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inpe進入系統怎麼用diskgenius格式化
winpe進入系統怎麼用diskgenius格式化,具體的方法如下:
方法一:
PE系統格式化
高格命令是format,高格是對硬碟傷害很小的,全格或逐個格都無所謂,低格是硬碟出廠時操作的
方法二:
全盤格式化對硬碟沒有影響,反而能提高硬碟的對寫速度(相對於你此時的電腦),不過要記得備份硬碟數據到外部磁碟。
教你一個最簡單的的方法:運行DOS版DiskGenius軟體,將硬碟快速格式化並分區。
1:下載DiskGenius
2:運行DOS版DiskGenius軟體,要執行本功能,請點擊「文件 - 重新啟動系統並運行DOS版DiskGenius軟體」菜單項。
3:重啟運行DOS版DiskGenius軟體後,點擊「硬碟 - 快速分區」菜單項,或按「F6」鍵。即可全盤格式化硬碟並一鍵分區。
4:重裝系統
方法三:
winpe通常不能直接格式化全盤,而是格式化分區。你可分別格式化各個分區。如同windows下分區一樣。
1、將製作好的u啟動啟動盤插入usb介面(台式用戶建議插在主機機箱後置的usb介面),然後使用一鍵u盤啟動快捷鍵進入到u啟動主菜單界面,選擇【02】運行u啟動win03pe增強版(老機器);
2、在pe系統桌面上雙擊diskgenius分區工具圖標,此時會彈出工具窗口,然後單擊選擇需要格式化的分區,並點擊「格式化」按鈕,
3、然後,在彈出格式化分區屬性窗口,我們可以對這個分區更改文件系統格式、簇大小、卷標等參數修改,修改完成後點擊「格式化」,
4、此時,屏幕中會彈出一個提示窗口,由於格式化會刪除分區內的所有文件,所以我們需要將有用文件進行備份,
5、完成上面的操作後,等待工具格式化分區完成即可
方法四:
在安裝WIN7的過程中進行分區,可以按向導安裝,到了分區那一步的時候按下Shift+F10,然後輸入diskpart命令,進入DISKPART狀態,然後按照下面步驟進行操作:
(1)選擇物理磁碟
輸入「select disk N」選擇物理磁碟,這里的「N」代表第幾塊物理硬碟。假如你要對第1塊物理硬碟進行操作,應該輸入「select disk 0」,依此類推。
(2)創建擴展分區
輸入「create partition extended」命令,執行後系統會自動創建擴展分區,主分區後面所有的空餘空間都會被佔用。完成後即可退出命令提示符,不必再輸入創建邏輯分區的相關命令,因為系統將所有的擴展分區用來創建一個邏輯分區。
2. diskgen 全部使用方法
DISKGEN命令詳解
現在可供選用的硬碟分區工具軟體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外國貨」,只有被譽為分區小超人的DISKMAN是地地道道的國貨。DISKMAN以其操作直觀簡便的特點為菜鳥級電腦用戶所喜愛,但在近兩年的時間里,DISKMAN的版本一直停留在V1.2,總不見作者推出升級版本,不免讓人為它擔心。現在,2.0版本的DISKMAN終於出現了,仍然是免費軟體,只是名子改成了Disk Genius。經過近兩年的潛心「修煉」,Disk Genius的「功力」確實不可當日而語,它不僅提供了基本的硬碟分區功能(如建立、激活、刪除、隱藏分區),還具有強大的分區維護功能(如分區表備份和恢復、分區參數修改、硬碟主引導記錄修復、重建分區表等);此外,它還具有分區格式化、分區無損調整、硬碟表面掃描、扇區拷貝、徹底清除扇區數據等實用功能。雖然Disk Genius功能更強大了,但它的身材依然「苗條」,只有區區143KB。
