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天才程序員有多可怕

天才程序員有多可怕

發布時間:2022-04-30 08:54:00

① 寫過什麼樣的代碼才是真的程序員

作一個真正合格的程序員,或者說就是可以真正合格完成一些代碼工作的程序員,應該具有的素質。
1: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把它作為基本素質,並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這是程序員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員說成獨行俠的都是在囈語,任何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即便如linus這樣的天才,也需要通過組成強大的團隊來創造奇跡,那些遍布全球的為linux寫核心的高手們,沒有協作精神是不可想像的。獨行俠可以作一些賺錢的小軟體發點小財,但是一旦進入一些大系統的研發團隊,進入商業化和產品化的開發任務,缺乏這種素質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

一些好的程序模塊代碼,即便是70年代寫成的,拿到現在放到一些系統裡面作為功能模塊都能適合的很好,而現在我看到的是,很多小公司軟體一升級或改進就動輒全部代碼重寫,大部分重復性工作無謂的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測試習慣作為一些商業化正規化的開發而言,專職的測試工程師是不可少的,但是並不是說有了專職的測試工程師程序員就可以不進行自測;軟體研發作為一項工程而言,

② 一個成功的程序員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程序員是一種技術工作.在IT的發展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底層硬體通訊協議的建立. 到數據傳輸層的處理.到操作系統的建設.到資料庫平台的建設.一直到應用層上各種數 據營銷平台的搭建.程序員在裡面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並為IT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 的貢獻.
中國有很多精於編碼的人.但是中國軟體行業.尤其是網路應用開發方面誤區很大.很難形成有規模的軟體開發力量和產品能力.不但比美國差距甚遠.和印度相比也是頗有不 如.這些問題不是在於中國程序員的智商和工作努力狀況.也不是在於國家和民間對開發 的投入程度.而是很大程度上.有一些對技術.對程序開發.對項目設計方面的思想誤 區.這些誤區.導致了軟體行業的產品化能力不足.缺乏規模化和大型復用系統研發能 力.可以說.改變認識誤區.是解決軟體行業小作坊模式和個體英雄模式所帶來的局限性 的重要工作.
中國有很多小朋友.他們18.9歲或21.2歲.通過自學也寫了不少代碼.他們有的代碼寫的很漂亮.一些技術細節相當出眾.也很有鑽研精神.但是他們被一些錯誤的認識和觀點左右.缺乏對系統.對程序的整體理解能力.這些人.一個網上的朋友說得很好.他們實際 上只是一些Coding fans.壓根沒有資格稱為程序員.但是據我所知.不少小網路公司的 CTO就是這樣的coding fans.拿著嚇人的工資.做著嚇人的項目.項目的結局通常也很嚇人.
一.程序員基本素質
作一個真正合格的程序員.或者說就是可以真正合格完成一些代碼工作的程序員.應該具有的素質.
1: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
把它作為基本素質.並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這是程序員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也是最 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員說成獨行俠的都是在囈語.任何個人的力量都是有 限的.即便如linus這樣的天才.也需要通過組成強大的團隊來創造奇跡.那些遍布全球 的為linux寫核心的高手們.沒有協作精神是不可想像的.獨行俠可以作一些賺錢的小軟 件發點小財.但是一旦進入一些大系統的研發團隊.進入商業化和產品化的開發任務.缺 乏這種素質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
2:文檔習慣
說高水平程序員從來不寫文檔的肯定是乳臭未乾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檔是正規研發流程中 非常重要的環節.作為代碼程序員.30%的工作時間寫技術文檔是很正常的.而作為高級 程序員和系統分析員.這個比例還要高很多.
缺乏文檔.一個軟體系統就缺乏生命力.在未來的查錯.升級以及模塊的復用時就都會遇 到極大的麻煩.
3:規范化.標准化的代碼編寫習慣
作為一些外國知名軟體公司的規矩.代碼的變數命名.代碼內注釋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縮 進的長度和函數間的空行數字都有明確規定.良好的編寫習慣.不但有助於代碼的移植和 糾錯.也有助於不同技術人員之間的協作.
有些coding fans叫囂高水平程序員寫的代碼旁人從來看不懂.這種叫囂只能證明他們自 己壓根不配自稱程序員.代碼具有良好的可讀性.是程序員基本的素質需求.
再看看整個linux的搭建.沒有規范化和標准化的代碼習慣.全球的研發協作是絕對不可 想像的.
4: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員需要理解一個模塊的需求.很多小朋友寫程序往往只關注一個功能需求.他們把性 能指標全部歸結到硬體.操作系統和開發環境上.而忽視了本身代碼的性能考慮.有人曾 經放言說寫一個廣告交換程序很簡單.這種人從來不知道在百萬甚至千萬數量級的訪問情 況下的性能指標是如何實現的.對於這樣的程序員.你給他深藍那套系統.他也做不出太 極鏈的並訪能力.性能需求指標中.穩定性.並訪支撐能力以及安全性都很重要.作為程 序員需要評估該模塊在系統運營中所處的環境.將要受到的負荷壓力以及各種潛在的危險 和惡意攻擊的可能性.就這一點.一個成熟的程序員至少需要2到3年的項目研發和跟蹤經 驗才有可能有心得.
5:復用性.模塊化思維能力
經常可以聽到一些程序員有這樣的抱怨.寫了幾年程序.變成了熟練工.每天都是重復寫 一些沒有任何新意的代碼.這其實是中國軟體人才最大浪費的地方.一些重復性工作變成 了熟練程序員的主要工作.而這些.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復用性設計.模塊化思維就是要程序員在完成任何一個功能模塊或函數的時候.要多想一 些.不要局限在完成當前任務的簡單思路上.想想看該模塊是否可以脫離這個系統存在. 是否可以通過簡單的修改參數的方式在其他系統和應用環境下直接引用.這樣就能極大避 免重復性的開發工作.如果一個軟體研發單位和工作組能夠在每一次研發過程中都考慮到 這些問題.那麼程序員就不會在重復性的工作中耽誤太多時間.就會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 入到創新的代碼工作中去.
一些好的程序模塊代碼.即便是70年代寫成的.拿到現在放到一些系統裡面作為功能模塊 都能適合的很好.而現在我看到的是.很多小公司軟體一升級或改進就動輒全部代碼重 寫.大部分重復性工作無謂的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6:測試習慣
作為一些商業化正規化的開發而言.專職的測試工程師是不可少的.但是並不是說有了專 職的測試工程師程序員就可以不進行自測,軟體研發作為一項工程而言.一個很重要的特 點就是問題發現的越早.解決的代價就越低.程序員在每段代碼.每個子模塊完成後進行 認真的測試.就可以盡量將一些潛在的問題最早的發現和解決.這樣對整體系統建設的效 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證.
測試工作實際上需要考慮兩方面.一方面是正常調用的測試.也就是看程序是否能在正常 調用下完成基本功能.這是最基本的測試職責.可惜在很多公司這成了唯一的測試任務. 實際上還差的遠那,第二方面就是異常調用的測試.比如高壓力負荷下的穩定性測試.用 戶潛在的異常輸入情況下的測試.整體系統局部故障情況下該模塊受影響狀況的測試.頻 發的異常請求阻塞資源時的模塊穩定測試等等.當然並不是程序員要對自己的每段代碼都 需要進行這種完整測試.但是程序員必須清醒認識自己的代碼任務在整體項目中的地位和 各種性能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相關測試並盡早發現和解決問題.當然這需要上面提到的 需求理解能力.
7:學習和總結的能力
程序員是人才很容易被淘汰.很容易落伍的職業.因為一種技術可能僅僅在三兩年內具有 領先性.程序員如果想安身立命.就必須不斷跟進新的技術.學習新的技能.
善於學習.對於任何職業而言.都是前進所必需的動力.對於程序員.這種要求就更加高 了.
但是學習也要找對目標.一些小coding fans們.他們也津津樂道於他們的學習能力.一 會學會了asp.一會兒學會了php.一會兒學會了jsp.他們把這個作為炫耀的資本.盲目 的追逐一些膚淺的.表面的東西和名詞.做網路程序不懂通訊傳輸協議.做應用程序不懂 中斷向量處理.這樣的技術人員.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謂的新語言.永遠不會有質的提 高.
善於總結.也是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每次完成一個研發任務.完成一段代碼.都應當有 目的的跟蹤該程序的應用狀況和用戶反饋.隨時總結.找到自己的不足.這樣逐步提高. 一個程序員才可能成長起來.
一個不具備成長性的程序員.即便眼前看是個高手.建議也不要選用.因為他落伍的時候 馬上就到了.
具備以上全部素質的人.應當說是夠格的程序員了.請注意以上的各種素質都不是由IQ決 定的.也不是大學某些課本里可以學習到的.需要的僅僅是程序員對自己工作的認識.是一種意識上的問題.

