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狄洛尼三角网算法c语言

狄洛尼三角网算法c语言

发布时间:2022-09-17 23:49:06

① 考研试题:阐述通信技术发展与GIS的相互关系

南京师大1999年GIS
一(20分)1.地理信息科学2.数字地球3.数字地形模型 4. WebGIS 5.开放式的GIS
二.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20分)
三.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及其相应的应用。(20分)
四.试述GIS的集成模式。(20分)
五.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热点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20分)
南京师大2000年据说没有考GIS这门课
南京师大2001年GIS
一.(20分)1.虚拟现实 2.OpenGIS 3.WebGIS4.数字地球 5.拓扑结构
二.简述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
三.简述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在GIS中的表达方法(20分)
四.论述RS,GPS,GIS之间的相互关系。(20分)
五.论述当前地理信息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20分)
南京师大2002GIS
一.(20分)1.数字地球2.数字高程模型3.虚拟现实4.WebGIS5.空间数据仓库
二.简述GIS空间分析的内容。(20分)
三.简述一个应用型GIS建立的步骤及需要重视的问题。(20分)
四.简述GIS的几种主要数据模型,并进行各自有缺点分析。(20分)
五.简述数字地球中的关键技术。(20分)
{2005河海大学
元数据 空间数据编码 投影转换
数据压缩 时空数据库 DTM
1: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2:GIS的基本构成
3:spaghtti数据与拓扑数据的异同
4:ArcGis的产品内容及每一个产品的重要功能
5:GIS项目的系统设计步骤
6:GIS基本数据结构,及优缺点
7:GIS与MIS,CAD的异同点
8:游程编码,四叉树编码?根据图
9:结合道路拆迁利用GIS进行面积的计算的步骤几所需数据
10:当前GIS的发展趋势}
2004南京师大
名词解释:
XML OGC SIG
空间数据融合 虚拟地理环境
简述题:
1:论述GIS的主要特点
2:论述GIS的主要数据模型
3:论述GIS主要的空间索引方法
4:论述地理数据转换与互操作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5:论述GIS体系结构的发展以及当前GIS体系结构的特点
6:论述GIS融入信息技术主流的特点
7:论述数字城市建设中GIS共享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005南京师大
一,名词解释
1.4D产品
2.空间数据引擎
3.LBS
4.数字高程模型
5.嵌入式GIS
二,问答题
1.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
2.阐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组织的发展及趋势
3.阐述主要的地理定位数据获取方法和原理
4.阐述电子政务系统与GIS的关系
5.阐述通信技术发展与GIS的相互关系
2006南京师大
解释: 1.空间数据模型 2.空间数据结构 3.空间数据索引 4.空间数据引擎
5.GridGis
论述:1.简述空间元数据 2.试述地理信息共享技术内涵
3.电子政务与GIS 4.电子商务与gis 5.数字城市建设框架与共享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6.简述网络发展与GIS的关
南师大2003年 GIS
一 、名词解释(30)
1 地理信息系统(7)
2 四叉树数据结构(7)
3 放射变换 (8)
4 狄洛尼(Delaunay)三角网 (8)
二 、试述GIS数据质量和空间数据的不决定性包含了哪些方面?你认为那几方面的数据质量是难以保证和最需要注意的 ?(30)
三 、试述矢量格式向栅格格式数据转换有那几种方法?写出各自算法的要点,并比较他们的优缺点。(30)
四 、某县决定坡度大于25的耕地要退耕还林,是设计一个算法计算每个乡可能退耕还林面积和新增的
面积。(30)
五 、是建立下图面状实体的线性四叉树空间索引和分层四叉树空间索引。(30)
21 23 29 31 53 55 61 63
20 22 28 30 52 54 60 62
17 19 25 27 49 51 57 59
16 18 24 26 48 50 56 58
5 7 13 15 37 39 45 47
4 6 12 14 36 38 44 46
1 3 9 11 33 35 41 43
0 2 8 10 32 34 40 42
2002南师大
数字地球 DEM Webgis 虚拟现实
空间数据仓库
1:简述gis空间分析的内容

2:简述一个应用型gis建设的步骤及需要重视的问题

3:简述gis的几种重要的数据模型并进行各自优缺点分析

4: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
2003南师大

数字城市 虚拟现实 游程编码 大气窗口 黑体 瞬时视场 距离分辨率 非监督分类 TIN GML 1:简述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与gis发展的关系

2:简述地理空间定位信息获取的方法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3:试述数字城市建设的框架体系以及建设的主要内容

2005南京师范

一,名词解释
1.4D产品
2.空间数据引擎
3.LBS
4.数字高程模型
5.嵌入式GIS
二,问答题
1.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
2.阐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组织的发展及趋势
3.阐述主要的地理定位数据获取方法和原理
4.阐述电子政务系统与GIS的关系
5.阐述通信技术发展与GIS的相互关系
2006年武汉大学

一、名词解释
1、分布式数据库;2、地理信息流;3、窗坐标索引;4、对象-关系管理模式;5、多边形统计叠置分析;
二、简答题:
1、地理系统可以用S={Q,R}来表示,试描述其含义;
2、在GIS中,如何描述空间位置数据?
3、传统关系数据库在存储地理数据方面存在哪些局限?目前关系数据库领域有哪些发展?
4、四叉树数据结构的定义?线性四叉树的编码方法?在GIS中有何应用?
5、数据编辑和修改中有哪些错误?试举出不少于8种例子;
6、空间数据格式转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哪些信息损失?
7、分布式空间数据共享的方法与原理?
8、DCOM技术解决了WebGIS中的哪些问题?
三、分析题
1、在数据结构方面,无拓扑的矢量数据结构,拓扑矢量数据结构和面向对象数据结构各自是如何定义的? 试给出他们的分析与评价.
2、分析格网GIS与网络GIS的技术区别;
四、论述题
GIS的数据具有多源性,海量性,异构性等特点,据此论述数据存储与数据网络传输的策略与技术的协调.