一、Disk Genius的主要功能及特點
1、仿WINDOWS純中文圖形界面,無須任何漢字系統支持,以圖表的形式揭示了分區表的詳細結構,支持滑鼠操作;
2、提供比fdisk更靈活的分區操作,支持分區參數編輯;
3、提供強大的分區表重建功能,迅速修復損壞了的分區表;
4、支持FAT/FAT32分區的快速格式化;
5、在不破壞數據的情況下直接調整FAT/FAT32分區的大小;
6、自動重建被破壞的硬碟主引導記錄;
7、為防止誤操作,對於簡單的分區操作,在存檔之前僅更改內存緩沖區,不影響硬碟分區表;
8、能查看硬碟任意扇區,並可保存到文件。
9、可隱藏FAT/FAT32及NTFS分區。
10、可備份包括邏輯分區表及各分區引導記錄在內的所有硬碟分區信息。
11、提供掃描硬碟壞區功能,報告損壞的柱面。
12、具備扇區拷貝功能。
13、可以徹底清除分區數據。
二、Disk Genius運行界面
如果你只是想利用Disk Genius查看、備份硬碟分區信息,可以在直接在WINDOWS 9x下運行本軟體。但如果涉及更改分區參數的寫盤操作,則必須在純DOS環境下運行,而且在使用前應將「BIOS設置」中的「Anti Virus」選項設為「Disable」。
運行「DiskGen.exe」啟動本軟體後,將自動讀取硬碟的分區信息,並在屏幕上以圖表的形式顯示硬碟分區情況。圖1是Disk Genius檢測筆者硬碟得到的分區信息結構圖。左側的柱狀圖顯示硬碟上各分區的位置及大小,最底部的分區為第一個分區。通過柱狀圖各部分的顏色和是否帶網格,可以判斷分區的類型,灰顏色的部分為自由空間(不屬任何分區),不帶網格的分區為主分區,帶網格的為擴展分區,擴展分區又進一步劃分成邏輯分區(邏輯盤D、E、F…)。屏幕右側用表格的形式顯示了各分區的類型及其具體參數,包括分區的引導標志、系統標志,分區起始和終止柱面號、扇區號、磁頭號。如果你對這些參數的意義不太懂,可以參閱幫助文件中「關於分區表」的內容。
在柱狀圖與參數表格之間,有一個動態連線指示了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你可以通過滑鼠在柱狀圖或表格中點擊來選擇一個分區,也可以用鍵盤上的游標移動鍵來選擇當前分區。用「TAB」或「SHIFT-TAB」鍵可在柱狀圖和表格之間選擇。當你選擇了一個FAT或FAT32分區後,表格下部的窗口中將會顯示關於這個分區的一些信息:分區的總扇區數、總簇數和簇的大小,兩份FAT表、根目錄、數據區的開始柱面號、磁頭號、扇區號。
特別提示:分區參數表格的第0~3項分別對應硬碟主分區表的四個表項,而第4、5、6…項分別對應邏輯盤D、E、F…。當硬碟只有一個DOS主分區和擴展分區時(利用FDISK進行分區的硬碟一般都是這樣的),「第0項」表示主分區(邏輯盤C)的分區信息,「第1項」表示擴展分區的信息,「第2、第3項」則全部為零,不對應任何分區,所以無法選中。筆者曾在某網站論壇上發現一張有關DISKMAN疑問的帖子,詢問有沒有辦法將分區參數表格中全部為零的「第2項、第3項」刪除掉,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發帖者顯然對硬碟分區知識缺乏了解。想真正弄懂分區參數表格中各項的意義,必須了解硬碟分區表鏈結構,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多找一些相關資料看看。
三、使用說明
1. 備份及恢復分區表:
啟動本軟體後,按F9鍵,或選擇「工具」菜單下的「備份分區表」項,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文件名(默認保存在A盤上),即可備份當前分區表。按F10鍵,或選擇「工具」菜單下的「恢復分區表」項,然後輸入文件名(默認從A盤讀取),本軟體將讀入指定的分區表備份文件,並更新屏幕顯示,在你確認無誤後,可將備份的分區表恢復到硬碟。
2. 建立分區:
未建立分區的硬碟空間(即自由空間)在分區結構圖中顯示為灰色,只有在硬碟的自由空間才能新建分區。
要建立主分區(Primary),先選中分區結構圖中的灰色區域,按ENTER鍵;然後按提示輸入分區大小,選擇分區類型(要建立非DOS分區,還須根據提示設定系統標志,如建立Linux分區,系統標志為「83」)。利用本軟體,你最多可以建立四個DOS主分區。存檔前如用戶未設置啟動分區,則自動激活第一個主分區。
要建立擴展分區,先選中分區結構圖中的灰色區域,按F5鍵,在彈出的提示框中輸入分區大小後確認。擴展分區建立後,還要將其進一步劃分為多個邏輯分區(邏輯盤)才能使用,方法是:選中新建立的擴展分區(綠色區域)後,按ENTER鍵,其後的操作與建立主分區時相同。
提示:當硬碟上已有一個擴展分區時,就不能再建擴展分區了。如果你想將某個與擴展分區相鄰的自由空間再劃成擴展分區(即擴大「擴展分區」的范圍),只能採取先刪除已有的擴展分區,然後再重建才行。
3. 激活分區、刪除分區、隱藏分區:
選中要激活的主分區,按F7鍵即可將其設定為活動分區,活動分區的系統名稱將以紅色顯示。
選中某一分區,按F4鍵即可隱藏該分區,再次按F4鍵恢復;按Delete鍵或F6鍵即可刪除選定分區。
提示:如刪除主分區,其所在空間轉化為自由空間(變成灰色區域);如刪除某一個邏輯分區(如D、E…盤)後,其所在空間並不變成自由空間,而是轉化為未使用的擴展分區(變成綠色區域
4.調整分區大小
本軟體能在不損壞任何數據的情況下,直接調整FAT16或FAT32分區的大小。方法是:選擇要調整的分區,在「分區」菜單下選擇「調整分區大小」命令,然後按提示操作。建議在調整前運行WINDOWS系統的「磁碟掃描程序」檢查硬碟錯誤並糾正,並做好重要文件的備份。不可以在調整過程中強行中斷或關機(重新啟動)。否則,被調整分區上的數據將會全部丟失。
不過,筆者發現,Disk Genius的分區調整操作實際上只是將分區的終止柱面數、磁頭數、扇區數在可能的范圍內(即沒有數據的區域)作調整,並不能真正挪動分區的起始位置。所以此項功能似乎用處並不大。
5. 修改分區參數:
選中要修改的分區,按F11鍵進入修改狀態(如圖2),將游標移動到要修改的參數,鍵入你要設定的值。修改完畢後選「確定」退出。
提示:用此法可調整分區的起始和終止柱面號、磁頭號、扇區號,從而調整分區大小,但可能會造成邏輯盤(數據)丟失,不熟悉分區參數含義的用戶要慎用此功能。
6. 重建分區表:
當硬碟分區表被病毒或其他原因破壞時,Disk Genius通過未被破壞的分區引導記錄信息(主要是搜索分區表結束標志55AA)重新建立分區表。搜索過程可以採用「自動」或「交互」兩種方式進行。自動方式保留發現的每一個分區,適用於大多數情況。交互方式對發現的每一個分區都給出提示,由用戶選擇是否保留。當自動方式重建的分區表不正確時,可以採用交互方式重新搜索。重建過程中,搜索到的分區都將及時顯示在屏幕上。但不立即存檔,因此,你可以反復搜索,直到正確的建立分區表之後再存檔。此功能的操作非常簡單,只需選擇執行「工具」菜單下的「重建分區」命令即可。
此功能是修復邏輯盤丟失故障最簡便的方法,特別是「治療」因使用Pqmagic不當導致的種種硬碟故障的「特效葯」。
3. 下載了一個diskgenius軟體,請問這個軟體如何將一個U盤格式化呢謝謝!
