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一位程序員自製700集免費教程獲獎,這位程序員為何這么做
根據新聞的報道可以發現,有一位80後程序員自製了700多集免費的教程,並且獲得了獎項,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並且也引發了很多人的好奇,這一位程序員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為什麼會把自己的經驗免費地分享給大家呢?相信有不少朋友對於這個問題也是非常的感興趣。
只有每一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都為其他人著想才能夠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而在這一個過程中也能夠讓我們看到人性的光輝,讓我們對於整個社會變得更加有信心,所以我們也希望作為程序員的精神能夠感染更多的人,讓越來越多的人在生活之中,願意對其他人提供幫助。
『貳』 世界上第一個程序員是誰
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員,也是第一個女程序員,她在計算機還沒出現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程序的設計 。
19世紀詩人拜倫的女兒,數學家。穿孔機程序創始人,建立了循環和子程序概念。為計算程序擬定「演算法」,寫作的第一份「程序設計流程圖」,被珍視為「第一件計算機程序。
Ada Byron Lovelace
The First Computer Programmer
1815 - 1852
阿達·奧古斯塔,1815年生於倫敦,她是英國著名詩人拜倫(L.Byron)的女兒。因父母婚姻破裂,出生5星期後就一直跟隨母親生活。母親安娜·密爾班克(A.Millbanke)是位業余數學愛好者,阿達沒有繼承父親詩一般的浪漫熱情,卻繼承了母親的數學才能。
阿達19歲嫁給了威廉·洛甫雷斯伯爵,因此,史書也稱她為洛甫雷斯伯爵夫人(Lady Lovelace)。由於巴貝奇晚年因喉疾幾乎不能說話,介紹分析機的文字主要由阿達替他完成。阿達的生命是短暫的,她對計算機的預見超前了整整一個世紀。阿達早逝,年僅36歲,與她父親拜倫相似。根據她的遺願,她被葬於諾丁漢郡其父親身邊。
阿達設計了巴貝奇分析機上解伯努利方程的一個程序,並證明當時的19世紀計算機狂人巴貝奇的分析器可以用於許多問題的求解。她甚至還建立了循環和子程序的概念。由於她在程序設計上的開創性工作,Ada Lovelace被稱為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員。當時的阿達甚至不顧自己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堅定地投身於分析機研究,成為巴貝奇的合作夥伴。在1843年發表的一篇論文里,阿達認為機器今後有可能被用來創作復雜的音樂、制圖和在科學研究中運用,這在當時確是十分大膽的預見。以現在的觀點看,阿達首先為計算擬定了「演算法」,然後寫作了一份「程序設計流程圖」。這份珍貴的規劃,被人們視為「第一件計算機程序」。
美國國防部據說花了10年的時間,把所需軟體的全部功能混合在一種計算機語言中,希望它能成為軍方數千種電腦的標准。1981年,這種語言被正式命名為ADA(阿達)語言,以紀念這位「世界上第一位軟體工程師」。
『叄』 90後二流大學程序員自述:從「菜鳥」到「辣雞」,我到底經歷了什麼
程序員高手和菜鳥,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差距,還體現在習慣、經驗、看問題的角度等各個方面。
1.代碼規范:代碼寫得不好,其實一眼就能看出來;比如代碼裡面的各種命名(包、類、方法、變數等等)。在最初寫程序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起沒有含義的變數命名,比如 String str;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變數名稱起成帶業務含義的,比如在運用中慢慢發現用String username我們會越來越熟練,寫的也越來越好。
『肆』 關於一個女程序員的自述
你可以轉前端或UI可能會好點,你現在還小,慢慢磨練吧。
你現在本應該參加高考或是上大學。。。。等等這些,被生活一點點磨練才會成長懂更多。
但是你卻早早的要踏入社會做自己不喜歡的專業,IT行業類型很多種,Java不行可以選擇前端,可以做UI。
不要自卑,別人能想到的你想不到,但是你想到的未必別人能,慢慢努力,發現自己的長處,別再一棵樹上弔死,路還很長,現在趕快做決定起碼以後不會耽誤太多。
Java這行業女生很少,畢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萬事想開點
這樣看來你是個很要強的姑娘,慢慢來,不急,不要在意別人說的,別人說的你覺得對的可以參考,不好的你忽略掉就好,做好自己,自信一點
『伍』 中國第一位程序員是誰
中國第一位程序員是董鐵寶。
董鐵寶(1916年8月-1968年10月18日),男,漢族,生於江蘇省武進縣,中國著名力學家、計算數學家,中國計算機研製和斷裂力學研究的先驅之一,是中國早年真正大量使用過計算機的專家,被譽為「中國計算機之父」。
榮譽
從1956年到1966年的10年中,中國的計算機事業還處於創業階段,當時計算機科學這個名詞也還未形成。董鐵寶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計算數學教研室工作,從計算力學、計算數學,一直延伸到程序編制、計算機設計的原理等都是他從事的工作。
從力學中提煉出的問題中,董鐵寶及時地抓住了一些重要的計算數學問題,引導青年去鑽研。病態方程是個突出的例子。60年代初,國內有關單位提出了常微分方程求解中的病態問題(這個問題60年代中期在國際上成為常微分方程數值解中的重要課題),他積極支持,組織計算所第四組的研究人員進行學習和討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董鐵寶
『陸』 為什麼會說程序員吃青春飯
這個你在網路上搜會有一個老程序員的自述,不是說程序員吃青春飯,而是這些年網路發展太快,老程序員們跟不上節奏,但是老程序員他們遇事多,有經驗,還有就是電腦這東西輻射大,程序員們40歲以後扛不住這天天埋頭苦乾的壓力了
『柒』 麻煩誰幫小弟看一下,俺是不太會弄,咋這個程序顯示不出來,「比較連個數的大小」,顯示大者。
如果你擔心C二級過不去,做完南開100題就行,C二級涉及的稍微深一點(相比其它題)的是鏈表的基本操作(建立動態鏈表,查找,插入,刪除),很基礎,自己拿TC或VC試試就會了,還有遞歸函數,但是不要求你會編遞歸,只要能看懂,能推出最後的返回值就行。總之,很兒戲。
如果想做程序員,實際工作中學或者有天分的話自己鑽。
下面是一個程序員的自述,希望能給你些啟發:
這些日子我一直在寫一個實時操作系統內核,已有小成了,等寫完我會全部公開,希望能夠為國內IT的發展盡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最近看到很多學生朋友和我當年一樣沒有方向,所以把我的經歷寫出來與大家共勉,希望能給剛入行的朋友們一點點幫助。
一轉眼我在IT行業學習工作已經七年多了,這期間我做過網頁,寫過MIS、 資料庫,應用程序,做過通信 >軟體、硬體驅動、 協議棧,到現在做操作系統內核和IC相關開發,這中間走了很多彎路,也吃了不少苦。
