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制度命令

制度命令

發布時間:2022-04-20 10:15:39

① 接到嚴重違反電氣安全工作規程制度的命令時,應該( )執行

拒絕

② 制度與辦法的區別

辦法,是漢語中常用的一個詞語,意為「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的方法」,現今也指一種應用寫作的法規性公文文件。辦法的特點(1)辦法的法規約束性側重於行政約束力。 (2)辦法的條款都具體、完整,不能抽象籠統。 辦法的分類辦法的分類根據內容、性質的不同,辦法可分為實施文件辦法和工作管理辦法兩種。 辦法的結構辦法由首部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1)首部。包括標題、制發時間和依據等項目內容。 標題:由發文機關、事由、文種構成。 制發時間、依據。標題之下用括弧註明規定製發的年、月、日和會議;或通過的會議、時間及發布的機關、時間;或批準的機關、時間等。有的辦法隨「命令」、「令」等文種同時發布,這一項目內容可不再寫。 (2)正文。一般由依據、規定、說明這三層意思組成,可分章、分條敘述。辦法中的各條規定,是辦法的主體部分,要將具體內容和措施依次逐條寫清楚。辦法的結尾,一般是交代實施的日期和對實施的說明。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准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或一定的規格詞義1、制度最一般的含義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准則。 2、「制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特定社會范圍內統一的、調節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一系列習慣、道德、法律(包括憲法和各種具體法規)、戒律、規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條例)等的總和它由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和實施機制三個部分構成。基本解釋1. [system;institution]∶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或准則 管理貨幣制度 2. [order]∶一定歷史條件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體系 以他們為首的腐朽制度的象徵 3. [style]∶式樣;規格 制度宏敞 詳細解釋1. 謂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 《易·節》:「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孔穎達疏:「王者以制度為節,使用之有道,役之有時,則不傷財,不害民也。」 宋 王安石《取材》:「所謂諸生者,不獨取訓習句讀而已,必也習典禮,明制度。」魏巍《壯行集·春天漫筆》:「他沒有看到,存在幾千年的剝削制度的消滅,就是大公平。」 2. 制訂法規。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為之制度,使無遷也。」《漢書·嚴安傳》:「臣願為民制度以防其淫。」 孫中山《軍人精神教育》第三章:「創制權,由人民以公意創制一種法律,此則異於專制時代,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也。」 3. 規定。 唐 元結 《與何員外書》:「昔年在山野,曾作愚巾凡裘,異於制度。」《續資治通鑒·宋孝宗隆興元年》:「尚書省奏:『 永固 自執政為 真定 尹,其繖蓋當用何制度?』 金 主曰:『用執政制度。』」 4. 指規定品級的服飾。絲弦戲《空印盒》第十場:「與他去了制度!」 5. 製作。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一:「臣望 奉天 有天子氣,宜制度為壘,以備非常。」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桂花性溫,當歸活血,怎生制度?」 6. 謂製作方法。 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二:「 東坡 在 黃州 ,手作菜羹,號為東坡羹,自敘其制度。」 7. 規模;樣式。 《史記·孝武本紀》:「上欲治明堂 奉高 旁,未曉其制度。 濟南 人 公玉帶 上 黃帝 時明堂圖。」 清 韓泰華 《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上:「此鈴金質堅鍊,制度渾朴。」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他自己乘坐高四層的龍舟, 蕭皇後 乘坐制度較小的翔螭舟。」 8. 規制形狀。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上:「遇 新羅國 獻五彩氍毹,制度巧麗,亦冠絕一時。」 宋 張洎 《賈氏談錄·李氏琴制》:「 賈君 雲, 嵩山 僧 如寂 ,嘗收得 李汧公 百衲琴,制度甚古拙,而音韻清越。」《封神演義》第四八回:「 子牙 後隨軍至 岐山 , 南宮適 築起將台,安排停當,扎一草人,依方制度。」 9. 制度。指一定的規格或法令禮俗。 清 吳偉業《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改葬施金棺,手詔追褒揚,袈裟寄 靈谷 ,制度由 蕭梁 。」一本作「 制度 」。 清 李漁《憐香伴·歡聚》:「你們只管掌燈隨我老爺走, 漢 家自有制度。」 內部構成諾斯認為「制度是個社會的游戲規則,更規范的講,它們是為人們的相互關系而人為設定的一些制約」,他將制度分為三種類型即正式規則、非正式規則和這些規則的執行機制。