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險一金單位和個人繳納比例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個人8%。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個人0.2%;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個人不繳納;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國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B. 五險一金個人與公司繳納比例最低
法律分析:五險一金每月繳納金額=繳納基數×繳納比例
五險一金比例通常以百分比出現,例如,養老保險:單位繳納比例22%,個人繳納比例8%;醫療保險:單位繳納比例7%,個人繳納比例2%。一般而言,五險一金繳費基數就是當月的工資,不過如果工資很高(比如超過了上年你所在城市社會月平均工資的三倍),那基數就到頂了,而如果工資特別低的話(比如低於上年你所在城市月社會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那基數也有封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根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
社保繳費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社保基數和工資的關系:社保繳納基數應當按照勞動者應發的工資作為社保繳納的基數。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繳納社保費用基數是以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確定,職工繳費基數是以職工本人工資確定。
但在實際操作中,是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計算,還有上限與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一般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月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
C. 程序員有五險一金嗎
程序員當然有五險一金,因為它也是屬於公司的員工啊,只要是有正常的勞務關系的公司,都應該給員工買五險一金。
D. 五險一金最低的比例
我國各地繳納五險一金的比例,雖不完全一致,但絕大部分省市的繳納比例都在工資總額的40%以上。目前養老保險繳費水平偏高,五險一金已佔到工資總額的40%至50%。
以蘇州社保舉例,目前2021年的社以最低繳納基數4250元來計算的話,職工社保費用一共需要繳納1503.13元,其中個人需繳納451.25元。
其中職工個人需要繳納的費用分別是:失業保險的0.5%——21.25元,醫療保險的2%——85元和養老保險的8%——340元,大病補充醫療的5元,共計451.25元。
而企業部分需要繳納的費用分別是:生育保險的0.8%——34元,工傷保險的0.45%——19.13元,失業保險的0.50%——21.25元,醫療保險的7%——297.5元,和養老保險的16%——680元,共計1051.88元。
E. 五險一金最低繳存比例是多少
五險一金單位和個人繳納比例不是統一的,依據每個地方每個單位都會不一樣。
1、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杭州目前是12%,企業和員工都是這個比例,這個比例每個城市不盡相同,繳納基數為員工上一年的平均月工資,新入職員工以當月工資乘繳存比例計算。
如月工資5000元,那員工和單位每月繳存的公積金各為500元,員工部分由企業代扣。杭州是有最低繳納金額的,為157元,比如1000元工資,那如果按比例算為120元,但由於低於最低繳納金,所以以157元繳納。
2、工傷險及生育險是由企業繳納,比例為1%,要注意生育險是全員繳納,男員工也要交;所以不要認為懷孕期間有工資拿,檢查、分娩費用能報銷是企業老闆好,這些費用都是國家生育保險基金出的,企業只是代發。
3、養老、失業、醫療險三部分在工資單上能查到代扣金額,各地的繳納比例也是不一樣的,以杭州為例,養老部分企業為14%,個人為8%;失業險企業為2%,個人為1%;醫療險企業為11.5%,個人為2%左右。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五險一金只交五險是交多少百分比啊,軟體程序員的工作
有最低標準的吧,200+300,你2000是不用交稅的,扣完1500左右;當然是正式員工,因為試用期結束後第1個月會把試用期的一並扣除
G. 五險一金最低繳存比例
2017年深圳五險一金繳納比例是多少?2017深圳五險一金繳費標准計算,深圳五險一金繳費明細表2017。
深圳將調整社保繳費基數和待遇償付基數。記者昨天從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獲悉,涉及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均按6753元/月的標准計算,相比2015年度的繳費基數6054元/月上調了699元/月。我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一檔、生育保險、工傷保險的繳費基數也隨之調整。然而很多人問金投保險網小編那麼深圳的五險一金是怎麼樣調整的呢?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資料供參考哦。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線」調至20259元
根據廣東省統計信息網公布的統計數據,廣東省2015年度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66296元,折算為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525元。根據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深圳市2015年度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81034元,折算為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753元。
根據上述統計數據,近日市社保局發出通知,自2016年7月1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止,涉及本省、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我市各項社保繳費基數和待遇計發基數分別按5525元/月、6753元/月的標准計算。
記者了解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調整,我市各項社保繳費基數和待遇償付基數也隨之調整。
調整後,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上線」提高了。按照規定,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職工每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繳費基數為其上月工資總額,工資總額超過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超過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按照2015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753元計算,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上線」為20259元。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下線」是市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資標准,目前沒有變化,仍為2030元。
