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在编译后,指定安装路径
1. 安装目录变量
在Makefile中,安装目录同样需要使用变量来指定,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修改文件的安装路径。安装目录的标准命名下边将一一介绍。这些变量基于标准的文件系统结构,这些变量的变种在SVR4、4.4BSD、linux、Ultrix v4以及其它现代操作系统中都有使用。
安装者希望在调用make是改变这些值,(例如 make prefix=/usr install),或者在配置时改变这些值(例如 configure –prefix=/usr)。GNU包不会对在该系统上这些变量适合于哪些值做任何猜想,或者说GNU包不会猜测这些包应该被安装到哪里是更合适的:GNU包使用缺省的特定设置是为了以便于所有的GNU包行为一致,它允许安装者做任何自己想要的布局。
以下所罗列的两个变量是指定安装文件的根目录。所有其它安装目录都是它们的子目录。注意:文件不能直接安装在这两个目录下。
prefix
这个变量(通常作为实际文件安装目录的父目录,可以理解为其它实际文件安装目录的前缀)用于构造下列(除这两个安装根目录以外的其它目录变量)变量的缺省值。变量“prefix”缺省值是“/usr/local”。创建完整的GNU系统时,变量prefix的缺省值是空值,“/usr”是“/”的符号连接符文件。(如果使用“Autoconf”工具,它应该写成“@prefix@”)。注意:当更改了变量“prefix”以后重新执行“make install”,不会导致可执行程序(终极目标)的重建。
exec_prefix
这个前缀用于构造下列变量的缺省值。变量“exec_prefix”缺省值是“$(prefix)”(如果使用“Autoconf”工具,它应该写为“@exec_prefix@”)。通常,“$(exec_prefix)”目录中的子目录下存放和机器相关文件(例如可执行文件和例程库)。“$(prefix)”目录的子目录存放通用的一般文件。同样:改变“exec_prefix”的值之后执行“make install”,不会重建可执行程序(终极目标)。
文件(包括可执行程序、说明文档等)的安装目录:
bindir
用于安装一般用户可运行的可执行程序。通常它的值为:“/usr/local/bin”,使用时应写为:“$(exec_prefix)/bin”。(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bindir@”)
sbindir
安装可在shell中直接调用执行的程序。这些命令仅对系统管理员有用(系统管理工具)。通常它的值为:“/usr/local/sbin”,要求在使用时应写为:“$(exec_prefix)/sbin”。(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sbindir@”)
libexecdir
用于安装那些通常不是由用户直接使用,而是由其它程序调用的可执行程序。通常它的值为:“/usr/local/libexec”,要求在使用时应写为:“$(exec_prefix)/libexec”。(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libexecdir@”)
程序执行时使用的数据文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类:
1. 是否可由程序更改。分为两类:程序可修改和不可修改的文件(虽然用户可编辑其中某些文件)。
2. 是否和体系结构相关。分为两类:体系结构无关文件,可被所有类型的机器共享;体系结构相关文件,仅可被相同类型机器、操作系统共享;其它的就是那些不能被任何两个机器共享的文件。
这样就存在六种不同的可能。除编译生成的目标文件(.o文件)和库文件以外,不推荐使用那些和特定机器体系结构相关的文件,使用和体系无关的数据文件更加简洁,而且,它的实现也并不非常困难。
在Makefile中应该使用以下变量为不同类型的文件指定对应的安装目录:
`datarootdir'
The root of the directory tree for read-only architecture-independent data files. This should normally be /usr/local/share, but write it as $(prefix)/share. (If you are using Autoconf, write it as `@datarootdir@'.) `datadir''s default value is based on this variable; so are `infodir', `mandir', and others.
