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為一個程序員,顏值很高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一說到程序員,大家的印象當中肯定是屬於理工男的形象,帶著厚厚的鏡片,頭發上不說寸草不生吧,但是肯定已經禿了大半,因為程序員熬夜精神壓力過大,工作壓力過大是他們的常態,新聞上也曾經有過程序員過勞猝死的新聞,所以,對於程序員的顏值,基本上大家都不會報太高的想法,如果遇到一個顏值很高的程序員,可能就像看國寶級的大熊貓一樣對待他。
如果自己是程序猿里顏值比較高的那一個人的話,內心肯定是十分自豪的,因為自己拿著一個比較高的薪水,又有著非常高的顏值,在公司里肯定是有沾沾自喜的感覺,當然,這種感覺還不能暴露出來,只能自己竊喜,當然,做程序員大部分都是男士,即便顏值很高,可能也沒有人願意去欣賞,只不過是自己能夠更容易找到對象的一個有利條件而已。
2. 為什麼有人說程序員沒有女朋友
調侃的話, 程序員大都是技術宅, 跟外界聯絡比正常人要少, 整天光跟電腦打交道了
曾經還有個笑話, 大概是說一個程序員在debug程序, 嘣一下跳出一個對話框說"找不到對象"
歸根結底還是干這一行的人大多太宅了
3. 白敬亭在《開端》這部劇中飾演什麼樣的角色
在《開端》當中白敬亭他飾演了一名智商超群、善於分析,並且最終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救眾人的游戲架構師。
作為男一號白敬亭的表現直接關繫到這部劇的成功與否,面對“時間循環”這一難度不低的題材,這位青年演員最終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外表陽光帥氣的白敬亭跟劇中的程序員肖鶴雲形象十分貼近,也體現出了正午陽光劇組在演員選擇上一貫的考究。
肖鶴雲作為一位“技術宅”,是頭腦發達四肢簡單的典型代表。跟一眾自帶光環的主角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肖鶴雲從一開始就把自己“手無縛雞之力”的弱點暴露無遺。在由於誤會被公交車上的路人輕松制服後,觀眾們也紛紛表示肖鶴雲堪稱最慘男主,但故事也由此開始了驚險刺激的轉折。
在你的生活經歷當中,有沒有見過像肖鶴雲和李詩情這樣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普通人呢?
4. 為什麼程序員在許多人眼中都是類似於書獃子的形象
那是因為大多數程序員工作的時候都十分專注,有時夜以繼日。另外,較多程序員的女朋友都曾抱怨過自己的男朋友沒時間理她們,自然會給人一種感覺:程序員不懂得戀愛,跟(書)獃子一樣!!
5. 程序員都是什麼性格
作為一個程序員,結合我自身的情況,我覺得主要有兩點:
一、程序員來源
很多程序員都是技術宅,記得在我大一的時候,我們專業做自我介紹,一半以上的人都說是因為愛玩游戲或者愛搗鼓計算機才選擇的計算機專業。所以成為宅男聚集地,相對來說在言談方面就要弱一些。而且本身編程不需要太強的交流能力,所以引出第二點。
二、程序員本身的工作環境和要求
這一點是最重要的一點,程序員工作的內容大多數是跟需求和代碼打交道。做項目的都還好,能有機會跟客戶討論需求或者扯扯皮,做產品的或者做框架的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就更少。在大的公司中,各個部門分工明確,每個人只需要專注於一點即可,所以他們的工作環境也比較單一,不像銷售那種每天會面對新的客戶。因為沒得到有效的鍛煉,或是外向的人沒有地方施展性格,故越來越不善言談。
當然以上所說並不能代表所有的情況,程序員中也有很活潑健談的。當程序員項目經驗積累較多,往項目經理或者領導方向發展時,交際能力也會有所提升的。
6. 作為一個程序員技術宅如何在感情問題上突破
我認為程序員在戀愛的時候會遇到很多障礙,這些更多的還是性格當然它不會被逼死,但在極端的情況下,這更容易判斷程序員需要克服某些人格缺陷,使其更容易與異性交流。至少這樣才在情感生活不是無聊的,自己要親手抓住幸福。
