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鱼雷可以打鱼雷吗
当然可以
但需要专用的反鱼雷鱼雷
欧美就有专业的反鱼雷鱼雷( ATT-----Ant-i Torpedo Torpedo)项目
ATT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ATT武器系统、总体、自导、控制、引信及战斗部等子系统, 其中很多子系统的指标是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
ATT武器系统在得到鱼雷报警后, 对报警信息进行识别、分类, 然后对目标进行定位, 使火控能够为ATT拦截提供解决方案, 同时对ATT进行射前准备, 在到达一定射距时发射ATT, ATT进入主航向后进行搜索, 发现目标后进入自导导引, 在距目标最近处引爆战斗部, 从而使来袭鱼雷因震荡被摧毁或失效。下面分别对ATT武器系统、总体、自导、控制、引信及战斗部等进行探讨。
一ATT武器系统
ATT的战术目的是拦截敌方攻击的来袭鱼雷, 以保证本舰的安全, 战术使命成功与否不仅涉及ATT本身, 还与ATT 武器系统密不可分。如果反鱼雷系统只配有被动声纳, 由于其不能直接给出标距离信息, 采用各种算法间接给出的目标运动要素误差比较大, 在大射距下需要ATT自导扇面能够覆盖非常大的目标可能散布区域, 而且ATT 捕获目标时的目标舷角过大, 前者给鱼雷自导系统的设计带来很大困难, 后者造成ATT的拦截概率的显着下降, 从这个层面上讲, 反鱼雷武器系统需要装备主动声纳。际上, 西方国家反鱼雷硬杀伤系统一般装备有主、被动声纳,被动声纳在远距离上提供报警, 主动声纳进行目标定位。如美国AN /WQS- 11 硬杀伤反鱼雷系统, 该鱼雷防御系统由ATT 及拖曳式主动和动传感器组成。德国硬杀伤反鱼雷系统声呐由以主被动工作方式工作的舰壳声纳和拖曳声纳组成。
二ATT总体
ATT的弹道应首先基于在主被动声自导条件下设计, 因为来袭鱼雷可能是直航鱼雷, 也可能出于隐蔽性的需要而延迟主动自导开机时间, 况且由于水面水声场环境比较复杂, 鱼雷反舰主动作用距离不是很高, 利用来袭鱼雷寻的信号进行拦截弹道设计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ATT由于其攻击的目标是来袭鱼雷而不是舰艇, 相比之下, 目标的尺寸小( 1B 10~ 30)、速度快( 2~ 4B 1)、机动性好(约10B 1)、可用的攻击时间小。因此ATT的弹道比鱼雷的弹道要求高得多, 设计难度也大得多由于来袭鱼雷速度高, 而且和ATT相向运动, 视线角变化大, 常规的鱼雷导引方法显然不再适用, 例如各种尾追弹道, 不仅要消耗大量的尾追时间和航程, 而且要求ATT 的速度比来袭鱼雷的速度高, 这就需要ATT 采用拦截弹道。而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推出的导引方法要求目标速度、目标距离等参量, 且对制导参量的精度要求高, 而且要求主动自导作用距离比较大, 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 就会严重影响ATT的导引精度。而采用比例法拦截高速目标时, 为了不使ATT 弹道发散,要求比例系数很大( k > 8) , 这样使导引指令在ATT导引后期变化剧烈, 从而严重影响到ATT 的脱靶量。可变提前角法则根据ATT 两个相邻声周期视线角变化量来调整提前角的大小, 能够实现近似于平行接近法的导引效果。虽然其在导引后期的制导指令也比较大, 但在同等情况下比比例导引法的制导指令小, 配合S型程序弹道(为了减小大目标舷角, 利用主动检测得到的目标方位和距离估算目标航向和速度, ATT 走一个类似S型的程序弹道), 能起到更好的导引效果。
三ATT自导
为了有效地对付来袭鱼雷, ATT 自导一般有主动、被动和对来袭鱼雷寻的信号导引三种工作模式。自导作用距离的选取与射距(发射时舰艇与来袭鱼雷的距离)有关, 射距大时, 从ATT发射到自导捕获目标这段时间内, 目标散布范围比较大, 因此需要自导作用距离较大, 反之, 需要自导作用距离相对较小; 然而射距又与软杀伤器材的作战使用、系统反应时间等密切相关, 反鱼雷防御体系一般由软杀伤器材和硬杀伤器材组成, ATT使用时应保证与软杀伤武器的兼容。ATT自导扇面宽度的选择不仅要保证能够发现目标, 而且要保证由于目标速度很高以及解算误差造成的自导捕获时目标舷角偏大而导致ATT需要很大的提前角, 而这需要对自导扇面宽度进行保证。因此ATT 自导扇面宽度的选择不仅与初始射击段有关, 而且与导引段有关。方位角的测量精度对ATT的导引精度影响很大, 经仿真计算, 目标方位角均方差应不大于0. 5b。