2006年 南京大学

一、名词解释
1、GIS应用模型
2、数字地球
3、栅格游程编码
4、关系数据库
二、论述
1、GIS中的缓冲区有点、线、面的缓冲区三种。试分别举一例说明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2、珊格数据的矩阵存储形式和DEM矩形格网数据的异同,举例说明
3、矢量多边形数据的拓扑关系、TIN数据的拓扑关系、网络数据的拓扑关系分别有哪些,举例说明
4、南京紫金山上的松林感染了松毛虫病,已知单位面积用药量,设计一个方案比较精确的计算出总的用药量,要求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的详细步骤。

2006年 中科院遥感所

一、名词解释(5题.共20分)
1.虚拟现实.2.空间信息格网.3.数据互操作性.4.数据挖掘.5.空间索引
二、填空(共8题。50分)
1.完全栅格数据结构的三种格式。
2.投影变形的类型,高斯投影的类型。
3.空间数据的三种类型。
4.GIS的起始年代(60)。
5.数据建模的三步骤。
6.空间分析的三层次。
7.空间实体的三种表达。
8.
三、简答题(5题.50分)
1.地理信息的构成.
2.GIS的开发步骤.
3.元数据的作用.
4.数据质量标准的内容和要素.
5.空间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
四、GIS在航天载人工程中的应用。

2006年 北京大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
1.数据,2.投影,3.WebGIS,4.元数据
二、简答
1.DEM插值算法的分类以及特点(15分)
2.GIS误差来源(10分)
3.地理数据的特点(10分)
4.GIS的发展以及趋势(15分)
三、论述题(每道40分)
1.缓冲区分析的意义、算法,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2.详细阐述二维GIS的数据模型.
2006年 中国矿业大学
1.GIS与一般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异同?
2.GIS空间数据的分类和内容 及其特征?
3.适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及优缺点?
4.GIS空间数据的多尺度特征,不依比例尺的数据库的基本思想?
5.3S集成的概念和基本思路。
6.
7.GIS的发展热点?

2006年 华东师大

一 名词解释
1狄洛尼三角网与voronoi多边形
2空间数据库引擎
3点密度法表示专题地图与独立值法表示专题地图
4空间数据压缩
5组件式GIS软件
二 问答题
1以一种GIS软件为例,说明GIS的功能.
2什么是DEM,怎样用DEM提取河网信息.
3在一个区域内,欲为一公园选址,要求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且距离已有公园较远.给出该地区人口图(栅格数据),已有公园分布图(栅格数据),怎样制作选址图.并画出操作流程图.
4怎样将遥感数据与地图数据进行配准,写出原理与方法.
5空间数据共享对GIS具有重要意义,说明影响空间数据共享的因素,怎样促进空间数据共享

② 有哪些 GIS+python 的开发经验值得分享

python之于GIS与python之于IT类似
GISer采用python的原因也在于“人生苦短,我用python”
python在gis中的应用非常之广
1. desktop GIS:
ArcGIS从版本10开始不再支持原来的VBA,而改用python
QGIS本身大部分的代码特别是插件部分可以采用python进行开发
2. 地图引擎
mapnik—基于C++引擎的顶级地图引擎库,和python结合比较紧密
mapfish—支持部分专题地图在线制作
3. webgis
python+geodjango 是最常用也最庞大的后台框架

GISer使用python一定要充分发挥python语言的特性
如ArcGIS集成phthon是利用了python的脚本语言特性
后台webgis等服务,可以发挥python作为语言黏合剂的特性,充分利用已有的GIS算法库

③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篇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数据与信息

数据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数字、文字、符号、图像都是数据。

信息(Information)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信息具有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等特征。信息来源于数据(Data)。

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而信息则是数据内涵的意义,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例如,从实地或社会调查数据中可获取到各种专门信息;从测量数据中可以抽取出地面目标或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等信息;从遥感图像数据中可以提取出各种地物的图形大小和专题信息。

(二)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象和图形的总和。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而地理数据则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简称属性)及时域特征三部分。空间位置数据描述地物所在位置。这种位置既可以根据大地参照系定义,如大地经纬度坐标,也可以定义为地物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空间上的相邻、包含等;属性数据有时又称非空间数据,是属于一定地物、描述其特征的定性或定量指标。时域特征是指地理数据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时段。时间数据对环境模拟分析非常重要,正受到地理信息系统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空间位置、属性及时间是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

地理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特性,还具有以下独特特性:

(1)空间分布性。地理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的特点,先定位后定性,并在区域上表现出分布式特点,其属性表现为多层次,因此地理数据库的分布或更新也应是分布式。

(2)数据量大。地理信息既有空间特征,又有属性特征,另外地理信息还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时间特征,因此其数据量很大。尤其是随着全球对地观测计划不断发展,我们每天都可以获得上万亿兆的关于地球资源、环境特征的数据。这必然对数据处理与分析带来很大压力。

(3)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地理信息的第一载体是地理实体的物质和能量本身,除此之外,还有描述地理实体的文字、数字、地图和影像等符号信息载体以及纸质、磁带、光盘等物理介质载体。对于地图来说,它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播媒介。

(三)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tion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定义可提出GIS的如下基本概念:

1、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又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如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数据产品输出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的优劣、结构直接影响着GIS的硬件平台、功能、效率、数据处

理的方式和产品输出的类型。

2、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即点、线、面、体这类有三维要素的地理实体。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数据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编码,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是GIS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也是其技术难点之所在。

3、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得到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地理空间过程演化的模拟和预测。

4、GIS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电子速测仪、GPS全球定位技术、解析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动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产品,为GIS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的信息源,并促使GIS向更高层次发展。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有的学者断言,“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第二次革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如果说GIS的兴起和发展是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把钥匙,那么,信息地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将是打开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扇大门,必将为地理科学的发展和提高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GIS被誉为地学的第三代语言——用数字形式来描述空间实体。

GIS按研究的范围大小可分为全球性的、区域性的和局部性的;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综合性的与专题性的。同级的各种专业应用系统集中起来,可以构成相应地域同级的区域综合系统。在规划、建立应用系统时应统一规划这两种系统的发展,以减小重复很费,提高数据共享程度和实用性。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篇二: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整理版本)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以地理空间数据库(GeospatialDatabase)为基础,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简单地说,GIS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和应用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员组成的有机体,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属于空间型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

地理信息流即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GIS),最后到应用领域。

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达,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信息系统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

四叉树数据结构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n,且n≥1),直到子象限的数值单调为止。凡数值(特征码或类型值)呈单调的单元,不论单元大小,均作为最后的存储单元。这样,对同一种空间要素,其区域网格的大小,随该要素分布特征而不同。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简称TIN,它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在边上用边的两个顶点的高程,在三角形内则用三个顶点的高程)。

拓扑关系拓扑关系是指网结构元素结点、弧段、面域之间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为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根据拓扑关系,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距离,可以确定一种地理实体相对于另一种地理实体的位置关系,拓扑数据也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

拓扑结构为在点、线和多边形之间建立关联,以及彻底解决邻域和岛状信息处理问题而必须建立的数据结构。这种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唯一标识,多边形标识,外包多边形指针,邻接多边形指针,边界链接,范围(最大和最小x、y坐标值)。

游程编码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网格合并,并记录合并后网格的值及合并网格的长度,其目的是压缩栅格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空间数据结构是指适合于计算机系统存储、管理和处理的地学图形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矢量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这种数据组织方式能最好地逼近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数据精度高,数据存储的冗余度低,便于进行地理实体的网络分析,但对于多层空间数据的叠合分析比较困难。

栅格数据结构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简称为栅格数据结构,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空间索引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空间数据结构,空间索引介于空间操作算法和空间对象之间,它通过筛选作用,大量与特定空间操作无关的空间对象被排除,从而提高空间操作的速度和效率。

空间数据编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编码的目的是用来提供空间数据的地理分类和特征描述,同时为了便于地理要素的输入、存储、管理,以及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需要。

Delaunay三角网即由狄洛尼三角形组成的三角网,它是在地形拟合方面表现最出色的三角网,因此常被用于TIN的生成。狄洛尼三角形有三个最邻近的点连接而成,这三个相邻点对应的Voronoi多边形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此顶点同时也是狄洛尼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Voronoi多边形即泰森多边形,它采用了一种极端的边界内插方法,只用最近的单个点进行区域插值。泰森多边形按数据点位置将区域分割成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包含一个数据点,各子区域到其内数据点的距离小于任何到其它数据点的距离,并用其内数据点进行赋值。

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有键码、游程长度编码、块码和四叉树编码等。其目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数据量记录尽可能多的信息,其类型又有信息无损编码和信息有损编码之分。

边界代数算法边界代数多边形填充算法是一种基于积分思想的矢量格式向栅格格式转换算法,它适合于记录拓扑关系的多边形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结构。它不是逐点判断与边界的关系完成转换,而是根据边界的拓扑信息,通过简单的加减代数运算将边界位置信息动态地赋给各栅格点,实现了矢量格式到栅格格式的高速转换,而不需要考虑边界与搜索轨迹之间的关系,因此算法简单、可靠性好,各边界弧段只被搜索一次,避免了重复计算。

DIME文件美国人口普查局在1980年的人口普查中提出了双重独立地图编码文件。它含有调查获得的地理统计数据代码及大城市地区的界线的坐标值,提供了关于城市街道,住址范围以及与人口普查局的列表统计数据相关的地理统计代码的纲要图。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TIGER取代了DIME文件。

空间数据内插即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分区数据的方法。空间数据压缩即从所取得的数据集合S中抽出一个子集A,这个自己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