正式規則又稱正式制度,是指政府、國家或統治者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有意識創造的一系列的政治、經濟規則及契約等法律法規,以及由這些規則構成的社會的等級結構,包括從憲法到成文法與普通法,再到明細的規則和個別契約等,它們共同構成人們行為的激勵和約束;非正式規則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無意識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並構成世代相傳的文化的一部分,包括價值信念、倫理規范、道德觀念、風俗習慣及意識形態等因素;實施機制是為了確保上述規則得以執行的相關制度安排,它是制度安排中的關鍵一環。這三部分構成完整的制度內涵,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內容制度,也稱規章制度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了維護正常的工作、勞動、學習、生活的秩序,保證國家各項政策的順利執行和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訂的具有法規性或指導性與約束力的應用文,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 規章制度的使用范圍極其廣泛,大至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各行業、各系統,小至單位、部門、班組。它是國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體化,是人們行動的准則和依據,因此,規章制度對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對社會公共秩序的維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規章制度主要包括:勞動合同管理、工資管理、社會保險福利待遇、工時休假、職工獎懲,以及其他勞動管理規定。用人單位制定規章制度,要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保障勞動者的勞動權利,督促勞動者履行勞動義務。制定規章制度應當體現權利與義務一致、獎勵與懲罰結合,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分類制度可分為崗位性制度和法規性制度兩種類型。崗位性制度適用於某一崗位上的長期性工作,所以有時制度也叫「崗位責任制」。如《辦公室人員考勤制度》、《機關值班制度》。法規性制度是對某方面工作制定的帶有法令性質的規定,如《職工休假制度》、《差旅費報銷制度》。 制度一經制定頒布,就對某一崗位上的或從事某一項工作的人員有約束作用,是他們行動的准則和依據。發布方式制度的發布方式比較多樣,除作為文件存在之外,還可以張貼和懸掛在某一崗位和某項工作的現場,以便隨時提醒人們遵守,同時便於大家互相監督。特點1.指導性和約束性。制度對相關人員做些什麼工作、如何開展工作都有一定的提示和指導,同時也明確相關人員不得做些什麼,以及違背了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因此,制度有指導性和約束性的特點。 2.鞭策性和激勵性。制度有時就張貼或懸掛在工作現場,隨時鞭策和激勵著人員遵守紀律、努力學習、勤奮工作 。 3.規范性和程序性。制度對實現工作程序的規范化,崗位責任的法規化,管理方法的科學化,起著重大作用。制度的制定必須以有關政策、法律、法令為依據。制度本身要有程序性,為人們的工作和活動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據。寫法(一)標題。制度的標題主要有兩種構成形式,一種是以適用對象和文種構成,如《保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另一種是以單位名稱、適用對象、文種構成,如《××大學校產管理制度》、《××市工業局廉政制度》。 (二)正文。制度的正文有多種寫法,主要可以概括為三種情況:引言、條文、結語式。通篇條文式;多層條文式。 1.引言、條文、結語式 先寫一段引言,主要用來闡述制定製度的根據、目的、意義、適用范圍等,然後將有關規定一一分條列出,最後再寫一段結語,強調執行中的注意事項。 2.通篇條文式 將全部內容都列入條文,包括開頭部分的根據、目的、意義,主體部分的種種規定,結尾部分的執行要求等,逐條表達,形式整齊。 3.多層條文式 這種寫法適用於內容復雜、篇幅較長的制度,特點是將全文分為多層序碼,篇下分項、項下分條、條下分款。如某省制定的《檔案管理制度》,用「一、二、三……」來表示大項,用「(一)、(二)、(三)……」來表示大項下的條,用「1、2、3、……」來表示條下的款。 (三)制發單位和日期。如有必要,可在標題下方正中加括弧註明制發單位名稱和日期,其位置也可以在正文之下,相當於公文落款的地方。 規章制度的寫法:規章制度一般由標題、正文、落款三部分構成。 1.標題。規章制度的標題一般由單位名稱、內容、文種組成。如《××市房地產市場管理細則》等。單位名稱,或是規章制度適用的單位或范圍,或是制訂、頒發單位名稱。 2.正文。規章制度的正文結構一般有兩種形式。 (1)分章列條式(章條式)。即將規章制度的內容分成若干章,每章又分若干條。第一章是總則,中間各章叫分則,最後一章叫附則。 總則一般寫原則性、普遍性、共同性的內容。包括的主要內容有:制定依據、制定目的(宗旨)和任務、適用范圍、有關定義、主管部門(該項有時也可視具體情況置於分則或附則中)。 分則指接在總則之後的具體內容。通常按事物間的邏輯順序,或按各部分內容的聯系,或按工作活動程序以及慣例分條列項,集中編排。表述獎懲辦法的條文也可單獨構成罰則或獎罰則,作為分則的最後條文。 附則包括的主要內容有:施行程序與方式,有關說明(該文書與其他文書之間的關系,規定附件的效用,數量以及不同文字文本的效用等),施行日期。 (2)條款式。這種規章制度只分條目不分章節,適用於內容比較簡單的規章制度。一般開頭說明緣由、目的、要求等,主體部分分條列出規章制度的具體內容。其第1條相當於分章列條式寫法的總則,最後一條相當於附則的寫法。 規章制度的寫作要求: (1)體式的規范性。規章制度在一定范圍具有法定效力,因此在體式上較其他事務文書,更具有規范性。規章制度,用語簡潔、平易、嚴密,在格式上,不論是章條式,還是條款式,本質上都是採用逐章逐條的寫法,條款層次由大到小依次可分為七級:編、章、節、條、款、目、項。一般以章、條、款三層組成最為常見。 (2)內容的嚴密性。規章制度需要人們遵守其特定范圍的事項,因此其內容必須有預見性、科學性,就其整體,必須通盤考慮,使其內容具有嚴密性,否則無法遵守或執行。