醫療險一檔繳費基數「下線」調為4052元
醫療保險方面,我市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實行「一制三檔」。其中,一檔以繳費工資的8%繳費,一檔繳費基數的「上線」和「下線」均提高了。按照規定,一檔繳費基數的「上線」為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下線」為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按照2015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753元計算,基本醫療保險一檔繳費基數的「上線」為20259元,「下線」為4052元。
基本醫療保險二檔、三檔,分別以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0.8%、0.55%按月繳費,繳費基數全部調整為6753元。二檔的月繳費約為54元,其中個人繳費約為13.5元。三檔的月繳費約為37元。
因工死亡喪葬補助金提高為40518元
生育保險的繳費基數也隨之調整。用人單位按照本單位上月職工工資總額0.5%的比例繳納生育保險費,工資總額超過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最高按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最低為本市最低工資標准。也就是說繳費基數「上線」為20259元,「下線」為2030元。
工傷保險方面,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數額為職工上月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繳費基數最高為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即「上線」為20259元。「下線」是市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資標准,為2030元。在工傷待遇償付方面,職工因工死亡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調整後為40518元;在工傷待遇償付方面,職工因工死亡,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調整後為40518元。
失業保險的繳費基數沒有變化,按照規定,失業保險費的繳費標准為:用人單位以本市月最低工資標準的1%按照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的職工人數按月繳納;職工按照本市月最低工資標準的0.5%按月繳納。
2016年深圳公積金繳存比例調整
4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5月1日起,兩年內階段性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對高於12%的一律予以規范調整。記者昨天采訪市公積金中心工作人員獲悉,公積金繳存比例上限調整,對深圳絕大部分職工完全沒有影響。
據介紹,深圳現行的公積金繳存比例為:單位為職工繳納和職工個人繳納的公積金繳存比例均不得低於繳存基數的5%,均不得高於繳存基數的20%。從2016年5月1日起將繳存比例上限從20%調整到12%,對深圳絕大部分繳存職工沒有任何影響,受影響的是現繳存比例在13%-20%區間的職工,但是這部分職工只佔深圳繳存職工總數的4%。
該工作人員對記者解釋說,繳存比例上限下調後,現繳存比例在13%-20%區間的職工的月繳存額將相應降低,受此影響,以月繳存額為基數計算的可提取額也會降低,這部分職工可根據自身需求做好相應安排,具體可致電市公積金中心客服電話0755-12329咨詢。
深圳五險一金繳費標准。
1、2015年深圳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和繳存比例
計算公式:職工個人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為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乘以繳存比例。單位為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為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乘以繳存比例。單位為職工繳納和職工個人繳納的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應當相同。
繳費標准:
自2015年7月1日起,各住房公積金繳存單位(以下簡稱單位)應當調整並執行調整後的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以下簡稱繳存基數),繳存基數為2014年度職工個人月平均工資總額。
調整後的繳存基數不得超過本市統計部門提供的2014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倍,即不超過30271元(2014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54.25元×5倍)。職工月平均工資總額(實行年薪制的按月均分)未超過上述限額的,以實際月平均工資總額作為繳存基數;超過上述限額的,以該限額作為繳存基數。調整後的繳存基數不得低於1808元。2015年7月1日前繳存基數低於1808元的,自2015年7月1日起將自動調整為1808元。
自2015年7月1日起,單位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調整一次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以下簡稱繳存比例)。
那麼,2015年深圳公積金繳納比例是多少呢?深戶和非深戶繳存比例相同嗎?金投保險網小編介紹,一個單位僅能確定一個繳存比例,繳存住房公積金無戶籍區分。深圳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為5%~20%,公司與個人比例必須相同。
2、2015年深圳社保基數和比例
計算公式:深圳社保繳費基數*深圳社保比例=深圳社保繳費金額
繳費標准:
根據本省、市的統計數據,廣東省2014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986元,深圳市為6054元。據此,自2015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止,我市各項社保繳費基數和待遇計發中涉及本省、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分別按4986元/月、6054元/月的標准計算。
那麼,2015年深圳社保比例是多少呢?金投保險網小編介紹,具體的2015年深圳社保繳納比例如下:
養老保險:從1992年起至今,單位繳交比例從8%到16%不等,個人繳交比例從3%到8%不等,還有深戶與非深戶的區別。
醫療保險:本市企業最高6.2%,最低0.45%;個人最高2%,最低0.1%。
工傷保險:深圳繳費率為0.4-1.2%,但深圳工傷保險的償付標准則按社平工資償付,高於全國。
失業保險:深圳是按最低工資標准繳交,雖然也是「2+1」模式,但折算下來,繳費率只有「1+0.5」。
生育保險:繳費率為1%,由單位繳交。
自2016年7月1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止,我市各項社保繳費基數和待遇計發中涉及本省、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分別5525元/月、6753元/月的標准計算。
[最新更新:2016年7月1日]社保繳費基數有變化,小編已經第一時間更新維護,用戶可放心查閱!