坐标变换实质是建立两个平面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包括几何纠正和投影转换,他们是空间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仿射变换是GIS数据处理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几何纠正方法。它的主要特性为:同时考虑到因地突变形而引起的实际比例尺在x和y方向上的变形,因此纠正后的坐标数据在不同方向上的长度比将发生变化。

数据精度是考察数据质量的一个方面,即对现象描述的详细程度。精度低的数据并不一定准确度也低。

空间数据引擎是一种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即在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添加一层空间数据库引擎,以获得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之外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能力。代表性的是ESRI的SDE。

空间数据引擎在用户和异种空间数据库的数据之间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接口,它是一种处于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中间件技术。使用不同厂商GIS的客户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引擎将自身的数据提交给大型关系型DBMS,由DBMS统一管理;同样,客户也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引擎从关系型DBMS中获取其他类型GIS的数据,并转化成客户可以使用的方式。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操作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提供可被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调用的软件系统,支持可被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调用的数据库的建立、更新、查询和维护功能。

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的。

空间数据模型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联系的概念,为描述空间数据组织和设计空间数据库模式提供了基本的方法。一般而言,GIS空间数据模型由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三个有机联系的层次所组成。

分布式数据库是一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在物理上分布于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结点上,而逻辑上属于同一个系统。它具有分布性,同时在逻辑上互相关联。

对象-关系管理模式/型是指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扩展,通过定义一系列操作空间对象(如点、线、面)的API函数,来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缓冲区分析是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他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主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以便为某项分析或决策提供依据。

叠合分析是指在统一空间参照系统条件下,每次将同一地区两个地理对象的图层进行叠合,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

空间分析是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以地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形成、空间演变等信息。

网络分析是运筹学模型中的一个基本模型,即对地理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网络进行地理分析和模型化。它的根本目的是研究、筹划一项网络工程如何安排,并使其运行效果最好。

透视图从数字高程模型绘制透视立体图是DEM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应用。透视立体图能更好地反映地形的立体形态,非常直观。与采用等高线表示地形形态

相比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点,更接近人们的直观视觉。调整视点、视角等各个参数值,就可从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绘制形态各不相同的透视图制作动画。

网络是一个由点、线的二元关系构成的系统,通常用来描述某种资源或物质在空间上的运动。

变量筛选分析是通过寻找一组相互独立的变量,使相互关联的复杂的多变量数据得到简化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常用的有主成分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关键变量分析法等。

变量聚类分析是将一组数据点或变量,按照其在性质上亲疏远近的程度进行分类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两个数据点在m为空间的相似性可以用这些点在变量空间的距离来度量。

数字地面模型简称DTM,是定义于二维区域上的一个有限项的向量序列,它以离散分布的平面点来模拟连续分布的地形。

数字高程模型当数字地面模型的地面属性为海拔高程时,则该模型即为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

GIS应用模型是根据具体的应用目标和问题,借助于GIS自身的技术优势,使观念世界中形成的概念模型,具体化为信息世界中可操作的机理和过程。

OGC即OpenGIS协会(OpenGISConsortium)其目的是使用户可以开放地操纵异质的地理数据,促进采用新的技术和商业方式来提高地理信息处理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lity),OGC会员主要包括GIS相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制造商,数据生产商以及一些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其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GIS)OpenGIS(,OGIS-开放的地理数据互操作规范)由美国OGC(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提出。其目标是,制定一个规范,使得应用系统开发者可以在单一的环境和单一的工作流中,使用分布于网上的任何地理数据和地理处理。它致力于消除地理信息应用之间以及地理应用与其它信息技术应用之间的藩篱,建立一个无“边界”的、分布的、基于构件的地理数据互操作环境,与传统的地理信息处理技术相比,基于该规范的GIS软件将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可移植性、开放性、互操作性和易用性。

数据结构是地理实体的数据组织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空间数据质量是对空间数据在表达空间位置、空间关系、专题特征以及时间等要素时,所能达到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统一性的度量,一般描述为空间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用误差来表示。

数字地球是把浩瀚复杂的地球数据加以数字化、网络化,变成一个地球信息模型计划。是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种分辨率、三维的地球表达,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虚拟现实也称虚拟环境或人工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即构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也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的可感知环境,演练者通过专门的设备可在这个环境中实现观察、触摸、操作、检测等试验,有身临其境之感。

地图投影是建立平面上的点(用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表示)和地球表面上的点(用纬度和精度表示)之间的函数关系。

投影转换是从一种地图投影变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其实质是建立两平面场之间及邻域双向连续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虚拟地理环境简称VGE,是基于地学分析模型、地学工程等的虚拟现实,它是地学工作者根据观测实验、理论假设等建立起来的表达和描述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布以及过程现象的虚拟信息地理世界,一个关于地理系统的虚拟实验室,它允许地学工作者按照个人的知识、假设和意愿去设计修改地学空间关系模型、地学分析模型、地学工程模型等,并直接观测交互后的结果,通过多次的循环反馈,最后获取地学规律。

高斯-克吕格投影Gauss-KruegerProjection①是一种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它是将一椭圆柱横切于地球椭球体上,该椭圆柱面与椭球体表面的切线为一经线,投影中将其称为中央经线,然后根据一定的约束条件即投影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规定范围内的点投影到椭圆柱面上从而得到点的高斯投影。

