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服從命令是軍人天職
這個問題曾經難倒多少熱血青年啊。從軍十載,略有體會,談談吧:
1:軍人以服從為天職,這個毫無疑問的。
2:對於戰士來說,上級的命令分為兩種,一個是直接上級,二個是間接上級。如果直接與間接上級的命令意圖一致的話是沒什麼好說的,按照總意圖去做就行了,尖銳的問題是:當直接上級與間接上級的命令不同的時候,甚至相悖時,以直接上級的命令為執行基準。因為直接上級是對自己直接負責的。
3:您的問題尖銳之處在於:當自己不打折扣的執行了直接上級的命令時,後果如何?請放心,士兵只需要執行命令,後果,是由下發命令的人負責的。
4:打個比方:戰場上或者是平時,一位司令員老N有叛國傾向,作為連長發現老N的苗頭,這時候連長命令自己的部下將司令員老N暴打一頓再捆起來,上交總部,經過查實有兩個結果,一是這個司令員老N真的叛國,那上級獎勵下來,連長會做的話會給士兵獎勵的。二是司令員老N沒有叛國,那總部追查下來,連長可能槍斃,但士兵是不會受到任何處置的。
5:所以,命令下來了,不管對錯,先執行。士兵,只需要不折不扣的執行上級的命令,依照總的意圖去落實,至於後果,不是你考慮的。因為你的上級風險比你還要大。
⑵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句話是如何理解的
一個經過生死的因戰五級殘疾軍人是這樣理解「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句話的:「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是建立在信仰和信任基礎上的,只有相信黨、相信黨指揮槍,相信上級首長立足於高點、大局和環境因素,才會有每一個解放軍官兵自覺的「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
⑶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絕不背叛國家,絕不叛離部隊。
⑷ 怎麼看待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這是古今中外少有爭議的一句話,尤其是在軍人圈子裡。因為戰場局面千變萬化,上一級更能掌控全局、著眼未來,下級堅定的執行全局任務是沒有商量的。尤其是「兵者,詭道也」,即使是上級下令投降,下級也需要服從,因為上級很有可能是在策劃計謀。
其實,「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是存在例外情況的,古今中外都有類似的例子。首先《孫子兵法》里就講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意思就是在外作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不受上級命令約束。
古往今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況非常多,但所有前提都建立在勝利的基礎之上,如果「不受君命」而且沒有取得勝利,那違令者一定會很慘。宋代岳飛曾經被趙構12道金牌召回,前11道金牌岳飛都拒絕了,如果岳王爺最後能夠贏回二帝或許還能挽回一切,而最後如果完成不了這個目標,結局是註定的。
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在上級命令必然違背良知的情況下發生的,因為軍人首先也是一個人。
1992年兩德統一後,幾位曾經射殺過越境柏林牆市民的士兵接受審判,辯護的理由是自己執行的是上級命令。但是法庭認為,執行命令可以,可是否進行准確射擊的權力仍然在士兵手中。柏林法庭最終判決:開槍射殺人的士兵判三年半徒刑,不予假釋。
主審法官發表了一段經典名言:「東德的法律要你殺人,可是你明明知道這些唾棄暴政而逃亡的人是無辜的,明知他無辜而殺他,就是有罪。這個世界在法律之外,還有『良知』這個東西。當法律和良知沖突的時候,良知是最高的行為准則,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你應該早在決定做圍牆衛兵之前就知道,即使東德國家法也不能抵觸那最高的良知原則。」
西點軍校將「拒絕執行不合理命令」寫入了道德課程。
不過盡管如此,各國在執行過程中都難免會出現標準的不統一。畢竟有時候立場不同,良知和善惡的判定是會出現差異的。
⑸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真的好嗎
軍人服重命令,是不容置疑的。為了戰場全局的需要,不理解的也要堅決執行。緊要關頭,沒有解釋的餘地。只有服從。至於說到鐵石心腸。指揮員到一定時期,為了全局著想,就得犧牲一部分,保全戰場全局的進展,或挽救全局的局面。這時如果沒有鐵石心腸,那就會全盤崩潰。這是需要鐵石心腸的。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一切軍事行動,不管是正義、還是不正義,都會如此。為了政治集團的利益,都要這樣的。誰也改變不了的。
⑹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句話對嗎
一個因戰五級殘疾軍人回答提問者:「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句話,對於軍人、特別是基層官兵而言是對的;處於軍隊基層官兵,其思維、見識和全局觀畢竟是有一定局限的;而上級顯而易見的處於優勢地位,下達的命令縱然是從全局出發的,所以「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句話是對的。
⑺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是對還是錯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是對的,這是大多數國家認同的條令。但服從不等於機械式盲從,在戰場情況瞬息萬變的情況下,臨陣指揮官需要靈活機動,在不違背大目標的前提下,可對具體方案做更有利的小范圍修改調整。
⑻ 服從命令是人最基本的要求么》