我上的是一個三流的高校,就連同一個城市的人多數都不知道。因為學校不好也就沒有指望能靠學校名氣找一個好工作。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自己的努力上了,大一開學前的假期我就開始了學習,記得我買的第一本書是《 計算機基礎DOS3.0》,大家別嚇著了,其實當時已經普及了DOS6.22了,只是我在書店裡看到了DOS4.0,5.0,6.0的書,以為像英語那樣是第四、五、六冊,記得當時到處找DOS1.0,現在想想也幸好我沒有找到:)開學前我學完了PASCAL,那時既沒有 計算機也沒有人可以請教,我連程序是什麼的概念都沒有,只好死記硬背 代碼,然後拿紙寫,我一直到大三才有了一台486,在這之前用紙寫了多少程序我也記不清楚了,只知道最長的一個我拿A4大小的草稿紙寫了30多頁,我的C語言、C++、VC都是在這樣的條件下 入門的。所以說條件是可以克服的,希望我的經歷多少給條件艱苦的同學們一點信心。第一次上機是在我姐夫的機房,我的心情激動的無與倫比,但是一上機我立刻傻了眼,他們用的是英文版的in3.1,我的那點DOS 知識都見了鬼,上機提心吊膽的一陣瞎摸,一不小心把Word弄成了全屏,怎麼都還不了原,當時真是心急如焚,我以為機器被我弄壞了。第一個C語言程序,就是那個經典的HelloWorld,我調了幾個星期,上機機會非常少,也沒有書告訴我開發環境(TC2.0)需要設置,而且開始我都不知道有編譯器,我甚至自作聰明把寫好的程序擴展名從.c改成.exe,結果可想而知。大一學完了C、X86的匯編、數據結構、C++。由於精力都花在自學上了,大一下四門課掛了彩,三類學校就是這點好,掛上一二十門也照樣畢業。不過扯遠點說,我那麼刻苦都及不了格,可見我們國家的 計算機教育有多死板。
大二准備學VC和BC,當時難以取捨,後來選了VC,不為別的,只為書店裡兩本書,VC那本便宜6塊錢。我的努力在班上無人能及,學的日夜不分,大三有了 計算機後更是如此,很多次父親半夜教訓我說我不要命了,我一直覺得自己基礎差,記憶又不行,條件也不好,所以覺得只有多花點時間才能趕上別人。居然後來有許多朋友說我有學 計算機的天賦,讓我哭笑不得。我用的是486,16M內存,1G硬碟,當時同學們的配置都是P166MMX,我安裝一個indowsNT4.0需要一個通宵,編譯一個BC5.0向導生成的程序需要近兩個小時,我的顯示器是個二手的,輻射非常大,開機屏幕冒火花,看起來很酷的:),有一次程序寫的太久,覺得怎麼白色的編輯器背景變成了紫色,以為顯示器壞了,後來才發現眼睛不行了,不過說來也奇怪,到今天我的視力還能保持1.5,真是個奇跡。但是就是那台破機器陪伴了我兩年,讓我學會了VC、Delphi、SQLServer等。後來那台機器給我阿姨打字用,據她說一天她正打的開心,一股青煙夾著火苗從顯示器鑽出來,之後它才壽終正寢。
大三假期找了個機會在一個 計算機研究所實習,與其說實習不如說是做義工,工作了兩個月一分錢沒有拿。但是這兩個月對我的發展幫助很大,讓我早一步了解了社會,剛去的時候我當然是一竅不通,在那裡我熟悉了網路,學會了Delphi和Oracle。由於工作很認真,得到了比較好的評價,在一位長者的引薦下,我開始和他們一起做項目,這使我在大三大四就有了自己的收入,大四又找了兩家MIS公司兼職,雖然錢不多,但是在學生期間有1000多的收入我已經非常滿足了,我終於用自己賺的錢把 計算機換了。大四下開始找工作,這時我的工作經驗已經比較多(當然現在想想非常幼稚),開始聽父母的想去那個研究所,實習過那個部門也希望我能去,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最後不了了之,這種單位就是比較官僚,我一氣之下就到了我兼職的一個公司做MIS的TeamLeader。在大三到畢業一年的時間,做過了各種MIS,從煤氣、煙廠、公安、鐵路、飲食到高校,什麼有錢做什麼,工作也很辛苦,經常加班和熬通宵,從跟客戶談需求到設計、編碼、測試、交付都要上。那時覺得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還不錯,現在想想真是很膚淺。
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很容易被誤導,各種開發 工具讓人眼花繚亂,同時也覺得很受公司器重,但這樣工作永遠是一個低層次的開發者。不要跟我說什麼系統分析有多麼多麼重要,多麼多麼難。你以為自己跟用戶談需求做設計就是系統分析和設計了嗎,國內又有幾個公司能夠做的很到位很規范?我是ISO9000內審員,也在Rational公司受過多次培訓,拿了4個證書,還有一個公司讓我去做CMM。這些我聽過很多,但是很多事情到國內就變了性質,一個公司不是通過了ISO9000或者CMM就能規范了,我現在在一家有幾十年歷史的外企工作,裡面的管理不是一般國內企業能及的。作為一個畢業不久以前沒有步入過社會的學生,幾乎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掌握系統分析和設計,面向對象、UML只是一個 工具,關鍵是人本身的思想,不是說你熟悉了C++、Rose就能夠做出好的設計,相反如果你具備了很高的素質,你可以用C寫出比別人用C++更加模塊化的程序。
話說遠一些,國內 >軟體開發行業有一個怪圈,很多人覺得VC>Delphi>VB,真是很搞笑。這幾個 >軟體我都做過開發,說白了他們都是 工具,應該根據應用的需要選擇採用哪個,而不是覺得哪個上層次。如果你因為用某個開發 工具很有面子而選擇的話,只能說明你很淺薄。如果說層次,那麼這些 工具都不上層次,因為它們用來用去都是一些系統的API,微軟的朋友不會因為你記住他們多少個API或者多少個類就會覺得你很了不起,你永遠只是他們的客戶,他們看重的是你口袋裡的銀子。我也做過系統內核,我也封裝過很多API,同樣我也不會看重那些使用這些API做二次開發的客戶,除非他能夠作出自己獨到的設計。
至於有人認為C++>C那更是讓人笑掉大牙,不妨你去打聽一下,現在有幾個操作系統內核是用C++寫的,又有幾個實時系統用的是C++,當然我也不是說C++不好,但是目前的內核和實時系統中C++還無法與C匹敵,至於說C++適合做應用系統的開發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的觀點是不在於你用什麼 工具和語言,而在於你干什麼工作。你的設計體現了你的 技術層次。
這樣幹了一年我覺得非常苦悶,做的大多數都是熟練工種的活,個人 技術上沒有太多的提高也看不到方向。所以決定離開這個城市去上海,尋求更好的發展,並且打算放棄我以前的MIS轉到通信行業。
寫到這里不能不提到我女朋友,我們是在來上海前半年認識的,她大四在我公司實習,公司派她給我寫文檔,我們的感情發展的很快。她告訴我很多事情,她家原本是改革開放的第一批暴發戶,她母親愛打牌,輸掉了幾百萬,還欠了很多債,她有男朋友,但是她對他沒有感情,只因為他給了她母親兩萬多塊錢,後來還強迫她寫了四萬塊的借條,她男朋友背叛過她並且不止一次打她,現在逼她結婚不然就要她還錢。這人居然還是一個高校的老師!她母親把父親給她的學費花了,因為拖欠學費她沒有辦法拿到畢業證。她母親現在有病需要錢,我拿出了自己的一點積蓄並且跟朋友們接了一些,替她交了學費並給她母親看病(後來才知道看病的錢又不知所終,就連她母親是不是有病我都不知道,但她也是沒有辦法)。這個時候我家知道了一些事情,堅決反對我和她在一起,她原來的男朋友也極力破壞。無奈之下我們決定早一定離開這個傷心的城市,並且瞞著我們家。由於時間倉促,我只准備了4000塊錢,她僅有的幾百塊錢也被她母親要去了,我買了三張票,一張是中午的,兩張是晚上的,中午我的家人把我送上船,他們一離開我就下了船,我和她乘坐晚上的船離開了這個我和她生活了很多年的城市,帶走的只是一身債務。沒有來過上海的我們兩個性倔強,都不願意去麻煩同學和朋友。來到上海是傍晚6點半,我們都不知道該去哪裡,我們找了一個20塊錢的旅館,這個房間連窗戶都沒有,7月份的天氣酷熱難耐,房間里非常悶熱。第二天我們開始租房子,因為身上的錢不多,我們基本都是步行,花了一個星期時間,不知道在浦東轉了多少圈後找到了一個400塊的房子,但是我們都不了解上海是付三壓一,還要付半個月的中介費,買了一些鍋碗瓢盆後,我們身上只有800塊錢了,工作都還沒有著落,這800塊錢要支持到我們拿到第一個月工資,為了省錢我們自己做飯,每天買菜只花兩塊錢,她非常喜歡吃(也可能她在大學經常挨餓的願意),看到她現在這樣省吃儉用我真的很不忍心。她以前的男朋友也沒有放過她,經常打電話來騷擾,並且來上海看她,還說了不少恐嚇她的話,她過於善良,說他以前畢竟幫助過她,叫我不要與他一般見識。以後的每天在家就是苦等面試通知,原本我想迅速找一家MIS公司解決眼前的困難,但是她堅持讓我不要放棄自己的理想,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找到了一家通信公司,4000塊的工資雖然趕不上MIS公司給我開出的價位,但也夠在上海生存。她也找到了工作,第一天上班她哭了,這是她來上海第一次流淚,我心裡很難受也很感動。
