。同時,也要考慮學校的課程設置和教學質量,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