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廖雪峰的python教程有一點地方沒看明白,求指導
題主貼了兩遍函數,似乎是一樣的,下面就分析這一個版本:
defadd_end(L=None):
ifLisNone:
L=[]
L.append('END')
returnL
不明白題主說的「一直往裡面加END」是怎麼回事。函數里既沒有循環也沒有遞歸,怎麼會「一直」加。。。
關於默認參數,其作用是:使add_end()的返回值 與add_end(None)的返回值相同。因此下面不再單獨分析輸入0個參數的情形。
「return的L是全局變數,而傳入的參數L是局部變數」這個說法很奇怪。當傳入的L是None時,該函數的會新生成一個list,向其中加入一個字元串『END』,並返回這個新生成的list。而當傳入的L是一個list,哪怕是空list時,該函數的作用是向傳入的這個L新加一個元素'END',並返回傳入的那個L。
L.append('END')這一行,如果縮進的話:當函數傳入的L不是None時,就不會向傳入的這個L新加一個元素'END'。因此縮進與不縮進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㈡ Python 中關於filter函數問題求教
看文字的話會很亂,和圖一起看會好一點
首先,it是個生成器(_odd_iter),並使n=3,隨後,it作為一個生成器存在於filter對象中(迭代器),並使it為一個filter對象,經過循環,到達next語句,先計算it _odd_iter(生成器),生成了新的數之後,開始計算filter。第一次循環的時候第18行的代碼相當於 it = filter(_not_divisible(3), it ),等號右面的it還在等待next調用生成值,生成值之後,就將它代入為lambda的x中……第二次循環的時候第18行代碼變成 it = filter(_not_divisible(5), filter(_not_divisible(3), it ) ),同樣等號右面的it仍然在等待next調用生成新的值
我剛看這個教程,不知道對不對。。。
對了我看見有一個人問把代碼第18行改成 it = filter(lambda x: x % n > 0, it)
會失去過濾功能,我覺得,lambda是一個臨時函數,所以覺得像filter(div(5), filter(div(3), it))這種存在多個lambda臨時函數的話是很奇怪的,
在調試時,發現filter只檢測了一個n(最近被賦值的),相當於7%5,9%7這樣,因此失去過濾素數功能。模擬一下,在將要輸出5的時候,it = filter()的那行代碼變為:
it = filter(lambda x : x % n >0 , filter (lambda x : x % n > 0 , it ) ),it將值賦給x,但是,我覺得n被賦值時,會刷新其他lambda中的n,造成類似於 it =filter(lambda x : x % 5 >0 , filter (lambda x : x % 5 > 0 , it ) )的情況
㈢ 廖雪峰python3教程怎麼樣
您好,每個老師的都很不錯!
我現在也正在看Python,個人認為,應該先找一個能基礎入門的,快速看完並實際練習一遍,然後在結合其他人的書在看幾遍,這樣效果比較好。每個人寫書的特點都不一樣,因此分類的重點什麼的都不太一樣。這樣多看看多練習一下,能更全面一點!
視頻的話,也類同,不過建議先看書自己來,自己把代碼敲一遍,然後在看視頻,看看自己出錯的地方,老師怎麼解決的,自己是怎麼解決的,那種方法更好一點!
共同進步~~~謝謝
㈣ 想學慣用python寫網路爬蟲,有專門介紹的書籍嗎
去廖雪峰那裡去看吧
他寫的python的教程很不錯
在我看了幾本書裡面,還是覺得廖雪峰寫得最好
我學習python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是基礎,那麼這個教程很好的就是廖雪峰的python教程,由淺入深非常好理解;
第二個是爬蟲,爬蟲零零碎碎從網頁學習了一些進階的東西,最後在博客http://www.cnblogs.com/nima/p/5337858.html裡面學習到了很多東西,當然你要有足夠的自信才能學會這個上面的東西,這里已經很深奧了
如果覺得還不夠的話,那麼就去學習python的數據結構吧,保證舒服
第三個你就去我的博客園裡面看吧,反正我的也是主攻python,寫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很多
http://www.cnblogs.com/TTyb/
㈤ 推薦一本自學python的書,好理解的,比較全面的
Python入門學習的好書籍有很多,像「笨辦法學Python"、」Python編程入門與實踐"、「Python編程快速上手」、「父與子的編程之旅」等等。
個人經驗:如果一點編程基礎都沒有,建議看看笨辦法學Python,雖然這本書是Python2.7的編程環境,但是通俗易懂,如果懂一些編程知識或學過其它編程語言,建議Python編程入門與實踐好一些,裡面的項目對實際工作中的作用較大。
㈥ 關於Python 的經典入門書籍有哪些
1.《Python編程:從入門到實踐》
這本書算是比較全面系統的入門Python教程。基本的概念解釋得算是比較不錯的,我們知道,對於零基礎學習編程的人來說,基礎的概念是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誰能把基本的概念講得通俗易懂,那麼誰也就自然受歡迎了。
2.《像計算機科學家一樣思考Python》
本書更多的是想培養讀者以計算機科學家一樣的思維方式來理解Python語言編程。貫穿全書的主體是如何思考、設計、開發的方法。從基本的編程概念開始,一步步引導讀者了解Python語言,再逐漸掌握函數、遞歸、數據結構和面向對象設計等高階概念。
3.《Python編程:從入門到實踐》
