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地址容量表算法

地址容量表算法

发布时间:2022-06-19 15:36:54

‘壹’ 计算机地址存储容量计算

43ffH-4000H=03ffH
因为是十六进制,换算十进制得03FFH=1023
因为是从4000H开始计算,应该是1024个内存单元。

‘贰’ 在交换机或路由器中怎么来表示mac地址容量的

.交换机根据收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建立该地址同交换机端口的映射,并将其写入MAC地址表中。

2.交换机将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同已建立的MAC地址表进行比较,以决定由哪个端口进行转发。

3.如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则向所有端口转发。这一过程称为泛洪(flood)。

4.广播帧和组播帧向所有的端口转发。

二、交换机的三个主要功能

学习:以太网交换机了解每一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该数据帧为广播/组播帧则转发至所有端口)。

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生成树协议避免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三、交换机的工作特性

1.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所连接的网段都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

2.交换机所连接的设备仍然在同一个广播域内,也就是说,交换机不隔绝广播(惟一的例外是在配有VLAN的环境中)。

3.交换机依据帧头的信息进行转发,因此说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此处所述交换机仅指传统的二层交换设备)。

四、交换机的分类

依照交换机处理帧时不同的操作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类:

存储转发:交换机在转发之前必须接收整个帧,并进行错误校检,如无错误再将这一帧发往目的地址。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随帧长度的不同而变化。

直通式:交换机只要检查到帧头中所包含的目的地址就立即转发该帧,而无需等待帧全部的被接收,也不进行错误校验。由于以太网帧头的长度总是固定的,因此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也保持不变。 五、二,三,四层交换机?

多种理解的说法:

1.

二层交换(也称为桥接)是基于硬件的桥接。基于每个末端站点的唯一MAC地址转发数据包。二层交换的高性能可以产生增加各子网主机数量的网络设计。其仍然有桥接所具有的特性和限制。

三层交换是基于硬件的路由选择。路由器和第三层交换机对数据包交换操作的主要区别在于物理上的实施。

四层交换的简单定义是:不仅基于MAC(第二层桥接)或源/目的地IP地址(第三层路由选择),同时也基于TCP/UDP应用端口来做出转发决定的能力。其使网络在决定路由时能够区分应用。能够基于具体应用对数据流进行优先级划分。它为基于策略的服务质量技术提供了更加细化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可以区分应用类型的方法。

2.

二层交换机 基于MAC地址

三层交换机 具有VLAN功能 有交换和路由 ///基于IP,就是网络

四层交换机 基于端口,就是应用

3.

二层交换技术从网桥发展到VLAN(虚拟局域网),在局域网建设和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层交换技术是工作在OSI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它按照所接收到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来进行转发,对于网络层或者高层协议来说是透明的。它不处理网络层的IP地址,不处理高层协议的诸如TCP、UDP的端口地址,它只需要数据包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数据交换是靠硬件来实现的,其速度相当快,这是二层交换的一个显着的优点。但是,它不能处理不同IP子网之间的数据交换。传统的路由器可以处理大量的跨越IP子网的数据包,但是它的转发效率比二层低,因此要想利用二层转发效率高这一优点,又要处理三层IP数据包,三层交换技术就诞生了。

三层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

第三层交换工作在OSI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即网络层,是利用第三层协议中的IP包的包头信息来对后续数据业务流进行标记,具有同一标记的业务流的后续报文被交换到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从而打通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之间的一条通路。这条通路经过第二层链路层。有了这条通路,三层交换机就没有必要每次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拆包来判断路由,而是直接将数据包进行转发,将数据流进行交换

4.

