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Java split()函数,如果分割的字符串中没有指定的分隔符,返回后会是什么结果
Java中的split()函数用于根据指定的分隔符将字符串分割成多个子字符串。如果分割的字符串中没有指定的分隔符,split()函数的返回值将是一个包含原字符串的数组,数组大小为1。例如,当使用split()函数分割字符串"12345",且分隔符为空字符串时,返回的数组中只有一个元素"12345",即arr(0)="12345"。
Split函数的语法如下:public String[] split(String regex)。这里的regex参数表示分隔符,它可以是任何正则表达式。如果regex为空字符串或不存在于输入字符串中,那么split()函数将返回一个大小为1的数组,该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即为原字符串。
例如,考虑以下代码段:
String str = "12345";
String[] arr = str.split("");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这段代码将输出:["12345"]。由此可见,当分隔符为空字符串时,split()函数将原字符串作为单一元素返回。
同样地,如果分隔符不存在于字符串中,split()函数也会返回一个大小为1的数组,其中包含原字符串。例如,考虑以下代码段:
String str = "12345";
String[] arr = str.split("x");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这段代码将输出:["12345"]。由此可见,当分隔符"x"不存在于字符串"12345"中时,split()函数将原字符串作为单一元素返回。
总之,当使用split()函数分割的字符串中没有指定的分隔符时,返回的数组将包含一个元素,即原字符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