Datarootdir
机器体系结构无关的只读数据文件的根目录。通常它的值为:“/usr/local/share”,使用时应写为:“$(prefix)/share”。(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datarootdir@”)。‘datadir’的缺省值是基于这个变量的,`infodir', `mandir'等其它变量的值也是如此。
datadir
用于安装和机器体系结构无关的只读数据文件。通常它的值与’datarootdir’一样,但是我们使用两个变量是为了用户能够移动一些程序特定的文件而不修改如man 文件、info文件的路径。通常它的值为:“/usr/local/share”,使用时应写为:“$(prefix)/share”。(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datadir@”)。“$(infodir)”和“$(includedir)”作为例外情况,参考后续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Datadir的定义对所有包都一样,因此你应该安装你的数据在它的子目录下。大部分包安装它们的数据在如此目录下:$(datadir)/package-name/.
sysconfdir
用于安装从属于特定机器的只读数据文件,包括:主机配置文件、邮件服务、网络配置文件、“/etc/passwd”文件等。所有该目录下的文件都应该是普通文本文件(可识别的“ASCII”码文本文件)。通常它的值为:“/usr/local/etc”,在使用时应写为:“$(prefix)/etc”。(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sysconfdir@”)。
不要将可执行文件安装在这个目录下(可执行文件的安装目录应该是“$(libexecdir)”或者“$(sbindir)”)。也不要在这个目录下安装那些需要更改的文件(系统的配置文件等)。这些文件应该安装在目录“$(localstatedir)”下。
sharedstatedir
用于安装那些可由程序运行时修改的文件,这些文件与体系结构无关。通常它的值为:“/usr/local/com”,要求在使用时应写为:“$(prefix)/com”。(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sharedstatedir@”)
localstatedir
用于安装那些可由程序运行时修改的文件,但这些文件和体系结构相关。用户没有必要通过直接修改这些文件来配置软件包,对于不同的配置文件,将它们放在“$(datadir)”或者“$(sysconfdir)”目录中。“$(localstatedir)”值通常为:“/usr/local/var”,在使用时应写为:“$(prefix)/var”。(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localstatedir@”)
libdir
用于存放编译后的目标文件(.o)文件库文件(文档文件或者执行的共享库文件)。不要在此目录下安装可执行文件(可执行文件应该安装在目录“$(libexecdir)”下)。变量libdir值通常为:“/usr/local/lib”,使用时应写为:“$(exec_prefix)/lib”。(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libdir@”)
infodir
用于安装软件包的 Info 文件。它的缺省值为:“/usr/local/info”,使用时应写为:“$(prefix)/info”。(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infodir@”)
lispdir
用于安装软件包的Emacs Lisp 文件的目录。它的缺省值为:“/usr/local/share/emacs/site-lisp”,使用时应写为:“$(prefix)/share/emacs/site-lisp”。当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将写为“@lispdir@”。为了保证“@lispdir@”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在“configure.in”文件中包含如下部分:
lispdir='${datadir}/emacs/site-lisp'
AC_SUBST(lispdir)
includedir
用于安装用户程序源代码使用“#include”包含的头文件。它的缺省值为:“/usr/local/include”,使用时应写为:“$(prefix)/include”。(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includedir@”)。
除gcc外的大多数编译器不会在目录“/usr/local/include”中搜寻头文件,因此这种方式只适用gcc编译器。这一点应该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很多情况下一些库需要gcc才能工作。对那些依靠其它编译器的库文件,需要将头文件安装在两个地方,一个由变量“includedir”指定,另一个由变量“oldincludedir”指定。
oldincludedir
它所指定的目录也同样用于安装头文件,这些头文件用于非gcc的编译器。它的缺省值为:“/usr/include”。(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oldincludedir@”)。
Makefile在安装头文件时,需要判断变量“oldincludedir”的值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就不使用它进行头文件的安装(一般是安装完成“/usr/local/include”下的头文件之后才安装此目录下的头文件)。
一个软件包的安装不能替换该目录下已经存在的头文件,除非是同一个软件包(重新使用相同的软件包在此目录下安装头文件)。例如,软件包“Foo”需要在“oldincludedir”指定的目录下安装一个头文件“foo.h”时,可安装的条件为:1.目录“$(oldincludedir)”目录下不存在头文件“foo.h”;2. 已经存在头文件“foo.h”,存在的头文件“foo.h”是之前软件包“Foo”安装的。
检查头文件“foo.h”是否来自于软件包Foo,需要在头文件的注释中包含一个“magic”字符串,使用命令“grep”来在该文件中查找这个magic。
`docdir'
The directory for installing documentation files (other than Info) for this package. By default, it should be /usr/local/share/doc/yourpkg, but it should be written as $(datarootdir)/doc/yourpkg. (If you are using Autoconf, write it as `@docdir@'.) The yourpkg subdirectory, which may include a version number, prevents collisions among files with common names, such as README.