由於是全新的行業,我把自己降到了零點,我學的VC、Delphi、 資料庫派不上用場,擺在我面前的是嵌入式、協議、信令一些我從未接觸過的 知識。我知道我沒有退路,於是拚命的學習,我把自己當做一個應屆畢業生一樣,一分努力一分收獲,半年過去我終於熟悉了工作,並且得到了公司的表彰,薪水也加了一級。後面的日子裡我們省吃儉用,把欠朋友的1萬多塊錢還了,日子終於上了正軌。這時女朋友告訴我她想考研究生,我也很支持,於是她辭職在家備考。
另外,在這里我要感謝我的ProjectManager,他原來是一個大通信公司的產品經理,對人非常和善,我從他那裡學到了很多 知識,而且他也給了我許許多多無私的幫助。在工作上他給我充分的空間和信任。記得公司安排我維護一個接入伺服器 >軟體,由於 代碼量不算太小(5萬行),資料和文檔都不齊全,我維護起來非常吃力,所以想重新把它做一遍,公司領導不太支持,可能覺得工作量太大,但是他極力支持我,私下裡他讓我放手去做,我的維護工作他擠時間做。在他的支持下,我花了半年時間完成了接入伺服器的 >軟體,並且實現了一個相對完整的 TCP/IP 協議棧。在這里我學會了嵌入式系統設計、驅動開發、 TCP/IP和很多通信的 知識,我花了一年時間終於使自己從MIS開發轉到了通信行業,並且站穩了腳跟。我的開發大量是對硬體的直接操作,不再受微軟的操作系統,VC、Delhpi這些開發 工具的約束,我終於看到了另外一片天空。
我做事情喜歡追根問底,隨著開發的深入, >軟體開發與硬體聯系越來越緊密,硬體 知識的匱乏又對我的發展產生了障礙,而且晶元 技術基本上掌握在國外公司的手裡,這對做系統級設計是一個非常大的制約,一個新產品出來,第一道利潤(也往往是最豐厚的利潤)常常都被IC公司如Intel、Motorola賺去了,國內的廠商只能喝點湯。所以我決心解決自己的硬體 技術障礙,並打算離開通信行業,進入IC設計相關領域。
當然我明白如果我對硬體了解的非常少,沒有哪家IC公司會仁慈到招我這樣一個一竅不通的人來培訓。所以我必須努力打好基礎,學一些相關 知識為以後做准備。就像我開始從MIS轉到通信一樣,我看過大量通信方面的書,並且給一個ISP做過RADIUS計費分揀台,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家通信公司才給了我這個機會。我在的通信公司是做系統設計的,有不少PCBLayout硬體人員,平常我就注意向他們學習,由於我做的是 >軟體,在公司看硬體資料不好意思,所以開始只好在家看,剛來上海工作我連續一年都在加班,後來不加了,因為我要擠出時間學習,通常我12點左右睡,第二天5點半起,我上班比較早,地鐵上如果人不多我也用來看書。學習當然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有些實在不懂的問題就積累起來問硬體人員,他們的幫助使我學習進度快了很多,因為在沒有人點撥的情況下自學,我的一半時間是花在解決疑難問題上,但這種問題經常是別人的一句話就可以讓我豁然開朗,我非常慶幸我有這樣的學習環境。在後面的一年裡,我學會了看硬體原理圖,學會了簡單的硬體設計(模擬電路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事情就是這樣的,當你安安份份做 >軟體,別人永遠認為你是 >軟體開發人員,在你開始學習硬體時別人未必會認同,有位中興通訊的朋友還對我說過,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東西都學完。我也明白這一點,但我希望自己做的更好。但當你熟悉硬體後大家又會覺得你好像原本就是軟硬體都懂的,同事們也都習以為常了。這個時候我可以把硬體資料堂堂正正的拿到公司看,沒有人再大驚小怪了。讓我比較自豪的是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了一個IAD(軟交換的終端設備)系統方案,包含軟硬體的選型、設計等內容,這個方案得到了公司和同事們的認同,讓我感到非常欣慰。
技術是相輔相成的,當我的硬體有了一定的進步後,我的 >軟體設計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可以從更深層次理解問題,我做的接入伺服器CPU是MotorolaPowerPC860,熟悉的朋友都知道860QMC與 >軟體的批量數據傳輸通常採用BD表的方式,硬體人員做驅動的時候習慣採用固定BD表,每接收或發送數據都將數據從BD表拷貝到用戶Buffer,或從用戶Buffer拷
貝到BD表,由於理解的比較深入,我自己重新實現了這個過程,採用動態BD表的方式,驅動從一個網口接收數據,提交給我的 >軟體進行三層交換,直至從另外的介面發送出去,沒有進行一次拷貝。這樣的設計大大提高了性能,使系統的指標接近理論值。軟硬體的結合使我的設計水平上了一個台階。我現在寫的這個操作系統,編譯後我把程序反編譯成匯編,找出其中不優化的 代碼,然後在C程序中進行調整。舉個例子,很多CPU沒有專門的乘法指令,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在這種CPU上進行一個乘法操作常常會花費大量的指令周期,有的朋友會說這個我知道,我會盡量避免採用×號,但是事情往往不是那麼簡單,你知道C語言中數組的下標操作是怎麼實現的嗎?仔細看看反匯編的 代碼你就會明白,同樣是通過下標的定位操作,C編譯器會有時候會產生位移指令,但有時候會用乘法實現,兩者效率往往是天壤之別,所以明白這些問題你才能將系統性能提升到極致。這些問題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話以後可以共同探討。
話說遠一點,我由衷的希望在 >軟體上做的比較深入的朋友們有機會學學硬體以及其它相關 知識,尤其是做底層開發和嵌入式設計的。這對 >軟體 技術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幫助,否則很多事情你只知道該這樣但不會明白為什麼該這樣。我這個觀點在我現在的IC公司ProjectManager那裡也得到了驗證。他告訴我們公司現在的802.11晶元產品的 >軟體經理原本是做該晶元硬體設計的,某某某原本是做 >軟體的,現在在做IC,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只是在國內這樣的風氣不是非常流行。
我有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只有當我干好本職工作後,我才會學習與工作關系不大的 技術,這樣公司的上司才不至於反感,在 入門階段的問題我通常不去問那些資深人士,而是問一些資歷比較淺的朋友,比如剛畢業不久的學生,因為他們往往會跟你詳細的講解,而資深人士通常覺得你的問題太簡單,所以回答的也很簡單,我又不好意思多問。等 技術上了一定的層次後我才會問他們,他們也能給你比較深入的回答。另外,有些朋友說我機會比較好,他們也希望能從事新的工作可惜沒有機會,我聽了只有苦笑,我的機會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我沒有出生在什麼IT世家:)也沒有誰一路提拔我,所有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我母親去世比較早,我的後母(我叫她阿姨)看著我努力過來的,一次她看我大年30還在寫程序,她說像我這樣努力木頭都能學出來。
