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動物世界程序員素材

動物世界程序員素材

發布時間:2022-04-16 13:19:43

❶ 有關《動物世界》的問題!!!!

動物並沒有你想的那麼易怒,它們察覺人是輕而易舉的,但並不是都會做出強烈的反應。
拍攝陸地動物普通活動,只要你沒有什麼大的舉動(蹦跳,大喊大叫等),在20米以外動物是不會有多大反應的,而如果拍攝捕食等,就只有用長焦鏡頭,隔幾百米拍(這對專業攝像機來說並不難。但如果你有意激怒它們,那就另當別論了,動物逃走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們沖過來……
拍攝海洋動物更簡單,水下動物一般不會對潛水員有戒心,因為人很少在水下發動攻擊,它們適應了。
拍射洞穴內的鏡頭很細小,動物頂多好奇,不會害怕。
空中鏡頭由飛機上的長焦鏡頭解決。
還有就是把鏡頭事先安放在隱蔽處,或用偽裝成石頭等的遙控攝像機,還有就是用吸盤、項圈等把無線監控攝像機安在動物身上……

❷ 我最喜歡的電視頻道——《動物世界.》 我需要這篇作文

我最喜歡看電視欄目是《動物世界》,它能告訴我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例如:恐龍是如何消失的?為什麼說揚子鱷是「活化石」?大象之間用什麼方式交談……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都讓我有著無限的遐想。下面我就給大家來講講我在裡面學到的有趣知識吧!
眾所周知,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可你們一定不了了解大熊貓有「活化石」之稱和它的生活環境吧!下面就聽我這位小小講解員來告訴你們吧!
大熊貓為我國所獨有,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享有「國寶之美譽」。曾作為友好使赴日本和歐美國家,其可愛的形象博得了世界人民的喜愛。世界野年生物的基金會也選用大熊貓圖案作為會徽。大熊貓有的家族非常古老,和大熊貓同一時期的哺乳生物,許多快已滅絕了,而大熊貓卻一直生存到今天,因此,有 「活化石」之稱。
大熊貓一般生活在箭竹林里,平時很少上樹,但它爬樹的本領非常高,遇到危險時,常到樹上去躲避。冬季它不冬眠,常在冰雪下覓食。大熊貓的自衛能力很弱,聽覺,視覺都很遲鈍,嗅覺稍好些。春節是大熊貓求偶的季節,其餘時間它們都獨自生活,有自己相對穩定的活動范圍。這下,你對大熊貓的了解很多了吧!

❸ 假如沒有程序員,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醫院看病會很難,沒有了程序員醫院沒有實現信息化,患者掛號,繳費還是要排隊,醫生開處方還是需要手寫,護士服務病人還是看紙質材料,醫院效率會很慢,患者看病會很不方便,各種醫保報銷會非常麻煩,醫院服務滿意度很低,醫患關系會尖銳。

❹ 動物世界開場白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草原又到了動物們交配的季節。冰河解凍,萬物復甦,彩蝶紛飛,狗熊撒歡,春暖花開。

中央電視台的《動物世界》欄目從1981年12月31日開播。主旨在於向電視觀眾介紹大自然中的種種動植物,使觀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和認識地球上生存的各種生命,認識自然對人類的影響。

1994年,中央電視台的編委會提議,在《動物世界》的基礎上,衍生出一個更符合世界環境與發展理念的雜志性專題的欄目——《人與自然》。所謂動物世界,就是怎樣面對,處理人類與自然界動植物的關系。

(4)動物世界程序員素材擴展閱讀:

王采芹:《動物世界》欄目主編、節目主持人、北京大學生物學碩士。因熱愛自然、酷愛動物而選擇了《動物世界》欄目。《動物世界》欄目已經走過30多年了,在欄目工作過的許多前輩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們默默無聞的工作,使《動物世界》不斷發展壯大。

