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編程得從小培養,35歲後開始焦慮,程序員內卷這么嚴重嗎
程序員現在是內卷最嚴重的一個行業,因為它已經過了互聯網爆發式發展的紅利期。結果現在還有很多人前仆後繼沖進這個行業,不僅拉低了整體的薪資水平,還讓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大家都卷得不行。不過這對資本家而言是件好事,反正人越多,自己備用選擇就多,工資反而不用開那麼高了。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還在報考計算機專業或者接受IT培訓,家長甚至讓孩子從小學習編程,殊不知屬於程序員的高薪夢正在慢慢破碎,整個行業的壓力已經到了難以想像的地步。這個壓力不是企業帶給他的,而是同為程序員的別人帶給自己的。
任何人擇業必須要有一個清晰思路,絕對不能跟風。雖然熱門行業的確在短期內能夠給自己帶來一定發展,但也要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且熱門不代表持久,正所謂“盛極必衰 ”,越熱門的行業也會越開始走下坡路。同時因為入局的人變多,大家分得的利益就會越變越少。所以錯開競爭最激烈的賽道,往往可能更容易收獲成功。
2. 在中國,程序員這個職業真的不能做到老么「高齡」 的程序員後續怎麼發展
程序員的職業壽命,一直是打算進入IT 行業做程序員的新人的疑慮。因為有著眾多的事實表明:很多程序員在達到一定歲數,工作狀態或效率有所下滑的時候。都會面臨著轉崗、降薪、甚至勸退。年齡是程序員繞不過去的一道坎。而根據一份統計資料則顯示,大多數程序員一般做到33~36歲之間,就會面對這種狀況。程序員之所以到了一定的歲數之後狀態下滑,原因就在於家庭的牽絆和加班導致的身體狀況下滑。
如果你不想從事IT技術方面的工作,但是仍然想從事IT行業的工作,可以向公司的管理層、部門經理、甚至是售前售後方向發展。因為你有編程的基礎,且有一定的資歷、那麼單位內轉崗是有優勢的。
3. 38歲了,難道程序員35歲以後真的都要失業了嗎
「老程序員」這個稱呼印證了行業的一道坎,35歲,不光是程序員,還有其他行業的從業者,都會遇到這個坎。批量的年輕人逐漸湧入,打擊了一批還在碌碌無為的前輩,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擔憂。對於程序員來說,似乎更加沉重一些。
我們眼中的程序員,一直忙碌在公司的第一戰線,996的上班時間,還不算通宵加班的精力,對體力和腦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到了35歲的程序員都在迷茫著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程序員在過了35歲之後都會失業,面對來自家庭孩子的壓力,來自父母養老的壓力,都會讓自己思考以後的發展。是繼續走技術路線還是轉向,該如何更好的承擔起自己肩上的責任? 看了很多網友的回答,也訪問了很多程序員對自己未來的打算,總結了一下:
繼續走技術路線 很多程序員因為性格選擇了IT行業,自然也會因為性格繼續在IT行業走下去。在有了幾年的開發經驗之後,選擇繼續深造,由開發工程師到構架師,由編程技術開始學習大數據、AI等,保持自己對行業技術的敏感性。
走管理路線 管理路線,就是帶項目,相對於奮斗在第一戰線的小夥伴更輕松一些,不會將過多的精力放在開發上,而是放手讓年輕人去鍛煉,開始學習管理,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走創業路線 打工真的是毫無出頭之日的,很多大佬都會選擇自己出去創業,但這個需要資金和技術的雙重壓力,抗過了就是老闆,失敗了就重新回到原點。
轉行 這條路,很少人會走,因為不想放棄自己多年的技術,會覺得和可惜。
再說說程序員有那些出路或者賺錢的路子吧
寫博客或者運維自己的公眾號果文筆好的話,也喜歡分享的話,可以自己運維一個技術公眾號,者博客,不見網上很多技術大拿都在寫博客,這個過程很漫長,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實習,去寫作,去輸出,去運營。在打造自己的品牌的過程中,慢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有了自己的品牌,就可以做一些分享,承接一些廣告,培訓,也就距離錢不遠了。這可以促使自己對所用技術的去思考,同時也能讓很多的技術小白或者行業人士關注你,從而提高你的知名度,吸引流量或者讓更多人認識你,知道你,你才有更多的機會。
承接一些項目(也就是接私活)
當然這要花費你很大一部分時間,承接時你要考慮時間成本,至少這些時間要和你的工資相當。個人不怎麼推薦這種方法,有時候周期會很長,很容易喪失積極性,不過也算是一種方法。
參加一些開發者大賽或者一些技術活
這是一種方法最實在,拿獎金,只賺不賠,不過前提是你得有足夠的實力,有時一些比賽盡管不是很多,但從中也可以學到不少知識,或者某些證書對你可能有用
技術活動包含的范疇很廣,包括做技術講師,分享技術知識。這個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術影響力,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專門能力,但是同樣需要的門檻很高。
接一些廣告或者在自己開發的app或者利用網上的小項目博客
在自己的app中加入廣告或者打賞讓喜歡你的朋友支持你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4. 中國的程序員數量是否已經飽和或者過剩
程序員的數量是否已經飽和或者過剩?