二层交换技术

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 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2) 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 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4) 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不断的循环这个过程,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二层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从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推知以下三点:

(1) 由于交换机对多数端口的数据进行同时交换,这就要求具有很宽的交换总线带宽,如果二层交换机有N个端口,每个端口的带宽是M,交换机总线带宽超过N×M,那么这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线速交换;

(2) 学习端口连接的机器的MAC地址,写入地址表,地址表的大小(一般两种表示方式:一为BEFFER RAM,一为MAC表项数值),地址表大小影响交换机的接入容量;

(3) 还有一个就是二层交换机一般都含有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的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芯片,因此转发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由于各个厂家采用ASIC不同,直接影响产品性能。

以上三点也是评判二三层交换机性能优劣的主要技术参数,这一点请大家在考虑设备选型时注意比较。

(二)路由技术

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操作,其工作模式与二层交换相似,但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这个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传递包时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实现功能的方式就不同。工作原理是在路由器的内部也有一个表,这个表所标示的是如果要去某一个地方,下一步应该向那里走,如果能从路由表中找到数据包下一步往那里走,把链路层信息加上转发出去;如果不能知道下一步走向那里,则将此包丢弃,然后返回一个信息交给源地址。

路由技术实质上来说不过两种功能:决定最优路由和转发数据包。路由表中写入各种信息,由路由算法计算出到达目的地址的最佳路径,然后由相对简单直接的转发机制发送数据包。接受数据的下一台路由器依照相同的工作方式继续转发,依次类推,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路由器。

而路由表的维护,也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路由信息的更新,将部分或者全部的路由信息公布出去,路由器通过互相学习路由信息,就掌握了全网的拓扑结构,这一类的路由协议称为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另一种是路由器将自己的链路状态信息进行广播,通过互相学习掌握全网的路由信息,进而计算出最佳的转发路径,这类路由协议称为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由于路由器需要做大量的路径计算工作,一般处理器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其性能的优劣。当然这一判断还是对中低端路由器而言,因为高端路由器往往采用分布式处理系统体系设计。

(三)三层交换技术

近年来的对三层技术的宣传,耳朵都能起茧子,到处都在喊三层技术,有人说这是个非常新的技术,也有人说,三层交换嘛,不就是路由器和二层交换机的堆叠,也没有什么新的玩意,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先来通过一个简单的网络来看看三层交换机的工作过程。

组网比较简单

使用IP的设备A------------------------三层交换机------------------------使用IP的设备B

比如A要给B发送数据,已知目的IP,那么A就用子网掩码取得网络地址,判断目的IP是否与自己在同一网段。

如果在同一网段,但不知道转发数据所需的MAC地址,A就发送一个ARP请求,B返回其MAC地址,A用此MAC封装数据包并发送给交换机,交换机起用二层交换模块,查找MAC地址表,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如果目的IP地址显示不是同一网段的,那么A要实现和B的通讯,在流缓存条目中没有对应MAC地址条目,就将第一个正常数据包发送向一个缺省网关,这个缺省网关一般在操作系统中已经设好,对应第三层路由模块,所以可见对于不是同一子网的数据,最先在MAC表中放的是缺省网关的MAC地址;然后就由三层模块接收到此数据包,查询路由表以确定到达B的路由,将构造一个新的帧头,其中以缺省网关的MAC地址为源MAC地址,以主机B的MAC地址为目的MAC地址。通过一定的识别触发机制,确立主机A与B的MAC地址及转发端口的对应关系,并记录进流缓存条目表,以后的A到B的数据,就直接交由二层交换模块完成。这就通常所说的一次路由多次转发。

以上就是三层交换机工作过程的简单概括,可以看出三层交换的特点:

由硬件结合实现数据的高速转发。

这就不是简单的二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叠加,三层路由模块直接叠加在二层交换的高速背板总线上,突破了传统路由器的接口速率限制,速率可达几十Gbit/s。算上背板带宽,这些是三层交换机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

简洁的路由软件使路由过程简化。

大部分的数据转发,除了必要的路由选择交由路由软件处理,都是又二层模块高速转发,路由软件大多都是经过处理的高效优化软件,并不是简单照搬路由器中的软件。结论

二层交换机用于小型的局域网络。这个就不用多言了,在小型局域网中,广播包影响不大,二层交换机的快速交换功能、多个接入端口和低谦价格为小型网络用户提供了很完善的解决方案。