③ 世界上最頂尖的程序員都有誰

世界上最頂尖的程序員我不知道(別揍我)
但我知道世界上最鬼才,最恐怖的程序員,他就是人稱電子殺手的霍茲。

④ 騰訊知名游戲程序員毛星雲意外身故,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毛星雲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毛星雲在20多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行業的佼佼者。在毛星雲還沒有進入騰訊之前,毛星雲就已經自主編寫了關於游戲開發的收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教游戲新手從事游戲開發工作。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毛星雲本身就是很多游戲開發人員的入門導師。

一、毛星雲因為意外而身故。

毛星雲是騰訊公司的天美工作室的著名開發人員,同時也是游戲界知名的開發程序員。有新聞表示毛星雲因為抑鬱的問題而跳樓身亡,這個事情令大家感到大為震驚。在外界看來,毛星雲是一名非常成功的游戲開發人士,誰也沒有想到毛星雲會用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⑤ 程序員是不是得特別聰明

聰不聰明到不一定,但是發散思維一定要強,邏輯思維能力要強。

⑥ 程序員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文檔習慣說高水平程序員,從來不寫文檔的肯定是乳臭未乾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檔是正規研發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作為代碼程序員,30%的工作時間寫技術文檔是很正常的,而作為高級程序員和系統分析員,這個比例還要高很多,缺乏文檔,一個軟體系統就缺乏生命力,在未來的查錯,升級以及模塊的復用時就都會遇到極大的麻煩。