四ATT控制
鱼雷的机动性一般用最大可用过载来表示,最大可用过载是鱼雷在最大舵偏角下产生的过载。鱼雷拦截目标时所需要的过载为需用过载。通常决定需用过载的因素有: 目标的运动特性; 初始散布;目标信号起伏的影响; 系统零位的影响。由于来袭鱼雷具有高速大机动运动特性, ATT 跟踪攻击目标时, 就应不断改变自己的运动方向, 因而对ATT的机动性要求较高。这就对控制系统响应提了更高要求, ATT 只有解决好高机动性和快速响应的问题, 才能有效地拦截来袭鱼雷, 经过仿真计算, ATT 最大允许角速度应不小于80b/s, 且在1 s内对指令的跟踪误差不大于15% 。
相比较而言, 法国DCN提出的对抗方法具有3个明显的优点: 1)直接在本舰尾流上布放伪造气泡区, 布放点的选择变成了一维问题, 这样只需大概掌握布放人工气泡的恰当时机, 而无需精确计算来袭鱼雷目标运动要素, 也不存在瞄准问题。2)可直接在舰艉布放, 无需具备较远距离的投送能力, 因此对武器系统的压力大大降低, 并且技术方案选择余地大、易于实现。3) 从原理上判断,这种方法的诱骗效果优于其他方法。此外, 逃逸舰船有可能连续使用, 达到更佳效果。
望采纳!!
B. 为什么两条线无限接近但永不会相交。
如果你去北京,每天都走1cm(够慢的了,比蜗牛还慢),一直走下去,的确可以到达北京,只要时间允许,而你又是健康且足够长寿的话。
如果你去北京,第一天走了一半的路程(比火车还快),以后每天都走前一天一半的路程,肯定你在无限地接近北京,但你到不了北京,因为你后面总还有一段路程,哪怕若干天后,你离北京只有0.00000001cm,第二天你只能走这段路程的一半,你还剩下0.00000001cm的一半路程。
C. 接近顾客时有哪些方法
1问题接近法 这个方法主要是通过汽车销售人员直接向顾客提出有关问题
D. 航空飞行器飞行动力学的目录
第1章 飞行器质心运动方程
1.1 作用在飞行器上的外力1
1.1.1 升阻特性1
1.1.2 发动机推力6
1.2 飞行器飞行操纵概念12
1.2.1 常规飞机的飞行操纵13
1.2.2 现代飞机的飞行操纵13
1.2.3 导弹的飞行操纵14
1.3 常用的坐标轴系及其转换16
1.3.1 常用的坐标轴系16
1.3.2 坐标转换矩阵17
1.3.3 常用坐标系之间的关系20
1.4 飞行器质心运动方程22
1.4.1 一般动坐标系中质心动力学方程23
1.4.2 航迹坐标系中质心动力学方程24
1.4.3 飞行器质心运动学方程25
1.4.4 飞行器质心运动方程讨论26
1.4.5 质心在铅垂平面内的运动方程28
1.4.6 质心在水平面内的运动方程30
复习思考题32
第2章 飞机的飞行性能
2.1 平飞性能33
2.1.1 定常平飞时的运动方程33
2.1.2 最大平飞速度Vmax38
2.1.3 最小平飞速度Vmin40
2.1.4 平飞速度范围41
2.2 上升、下滑性能42
2.2.1 定常直线上升运动方程42
2.2.2 定常直线上升运动性能43
2.2.3 非定常上升运动性能47
2.2.4 定常下滑运动性能50
2.3 定常飞行状态及其与操纵的关系51
2.3.1 平飞范围的划分51
2.3.2 飞行状态与操纵的关系53
2.3.3 定常飞行状态的主要因素分析56
2.4 续航性能58
2.4.1 航程和航时的基本关系式58
2.4.2 等高等速巡航时的航程和航时60
2.4.3 飞机的最佳续航性能64
2.4.4 最大活动半径68
2.4.5 风对续航性能的影响69
2.5 起落性能70
2.5.1 起飞性能70
2.5.2 着陆性能74
2.5.3 单发停车故障的对策78
2.5.4 改善起落性能的措施80
2.5.5 风切变下的起落过程82
2.6 涡轮螺桨飞机的飞行性能83
2.6.1 平飞和上升性能84
2.6.2 涡轮螺桨飞机的续航性能85
2.7 滑翔性能85
复习思考题90
第3章 飞机的机动性和敏捷性
3.1 机动飞行时的过载92
3.1.1 运动与过载的关系93
3.1.2 过载限制94
3.2 铅垂平面内的机动性能95
3.2.1 平飞加减速96
3.2.2 跃升97