在《動物世界》中從沒有說教的語言,它通過專家的講述、優美的畫面、感人的故事去告訴觀眾、打動觀眾,使觀眾認識到我們不能沒有動物。的確,地球是一個大家園,因為有所有的動物,地球才不會失衡。人類發展很快,在我們建設美好家園的同時應該給動物們留下生存的空間。

❺ 求一套動物世界的名字!

www.cwca.org.cn
鱷魚最早的名字來自埃及,在那裡的意思是:呼!又逃過了一劫。

狗以前曾經叫做「手」,因為他有像手指那麼多的腿,四隻或五隻,這全看你要不要把狗尾巴也算在內,或是拇指不算。

騾子叫做騾子,因為它必須辛苦工作,每天都很累。

小鹿基本上不叫「小鹿」,而是完全不同的名字。它的名字太長,而且發音很困難,以至於沒有人記得住。要是有人記得住,那麼它今天就會叫它真正的名字。我們稱小鹿為「小鹿」是因為比較簡單。「小鹿」的確是簡單,但是是錯的。

母牛叫做「母牛」,因為它長的就象母牛。

貓叫做「貓」,因為它長得像一種叫這個名字的動物。

叫做「貓」的動物它寧可叫做「老鼠」,但是老鼠叫這個名字已經很久了,為了避免混亂,貓只好繼續叫做「貓」。

刺魚和熏魚的名字來自關於魚類的書。

鸚鵡的名字在印第安話的意思是:讓我把話說完,好嗎!

無名鳥是唯一沒有名字的動物,在古老的語言里,「無名」的意思是:沒有名字。

有一些動物,到今天只剩下骨頭、毛發、外皮,還有名字,譬如:恐龍、長毛象、阿摩尼特。名字通常壽命很長。

還不存在的動物也可以有個名字,譬如說,可以養在鞋盒裡的蹄牛(長得像水牛);或者是長得圓圓扁扁象蛋餅的多足蟲;或者是一種沒有人看得見的害羞動物,它每到晚上會接近房子,它的聲音聽起來就像咳嗽聲。

❻ 動物世界內容簡介

該片改編自日本漫畫家福本伸行的漫畫《賭博默示錄》。該片講述了鄭開司因償還借款,參加一場游輪上的神秘游戲並生存下來的故事。

男主鄭開司幼時曾因家庭變故心理遭受重創,情緒一旦激動就會把周遭的人們想像成怪物,而自己是一個除暴安良懲惡揚善的小丑,因此,他常說自己「腦子有病」。

為了照顧變成植物人的母親,鄭開司散盡錢財,也因此沒有勇氣去追求喜歡的青梅竹馬劉青。

而此時發小李軍稱需要他的房子作擔保,去投資房產,可以大賺一筆,不曾想李軍卷著他的房產暗自賭博,輸得一干二凈,走投無路的鄭開司選擇接受了安德森的邀請,登上一艘游輪參加一場賭博游戲,如果能夠全身而退,他便可以清償一切債務。

這場游戲看似簡單,參與者只需以標著「石頭,剪刀,布」的撲克為道具,贏取對手身上的星星標志。

但游輪上的亡命徒們毫無底線的欺詐爭奪,卻讓人性的自私與殘酷暴露無遺,局中局、計中計,讓游戲場最終淪為「動物世界」斗獸場 。

(6)動物世界程序員素材擴展閱讀:

主要人物:

1、鄭開司

小鎮青年,劉青的戀人,「剪刀石頭布」游戲的參與者。平時化裝成小丑在游戲廳打工,不料因被朋友欺騙而背上巨額債務,他為此參加一場游輪上的「剪刀石頭布」游戲。若是贏了便可以消除一切債務,還有可能獲得巨額獎金。

2、劉青

一名護士,鄭開司的青梅竹馬,是鄭開司身邊唯一一個和他有真情實感的,是唯一相信並維護鄭開司的人。曾阻止鄭開司參與剪刀石頭布游戲,並在鄭開司確定參與游戲後,向鄭開司表示會一直等他回來。