路由器的优点在于接口类型丰富,支持的三层功能强大,路由能力强大,适合用于大型的网络间的路由,它的优势在于选择最佳路由,负荷分担,链路备份及和其他网络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等等路由器所具有功能。

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加快大型局域网络内部的数据的快速转发,加入路由功能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如果把大型网络按照部门,地域等等因素划分成一个个小局域网,这将导致大量的网际互访,单纯的使用二层交换机不能实现网际互访;如单纯的使用路由器,由于接口数量有限和路由转发速度慢,将限制网络的速度和网络规模,采用具有路由功能的快速转发的三层交换机就成为首选。

一般来说,在内网数据流量大,要求快速转发响应的网络中,如全部由三层交换机来做这个工作,会造成三层交换机负担过重,响应速度受影响,将网间的路由交由路由器去完成,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优点,不失为一种好的组网策略,当然,前提是客户的腰包很鼓,不然就退而求其次,让三层交换机也兼为网际互连。

5.

第四层交换的一个简单定义是:它是一种功能,它决定传输不仅仅依据MAC地址(第二层网桥)或源/目标IP地址(第三层路由),而且依据TCP/UDP(第四层) 应用端口号。第四层交换功能就象是虚IP,指向物理服务器。它传输的业务服从的协议多种多样,有HTTP、FTP、NFS、Telnet或其他协议。这些业务在物理服务器基础上,需要复杂的载量平衡算法。在IP世界,业务类型由终端TCP或UDP端口地址来决定,在第四层交换中的应用区间则由源端和终端IP地址、TCP和UDP端口共同决定。

在第四层交换中为每个供搜寻使用的服务器组设立虚IP地址(VIP),每组服务器支持某种应用。在域名服务器(DNS)中存储的每个应用服务器地址是VIP,而不是真实的服务器地址。

当某用户申请应用时,一个带有目标服务器组的VIP连接请求(例如一个TCP SYN包)发给服务器交换机。服务器交换机在组中选取最好的服务器,将终端地址中的VIP用实际服务器的IP取代,并将连接请求传给服务器。这样,同一区间所有的包由服务器交换机进行映射,在用户和同一服务器间进行传输。

第四层交换的原理

OSI模型的第四层是传输层。传输层负责端对端通信,即在网络源和目标系统之间协调通信。在IP协议栈中这是TCP(一种传输协议)和UDP(用户数据包协议)所在的协议层。

在第四层中,TCP和UDP标题包含端口号(portnumber),它们可以唯一区分每个数据包包含哪些应用协议(例如HTTP、FTP等)。端点系统利用这种信息来区分包中的数据,尤其是端口号使一个接收端计算机系统能够确定它所收到的IP包类型,并把它交给合适的高层软件。端口号和设备IP地址的组合通常称作“插口(socket)”。

1和255之间的端口号被保留,他们称为“熟知”端口,也就是说,在所有主机TCP/I

P协议栈实现中,这些端口号是相同的。除了“熟知”端口外,标准UNIX服务分配在256到1024端口范围,定制的应用一般在1024以上分配端口号.

分配端口号的最近清单可以在RFc1700”Assigned Numbers”上找到。TCP/UDP端

口号提供的附加信息可以为网络交换机所利用,这是第4层交换的基础。

"熟知"端口号举例:

应用协议 端口号
FTP 20(数据)
21(控制)
TELNET23
SMTP 25
HTTP 80
NNTP 119
NNMP 16
162(SNMP traps)