①2016年7月1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深圳在崗職工月均工資標准改為6753元。
②2015年3月1日起,深圳最低工資標准提升到2030元。
③按照規定,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職工每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繳費基數為其上月工資總額,工資總額超過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超過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按照2015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753元計算,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上線」為20259元。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下線」是市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資標准,目前沒有變化,仍為2030元。
2016深圳社保繳費基數
深圳戶籍人員:
養老保險繳納基數:2030<=個人工資<=6753*3
醫療保險(基本一檔)繳納基數:6753*60%<=個人工資<=6753*3
失業保險:2030*1%(單位繳納)+2030*0.5%(個人繳納),共30.45元
工傷保險:單位職工工資總額(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住房公積金繳納基數:以個人工資為繳納基準,最低2030元,最高6753.25*5元
非深圳戶籍人員:
養老保險繳納基數:2030<=個人工資<=6753*3
醫療保險(基本二檔)繳納基數:住院醫療:6753元;合作醫療:無;
失業保險:2030*1%(單位繳納)+2030*0.5%(個人繳納),共30.45元
工傷保險:2030<=個人工資<=6753*3
住房公積金繳納基數:個人工資為繳納基準,最低2030元,最高6753.25*5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H. 五險一金的技術比較低說明了啥
題主想問的是五險一金的基數比較低說明了啥嗎?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說明了單位社保繳納基數低於工資。
1、繳納五險一金基數如果低於個人實際工資的話,相當於企業與個人都少繳了一部分。對企業而言減輕了負擔,對個人而言到手的現金數額多一些。
2、繳納五險一金基數如果高於實際工資,相當於企業和個人都多繳了一部分,對企業而言加重了負擔,對個人而言到手的現金更少了,個人消費起來就會感覺手頭吃緊。最好查詢當地官方網站獲得第一手權威信息。
I. 五險一金按照最低標准
五險一金最低繳費標准計算公式:五險一金最低基數*五險一金最低繳納比例。
根據我國現行相關規定,社保繳費以上一年平均工資的60%至300%為繳納基數。這意味著社會平均工資增加,繳費基數也會隨之上浮。
其中,社保繳費基數是一道坎,一般而言,它有兩個標准,最高標准與最低標准。如果一個人的工資是在最高和最低標准之間,則按照自己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資乘以繳費率來繳費;倘若一個人的工資大於最高標准,則按照最高標准來繳費,多出部分不繳錢;更關鍵的是,如果一個人的工資是低於最低標準的,那麼得按照最低標准來繳錢。
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一般都是以平均工資為標準的,這樣做的依據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勞辦發[1997]116號)。該辦法規定,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以平均工資為參考的基數對於單位繳費同樣意義重大。盡管根據有關文件,企業要繳納的社保費用是以企業工資總額的20%來做計算的。然而很多地方在實際操作中,還是以個人賬戶的辦法來約束企業,要求企業繳納的時候,同樣參考最高和最低基數標准。除了養老保險這個重頭戲之外,多地的醫保、失業等其他四保也是以這個基數為參考標准。
另外,按照規定,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每年調整一次,公積金繳存基數不得低於最低月工資標准,最高不超過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人均工資的3倍。
而五險一金繳納比例是「因地而異」的,一般來說,五險一金最低繳納比例如下:
養老保險:單位繳納比例20%,個人繳納比例8%;
醫療保險:單位繳納比例9%+1%,個人繳納比例2%+3;
失業保險:單位繳納比例1%,個人繳納比例0.2%(備註:農業戶口不繳納);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不繳費;
工傷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不繳費;
公積金:單位繳納比例12%,個人繳納比例12%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