这个目录安装除了Info外的该包提供的文档,它的缺省值/usr/local/share/doc/yourpkg,使用时应写为:“$(datarootdir)/doc/yourpkg”。(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docdir@”)。Yourpkg子目录可能包括版本号,为了阻止具有相同文件名字的文件冲突,例如README。
`infodir'
The directory for installing the Info files for this package. By default, it should be, but it should be written as (If you are using Autoconf, write it as `@infodir@'.) infodir is separate from docdir for compatibility with existing practice.
这个目录安装该包的info文件。它的缺省值是:/usr/local/share/info, 使用时应写成:$(datarootdir)/info.(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infodir@”).infodir从docdir中单独分离出来为了兼容已经存在的practice。
`htmldir'
`dvidir'
`pdfdir'
`psdir'
Directories for installing documentation files in the particular format. (It is not required to support documentation in all these formats.) They should all be set to $(docdir) by default. (If you are using Autoconf, write them as `@htmldir@', `@dvidir@', etc.) Packages which supply several translations of their documentation should install them in `$(htmldir)/'ll, `$(pdfdir)/'ll, etc. where ll is a locale abbreviation such as `en' or `pt_BR'.
这些目录用于安装特定格式的文档(并不要求支持所有这些格式的文档)。缺省值应该设置为:$(docdir)(使用“Autoconf”工具时,应该为“@htmldir @”等)。
`libdir'
The directory for object files and libraries of object code. Do not install executables here, they probably ought to go in $(libexecdir) instead. The value of libdir should normally be /usr/local/lib, but write it as $(exec_prefix)/lib. (If you are using Autoconf, write it as `@libdir@'.)
`lispdir'
The directory for installing any Emacs Lisp files in this package. By default, it should be /usr/local/share/emacs/site-lisp, but it should be written as $(datarootdir)/emacs/site-lisp.
If you are using Autoconf, write the default as `@lispdir@'. In order to make `@lispdir@' work, you need the following lines in your configure.in file:
lispdir='${datarootdir}/emacs/site-lisp'
AC_SUBST(lispdir)
`localedir'
The directory for installing locale-specific message catalogs for this package. By default, it should be /usr/local/share/locale, but it should be written as $(datarootdir)/locale. (If you are using Autoconf, write it as `@localedir@'.) This directory usually has a subdirectory per locale.
这个目录安装该包用于本地特定消息的目录。缺省值是:/usr/local/share/locale, 但是应该写成:`@localedir@'。这个目录常常对每个locale(本地化)都有一个子目录。
2. 如何让go编译的程序后台运行
请自行查看我前面写得GO语言开发环境和GO语言IDE编辑器的经验文章
我们先写一段GO代码
很简单就是打印输出一个hello world!