3、安德森

命運號游輪的主人,幕後操縱「剪刀石頭布」游戲的操盤手。邀請一群亡命之徒到命運號郵輪中參與游戲,並站在高台上觀賞眾人在游戲中的情況。同時,通過隨時改變游戲機制懲罰局中人,來讓游戲更加的有趣。

4、李軍

鄭開司的發小,原是一位置業顧問,每天推銷他的各種花園洋房,後成為郵輪游戲的參與者。

❼ 誰能提供5篇有關動物的作文素材

十大我國瀕臨滅絕動物 一、 古樸國寶:大熊貓 大熊貓時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現僅分布於中國四川、陝西、甘肅約40個縣境內的群山疊翠的竹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但大熊貓與許多動物一樣,生存狀況十分可悲,處在滅絕的邊緣。目前總數僅僅1000隻,被列為. 一級保護動物 二、仰鼻藍面:金絲猴 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因滇金絲猴遠居滇藏的雪山杉樹林,數量僅千餘只,黔金絲猴僅見於貴州梵凈山,數量才700多隻,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布於四川、陝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金絲猴為靈長目、猴科、仰鼻猴屬。金絲猴是一級保護動物,它們都面臨盜獵、伐木、毀林開荒、生境退縮的威脅三、 長江奇獸:白鰭豚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鰭豚體態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聲納系統發達,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是任何現代潛艇所望塵莫及的,當群體被沖散後,它們利用高頻率的聲納可與在十幾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聯系。長江的圍湖造田、有害漁具、修閘建壩、繁忙的航運、漁業及嚴重的污染都在威脅其生存。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四、中華之魂:華南虎是我國特有的亞種,原為中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體型較小,但資格最老的一個虎種。全球的虎僅有一種,均產於亞洲,上個世紀尚有8個亞種:孟加拉虎、東北虎、爪哇虎、華南虎、裏海虎、巴厘虎、蘇門達臘虎,但後三個亞種相繼滅絕,華南虎雄性約重149—225千克,雌性約重90—120千克,個頭雖然不是最大,但對華夏民族文化的影響可謂淵遠流長,華南虎正處於垂危狀態,野外數量約20隻,呈孤島分布,且捕食對象稀缺。人工飼養下的50隻呈嚴重近親,退化現象十分明顯。 我華南虎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瀕危」級別,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五、東方之珠:朱䴉 要問中國最珍稀的鳥是什麼,那朱䴉應當名列前茅。這種被動物學家譽為「東方明珠」的美麗涉禽是一種人們一度認為已經滅絕的鳥類,它們原是東亞地區的特產鳥類,僅在中國、朝鮮、 .及俄羅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都失去了蹤影。七十年代後期,中國鳥類學家開始尋找朱䴉,1981年終於在陝西洋縣姚家溝發現2窩共7隻朱䴉,轟動了世界。 朱䴉得以倖存,是由於洋縣深山裡有適應其存在的自然條件,一是濕地覓食條件,二食高樹營巢條件;這里的百姓因敬重祖宗的墳山而沒有濫砍山林,為這種奇異之鳥的一息尚存提供了機會。而朱䴉的高度瀕危,則與過度獵殺、森林銳減及廣泛施用農葯化肥有關。新世紀初,朱䴉在中國的數量已達248隻,可以說已經擺脫了滅絕、甚至高度瀕危的厄運。IUCN紅皮書「瀕危」級。 