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序員的工作很累嗎
程序員的工作很累,他們每天都在輸入代碼,開發軟體,他們每天需要加班到九點。
2. 程序員編程時心力交瘁,失去工作熱情怎麼辦
心力交瘁中
導讀:程序員在編程的時候因為心力交瘁,從而失去工作熱情的現象並不罕見。很多文章都可以成為這一方面的證據,證明這已經是IT行業一個普遍現象。因為我已經有處理過職業倦怠的經驗,所以我想要更深入地探索這個問題,幫助大家解決甚至預防它。
倦怠發生的原因
程序員比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士更容易產生職業倦怠。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我認為有四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是生理原因。每天坐在辦公桌前,面對著電腦,是不健康的,會讓人更加無精打采、昏昏欲睡。嗜睡還可能導致其他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吃零食,抽煙,熬夜等。然後最終導致郁結於心,產生倦怠感。
第二個原因是,編程是認知高度密集並且壓力非常大的工作,會導致心理疲勞和損傷。
第三,有可能你現在已經精疲力竭了,因為正在做的工作耗盡了你的力量,並且收獲甚微。對此,唯一的解決辦法是離開一段時間,好好反省下――如果不考慮錢的因素,你希望做什麼樣的工作。
第四個原因不是我想出來的,是我在《Hacker News》的評論部分發現的。有一個人准確地描述了,「職業倦怠是由反復做大量犧牲,或努力完成高風險問題最後卻以失敗告終而導致的。這是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負面預測落差的結果。你的大腦需要理智地應對失敗。這一條說得真的太對了。在創建軟體的過程中,基本上沒有一天不是處在各種失敗和挫折中。
我本身也經歷過好幾次職業倦怠。雖然我沒有一次放棄編程,但偶爾我也會懷疑我選擇的職業是否正確。所以,從那時起,我開始注重策略化的工作方法,以保持長效的動力和生產力。我將在這篇文章中介紹我的一些開發習慣,以及一些可以預防或甚至消除倦怠的技術手段。
先從基本的開始。
吃好。不要以為做個素食主義者就萬事大吉了。試著逐漸用白開水代替蘇打,低糖飲食,多吃蔬菜,不要吃得過飽。還有最重要的是要持續下去。
睡好。這包括良好的睡眠質量和充足的睡眠時間。更好的睡眠環境,能夠讓我們一覺醒來倍感清爽。具體的一個技巧就是減少會讓人徹夜難眠的藍光照射。這可以通過安裝Flux,來調整計算機顯示器的色彩。
不要勞累過度。已經有很多證據表明,生產效率,即輸出,會在經過4個小時聚精會神的工作之後,急劇降低。像程序員這類認知高度密集的職業,要想長期保持高效,那是不可能的。
番茄工作法。這對於既要保持生產力,又要獲得一些必要休息的程序員,是一個既簡單又有效的方法。番茄工作法,即集中精神工作25分鍾,然後休息5分鍾,然後循環。如果在每次的工作時間都有一個特定目標,效果會更好。理想情況下,在休息時間里,應該去做一些遠離計算機的活動。如散步,俯卧撐等。當然你還可以在三次番茄工作法後,休息個30分鍾,效果也很好。
保持活性,保持前進。我本來想說的是――運動,但很多人有一種誤解就是,認為運動必須包括去健身房,或其他。但是在現實中,保持活性也可以通過用爬樓梯代替乘電梯,或者將汽車停放在一角,而選擇騎車上班,總之,其他在日常中就能運動的方式更易於實現,而不是讓人整天沉溺在電腦前。
更具體化的要點
實驗,玩,學,原型。這些事情能讓你在短期內獲益匪淺,並且迅速輸出。例如,以同樣的你慣用的方式,不斷地建立網站。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會逐漸變得乏味,讓人提不起一點興趣。編程有部分也是工程,需要使用經過充分驗證的技術用於生產軟體。但它也可以讓你玩樂、實驗和嘗試新想法。將20%的時間消磨在技術上是避免職業倦怠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所謂消磨在技術上可以是嘗試新的庫,也可以是創造一些有趣的但與工作無關的東西,又或是學習一些自己以前不曾涉獵的內容,如函數式編程。
參加聚會,會議和收聽播客。編程會讓人感到孤單。和其他開發人員碰面,或在播客上聽他們的經驗,能讓你更在意和注重自己的工作。沒有人喜歡抱怨,但是分享或聆聽來自於其他程序員的奮斗經歷,以及他們如何克服困難的過程,能夠激勵你繼續前進。
打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千萬不要在工具上吝嗇。能快速編譯的PC,能讓你的時間不必浪費在沒有必要的等待上。確保有一個舒適的椅子、桌子和顯示器以及設置。如你在嘈雜的環境中工作,那麼買一個高品質的耳機,將噪音隔離開來。
掌握工具。良好的工具可以使得編程更加愉快,掌握這些工具能讓工作更加高效。這是眾所周知的一點,但我還是要再重復一遍。了解工具,如編輯器,操作系統,命令行中的所有快捷方式,可以為你節省很多時間。自動化日常任務可以加快進程,進一步遠離倦怠。