3.2.3 俯冲99
3.3 水平平面内的机动性能102
3.3.1 正常盘旋102
3.3.2 最优盘旋105
3.3.3 非定常盘旋113
3.4 飞机的空间机动飞行114
3.4.1 常见的空间机动飞行115
3.4.2 空间机动轨迹的一般计算方法116
3.5 机动性能的综合分析116
3.5.1 能量机动性117
3.5.2 定常或极限角速度118
3.5.3 定常或瞬态转弯半径119
3.5.4 综合机动性指标121
3.6 飞机的敏捷性123
3.6.1 敏捷性概念123
3.6.2 敏捷性分类125
3.6.3 瞬态敏捷性尺度126
3.6.4 功能敏捷性尺度128
3.6.5 敏捷性潜力130
3.7 过失速机动131
3.7.1 尾冲和眼镜蛇机动132
3.7.2 Herbst机动133
复习思考题134
第4章 方案飞行与弹道
4.1 按给定迎角或俯仰角的方案飞行136
4.1.1 按给定迎角的方案飞行138
4.1.2 按给定俯仰角的方案飞行139
4.2 按给定弹道倾角的方案飞行139
4.2.1 直线飞行弹道140
4.2.2 垂直上升弹道140
4.2.3 等高飞行弹道140
复习思考题142
第5章 导引飞行与弹道
5.1 导弹的相对运动方程143
5.1.1 自动导引相对运动方程143
5.1.2 遥控导引相对运动方程146
5.2 平行接近法148
5.2.1 直线弹道问题148
5.2.2 弹道法向加速度特性149
5.3 比例导引法151
5.3.1 直线弹道的条件、条数152
5.3.2 直线弹道的稳定性155
5.3.3 弹道需用法向加速度157
5.3.4 一般情况下的导引弹道特性158
5.4 三点法160
5.4.1 导引弹道的一般特性161
5.4.2 弹道需用法向加速度161
5.5 角度法165
5.5.1 前置量法(矫直系数法)165
5.5.2 半前置量法(半矫直系数法)167
5.6 选择导引方法的一般原则168
5.7 攻击区169
复习思考题173
第6章 刚性飞行器运动方程
6.1 刚性飞行器动力学方程174
6.1.1 飞行器质心移动的动力学方程174
6.1.2 飞行器绕质心转动的动力学方程177
6.2 刚性飞行器运动学方程180
6.2.1 飞行器质心运动学方程180
6.2.2 飞行器绕质心转动运动学方程181
6.3 刚性飞行器运动方程讨论184
6.3.1 “机体机体体系”运动方程组184
6.3.2 “航迹机体体系”运动方程组184
6.3.3 飞行力学的几类主要问题185
6.3.4 多操纵机构情况186
6.4 运动方程组线性化186
6.4.1 小扰动法186
6.4.2 外力和外力矩的线性化189
6.4.3 运动方程的线性化193
6.5 纵向小扰动运动方程组196
6.5.1 纵向小扰动方程的自然形式196
6.5.2 纵向小扰动方程的矩阵形式198
6.5.3 纵向小扰动方程的简化形式199
6.6 横侧小扰动运动方程组201
6.6.1 横侧小扰动方程的自然形式201
6.6.2 横侧小扰动方程的矩阵形式202
6.6.3 横侧小扰动方程的简化形式203
复习思考题204
第7章 飞行器的纵向平衡、静稳定和静操纵
7.1 静稳定力矩206
7.1.1 静稳定力矩的组成206
7.1.2 定速静稳定性211
7.1.3 定载静稳定性213
7.2 操纵力矩214
7.2.1 气动操纵力矩215
7.2.2 推力矢量操纵力矩216
7.3 定常直线飞行时的飞行器平衡特性217
7.3.1 升降舵平衡曲线217
7.3.2 舵面静操纵性指标220
7.3.3 飞行器的自动俯冲现象221
7.4 阻尼力矩222
7.5 洗流时差力矩223
7.6 定常拉升飞行时的飞行器平衡特性224
7.6.1 升降舵偏转变化规律225
7.6.2 舵面静操纵性指标226
7.7 铰链力矩和杆力特性227
7.7.1 铰链力矩227
7.7.2 杆力特性229
7.8 影响飞行器纵向平衡、静稳定和静操纵的其他因素237
7.8.1 动力装置影响237
7.8.2 飞行器构形变化的影响239
7.8.3 弹性变形的影响240
7.8.4 大迎角飞行和地面效应的影响241
7.9 飞行器质心的变化范围242
7.9.1 常规飞行器243
7.9.2 放宽静稳定性飞行器245
7.9.3 影响因素讨论246
7.10 助力器操纵时的杆力特性247
7.10.1 助力器操纵系统简介247