我的最終目的是IC而不是PCB,所以我下一步的准備開始學習IC設計的 知識。公司的同事沒有懂IC設計的,後面的路又要靠自己了,我買了不少相關的書,在網上也查了很多的資料,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去學習VHDL,並且用 >軟體進行了一些簡單的設計和模擬(沒有設計ASIC,只是針對FPGA),隨著學習的深入,我漸漸明白了IC設計的基本流程,同時也明白了這條路的艱辛。這個時候我已經做好了跳槽的准備,我向一家業界又一定知名度的IC設計公司投了簡歷,並通過了漫長的面試(4個多小時)。其他的一切我都比較滿意,唯獨薪資差強人意,我也明白原因,因為我是這個行業的新人,我沒有經驗,我再一次將自己清零了。公司老闆問我6000多一個月能不能接受,我知道他也是照章辦事。想想我通信行業的朋友們,基本上都是年薪10萬以上,月薪過萬的也比比皆是,朋友們也幫我介紹了不少待遇不錯的公司,我該怎麼選擇,當時我很猶豫,我熱愛我的事業,我嚮往我的追求,但我也是一個普通的人,我也需要養家糊口,我也想早一點買房買車。生活給我出了一道難題。
愛因斯坦在63歲時說過"一個人沒有在30歲以前達成科學上的最大成就,那他永遠都不會有。"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壓力和震動,我馬上就26歲了,離30隻有四年時間,我必須抓緊這幾年寶貴的時間,努力達到我 技術上的最高峰。為了這個理想,為了能離自己的夢更近一些,我選擇了這家IC公司,我明白自己的薪資和公司剛進來的碩士研究生相差無幾,但為了今後的發展只能忍受,一切又得重新開始。換行業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尤其從一個春風得意的位置換到一個陌生的崗位,感覺象從溫暖的被子里鑽出來跳進冰水中,讓人難以接受。在原來那家通信公司,我是唯一兩年時間漲了五次工資的員工,公司和同事都給了我極大的認可,工作上也常常被委以重任。但現在這一切都成了過去,在新的公司我只是一個新人,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在意我過去的成績。我決定重新開始,我把自己看作新畢業的學生,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得到公司的認可。進入新的行業是非常痛苦的,我告訴自己必須忍受這一切,雖然外面有很多誘惑,但是既然作出了選擇我就不允許自己輕易放棄。
我現在已經在這家新公司上了一個多月的班,開始非常艱難,現在慢慢適應了。第一個月結束時,TeamLeader找我談話,說我是新進員工中最優秀的一個,我心裡很欣慰,這也算對我努力的一個肯定吧。在這里還要感謝我的女朋友,她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舞,每次在我動搖的時候她都在鼓勵我,讓我堅持自己的理想,剛來上海是她讓我不要勉強去做MIS,這次也是她讓我頂住了月薪過萬的誘惑,沒有她我可能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現在的公司有自己的操作系統,自己的CPU、DSP和其它晶元,在這里我能學到世界上最先進的 技術,我們的設計開發不再完全依賴別人的硬體和系統,這讓我很開心。我打算等工作步入正軌後,全力學習新的 知識,實現我的理想。
在後面的兩年裡我給自己定下了幾個目標:
一.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在工作上得到公司和同事們的認同;
二.努力學習IC硬體設計 知識,多向同事請教,並利用一切機會多實踐;
三.實現我的實時操作系統的主要部分,完成 TCP/IP 協議棧模塊,並免費發布源 代碼;
四.和我女朋友結婚並買一套小房子,這是最重要的,因為我明白事業是可以重來的,但是珍貴的感情很難失而復得。
在這里提一下我現在開發的操作系統,它是一個實時嵌入式系統,目前支持以下特性:
a.支持時間片輪轉調度和基於優先順序調度,最多64個優先順序;
b.搶占式實時內核;
c.為了便於移植,主體用標准C實現;
d.匯編 代碼非常少,不到100行;
e.支持任務管理,各任務有獨立的堆棧;
f.進程同步和通信目前完成了Semaphore,MessageQueue正在調試;
g.實現了定時系統調用;
h.可以在windows上模擬調試
我還打算下一步實現優先順序反轉保護,EventFlag,DataPipe,內存管理(以前實現過)、驅動介面等。在這之後我還會努力完善它,比如加入文件系統, 協議棧、調試介面等。希望朋友們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在此不勝感激!
後記:
就像有的朋友說的,我的經歷或許會給一些朋友產生誤導,在這里我必須說明一下。我來上海以前學習過於拚命,常常晚上只睡3個多小時,我身高1米71,那時只有108斤(我現在130多),家人也說我這樣拚命活不過60歲,但是當時的我太固執,我對他們說只要能實現理想活50歲我就夠了。那時的拚命使我的身體受到了影響,有一次早上突然腰肌劇痛難忍,痛的我倒在床上站不起來。雖然我現在已經比較注意,但有時候還會隱隱作痛。後來在女朋友說服了我,來上海以後我不再如此。我經常引用父親的一句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而且我也發現拚命不是辦法,我可以熬一兩個通宵,最多的一次我連續工作了三天三夜,但是我半個月都沒有恢復過來,這樣是不是得不償失?學習工作應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像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我現在非常注意調整學習和工作的強度,我要保證每天盡量有相對充沛的精力,一些年輕的朋友覺得自己也應該拚命努力,這讓我多少有些擔心,如果我的故事能讓你在學習工作上多一點興趣,我會感到很開心,但如果誤導了某些朋友,讓你做一些不值得的付出,我會感到很內疚。
技術沒有貴賤只分,我以前換行業是因為自己的興趣所致,而不是對哪個行業有什麼偏見。我希望我的經歷不要給朋友一個錯誤的導向,覺得我始終向更高的 技術發展。其實各行各業做到頂尖都是很困難的。話又說回來雖然 技術沒有貴賤,但是門檻是有高低的,無論如何,做IC的門檻要比做網頁的高,這一點無可否認。國家各種人才都是需要的,但是作為個人奮發向上的想法還是應該有的,努力在自己喜歡的行業上做的更好,而不應該停留在比較膚淺的層次上。
我是一個自己覺得比較有自知之明的人,或許我最大的優點就是知道自己有很多缺點:)。我的故事中很多的曲折和錯誤都是由我的缺點造成的,希望大家用審慎的眼光看待我的經歷,不要被我的"花言巧語"所迷惑。我學習有些隨心所欲,這給我帶來了無盡的麻煩,也大大阻礙的我的發展。記得我小時候成績比較出色,但是後來學習嚴重偏科,導致我中學成績一再滑坡,也沒有考上什麼好的學校,小時候的一個朋友,當時的成績和我相仿,但是沒有我這個缺點,她上了清華,後來在去了美國深造,在一個著名導師手下研究理論科學,這未嘗不是一條更好的出路。另外我的學習方法也是在不斷改善中的,過去的學習過於講究數量和時間,那樣學習既苦而已效率不高,現在我非常注意學習的效率和技巧,這樣才是學習的捷徑(當然不是指投機取巧),比如說學一相對陌生的 技術,如果有條件,不妨問一問有經驗的人,不需要問很多,往往他不經意的幾句話會給你非常大的幫助,甚至超過你看一個星期的書。帶著這樣的思想再去學習你會節省很多時間,這樣何樂不為呢?這些年中我學了不少的東西,由於開始非常盲目,所以學的東西雜亂無章,現在回想起來讓我啼笑皆非,我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一些沒有必要深入了解的 知識上,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很多朋友很我一樣都背過五筆字形,的確它是個不錯的輸入法,但是對一個研發人員它絕對不值得你去背,你的時間應該花在有價值的地方。我這樣的事情還做過很多,我背過CCED、WPS的命令和快捷鍵,在dBase基本退出歷史舞台後我還花了很多時間去學習它的使用。所以我的學習在前期缺乏規劃,沒有明確的短期目的、中期目標,只有一個虛無飄渺的長期的理想。這就像做設計一樣,好的設計是從需求抽象到 代碼有很多過程,而不能得到了需求就立刻開始開始編碼。