六、 堪稱國鳥:褐馬雞 褐馬雞是一種產於中國山西龐泉溝、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門頭溝的珍禽,因耳部由兩個雪白的耳羽,好似長角,或有人稱之為角雞或耳雞。尾羽上翹後,披散垂下,如同馬尾,故名馬雞,馬雞屬共有4種,均產於中國,既藏馬雞、白馬雞、藍馬雞和褐馬雞。 褐馬雞雖名為雞,可羽色黑褐,油光瓦亮,生性更為驚人,勇猛善斗,寧死不屈。在山西龐泉溝褐馬雞自然保護區,農民們就曾見過褐馬雞與老鷹搏鬥的情景,二鳥扭成一團,滿地翻滾,鷹爪扼住雞脖,雞爪抓住鷹眼,兩敗俱傷,十分慘烈。褐馬雞在國際上與大熊貓齊名,被世界雉類協會放在其會徽上,許多動物學家建議,應把褐馬雞定為中國國鳥。目前,褐馬雞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七、 孑遺物種:揚子鱷 揚子鱷是中國唯一的鱷種。全球鱷魚共有25種,中國只有灣鱷和揚子鱷。但是作為體型最大的鱷(10米長),灣鱷早已在幾百年前滅絕了,而揚子鱷現為我國特有,也是從遠古北方僅存的唯一分布在溫帶的孑遺種類。作為爬行動物,揚子鱷體長2米,善於游泳而棲息於水中,營巢在河湖淺灘、植被密生的草叢中,寒冬,揚子鱷卻鑽到地下洞之中蟄伏,穴深2—3米,帶有1—3個出口,穴頂有通氣小孔,洞窟是長達幾米到20米不等的隧道,內鋪枯木、雜草等,冬眠至4、5月份,揚子鱷出蟄 5、6月份進入繁殖期,7、8月份產卵,卵白如雞蛋,二個月後孵化出殼,出生小鱷十分虛弱,常受到其他動物威脅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極危級」 。一級保護動物。 八、 高原神鳥:黑頸鶴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高原鶴類,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聖的大鳥,也是世界十五鶴中被最晚記錄到的一種鶴,它是俄國探險家普熱爾瓦爾斯基於1876年在中國青海湖發現的。黑頸鶴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遷至雲貴越冬,少數還飛越喜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黑頸鶴的頸、尾、翅羽均為黑色,體灰白,頭上亦有紅頂,但不如丹頂鶴的明顯。 作為高原草甸沼澤棲息的鳥類,本來在「高處不勝寒」的雲貴藏生活、遷飛,與世無爭。可近年人類對濕地的開發,抽干沼澤使這些高原涉禽正面臨喪失家園的威脅。 據國際鶴類基金會調查,西藏擁有中國亦既世界最大的黑頸鶴種群,估計達4000隻,目前已經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易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九、 雪域喋血:藏羚羊 藏羚羊,近年極受世人矚目,藏羚羊又名「一角獸」,一個世紀前多達數百萬只。被藏民稱為大雁的朋友,它們在高原上奔跑如飛,狼也很難追上,但以汽車和槍支裝備起來的盜獵者卻可以成片的殺戮之。目前中國的藏羚羊不足7萬只,但年復一年、禁而不止的非法交易與屠殺使其數量直線下降,目前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瀕危級」。
十、 失而復得:「四不象」麋鹿「四不象」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為中國特有的濕地鹿類,曾於1900年在中國本土滅絕的,幸有少量存於歐洲,最後僅剩18頭,被養在英國烏邦寺,經過一個世紀的養護,種群才得以恢復。1985年回歸到北京南海子。麋鹿是濕地動物,由於對濕地生境的適應,而形成特殊的形態,即所謂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臉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