任何一個行業,基本都是呈現金字塔結構。處於低端的人很多,越往上人才越少,很多大廠還不是喊著招不到人。
1、未來IT行業會持續發展,C端近幾年內用人需求會縮減,B端和高級產品端會加強,對人才技術會有更高的要求,高端技術人才的春天來了。
2、初級人員的確會更內卷。
3、35歲現象短期內不會得到改變或者緩解,會變成各行業普遍現象。35歲會變成一個分割線,變成貧富分化線。
4、油條崗位會變少,低端業務碼農,未來堪憂。
5. 35歲以上的程序員真的無法找到工作了嗎
近兩年,「35歲現象」成為了職場人的一道坎,大家都不敢輕易換工作了。即使留在職場中的人,每天也是惴惴不安,因為不知道哪天被辭退的事情就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現在很多企業將35歲的人員一刀切;還有很多企業將招聘人員的年齡限制在35歲以內,甚至限制在30歲以內;種種跡象表明,35歲成為了職場人的一道分水嶺。
當你仔細揣摩這些現象時發現,其實35歲只是一個年紀大的代名詞,並不意味著35歲就找不到工作,那為什麼企業不願招聘年紀大的,或者要辭退年紀大的員工呢?
一、機會與穩定
在計劃經濟時代,大多數人一生只從事一個職業,可選擇的范圍有限,換工作或者換職業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升職靠熬年限,加薪靠技藝,為了不失去這份得之不易的工作,所以大家會盡心盡職盡責去工作,主人翁精神在員工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到35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為了企業的主力軍,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更高的價值,所以這個年齡段的人得到企業的寵愛,成為了搶手的人才。
隨著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時代的來臨,很多人一生可能會從事4-8個職業。
就業范圍擴大,就業機會增多,人們面臨的誘惑也增加。
所以在一個工作場所很難穩定發展,跳槽頻率增加,不穩定因素增強,在一個職位上無法有更深的知識及經驗的積累與沉澱。
到35歲除了跳槽經驗豐富之外,工作經驗並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工作經驗與技能可能還停留在工作的初期,但工資已經超越了為企業創造的價值,所以必然被企業淘汰。
二、浮躁與平和
在計劃經濟時代, 35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為了撫養老人,哺育下一代,經濟壓力很大,大家很珍惜眼前這份工作。
另外人們的心態也很平和,認為企業給我發工資,我就要干好,否則對不起這份工資,所以都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而在市場經濟時代,很多35歲的人雖然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但是經濟壓力已經沒有那麼大,甚至有些人沒有什麼經濟壓力,對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在降低。
另外大家心態都很浮躁,認為給多少錢就干多少事,能不幹就不幹,傻子才會去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不能給企業創造更多價值,自然也會被企業淘汰。
三、精力與體力
35歲這個年齡要平衡家庭與工作的關系,自然會分散精力。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項機能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問題,體力也在下降。對於加班加點的工作有點力不從心,或者因為家庭原因而無法加班或者要請假。
工資掙的比年輕人多,但是精力體力又無法與年輕人相比,另外年輕人沒有家庭等的拖累,可以將更多時間用在工作中,所以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按上述情況來說,是不是35歲的人就沒有活路了?其實並不是,只要我們做好職業發展規劃,無論是35歲,還是45歲,照樣可以找到工作,也會得到企業的重用
6. 什麼樣的程序員在35歲以後依然被公司搶著要