最後贈你一句心法吧:只要夢想能夠延續,心願總會有實現的一天。
『捌』 作文題目「新穎高中」該怎麼展開這個話題呢…自述文該怎麼寫呢
1 議論文經典格式
閱讀下面的材料,自已確定目,寫一篇議論文。
史蒂文斯是一家軟體公司的程序員,在他干到第8個年頭的時候,公司倒閉了,他突然失業了。
在以後的一段日子裡,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找工作。終於有一天,他在報上看到一家軟體公司要招聘程序員的廣告。史蒂文斯滿懷希望地趕到那家公司。史蒂文斯輕松過了筆試關。然而在面試時,面對考官提出的「關於軟體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一問題,他傻了眼,結果應聘失敗。
雖然應聘失敗,可史蒂文斯感覺收獲不小。於是立即提筆給公司寫了一封信:「貴公司花費人力、物力,為我提供了筆試、面試的機會。雖然落聘,但通過應聘使我大長見識,獲益匪淺。感謝你們為之付出的勞動,謝謝!」
面對公司的拒絕,史蒂文斯沒有抱怨,也沒有一過了之,而是為公司的拒絕計算成本,這使他爭得了意外的機會。3個月後,公司職位出現空缺,史蒂文斯「順理成章」地成了公司的一員。這家公司就是現在聞名世界的微軟公司。十幾年後,憑著出色的業績,史蒂文斯一直做到了副總裁的位置。
第一步:從材料中提煉觀點。要多角度思考問題,能想到的都寫下來,然後進行比較和挑選。
1、人什麼時候都不能失去希望。
2、要能夠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
3、人必須對自己所做的工作有深刻的理解和豐富的知識。(從第一二段提煉出來的)
4、要能以平靜的心態對待挫折和失敗。
第二步:列提綱。在上面的觀點中選一個作為自己文章的論點,圍繞這一點列提綱。
不失去希望,才能正確地面對困難和挫折。
……………,才能客觀清醒地從失敗和挫折中總結出經驗教訓。
……………,才能樂觀積極地規劃自己的未來,
……………,走出心理的陰影和困境。
……………,迎接人生的成功和輝煌。
在列舉了上述內容後,再進行篩選、排列、加遞進的關聯詞,使之變成這樣的格式。(做作文時不必寫,只要在上面的文字上做上標記就可以了。
不失去希望,我們才能走出失敗的陰影,給自己一個健康的心態。
……………,我們不但可以很快地走陰影,還能夠客觀清醒地從失敗和挫折中總結出經驗教訓。
……………,我們不但可以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更能夠樂觀積極地規劃自己的未來。
第三步:寫文章。
誰都不會否認技術的進步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福音,我們飛上了天空,飛上了太空,飛上了月球;人們有了計算機、手提電腦,正「奔2」「奔3」「奔4」地一路狂奔……可是,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正使我們的人生道路變得更加曲折崎嶇,我們的人生之路也無疑會充滿坎坷和挫折。讀了史蒂文斯的故事,我深深感覺到,不論遇到什麼挫折和失敗,我們最不能失去的是希望。
不失去希望,我們才能走出失敗的陰影,給自己一個健康的心態。2002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匈牙利作家凱爾泰斯·伊姆雷年輕時所寫的作品幾乎都是以出版社的退稿為句號。家庭的困難,他人的嘲笑,給他以巨大的壓力,然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沒有失去希望,他堅信自己一定會被世人所承認的。因此他總能一次次走出失敗的陰影,以健康的心態開始下一部作品的創作。後來他的《無命運的人生》《退稿》終於取得了驚人的成功,他終於摘得了諾獎的桂冠。環顧我們身邊的人們,因事業不順而一蹶不振的有之,因生活困頓而自暴自棄的有之,因人生挫折而尋死覓活的有之。他們都是因為不能走出失敗的陰影而走向了消沉甚至絕路,這里邊不乏名人學者,想起來真令人扼腕而嘆。
不失去希望,我們不但可以很快地走陰影,還能夠客觀清醒地從失敗和挫折中總結出經驗教訓。我們大家都知道「SOS世界兒童村」的故事。奧地利大學生格邁納爾為了給二戰中失去雙親的孤兒們建設一個溫暖的家,他多方奔走努力,可遇到的大多是冷眼和不理解。但是他沒有失去希望,因此他能不斷地總結反思,他找到了解決問題是好方法,後來他終於在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起了兒童村,使愛益者達到30多萬人。中國有句古話:「失敗是成功之母。」是的,只要有了希望,你就能不被失敗和挫折弄得心煩意躁,你就能客觀清醒地從中總結出經驗教訓,你就能不斷地調整自己,為下一步向走成功奠定基礎。
不失去希望,我們不但可以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更能夠樂觀積極地規劃自己的未來。大家一定聽說過世界級女強人賴斯的故事。賴斯出生一個貧困的黑人家庭,因為她是黑人,而且是一個黑女人,她的求學之路和求職之路充滿了艱辛。法律的不公
『玖』 請各位高手點一下二級C語言考試涉及什麼演算法。還有C語言常涉及那些演算法。俺定高分獎賞!
如果你擔心C二級過不去,做完南開100題就行,C二級涉及的稍微深一點(相比其它題)的是鏈表的基本操作(建立動態鏈表,查找,插入,刪除),很基礎,自己拿TC或VC試試就會了,還有遞歸函數,但是不要求你會編遞歸,只要能看懂,能推出最後的返回值就行。總之,很兒戲。
如果想做程序員,實際工作中學或者有天分的話自己鑽。
下面是一個程序員的自述,希望能給你些啟發:
這些日子我一直在寫一個實時操作系統內核,已有小成了,等寫完我會全部公開,希望能夠為國內IT的發展盡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最近看到很多學生朋友和我當年一樣沒有方向,所以把我的經歷寫出來與大家共勉,希望能給剛入行的朋友們一點點幫助。
一轉眼我在IT行業學習工作已經七年多了,這期間我做過網頁,寫過MIS、 資料庫,應用程序,做過通信 >軟體、硬體驅動、 協議棧,到現在做操作系統內核和IC相關開發,這中間走了很多彎路,也吃了不少苦。
我上的是一個三流的高校,就連同一個城市的人多數都不知道。因為學校不好也就沒有指望能靠學校名氣找一個好工作。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自己的努力上了,大一開學前的假期我就開始了學習,記得我買的第一本書是《 計算機基礎DOS3.0》,大家別嚇著了,其實當時已經普及了DOS6.22了,只是我在書店裡看到了DOS4.0,5.0,6.0的書,以為像英語那樣是第四、五、六冊,記得當時到處找DOS1.0,現在想想也幸好我沒有找到:)開學前我學完了PASCAL,那時既沒有 計算機也沒有人可以請教,我連程序是什麼的概念都沒有,只好死記硬背 代碼,然後拿紙寫,我一直到大三才有了一台486,在這之前用紙寫了多少程序我也記不清楚了,只知道最長的一個我拿A4大小的草稿紙寫了30多頁,我的C語言、C++、VC都是在這樣的條件下 入門的。所以說條件是可以克服的,希望我的經歷多少給條件艱苦的同學們一點信心。第一次上機是在我姐夫的機房,我的心情激動的無與倫比,但是一上機我立刻傻了眼,他們用的是英文版的in3.1,我的那點DOS 知識都見了鬼,上機提心吊膽的一陣瞎摸,一不小心把Word弄成了全屏,怎麼都還不了原,當時真是心急如焚,我以為機器被我弄壞了。第一個C語言程序,就是那個經典的HelloWorld,我調了幾個星期,上機機會非常少,也沒有書告訴我開發環境(TC2.0)需要設置,而且開始我都不知道有編譯器,我甚至自作聰明把寫好的程序擴展名從.c改成.exe,結果可想而知。大一學完了C、X86的匯編、數據結構、C++。由於精力都花在自學上了,大一下四門課掛了彩,三類學校就是這點好,掛上一二十門也照樣畢業。不過扯遠點說,我那麼刻苦都及不了格,可見我們國家的 計算機教育有多死板。
