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要考2020年福建省事业单位该如何提高行测的速度
首先要全面的学习理论知识。其次是大量的做题并及时总结。最后要学会合理的放弃某些题目。
❷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是什么要一步一步的算吗
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资料分析题由于有很多数据、专业名词等,让很多考生学习起来感到十分吃力,复习效果不佳。中公教育专家急考生之所急,想考生之所想,专门研发了资料分析读题的三大实战技巧——文字快速定位法+表格交叉项法+图形要点抽取法,帮助考生在备考冲刺阶段快速掌握要点,提高复习效率。一、文字快速定位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文字资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含量大,数据关系复杂。文字资料提供的资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组成的,可借用语文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有效的阅读文字材料间各个相关数据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辽宁省行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要全部答完考题,平均48秒或者54秒就要答一道题,时间十分紧张,再加上文字型材料数据繁多,考生在做题前最好对材料做个快速浏览,大致了解一下文章内容及主要相关概念,然后再看题目,进而根据题目要求在资料中找到相关数据来进行比较、计算等。考生可以按照自己习惯的标记法,例如划关键字等,在文章段落标记出重要信息。总的来说,文字资料中需要的数据大致是按照文章段落顺序排下来的,只是难题中的数据在文章中的跨度很大,需要通篇查找。考生在做题时可以按照这个规律来答题。二、表格交叉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表格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分类清晰。统计表主要是大量数据的罗列,要求考生在负责的数据中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量化比较和趋势分析,它主要是对数据的驾驭。考生在做题时,在快速浏览表格后,弄懂其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和注释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标目,即可在其交叉处获得相应的数据。此外,当行列比较多时,容易找错数据、看错行或看错列,考生可以带一把直尺加以参照,或直接利用笔杆。三、图形要点抽取法统计图形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网状图、三维图、复合图形等。这些图形各具特点,既能够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也能反映不同年份地点等数据间的连贯和比较性。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统计图形主要由图形的标题、横坐标(单位)、纵坐标(单位)、横标目、纵标目、反映统计数据的图形(有时含标注数据)和标注组成。那么考生做统计图形式的资料分析的时候就要注意从这些要素入手,读懂要素后就能很容易找到数据,这样就能快速作答。
❸ 2020福建省考行测资料分析十字交叉法
行测资料分析中很多关于比值混合类型题目的求解,例如已知进口和出口的增长率,求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再比如告诉6月份增长率和1-6月份的增长,让求1-5月份的增长率;再比如已知城乡人均GDP,让求基期城乡人数之比。这些题目都可以利用十字交叉法进行巧妙求解。下面中公教育对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做下详解。
一、方法原理
十字交叉法是解决比值混合问题的一种简便方法。由于整体比值是由两个部分混合而成的,所以整体比值必然会处于两个部分比值之间,比大的比值小,比小的比值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性来进行题目的求解。具体十字交叉法的模型如下:
2.201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97.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增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1季度增长9.4%,上半年增长9.1%,前三季度增长9.5%,呈现由“稳中趋缓”向“趋稳回升”转变的态势。
问题:201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速最高的季度是( )
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D.第四季度
【答案】C。中公解析:第一季度同比增长9.4%,上半年增长9.1%,上半年为第一、第二季度的混合增长率,处于两数之间,故第二季度增长率小于9.1%;前三季度增长率9.5%,为上半年和第三季度增长率混合,故第三季度大于9.5%;全年增长率为9.5%,位前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增长率混合,前三季度9.5%,故第四季度为9.5%,所以第三季度同比增长最高,答案选C。