③ 用命令發表的規章制度需要附件嗎

規章制度包括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四大類。不同的類別,反映不同的需要,適用於不同的范圍,起著不同的作用。公文,全稱公務文書,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中產生的,按照嚴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規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傳遞信息和記錄作用的載體。公文的特點第一、公文的製作者是依法成立的組織。第二、公文具有特定效力,用於處理公務;公文具有行政機關賦予的特定的效能和影響力。第三、公文具有規范的結構和格式,各種類型的公文都有明確規定的格式,而不是像私人文件那樣主要靠各種「約定俗成」的格式。公文區別於其它文件的主要特點是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與規范格式的文件。規章制度不屬於公文,規章制度范圍更加寬泛一些。

④ 如何寫規章制度

制度體系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
你首先必須清楚制訂制度體系的要求;
建立制度體系目錄;
制度一般包括:目的、適用范圍、術語、職責、細則、檢查考核規定、相關文件、附件、備注以及具體的附件等內容。
格式應該統一,同時要適合修改。

以下是制度編制的相關規定
****企業集團制度建設管理規定(試行) 編 號 TY-2-200501
歸口部門 制度建設管理部門
編 制 企管人資服務中心 批 准 集團董事局 適用范圍 集團所屬各單位
頒布日期 2005/04/ 實施日期 2005/04/ 閱讀范圍 全體員工