服從命令是天職,條規法令要牢記,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得勝利。任何環境中,只有遵守規則、服從命令,才能取信於人,才能被人尊重;只有遵守規則、服從命令,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只有遵守規則、服從命令,才能凝聚成工作的集體,成長為能打勝仗的團隊。 藏獒是一種依賴群居才能發揮作用的動物,群居的生活會讓它們具有健全的心智,會在潛移默化中教會它們許多必須遵守的規則,從而使它們的行為方式符合某種代代相傳的習慣。這種規則和習慣既體現著藏獒自身的生存需要,也體現著人類的需要。 藏獒從不向主人發起攻擊,因為藏獒認為忠誠於主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遵守規則的一種表現。 公藏獒不向母藏獒發起攻擊,是藏獒世界裡的一種恆定的規則。如果遇到母藏獒的攻擊,忍讓和退卻是公藏獒唯一的選擇。 規則自人類社會形成以來就已經存在。按照法學家們的說法,規則是為了保證人類不在互相爭奪中毀滅而指定的約束人們的行為規范。人類社會需要規則,因為規則是人類社會得以維持的必要條件。社會是由各種各樣的人組成的,人們必須依照規則分享自然、社會、政治和經濟資源。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如果只有一個人,規則是不必要的;如果多了一個人,一些簡單的規則就必需了。比如,兩個人如何互不幹擾,如何互相協調。 組織是人的組合,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但是組織卻要力求避免這種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干擾,要求步調一致,所以,規則的約束不可缺少。規則是一個組織生存和發展的保障,沒有了規則,組織成員就會像一盤散沙,各自為戰,沒有前進的方向。規則是組織成員的行為能夠全體一致的前提和基礎,要使組織成員具有統一的行為,組織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建章立制」,確定「游戲規則」。換一個角度說,使命和目標是指組織要干什麼,而規則主要是指組織成員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 規則的制定是少數領導者的事情,規則的遵守卻是所有組織成員包括規則制定者的事情。遵守規則是一種教養、一種風度、一種文化,遵守規則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品格。 美國管理大師吉姆·柯林斯在對大公司上億美元投入的項目研究過程中發現:當員工守規則時,就不再需要層層管轄;當工作守規則時,就不再需要管理制度的約束;當行動守規則時,就不再需要過多的管理和控制。 美國瑪麗·凱化妝品公司董事長瑪麗·凱在闡述自己對於規則的理解時指出:「我每次遇到員工不遵守規則時,都採取一種與他人不同的處理方法。我的第一個行動,是同這個員工商量,採取哪些具體措施以改進工作。我提出建議並規定一個合情合理的期限。這樣,也許會獲得成功。不過,如果這種努力仍不能奏效,那我就必須考慮採取對員工和公司可能都比較好的辦法———當我發現一個員工不遵守規則、工作老是出差錯時,就決定不要他!因為遵守規則沒商量。」 規則的價值在哪裡?曾任英特爾公司副總裁的華人虞有澄有這樣一段論述:「有關規則在龐大的組織中的作用,軍隊也許是最好的例證。每一天准時訓練,一切都井然有序,所有的武器隨時保持清潔。事實上,士兵所接受的第一項訓練就是遵守規則。原因很簡單,在戰爭中,嚴明的規則是制勝的關鍵。在商場上,規則同樣重要。」正是因為意識到規則的重要性,英特爾公司才將「注重規則」列為其6大價值觀之一。 有的管理者為了保障企業的健康發展制定了員工必須遵守的規則,但在執行過程中,卻又常常因為疏於監督而使規則變成了一紙空文。在這種情況下,當某些員工因忽視規則的約束而行為散慢鬆懈時,就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既然制定了規則,管理者就一定要監督員工認真遵守,並主動執行。 凡事都要講規則,違反規則必將自食其果。要想生活在一個更和諧的社會中,就要自覺地嚴格約束自己,時刻將規則放在心中。無視規則、對抗規則的人,常常受到規則的懲罰,到處碰壁,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人養了一群雞,每當他去雞舍喂雞時,總會把柵門弄得很響。 雞群從主人弄出的聲響里就可以判定要美餐一頓了,於是紛紛爭先恐後地湧向窗口,把頭伸到用木棍搭成的圍欄間,拚命地啄食石槽里的飼料。 一隻身強力壯的公雞總能比同伴們搶到更多的飼料,同伴們因為身體弱小便只能默默地忍受這種分食不公的待遇。 一天,一位客人登門造訪。主人便到雞舍欲殺雞招待客人,依舊把柵門弄得很響。 群聽見響聲爭先恐後地湧向食槽,依舊是那隻身強力壯的公雞,在把那些身材矮小的同伴們擠得東倒西歪之後,最先把脖子伸到用木棍搭成的圍欄間。於是,主人手起刀落,將那隻蠻橫無比的公雞的頭給斬了。 那隻身強力壯、蠻橫無比的公雞僅憑條件反射便盲目地把頭伸出,卻不知死亡在等待著它,就這樣稀里糊塗地成了主人招待客人的下酒菜。 為使藏獒服管,主人會對它們進行拴系,使它們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意識和服從意識,記住自己的活動范圍是有限的,一切都應在主人容許的活動范圍之內。藏獒對主人極端忠誠,能很好地服從主人的命令。 服從是指在第一時間對命令的執行,無條件、及時、准確、完全地執行上司的命令。執行力是建立在絕對服從的基礎之上的,沒有服從就沒有執行力。組織的效率來自組織的執行力,執行力的具體表現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 對一個組織而言,優秀的人才和正確的戰略固然重要,完善的制度和嚴明的規則也很重要,但這些都只是先決條件。只有所有組織成員絕對服從與徹底執行,才能把優秀的人才聚集起來,才能把正確的戰略變成現實。每個組織成員都服從上級的命令,就如同每隻藏獒都服從主人的命令一樣,因為服從是行動的第一步。大到一個國家、一支軍隊,小到一個企業、一個部門,其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是否完美地貫徹了服從的觀念。
⑼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還有一句是什麼
以克敵制勝為榮耀,以維護和平為榮耀。
遠驅虎豹三千里,近保黎民十萬家。
⑽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用在職場上可以嗎員工以服從上司命令為天職
可以不服從但是你不怕給你穿小鞋,不怕給你使絆子,更不怕當眾批評你,那些領導批評人都是沒理由的甚至把別人的過錯扣在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