TCP/UDP端口号提供的附加信息可以为网络交换机所利用,这是第四层交换的基础。

具有第四层功能的交换机能够起到与服务器相连接的“虚拟IP”(VIP)前端的作用。

每台服务器和支持单一或通用应用的服务器组都配置一个VIP地址。这个VIP地址被发送出去并在域名系统上注册。

在发出一个服务请求时,第四层交换机通过判定TCP开始,来识别一次会话的开始。然后它利用复杂的算法来确定处理这个请求的最佳服务器。一旦做出这种决定,交换机就将会话与一个具体的IP地址联系在一起,并用该服务器真正的IP地址来代替服务器上的VIP地址。

每台第四层交换机都保存一个与被选择的服务器相配的源IP地址以及源TCP 端口相

关联的连接表。然后第四层交换机向这台服务器转发连接请求。所有后续包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重新影射和转发,直到交换机发现会话为止。

在使用第四层交换的情况下,接入可以与真正的服务器连接在一起来满足用户制定的规则,诸如使每台服务器上有相等数量的接入或根据不同服务器的容量来分配传输流。

‘叁’ 数据通信基础的目录

第1章 概述
1.1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1.1通信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1.2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2计算机通信的发展
1.2.1计算机通信产生的背景
1.2.2计算机通信的发展过程
1.3计算机通信的应用
1.4数据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
1.4.1数据通信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数据通信的层次结构
1.5数据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1.6制定数据通信标准的机构
习题1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1信息、数据与信号
2.1.1信息
2.1.2数据
2.1.3信号
2.2数据通信系统分析
2.2.1通信系统模型
2.2.2通信系统分析
2.3编码与码型
2.3.1编码
2.3.2码型
2.4信道
2.4.1信道的类型
2.4.2信道的容量
2.5光纤信道
2.5.1引言
2.5.2光纤的传光原理
2.5.3光纤信道的组成
2.5.4光纤信道的传输特性
2.6微波信道
2.6.1地面微波中继信道
2.6.2卫星中继信道
2.6.3铱星移动通信系统
习题2
第3章 传输技术
3.1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3.1.1模拟传输
3.1.2数字传输
3.2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3.2.1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本原理
3.2.2脉冲编码调制(PCM)
3.2.3语音压缩编码技术
3.2.4数字复接技术
3.3数字调制技术
3.3.1数字幅度调制
3.3.2数字频率调制
3.3.3数字相位调制
3.3.4调制解调器
3.4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3.4.1数字基带信号
3.4.2基带脉冲传输的相关技术
习题3
第4章 同步技术
4.1同步的基本概念
4.1.1计算机数据通信同步的分类
4.1.2同步通信方式与异步通信方式
4.1.3通信系统中的同步方法
4.2载波同步
4.2.1插入导频法
4.2.2直接法
4.3位同步
4.3.1外同步法
4.3.2自同步法
4.4群同步
4.4.1异步通信系统中的群同步——起止同步法
4.4.2连贯式插入法
4.5网同步
习题4
第5章 数据透明传输技术
5.1数据透明传输的基本概念
5.2转义字符填充法
5.3零比特填充法
5.4采用特殊的信号与编码法
5.4.1IEEE 802.3标准: CSMA/CD
5.4.2IEEE 802.5标准: 令牌环
5.4.3IEEE 802.4标准: 令牌总线
5.5确定长度法
5.5.1面向字节计数的规程
5.5.2固定数据段长度法
习题5
第6章 差错控制
6.1差错的类型
6.2差错控制的基本方法
6.3差错控制的方式
6.3.1反馈重发纠错
6.3.2前向纠错
6.3.3混合纠错
6.3.4不用编码的差错控制
6.4采用检错码的差错控制
6.4.1奇偶校验码
6.4.2定比码
6.4.3循环冗余校验码
6.4.4其他校验码
6.5采用纠错码的差错控制
6.6不用编码的差错控制
6.7关于帧或分组顺序的差错控制
习题6
第7章 信道共享技术
7.1信道共享技术的原理
7.2信道共享技术的分类
7.3时分多路复用
7.4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7.5频分多路复用
7.6波分多路复用
7.7码分多路复用
7.8总线结构多机系统的信道共享技术
7.8.1选择型总线接入控制
7.8.2预约型总线接入控制
7.8.3竞争型总线接入控制
7.8.4令牌总线的接入控制