保存为print.go文件
然后再CMD下一路cd到print.go目录下来
在cmd下运行 go run print.go就可以运行go程序了
看看运行结果
GO程序的代码是可以直接编译成exe文件的
在print.go目录下运行 go build print.go即可把go程序编译成exe文件
完成之后看看exe文件是否存在
最好我们要看看运行exe的效果
3. go 手机浏览器,缓存位置在哪
找到安装目录\private\2002E0AB,里面有个cache文件夹
4. 如何设置golang 系统gopath
计算机-属性-高级系统设置,在高级选项卡选择环境变量,然后在下边的path中加上”;C:\MinGW\bin “,注意是引号里面的,包括分号。C:\MinGW\bin 是要添加的路径。
5. 使用了岛风go以后脚本无法更改
那就不能用,更改不了的
找到一个叫做cache的文件夹,这个里面就是岛风go的缓存目录了,也就是你的舰娘立绘读取的地方。
里面有两个文件夹,一个叫kcs一个叫kcs2,kcs里面是舰娘的立绘位置代码,kcs2里面的就是图片缓存。
找到上一步这些内容后打开你的缓存包并且解压,一般来说解压后里面会是舰娘的id文件夹[以方便区分],里面还会有一个文件夹一般就是cacha文件夹或者kcs/kcs2文件。
如果是cacha文件,就直接在cacha根目录粘贴,如果是kcs和kcs2文件夹,就要打开cacha文件夹后进行粘贴。
6. 请教一下,goagent的DNS功能的缓存文件在哪里
在配置文件的[dns]中开启,然后将电脑的DNS地址设置为127.0.0.1就可以用了。这个功能应该主要是避免DNS污染的。试用了两天,感觉还不太好用。
7. linux下怎么安装Go开发环境
一、Go安装使用
1、下载Go源码包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olang/go1.6.3.linux-amd64.tar.gz
上传到/usr/local/src目录下
2、编译安装Go到/usr/local
tar zxvf go1.6.3.linux-amd64.tar.gz -C /usr/local/
#注:必须使用root账户或者使用sudo来解压缩Go源码包
3、设置PATH环境变量,添加/usr/local/go/bin到环境变量
export PATH=$PATH:/usr/local/go/bin
4、安装到自定义位置
Go二进制文件默认安装到/usr/local/go,但是可以安装Go工具到不同的位置,可以自行定义,只需要设置正确的环境变量。
例如,安装Go到家目录下,必须添加环境变量到$HOME/.profile
export GOROOT=$HOME/go
export PATH=$PATH:$GOROOT/bin
注:安装Go到其他目录时,GOROOT必须设置为环境变量
5、检查是否正确安装程序
通过设置一个工作区和建立一个简单的程序,检查是否正确安装了一个简单的程序。创建一个目录包含您的工作空间,例如/data/work,并设置GOPATH环境变量指向的位置。
export GOPATH=/data/work
#如果不存在/data/work,需要新建
然后,在你的工作内创建src/github.com/user/hello,如果使用github,可以使用自己的用户名代替user,在hello目录下,新建hello.go
# cat hello.go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fmt.Printf("hello,world!\n")
}
#使用go编译hello.go
go install github.com/user/hello
#上面的命令讲名叫hello(or hello.exe)的程序放到你的工作区内,执行下面命令,会得到输出结果。
$GOPATH/bin/hello
hello,world!
#当出现hello,world!表明Go已经安装成功可以工作。
二、Go工作区介绍
1、机构组织代码概述
Go语言程序通常将所有的代码保存在一个工作区中。
工作区包含许多版本控制库(由Git管理)。
每个存储库包含一个或多个包。
每个包由一个或多个在一个目录中的源文件组成。
一个包的目录的路径决定其导入路径。
注:同于其他的编程环境中,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独立的工作区且工作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版本控制库。
2、工作区介绍
工作区是一个目录层次结构,它的根目录有三个目录:
src 包含Go源文件
pkg 包含对象和包
bin 包含可执行命令
Go工具创建源码包并安装二进制文件到pkg和bin目录下
src目录通常包含多个版本控制库(如Git或Mercurial),跟踪一个或多个源包的开发。
下面展示一个好的工作区的例子:
bin/
hello # command executable
outyet # command executable
pkg/
linux_amd64/
github.com/golang/example/
stringutil.a # package object
src/
github.com/golang/example/
.git/ # Git repository metadata
hello/
hello.go # command source
outyet/
main.go # command source
main_test.go # test source
stringutil/
reverse.go # package source
reverse_test.go # test source
golang.org/x/image/
.git/ # Git repository metadata
bmp/
reader.go # package source
writer.go # package source
... (many more repositories and packages omitted) ...