全身心投入到事業中去對你有好處。工作狂,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當然,我說的是錢。但你會賺錢,你對消費不感興趣,還是要學會為女生消費一點。例如,她的生日,你認識的周年紀念日;甚至各種各樣的節日。不要忘記在展示的時候發送你的心。程序員的小圈子,所以他們不談論交流。但當你墜入愛河時,不要把它放在最後。你在和一個活潑的人打交道,而不是一台冰冷、無知的機器。你的無聊只會直接或間接地加速愛的死亡。永遠不要相信沉默是金子,悶,讓女人望而卻步。
7. 程序猿穿越回古代,能有什麼作為
這是一個好問題。
首先,你要明確程序員是搞什麼的程序員,別唔會說,其實只是一種職位,好像醫生一樣,程序員的分科非常復雜,而且基礎科目都不盡相同,我本科就是讀的電子信息工程,硬體也要涉及,底層編程也要涉及,通訊也要涉及,我個人建議,穿越回古代的話,最好就是電子或者通訊。
其次,假設是宅男,不是歷史謎、軍事迷,但是必須有3個基本要素:第一,身體好,不近視,可以不會武功;第二,最好是物理高材學生,理科全優,文科是個渣都無所謂,性格也是無所謂的;第三,動手能力強,最好喜歡搞機器人(我自己在大學就是機器人協會,知道很多程序員都是這個方面的高手)或者模型之類。
那麼,程序員可以做:
第一,這個程序員最大的優勢在,強大的物理、化學以及數學知識,外加動手能力強,可以作為格物大師,武器大師,或者暗器大師,回去通過物理以及數學特長,搞點寶刀寶劍武器,搞點烏金神衣刀槍不入,搞點毒葯,搞點暗器,最好回去就是成為四川唐門之類的人物,通過修煉,武功3流,裝備一流,類似韋小寶之類。
第二,LZ可以去了解礦石收發報機,避雷針等基礎原理,這些都是通訊基礎,我們在大學就試過用原始材料,做通訊實驗,在簡直就是千里傳音,而且古代干擾少,絕對可以大有作為。
第三,標准化、制度化生產,絕對是程序員的特長,改革生產方式,促進生產,做個幕後老闆,也不是不行。
第四,密鑰加密,外加通訊協議的改良,也是可以在軍事、票據業務大有作為,真正的飛鴿傳書,就是怕被敵人獲取,如果有良好的加密手段,就可以避免,增強信鴿業務的安全性能,不過這一點必須是在五代十國前,五代十國後以及普及了,就沒有意義。
第五,望遠鏡、鍾表、航海儀,在軍事、運輸、鏢局、航海等領域,那是大大必須,擁有了,那必須的牛。
第六,神教,裝神弄鬼,通過一些物理以及化學知識,外加一點點心理學,搞點小魔術,騙古代,跟玩似的,而且宅男的低調性格,只要臉皮厚、腹黑、毒舌,那就是一個完美的神教教主形象,弄點符水當神葯,弄點假葯當毒葯,不騙死都嚇死別人,別人還不頂禮膜拜。
最後,為了使角色更加完整,穿越者平時玩的電子游戲也是非常重要,就我身邊的程序員來說,雖然都是個技術宅,不代表就是個廢,只是性格內向,不解溫柔,語言能力比較差而已,但是,搞程序的人,腦子真的很少笨,玩wii裡面的體育競技游戲,各個牛人;以前玩cs、星際、魔獸,現在玩的LOL那個戰術思維以及微操,也絕對風騷;時事政治、時尚潮流差點,很正常,但是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記憶力是非常強大的。因此,程序員穿越,應該從一個巧匠開始,而且性格多是沉悶的人,會比較有意思。
希望能夠幫到你~
8. 誇技術宅男的句子,誇得他心服口服
看是什麼技術宅了。要是程序員,看他代碼寫的簡潔,就誇他代碼寫的整齊,人肯定很細心。要是他是技工,技術好就說他踏實。不管怎麼說,技術宅一般都喜歡聽別人說自己很專業吧。
9. 我們對程序員的刻板印象就是格子襯衫加禿頂,實際上他們真的是這樣嗎
在現在的生活之中,身邊的朋友從事程序員工作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了,有很多人對於程序員這一個群體的印象相對來講也是比較客觀的覺得他們總是穿著格子襯衫,並且頭發也是比較稀少的,面對這樣的情況會讓很多人產生一種錯覺,就是在見到了程序員之後都覺得他們是這樣的形象,那麼實際生活中的他們是不是真的是這個樣子的呢?
