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dsp降噪算法

dsp降噪算法

发布时间:2022-06-27 01:07:08

Ⅰ DSP+CVC双重降噪和9D降噪,有什么区别,那个降噪效果更好

9D降噪会比双重降噪更加平稳稳定,但但是当论降噪效果来的话,肯定是双重降噪更好,个人认为

Ⅱ 蓝牙耳机哪款比较好

蓝牙耳机哪款比较好,2020年最受欢迎的几款耳机我列举出来可以参考一下。

推荐1、Nank南卡lite Pro

三星Galaxy Buds Live是三星首款支持开放式主动降噪功能(ANC)的无线耳机,最多可降低97%的低频段背景噪音,可以说效果非常理想了,由于是开放式的佩戴方式在高频降噪优点欠佳。除此以外他的音质是非常出色的,低音深沉丰富,细节表现饱满,高音浑厚有力;而且人声清澈优秀。

Ⅲ 什么是DSP降噪技术

高速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外设的出现,新产品设计人员面临着电磁干扰(EMI)日益严重的威胁。早期,把发射和干扰问题称之为EMI或RFI(射频干扰)。现在用更确定的词“干扰兼容性”替代。电磁兼容性(EMC)包含系统的发射和敏感度两方面的问题。假若干扰不能完全消除,但也要使干扰减少到最小。如果一个DSP系统符合下面三个条件,则该系统是电磁兼容的。
1. 对其它系统不产生干扰。
2. 对其它系统的发射不敏感。
3. 对系统本身不产生干扰。

干扰定义
当干扰的能量使接收器处在不希望的状态时引起干扰。干扰的产生不是直接的(通过导体、公共阻抗耦合等)就是间接的(通过串扰或辐射耦合)。电磁干扰的产生是通过导体和通过辐射。很多电磁发射源,如光照、继电器、DC电机和日光灯都可引起干扰。AC电源线、互连电缆、金属电缆和子系统的内部电路也都可能产生辐射或接收到不希望的信号。在高速数字电路中,时钟电路通常是宽带噪声的最大产生源。在快速DSP中,这些电路可产生高达300MHz的谐波失真,在系统中应该把它们去掉。在数字电路中,最容易受影响的是复位线、中断线和控制线。

传导性EMI
一种最明显而往往被忽略的能引起电路中噪声的路径是经过导体。一条穿过噪声环境的导线可检拾噪声并把噪声送到另外电路引起干扰。设计人员必须避免导线捡拾噪声和在噪声产生引起干扰前,用去耦办法除去噪声。最普通的例子是噪声通过电源线进入电路。若电源本身或连接到电源的其它电路是干扰源,则在电源线进入电路之前必须对其去耦。

共阻抗耦合
当来自两个不同电路的电流流经一个公共阻抗时就会产生共阻抗耦合。阻抗上的压降由两个电路决定。来自两个电路的地电流流经共地阻抗。电路1的地电位被地电流2调制。噪声信号或DC补偿经共地阻抗从电路2耦合到电路1。

辐射耦合
经辐射的耦合通称串扰,串扰发生在电流流经导体时产生电磁场,而电磁场在邻近的导体中感应瞬态电流。

辐射发射
辐射发射有两种基本类型:差分模式(DM)和共模(CM)。共模辐射或单极天线辐射是由无意的压降引起的,它使电路中所有地连接抬高到系统地电位之上。就电场大小而言,CM辐射是比DM辐射更为严重的问题。为使CM辐射最小,必须用切合实际的设计使共模电流降到零。

影响EMC的因数
电压——电源电压越高,意味着电压振幅越大而发射就更多,而低电源电压影响敏感度。
频率——高频产生更多的发射,周期性信号产生更多的发射。在高频数字系统中,当器件开关时产生电流尖峰信号;在模拟系统中,当负载电流变化时产生电流尖峰信号。
接地——对于电路设计没有比可靠和完美的电源系统更重要的事情。在所有EMC问题中,主要问题是不适当的接地引起的。有三种信号接地方法:单点、多点和混合。在频率低于1MHz时可采用单点接地方法,但不适于高频。在高频应用中,最好采用多点接地。混合接地是低频用单点接地而高频用多点接地的方法。地线布局是关键的。高频数字电路和低电平模拟电路的地回路绝对不能混合。
PCB设计——适当的印刷电路板(PCB)布线对防止EMI是至关重要的。
电源去耦——当器件开关时,在电源线上会产生瞬态电流,必须衰减和滤掉这些瞬态电流来自高di/dt源的瞬态电流导致地和线迹“发射”电压。高di/dt产生大范围高频电流,激励部件和缆线辐射。流经导线的电流变化和电感会导致压降,减小电感或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可使该压降最小。