上面的属性图展示了一个包含两个存储库(example和image)的工作区,example 存储库包含两个命令(hello,outyet),image库包含bmp包和几个其他的包。
一个典型的工作区包含包含许多软件包和命令的多个源库。大多数程序员将所有的源代码和依赖关系保存在一个工作区中
3、GOPATH环境变量设置
GOPATH环境变量指定工作区的位置。它很可能是唯一的环境变量,代码开发时需要设置。
开始,创建一个工作区目录并设置相应的gopath。您的工作区可以位于任何你喜欢的地方,但我们将在这个文档中使用/data/work。请注意,这不能是您的“Go安装”路径相同。
mkdir -p /data/work
export GOPATH=/data/work
为了方便。添加工作区的bin到PATH中
export PATH=$PATH:$GOPATH/bin
4、导入路径
一个导入路径是唯一标识一个包的字符串。一个包的导入路径对应于它在工作区内或远程存储库中的位置。
从标准库的软件包中给出了短的导入路径等。对于您自己的包,您必须选择不可能和未来添加到标准库或其他外部库的基础路径冲突的路径。
注意,你不需要将你的代码发布到一个远程存储库之前,你可以建立它。这只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来组织你的代码,如果你有一天会出版它。在实践中,你可以选择任何任意的路径名称,只要它是唯一的标准库和更大的去生态系统。
我们将使用github.com/user作为我们的基本路径。在您的工作区中创建一个目录,以保持源代码:
mkdir -p $GOPATH/src/github.com/user
5、第一个项目
编译并运行一个简单的程序,首先选择一个包的路径(我们将使用github.com/user/hello)和创建在您的工作区相应的软件包目录:
mkdir $GOPATH/src/github.com/user/hello
创建名叫hello.go的文件,上面创建过,此处略过。
cd $GOPATH/src/github.com/user/hello
go install
$GOPATH/bin/hello
或者:
hello
如果你使用的是一个源代码管理系统,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间来初始化一个存储库,添加文件,并提交你的第一次更改。再次,这一步是可选的:您不需要使用源代码管理来写代码。
cd $GOPATH/src/github.com/user/hello
git init
Initialized empty Git repository in /data/work/src/github.com/user/hello/.git/
git add hello.go
git commit -m "first commit"
[master (root-commit) bbfb477] first commit
6、first library
mkdir $GOPATH/src/github.com/user/stringutil
下一步,在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reverse.go文件中有下列内容:
// Package stringutil contains utility functions for working with strings.
package stringutil
// Reverse returns its argument string reversed rune-wise left to right.
func Reverse(s string) string {
r := []rune(s)
for i, j := 0, len(r)-1; i < len(r)/2; i, j = i+1, j-1 {
r[i], r[j] = r[j], r[i]
}
return string(r)
}
使用go build测试包的编译
$ go build github.com/user/stringutil
如果当前位置源码包目录,只需要:
go build
上面操作并不会产生一个输出文件,必须使用go install,把包和对象输出到工作去的pkg目录内
确认stringutil包创建完成后,修改原始hello.go,使用stringutil包: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user/stringutil"
)
func main() {
fmt.Printf(stringutil.Reverse("\n !oG ,olleH"))
}
无论使用go安装包还是二进制文件,所有相关的依赖都会自动安装。所以当你安装hello程序时:
$ go install github.com/user/hello
对应的stringutil包会自动安装好。
执行新的hello程序,可以看到消息已经被反转
# hello
Hello, Go!
完成上面操作之后,工作区应该为:
├── bin
│ └── hello # command executable
├── pkg
│ └── linux_amd64 # this will reflect your OS and architecture
│ └── github.com
│ └── user
│ └── stringutil.a # package object
└── src
└── github.com
└── user
├── hello
│ └── hello.go # command source
└── stringutil
└── reverse.go # package source
注意:go install会把库文件stringutil.a放到pkg/linux_amd64下边(目录结构跟源代码结构一样)。这样可以go命令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包对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编译。linux_amd64是为了根据操作系统和你的系统架构交叉编译。
所有Go可执行程序都通过静态方式链接在一起,所以在运行时是不需要相关的包对象(库)。
7、包命令
所有的Go源代码都以下面的语句开始:
package name
其中name就是包引用默认的名称,一个包中的所有文件必须使用同一个包名,可执行命令必须是main。
一个二进制文件下所有的包名不需要唯一,但是引用路径必须唯一
8、测试
Go自带了一个轻量级的测试框架,由go test和testing包组成。
可以通过新建xx_test.go写一个测试,其中包含若干个TestXXX函数。测试框架会自动执行这些函数;如果函数中包含tError或t.Fail, 对应的测试会被判为失败。
添加一个针对stringutil的测试文件$GOPATH/src/github.com/user/stringutil/reverse_test.go,包含以下内容:
package stringutil
import "testing"
func TestReverse(t *testing.T) {
cases := []struct {
in, want string
}{
{"Hello, world", "dlrow ,olleH"},
{"Hello, 世界", "界世,olleH"},
{"", ""},
}
for _, c := range cases {
got := Reverse(c.in)
if got != c.want {
t.Errorf("Reverse(%q) == %q, want %q", c.in, got, c.want)
}
}
}
#通过go test测试
# go test github.com/user/stringutil
ok github.com/user/stringutil 0.002s
#同样的,在包文件夹下可以忽略路径而直接执行go test
[root@zabbix stringutil]# go test
PASS
ok github.com/user/stringutil 0.002s
9、远程包
包的引用路径用来描述如何通过版本控制系统获取包的源代码。go工具通过引用路径自动从远程代码仓库获取包文件。比如本文中用的例子也对应的保存在github.com/golang/example下。go可以通过包的代码仓库的url直接获取、生成、安装对应的包。
[root@zabbix ~]# go get github.com/golang/example/hello
[root@zabbix ~]# $GOPATH/bin/hello
Hello, Go examples!