⑦ 有哪些早逝天才程序員

艾倫·斯沃茨(AaronSwartz),這名程序員的一生用「傳奇」二字來形容,一點而已不為過。艾倫·斯沃茨1986年,AaronSwartz出生。3歲,會識字、玩電腦。12歲,自己在房間里建了個類似維基網路的網站13歲,參與構建RSS15歲,參與構建CC知識共享17歲,入讀斯坦福大學18歲,輟學並與人創立Reddit網站19歲,賣掉Reddit,成為百萬富翁21歲,下載並公開270多萬份美國聯邦法院文件,受FBI調查23歲,在哈佛大學任研究員。24歲,通過MIT下載大量JSTOR公司的學術期刊文章,遭國家安全局釣魚執法,面臨嚴重刑事指控。24歲,參與領導反對《禁止網路盜版法》(著名的SOPA法案)並取勝。26歲,自殺身亡(2013年)2013年,這位敏感的26歲天才在紐約布魯克林女友的家中上吊身亡。家人和他的同行、師友在悲痛之餘,紛紛發表聲明,指責麻省女檢察官奧爾蒂斯和助理檢察官海曼的迫害,是導致天才隕落的重要原因。萬維網的創始人蒂姆·伯納斯-李爵士為他寫下悼詞:「亞倫死了,全世界流浪者,我們失去了一位智叟。正義黑客們,我們一道下沉。所有的父母,我們失去了一位孩子。我們一起哭泣。」在這個Web2.0時代,也許這是除了蘋果創始人喬布斯之外最重要的死亡事件。斯沃茨和喬布斯一樣,都是絕頂聰明之人,也都生在技術全球領先的美國,很早就成為這個世界最優秀的人群的一員,但他卻走了和喬布斯完全不一樣的道路。2000年,還在伊利諾伊州某中學讀書的斯沃茨才14歲,就榮獲ArsDigita青少年網站創意設計大獎,獎品是1000美元,以及6月免費去麻省理工學院(MIT)參觀的機會。他由此和蒂姆·伯納斯-李爵士等網路名家座談。正是MIT的這次訪問和座談,讓少年斯沃茨和美國互聯網研究核心人群接上頭,他得以有機會參加RSS1.0協議的設計工作。雖然斯沃茨參與的1.0版本並非目前網站閱讀協議RSS的主流版本,但這種各網站遵守同一協議、免費給讀者分享資源的概念,就此在他的心靈紮下了根。艾倫·斯沃茨像很多美國的天才IT青年一樣,斯沃茨考上斯坦福大學,一年後輟學創業,建立了資源分享網站Infogami,該網站後來兼並了Reddit(美國著名社交新聞網站),並且賣給了康泰納仕出版集團。因此他能衣食無憂,更加積極地繼續追求他網路信息共產主義的夢想。不過,哪怕是在全世界最能給IT天才機會的美國,他的這個夢想也觸到了體制的底線。斯沃茨認為,既然知識和公共資源的生產是由公共資金支持,那麼成果應免費分享給全人類。第一次行動是針對美國「法庭電子記錄公共許可權」(PACER)。出於成本考慮,美國聯邦法庭PACER資料庫每份文檔收取讀者8美分查閱費。2008年,斯沃茨編了程序下載了20%的文檔並免費分享了出去,此舉受到了FBI調查,但幸虧沒有成訴。第二次行動他走得更遠,在自己早年接受啟蒙的MIT校園,下載了400萬份JSTOR論文,最終遭難。資本和資本的邏輯,成了體制的邊界。MIT的一位學生在1月13日哀悼斯沃茨的聚會上說,「他就是我想變成的模樣」,但這樣的道路的代價頗為慘重。美國的天才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有成為斯沃茨還是成為喬布斯的選擇,前者為人類知識共享奮斗,沖撞或規避版權這一前互聯網時代的壁壘,後者遵守體制,建立自己的電子資本帝國。似乎無法過分指責麻省明星檢察官奧爾蒂斯,畢竟美國政府也和她一樣,積極在全世界范圍內維護舊有版權結構的權益,推動國內的SOPA/PIPA(《禁止網路盜版法案》與《保護知識產權法案》)立法,國際上的ACTA(《反仿冒貿易協議》)和TPP協議(跨太平洋[-0.49%資金研報]夥伴關系協議,其中知識產權保護是美國推動的重要議題)簽訂。全世界范圍內,目前只有歐盟議會堅定地對舊版權制度說不,毅然否決了歐洲各國政府簽訂的ACTA協議。知識共享的法律定位,尚未得到大部分國家承認。在這樣的情況下,斯沃茨幾乎是孤獨地在和版權體製作戰。當共產主義剛剛在歐洲出現的時候,也出現了許多敏感和憂郁的詩人無產者,也無情地被當局剿殺。等到整個歐洲幾乎實現了共產主義的福利夢想、但否決了烏托邦的政治構架時,人類已為那些年輕先鋒的夢想,付出了近一個世紀沉重的血淚代價。艾倫·斯沃茨而斯沃茨,就是互聯網世界的數字共產主義先鋒,今天無法簡單地用錯和對為他貼標簽,但未來人類的數字民主歷史上,一定會有他年輕清晰的名字。

⑧ 布拉姆·科恩個人資料!