行测中资料分析技巧性很强,不要一味的死算、硬算,更多时候我们要多思索,多总结,巧用技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公教育建议考生还需要多加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❹ 2018漳州市事业单位考试资料分析怎么提升啊有什么技巧吗
资料分析可谓属于行测比较重要的部分了,也传言“得资料者得行测”,为什么那?因为资料分析在行测里属于比较简单的题型,在付出努力之后获得的性价比比较高,如果这一部分拿不下,会跟其他考生有一定的差距,差距主要不是体现在正确率上,主要体现在做题速度上,如果别人做资料分析正确率一定的情况下,别人做15题只需要15分钟,而你如果需要20分钟或者更久,在行测分秒必争里,在做其他部分就会少做题、少得分了,为什么是资料分析正确率一定,因为资料分析简单,跟你足够的时间,你都能做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说下资料分析部分怎么提高做题速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速:
一、做题顺序:
因为资料分析有材料,所以要涉及到材料阅读的问题:到底先看题目还是先看材料。在实际授课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后期都会有做题顺序错误的问题,在此作为强调,同学们可以跟现在的做题顺序做对比,建议的做题顺序如下:
❺ 资料分析速算法之尾数法
通过计算式的末几位数从而确定选项的速算方法叫尾数法。
尾数法用在加法、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当中,在部分具有具体尾数的乘法当中也可以适用。顾名思义,尾数法就是看计算式子的尾数,简化计算量进而快速选出答案。
应用步骤:
1、观察选项的末几位不同;
2、原式计算末几位即可。
注意事项:
1、加法进位,减法借位;
2、要注意选项位次与原式应对齐。
(5)福建事业单位资料分析速算法扩展阅读:
当根据问题列出的式子就是a+b+c+d的形式时,就可以利用尾数法。首先列出的式子是加法(减法),其次观察选项,如果选项最后一位不同,那么只要把列出的式子最后一位相加即可;如果选项的最后一位相同但是倒数第二位不同,只需要把列出的式子的最后两位相加即可。
例1.341.35+521.49+619.18=()
A.1482.02 B.1484.98 C.1488.83 D.1490.45
很明显式子是加法形式,观察选项可发现最后一位不同,那么只要把式子的最后一位相加即可,5+9+8=22尾数是2,故答案选A。
例2.390.2+242.7+235.8+432.1+469.2=( )
A.1770.0 B.1743.1 C.1740.1 D.1743.0
式子属于加法形式,选项中尾数有相同的情况,但是倒数第二位不同,所以把式子中的最后两位相加,0.2+2.7+5.8+2.1+9.2=20.0,后两位是0.0,故答案选A。
例3.23.15+18.22+14.6+21.93=()
A.78.25 B.77.28 C.77.90 D.78.26
式子是加法形式,选项中最后一位不相同,所以把式子中的最后一位相加即可,5+2+0+3=10。注意在加的过程中,14.6最后一位取为0,故答案选C。
当然减法也适用这种方法,只不过在进行减法运算的过程中要注意借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作答首选尾数法
❻ 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计算有什么技巧吗
资料分析是每年行测中的必考题,备考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尤其需要注意,毕竟这算是其中的一个比较大的分类,如果没有详细的了解,那很有可能出现失误的问题。在此分享几个技巧:
一、“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
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
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二、“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1.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2.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1)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2)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3)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❼ 行测资料分析中的平均数有没有速算的方法
一、“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
“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
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
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二、“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1.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2.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1)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2)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3)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三、“综合速算法”包含了我们资料分析试题当中众多体系性不如前面九大速算技巧的速算方式,但这些速算方式仍然是提高计算速度的有效手段。
