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語言 > 導入實體ug無法編程

導入實體ug無法編程

發布時間:2022-04-16 15:37:42

① parasolid格式導入的實體無法與UG中創建的實體進行布爾操作,操作時無法選中導入實體

導入的實體 有問題 應該是的 我拆電極 搞 了一個步驟 實體就選不了 很奇怪的事情 你看看 導入的實體能切成2半不 不能切開 就是實體有問題了 抽出實體的片體 縫合 重新做成實體 看看行不行 如果不行 就重新搞導入的實體

② 為什麼Pro/E轉換成igs文件導入ug後都成體了,不能編輯

IGS和STP等圖元格式為通用圖形格式,用於各個軟體的交流!

只要轉成IGS、STP後再導入,零件原來建模的特徵都會消失,只能看到一個整體的實體,無法編輯其原來的特徵了,只能在整體實體上再建立新的特徵進行修改了!

③ 從ug導出的體無法編輯怎麼辦

你導出的應該是片體,片體在PRO-E中無法編輯,原因是因為你在UG的實體中,有一些很微小的空閑,PRO-E比UG要參數化,所以在UG中認為沒有的間隙,在PRO-E中也可可能成為間隙,你查找下能不能看到間隙在哪吧

④ stp文件導入ug 不能編輯

如果是片體需要先進行縫合成實體才可以進行編輯。

⑤ 為什麼stp導到ug里就不能編輯了

在轉換過程中,我們首先要知道模型的尺寸大小,如果模型很小,而且又有很多小圓角、倒角特徵則我們最好做個操作:把模型放大數倍,放大後的模型中就沒有小特徵了。之後我們在UG中以STP的格式將模型導出。在PROE中導入STP格式時,我們首先新建一個空的零件文檔,再插入要導入的文件就OK了,一般系統已經直接生成了實體,如果還有破面可以再把精度調到系統的最大值0.01(這一點有時特別重要),再有破面的話就讓系統自動修補一下。當然如果UG中的模型本來就很大,那就沒有必要將模型放大了,但是當我們導入PROE中發現有破面時你不妨試試放大模型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如果STP格式還有破面的話,可以試試CATIA格式! (2) PROE轉UG PROE轉到UG中就簡單多了,我們可以用TRANSMAGIC這個軟體先把PROE檔打開,然後另存為UG格式,再在UG中導入時選擇parasolid 格式即可。一般得到的就是實體了。 (3) IGS轉PROE或UG 首先我們要知道手頭的IGS格式文檔是PROE還是UG中轉來的,如果是PROE中轉來的我們就用PROE將其導入,如果是UG中轉來的當然要選擇在UG中導入,因為軟體接收自己導出的文件格式肯定錯誤是最小的。當然,用PROE導入時如果有破面別忘了更改精度,用UG導入時,如果縫合生成不了實體別忘了改大縫合的公差。如果在PROE或UG中得到實體後需要相互轉換,可以參照上面所講到的(1)和(2)。

⑥ IGS導入UG里無法編輯 要怎樣才編輯 請各位朋友指教

IGS是去除了建模參數的,所以想按照建模步驟修改模型不是很好辦。改起來比較麻煩。
如果導入UG是曲面而不是實體的話,建議你重新保存為STP格式文件。

⑦ 已有igs文件 導入UG後 如何生成實體 然後進行數控車的自動編程

你想生成實體 只能在他的基礎上重新造型 ,說白了就是藉助IGS數據參數重新造型。

⑧ CAD實體導入UG8.0弧線可以編輯其他直線都不可以編輯,點不了,怎麼解決呢

新建草圖,用投影命令把線捕捉下來就可以。

⑨ ug出現無效的實體,無法保存和編輯

出現這種情況,有以下幾種解決方法:第一把文件另存一份,看能不能保存,第二要是不能另存的話,那就把這個文件里的所有東西全部導出另外一個文件,並且去除參數,第三要是上面的兩種方法都不行,那就只能導出igs,或是stp,或是X_T格式的文件,然後新建一個ug再導入了,要是上面的三個方法都解決不了,那你只能關了重新畫了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⑩ ug三維實體不能做編程程序怎麼辦

模型估計是片體建議你把它保存為實體再切換到ug編程加工模塊裡面即可輕松進行數控編程。

閱讀全文

與導入實體ug無法編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hp獨立運行 瀏覽:530
手機sh執行命令 瀏覽:727
雲伺服器的角色 瀏覽:733
單片機頻率比例 瀏覽:840
我的世界伺服器如何關閉正版驗證 瀏覽:504
如何查roid伺服器上的 瀏覽:130
安卓手機主板如何撬晶元不掉電 瀏覽:249
php各個框架的優缺點 瀏覽:100
php1100生成數組 瀏覽:359
以後做平面設計好還是程序員好 瀏覽:552
雲伺服器應用管理 瀏覽:438
飢荒雲伺服器搭建過程 瀏覽:186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優點 瀏覽:99
壓縮垃圾車說明書 瀏覽:28
五輪書pdf 瀏覽:802
單片機定時流水中斷系統流水燈 瀏覽:701
u8如何連接伺服器配置 瀏覽:66
動力在於緩解壓力 瀏覽:867
報考科一用什麼app 瀏覽:346
knn人臉識別演算法 瀏覽: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