休息,涉獵其他方面。除了編程之外,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例如:體育運動,文化活動,sex,閱讀,樂高積木,社交活動,釣魚,烘焙,攝影等。如果你總是持續做一件事,如編程,那麼總有一天你會不可避免地心力交瘁。所以,做一些看似無關但實際可以重新點燃激情的工作,這些工作或許還能激發你新的想法和思路,就像那位傳奇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學習板擺動一樣。
考慮更換工作或啟動一個不同的項目。職業倦怠也有可能是因為你總是在做無趣,又耗費心力的工作,如整天微調現有的代碼庫。也有可能是因為你現在工作的項目已經不符合你的興趣,或你的價值標准。此外,如果你發現編碼再也激發不了你的激情,那麼也可以考慮相關領域,如信息架構,系統管理等,也許可以再次點燃你的激情。
將那些你可以順利完成的工作,整合為日常任務。這些工作包括測試代碼,寫注釋,改善變數命名等等,這些都可以釋放內啡肽,有助於恢復工作行為。這條技巧意在讓我們的大腦對我們做的工作更有積極性。
結論
世上並沒有治癒職業倦怠的仙丹妙葯,而且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所以,希望我上面列出來的這些我覺得有效的小貼士也能為你所用。
誠然,我們需要時間來培養新的習慣。但是吃得好,睡得好,鍛煉和好好照顧自己,能讓你感覺更好,從而幫助你在完成工作的時候做得更好,並保持對編程的熱愛。
3. 你們覺得做程序員累嘛
做程序員工作壓力大,是挺累的!關鍵是累心!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做什麼工作都需要你去努力的,都會累的!這需要你會自我調整!在工作中尋找樂趣!
4. 程序員真的很辛苦么
加班有,看公司,有的公司是項目忙就加班,平時不怎麼加班,有的公司是天天加班,也有少數公司加班少,你說的是在網上看的吧,有的程序員在網上自黑,然後外行就跟著黑,黑到最後越來越嚴重。
沒有網上黑的那麼嚴重,加班時常會有,同樣會有自己悠閑的時間,也有周六周末逛街休息的時間,工作日也可以在項目不忙的時候回家早,可以自己花時間自學,還可以旅旅遊,不是總會加班,並且有時候加班時間不長,不會加到很晚。
真心希望你不要被網上那些話所影響,喜歡的話就來吧,歡迎加入程序員行業,另外給你點建議,不要去一種專門外接項目且項目不大還人不多的外包公司,這種公司的程序員不停的在各種語言之間切換,接到什麼項目就做什麼,而且大多都是使用別人的SDK做產品,又相當於總是在換SDK做東西,而公司沒有自己的產品,這樣的話你不能在一個語言,一個產品行業上向精通發展,而且這種公司加班也會很厲害,996差不多了,就是你說的那種情況,你要想一下情況很差的人才會去抱怨,工作情況,時間還好或者很不錯的人是不會去大吐苦水的,所以你看到的那些吐苦水的只是行業的一角,每個行業都差不多,有苦的公司,有好的公司。
還有個問題,上班挑個近點的公司吧,上下班路程都一個多小時的話比較麻煩
然後有個很重要的問題,你喜不喜歡編程,建議你是有興趣再決定當程序員
5. 做程序員8年了感覺好累,有沒有其他好的行業推薦
上周做了幾次咨詢,來訪都是三十多歲的程序員,每個人對年齡都表露出深深的焦慮。這周一和知乎一個話題的策劃者電話聊選題,選的也是35+的互聯網人何去何從。這不由又喚起了我對年齡焦慮的思考,索性來談談大齡程序員的未來吧,獻給所有找我做咨詢的程序員們,也獻給所有為年齡而焦慮的互聯網人。
首先我會講下年齡焦慮的本質,然後會談談大齡程序員的8種出路,最後會聊聊如何選擇自己的方向。
年齡焦慮的本質是競爭力不足
所有和我聊年齡的程序員,聊到最後,都會確認這個事實:所謂年齡焦慮,焦慮的根本不是年齡,而是競爭力相較於年輕人,逐年下降。
這才是年齡焦慮的本質——競爭力不足。
介紹兩個簡單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以終為始,面向未來做決策。
也就是說,你先設想你想要的目標,想過的生活,想成為的樣子,然後來倒推,自己現在該怎麼去做。
有的人可能想不清楚未來會怎樣,介紹一個小技巧——找榜樣。通過榜樣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來明確自己想要的,然後你再來倒推。
第二個方法是貪婪演算法,不管未來會怎樣,總是基於現在,做出在當前看來是最好的選擇。
比如現在你覺得自己要是在技術上多投入時間,可能快速提升技術水準,還可能拿到更高薪水,那就傾盡全力去鑽研技術,先不管別的,幹上兩年再看。
比如在你現在的公司里,管理者有更大的權力和回報,這深深的吸引著你,那你就想盡辦法去搶管理的坑,先搶到再說,不管別的。
所有的方法,都是紙上談兵,最重要的,是你結合自己的情況,落地執行。
6. 聽說程序員只是吃青春飯,而且工作非常累,工資低