降低噪声的技术
防止干扰有三种方法:
1. 抑制源发射。
2. 使耦合通路尽可能地无效。
3. 使接收器对发射的敏感度尽量小。

下面介绍板级降噪技术。板级降噪技术包括板结构、线路安排和滤波。
板结构降噪技术包括:
* 采用地和电源平板
* 平板面积要大,以便为电源去耦提供低阻抗
* 使表面导体最少
* 采用窄线条(4到8密耳)以增加高频阻尼和降低电容耦合
* 分开数字、模拟、接收器、发送器地/电源线
* 根据频率和类型分隔PCB上的电路
* 不要切痕PCB,切痕附近的线迹可能导致不希望的环路
* 采用多层板密封电源和地板层之间的线迹
* 避免大的开环板层结构
* PCB联接器接机壳地,这为防止电路边界处的辐射提供屏蔽
* 采用多点接地使高频地阻抗低
* 保持地引脚短于波长的1/20以防止辐射和保证低阻抗线路安排降噪技术包括用45。而不是90。线迹转向,90。转向会增加电容并导致传输线特性阻抗变化
* 保持相邻激励线迹之间的间距大于线迹的宽度以使串扰最小
* 时钟信号环路面积应尽量小
* 高速线路和时钟信号线要短和直接连接
* 敏感的线迹不要与传输高电流快速开关转换信号的线迹并行
* 不要有浮空数字输入,以防止不必要的开关转换和噪声产生
* 避免在晶振和其它固有噪声电路下面有供电线迹
* 相应的电源、地、信号和回路线迹要平行以消除噪声
* 保持时钟线、总线和片使能与输入/输出线和连接器分隔
* 路线时钟信号正交I/O信号
* 为使串扰最小,线迹用直角交叉和散置地线
* 保护关键线迹(用4密耳到8密耳线迹以使电感最小,路线紧靠地板层,板层之间夹层结构,保护夹层的每一边都有地)

滤波技术包括:
* 对电源线和所有进入PCB的信号进行滤波
* 在IC的每一个点原引脚用高频低电感陶瓷电容(14MHz用0.1UF,超过15MHz用0.01UF)进行去耦
* 旁路模拟电路的所有电源供电和基准电压引脚
* 旁路快速开关器件
* 在器件引线处对电源/地去耦
* 用多级滤波来衰减多频段电源噪声

其它降噪设计技术有:
* 把晶振安装嵌入到板上并接地
* 在适当的地方加屏蔽
* 用串联终端使谐振和传输反射最小,负载和线之间的阻抗失配会导致信号部分反射,反射包括瞬时扰动和过冲,这会产生很大的EMI
* 安排邻近地线紧靠信号线以便更有效地阻止出现电场
* 把去耦线驱动器和接收器适当地放置在紧靠实际的I/O接口处,这可降低到PCB其它电路的耦合,并使辐射和敏感度降低
* 对有干扰的引线进行屏蔽和绞在一起以消除PCB上的相互耦合
* 在感性负载上用箝位二极管
EMC是DSP系统设计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应采用适当的降噪技术使DSP系统符合EMC要求

Ⅳ dsp智能降噪的缺点

成本高,耗能高。dsp智能降噪的缺点:
1、成本高。dsp智能降噪系统必备的设备有拾音器、处理芯片、扬声器,每一个部分都要保证高质量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成本高。
2、耗能。dsp智能降噪耳机里面是声学处理器等,因此开启主动降噪模式对于无线耳机的续航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Ⅳ 耳机的DSP和DS降噪有什么区别

不知道细心的 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市面上打着降噪招牌的耳机越来越多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科技的发达,降噪的水平确实有所提升,但是,那些写着拥有降噪技术的耳机,难道就真的是能起到降噪效果吗?

虽然小编现在还不能把市面上所有假的降噪耳机摆上来(毕竟这件事挺得罪人的),但是,我可以来跟小伙伴们科普一下,什么是降噪?那些写着CVC,DSP的降噪技术又是个什么鬼?

第一个要分清的是"降噪分为主动降噪与被动降噪"

被动降噪又称为"物理降噪",再通俗地说法,就是利用外来物件把咱们的耳朵捂住,起到降低噪音的效果。例如市面上大部分的入耳式耳机,多少还是有点降低噪音的功效。

主动降噪,就是利用技术来达到降噪的效果

降噪原理
第二个要分清的是"CVC与 DSP"

我们在某东或某猫上浏览一些耳机,细心的你又会发现,有些降噪技术写着CVC,有些降噪技术写着DSP。那么这两种究竟有何区别呢?