布拉姆•科恩的 BT 軟體創始者:奔流的位元組
在網路泡沫破裂後的兩年裡,人們基本上只能在布拉姆•科恩(Bram Kohen)的小餐桌旁找到他。開頭他在舊金山的諾布希爾,後來是在奧克蘭。他注視著他那台戴爾(Dell)筆記本電腦的顯示屏,一行接著一行地編寫程序。棕色的長發不時垂下來,遮住了他的雙眼,他不斷地將頭發縷到耳後。科恩也曾停下來,有幾個晚上他去了夜總會;有一次,他幫助組織了一場編程會議;還有一次是去阿姆斯特丹旅行。但他最終又坐到木椅上,回到鍵盤邊。他的筆記本擺在幾本書上面,他的脊背挺得筆直(這要歸功於他上過的姿態課)。就這樣,他寫出的程序越來越多。起先,他靠在網路泡沫時期掙到的錢過活,存款花光後,他開始用信用卡。到後來申請信用卡變得嚴格,因為欠債,他已經不能享受先期利率了。朋友們不禁要問: 他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不找份工作?科恩完全不理會他們的忠告,他決心破解一個令他著迷的難題。

自網路誕生之日起,如何在既不產生高額費用、又保證不經常斷線的情況下,實現電影、電視劇、游戲之類大文件的傳輸,就是程序員面臨的一大難題。科恩認為,他能找到解決辦法。他需要的是時間、好的代碼和硬生生的智力。這三者他都有,錢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剛開始做的時候,我並沒有明確的計劃。」他說,「我並不擔心,一個原因是我知道我所做的事確實很酷,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已經破產,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科恩並非在自謙,他從來沒有自謙過。他今年 30 歲,說話很直率,聽不出什麼城府。他談論什麼(包括他的病)都用這種語氣,這是因為他患有亞斯伯傑症。這種病被稱為「小教授綜合症」,是一種程度較輕的自閉症。患上這種病的人可能會在某些方面具備超人的能力,但難以與別人正常交往。一位研究人員稱: 「即便那些能夠很好地對付自身缺陷的人也會給人以怪異的感覺。」科恩病情比較嚴重,他經過很大努力,才做到了在別人和他說話時看著他們的眼睛。但這種病也有好處,它使科恩能夠專心地思考下載問題。

他思考出的成果便是 BitTorrent(BT,俗稱「變態下載」——譯注)。這種軟體看似簡單,卻成了最熱門的下載方式,可以下載比音樂文件還大的軟體,既包括合法的軟體(比如 militaryvideos.net 上的業余愛好者拍攝的伊拉克戰爭視頻),也包括盜版的軟體。它使得下載好萊塢的最新電影變得輕而易舉。你只需免費下載 BT 軟體(已經有 4,500 萬人這樣做了),再等待幾分鍾到幾天時間就行了。一個名叫 TorrentSpy 的網站(與科恩無關)幫助人們尋找可供下載的內容,平均每天為 BT 新添 600 多個文件,比如微軟公司(Microsoft)的 Office 2003,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電影《後窗》(Rear Window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鬼語者》(Ghost Whisperer)[可供珍妮弗•拉夫•休伊特(Jennifer Love Hewitt)的忠實影迷欣賞的高清晰版],還有一個包含了 400 多本《神奇蜘蛛人》(Amazing Spider Man)漫畫的掃描文件。這些大文件的下載令 BitTorrent 成為互聯網最有影響的一股力量,佔到了網上位元組流量的 20%,是點擊網頁、收發郵件、在線觀看視頻文件等最平常的在線操作所產生的流量的一倍。

影響力大了,強敵當然也隨之而來。你大概能猜到要發生什麼。21 世紀初,音樂共享網站 Napster 和 Kazaa 方興未艾,最終被唱片公司告倒。BitTorrent 無疑會是下一個被告,特別是好萊塢已經感覺到壓力了。據網路媒體評估公司 BigChampagne 統計,現在已經有 170 萬部好萊塢電影可以通過 BT 下載,而且多數是熱門影片,這一數字比 2004 年增長了 12%。分析公司 Informa Telecoms & Media 估計,下載讓好萊塢損失了 8.6 億美元,相當於票房收入的 4%。同年電視劇的下載數量增加了 150%,其中有 70% 是通過 BT 下載的。BigChampagne 的 CEO 埃里克•加蘭德(Eric Garland)說: 「這就好比大衛與巨人哥利亞之戰,那個在鍵盤邊上編寫出極具破壞性程序的小孩是大衛。」