7.8.5有限冲突接入控制
习题7
第8章 数据交换技术
8.1数据交换技术概述
8.1.1什么是数据交换
8.1.2公用交换电话网
8.1.3公用数据网
8.1.4租用线路网
8.1.5数据交换技术的类型
8.2电路交换
8.3报文交换
8.4分组交换
8.4.1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
8.4.2分组交换的特点
8.4.3分组交换网的构成
8.4.4分组传送业务和用户业务类别
8.4.5X.25建议书
8.5帧中继
8.5.1帧中继概述
8.5.2帧中继所提供的服务
8.5.3帧中继的体系结构
8.5.4帧中继的接入控制
8.5.5帧中继的帧格式
8.5.6帧中继的优点与应用
8.6ATM交换
8.6.1引言
8.6.2ATM技术的基本特点
8.6.3ATM网的体系结构
8.6.4ATM的信元格式
8.6.5ATM交换原理
8.6.6服务质量(QoS)
习题8
第9章 寻址与路由技术
9.1计算机通信的地址
9.1.1IP地址的理解
9.1.2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9.1.3IP地址的扩展
9.1.4Internet的组播
9.1.5Internet群组管理协议
9.2端口与套接字
9.2.1端口
9.2.2套接字
9.3域名系统
9.3.1Internet的域名
9.3.2正式与非正式的Internet域名
9.3.3已命名项目与名字的语法
9.3.4将域名映射到地址
9.3.5域名转换
9.3.6高效率的转换
9.4路由技术
9.4.1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
9.4.2路由选择算法
9.5路由原理及路由协议
9.5.1路由原理
9.5.2路由选择协议
9.6路由表
9.6.1什么是路由表
9.6.2路由表的生成
9.7路由器
9.7.1路由器的原理与作用
9.7.2路由器的功能
9.7.3路由器的分组处理
9.7.4路由器的应用
9.7.5新一代路由器
习题9
第10章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10.1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基本概念
10.2拥塞控制
10.2.1拥塞产生的原因
10.2.2拥塞控制的策略
10.2.3拥塞所产生的危害
10.3分组交换网的拥塞控制
10.4帧中继的拥塞控制
10.4.1帧中继拥塞控制的目标与方法
10.4.2许诺的信息速率
10.4.3利用显式信令避免拥塞
10.4.4利用隐式信令进行拥塞恢复
10.5ATM网的拥塞控制
10.5.1ATM通信量与拥塞控制的要求
10.5.2信元时延偏差
10.5.3通信量与拥塞控制框架结构
10.5.4通信量控制
10.5.5拥塞控制
10.6流量控制
10.6.1引言
10.6.2结点?结点流量控制
10.6.3源结点?宿结点流量控制
10.6.4结点与主机之间的流量控制
10.6.5源主机?宿主机流量控制
习题10
第11章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11.1引言
11.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1.2.1ISDN的发展
11.2.2ISDN的国际标准
11.2.3ISDN的业务和功能
11.2.4ISDN的结构
11.2.5ISDN的协议模型
11.3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
11.3.1SDH的产生背景
11.3.2SDH的概念与特点
11.3.3SDH的帧结构与开销功能
11.3.4SDH基本复用原理
11.3.5同步复用基本结构
11.3.6映射方法
11.3.7定位与指针
11.3.8复用方法
11.47号信令系统简介
11.4.1从信令到控制
11.4.2SS7的体系结构与协议集
习题11
第12章 信息安全与保密技术简介
12.1引言
12.2网络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
12.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缺陷
12.4怎样实现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
12.5密码技术
12.5.1现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
12.5.2密码攻击概述
12.5.3网络加密方式
12.5.4几种着名的加密算法
12.5.5数字签名
12.5.6报文的鉴别防火墙简介
12.6.1防火墙的基本知识
12.6.2防火墙产品设计的要点
12.6.3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12.6.4防火墙的关键技术
12.7虚拟专用网技术简介
12.7.1引言
12.7.2虚拟专用网分类
12.7.3虚拟专用网安全协议
习题12
附录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肆’ 某存储器芯片有地址12根,数据线16条。存储容量是多少怎么算就步骤