大二准備學VC和BC,當時難以取捨,後來選了VC,不為別的,只為書店裡兩本書,VC那本便宜6塊錢。我的努力在班上無人能及,學的日夜不分,大三有了 計算機後更是如此,很多次父親半夜教訓我說我不要命了,我一直覺得自己基礎差,記憶又不行,條件也不好,所以覺得只有多花點時間才能趕上別人。居然後來有許多朋友說我有學 計算機的天賦,讓我哭笑不得。我用的是486,16M內存,1G硬碟,當時同學們的配置都是P166MMX,我安裝一個indowsNT4.0需要一個通宵,編譯一個BC5.0向導生成的程序需要近兩個小時,我的顯示器是個二手的,輻射非常大,開機屏幕冒火花,看起來很酷的:),有一次程序寫的太久,覺得怎麼白色的編輯器背景變成了紫色,以為顯示器壞了,後來才發現眼睛不行了,不過說來也奇怪,到今天我的視力還能保持1.5,真是個奇跡。但是就是那台破機器陪伴了我兩年,讓我學會了VC、Delphi、SQLServer等。後來那台機器給我阿姨打字用,據她說一天她正打的開心,一股青煙夾著火苗從顯示器鑽出來,之後它才壽終正寢。
大三假期找了個機會在一個 計算機研究所實習,與其說實習不如說是做義工,工作了兩個月一分錢沒有拿。但是這兩個月對我的發展幫助很大,讓我早一步了解了社會,剛去的時候我當然是一竅不通,在那裡我熟悉了網路,學會了Delphi和Oracle。由於工作很認真,得到了比較好的評價,在一位長者的引薦下,我開始和他們一起做項目,這使我在大三大四就有了自己的收入,大四又找了兩家MIS公司兼職,雖然錢不多,但是在學生期間有1000多的收入我已經非常滿足了,我終於用自己賺的錢把 計算機換了。大四下開始找工作,這時我的工作經驗已經比較多(當然現在想想非常幼稚),開始聽父母的想去那個研究所,實習過那個部門也希望我能去,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最後不了了之,這種單位就是比較官僚,我一氣之下就到了我兼職的一個公司做MIS的TeamLeader。在大三到畢業一年的時間,做過了各種MIS,從煤氣、煙廠、公安、鐵路、飲食到高校,什麼有錢做什麼,工作也很辛苦,經常加班和熬通宵,從跟客戶談需求到設計、編碼、測試、交付都要上。那時覺得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還不錯,現在想想真是很膚淺。
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很容易被誤導,各種開發 工具讓人眼花繚亂,同時也覺得很受公司器重,但這樣工作永遠是一個低層次的開發者。不要跟我說什麼系統分析有多麼多麼重要,多麼多麼難。你以為自己跟用戶談需求做設計就是系統分析和設計了嗎,國內又有幾個公司能夠做的很到位很規范?我是ISO9000內審員,也在Rational公司受過多次培訓,拿了4個證書,還有一個公司讓我去做CMM。這些我聽過很多,但是很多事情到國內就變了性質,一個公司不是通過了ISO9000或者CMM就能規范了,我現在在一家有幾十年歷史的外企工作,裡面的管理不是一般國內企業能及的。作為一個畢業不久以前沒有步入過社會的學生,幾乎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掌握系統分析和設計,面向對象、UML只是一個 工具,關鍵是人本身的思想,不是說你熟悉了C++、Rose就能夠做出好的設計,相反如果你具備了很高的素質,你可以用C寫出比別人用C++更加模塊化的程序。
話說遠一些,國內 >軟體開發行業有一個怪圈,很多人覺得VC>Delphi>VB,真是很搞笑。這幾個 >軟體我都做過開發,說白了他們都是 工具,應該根據應用的需要選擇採用哪個,而不是覺得哪個上層次。如果你因為用某個開發 工具很有面子而選擇的話,只能說明你很淺薄。如果說層次,那麼這些 工具都不上層次,因為它們用來用去都是一些系統的API,微軟的朋友不會因為你記住他們多少個API或者多少個類就會覺得你很了不起,你永遠只是他們的客戶,他們看重的是你口袋裡的銀子。我也做過系統內核,我也封裝過很多API,同樣我也不會看重那些使用這些API做二次開發的客戶,除非他能夠作出自己獨到的設計。
至於有人認為C++>C那更是讓人笑掉大牙,不妨你去打聽一下,現在有幾個操作系統內核是用C++寫的,又有幾個實時系統用的是C++,當然我也不是說C++不好,但是目前的內核和實時系統中C++還無法與C匹敵,至於說C++適合做應用系統的開發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的觀點是不在於你用什麼 工具和語言,而在於你干什麼工作。你的設計體現了你的 技術層次。
這樣幹了一年我覺得非常苦悶,做的大多數都是熟練工種的活,個人 技術上沒有太多的提高也看不到方向。所以決定離開這個城市去上海,尋求更好的發展,並且打算放棄我以前的MIS轉到通信行業。
寫到這里不能不提到我女朋友,我們是在來上海前半年認識的,她大四在我公司實習,公司派她給我寫文檔,我們的感情發展的很快。她告訴我很多事情,她家原本是改革開放的第一批暴發戶,她母親愛打牌,輸掉了幾百萬,還欠了很多債,她有男朋友,但是她對他沒有感情,只因為他給了她母親兩萬多塊錢,後來還強迫她寫了四萬塊的借條,她男朋友背叛過她並且不止一次打她,現在逼她結婚不然就要她還錢。這人居然還是一個高校的老師!她母親把父親給她的學費花了,因為拖欠學費她沒有辦法拿到畢業證。她母親現在有病需要錢,我拿出了自己的一點積蓄並且跟朋友們接了一些,替她交了學費並給她母親看病(後來才知道看病的錢又不知所終,就連她母親是不是有病我都不知道,但她也是沒有辦法)。這個時候我家知道了一些事情,堅決反對我和她在一起,她原來的男朋友也極力破壞。無奈之下我們決定早一定離開這個傷心的城市,並且瞞著我們家。由於時間倉促,我只准備了4000塊錢,她僅有的幾百塊錢也被她母親要去了,我買了三張票,一張是中午的,兩張是晚上的,中午我的家人把我送上船,他們一離開我就下了船,我和她乘坐晚上的船離開了這個我和她生活了很多年的城市,帶走的只是一身債務。沒有來過上海的我們兩個性倔強,都不願意去麻煩同學和朋友。來到上海是傍晚6點半,我們都不知道該去哪裡,我們找了一個20塊錢的旅館,這個房間連窗戶都沒有,7月份的天氣酷熱難耐,房間里非常悶熱。第二天我們開始租房子,因為身上的錢不多,我們基本都是步行,花了一個星期時間,不知道在浦東轉了多少圈後找到了一個400塊的房子,但是我們都不了解上海是付三壓一,還要付半個月的中介費,買了一些鍋碗瓢盆後,我們身上只有800塊錢了,工作都還沒有著落,這800塊錢要支持到我們拿到第一個月工資,為了省錢我們自己做飯,每天買菜只花兩塊錢,她非常喜歡吃(也可能她在大學經常挨餓的願意),看到她現在這樣省吃儉用我真的很不忍心。她以前的男朋友也沒有放過她,經常打電話來騷擾,並且來上海看她,還說了不少恐嚇她的話,她過於善良,說他以前畢竟幫助過她,叫我不要與他一般見識。以後的每天在家就是苦等面試通知,原本我想迅速找一家MIS公司解決眼前的困難,但是她堅持讓我不要放棄自己的理想,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找到了一家通信公司,4000塊的工資雖然趕不上MIS公司給我開出的價位,但也夠在上海生存。她也找到了工作,第一天上班她哭了,這是她來上海第一次流淚,我心裡很難受也很感動。
由於是全新的行業,我把自己降到了零點,我學的VC、Delphi、 資料庫派不上用場,擺在我面前的是嵌入式、協議、信令一些我從未接觸過的 知識。我知道我沒有退路,於是拚命的學習,我把自己當做一個應屆畢業生一樣,一分努力一分收獲,半年過去我終於熟悉了工作,並且得到了公司的表彰,薪水也加了一級。後面的日子裡我們省吃儉用,把欠朋友的1萬多塊錢還了,日子終於上了正軌。這時女朋友告訴我她想考研究生,我也很支持,於是她辭職在家備考。
另外,在這里我要感謝我的ProjectManager,他原來是一個大通信公司的產品經理,對人非常和善,我從他那裡學到了很多 知識,而且他也給了我許許多多無私的幫助。在工作上他給我充分的空間和信任。記得公司安排我維護一個接入伺服器 >軟體,由於 代碼量不算太小(5萬行),資料和文檔都不齊全,我維護起來非常吃力,所以想重新把它做一遍,公司領導不太支持,可能覺得工作量太大,但是他極力支持我,私下裡他讓我放手去做,我的維護工作他擠時間做。在他的支持下,我花了半年時間完成了接入伺服器的 >軟體,並且實現了一個相對完整的 TCP/IP 協議棧。在這里我學會了嵌入式系統設計、驅動開發、 TCP/IP和很多通信的 知識,我花了一年時間終於使自己從MIS開發轉到了通信行業,並且站穩了腳跟。我的開發大量是對硬體的直接操作,不再受微軟的操作系統,VC、Delhpi這些開發 工具的約束,我終於看到了另外一片天空。