但現在事情有了變化: 娛樂業似乎願意容忍這個破壞分子。去年 9 月中旬,唱片公司向 7 家影響大的下載技術公司發出了終止不當競爭函,包括 BearShare、LimeWire 和 eDonkey(eDonkey 的 CEO 已被迫向參議院的一個委員會宣布,他「認栽了」)。值得注意的是,BitTorrent 不在這次攻擊對象之列。2004 年冬天,電影業向提供需使用 BT 下載的盜版內容的網站發動攻擊,卻放過了 BitTorrent 公司本身。科恩沒有反抗娛樂公司,而是去討好它們。去年 7 月,他會見了美國電影協會主席丹•格里克曼(Dan Glickman),兩人在貝弗利的半島旅館暢飲,格里克曼對他贊賞有加: 「他是個特別聰明的傢伙。」格里克曼說,好萊塢明白,現在是接受這些新技術的時候了。「有了這些技術,我們就有機會把產品介紹給千千萬萬更多的人。」

想知道科恩如何躲過了好萊塢的懲罰,就得進入他的頭腦。科恩更像是一位發明家而不是創業者,從未聲稱要挑�權威。他還堅持說,自己從未下載過一個侵權軟體。Napster 公司的肖恩•范寧(Shawn Fanning)夢想改變音樂行業,科恩對此根本不關心。不過,在他尚未推出 BT 的 1999 年,他曾在自己的網站上說過: 「要建造一個系統,以傳播信息、搞數字盜版、合成葯物、發展無信任度交往……」他堅持說,那是對網路人革新性思維的醜化模擬。BitTorrent 從不搞加密,也沒有隱藏過用戶的活動狀態(下載者要當心了)。這支持了他的說法。他說他製作軟體只是想……唉,他也說不清是為什麼。「我想搞一些有回報的東西。」等到做成了,他又會去搞點新玩藝兒。他父親不得不逼著他在工作之外,多交幾個朋友。

2005 年 9 月份,風險投資公司 DCM-Doll 資本管理公司(DCM Doll Capital Management)給科恩的新創企業投資了 875 萬美元,它相信科恩能把 BitTorrent 變成一門生意。現在,科恩必須證明他不僅在編程領域出色,還要證明自己在捉摸不定的公司世界一樣能獲得成功。在編程領域,規則主宰一切,一個理論是對是錯,可以很明確地加以判斷。而管理公司則需要尋求平衡與妥協,而且智慧並不總能戰勝愚蠢。他的父親巴里•科恩(Barry Cohen)說: 「他一定會把做首席執行官看成一件可以分析並能得出結論的事情。我想他並不天生具備當首席執行官的素質。」巴里 科恩是新澤西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教授。

去年9月的一天,科恩坐在華盛頓的萬豪沃德曼公園飯店(Marriott Wardman Park)的大廳里,他脫掉了腳上的麥樂登山鞋(Merrell),把腳(穿著 Gold Toe 牌�子)插進長沙發椅里。他剛用一根印著 ABC 家庭頻道(ABC Family)字樣的桔黃色大號鉛筆做完一本數獨(Sudoku,一種數字填充游戲——譯注)游戲集里的填數題。幾個小時前,他在為幾家控制互聯網主幹的公司舉行的會議上作了主題發言。大庭廣眾之下,他以印度式的盤腿坐在沙發上,把鞋子整齊地擺放在身前,對我解釋了 BT 軟體的影響。之後,他不再和身邊的人閑談,而是高興地說起了數獨游戲: 「這種游戲對人是個很好的調節。有不少竅門。掌握了這些竅門,就能破解任何數獨游戲。」

每當想到什麼問題,科恩總愛發表一通聽上去深思熟慮過的獨白。在一次早餐上,他說起了薯條與薯餅的不同、電信公司瀕臨破產的原因以及汽車油門的演變。(現在,為了幫助做家務雜事,他正努力學駕照。他妻子已經懷上了他的第三個孩子。)他在每個話題上的發言都很獨到、優雅,顯然是在腦子里斟酌過的。話說完了,他常常發出不連續的大笑,瘦弱的身子骨在笑的時候一動也不動。他在 LiveJournal 網站建立的博客也充滿了這種深刻的見解,看過的人一定會引以為必讀之物。DCM 風險投資公司的創始人之一趙克仁(David Chao)說: 「無論你和他說到什麼話,他總喜歡做深入的討論。這是偉大思想家和偉大策劃者的典型標志。」

科恩在曼哈頓上西區長大,父母發現他有了不起的頭腦,但缺少了某樣東西。6 個月大時,他會把一塊積木放在手裡,翻來覆去地玩上幾個小時,同時還目不轉睛地盯著它。他最早學會說的幾個詞兒是「翻到」、「運行」、「列印」……全是從家裡那台 Timex Sinclair 計算機發出來的。5 歲時,他就用這台計算機學習編程。顯然,他在某些方面出類拔萃,但和同齡孩子的隔閡卻越來越大。他的弟弟、BitTorrent 公司的首席技術官羅斯(Ross)說: 「在社交方面,一直和別人不一樣,他很難交到朋友。」羅斯仍然不相信哥哥患有亞斯伯傑症。實際上,這種病被確認的時間並不太長。甚至到了 1994 年,在醫生的寶典《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Disorders)里,也沒有對它的詳細論述。而在此前一年,科恩已經從公立精英學校史圖維森公立中學畢業了。