如果工作区中不存在对应的包,go会将对应的包放到GOPATH环境变量指明的工作区下。(如果包已经存在,go跳过代码拉去而直接执行go install)
建议详细看一下http://www.linuxprobe.com/set-go-env.html这个,有图文
8. 如何配置go语言开发环境
1、下载go的zip文件。并且一定要把文件解压到c:\go目录下。
2、配置windows的高级环境变量。包括:GOROOT、GOOS、GOBIN、GOARCH。并且在path变量里面把c:\go\bin加入。以便可以在命令行直接运行go命令。
举例:我的机器:
GOPATH= c:\go;c:\go\src;F:\workspace\goSample01;
GOBIN=c:\go\bin;F:\workspace\goSample01\bin;
其中,c:\go是go的安装路径;
F:\workspace\goSample01是我写的go语言项目的工程目录;
F:\workspace\goSample01\bin是go语言项目的工程目录下的可执行文件路径;
3、在完成环境变量配置后,打开一个命令行窗口,直接输入go,然后回车,看看是否出现go的帮助信息。如果出现,那么go的基本环境就OK了。
注意:这个基本环境不包含开发工具,也不能直接编译带C代码的go程序。
4、(可选)为了支持Import远程包,最好装个gomingw。下载地址:http://code.google.com/p/gomingw/downloads/list。如果下的是压缩包,请把它解压到C盘。例如,C:\gowin-env。里面有个Console.bat是以后使用go get的环境。举例:有个文件a.go,里面import(
"fmt"
"github.com/astaxie/beedb"
_ "github.com/ziutek/mymysql/godrv"
为了编译该a.go文件,需要启动Console.bat,然后在该命令行窗口,进入c:\go\src目录下,执行go getgithub.com/astaxie/beedb
Go get github.com/ziutek/mymysql/godrv .