第一章 制度體系
第一條 制度分類及編號:通用(TY)、行政信息(XX)、人力資源(RZ)、財務經營(CJ)、商務物流(SW)、審計監察(SJ)、市場營銷(SY)、研發創新(YC)、生產技術(SC)、基建管理(JJ)、物業後勤(WH)共11類。
第二條 工作方針與綱要
(一) 工作方針:明確每類工作(按第一條分類)的目的與指導原則。
(二) 工作綱要:明確每類工作(按第一條分類)的價值事項、工作目標、要點(要件)、工作標准與價值(風險)等級。價值(風險)等級分A、B、C三等。
制度以相應的工作方針、綱要為指導,不得與工作方針、綱要相抵觸。
第三條 制度分層及編號
(一) 規程(1):對復雜、重大事項(價值等級為A)的業務流程和相應部門(崗位)的職責與權力。統稱《××規程》。
(二) 規定(2):對全局性、大事項(價值等級為B)的規范。統稱《××規定》。
(三) 規則(3):對重要事項的細分事項或一般性、局部事項(價值等級為C)的規范。統稱《××規則》。
層級較低的制度依據層級較高的制度制訂,不得與層級較高的制度相抵觸。
第四條 適應范圍
(一) 集團制度:適應集團所屬各單位,制度名稱前冠以「****企業集團」。
(二) 單位制度:適應本單位,不得與集團制度相抵觸,制度名稱前冠以單位名。
(三) 部門制度:適應本部門,不得與集團、單位制度相抵觸,層次僅限於「規則」,制度名稱前冠以部門名稱。
第二章 制度管理
第五條 編制
(一) 制度編制原則:按照「誰負責、誰執行、誰編制」的原則,全員參與制度編制。
(二) 編制順序:工作方針、工作綱要、規程、規定、規則。
(三) 編制審批程序:
1、 集團制度:由集團總部組織編制。業務歸口管理部門起草 業務相關部門、制度建設歸口管理部門會簽 董事局常委會辦公室審核 董事局主席或其受權人批准。
2、單位制度:由各單位組織編制。業務歸口管理部門起草 業務相關部門、制度建設歸口管理部門會簽 單位負責人審核、批准 報集團制度建設歸口管理部門備案。
3、部門制度:由各部門組織編制,部門負責人批准。
第六條 修訂:制度執行過程中發現問題的,有關單位、人員應及時向制度建設歸口管理部門或業務歸口管理部門提出修訂意見。制度確需修訂的應及時修訂,修訂程序按本規定第五條執行。制度未修訂前仍執行原制度,如有特殊情況,應經制度批准人同意。
第七條 培訓:新制度或制度經修訂頒布實施前,由業務歸口管理部門組織相關人員培訓,並對培訓效果負責。培訓情況報制度建設歸口管理部門備案。
第八條 執行:業務歸口管理部門對制度執行落實情況負責,並有權對違反制度的單位、個人實施考核。
第九條 制度文件管理:制度文件屬企業機密,持有人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外傳。員工離職的,應移交所持制度文件。
第三章 制度編寫規范
第十條 編寫原則:系統(無遺漏),准確(無歧義),精煉(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實用(不空洞、可操作)。
第十一條 文頭:見本規定文頭,標題採用黑體三號字加粗,其他文字採用宋體五號字。
第十二條 制度編號:
××(分類編號)-×(分層編號)-20××(年份) ××(順序號)
正文順序號:採用章、條、款、項的形式,款編號採用(一)(二)(三)…,項及以下編號依次採用阿拉伯數字、羅馬數字、小寫英文字母。章號與章標題採用黑體四號字加粗,條號採用楷體小四號字加粗。
第十三條 正文字體:採用宋體小四號字。
第十四條 排版:頁面設置為A4紙張縱向,頁邊距為上、下2.54cm,左、右3.17cm,頁眉1.5cm,頁腳1.75cm,行間距24磅。
第十五條 圖表
(一) 編號:正文圖表編號採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如「表(圖)1」;附表編號:制度編號-表(圖)××(圖表順序號,採用阿拉伯數字)。
(二) 正文表格編號居中,標題採用小四號楷體居中;附表編號位於表格的右上方,表題採用黑體三號字居中。表內文字採用宋體五號字,垂直居中。
第十六條 引用
(一) 引用正文中的條文用「按本規定(規則)第×條第×款執行」的形式表示。
(二) 引用其他文件時,用「按《××規定(規則)》執行」或「按《××規定(規則)》第×條第×款執行」的形式表示。
(三) 引用圖表時,採用「按表(圖)××(圖表編號)規定執行」、「××標准見表(圖)××(圖表編號)」、「如××(圖表編號)表(圖)所示」等形式表示。
第十七條 工作方針、綱要、規程編寫格式見附件1。