如今,科恩承認: 「我知道我很怪,與別人交往時有很強的失敗感。過去,我不能很好地理解別人,所以有許多事情搞不懂,現在我已經知道那些是怎麼回事了。這樣的事情我能回憶起很多。」對社交的困惑,使人們以為他不是個叛逆分子就是愛逃避的人,或者兩者都是。他差點沒通過高中一年級的數學課,因為他在考試時做完第一道題後,就拒絕做其餘 49 道題,宣稱這些題不過是第一道題的變形。我給他的學校打過電話,詢問科恩在當數學小組組長時的情況。接電話的負責人張口就說: 「那是個愛胡思亂想的傢伙!」

並不是所有人都持這種看法。1992 年,貝爾實驗室(Bell Labs)前研究人員巴特•塞爾曼(Bart Selman)在紐約大學發表關於計算機科學一個生僻領域的演講,科恩不請自來。他纏著塞爾曼,提了一些很精闢的問題。塞爾曼給了他一般只向大學學生提供的暑期實習機會,還讓他接觸用於解決蛋白質折疊、復雜物流等大型問題的軟體里的新型演算法。目前在康奈爾大學任教授的塞爾曼說: 「我們讓他嘗試這項工作,他沒說什麼就走開了。一周後他說: 『嗨,我找到了加快一百倍的方法。』許多科學家-世界知名的人——都思考過這個問題,而布拉姆來了之後,做出了新成績。」

可惜,麻省理工學院和其他理工學校並不看中科恩的天才,它們更注意他那令人失望的學分。他去了布法羅大學,兩年後就退學了。塞爾曼說,後來只和科恩有過一次聯系。神童給他打電話,問他是否能寫一封到 RadioShack 公司的推薦信。當時,科恩因不服從領導,剛被金考公司(Kinko's)炒了魷魚,而網路正在興起,他開始在一家又一家網路公司打工。大概在此期間,他解決了最大的一個難題: 他的行為動機與方式。在讀過很多資料後,他認識到自己患有亞斯伯傑症。通過了解自己和別人的行為動機,科恩已能夠更好地應對這個世界。他的妻子從前是位系統管理員,他倆在 2004 年結婚。在妻子眼中,他的這個病甚至也有優點。「她覺得我坦率得可愛。」科恩如是說。接下來的難題,使科恩讓自己與世隔絕,也最終讓全世界把他看作明星,而不再是喜歡胡思亂想的傢伙了。

在 BT 軟體出現之前,大文件的傳輸極為緩慢。假如你在網上搜索到某人有你想要的電視或電視劇,你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再等待。你要等待位元組一點點傳到你的電腦上,再組裝成文件。有時候,你還等不到這時候。科恩突發奇想,他把文件分割成片段,通常為 1,000 份,讓眾多下載用戶分擔傳輸的痛苦。一台用戶端機器上的 BT 軟體可以與其他准備下載同一文件的用戶進行「對話」,自動交換各自所需的片斷(見圖示)。用戶越多,下載越快。科恩還在軟體里加進了一些精明的設計。比如,機器下載文件的速度相當於它們上傳該文件的速度。這是為了阻止有人企圖吃白食,光接收不貢獻。程序還總是首先找到並提供上傳文件中被下載次數最少的片段。這是為了讓更多的機器首先下載這個片段,增加它的被下載次數。

2003 年,BT 軟體得到了第一次實際應用測試,檢驗了這一原理是否能不限規模地加以應用。開源軟體公司 Red Hat 在 2003 年發布了 Red Hat Linux 9 操作系統。對該產品的需求極大,用戶紛紛下載,導致 Red Hat 的伺服器癱瘓。但德國奧登堡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專業學生艾克•弗羅斯特(Eike Frost)有幸得到了這個軟體。他把它放在 BT 文件里,並在熱門技術網站 Slashdot 上發布了鏈接,邀請網友前往下載。人們蜂擁而至。三天內,Red Hat 的用戶交換了 2,115 GB 的數據,容量相當於國會圖書館的全部藏書。高峰時,有 4,500 台電腦同時交換文件片段,上傳和下載的速度達到了每秒 1.4 G。弗羅斯特估計,如果他租一條專線來處理這么大的流量,要花費 2 萬至 6 萬美元。實際上,他只付了 99 美元的伺服器占機費。

盜版者看到了好處,但一些合法的企業也看到了好處。游戲製作商暴雪娛樂公司(Blizzard Entertainment)利用 BT 發送游戲《魔獸爭霸》(World of Warcraft)和補丁。這款游戲有兩 G 大,相當於 3 張光碟的容量。暴雪娛樂公司首席運營官保羅•撒姆斯(Paul Sams)說: 「許多人下載了我們的游戲,沒有上百萬,也有幾十萬。」Sun 公司(Sun Microsystems)通過 BT 向數十萬用戶提供完整的 Open Solaris 操作系統。它還打算在今後幾年更多地藉助 BT,將所有軟體變成開源代碼的軟體。動畫片巨頭 ADV Films 等公司也把 BT 當作向大量影迷放送預告片的最佳辦法。