②一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其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投影成直线且长度不变,赤道投影也为直线,并与中央子午线正交。

UTM投影全球横轴墨卡托投影的简称。是美国编制世界各地军用地图和地球资源卫星象片所采用的横轴墨卡托投影的一种变型投影。它规定中央经线长度比为0.9996。

电子地图当纸地图经过计算机图形图像系统光——电转换量化为点阵数字图像,经图像处理和曲线矢量化,或者直接进行手扶跟踪数字化后,生成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显示、修改、标注、漫游、计算、管理和打印的矢量地图数据文件,这种与纸地图相对应的计算机数据文件称为矢量化电子地图。

元数据[空间]是指描述空间数据的数据,它描述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是空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也是空间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为空间数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Web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Web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即利用Web技术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从WWW的任一个节点,Internet用户可以浏览WebGIS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

GIS互操作互操作是指在异构环境下的两个或多个实体,尽管它们实现的语言、执行的环境和基于的模型不同,但仍然可以相互通信和协作,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这些实体包括应用程序、对象、系统运行环境等。空间数据的互操作针对异构的数据库和平台,实现数据处理的互操作,与数据转换相比,它是“动态”的数据共享,独立于平台,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空间数据共享的发展方向。

组件式GIS是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式软件的GIS系统(包括基础平台和应用系统)。其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组件,每个组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个GIS组件之间,以及GIS组件与其它非GIS组件之间,都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基础平台以及应用系统。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即C/S结构,是一种分布式系统结构,在该体系中,客户端通常是同最终用户交互的应用软件系统,而服务器由一组协作的过程构成,为客户端提供服务。客户机和服务器通常运行相同的微内核,一个客户机/服务器机制可以有多个客户端,或者多个服务器,或者兼而有之。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基于简单的请求/应答协议,即客户端向服务器提出信息处理的请求,服务器端接收到请求并将请求解译后,根据请求的内容执行相应操作,并将操作结果传