工作確實累,工資不太高,因為他們做的都是比較繁雜的工作,一遍一遍的寫程序,年輕的時候思維相對敏捷,能以簡單的程序實現復雜的功能,提高軟體的性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社會壓力的增多,思維就會變的不那麼敏捷和開闊,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思維瓶頸,所以工作會越來越難做,另外計算機語言這方面發展的也很快,作為一個程序員必須要有不斷學習,快速學習的能力。不過那些讓人們非常羨慕而又感覺神密的黑客們,大部分都是程序員出身的,寫程序都是非常厲害的,可以往這方面發展,只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年齡也不是你發展的障礙。
7. 程序員到底有多累,多辛苦
程序猿有多累,這個問題從三類人的視角進行分析:
一個是作為程序猿本身的自己,程序猿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感觸
上學階段:時間是自己安排的,執拗時自己研究通宵達旦也不覺得累,即使累了也知道自調節,也有時間自己調節,所謂吃了睡,累了睡,想幹啥幹啥,那就是大學,程序猿基本對累沒感知
剛畢業兩三年內:初生牛犢不怕虎,剛畢業,絕大部分工作努力,一方面是工作與學習有很大不同,為了完成任務需要加班加點,剛畢業年少經常加班也不會累,畢竟還有精力;另一方面是為了成長,這種來自內心主動性的驅動力會讓程序猿感覺不到累。本寶寶剛畢業那會,項目上線天天加班到凌晨後,不上線的日子裡白天測試項目,晚上自己學習搞自動化,星期天也是趴在電腦前,完全就是靠著內心的驅動力驅使,那段奮斗的時光並沒有感覺多累
有了兩三年工作經驗後:不得不承認,我現在就是這個階段,連續一周凌晨多回家身體感覺疲憊,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在告訴程序猿自己已不再年輕,當你連續加班時,在明亮的辦公室里會感覺很困,不會介意那光的強烈,不會想起自己需要再熄燈的情況下睡著;而當項目終於上線,晚上早點回家,那種積蓄了N久的勞累疲憊感會一下子湧上來,一坐上班車就睡著,到目的後人都走了才醒來,然後走一段到地鐵站,地鐵上站著就能睡著,默默的站著睡著還錯過站,在那一刻你會知道自己有多困,看著地鐵里腳步飛快的人,明白原來這就是北京。回答家,扔下電腦包,啪的一下趴在床上,那種暈乎乎的感覺彷彿一下子就能睡著,但是當身體整體躺在床上的時候,不敢睡,為啥,想起了一個RD leader說的話:真怕一下子睡著了,就永遠起不來了。剛畢業的兩年內我倒頭就睡不會想這些,但是在工作久了,身體不如年輕時,那種累真的會讓自己覺得睡了就不會再起來。每一次項目上線都是這樣,這就是程序猿的累;程序猿經歷了下圖似的進化過程,
8. 我是一名程序員,感覺這工作太累了,經常有想放棄的想法,怎麼辦
這個別人幫不了你。
轉行成功的例子太多了,堅持過後的成功例就更多。
工作無非是賺錢生存,或者實現人生價值,如果現在的工作2樣的給不了你,你完全沒有堅持的理由,因為你沒有目標。
9. 程序員工作壓力大,身體也垮,為什麼還這么多人想做程序員
一、興趣使然
興趣會是你辛苦工作的一針強心劑,如果從事的職業就是你自己熱愛的領域,那想必即使辛苦你也會感到是苦中作樂、樂在其中吧。跟心中美好的理想相比,辛苦便也算不上什麼了。套用金庸的名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這里應該說「那些確是極辛苦的,可是我心中喜歡」。
二、性格偏內向
不太會在商場里打交道、陪客戶、談生意等等,更沒有有錢有勢的親戚朋友幫忙,程序員是一個很典型的純粹靠自己技術和能力吃飯的工作,當然如果一個程序員提高人際關系和溝通能力會有很好的發展,比如終極目標之一的CTO或類似職位。
三、收入可觀
工資相對於常見的大多數職業來說偏高,基本做個兩年左右月薪至少10K起步,甚至很多應屆生也可以拿到月薪10K+的水平。
四、對學歷沒有過於苛刻的要求
是如果技術夠好、工作態度認真負責的話,可以放寬學歷是本科的硬性要求。
五、市場需求大
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提出,進一步激發了大家對於互聯網行業的嚮往,互聯網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地遍地生花,同時互聯網行業需要大量的程序員去搭系統、寫代碼,所以導致了供需不平衡,導致了程序員特別是優秀的程序員缺口比較大,互聯網行業的程序員薪水一路飛漲。
程序員這項工作根基於計算機產業。計算機產業的特點就是爆炸式的增長,技術以不可想像的速度迭代。對於公司而言,要跟上發展速度,必須不斷的推陳出新,不能有一絲懈怠;對於程序員而言,也要時刻保持專注,不斷地學習新的技術和理念。所以要想時刻保持競爭力,辛苦磨礪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不僅是程序員,其他行業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