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党支部委员补选是差额还是等额
法律分析:支部委员补选需要差额选举,差额不少于应选人数的20%。如果补选1名委员,至少须2名候选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十六条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㈡ 差额比例如何计算
差额选举,就是候选人多于应选人的选举。差额率应该是被差掉的数量除以应选人数。
例:8个候选人,9个候选人,那么差比是1/8*100%。差额率必须按百分比计算,否则单词不存在。如果(整数1000)人在选举中投票,两个人被投票(A,B)。A被投票510,B被投票490。然后使用510-490=20票。a和B的差是20票。两者之差是2%。

(2)支部委员候选差额算法扩展阅读:
差额选举是指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选举。
竞争选举,即“平等选举”的对称性,又称“不平等选举”,是指候选人数量超过应选候选人数量的选举。在中国,竞争选举制度是由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的。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8.3%的得票率,提名221名中央委员候选人,其中204名实际选举产生。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提名183人,实际选举167人,提名率为9.6%。
㈢ 六个支委怎么差额
按照20%算出来的。
按照国家规定,基层党的委员会候选人的差额为应选人数的20%。
在实际工作中,委员人数在3至7人的,差额人数一般为1人;在9至11人的,差额人数一般为2人。不足的按四舍五入进行计算。
㈣ 什么叫党支部选举的差额选举
差额选举,是指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选举,区别于等额选举。党支部差额选举指选举支部委员、支部书记时候选人多于1人。
1、直接差额选举。在支部选举时,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
2、间接差额选举。在支部选举前,先在一定范围内实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㈤ 党支部选举,应选3人,候选人5人,差额是%多少
差额是40%。
党支部选举,应选3人,候选人5人,可得:
5-3=2
2÷5=0.4,差额是40%。

(5)支部委员候选差额算法扩展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一律实行差额选举。具体的差额幅度为,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我国1953年制定的选举法规定,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作为一项基本的选举原则,是从1979年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修改后开始实行的。
㈥ 支部换届差额比例怎么算
差额选举比例计算如下:
1、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一律实行差额选举。具体的差额幅度为,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人大常委会主任、秘书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主席,人民政府正职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数一般应多1人,进行差额选举。
3、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乡、民族乡、镇的人大副主席,人民政府副职领导人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1至3人,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差额选举比例具体如下:
进行差额选举的,候选人人数比例应当按照如下方法计算:如果进行直接选举的,差额比例应当为三分之一至一倍;如果进行间接选举的,差额选举的候选人比例应当达到候选名额的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其中,如果最后的结果不是整数的,应当采取进一法而不是四舍五入的方法,例如候选人数的最终值为1.3时,应当确定两位候选人。
差额选举有两种方式
1、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
2、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十一条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选举人有了解候选人情况、要求改变候选人、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选他人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的选举,如果发生违反党章的情况,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调查核实后,应作出选举无效和采取相应措施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㈦ 差额比例是20%,怎么算
差额比例不应少于百分之二十。
按照《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的差额比例,确定候选人数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候选人数=应选人数+应选人数×差额比例。
最终结果非整数时不可采用四舍五入法,而应采用“进一法”。例如“候选人数”最终值为“1.2”时,应确立2位候选人。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2-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㈧ 支部委员等额选举还是差额选举
法律分析: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候补委员等党内职务的选举产生需要实行差额选举。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差额比例,不少于20%。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 第四条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候补委员等党内职务的选举产生需要实行差额选举。
㈨ 增补支部委员可以等额吗
法律分析:不可以。必须差额选举。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候补委员等党内职务的选举产生需要实行差额选举。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
第十二条 委员候选人的差额为应选人数的20%。
第十三条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由上届委员会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选举。
第十四条 党的基层委员会和经批准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产生:
召开党员大会的,由上届党的委员会根据所辖多数党组织的意见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提交党员大会进行选举。召开党员代表大会的,由上届党的委员会根据所辖多数党组织的意见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提请大会主席团讨论通过,由大会主席团提交各代表团(组)酝酿讨论,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候选人,提交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