雖然在平常工作比較繁忙的時候這些程序員的形象相對來講是比較枯燥無味,並且也不會給大家帶來特別多的驚喜,但是在放鬆的時候,這些凈程序員們也能夠散發出年輕人的活力,並且能夠和其他人很好的玩在一起,所以大家對於程序員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固定印象。
10. 程序員為什麼都穿得那麼丑
是什麼力量
讓任何地方的程序員
都享有免於體面的自由
在今天的社會里,工程師往往代表著知識水平和社會地位。每當普通人聽到這個頭銜,總會報之以敬仰的目光:
但有一種工程師,雖然也是如假包換的高級技術人員,卻很少能享受到和同類相近的社交待遇:程序員。
和工程師的耀眼形象不同,多數人眼裡的程序員更接近於一群情趣干癟的宅男,而非高智商高收入的精英群體。網路上嘲笑程序員的段子俯拾皆是,簡直發展成了一種文化現象:
客觀而言,這些評價並不公正。作為高級技術人員,多數北上廣的程序員都能做到月入萬元以上,毫不遜色於其他工程師或職業。大多數嘲笑程序員的人,實現階層逆襲的可能性都遠遠不及。
由極客學院發布的2016年程序員薪資統計
不過,程序員群體遭到戲謔的原因實在也不難理解。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們與自身收入和社會地位完全不匹配的服飾裝扮。
而且,這種現象並非僅僅存在於中國:矽谷技術精英的固定裝束,也早已引起美國人民的注意。
美國網路總結的矽谷精英日常著裝
美劇《矽谷》(2014)中的程序員形象
程序員為什麼穿得如此不講究?這種雞立鶴群的行業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
程序員,曾經的體面人
程序員平凡的打扮的確很難讓人聯想到頭頂光環的工程師。因為自工業革命以來,憑借技術創新帶來的財富,工程師們的服飾早不復為從前的中下層匠人可比。
在階層分明的正常社會,社會審美風尚往往是向上看齊。作為新富階層的工程師,很快就如同舊時代的貴族一樣穿著考究,其紳士派頭儼然與政客難分軒輊。
例如,發電機的發明人邁克爾法拉第出生於寒微之家,但留下的照片卻都身著禮服:
而出身農家,僅僅中學畢業的著名電氣工程師維爾納馮西門子,也總是一副上流社會的打扮:
同時期出身富商家庭的英國首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和法拉第、西門子的著裝風格非常相近,很難看出雙方存在什麼階級差異:
即便在電腦的發源地美國,早期程序員(或者說軟體工程師)的著裝也完全是上流社會的造型。
由於計算機程序的設計基礎是數理邏輯,所以最早的軟體開發人員大多為數學家出身。他們來自美國的各大名校,其學院歷史悠久,無論師生都對穿戴正裝習以為常。
1939年的斯坦福大學舊照
1950年代的普林斯頓大學,大部分師生穿戴西裝上課。這種偏向舒適的風格被稱為常春藤聯盟風格,對美國主流西裝文化產生重大影響/圖片來自:LIFE
因此,在這批人物的活躍時期,早期程序員也都衣著體面,絕不會在著裝方面遭到企業家、政客、金融從業者的鄙夷。
被譽為計算機之父的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約翰馮諾依曼身著正裝站在計算機前
被譽為人工智慧之父的數學家約翰麥卡錫也是西裝筆挺
體面人是怎樣墮落的
然而,正是因為程序員與大學的緊密聯系,導致程序員的著裝文化發生歷史性轉折。
1960年代中期,隨著反越戰、民權運動和嬉皮士運動的興起,歐美的學院文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尤其是在以大學生為主體的嬉皮士運動中,學生們為了反抗既有的傳統秩序,把傳統著裝體系中整潔、體面的紳士派頭視為對個性和自由的壓迫。休閑隨性的便裝和體現流行文化的奇裝異服取而代之,在現代服裝體系中的地位陡然上升。
這場學生運動對大學著裝文化造成了深遠影響,基本摧毀了西方大學里的正裝習俗。如今,幾乎沒有哪個學生還會西服革履地前去教室上課,甚至老師們在講課時也大多身著休閑裝:
所幸的是,對於較傳統的行業,職業著裝已有行業慣例,學院時尚影響有限。即便藤校畢業的嬉皮士,一旦成為律師、醫生或商務精英,還是該穿什麼穿什麼。
1970年代初就讀於耶魯法學院的兩位嬉皮士
然而,計算機編程卻是與學院研究前沿關系緊密的新興行業,完全不存在任何職業著裝傳統,因此給了新興的高校著裝文化可乘之機。
經歷嬉皮士運動的老一代程序員,直接把學院著裝帶到工作當中,逐步形成獨具一格的著裝文化。例如 Java 編程語言的創始人詹姆斯高斯林(下圖左),其裝束非常接近程序員的標配。
與之類似的,還有 C++語言的創始人比雅尼斯特勞斯特魯普,對服裝品味同樣不講究。
程序員們隨性的著裝在經過數十年的積累和擴散後,給美國社會留下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形象。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電影里的電腦高手幾乎都是一副自由散漫的扮相:
1993年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反派程序員
2007年影片虎膽龍威4中的黑客
電影社交網路中的程序員男主角,與一旁傳統裝扮的男子形成鮮明對比
而相比於見過世面但故意逆反的美國 geek,中國程序員的不修邊幅更有底氣:因為中國大學生幾乎從未有過體面人的經歷。
1952年高校改制後,中國高校提倡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民國時代高校流行的西裝和學生裝都被革除。
當1960年代的西方大學生穿著奇裝異服在大學里反對正裝時,中國的大學生還穿著勞動人民的服裝或軍裝,最體面也不過中山裝而已。
這套傳統的服裝語言,在改革開放後迅速遭到淘汰,但體面的著裝文化至今仍未能確立。穿背心拖鞋上課已是中國高校常態。
有趣的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第一代程序員,由於大多出身於傳統技術行業,出於工程師自覺,反而是一副復古之風,普遍喜歡正裝出鏡。
機電技術員出身的王江民,作為中國程序員界的老前輩,留下的媒體照片幾乎全是西裝、領帶、白襯衫、金絲眼鏡
直到中國互聯網行業開始快速發展,程序員與傳統工程師的生涯軌跡偏離得越來越遠,信科或軟工專業的畢業生實現了高校到企業的直達,後來的幾代程序員,在著裝方面才逐漸趕上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
作為後起之秀的丁磊,服飾風格顯得休閑了許多
穿正裝,有什麼用?
除了著裝文化的影響,程序員不注重儀表的原因和工作性質也是分不開的。
程序員的勞動強度較大,對產品的不定期維護(升級功能,修正 bug)顯著延長了他們的加班時間。沉重的工作壓力導致許多程序員一直處於精神疲憊狀態,顧不上保養自己的個人形象。
同時,由於全天候生活在一種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社交狀態下,程序員們自然也不需要注意衣著搭配。
一旦社交需求有所升級,程序員們並不會固守刻板印象中的邋遢形象。如比爾蓋茨這類公司老闆,功成名就後,宅男氣質迅速被商業精英的氣息沖淡。
比爾蓋茨在1984年的辦公照
比爾蓋茨標准像
谷歌公司的兩位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出席一些正式場合時也會以體面的西裝示人:
反過來說,假如長期與世隔絕,那麼即使你不是程序員,你的服飾品味估計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跌落到和程序員一樣的水平,甚至更糟。
例如,在普通人眼中,狹義上的宅男(游戲宅、動漫宅)和程序員往往可共用同一張標准像,但二者的重合度遠沒有他們想像中那麼高。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