主存容量为8KB。

ram芯片的存储容量 =地址线条数×数据线的条数bit = 字数(存储单元个数)×字长。

地址线12根,表示能指示2^12个内存单元;而数据线16根,表明通过数据线每次可以传送16位(每根线每次只能传送1位),即2B(16bit= 2*8bit = 2B),那么可以理解为内存单元的大小等同于数据线每次的传送位数,同样为2B,所以主存容量为2^12*2B=8KB。

(4)地址容量表算法扩展阅读:

每一千个字节称为1KB,注意,这里的“千”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1000,而是指1024。即:1KB=1024B。但如果不要求严格计算的话,也可以忽略地认为1K就是1000。 4)。

每1024个KB就是1MB(同样这里的K是指1024),即:1MB=1024KB=1024×1024B=1,048,576B这是准确的计算。如果不精确要求的话,也可认为1MB=1,000KB=1,000,000B。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存储产品生产商会直接以1GB=1000MB,1MB=1000KB ,1KB=1000B的计算方式统计产品的容量,这就是为何买回的存储设备容量达不到标称容量的主要原因(如320G的硬盘只有300G左右)

每1024MB就是1GB,即1GB=1024MB,例如一张软盘是1.44MB、一张CD光盘是650MB、一块硬盘是120GB。一篇10万汉字的小说,如果我们把存到磁盘上,需要占用100,000汉字=200,000B=200,000B÷1024≈195.3KB≈195.3KB÷1024≈0.19MB。

‘伍’ 主存有24位地址线,那么他的主存容量是多少怎么算的呢

地址线有两种状态 0和1 所以以2为基数 有多少条地址线 就乘多少次方

2^24 等于 16777216 字节数 换算一下就是 16MB 这个16MB就是寻址能力,最多可以达到16MB

‘陆’ 如何由地址总线的根数来计算存储器的容量

推荐回答
现代CPU访问的基本单位是B,即字节1B=8b。1B需要一个地址,那么一根地址总线访存容量为1B,两根地址总线访存容量为4B,即00,01,10,11四个地址。现在大多数的CPU是32根地址总线的,访存容量为4G

‘柒’ 主存的地址线、容量 问题。

一,存储单元的个数由地址线条数决定,比如11根线,那么共2^11个存储单元(B),这个理解吧?计算机的硬件设计决定了多少条地址线。比如个人电脑的地址总线是32位的,CPU、内存控制器、操作系统都是按32位地址总线设计。32位地址总线可以支持的内存地址空间是 2^32/1024/1024 = 4096MB,也就是有4GB的地址代码,可以编4GB个地址。
二, 看“2048×8位” , 即 2^11 * 8位 ,11代表11根地址线,2^11个存储单元(地址空间),8代表一个存储单元能存储的bit数(存储位宽),也即是8条数据线同时有0或1这样的电信号传输出去。
三,容量计算: 存储单元个数(地址空间)* 存储位宽/8= ** B
四,字长是CPU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指的是CPU一次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其实和内存的数据线条数一样),字长总是8的整数倍,通常PC机的字长为16位(早期),32位,64位。

‘捌’ 在微机中,若主存储器的地址编号为0000H到7FFFH,则该存储器容量为多少怎么算的

一个地址可存储1Byte,地址从0000H到7FFFH,那容量就是7FFFH+1 Byte;
转换为10进制就是32767+1=32768Byte,1024Byte=1KB,所以也就是32KB。