7.10.2 助力操纵时杆力特性249
复习思考题252
第8章 飞行器的横航向平衡、静稳定和静操纵
8.1 静稳定力矩255
8.1.1 静稳定力矩的组成255
8.1.2 横航向静稳定性260
8.2 操纵力矩263
8.2.1 滚转操纵力矩263
8.2.2 偏航操纵力矩264
8.3 阻尼力矩和交感力矩265
8.3.1 滚转角速度p引起的横侧力矩266
8.3.2 偏航角速度r引起的横侧力矩267
8.4 斜吹力矩269
8.5 非对称定常飞行时飞行器的平衡270
8.5.1 定常直线侧滑飞行时的平衡和静操纵270
8.5.2 正常盘旋飞行时的平衡和静操纵274
8.5.3 稳定滚转时的平衡和静操纵276
8.6 铰链力矩和操纵力特性277
8.6.1 副翼和方向舵铰链力矩277
8.6.2 横侧操纵力特性279
8.6.3 助力器操纵时的杆力特性282
8.7 影响飞行器横航向平衡、静稳定和静操纵的其他因素283
8.7.1 动力装置的影响283
8.7.2 构形变化的影响283
8.7.3 弹性变形的影响284
8.7.4 大迎角、地面效应的影响285
复习思考题287
第9章 飞机的纵向稳定性和操纵性
9.1 飞机纵向运动稳定性288
9.1.1 纵向扰动运动方程和基本求解理论288
9.1.2 模态特性分析方法290
9.1.3 典型的纵向运动模态294
9.1.4 短周期模态分析297
9.1.5 长周期模态分析298
9.1.6 现代飞机纵向模态特点300
9.2 飞机纵向动操纵性302
9.2.1 时域响应指标303
9.2.2 飞行操纵系统304
9.2.3 纵向动操纵性307
9.3 带自动器飞机的纵向操纵性和稳定性特性310
9.3.1 俯仰阻尼器311
9.3.2 纵向增稳系统313
9.3.3 纵向控制增稳系统315
9.3.4 高度稳定系统316
9.4 飞机的纵向飞行品质320
复习思考题322
第10章 飞机的横航向稳定性和操纵性
10.1 飞机横航向运动稳定性324
10.1.1 横航向扰动运动方程324
10.1.2 典型的横航向运动模态325
10.1.3 滚转收敛模态分析328
10.1.4 螺旋模态分析329
10.1.5 荷兰滚模态分析331
10.1.6 横航向静稳定性和动稳定性的关系332
10.1.7 现代飞机横航向模态特性333
10.2 飞机横航向动操纵性334
10.2.1 对副翼的操纵反应335
10.2.2 对方向舵的操纵反应336
10.3 带自动器飞机的横航向操纵性和稳定性特性338
10.3.1 滚转阻尼器338
10.3.2 滚转角控制系统339
10.3.3 偏航阻尼器340
10.3.4 偏航增稳系统341
10.3.5 副翼方向舵交联343
10.3.6 飞行航线稳定系统343
10.4 飞机横航向飞行品质344
复习思考题346
第11章 飞机空间运动稳定性和操纵性
11.1 纵横向运动耦合机理348
11.1.1 运动耦合348
11.1.2 惯性耦合349
11.1.3 陀螺耦合350
11.1.4 气动耦合350
11.2 急滚动力学351
11.3 偏离动力学354
11.3.1 纵向偏离355
11.3.2 横航向偏离355
11.3.3 偏离预测判据357
11.3.4 机翼摇晃362
11.4 尾旋动力学363
11.4.1 进入尾旋364
11.4.2 定常阶段365
11.4.3 改出尾旋366
11.4.4 尾旋运动的模拟和试验367
11.5 空间运动的自动控制369
11.5.1 飞行边界限制系统369
11.5.2 尾旋自动防止系统371
11.5.3 放宽静稳定系统374
11.5.4 直接力操纵系统375
复习思考题381
第12章 导弹的飞行控制
12.1 导弹飞行控制特点382
12.1.1 舵回路382
12.1.2 稳定回路383
12.1.3 控制回路383
12.2 滚转稳定回路384
12.2.1 无控时导弹的横侧扰动运动384
12.2.2 滚转角稳定回路385
12.2.3 滚转角速度稳定回路388
12.3 俯仰和偏航稳定回路390
12.3.1 无控时导弹的俯仰扰动运动390
12.3.2 姿态稳定回路393
12.3.3 加速度稳定回路395
12.4 导弹控制回路405
12.5 导弹精度分析409
12.5.1 脱靶量模型及其线性化410
12.5.2 干扰及噪声模型411
12.5.3 蒙特卡洛法413
12.5.4 协方差分析法416
12.5.5 伴随分析法419