首先,CVC是英文(Clear Voice Capture)的简写,是一种软件降噪技术,其原理是通过耳机内置的消噪软件及麦克风,来抑制多种类型的混响噪音。

第二,DSP是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的简写,其工作原理:麦克风收集外部环境噪音,然后通过耳机内部的降噪系统功能,复制产生一个与外界环境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抵消,从而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第三,两者的区别:

1、受益对象不同,DSP技术主要使耳机使用者本人收益,而CVC主要使通话的另一方受益。2、针对对象不一样,CVC技术主要针对通话过程中产生的回声, DSP主要是针对外部环境中的高、低频噪声。

归结而言采用DSP和CVC降噪技术的耳机,都能有效降低通话外部环境的噪音,显着提高耳机的通话、听歌音质。降噪耳机在传输音频的基础上降低周边噪音的影响,使得耳机的使用效果更优质。

最后一个,我想说的是,降噪功能对耳机的作用很重要(我这里指的是主动降噪),一是减少噪音,避免过度放大音量,从而减少对耳朵的损害。二是过滤噪音从而提高音质和通话质量。

Ⅵ 耳机是如何实现降噪的

一方面,传统形态的耳机会有一些使用体验上的不足,例如包耳式头戴耳机并不适合在较为炎热的天气下佩戴,有线入耳式耳机在使用时会有听诊器效应(指使用时因运动使得线材发生摩擦而产生噪音)。另一方面,某些噪音,如飞机引擎声等中低频噪音,由于其频段特点,很难通过被动降噪的方式完全消除(传统的密闭式耳机只能实现对中高频声音的降噪,要实现对中低频的降噪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些情况,主动降噪式耳机应运而生。

在专攻航空军用降噪耳机的Bose在1999年推出第一款降噪耳机Aviation Headset X,但是在这很长一段时间内降噪耳机还是属于少数人的玩具,只有军队和航空公司等专业领域的人在使用。不过随着都市环境日渐喧嚣,消费者对周边环境的宁静度要求日渐提高,越来越多厂商开始关注降噪耳机这片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降噪耳机选择。

近年来DSP芯片技术的进步,让BOSE不再独领降噪风骚。不少音频厂商开始着手研究DSP芯片,制定属于自己的降噪算法,相继推出了降噪耳机产品,赢得了各自的受众市场。由于DSP芯片可以打包方案出售,我们甚至能够看到一些新品牌也能通过公模加入战团。因此在选耳机的时候,我们最好还是先亲自试听。

现在的工业条件让打造降噪耳机不再困难,但在一款产品上同时满足噪音消除、佩戴体验当然还有音乐表现的需求可不容易。如何在各种冲突的特性中进行平衡,是对产品研发的考验。

Ⅶ dsp降噪和anc降噪 哪种好

噪 ANC降噪(Active Noise Control,主动降噪)的工作原理是麦克风收集外部的环境噪音,然后系统变换为一个反相的声波加到喇叭端,最终人耳听到的声音是:环境噪音+反相的环境噪音,两种噪音叠加从而实现感官上的噪音降低,

Ⅷ dsp数字降噪是主动降噪吗

dsp数字降噪是主动降噪。DSP是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的简写。主要是针对高、低频噪声。工作原理是麦克风收集外部环境噪音,然后系统复制一个与外界环境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抵消,从而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DSP降噪的原理和ANC降噪相似。但DSP降噪正反向噪音直接在系统内部相互中和抵消。

噪音: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是指人为造成的。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你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阅读全文

与dsp降噪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linuxcp命令实现 浏览:668
单片机热释红外报警器 浏览:661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b卷 浏览:356
php链接正则表达式 浏览:966
安卓版苹果手机怎么转手 浏览:103
安卓怎么修改app的名字 浏览:139
域名服务器可将域名地址 浏览:723
广州服务器机柜怎么卖 浏览:238
转让腾讯云三年服务器 浏览:254
网易云音乐加密怎么处理 浏览:389
编译小视频软件 浏览:597
盒马app买东西怎么送 浏览:121
编译原理国产 浏览:693
在线用pdf转word 浏览:426
咪咕app怎么发表文章 浏览:209
phpsftp上传 浏览:936
php可以干嘛 浏览:879
梁箍筋加密区需要满绑扎吗 浏览:331
程序员半个月工资多少 浏览:822
云服务器租赁还是私有 浏览: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