❽ 電視:動物世界是怎麼拍出來的呀

專文介紹——這些鏡頭(《動物世界》)怎麼拍出來的?

《帝企鵝日記》中,7000多隻帝企鵝圍成方陣,抵禦漫天而來的暴風雪。《深藍》中,群鯊圍攻幼鯨,海面翻湧驚心動魄的藍色泡沫。《鳥的飛翔》中,鳥群一次次以無比飄逸的姿態掠過雪山、荒原。《微觀世界》中,兩只通體透明的蝸牛做愛做的纏綿悱惻盪氣回腸。《海底印象》中,深海的夜行者在珊瑚礁叢間悠然飄行,發著鮮艷的光……這些鏡頭,常常讓人忍不住要問同一個問題,「怎麼拍出來的?」

在這些令人窒息的鏡頭背後,是什麼樣的攝影機,什麼樣的攝影師,什麼樣的環境?其實,這些問題本身就包含了許多極精彩的故事。

BBC有一部紀錄片《動物攝影機》,曾經介紹科學家們對於動物的觀察和記錄是如何上天入地——在雕身上安裝唇膏大小的微型攝影機,可以從雕的視角拍攝它翱翔天際的鏡頭。內窺視鏡頭能夠深入蜂巢,將蜜蜂們的一舉一動看得一清二楚。熱能攝像機通過偵測動物身體發出的熱力,能在漆黑的環境中追蹤拍攝大象、獅子等溫血動物的行蹤。安在高科技遙控模型內的攝像機能夠深入獅群,拍攝兇猛動物的生死相搏或溫情脈脈的親子鏡頭。慢動作攝像機能夠將動物的動作速度放慢1000倍,把1秒的動作拍成15分鍾,記錄下那些肉眼不可能觀測的細節。潛水機器人可以潛入數千米的深海,拍攝海底奇觀……

對於紀錄片攝影師來說,嘗試這些新技術是充滿樂趣的。《帝企鵝日記》中,為了拍攝新出生的小企鵝,攝影師傑羅姆·梅森設計了一種單腳滑行車,把攝影機綁在上面,能夠在冰上繞著小企鵝滑行拍攝;為了拍攝企鵝在海底覓食,他們將攝影機綁在一根大柱子上探入冰下,然後隨企鵝們一起潛到海底拍攝。雅克·貝漢在拍攝《鳥的遷徙》時更是大動干戈,為了跟蹤鳥群拍攝,他們動用了五六種不同的飛行器,包括傳統滑翔機、熱氣球、直升機、小三角翼飛機、載攝像機的遙控飛行器等。在這些飛行器的輔助下,攝影機跟著遷徙的鳥群,或者直接混入鳥群,一路從南極跟到北極,從大海跟到雪山,從冰川跟到沙漠,從世外桃源跟到沼澤地,拍下了許多無比震撼的空中飛行鏡頭。

比《帝企鵝日記》、《鳥的遷徙》更令人拍案驚奇的是《微觀世界》。這部以各色昆蟲為主角的紀錄片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法國著名紀錄片導演雅克·貝漢「天·地·人」系列中最精彩的一部,其實雅克·貝漢只是製片人,真正的導演和攝影是一對法國生物學家夫婦,克勞德·努利德山和瑪麗·佩瑞努,他們厭倦了學術圈的封閉和自以為是,轉而以電影為媒介分享「在昆蟲世界的發現與情感」。

這部片子將克勞德夫婦家門口花園的那片小草地拍得好像一片龍蛇混雜的原始森林,螞蟻像牛一樣在一潭水邊喝水,蝸牛纏綿來纏綿去地交配,兩只甲蟲抵角決斗如角鬥士,野雞攻擊螞蟻部落弄得屍橫遍野,毛毛蟲大軍像火車車廂般節節前行,尤其一隻蚊子的出世彷彿維納斯在海的泡沫中誕生,即使今天好萊塢最先進的特效技術也達不到那種驚艷瑰麗的視覺效果。所以,你不需要到科幻小說里去尋找什麼外星人或者異度空間,自家後院就上演著驚心動魄的《侏羅紀公園》。

