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業余愛好者,或者是想對電腦有多一點了解的同學:
推薦WORD、PPT、EXCEL,計算機基礎
簡單學習一門計算機語言(比如C語言)
第一點能熟練就很不錯了,至於第二點屬於個人擴展
不從事IT行業的話,數據結構、演算法分析、計算機組成原理等等不必深入學習,如果有興趣也可以涉獵。
⑵ 程序員和碼農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碼農就是只會敲代碼,不會學習新技術,不會學習管理,不會往上爬.
程序員就是分為:碼農和非碼農
<?php
if(程序員=不會學習新技術,不會學習管理,不會往上爬){
echo '碼農';
}else{
echo '非碼農';
}
?>
⑶ 非科班程序員和科班程序員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主要差距就是科班程序員做的都是核心東西,而非科班的只是打打代碼而已。
⑷ 任正非、雷軍、劉強東和黃崢,誰不是程序員出身
眾所周知,中國企業家是最累的一個群體,他們高負荷的工作時間,占據了享受生活的閑暇,舟車勞累似乎成了常態。眼袋和皺紋體現在不該擁有的年齡上,這就是中國企業家的付出印記,之所以稱這類人群為「企業家」,他們擁有的不僅僅只有錢,還有足夠含金量的出身!
對於任正非、雷軍、劉強東、黃崢四人誰的出身不是「程序員」,結果真的出乎意料!華為公司作為中國的科技公司,它的創始人任正非卻非「程序員」出身。
其實出身和個人成就以及發展關聯並不大,就像任正非一樣,出身並沒有限制他的成就!
⑸ 人類怎樣才能證明自己不是活在電腦程序里
不開玩笑了,言歸正傳。我是一個程序員,這個問題呢,對於普通人,尤其是非程序員來說,會想 這問題好奇怪啊,人怎麼可能是程序嘛,世界更不可能運行在程序中了!但是對於有一定學識,愛好科學的高級知識分子尤其程序員來說,這個真的很難回答,因為我們真的有可能是生活在一個程序中的。
首先,按照我們目前的理解,我們人類是生物,不是機器,但從物理本質上,我們卻可以看做是有著精密器官、感測器的,可自由復制,修復自身的機器。
我們的視覺,觸覺,痛覺,產生的愛情,親情,都是電信號的傳遞和信息的處理過程。而像所有對於我們來說可以吃的東西,本身並沒有味道,我們感覺很好吃是因為舌頭上有相關受體,這些受體接觸到糖分,氨基酸等物質會將電信號傳給大腦,大腦經過處理形成了好吃的感覺,並產生獎勵大腦的物質,讓自己開心,下次還會主動尋找食物,所有的慾望它們形成的機理都是這樣的。
生物所有慾望你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都和生物自己的生存,或者繁殖後代有關,也正是有了這些慾望和尋求滿足慾望的方法的能力,才讓生物一步步進化生存到今天,所有的生物都是這樣。
基於這個理論,我們會發現,如果我們製造出一種機器,賦予像人一樣的相關感測器,相關的大腦反饋機制,獎勵機制,甚至更復雜的功能,讓他們也自己搜尋能量,修復自身,復制自身,是不是機器也算是一種生物了呢?
那這種生物是不是程序生物呢?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人類也是更高級的未知「生物」製造出來的,那麼我們是不是也是程序生物呢?
如果再進一步說,未知「生物」不僅製造出了我們這些生物,也製造出了非生物的土地,空氣,太陽等等,可不可以說我們都是在一個自由度很高的程序中?
或許你會覺得好像這個未知「生物」自己製造出這么多東西不太可能,那麼他若不製造這些物體,而是直接將所有的事物模擬出來,像計算機程序那樣,或者說像我們玩的3d游戲那樣,賦予每個「生物」對世界模擬的感知,只不過程序更復雜更精細,我們不是就想你所說的生活在一段程序中了嗎?
對於證明我們是否真的生活在程序中,如果用我們當下的計算機程序思想或者說編寫的游戲的運行思想來理解,我們可以這么想:模擬所有物體的運行是很耗計算機資源的,那麼對於不是很重要的物體的運行,就不分配過多資源。
比如我們所有生物都不觀察的非生物物體,它的運行就不需要花費太多資源(畢竟我們都不看他,他再怎麼粗略地運行都不影響我們這些「生物」對其他事物的感知和處理)。那麼我們現實中有這樣的事情嗎?
雙縫干涉試驗就是一個可能的例子,當我們去觀察雙縫試驗時,他會表現的像是粒子,不會出現衍射現象,而像是粒子運動。而我們不觀察時,卻會出現波才會出現的衍射現象,或許是因為波運行起來更省資源吧。
從這一點看,彷彿我們是生活在程序匯中的。我的理解就是這些,語言不通順的地方請諒解,我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不是很強。
⑹ 非程序員,為方便工作開發了web應用給公司其他部門同事使用,所有權怎麼算
軟體所有權歸你,公司找你要你可以不給.但是你是上班期間開發的,所以公司可以以在上班期間做其他事開除你.如果你的軟體只是一些簡單的功能的話,可以直接送給公司,沒必要把關系鬧僵,伺服器的費用你可以跟公司明說,或者讓公司自己購買伺服器.
⑺ 非計算機專業的程序員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
我參加過我校大量高能物理、天體物理,理論物理,地球物理學,和一系列的理論科學的學生,這些人實際上是程序員,他們每天就是寫代碼,來提高他們的需求不是一個產品經理,但其他同行獲取數據或其他實驗物理學理論提出的對等概念。事實上,他們是第一個面對大數據這種問題,如大量的高能物理數據存儲、壓縮和分析,它很熱各種大數據的數據挖掘演算法在這些基本日常工作,他們也面臨著早期計算性能瓶頸,GPU並行,超級技術、FPGA加速度等等都是他們的手段。
⑻ 誰能解釋一下這是為什麼
因為真正的程序員很嚴謹,你告訴他買一個西瓜,這是行動的目標「一個,🍉」,後面是一個條件語句:如果看到西紅柿,就買兩個。條件是「看到西紅柿」,後果是行動的目標由「一個」變成了「兩個」。所以,程序員按照自己的邏輯判斷,買來了「兩個西瓜」。
而非程序員的理解,買一個西瓜,就是一個單獨任務,看到西紅柿🍅,也順便買了兩個😜,他不會想到「看到🍅」對「買🍉」的影響。非常在情理之中。
總之,這個題目表述不清,是在理解時產生歧義的根源!
⑼ 非程序員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非程序員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1件,有0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非程序員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⑽ 非程序員學什麼編程語言好 怎麼學 數據結構 編譯原理 微機組成原理 用不用學
·NET!那些什麼原理暫時別學。學語言關鍵是每天不停的練習,不停的敲代碼,慢慢就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