我做事情喜歡追根問底,隨著開發的深入, >軟體開發與硬體聯系越來越緊密,硬體 知識的匱乏又對我的發展產生了障礙,而且晶元 技術基本上掌握在國外公司的手裡,這對做系統級設計是一個非常大的制約,一個新產品出來,第一道利潤(也往往是最豐厚的利潤)常常都被IC公司如Intel、Motorola賺去了,國內的廠商只能喝點湯。所以我決心解決自己的硬體 技術障礙,並打算離開通信行業,進入IC設計相關領域。
當然我明白如果我對硬體了解的非常少,沒有哪家IC公司會仁慈到招我這樣一個一竅不通的人來培訓。所以我必須努力打好基礎,學一些相關 知識為以後做准備。就像我開始從MIS轉到通信一樣,我看過大量通信方面的書,並且給一個ISP做過RADIUS計費分揀台,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家通信公司才給了我這個機會。我在的通信公司是做系統設計的,有不少PCBLayout硬體人員,平常我就注意向他們學習,由於我做的是 >軟體,在公司看硬體資料不好意思,所以開始只好在家看,剛來上海工作我連續一年都在加班,後來不加了,因為我要擠出時間學習,通常我12點左右睡,第二天5點半起,我上班比較早,地鐵上如果人不多我也用來看書。學習當然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有些實在不懂的問題就積累起來問硬體人員,他們的幫助使我學習進度快了很多,因為在沒有人點撥的情況下自學,我的一半時間是花在解決疑難問題上,但這種問題經常是別人的一句話就可以讓我豁然開朗,我非常慶幸我有這樣的學習環境。在後面的一年裡,我學會了看硬體原理圖,學會了簡單的硬體設計(模擬電路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事情就是這樣的,當你安安份份做 >軟體,別人永遠認為你是 >軟體開發人員,在你開始學習硬體時別人未必會認同,有位中興通訊的朋友還對我說過,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東西都學完。我也明白這一點,但我希望自己做的更好。但當你熟悉硬體後大家又會覺得你好像原本就是軟硬體都懂的,同事們也都習以為常了。這個時候我可以把硬體資料堂堂正正的拿到公司看,沒有人再大驚小怪了。讓我比較自豪的是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了一個IAD(軟交換的終端設備)系統方案,包含軟硬體的選型、設計等內容,這個方案得到了公司和同事們的認同,讓我感到非常欣慰。
技術是相輔相成的,當我的硬體有了一定的進步後,我的 >軟體設計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可以從更深層次理解問題,我做的接入伺服器CPU是MotorolaPowerPC860,熟悉的朋友都知道860QMC與 >軟體的批量數據傳輸通常採用BD表的方式,硬體人員做驅動的時候習慣採用固定BD表,每接收或發送數據都將數據從BD表拷貝到用戶Buffer,或從用戶Buffer拷
貝到BD表,由於理解的比較深入,我自己重新實現了這個過程,採用動態BD表的方式,驅動從一個網口接收數據,提交給我的 >軟體進行三層交換,直至從另外的介面發送出去,沒有進行一次拷貝。這樣的設計大大提高了性能,使系統的指標接近理論值。軟硬體的結合使我的設計水平上了一個台階。我現在寫的這個操作系統,編譯後我把程序反編譯成匯編,找出其中不優化的 代碼,然後在C程序中進行調整。舉個例子,很多CPU沒有專門的乘法指令,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在這種CPU上進行一個乘法操作常常會花費大量的指令周期,有的朋友會說這個我知道,我會盡量避免採用×號,但是事情往往不是那麼簡單,你知道C語言中數組的下標操作是怎麼實現的嗎?仔細看看反匯編的 代碼你就會明白,同樣是通過下標的定位操作,C編譯器會有時候會產生位移指令,但有時候會用乘法實現,兩者效率往往是天壤之別,所以明白這些問題你才能將系統性能提升到極致。這些問題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話以後可以共同探討。
話說遠一點,我由衷的希望在 >軟體上做的比較深入的朋友們有機會學學硬體以及其它相關 知識,尤其是做底層開發和嵌入式設計的。這對 >軟體 技術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幫助,否則很多事情你只知道該這樣但不會明白為什麼該這樣。我這個觀點在我現在的IC公司ProjectManager那裡也得到了驗證。他告訴我們公司現在的802.11晶元產品的 >軟體經理原本是做該晶元硬體設計的,某某某原本是做 >軟體的,現在在做IC,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只是在國內這樣的風氣不是非常流行。
我有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只有當我干好本職工作後,我才會學習與工作關系不大的 技術,這樣公司的上司才不至於反感,在 入門階段的問題我通常不去問那些資深人士,而是問一些資歷比較淺的朋友,比如剛畢業不久的學生,因為他們往往會跟你詳細的講解,而資深人士通常覺得你的問題太簡單,所以回答的也很簡單,我又不好意思多問。等 技術上了一定的層次後我才會問他們,他們也能給你比較深入的回答。另外,有些朋友說我機會比較好,他們也希望能從事新的工作可惜沒有機會,我聽了只有苦笑,我的機會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我沒有出生在什麼IT世家:)也沒有誰一路提拔我,所有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我母親去世比較早,我的後母(我叫她阿姨)看著我努力過來的,一次她看我大年30還在寫程序,她說像我這樣努力木頭都能學出來。
我的最終目的是IC而不是PCB,所以我下一步的准備開始學習IC設計的 知識。公司的同事沒有懂IC設計的,後面的路又要靠自己了,我買了不少相關的書,在網上也查了很多的資料,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去學習VHDL,並且用 >軟體進行了一些簡單的設計和模擬(沒有設計ASIC,只是針對FPGA),隨著學習的深入,我漸漸明白了IC設計的基本流程,同時也明白了這條路的艱辛。這個時候我已經做好了跳槽的准備,我向一家業界又一定知名度的IC設計公司投了簡歷,並通過了漫長的面試(4個多小時)。其他的一切我都比較滿意,唯獨薪資差強人意,我也明白原因,因為我是這個行業的新人,我沒有經驗,我再一次將自己清零了。公司老闆問我6000多一個月能不能接受,我知道他也是照章辦事。想想我通信行業的朋友們,基本上都是年薪10萬以上,月薪過萬的也比比皆是,朋友們也幫我介紹了不少待遇不錯的公司,我該怎麼選擇,當時我很猶豫,我熱愛我的事業,我嚮往我的追求,但我也是一個普通的人,我也需要養家糊口,我也想早一點買房買車。生活給我出了一道難題。