你好,
1、把U盤插入電腦USB口,運行diskgenius軟體,在窗口中會出現U盤圖示,選中U盤,點擊工具欄上的「格式化」按鈕,即可對U盤進行格式化。
2、其實U盤格式化就可以在「我的電腦」窗口進行,當把U盤插入電腦後,在「我的電腦」窗口就會出現U盤盤符,選中該盤符,右擊滑鼠,在快捷菜單中點擊「格式化」命令即可。
4. diskgen怎麼用
一、Disk Genius的主要功能及特點
1、仿WINDOWS純中文圖形界面,無須任何漢字系統支持,以圖表的形式揭示了分區表的詳細結構,支持滑鼠操作;
2、提供比fdisk更靈活的分區操作,支持分區參數編輯;
3、提供強大的分區表重建功能,迅速修復損壞了的分區表;
4、支持FAT/FAT32分區的快速格式化;
5、在不破壞數據的情況下直接調整FAT/FAT32分區的大小;
6、自動重建被破壞的硬碟主引導記錄;
7、為防止誤操作,對於簡單的分區操作,在存檔之前僅更改內存緩沖區,不影響硬碟分區表;
8、能查看硬碟任意扇區,並可保存到文件。
9、可隱藏FAT/FAT32及NTFS分區。
10、可備份包括邏輯分區表及各分區引導記錄在內的所有硬碟分區信息。
11、提供掃描硬碟壞區功能,報告損壞的柱面。
12、具備扇區拷貝功能。
13、可以徹底清除分區數據。
二、Disk Genius運行界面
如果你只是想利用Disk Genius查看、備份硬碟分區信息,可以在直接在WINDOWS 9x下運行本軟體。但如果涉及更改分區參數的寫盤操作,則必須在純DOS環境下運行,而且在使用前應將「BIOS設置」中的「Anti Virus」選項設為「Disable」。
運行「DiskGen.exe」啟動本軟體後,將自動讀取硬碟的分區信息,並在屏幕上以圖表的形式顯示硬碟分區情況。圖1是Disk Genius檢測筆者硬碟得到的分區信息結構圖。左側的柱狀圖顯示硬碟上各分區的位置及大小,最底部的分區為第一個分區。通過柱狀圖各部分的顏色和是否帶網格,可以判斷分區的類型,灰顏色的部分為自由空間(不屬任何分區),不帶網格的分區為主分區,帶網格的為擴展分區,擴展分區又進一步劃分成邏輯分區(邏輯盤D、E、F…)。屏幕右側用表格的形式顯示了各分區的類型及其具體參數,包括分區的引導標志、系統標志,分區起始和終止柱面號、扇區號、磁頭號。如果你對這些參數的意義不太懂,可以參閱幫助文件中「關於分區表」的內容。
在柱狀圖與參數表格之間,有一個動態連線指示了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你可以通過滑鼠在柱狀圖或表格中點擊來選擇一個分區,也可以用鍵盤上的游標移動鍵來選擇當前分區。用「TAB」或「SHIFT-TAB」鍵可在柱狀圖和表格之間選擇。當你選擇了一個FAT或FAT32分區後,表格下部的窗口中將會顯示關於這個分區的一些信息:分區的總扇區數、總簇數和簇的大小,兩份FAT表、根目錄、數據區的開始柱面號、磁頭號、扇區號。
特別提示:分區參數表格的第0~3項分別對應硬碟主分區表的四個表項,而第4、5、6…項分別對應邏輯盤D、E、F…。當硬碟只有一個DOS主分區和擴展分區時(利用FDISK進行分區的硬碟一般都是這樣的),「第0項」表示主分區(邏輯盤C)的分區信息,「第1項」表示擴展分區的信息,「第2、第3項」則全部為零,不對應任何分區,所以無法選中。筆者曾在某網站論壇上發現一張有關DISKMAN疑問的帖子,詢問有沒有辦法將分區參數表格中全部為零的「第2項、第3項」刪除掉,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發帖者顯然對硬碟分區知識缺乏了解。想真正弄懂分區參數表格中各項的意義,必須了解硬碟分區表鏈結構,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多找一些相關資料看看。
三、使用說明
1. 備份及恢復分區表:
啟動本軟體後,按F9鍵,或選擇「工具」菜單下的「備份分區表」項,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文件名(默認保存在A盤上),即可備份當前分區表。按F10鍵,或選擇「工具」菜單下的「恢復分區表」項,然後輸入文件名(默認從A盤讀取),本軟體將讀入指定的分區表備份文件,並更新屏幕顯示,在你確認無誤後,可將備份的分區表恢復到硬碟。