④ 前辈……知道上看到你的问题,麻烦问一下,你那儿有湖师大GIS考研真题吗

13年湖师大GIS考研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狄洛尼三角网与voronoi多边形 2空间数据库引擎 3点密度法表示专题地图与独立值法表示专题地图
4空间数据压缩 5组件式GIS软件
二 问答题
1以一种GIS软件为例,说明GIS的功能. 2什么是DEM,怎样用DEM提取河网信息.
3在一个区域内,欲为一公园选址,要求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且距离已有公园较远.给出该地区人口图(栅格数据),已有公园分布图(栅格数据),怎样制作选址图.并画出操作流程图.
4怎样将遥感数据与地图数据进行配准,写出原理与方法.
5空间数据共享对GIS具有重要意义,说明影响空间数据共享的因素,怎样促进空间数据共享.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招生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一、 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地图投影
2、地理数据可视化
3、地理元数据
4、空间叠置分析
5、NDVI指数(Normalo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二、问答题 (每题20分,共100分)
1、现要建一个旅游景区的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请叙述如何完成如下工作:
1)对空间数据库的图层组成及内容进行设计; 2)确定数据源;
3)进行数据输入与编辑,以建立空间数据库。
2、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常用的空间数据(矢量数据)格式有哪些?不同格式空间数据如何融合?
3、什么是定位-配置分析?举例说明定位-配置分析的一种应用,并叙述实现方案。
4、叙述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内容及如何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应用,并叙述实现方案。
5、叙述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目前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第二部分 真题解析
06年解析:
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不考开发的内容,不涉及到代码的编写,只考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词解释:
(1) 狄洛尼三角网与voronoi多边形:这两个概念都是在生成不规则三角网的时候所用到的概念。前者为相互邻接且互相不重叠的三角形的集合,每一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内不包含其他的点。狄洛尼三角网由voronoi多边形共边的点连接而成。狄洛尼三角网由三个相邻点连接而成,这三个相邻点对应的voronoi多边形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此顶点同时也是狄洛尼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2) 空间数据库引擎(SpatialWare)负责存取空间数据,利用其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查询和分析的能力,完成空间数据挖掘中大量的空间信息抽取任务。这是它的概念,一般的,你再结合目前常用的软件如arcsde等空间数据库引擎做一些说明。
(3) 点密度图和独立值专题地图都只能表示一个专题要素。点密度图是通过要素密度的大小来反映属性的大小。而独力值专题地图则是属性的每个值都赋予一种颜色或者一种表达方式。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专题制图的过程中。 然后,结合map/info等软件做一些简单的说明。
(4) 见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P90,有详细的说明。
(5) 组件式GIS,又叫COMGIS,是指把GIS功能封装成一个一个组件,开发人员只要根据需要,把一个一个组件组合成系统。这种开发方式的灵活性很大,也是目前主要的GIS系统开发方式。
名词解释,把要点答上来,然后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过的东西,再做进一步的阐述,这样就能拿高分。
第四部分:专业课终极笔记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对于新兴的学科。由于其理论基础并不是很完善,所以记忆的内容并不是很多 ,尤其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GIS关键在于理解,理解学科内说仅有的理论,以及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
理论的内容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呢 ?
首先,GIS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GIS 由五个主要的元素所构成: 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我想对于本专业的同学来说,这五个组成部分应该都很熟悉了,这里主要讲讲数据的内容。数据是GIS的灵魂和最最基本的部分。对于项目的开发,软件的使用,以及基本架构的搭建,数据往往是最基本的内容,也是需要花最多时间处理的部分,也是项目里面耗资最多的部分,这里就足以体现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以及项目中,我们往往能发现很多问题,但是最隐蔽也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数据的问题。所以,在处理,生成数据的时候一定要谨慎,细致,不要图快而忽略了数据的质量。
GIS如何工作呢?
GIS就是用来存储有关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可以通过地理关系连接在一起的所有主题层集合。这个简单却非常有力和通用的概念,对于解决许多真实世界的问题具有无价的作用,这些问题包括:跟踪传输工具、记录计划的详细资料,模拟全球的大气循环等。
(1)地理参考系统
地理信息包含有明确的地理参照系统,例如经度和纬度坐标,或者是国家网格坐标。也可以包含间接的地理参照系统,例如地址、邮政编码、人口普查区名、森林位置识别、路名等。一种叫做地理编码的自动处理系统用来从间接的参照系统,如地址描述,转变成明确的地理参照系统,如多重定位。这些地理参考系统可以使你定位一些特征,例如商业活动、森林位置,也可以定位一些事件,例如地震,用于做地表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游程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游程压缩编码是将原始栅格阵列中属性值相同的连续若干个栅格单元映射成一个游程,每个游程的数据结构(A,P)为整数对。A为属性值。P代表该游程最右断栅格的列号。
21. 叙述由纸质地图转换到矢量电子地图方法及步骤
1. 由地图扫描成栅格的图象。 2. 配准该图象。 3. 将栅格图象矢量化为电子地图。
22.叙述遥感数据和GIS数据融合与意义
(1) 遥感是GIS的重要信息源和数据更新手段。遥感数据具有快速、实时、动态获取空间信息的功能,遥感系统可以作为GIS的一个子系统,为GIS提供及时、综合和大范围的各种资源和环境数据。
(2) GIS为遥感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提供重要手段。GIS可以将地形数据和遥感数据结合起来,大大提高遥感数据的自动分类精度。
23.某部门要设计一个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要求你建立一个桌面原始模型,叙述过程。
1. 需求分析
2. 系统设计
(1) 总体设计 1) 用户需求 2) 系统目标 3) 总体结构
第五部分:复试:笔试与口试
华东师范大学的复试本来的都是安排在2005年4月20日到2005年4月22日进行的。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的复试由笔试和口试组成。时间安排会在你的复试通知书上面写清楚。我想谈谈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复试的具体情况。复试的内容有1.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课(笔试)(含计量地理、地图学、遥感),《计量地理》张超,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地理学数学方法》徐建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遥感导论》梅安心等(2001),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及应用技能(口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复试对于高分同学的影响不大,只要你分数很高,复试的表现正常,一般不会刷掉。而且,基本上,公费名额以及录取名单基本上在复试前就定好了,除非你复试的表现实在太差。05年的复试没有刷人,本来有人差点被刷了,后来有位老师还是菩萨心肠,又要下他了。06年的时候,只有一位同学从地理信息系统调剂到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笔试一般就在地理馆里面举行。面试也在地理馆办公室。当然,面试的时候会问一些专业问题,比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方面的问题,不要紧张就好了。口语和听力只要你有一点口语交流能力就可以了。比如做一个简单的英文自我介绍,然后问你来自什么大学,为什么报这里的问题之类,一般的学生应该都具备这个能力。
第七部分 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GIS程序设计与软件应用
一、什么是拓扑?举例说明在GIS中如何应用拓扑?(20分)
二、GIS有哪些类型数据源?叙述它们的数据输入与处理方法。(20分)