2016年出版的書,基於 Python3.5 同時也兼顧 Python2.7 ,書中涵蓋的內容是比較精簡的,沒有艱深晦澀的概念,每個小結都附帶練習題,它可以幫助你更快的上手編寫程序,解決實際編程問題,上到有編程基礎的程序員,下到10歲少年,想入門Python並達到可以開發實際項目的水平,這本書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4.《Python核心編程第三版(中文版)》
該書向讀者介紹了這種語言的核心內容,並展示了Python語言可以完成哪些任務。其主要內容包括:語法和編程風格、Python語言的對象、Web程序設計、執行環境等。該書條理清晰、通俗易懂,是學習Python語言的最好教材及參考手冊。所附光碟包括Python語言最新的三個版本及書中示例代碼。
5.《Python演算法教程》
Python演算法教程用Python語言來講解演算法的分析和設計。本書主要關注經典的演算法,但同時會為讀者理解基本演算法問題和解決問題打下很好的基礎。全書共11章。分別介紹了樹、圖、計數問題、歸納遞歸、遍歷、分解合並、貪心演算法、復雜依賴、Dijkstra演算法、匹配切割問題以及困難問題及其稀釋等內容。本書在每一章結束的時候均有練習題和參考資料,這為讀者的自我檢查以及進一步學習提供了較多的便利。在全書的結尾,給出了練習題的提示,方便讀者進行查漏補缺。
㈦ 學習Python語言,看什麼書比較好
我看的是廖雪峰的python3教程。
但是感覺講得不是特別的詳細。需要一本工具書。此外還有很多的網路教程可以參考。
雙十一的時候買了一本python cookbook,網上也有電子版的。不過感覺電子版的翻譯的不是特別好。
現在關於python3的書不是很多,買這本書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他講的是python3,書的結構也很好。
但是如果你英語很不錯,那其實很無所謂的。
㈧ 廖雪峰python教程在哪
這是他的網站地址:www.liaoxuefeng.com
這是python專欄(有python2.7,python3,可供選擇):www.liaoxuefeng.com/wiki/
基礎學習的話,夠用了,但沒有太多的習題供練習,只是在每個章節的最後,會提出一些小問題,可以自己練習下,也可以留言請教。
其實主要還得靠自己多寫,多練。
㈨ 零編程基礎剛學python兩周,像各位大神求教
這里我推薦幾本我覺得很棒的入門書籍
最好按照順序閱讀,難度是由淺入深的
父與子的編程之旅: http://t.cn/R7s2ME8
這本書說的都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告訴我們編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初步了解Python的世界。
笨方法學Python: http://t.cn/Rie7W7L
這本書在知乎上都被推薦爛了,但是的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但最後的部分對於零基礎的人來說,跨越程度有點大,如果看不懂,可以暫時跳過
菜鳥教程 Python3教程 :http://t.cn/RqM5aF8
從這里,就可以完整的掌握Python這門語言的基礎語法、類型、函數、面向對象...
這里的內容都是最基本的解釋,只能告訴你一個大概。但這就是目前的我們所需要的,因為太難的,真的看不懂(比如 線程鎖 迭代器 生成器...)
簡明教程: http://t.cn/RMP60Nw
這相對於菜鳥教程,更加的精煉和簡介,也是非常的棒!
廖雪峰的Python3教程: http://t.cn/RK0qGu7
相對於前面的教程來說,廖大的更加深入,我當初是直接看的廖大,看到後面雲里霧里,所以完全零基礎的小夥伴,還是先嘗試其他比較簡單的好一點。
上面就是我推薦的一些入門的文本資料,
最後三個,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平閱讀學習
也不一非要按照我推薦的順序,
當然,光看是沒用的,上面的例子也要跟著做才能有收獲
㈩ 看完廖雪峰的python,但是感覺自己掌握不扎實,不知道該怎麼做
python感覺自己掌握不扎實,不知道該怎麼做
不管學習什麼新的東西,效率最低但是又不可或缺的環節就是看教科書了。雖然看書的過程可能會很無聊,但是過一遍書至少能對整個知識框架有個大體的把握。我最早知道 Python 還是在《黑客與畫家》這本書中看到的,書裡面有一章節是講編程語言的,作者很推薦把 python 作為學習編程的入門語言。我當時是把《簡明 Python 教程》給過了一邊,後來又看了一遍《深入python》,這里特別推薦《深入 Python》,除了介紹 python 的基本特性之外,還介紹了諸如函數編程、正則表達式、處理 HTML 和 XML等高級用法。除了看書,上公開課也是挺不錯的,視頻教學本來就比自己啃教科書有意思,而且完成課程作業也能鍛煉動手編程能力。我上過兩門不錯的公開課,一門是萊斯大學在 Coursera 上開的《Python互動式編程導論》,一邊學 python,一邊寫些小游戲,肯定不會覺得無聊;另一門就是 MIT 在 edX 上開的《計算機科學及python編程導論》,它是 MIT edX系列課程(XSeries)中的第一課,系列課程共兩門,除了這門課以外還有《計算思維及數據科學導論》,不過第二門就沒有上過了。
《簡明 Python 教程》
《深入 Python》
《Python互動式編程導論》
《計算機科學及python編程導論》
另外,我和題主的情況有點像,也不是學計算機專業的,並且同樣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以後也是想從事與數據科學相關的工作。我目前的狀況都是在自學,上公開課,看教科書,跟大牛們的技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