‘玖’ 存储容量和地址线,数据线的关系

地址线、数据线和存储容量之间的关系:地址线一次确定一个存储单元,地址线上值可能取的所有组合确定了存储单元的个数,所以,存储单元的个数=2^地址线的条数。

地址线用来传输地址信息的,比如,cpu在内存或硬盘里面寻找一个数据时,先通过地址线找到地址,然后再通过数据线将数据取出来。如果有32根,就可以访问2的32次方的字节,也就是4GB。

数据线,其作用是来连接移动设备和电脑,达到数据传递或通信目的。通俗点说,就是连接电脑与移动设备用来传送视频、铃声、图片等文件的通路工具。


(9)地址容量表算法扩展阅读

存储容量的计算

一千个字节是1kb,但是一般说的一千字节实际上是1024字节,只是习惯称为一千字节。1024kb等于一mb,也就是说的一兆。以下是精确的算法:

gigabyte等于1024mb

terabyte等于1024gb

perabyte等于1024tb

exabyte等于1024pb

zettabyte等于1024eb

yottabyte等于1024zb

这些单位都是常用的计算单位,一般用于存储数据的产品通常有这几个容量,1gb、2gb、4gb、8gb等等,都是2的整次方倍。

磁盘的存储容量计算公式:存储容量c=磁盘磁头的数量h*磁道的数量t*扇区的数量s。

‘拾’ 存储器存储容量怎么算

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但由于目前存储器的容量都很大,因此常用KB、MB、GB以及TB作为存储容量的单位。

换算:

1B(byte,字节)= 8 bit;

1KB(Kilobyte,千字节)=1024B= 2^10 B;

1MB(Megabyte,兆字节,百万字节,简称“兆”)=1024KB= 2^20 B;

1GB(Gigabyte,吉字节,十亿字节,又称“千兆”)=1024MB= 2^30 B;

1TB(Terabyte,万亿字节,太字节)=1024GB= 2^40 B;

1PB(Petabyte,千万亿字节,拍字节)=1024TB= 2^50 B;

1EB(Exabyte,百亿亿字节,艾字节)=1024PB= 2^60 B;

1ZB(Zettabyte,十万亿亿字节,泽字节)=1024EB= 2^70 B。

(10)地址容量表算法扩展阅读

Megabyte(MB)=1024KB相当于一则短篇小说的文字内容。

Gigabyte(GB)=1024MB相当于贝多芬第五乐章交响曲的乐谱内容。

Terabyte(TB)=1024GB相当于一家大型医院中所有的X光图片资讯量。

Petabyte(PB)=1024TB相当于50%的全美学术研究图书馆藏书资讯内容。

Exabyte (EB)=1024PB;5EB相当于至今全世界人类所讲过的话语。

Zettabyte(ZB)=1024EB如同全世界海滩上的沙子数量总和。

Yottabyte(YB)=1024ZB相当于7000位人类体内的微细胞总和。

阅读全文

与地址容量表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把图纸转换成pdf 浏览:537
安卓libcurl编译64 浏览:899
手机app怎么测速 浏览:273
中兴gpon命令 浏览:883
python中取出字典key值 浏览:676
Linux目录inode 浏览:144
手机上如何用文件夹发邮件 浏览:424
畅课app密码忘了怎么找回 浏览:77
怎么编译idea 浏览:231
如何查看服务器是否做了热备 浏览:1001
硬盘同名文件夹病毒 浏览:727
百度云不解压下载 浏览:560
新冠疫情app怎么用 浏览:973
拆二代程序员 浏览:398
河北压缩空气冷干机生产厂家 浏览:580
图论与java 浏览:579
程序员写代码告白初音 浏览:742
sshpdf 浏览:541
windows调用linux 浏览:596
如何查找本地服务器名称 浏览: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