⑤ 狄诺尼三角网

point.pyclass Point: def __init__(self,x,y): self.x = x self.y = y def getSide(self,v1,v2): e = ((self.y - v1.y) * (v2.x - v1.x)) - ((v2.y - v1.y) * (self.x - v1.x)) if e>0: return -1 elif e == 0: return 0 else: return 1 triangle.pyimport mathfrom point import Pointclass Triangle: def __init__(self,v1,v2,v3): self.v1 = v1 self.v2 = v2 self.v3 = v3 self.getCenterAndRadius() def getTuple(self): return (self.v1,self.v2,self.v3) def getCenterAndRadius(self): v1 = self.v1 v2 = self.v2 v3 = self.v3 eps = 0.000001 if abs(v1.y - v2.y) < eps and abs(v2.y - v3.y) < eps: return None if abs(v2.y - v1.y) < eps: m2 = -(v3.x - v2.x) / float(v3.y - v2.y) mx2 = (v2.x + v3.x) / 2. my2 = (v2.y + v3.y) / 2. xc = (v2.x+v1.x) / 2. yc = m2*(xc - mx2) + my2 elif abs(v3.y - v2.y) < eps: m1 = -(v2.x - v1.x) / float(v2.y - v1.y) mx1 = (v1.x + v2.x) / 2. my1 = (v1.y + v2.y) / 2. xc = (v3.x + v2.x) / 2. yc = m1 * (xc - mx1) + my1 else: m1 = -(v2.x - v1.x) / float(v2.y - v1.y) m2 = -(v3.x - v2.x) / float(v3.y - v2.y) mx1 = (v1.x + v2.x) / 2. mx2 = (v2.x + v3.x) / 2. my1 = (v1.y + v2.y) / 2. my2 = (v2.y + v3.y) / 2. xc = (m1 * mx1 - m2 * mx2 + my2 - my1) / float(m1 - m2) yc = m1 * (xc - mx1) + my1 self.vc = Point(xc, yc) dx = v2.x - xc dy = v2.y - yc rsqr = dx * dx + dy * dy self.radius = math.sqrt(rsqr) def inCircle(self,v): dx = v.x - self.vc.x dy = v.y - self.vc.y drsqr = dx * dx + dy * dy xc = self.vc.x yc = self.vc.y dx = self.v2.x - xc dy = self.v2.y - yc rsqr = dx * dx + dy * dy if drsqr <= rsqr: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def printTriangle(self): print '-'*15, 'triangle start', '-'*15 print self.v1.x, self.v1.y print self.v2.x, self.v2.y print self.v3.x, self.v3.y print '-'*15, 'triangle end', '-'*15delaunay.pyfrom triangle import Trianglefrom point import PointMAXSIZE = 150def makeTriangulate(ptlist): trianglelist = [None]*MAXSIZE complete = [False]*MAXSIZE for i in range(MAXSIZE): complete.append(False) edgeslist = [[None]*MAXSIZE for row in range(2)] xmin = ptlist[0].x ymin = ptlist[0].y xmax = xmin ymax = ymin ptnum = len(ptlist) #print ptnum for i in range(1,ptnum): if ptlist[i].x < xmin: xmin = ptlist[i].x if ptlist[i].x > xmax: xmax = ptlist[i].x if ptlist[i].y < ymin: ymin = ptlist[i].y if ptlist[i].y > ymax: ymax = ptlist[i].y dx = xmax - xmin dy = ymax - ymin if dx > dy: dmax = dx else: dmax = dy xmid = (xmax + xmin) / 2. ymid = (ymax + ymin) / 2. newpt = Point(xmid - 2 * dmax, ymid - dmax) ptlist.append(newpt) newpt = Point(xmid, ymid + 2 * dmax) ptlist.append(newpt) newpt = Point(xmid + 2 * dmax, ymid - ymax) ptlist.append(newpt) #ptlist[ptnum + 1].x = xmid - 2 * dmax #ptlist[ptnum + 1].y = ymid - dmax #ptlist[ptnum + 2].x = xmid #ptlist[ptnum + 2].y = ymid + 2 * dmax #ptlist[ptnum + 3].x = xmid + 2 * dmax #ptlist[ptnum + 3].y = ymid - ymax triangle = Triangle(ptlist[ptnum], ptlist[ptnum+1], ptlist[ptnum+2]) trianglelist[0] = triangle complete[0] = False ntri = 0 for i in range(ptnum): nedge = -1 j = -1 while j < ntri: j += 1 if not complete[j] and trianglelist[j]: inc = trianglelist[j].inCircle(ptlist[i]) if inc: edgeslist[0][nedge+1] = trianglelist[j].v1 edgeslist[1][nedge+1] = trianglelist[j].v2 edgeslist[0][nedge+2] = trianglelist[j].v2 edgeslist[1][nedge+2] = trianglelist[j].v3 edgeslist[0][nedge+3] = trianglelist[j].v3 edgeslist[1][nedge+3] = trianglelist[j].v1 nedge += 3 trianglelist[j] = trianglelist[ntri] complete[j] = complete[ntri] j -= 1 ntri -= 1 for j in range(nedge): if edgeslist[0][j] and edgeslist[1][j] : for k in range(j+1,nedge+1): if edgeslist[0][k] and edgeslist[1][k]: if edgeslist[0][j] == edgeslist[1][k]: if edgeslist[1][j] == edgeslist[0][k]: edgeslist[0][j] = None edgeslist[0][k] = None edgeslist[1][j] = None edgeslist[1][k] = None for j in range(nedge+1): if edgeslist[0][j] and edgeslist[1][j]: ntri += 1 trianglelist[ntri] = Triangle(edgeslist[0][j],edgeslist[1][j],ptlist[i]) complete[ntri] = False i = -1 while i<ntri: i += 1 if trianglelist[i]: if not (trianglelist[i].v1 in ptlist[0:ptnum] and trianglelist[i].v2 in ptlist[0:ptnum] and trianglelist[i].v3 in ptlist[0:ptnum]): trianglelist[i] = trianglelist[ntri] i -= 1 ntri -= 1 else: trianglelist[i] = trianglelist[ntri] i -= 1 ntri -= 1 return trianglelist[:ntri+1]

⑥ c++用三角网生成等高线算法

1)任取一个参考点作为起始点P1,找出P1附近的一个参考点P2,以两点连线为基边,计算其直线方程。
2)再在附近找第三个点。取到前两点的距离平方和最小的点作为候选点,以该三点作圆,判断周围是否有落入该圆的点。如果有,则该三角形不是狄洛尼三角形,再选用第二个候选参考点进行同样的操作,直到没有其他参考点落入外接圆内为止,则该三角形就是狄洛泥三角形。
3)分边以该三角形的一边作为基边,用同样的方法形成其他三角形。直到所有参考点都参与构造狄洛尼三角网为止。

⑦ TIN与狄洛尼三角网的区别

TIN是一系列不重叠连续的的三角网,狄洛尼三角网
是按照狄洛尼原则生成的三角网。也就是说有很多种方法可以生成Tin,狄洛尼三角网只是其中一种生成结果。

⑧ 如何生成用VB狄洛尼三角网

GIS
的东西

你先拿出数学模型来

就可以出 VB程序了!!!!!!!!!!!!