這些令人興奮的事情足以讓人對公司充滿信心,但一件事除外: 沒有哪家公司向 BitTorrent 支付一分錢。科恩製作的是開源軟體,誰都可以修改、發送和使用。BitTorrent 網站得意地聲稱: 「本公司只接受捐款,數額不限。」DCM 注入的資金將用於支付當前 13 名員工的工資,但無法保證公司的長期生存。不過,科恩和首席運營官阿什溫•納文(Ashwin Navin)已經根據科恩的想法制定了藍圖。

納文今年 28 歲,他在 BitTorrent 的辦公室里向我描述的,是一家媒體公司的藍圖。公司的辦公室是由一間倉庫改裝的,位於舊金山老港附近。納文解釋說,BitTorrent 實現的媒體等式是最昂貴的部分——分銷——的大眾化。現在是它依靠內容來賺錢的時機了。公司計劃打造基於寬頻內容的新市場,這個市場有點像 iTunes,也有點像 eBay。公司可為想銷售(當然也可以是贈送)內容的商家提供內容存放場所,並為內容編目。它可以向賣方收取少量傭金或相關廣告費用作為營業收入。市場建成之時,公司將擁有獨一無二的網路 2.0 時代(Web 2.0)商業模式。公司還與 AskJeeves 開展合作,在 BitTorrent 網站主頁上建立內容搜索引擎,藉以銷售廣告。

搜索廣告?網路市場?就差把播客也用上了。BitTorrent 出自編程天才之手,但它的商業模式完全談不上新穎。Google 在今年春天推出了 Google 視頻(Google Video),允許用戶發布流媒體(但與 BitTorrent 不同,不允許下載)。用戶也可以銷售他們的內容。更可怕的是,Google 不限制上傳文件的大小,這使得 BitTorrent 簡單廉價的大文件處理辦法變得不那麼實際和必需了。去年 10 月中旬,蘋果公司發布傳聞已久的視頻 iPod,用戶可以通過熱門軟體 iTunes 下載電視劇和皮克斯公司(Pixar)的動畫短片。納文說,Google 和蘋果都是競爭對手,但 BitTorrent 不僅提供電影和電視劇。此外,他還估計寬頻將使蘋果公司「付出巨大代價」。

這些可怕的競爭對手帶給 BitTorrent 公司的挑戰不是技術上的,而是商業上的。它要拿出自己的服務來。所以,今年夏天,他們請來了弗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他是唱片業傳奇人物克萊夫•戴維斯(Clive Davis)之子、娛樂界知名律師。他們要他負責同音樂公司的談判事宜,以爭取銷售各類音樂產品的授權,包括專輯、MTV,以及大到一張 CD 也裝不下的高保真音樂。戴維斯說: 「人人都知道 BitTorrent,當我打電話說: 『見個面吧?他們想合法化,』所有公司都歡迎我們。」納文暗示,公司和好萊塢也在進行類似的談判。

科恩知道,公司需要納文這樣的人來運營。納文魅力十足,科恩離不開他。但科恩並不打算過分放權。他說: 「我現在還是首席執行官,因為別人當首席執行官我不放心。」為了讓我對這個話題感興趣,他一個勁兒地試圖預測未來,把整件事看成又一個待解的難題。「我真心希望,那麼多的內容製作人都能通過在網上發布內容賺到錢。」接著,科恩又列舉 Google 和 eBay 作為榜樣。他強調,創造這樣一個市場,對內容製作人和他們的公司都有好處。「但為別人掙錢,比為我自己掙錢更令人感到驕傲。為自己掙錢也說得過去,但人們多把為別人掙錢當成一個高尚的目標。」 在媒體界和娛樂界,幾乎人人都認為,數字銷售是大勢所趨。隨著寬頻費用下降、媒體大公司的技術意識越來越強,已經產生了控制連接消費者的渠道、讓中間人去死的強烈願望。去年 9 月底,在作為好萊塢要人的最後一次演講中,前迪士尼公司 CEO 邁克爾 艾斯納對同行說: 「我們不應該為同儕傳送(Peer-to-Peer)、Wi-Max 或是 802.11 這些技術行話感到驚慌,我們要接受它們。」那麼,BitTorrent 會不會與電影公司攜手走進樂土呢?這還不好說。

目前,好萊塢只是暫緩了對 BitTorrent 的判決。對有些人來說,這已足夠。公司的投資者肯定在盼著 Skype 的故事發生在它身上。Skype 是一家新興的網路電話企業,不久前被 eBay 以高達 41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DCM 的趙克仁說: 「我堅信,在 BitTorrent 統治了大部分網路傳輸,而且擁有 4,500 萬用戶的時候,你已經可以把它變成錢了。」