12.5.6 统计线性化伴随法423
复习思考题426
参考文献
E. 制导按信号来源分的基本类型的是
制导按信号来源分的基本类型的是:有线制导、无线电制导、雷达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音响制导、地磁制导、惯性制导和天文制导等。
有线制导是遥控制导的一种方式,制导站不断跟踪目标,形成制导指令,并将指令通过有线形式传输到制导武器上来控制飞行轨迹,使之击中目标。
有线制导系统主要由制导控制装置、光学瞄准镜、操作手柄和控制导线组成。导弹发射后,操作手需用瞄准镜瞄准目标,同时还要跟踪导弹,并从镜内判断出导弹的飞行偏差,用操作手柄产生控制指令不断修正其偏差,导线把控制指令传输给导弹,引导导弹飞向目标。
在导弹飞行过程中,传输制导指令信号的导线是悬在空中的,因此受导线强度及其释放速度等因素的约束。
(5)平行接近法实现算法扩展阅读
制导航弹通常采取电视光学制导、热视制导(根据可视或红外光线导)、激光制导(根据目标反射光束引导)、惯性制导等方式。
激光制导系统主要由搜索设备、光学系统和电子线路构成。激光器发射光线照射目标,接收器接收反射激光束并判定其方向,确定炸弹瞄准目标的误差,然后向导引头下达必要的校正指令,炸弹的自导弹头能够根据气流方向,通过头部安定面定位,同时,上下左右移动来调整角度。
自导弹头不受机械损害的整流罩来防护,特制的整流罩能让激光束自由通过,却会通过配一个光敏感指示盘,由4个扇形座构成,由自导弹头轴垂直线固定,经凸透镜聚焦后的反射激光束通过整流罩后,落在指示盘上,落点与目标相对位置一致,如果光束落在左下方,自导头就会“明白”目标在当前航线的右上方,电子设备就会向全动式尾翼下达相应信号指令,进行调整。
F. 关于导弹的问题:什么是平行接近法和比例导引法轨迹各有何特点
自动导引的导弹有三种导引方法,即追踪法、平行接近法和比例导引法。用追踪法导引时,导弹的过载较大,因此这种方法在自动导引的导弹中不采用。平行接近法是比较理想的导引方法,导弹的过载较小,但是实现起来比较困难,需要陀螺稳定平台,因此至今未见到平行接近法导引的导弹。比例导引法具有平行接近法的优点,即导弹过载较小,实现比例导引法的装置比较简单,因此这种导引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例导引法即为导弹速度向量旋转角速度正比于目标视线旋转角速度的导引规律。
导弹上的自动导引系统用来对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并控制导弹按照一定的导引规率飞向目标。自动导引系统通常由导引头和舵机两个部分组成,他们也统称为导弹的控制系统。
导弹自动导引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是导弹上的导引装置,即导引头。按照信息能源不同,导引头可分为无线电导引头、红外线导引头和激光导引头三大类。红外线导引头以目标辐射的红外线作为目标的信息能源,其功能是:利用目标辐射的红外线,发现目标,跟踪目标,并给出能满足导引规律所要求的导弹控制信号。
G. 接近顾客的方法有哪些
1.问题接近法这各方法主要是通过销售人员直接面对顾客提出有关问题,通过提问的形式形式激发顾客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进而顺利过渡到正式洽谈。
有一位推销书籍的小姐,平时碰到顾客和读者总是从容不迫的、平心静气的提出两个问题:“如果我们送给您一套关于经济管理的丛书,您打开之后发现十分有趣,您会读一读吗?”“如果读后觉得很有收获,您会乐意买下吗?”这位小姐的开场白简单明了,也使一般的顾客找不出说“不”的理由,从而达到接近顾客的目的。
2.介绍接近法销售人员与顾客联系接近采用的形式,可分别有自我介绍、托人介绍和产品介绍三种。自我介绍法是指销售人员自我口头表述,然后用名片、身份证、工作证来辅佐达到与顾客相识的目的。产品介绍法也是销售人员与顾客第一次见面时经常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销售人员直接把产品、样本、模型在顾客面前,使对方对其产品引起足够的兴趣,最终接受购买的建议。有时,销售人员采用托人介绍的方法接近顾客,这种方法是销售人员利用与顾客熟悉的第三人,通过电话、信函或当面介绍的方式接近顾客。这种方式往往使顾客碍于情面不得不接见销售人员。