很多人覺得35歲是一道坎,因為35歲過後要找工作就比較難了。例如我們上人才網看企業招聘需求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企業在招人才的時候要求年齡在35歲以下。如果35歲以後失業了,就會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但是有一類人35歲以後公司會搶著要,這類人就是程序員。優秀的程序員在35歲以後依然被公司搶著要。
這類程序員即使他們年齡很大,但他們也不會失業,因為他們身上的技術,他們身上的經驗、技術是他們永遠不會失去的資本。
你覺得什麼樣的程序員在35歲以後依然被公司搶著要呢?你的職業是這樣的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說說您的看法哦。
7. 醫生這一職業與程序員相比,你更看好哪個職業
醫生這一職業與程序員相比,我更加看好程序員。我之所以這樣說是有原因的。第一,程序員的工資比醫生要高很多。很多程序員的年薪普遍在20萬左右,而醫生每個月到頭來只能拿到1萬左右的工資。第二,醫生的學習時間比較長,而且學歷要求比較高,很多大醫院已經是碩士起步了,好一點的醫院都是博士起步。第三,醫生沒有時間顧家,所以不建議學醫。
程序員到了35歲就是一道坎,很有可能會面臨淘汰。而醫生到了35歲就是黃金時期的開始。所以程序員和醫生在一起真的就是絕配,年輕的時候我養你,等我老了你養我。醫生這個職業從短期來看真的沒什麼優勢,但從長期來看也挺好的,年輕的時候日子過得拮據一點,但好日子在後頭,生活會越過越好的。
8. 程序員四十歲要失業嗎
最近,某知名通信公司在裁員,45歲的除領導和專家外強制退休,尤其是占著茅坑蹲出痔瘡的老員工首當其沖。公司要實現公司年輕化,減少公司臃腫,再給剩下的人漲工資。其中一位年薪百萬的員工也在被辭退的隊伍中,他聲色俱下的寫了一篇文章,表達了自己即將被公司辭退面臨失業,還不起房貸的慘況,在網上引起熱議。原文如下:
傷不起的四十歲
企業不是做慈善,老闆始終會考慮成本收益先於情分。
對大多數人來說,40歲無疑是一道坎,尤其科技公司和新興互聯網公司,「中年危機」來得就更早了。
IT業有這樣一個笑話:「說起編程,博士不如碩士,碩士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專科生,專科生不如高中生……」然而在中國程序員這個團體中,很多到了40歲,或者還沒有到40歲的開發者對以後的發展便感到了盲目:
面臨職業瓶頸,程序寫不動,上升又困難;
薪水較高,加班變少,後浪追前浪,面臨失業壓力;
生活壓力劇增,不敢跳槽;
招聘程序員,年齡限制在30歲以下已成為行業潛規則,跳槽困難,更別說40歲了。
當然,也有人認為車到山前必有路,不存在什麼40歲現象,這是杞人憂天。不錯,程序員確實可以干到40多歲,甚至五十歲,但他們面臨的壓力卻可能是「無法言喻」。
那程序員到了40歲,如何才能不失業呢?
一、成為技術大拿
程序員加強版。你仍然是一個程序員,但你是一個很牛的程序員,憑借多年的積累,你在知識廣度和深度方面均已不是等閑之輩。
程序員升級版。雖然你的內在仍然是一個程序員,但你的職位已經升級了,你成為了系統分析師或系統架構師。
二、成為行業專家
如果你是一名顧問,那麼就成為一名業內專業的ERP實施顧問。在當今稱為信息化時代的互聯網環境中,企業面臨轉型,否則就要被淘汰,不管企業選擇了哪一種轉型的方法、途徑,都離不開信息化。信息化成為幫助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企業轉型期將需要大量的信息化實施——管理軟體應用顧問人才,估而目前市場的人才不到3萬,人才缺口巨大。
三、朝管理方向發展
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不僅需要高智商,而且還需要高情商。可以不誇張地說,如果你能勝任項目管理,你就可以勝任戰術層的所有管理崗位,甚至你的家庭生活質量,也會提高到新的層次。然而,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項目經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需要一定的天分,有些人無師自通,有些人卻怎麼也學不會。程序員屬於高智商人群,情商卻往往存在不足,這註定了只有少數程序員能夠成長為項目經理;成為優秀的項目經理的,就更加稀少了。
如果你覺得這幾方面都不合適,那你還有幾條出路。
一是踏踏實實混日子。說老實話,做老實人,辦老實事,拿老實的工資,這種員工公司也是非常需要的,一般不會遭遇炒魷魚的命運。
二是轉行或者創業。因為這個行業已經不再適合你,已經沒有更大的發展前途,只能轉行。如果可以轉行,未必是壞事,也許在新的環境中逆襲。
三是當一名自由職業者。就目前的趨勢來說,很大部分程序員在入職幾年後都會選擇當一名自由職業者:時間自由、身份自由、思想自由,最重要的是財務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