⑤ 哪一年國務院公布了《關於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

1959年6月25日國務院發布《關於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

⑥ 遇到總是拿公司制度去制約領導命令的下屬怎麼處理

你的這兩個部下還是非常有原則性的。你安排是事情不符合公司的規定,你就不要強行指令她們去做了。萬一將來出問題了,你也是要承擔責任的,她們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為了你好 。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行為符合公司的規定,你就應該讓事情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做到合規,或者簽名後再讓她們去做,表示自己承擔一切責任。讓她們不要有顧慮。

⑦ 命令、辦法、規定、條例哪個不否屬於規定性文件

規范性文件包括:條例、規定、通告、辦法、決定五種,所以「命令」不屬於規范性文件。
規范性文件,是各級機關、團體、組織制發的各類文件中最主要的一類,因其內容具有約束和規范人們行為的性質,故名稱為規范性文件。
規范性文件包括標題,發布或通過或批準的日期,章題,正文。正文內容實際可概括為:假定、處理、獎勵和懲罰。

⑧ 請教高手:辦法、制度、規范、程序、流程、標準的區別及適用范圍

一、辦法、制度、規范、程序、流程、標準的區別

(一)含義不同

1、辦法是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對貫徹執行某一法令、條例或進行某項工作的方法、步驟、措施等,提出具體規定的法規性公文。

2、制度的含義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准則,人們依靠制度來衡量自己的行為。

3、規范的基本定義是對於某一工程作業或者行為進行定性的信息規定。

4、程序是指為進行某活動或過程所規定的途徑。

5、流程就是多個人員、多個活動有序的組合。

6、標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則。

(二)特點不同

1、辦法的特點:

(1)辦法的法規約束性側重於行政約束力。

(2)辦法的條款都具體、完整,不能抽象籠統。

2、 制度是某一領域的制度體系,如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制度是企業的法律,相當於憲法以及國家的各項法律,是代表企業意志的企業最高法令,格式需規范,合乎國家法律並體現公平公正原則,具有較高的嚴肅性,應當以公文形式發文。

3、規范主要是因為無法精準定量的形成標准 。

4、程序是由序列組成的,為實現特定目標或解決特定問題採取的命令序列的集合。程序一般指工作流程,譬如差旅費報銷程序:員工填出差審批單——部門經理審核——領導審批——財務借款——報銷由部門經理審核——財務部審核——領導審批,即為一簡單的程序。

5、流程關心的是誰做了什麼事,產生了什麼結果,傳遞了什麼信息給誰。

6、標准: 明確相關專業領域應遵循的規范化要求。

(三)適用范圍不同:

1、辦法用於對有關法令、條例、規章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

2、制度具體應用時候可大可小。如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企業制度等。

3、規范主要用於定義無法精準定量的標准要求 。

4、程序一般用於工作流程、辦事流程等 。

5、流程用於描述多個人員、多個有序的一系列活動,如財務報銷流程。

6、標准:用於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

二、適用范圍

1、辦法是對有關法令、條例、規章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辦法重在可操作性。

2、制度含義較為廣泛,具體應用時候可大可小。如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是大的制度;小的制度,如具體到一個企業的制度,通常指大家需要共同遵守的章程。

3、規范主要用於定義無法精準定量的標准要求 。

4、程序一般用於工作流程、辦事流程等 。

5、流程用於描述多個人員、多個活動有序的組合,如財務報銷流程。

6、標准:用於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

⑨ 皇帝的命令制和詔有何區別

「制」是重大的、制度性的命令,很可能今後要因為祖訓的命令,往往是原則性的、綱領性的東西。

「詔」則是普通的、一般性的命令,往往針對具體事物發出一時性的命令。

⑩ 管理制度、管理辦法的區別

具體有以下的區別:

1、管理制度是長久性的文件,也是企業(團體)規范化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所針對的是整個集體的,是對所有人的行為規范。