3.求教接近法销售人员利用顾客好为人师的心理来接近顾客,往往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一般情况下,顾客是不会拒绝虚心讨教的销售人员的。
4.好奇接近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顾客的好奇心理来接近对方。好奇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动机,顾客的许多购买决策有时也多受好奇心理的驱使。
一位英国皮鞋厂的推销员曾几次拜访伦敦一家皮鞋店,并提出要拜见鞋店老板,但都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后来他又来到这家鞋店,口袋里揣着了一份报纸,报纸上刊登一则关于变更鞋业税收管理办法的消息,他认为店家可以利用这一消息节省许多费用。
于是,他大声对鞋店的一位售货员说:“请转告您的老板,就说我有路子让他发财,不但可以大大减少订货费用,而且还可以本利双收赚大钱。”销售人员向老板提赚钱发财的建议,那家老板会不心动呢?
5.利益接近法销售人员着重把商品给顾客带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首先把好处告诉顾客,把顾客购买商品能获得什么利益,一五一十道了出来。从而使顾客引发兴趣,增强购买信心。
一位文具销售员说:“本厂出品的各类账册、簿记比其人厂家生产同类产品便宜三成,量大不可优惠”
这种利益接近法迎合了大多数顾客的求利心态,销售人员抓住这一要害问题予以点明,突出了销售重点和产品优势,有助于很快达到接近顾客目的。
6.演示接近法“我可以使用一下您的打字机吗?”一人陌生人推开门,探着头问。在得到主人同意之后,他径直走到打字机前坐了下来,在几张纸中间,他分别夹了八张复写纸,并把这卷进了打字机。“你用普通的复写纸能复写得这么清楚吗?”他站起来,顺手把这些纸分发给办公室的每一位,又把打在纸上的字句大声读了遍。毋庸置疑,来人是上门推销复写纸的推销员,疑惑之余,主人很快被复写纸吸引住了。
这是出现在上海浦东开发区某家誊印社的一个场景。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推销接近方法。在利用表演方法接近顾客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达成交易,推销员还要分析顾客的兴趣爱好,业务活动,扮演各种角色,想方设法接近顾客。
7.送礼接近法销售人员利用赠送礼品的方法来接近顾客,以引起顾客的注意和兴趣,效果也非常明显。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向顾客赠送适当的礼品,是为了表示祝贺、慰问、感谢的心意,并不是为了满足某人的欲望。在选择所送礼品之前,销售人员要了解顾客,投其所好。值得指出的是,销售人员赠送礼品不能违背国家法律,不能变相贿赂。尤其不要送高价值的礼品,以免被人指控为行贿。
8.赞美接近法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指出:“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喜欢别人的赞美的。”现实的确如此。赞美接近法是销售人员利用人们希望赞美自己的愿望来达到接近顾客的目的。这一点以女性更是如此。
在优美的旋律下,一位漂高的女士让你颇想与她共舞一曲,可惜“她”的身边已经有个“他”。如何实现这个心愿而又不得罪那位护花使者呢?你不妨试试对那位绅士说:“先生,你的舞伴真漂亮,如果您不介意,可以请她跳曲舞吗?”当然,赞美对方并不是美言相送,随便夸上两句就能奏效的,如果方法不当反而会起反作用。在赞美对时要恰如其分,切忌虚情假意,无端夸大。不论如何,作为一个销售人员或者是销售经理,时时要记住,赞美别人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法。对下属的表扬比批评更能激发下属提高工作质量。如果你不是想炒掉谁的话,表扬是最好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五步构建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