2. 建立分區:
未建立分區的硬碟空間(即自由空間)在分區結構圖中顯示為灰色,只有在硬碟的自由空間才能新建分區。
要建立主分區(Primary),先選中分區結構圖中的灰色區域,按ENTER鍵;然後按提示輸入分區大小,選擇分區類型(要建立非DOS分區,還須根據提示設定系統標志,如建立Linux分區,系統標志為「83」)。利用本軟體,你最多可以建立四個DOS主分區。存檔前如用戶未設置啟動分區,則自動激活第一個主分區。
要建立擴展分區,先選中分區結構圖中的灰色區域,按F5鍵,在彈出的提示框中輸入分區大小後確認。擴展分區建立後,還要將其進一步劃分為多個邏輯分區(邏輯盤)才能使用,方法是:選中新建立的擴展分區(綠色區域)後,按ENTER鍵,其後的操作與建立主分區時相同。
提示:當硬碟上已有一個擴展分區時,就不能再建擴展分區了。如果你想將某個與擴展分區相鄰的自由空間再劃成擴展分區(即擴大「擴展分區」的范圍),只能採取先刪除已有的擴展分區,然後再重建才行。
3. 激活分區、刪除分區、隱藏分區:
選中要激活的主分區,按F7鍵即可將其設定為活動分區,活動分區的系統名稱將以紅色顯示。
選中某一分區,按F4鍵即可隱藏該分區,再次按F4鍵恢復;按Delete鍵或F6鍵即可刪除選定分區。
提示:如刪除主分區,其所在空間轉化為自由空間(變成灰色區域);如刪除某一個邏輯分區(如D、E…盤)後,其所在空間並不變成自由空間,而是轉化為未使用的擴展分區(變成綠色區域
4.調整分區大小
本軟體能在不損壞任何數據的情況下,直接調整FAT16或FAT32分區的大小。方法是:選擇要調整的分區,在「分區」菜單下選擇「調整分區大小」命令,然後按提示操作。建議在調整前運行WINDOWS系統的「磁碟掃描程序」檢查硬碟錯誤並糾正,並做好重要文件的備份。不可以在調整過程中強行中斷或關機(重新啟動)。否則,被調整分區上的數據將會全部丟失。
不過,筆者發現,Disk Genius的分區調整操作實際上只是將分區的終止柱面數、磁頭數、扇區數在可能的范圍內(即沒有數據的區域)作調整,並不能真正挪動分區的起始位置。所以此項功能似乎用處並不大。
5. 修改分區參數:
選中要修改的分區,按F11鍵進入修改狀態(如圖2),將游標移動到要修改的參數,鍵入你要設定的值。修改完畢後選「確定」退出。
提示:用此法可調整分區的起始和終止柱面號、磁頭號、扇區號,從而調整分區大小,但可能會造成邏輯盤(數據)丟失,不熟悉分區參數含義的用戶要慎用此功能。
6. 重建分區表:
當硬碟分區表被病毒或其他原因破壞時,Disk Genius通過未被破壞的分區引導記錄信息(主要是搜索分區表結束標志55AA)重新建立分區表。搜索過程可以採用「自動」或「交互」兩種方式進行。自動方式保留發現的每一個分區,適用於大多數情況。交互方式對發現的每一個分區都給出提示,由用戶選擇是否保留。當自動方式重建的分區表不正確時,可以採用交互方式重新搜索。重建過程中,搜索到的分區都將及時顯示在屏幕上。但不立即存檔,因此,你可以反復搜索,直到正確的建立分區表之後再存檔。此功能的操作非常簡單,只需選擇執行「工具」菜單下的「重建分區」命令即可。
此功能是修復邏輯盤丟失故障最簡便的方法,特別是「治療」因使用Pqmagic不當導致的種種硬碟故障的「特效葯」。
5. 怎麼用DiskGenius激活分區
1、找到DiskGenius的運行程序,雙擊打開DiskGenius;
拓展資料:
磁碟分區是使用分區編輯器(partition editor)在磁碟上劃分幾個邏輯部分,碟片一旦劃分成數個分區,不同類的目錄與文件可以存儲進不同的分區。
越多分區,也就有更多不同的地方,可以將文件的性質區分得更細,按照更為細分的性質,存儲在不同的地方以管理文件;但太多分區就成了麻煩。
空間管理、訪問許可與目錄搜索的方式,依屬於安裝在分區上的文件系統。當改變大小的能力依屬於安裝在分區上的文件系統時,需要謹慎地考慮分區的大小。
網路—硬碟分區
6. 如何使用diskgen
你是不是ghost的時候把幾個分區搞丟了?