2、管理辦法則是臨時性的文件,只針某件事情或某個部門出台的臨時性或短暫的管理辦法。通過長時間驗證後,有可能轉化成為制度,也有可以取消。它針對的是對部分人或某個部門的行為規范。

3、管理制度是要求所有成員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辦事的規程或行動准則。也可以說管理辦法是制度的一種。

4、在文件內容上,管理辦法定的是責權,即誰負責干什麼事情。管理制度說的是流程,前後步驟應該怎麼配合,完成目的。

5、管理制度並不是只限於經濟,制度就是在人類社會當中人們行為的准則。人們依靠制度來衡量自己的行為。管理辦法是公司行政主管部門對貫徹執行某一法令、條例或進行某項工作的方法、步驟、措施等,提出具體規定的法規性文件。

(10)制度命令擴展閱讀:

企業管理制度的執行,是企業管理的實踐者。他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制度是文件,是命令;執行是落實,是實踐;制度是執行的基礎,執行是制度的實踐,沒有制度就沒有執行;沒有執行,制度也只是一隻空殼。所以要想貫徹落實企業管理制度還需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需要加強企業管理制度和執行所設的內容在員工中的透明度。員工是企業管理制度落實到位的主要對象。如果員工連遵守什麼、怎樣遵守都不明白或不完全明白,就是沒有目的或目的(目標)不明確,後果將導致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流產。企業管理制度是員工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制度遵守得好壞,取決於員工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

如果員工把平時的工作表現和制度執行的好壞程度分開來衡量自己是不恰當的。因為制度和工作在性質上不可分,是相互聯系和依存的。制度遵守得好,工作起來就好,就順心,沒有壓力;反過來,工作上的每一次過失和失誤,大多是不遵守制度、遵守制度不徹底而引起的。因此,遵守企業管理管理制度雖然提倡自覺性,但同時不能忽略強制性,對少數員工實行罰款、辭退、開除等執行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2、企業管理管理人員在制度和執行上應做到「自掃門前雪」。管理人員有宣貫公司管理制度的義務和責任,制度的擬定者和執行者都應把心態放正,不要滲雜個人感情在制度中。同時要杜絕一問三不知。在企業管理制度的執行上對執行者要做到相互監督,落實,要防止陷進「一根煙、一杯酒、你我大家是朋友」的工作怪圈,這非常不利於企業管理制度的執行。

企業管理制度執行本身就具有強制性的特徵。沒有過硬的強化手段,有些剛建立的企業管理制度就是一紙空文。一般地講,制度的制定,來自於基層,也適應於基層,為基層服務。因此,建立持久的強化執行方案是完成管理制度最有效的方法。當一種企業管理制度,經過一定階段強化執行後,它就逐漸形成了一種習慣,甚至可以成為一種好的企業傳統發揚下去。

企業管理人員應有好的決心,才有好的制度執行力。優秀的領導應從宏觀角度去監督指導企業管理制度執行的程度,隨時檢查糾正,調整執行方案、執行方法,不斷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推動公司制度的執行在幹部、員工的行為中的深入度,堅持用誠實可信、勤懇踏實的務實敬業作風去感化和影響自己的下屬,為自己的工作服務,為企業服務。

閱讀全文

與制度命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噴油螺桿製冷壓縮機 瀏覽:569
python員工信息登記表 瀏覽:369
高中美術pdf 瀏覽:153
java實現排列 瀏覽:505
javavector的用法 瀏覽:974
osi實現加密的三層 瀏覽:225
大眾寶來原廠中控如何安裝app 瀏覽:906
linux內核根文件系統 瀏覽:235
3d的命令面板不見了 瀏覽:520
武漢理工大學伺服器ip地址 瀏覽:141
亞馬遜雲伺服器登錄 瀏覽:517
安卓手機如何進行文件處理 瀏覽:65
mysql執行系統命令 瀏覽:923
php支持curlhttps 瀏覽:136
新預演算法責任 瀏覽:437
伺服器如何處理5萬人同時在線 瀏覽:244
哈夫曼編碼數據壓縮 瀏覽:419
鎖定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瀏覽:379
場景檢測演算法 瀏覽:612
解壓手機軟體觸屏 瀏覽: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