Go会自动下载该远程包并编译和安装这些包。
配置goclipse(可选)
(如果不喜欢eclipse开发工具,请跳过这个配置。)
1、下载并安装goclipse插件。Goclipse是go语言for eclipse的插件,下载地址:http://code.google.com/p/goclipse/
2、启动eclipse并创建go项目。然后写个最简单的helloworld.go文件,并运行。代码如下:
packagemainimport"fmt"func main(){ fmt.Printf("hello, world")}
配置gocode(可选)
如果不需要go语法辅助和eclipse里面的(按ALT+/)弹出go语言自动辅助功能,请跳过这个配置。
1、下载gocode的zip文件,解压后放在go的bin目录下。
2、下载并安装Git软件。并且在path里面配置git的执行路径。例如c:\git\bin
3、在命令行执行:go build .\gocode。如果一切正常,那么将会编译生成一个gocode.exe文件在go的bin目录下。如果编译失败,那么就转第4步。
4、如果第3步直接编译gocode源文件成功,那就直接到第5步。否则,就需要通过git下载gocode源文件,然后再编译。在命令行执行:go get -u github.com/nsf/gocode 。就会生成gocode.exe文件。
5、在goclipse插件里面指定gocode的路径。就可以在elcipse里面调用gocode来帮助写编码了。
从开发工具这块看,go语言还不够成熟,开发工具都还不完善,有待改进。
下载go-tour教程源代码(可选)
Google有个在线运行go语言的教程(http://tour.golang.org/#2),很不错。支持在web上直接运行大部分的go程序,想了解这个教程的源代码的朋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如果没兴趣,可以跳过这个步骤。
1、下载安装Mercurial软件。
2、在命令行下输入:
hg clone http://[email protected]/r/qinhui99-go-tour/
http://[email protected]/r/qinhui99-go-tour/这个URL是我从google的go-tour源代码的一个clone。作为测试用的。如果把http改成https协议,下载就会失败。搞不懂。
编译带调用C代码的go文件(可选)
1、为了在windows下编译带C代码的go程序,你首先需要下载并安装MinGW或者Cygwin。
2、首选安装MinGW。在安装MinGW之后,记得要把MinGW安装目录\bin路径设置在path环境变量里面,以便能在dos窗口下直接调用gcc。
3、下载一个gowin-env。下载地址:gowin-env。下载后解压到某个目录下,例如:C:\gowin-env. 然后,编辑go-env.bat。配置相关的go参数。例如,我的配置是:
set GOARCH=386
set GOOS=windows
set GOROOT=c:\go
set GOBIN=%GOROOT%\bin
set GOPATH=%GOROOT%;F:\workspace\goSample01;
设置好go-env.bat后,就可以点击Console.bat来启动编译和运行窗口。
4、编写一个带C代码的go程序。例如,testc.go
5、编译
例如:
go build -compiler gccgo test_c.go
运行调用C代码的go文件(可选)
1、testc.go.
创建rand目录,然后在rand里面创建testc.go. 代码如下:
package rand
/*
//
#include <stdio.h>
*/
import "C"
func PrintHello() {
C.puts(C.CString("Hello, world\n"))
}
2、a.go
在rand下创建a.go.代码如下:
package rand
import "fmt"
func SayHello(name string){
fmt.Println(name)
}
3、test_import.go
在rand的上一级创建test_import.go。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rand"
func main(){
rand.SayHello("tom")
rand.PrintHello()
}
4、运行test_import.go
go run test_import.go
在测试其它几个C代码的时候,发现windows版本的cgo还有些编译问题,同样的代码转移到苹果的XCODE下就没有问题。后来终于发现原因了,原来有些例子是unix平台下的,而在windows平台下,方法名和参数需要做调整。
例如:下面代码在windows下编译报一堆错误。
package rand
/*
#include <stdlib.h>
*/
import "C"
func Random() int {
return int(C.random())
}
func Seed(i int) {
C.srandom(C.uint(i))
}
这里需要把return int(C.random()) 修改为“return int(C.rand())”
C.srandom(C.uint(i))修改为“C.srand(C.uint(i))”编译就OK了。
9. Go语言中如何设置包的查找路径
二进制包安装的话:如果安装在了默认位置例如/usr/local/go (Windows系统:c:\Go)这个时候可以不需要设置GOROOT,如果改变了安装的这个默认目录,那么就需要设置GOROOTGOROOT的概念有点Go安装目录的意思GOPATH是一个开发环境目录的意思,下面必须包含bin、pkg、src,然后再src下面新建项目就可以了你在没有设置GOPATH的情况下,也可以把项目建在GOROOT/src下面,其实和GOPATH的概念类似
10. 关于岛风go的缓存包该放在哪里可以被岛风go读取
是啊本地缓存的话 从0开始一点点慢慢到100 的 就是这个文件如图,就是时间有点长,缓存超慢的
,我也有一次到了99.0然后不动了 我真急死了 然后 我网络了下怎么弄 后来发现重新缓存一遍就好看了,第二次缓存成功,如果本地的缓存不行的话 你可以试试在线的 祝提督武运昌隆!还有不断可以继续提问 再补充下 这个缓存他是自己放置的 不要人工去动它 以免岛风go发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