愛因斯坦在63歲時說過"一個人沒有在30歲以前達成科學上的最大成就,那他永遠都不會有。"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壓力和震動,我馬上就26歲了,離30隻有四年時間,我必須抓緊這幾年寶貴的時間,努力達到我 技術上的最高峰。為了這個理想,為了能離自己的夢更近一些,我選擇了這家IC公司,我明白自己的薪資和公司剛進來的碩士研究生相差無幾,但為了今後的發展只能忍受,一切又得重新開始。換行業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尤其從一個春風得意的位置換到一個陌生的崗位,感覺象從溫暖的被子里鑽出來跳進冰水中,讓人難以接受。在原來那家通信公司,我是唯一兩年時間漲了五次工資的員工,公司和同事都給了我極大的認可,工作上也常常被委以重任。但現在這一切都成了過去,在新的公司我只是一個新人,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在意我過去的成績。我決定重新開始,我把自己看作新畢業的學生,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得到公司的認可。進入新的行業是非常痛苦的,我告訴自己必須忍受這一切,雖然外面有很多誘惑,但是既然作出了選擇我就不允許自己輕易放棄。
我現在已經在這家新公司上了一個多月的班,開始非常艱難,現在慢慢適應了。第一個月結束時,TeamLeader找我談話,說我是新進員工中最優秀的一個,我心裡很欣慰,這也算對我努力的一個肯定吧。在這里還要感謝我的女朋友,她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舞,每次在我動搖的時候她都在鼓勵我,讓我堅持自己的理想,剛來上海是她讓我不要勉強去做MIS,這次也是她讓我頂住了月薪過萬的誘惑,沒有她我可能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現在的公司有自己的操作系統,自己的CPU、DSP和其它晶元,在這里我能學到世界上最先進的 技術,我們的設計開發不再完全依賴別人的硬體和系統,這讓我很開心。我打算等工作步入正軌後,全力學習新的 知識,實現我的理想。
在後面的兩年裡我給自己定下了幾個目標:
一.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在工作上得到公司和同事們的認同;
二.努力學習IC硬體設計 知識,多向同事請教,並利用一切機會多實踐;
三.實現我的實時操作系統的主要部分,完成 TCP/IP 協議棧模塊,並免費發布源 代碼;
四.和我女朋友結婚並買一套小房子,這是最重要的,因為我明白事業是可以重來的,但是珍貴的感情很難失而復得。
在這里提一下我現在開發的操作系統,它是一個實時嵌入式系統,目前支持以下特性:
a.支持時間片輪轉調度和基於優先順序調度,最多64個優先順序;
b.搶占式實時內核;
c.為了便於移植,主體用標准C實現;
d.匯編 代碼非常少,不到100行;
e.支持任務管理,各任務有獨立的堆棧;
f.進程同步和通信目前完成了Semaphore,MessageQueue正在調試;
g.實現了定時系統調用;
h.可以在windows上模擬調試
我還打算下一步實現優先順序反轉保護,EventFlag,DataPipe,內存管理(以前實現過)、驅動介面等。在這之後我還會努力完善它,比如加入文件系統, 協議棧、調試介面等。希望朋友們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在此不勝感激!
後記:
就像有的朋友說的,我的經歷或許會給一些朋友產生誤導,在這里我必須說明一下。我來上海以前學習過於拚命,常常晚上只睡3個多小時,我身高1米71,那時只有108斤(我現在130多),家人也說我這樣拚命活不過60歲,但是當時的我太固執,我對他們說只要能實現理想活50歲我就夠了。那時的拚命使我的身體受到了影響,有一次早上突然腰肌劇痛難忍,痛的我倒在床上站不起來。雖然我現在已經比較注意,但有時候還會隱隱作痛。後來在女朋友說服了我,來上海以後我不再如此。我經常引用父親的一句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而且我也發現拚命不是辦法,我可以熬一兩個通宵,最多的一次我連續工作了三天三夜,但是我半個月都沒有恢復過來,這樣是不是得不償失?學習工作應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像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我現在非常注意調整學習和工作的強度,我要保證每天盡量有相對充沛的精力,一些年輕的朋友覺得自己也應該拚命努力,這讓我多少有些擔心,如果我的故事能讓你在學習工作上多一點興趣,我會感到很開心,但如果誤導了某些朋友,讓你做一些不值得的付出,我會感到很內疚。
技術沒有貴賤只分,我以前換行業是因為自己的興趣所致,而不是對哪個行業有什麼偏見。我希望我的經歷不要給朋友一個錯誤的導向,覺得我始終向更高的 技術發展。其實各行各業做到頂尖都是很困難的。話又說回來雖然 技術沒有貴賤,但是門檻是有高低的,無論如何,做IC的門檻要比做網頁的高,這一點無可否認。國家各種人才都是需要的,但是作為個人奮發向上的想法還是應該有的,努力在自己喜歡的行業上做的更好,而不應該停留在比較膚淺的層次上。
我是一個自己覺得比較有自知之明的人,或許我最大的優點就是知道自己有很多缺點:)。我的故事中很多的曲折和錯誤都是由我的缺點造成的,希望大家用審慎的眼光看待我的經歷,不要被我的"花言巧語"所迷惑。我學習有些隨心所欲,這給我帶來了無盡的麻煩,也大大阻礙的我的發展。記得我小時候成績比較出色,但是後來學習嚴重偏科,導致我中學成績一再滑坡,也沒有考上什麼好的學校,小時候的一個朋友,當時的成績和我相仿,但是沒有我這個缺點,她上了清華,後來在去了美國深造,在一個著名導師手下研究理論科學,這未嘗不是一條更好的出路。另外我的學習方法也是在不斷改善中的,過去的學習過於講究數量和時間,那樣學習既苦而已效率不高,現在我非常注意學習的效率和技巧,這樣才是學習的捷徑(當然不是指投機取巧),比如說學一相對陌生的 技術,如果有條件,不妨問一問有經驗的人,不需要問很多,往往他不經意的幾句話會給你非常大的幫助,甚至超過你看一個星期的書。帶著這樣的思想再去學習你會節省很多時間,這樣何樂不為呢?這些年中我學了不少的東西,由於開始非常盲目,所以學的東西雜亂無章,現在回想起來讓我啼笑皆非,我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一些沒有必要深入了解的 知識上,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很多朋友很我一樣都背過五筆字形,的確它是個不錯的輸入法,但是對一個研發人員它絕對不值得你去背,你的時間應該花在有價值的地方。我這樣的事情還做過很多,我背過CCED、WPS的命令和快捷鍵,在dBase基本退出歷史舞台後我還花了很多時間去學習它的使用。所以我的學習在前期缺乏規劃,沒有明確的短期目的、中期目標,只有一個虛無飄渺的長期的理想。這就像做設計一樣,好的設計是從需求抽象到 代碼有很多過程,而不能得到了需求就立刻開始開始編碼。
最後贈你一句心法吧:只要夢想能夠延續,心願總會有實現的一天。
『拾』 一位資深hr的自述 我為什麼能當上"首席執行官" 謝克海
首先,應聘的職位是個什麼職位,類似文員、前台、出納、網管這類崗位的候選人相當多,不宜提得過高,;象項目經理、財務經理、資深工程師、美術指導、營銷總監這類專業技術含量較高或需一定管理水平的職位,不妨說得稍高一點,這些崗位合適的人才很有限。其次,去不同企業面試對該問題的策略也有不同,比方說同樣是程序員,去微軟工作拿5000遠好於去名不見經傳的科技公司拿8000。還有,同樣的回答,因為企業文化、應聘者水平的高低等等因素不同,所得到的結果大相徑庭。會問這個問題怎麼回答的,一般都是職場新手,個人不建議太過糾結怎麼尋求正確答案,還是從個人今後的提升和發展考慮,記住:你剛進這家公司拿多少其實不太重要,關鍵的是你以後或從這家公司走出來後能拿多少。此外建議在面試前最好對要去面試的公司做一個詳細的了解以便於自己選擇。最後給幾個典型的應答方式,結合面試情況看看該選擇哪種:1.給自己定一條底線,提高20%甚至更高作為答案,回答時切忌羞澀含糊甚至結巴,自信直接而又不盛氣凌人;2.含糊其詞,比如說「我相信貴司會根據我的水平給出合理的工資水平」;3.用問題回答問題,如「請問貴司的薪酬構成是怎樣的?」;4.直接屈服,把底線拋出去,或者說「錢多少無所謂,關鍵能學到東西,我樂意接受貴司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