平方数速算:
牢记常用平方数,特别是11~30以内数的平方,可以很好地提高计算速度:
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
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900
四、尾数法速算
资料分析试题当中牵涉到的数据几乎都是通过近似后得到的结果,所以一般我们计算的时候多强调首位估算,而尾数往往是微不足道的, 但在地方考题的资料分析当中,尾数法仍然可以有效地简化计算。
1.错位相加/减:
A×9型速算技巧:A×9=A×10-A;如:743×9=7430-743=6687
A×9.9型速算技巧:A×9.9=A×10+A÷10;如:743×9.9=7430-74.3=7355.7
A×11型速算技巧:A×11=A×10+A;如:743×11=7430+743=8173
A×101型速算技巧:A×101=A×100+A; 如:743×101=74300+743=75043
2.乘/除以5、25、125的速算技巧:
A×5型速算技巧:A×5=10A÷2;A÷5型速算技巧:A÷5=0.1A×2
;如:8739.45×5=87394.5÷2=43697.25 36.843÷5=3.6843×2=7.3686
A×25型速算技巧:A×25=100A÷4;A÷ 25型速算技巧:A÷25=0.01A×4
如:7234×25=723400÷4=180850 3714÷25=37.14×4=148.56
A×125型速算技巧:A×125=1000A÷8;A÷125型速算技巧:A÷125=0.001A×8
如:8736×125=8736000÷8=1092000 4115÷125=4.115×8=32.92
A×1.5型速算技巧:A×1.5=A+A÷2;如:3406×1.5=3406+3406÷2=3406+1703=5109
3.“首数相同尾数互补”型两数乘积速算技巧:
积的头=头×(头+1);积的尾=尾×尾
如:“23×27”,首数均为“2”,尾数“3”与“7”的和是“10”,互补
所以乘积的首数为2×(2+1)=6,尾数为3×7=21,即23×27=621
❽ 2020福建省考行测资料分析特殊数字法
不难发现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计算问题让考生在考试中很是头疼:既要花大量时间,对于一些计算能力不好的同学来说,花时间做出结果又可能忙中出错。如何在资料分析中快速准确的算出结果,成为了考生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对此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提供一个解决资料分析计算问题的“利器”----特征数字法。
特征数字法顾名思义,主要用于将式子中的一些百分数等转换成近似的一些特定分数,以此来达到简化计算、节约时间之目的。
一般常见的特征数字有:
1/2=50%、
1/3≈33.33%、2/3%≈66.67、
1/4=25%、3/4=75%、
1/5=20%、
1/6≈16.67%、
1/7≈14.3%、2/7≈28.6%、3/7≈42.9%、4/7≈57.1%、5/7≈71.4%、6/7≈85.7%、
1/8=12.5%、3/8=37.5%、5/8=62.5%、7/8=87.5%、
1/9≈11.11%、2/9≈22.22%、4/9≈44.44%、5/9≈55.56%、7/9≈77.78%、8/9≈88.89%、1/11≈9.1%、1/12≈8.3%、1/13≈7.69%、1/14≈7.1%、1/15≈6.7%。
特征数字法多应用于求基期和增长量,即基期=现期÷(1+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增长率÷(1+增长率)。
例1:A地区2018年粮食产量为12000万吨,同比上一年增长11.11%,求A地区上一年粮食产量为多少万吨?列式应为12000÷(1+11.11%),如果正常计算的话,计算过程为12000÷1.1111,简算起来比较麻烦;使用特征数字法的话可以将11.11%转换成1/9,原式转换为12000÷(10/9)=1200×9=10800万吨。可以看到通过特征数字法可以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基期值。
例2:A地区2018年粮食产量为12000万吨,同比上一年增长14.3%,求A地区较上一年增长多少万吨粮食?列式应为12000×14.3%÷(1+14.3%),如果正常运算需要分别计算乘除法,过程很繁琐;使用特征数字法可以发现14.3%可以转换为1/7,原式变成12000×1/7÷(1+1/7)=12000÷8=1500万吨。显然,用特征数字法计算增长量也是十分方便快捷的。
有时在实际做题中我们也会发现材料当中出现的往往不是上述常见的百分数,比如A地区2018年粮食产量为12000万吨,同比上一年增长11.47%,求A地区上一年粮食产量为多少万吨?列式应为12000/(1+11.47%),增长率q=11.47%。如果用特征数字法的话将11.47%近似看成11.11%,进而转换为1/9,原式可以列为12000÷(10/9)=10800。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增长率11.47%>11.11%,因此用1/9计算的话,分母会变小整个式子结果会偏大,最后要选一个比算得结果稍小一点的选项。同样在求增长量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原式的放缩性,这样在应用特征数字法的时候能够缩小误差,提高计算速度和精度。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到,特征数字法在解决资料分析问题上可以有效的优化做题过程、精简运算时间,可谓是解决资料分析计算问题的一大“利器”,中公教育相信考生们通过勤加练习能够对特征数字法有一个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