我也搞丟過,搞丟了4個分區…………
我也用的是diskgen,也就是diskman的後期版本,
操作跟你的操作類似,最後還要在上面選擇保存新分區信息的。
不過後來我就很少用這個辦法了,因為你無非是要你的硬碟裡面的信息,用diskgen,搞起來得坐在電腦前看著,浪費時間。
我就簡單的把整個硬碟格式化成1個區,不要低格,然後用easyrecovery 恢復數據到移動硬碟上就可以了。
好處是,恢復過程不需要看著。……而且重要數據就恢復,不重要的電影啊之類的,就可以不要了。
7. 怎麼運行diskgen
你的diskgen是不是需要解壓阿?
現在的啟動盤基本上都自帶diskgen,例如番茄花園。
還有,diskgen沒聽說有數據恢復作用,只有分區,格式化,硬碟檢查等功能。
更簡單運行diskgen的辦法是:裝一個矮人DOS工具箱,或一鍵恢復軟體,也自帶diskgen
8. 怎麼解決DiskGenius「文件分配表中有標記為已使用的未用簇」
解決方法如下:
1、在「開始」菜單中輸入cmd-運行。
2、在命令行中輸入「chkdsk / f / xc :」並將最後一個c:替換為要檢查的字母。
3、然後可以在diskgenius中正常地執行非破壞性大小調整分區操作,將不再彈出標記為未使用群集的提示。
9. 怎麼用diskgenius分區
diskgenius重建分區步驟:
1、將製作好的【u深度u盤啟動盤】插入電腦介面,開機按快捷鍵進入主菜單界面,選擇「【02】U深度WIN8 PE標准版(新機器)」,
2、進入win8pe系統後,雙擊桌面上「DiskGenius分區工具」圖標
3、在彈出分區工具Diskgenius工具中,依次打開「工具-搜索已丟失分區(重建分區表)(L)」
4、在彈出的搜索丟失分區的窗口中選擇搜索范圍「整個硬碟」,點擊「開始搜索」按鈕即可
5、等會進入搜索分區任務,直接點擊「保留」按鍵進行下一步操作,搜到邏輯分區會彈出提示窗,再次點擊「保留」按鍵
6、搜索完成後,系統將會彈出提示框,直接點擊「確定」即可
10. 怎樣使用DiskGenius對新硬碟進行分區
使用DidkGenius對新硬碟進行分區操作步驟如下:
一、分區規劃:簡單講就是在分區之前需要規劃好把這個硬碟分成幾個分區。一般而言,大部分用戶會將硬碟分成四個分區:一個引導主分區(如系統盤C),三個邏輯分區(如常用軟體盤D、個人文件盤E、影視資料盤F)。
如果不清楚硬碟分區含義,則需要了解以下內容:
硬碟分區有三種,主磁碟分區、擴展磁碟分區、邏輯分區:
1.一個硬碟主分區至少有1個,最多4個,擴展分區可以沒有,最多1個。且主分區+擴展分區總共不能超過4個。邏輯分區可以有若干個。
2.分出主分區後,其餘的部分可以分成擴展分區,一般是剩下的部分全部分成擴展分區,也可以不全分,剩下的部分就浪費了。
3.擴展分區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分成若干邏輯分區。所有的邏輯分區都是擴展分區的一部分。
硬碟的容量=主分區的容量+擴展分區的容量
擴展分區的容量=各個邏輯分區的容量之和
4.由主分區和邏輯分區構成的邏輯磁碟稱為驅動器(Drive)或卷(Volume)。
5.激活的主分區會成為「引導分區」(或稱為「啟動分區」),引導分區會被操作系統和主板認定為第一個邏輯磁碟(在DOS/Windows中會被識別為「驅動器C:」或「本地磁碟C:」,即通稱的C盤)。有關DOS/Windows啟動的重要文件,如引導記錄、boot.ini、ntldr、ntdetect.com等,必須放在引導分區中。
6.DOS/Windows 中無法看到非激活的主分區和擴展分區,但Windows 2000/Vista等NT內核的版本可以在磁碟管理中查看所有的分區。
二、分區操作:規劃好之後,就運行主硬碟或系統光碟或U盤上的DiskGenius開始分區操作(以下操作是將西數1TB新硬碟作為第二硬碟進行分區操作)。
1、創建主分區:在DiskGenius界面,左擊選中新硬碟(標注容量為1TB,實際可用空間為931.5GB),再點擊左上角的「新建分區」命令按鈕。
至此,新硬碟分區即大功告成。後續可進行安裝操作系統及常用軟體,之後就能開始使用新硬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