不過,對於科恩是否將始終引導這一過程,還很難說。亨利•考茨(Henry Kauts)曾在貝爾實驗室與科恩親密共事過,現在是華盛頓大學教授。他認為,BitTorrent 能不能帶來回報,科恩根本不會關心。2004 年秋天,這位前實習生突然走訪了考茨的辦公室,向他詢問了有關穩定性測試方面的問題。兩人還談起了離開貝爾實驗室的情況。科恩提到了 BT,但講得不多。這讓考茨覺得奇怪。他說: 「我想,如果 BT 被定為非法軟體,不得不消失,是不會對科恩有什麼精神打擊的。他只是把 BT 看成一個他已解決的有趣難題而已。」

⑨ 學計算機的人有多可怕

學計算機的你們傷不起
1.說開心的都不是程序猿。不錯,程序猿工資是比普通階層高那麼一點,但是真的也就高一點,人家前台文員拿三千,程序猿就拿5000。真正高薪的程序猿也就只有在大企業的程序猿,普通的小公司都是最少的價錢做最多的事,連續加班好多天就不說了,還各種通宵熬夜薪水不見長。業內的經常都會聽到有程序猿猝死的消息,這樣的工作你做得開心嗎?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但是你的收入卻得不到多少增長,相對的做產品之類的,絕大部分都是到點就下班的人,而他們的薪水卻比程序猿只多不少,你說做程序猿開心嗎?

2.計算機類的專業好像一直都非常火,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互聯相關的計算機專業,如大數據、AI人工智慧近年來更加火熱。特別是前段時間網上還流傳了一個校招薪酬數據,動輒30萬以上的薪資更加羨煞旁人。但是!你可知道,想拿到這樣的薪水,需要非常優秀的能力,而且還要經常加班到深夜,這往往也是一般人所不能接受的吧。

2什麼樣的人適合學計算機
從性格上說,中性或偏內向的人適合從事電腦工作(我就是性格內向的人),因為因為內性的人一般不太喜歡「外交工作」,也不太喜歡工作中有太多的溝通方面的事,要讓他天天與人耍嘴皮子,或跑南闖北的事他一定不喜歡,但這並不是說明他就沒有表過能力或處事能力,也許他的書面表達能力或應變比你還要好(比如俺)。從事電腦工作一般上述事情就相對比較少,並且電腦工作還需要有「坐功」的人才行,一般情況下性格內向的人比較喜歡靜,「坐功」不用練就比性格外向的人「功力」好,工作效率也會很出色,差錯還會比其它人少。

從愛好上講,喜歡電子,數碼產品的人,遇到問題喜歡尋根求源,能舉一反三,想像能力比較好的人比較適合。為什麼說「喜歡電子,數碼產品的人」比較適合,因為現在高科技數碼產品月新日異,比如有些人看到朋友手中有個新「新玩意兒」覺得沒擺弄過,便最多瞟一眼,而有些人卻要接過來總想搞清楚怎麼使用,一般後者這些人都對電腦也有很多的好求知慾。為什麼說「遇到問題喜歡尋根求源,能舉一反三」的人比較適合,因為僅僅電腦這一方面的知識,就夠你「活到老學到老」了,遠遠不止「十萬個為什麼」,還有電腦知識中有很多共同點、相似處、同道理。所以你必須能「舉一反三」。為什麼說「想像能力比較好」的人比較適合,因為我們電腦工作者一般不只是做一個普通的文員,打字員,不說搞研發,至少也應該要懂一兩種軟體的專業技術,一般的軟體都需要我們不但要懂基本操作,還需要有豐富的想像能力,由虛擬到實際,有無形到有形。所以然也。

⑩ 程序員里的天才

你算一下每小時你可以寫多少行程序,每天你寫的程序行數又是多少,乘以365,就是一年你最多能寫的行數

——————————————————————————————————————————————

比如,一個神人,一小時100行,一天10小時有效工作時間,一天的工作量就是1000行

乘以365就是365000=36萬行代碼

——————————————————————————————————

如果1千萬行都是自己寫的話,一個小時就需要以上工作效率的30倍,
也就是說一個小時你要完成3000行的代碼

3000行代碼是我作自我評測的時候,半個月的工作量。。。。。。

這么說,你有概念了沒有?

閱讀全文

與天才程序員有多可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解壓機壓什麼不爛 瀏覽:370
大牛盒子插件文件夾 瀏覽:12
用友t3如何遠程連接伺服器 瀏覽:740
保時捷行車記錄儀需要什麼app 瀏覽:715
文件伺服器中的DFS全名是什麼 瀏覽:460
365小說app現在叫什麼 瀏覽:53
海貝音樂app的獨佔usb輸出是什麼 瀏覽:400
宏觀經濟學高鴻業pdf 瀏覽:296
我的榮耀9x有方舟編譯器嗎 瀏覽:974
linux父子進程通信 瀏覽:889
程序員為什麼總是用手機 瀏覽:309
安卓9程序怎麼用 瀏覽:846
如何恢復編譯 瀏覽:851
mybatispdf 瀏覽:880
plc使用的是單片機嗎 瀏覽:814
如何讓安卓平板音量上限 瀏覽:236
代理伺服器請求超時如何設置 瀏覽:117
pdf批量蓋章 瀏覽:780
珠江寬頻網關伺服器地址 瀏覽:711
程序員練打字網站 瀏覽: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