為了將這個微觀世界搬上膠片,克勞德夫婦專門耗費了兩年時間開發各種新的攝影技術與設備,比如在一個遙控飛機模型上裝了輕如薄翼的攝像機,可以跟著蜻蜓一起飛;一套運動控制攝像系統,由計算機直接控制鏡頭的運動,能多角度拍攝高清晰的影像而不破壞鏡頭流暢的詩意。這種設備極其昂貴,當時只在好萊塢的一些科幻大片如《侏羅紀公園》中派上過用場。另外,他們對當時的攝影機做了大量改裝,景深也做了修改,以達到超微距拍攝的效果。影片中多處應用了延時拍攝技術,達到慢速攝影的效果——毛毛蟲在枝幹上寸步挪動,雨滴爆炸的瞬間,食人草逐漸吞噬無助的獵物等等,都令人嘆為觀止。

與科學家不同,紀錄片的導演和攝影師總是喜歡在動物和人類行為之間尋找可以類比之處,無論《微觀世界》、《鳥的遷徙》、《深藍》,還是《帝企鵝日記》,我們都可以從其中的動物身上反觀自己,發現原來與它們的相似之處,遠甚於我們的想像,從而生出更多的同情。攝影師們還喜歡在自己的紀錄片中不動聲色地渲染一些戲劇性的元素,像《帝企鵝日記》中那個痛失幼子的企鵝媽媽失心瘋地搶別人的孩子,《鳥的遷徙》中折翅的小鳥在海灘上被一群螃蟹圍攻,《微觀世界》中屎殼郎推的糞球被阻,這些細節加上快速的剪輯,使生物紀錄片變得非常有趣,比起當年迪斯尼利用北極旅鼠集體跳崖自殺的謠言吸引眼球的手法高明多了。

搜索這些生物紀錄片的拍攝花絮,會有很多有趣的發現。克勞德在一次采訪中特別提到,拍攝《微觀世界》的時候,他找了許多替身,有些昆蟲真是天生的演員,比如那隻飛離野草的瓢蟲,它總是先打個旋之後才起飛,姿態也特別飄逸。

相比之下,《帝企鵝日記》的攝影師可能要尷尬一些。

「我們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花一個多小時准備攝影器材,穿得像企鵝一樣出門,背上是重達130多磅的傢伙。一到帝企鵝營地,兩個小傢伙,我們管它們叫波比和萊克斯,就會過來跟我們打招呼。它們啄我們的衣服,在攝影機前面繞來繞去,發出很好聽的聲音,像唱歌一樣。盡管周圍還有其他人,但它們只是與我們親近。有一天中午我們打了一個小盹,醒來發現它倆竟然也睡在我們身邊。後來我們發現,原來它倆是因為沒有『愛人』,竟在我們身上用錯了情!」■

專訪《帝企鵝日記》 攝影師傑羅姆·梅森

三聯生活周刊:你們怎麼能靠得這么近?

傑羅姆·梅森:帝企鵝並不害怕人類,因為這里人跡罕至,它們從來沒有被人類捕捉過。開始的時候,我們只能隔一段比較遠的距離,讓他們做自己的事情,然後我們往前移兩英尺,再兩英尺,最後只距離他們三到四英尺的距離,讓他們逐漸習慣和接納我們的存在。一兩個星期之後,我們就能夠與他們共同生活了,他們幾乎「無視」我們的存在。其中有兩只企鵝與我們比較親近,它們總是賴在鏡頭前面,搞得我們不能拍其他的企鵝。另外,我們必須從企鵝的高度來拍,它們害怕從上面出現的東西,所以這一年來差不多都是蹲著拍的。

三聯生活周刊:在野生動物紀錄片里,我們一直好奇你們是怎麼得到那些動物徑直走向鏡頭的驚險鏡頭的,你們的秘訣是什麼?

傑羅姆·梅森:耐心。攝影師的一生就是在耐心地等待時機。你必須在等待中理解你正在拍攝的動物,學會預測他們的反應,靜觀事態的發展,你還需要一點點的運氣,一下子遇到上千隻企鵝不是常常能碰上的好事。

三聯生活周刊:海底海獅一口吃掉企鵝的鏡頭很恐怖,你們怎麼拍的?

傑羅姆·梅森:我們把攝影機綁在一根大柱子上在冰下拍攝,然後和企鵝們一起潛到海底,可能我的側面輪廓看起來像海豹海獅,差點把它們嚇著了。

三聯生活周刊:攝影設備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嗎?

傑羅姆·梅森:性能必須足夠強大,能在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狀態下正常工作,而且出了問題可以隨時修理。我在動身之前到格勒諾布爾和Aaton攝影機廠訂制了我們需要的攝影機。

三聯生活周刊:拍攝過程中最難的是什麼?

傑羅姆·梅森:在極地拍攝,最大的麻煩就是寒冷,你必須保證自己和你的器材足夠溫暖。當你在100英里/小時的大風里拍攝時,必須想辦法保持攝像機的穩定。另外,我們拍攝的素材太多了,140個小時的素材,最後只剪了80分鍾,所以必須不停地回憶以前拍過的東西以及怎麼拍的,比如角色是怎麼進入畫面的。不過,南極洲的光線是每個攝影師的夢想,它隨時都在變。重新發現那種純凈的藍色、冰上反射的色彩,以及不知從何而來的粉色,太不可思議了。

三聯生活周刊:在南極洲拍攝到底有多寒冷?

傑羅姆·梅森:有一次,我們在一個離住處很遠的地方(南極洲法國考察站)拍攝,那場風颳得很可怕,氣溫迅速降到零下22攝氏度,我們整整堅持了11個小時,等到營救隊來的時候,已經完全被凍傻了,我的右手完全失去了知覺,臉嚴重凍傷。好像是南極洲在提醒我,「記住,你只是過客」。

❾ 求!~趙忠祥主持《動物世界》的解說詞

趙忠祥主持《動物世界》的解說詞如下: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又到了動物交配的季節。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春天,處處透著生機和浪漫。動物們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句話出自電視劇節目趙忠祥配音版《動物世界》里趙忠祥的台詞。

動物的生活和行為是和大自然密切相關的,動物的交配也就遵循自然規律。動物們一般都在在春天進行交配。萬物復甦,動物們躁動不安,難掩冬季的壓抑。

在動物眼裡,春天是一場說來就來的繁衍熱潮。地球是一個大家園,因為有所有的動物,地球才不會失衡。人類發展很快,在我們建設美好家園的同時應該給動物們留下生存的空間。

《動物世界》相關評價

《動物世界》欄目已經走過30多年了,在欄目工作過的許多前輩使《動物世界》不斷發展壯大,在《動物世界》中從沒有說教的語言;

它通過專家的講述、優美的畫面、感人的故事去告訴觀眾、打動觀眾,使觀眾認識到人們不能沒有動物。地球是一個大家園,因為有所有的動物,地球才不會失衡。人類發展很快,在我們建設美好家園的同時應該給動物們留下生存的空間。

❿ 動物世界裡解說員叫什麼名字

趙忠祥,他主持人與自然的。他主持真的很好,我也很喜歡看的,相信你也是的,呵呵

閱讀全文

與動物世界程序員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噴油螺桿製冷壓縮機 瀏覽:577
python員工信息登記表 瀏覽:375
高中美術pdf 瀏覽:158
java實現排列 瀏覽:511
javavector的用法 瀏覽:980
osi實現加密的三層 瀏覽:230
大眾寶來原廠中控如何安裝app 瀏覽:912
linux內核根文件系統 瀏覽:241
3d的命令面板不見了 瀏覽:524
武漢理工大學伺服器ip地址 瀏覽:147
亞馬遜雲伺服器登錄 瀏覽:523
安卓手機如何進行文件處理 瀏覽:70
mysql執行系統命令 瀏覽:929
php支持curlhttps 瀏覽:142
新預演算法責任 瀏覽:443
伺服器如何處理5萬人同時在線 瀏覽:249
哈夫曼編碼數據壓縮 瀏覽:424
鎖定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瀏覽:383
場景檢測演算法 瀏覽:616
解壓手機軟體觸屏 瀏覽: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