⑨ 华师大自主招生的题目有哪些类型

2006年华东师大GIS考研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狄洛尼三角网与voronoi多边形 2空间数据库引擎 3点密度法表示专题地图与独立值法表示专题地图
4空间数据压缩 5组件式GIS软件
二 问答题
1以一种GIS软件为例,说明GIS的功能. 2什么是DEM,怎样用DEM提取河网信息.
3在一个区域内,欲为一公园选址,要求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且距离已有公园较远.给出该地区人口图(栅格数据),已有公园分布图(栅格数据),怎样制作选址图.并画出操作流程图.
4怎样将遥感数据与地图数据进行配准,写出原理与方法.
5空间数据共享对GIS具有重要意义,说明影响空间数据共享的因素,怎样促进空间数据共享.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招生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一、 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地图投影
2、地理数据可视化
3、地理元数据
4、空间叠置分析
5、NDVI指数(Normalo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二、问答题 (每题20分,共100分)
1、现要建一个旅游景区的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请叙述如何完成如下工作:
1)对空间数据库的图层组成及内容进行设计; 2)确定数据源;
3)进行数据输入与编辑,以建立空间数据库。
2、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常用的空间数据(矢量数据)格式有哪些?不同格式空间数据如何融合?
3、什么是定位-配置分析?举例说明定位-配置分析的一种应用,并叙述实现方案。
4、叙述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内容及如何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应用,并叙述实现方案。
5、叙述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目前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第二部分 真题解析
06年解析:
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不考开发的内容,不涉及到代码的编写,只考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词解释:
(1) 狄洛尼三角网与voronoi多边形:这两个概念都是在生成不规则三角网的时候所用到的概念。前者为相互邻接且互相不重叠的三角形的集合,每一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内不包含其他的点。狄洛尼三角网由voronoi多边形共边的点连接而成。狄洛尼三角网由三个相邻点连接而成,这三个相邻点对应的voronoi多边形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此顶点同时也是狄洛尼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2) 空间数据库引擎(SpatialWare)负责存取空间数据,利用其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查询和分析的能力,完成空间数据挖掘中大量的空间信息抽取任务。这是它的概念,一般的,你再结合目前常用的软件如arcsde等空间数据库引擎做一些说明。
(3) 点密度图和独立值专题地图都只能表示一个专题要素。点密度图是通过要素密度的大小来反映属性的大小。而独力值专题地图则是属性的每个值都赋予一种颜色或者一种表达方式。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专题制图的过程中。 然后,结合map/info等软件做一些简单的说明。
(4) 见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P90,有详细的说明。
(5) 组件式GIS,又叫COMGIS,是指把GIS功能封装成一个一个组件,开发人员只要根据需要,把一个一个组件组合成系统。这种开发方式的灵活性很大,也是目前主要的GIS系统开发方式。
名词解释,把要点答上来,然后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过的东西,再做进一步的阐述,这样就能拿高分。
第四部分:专业课终极笔记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对于新兴的学科。由于其理论基础并不是很完善,所以记忆的内容并不是很多 ,尤其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GIS关键在于理解,理解学科内说仅有的理论,以及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
理论的内容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呢 ?
首先,GIS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GIS 由五个主要的元素所构成: 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我想对于本专业的同学来说,这五个组成部分应该都很熟悉了,这里主要讲讲数据的内容。数据是GIS的灵魂和最最基本的部分。对于项目的开发,软件的使用,以及基本架构的搭建,数据往往是最基本的内容,也是需要花最多时间处理的部分,也是项目里面耗资最多的部分,这里就足以体现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以及项目中,我们往往能发现很多问题,但是最隐蔽也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数据的问题。所以,在处理,生成数据的时候一定要谨慎,细致,不要图快而忽略了数据的质量。
GIS如何工作呢?
GIS就是用来存储有关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可以通过地理关系连接在一起的所有主题层集合。这个简单却非常有力和通用的概念,对于解决许多真实世界的问题具有无价的作用,这些问题包括:跟踪传输工具、记录计划的详细资料,模拟全球的大气循环等。
(1)地理参考系统
地理信息包含有明确的地理参照系统,例如经度和纬度坐标,或者是国家网格坐标。也可以包含间接的地理参照系统,例如地址、邮政编码、人口普查区名、森林位置识别、路名等。一种叫做地理编码的自动处理系统用来从间接的参照系统,如地址描述,转变成明确的地理参照系统,如多重定位。这些地理参考系统可以使你定位一些特征,例如商业活动、森林位置,也可以定位一些事件,例如地震,用于做地表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游程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游程压缩编码是将原始栅格阵列中属性值相同的连续若干个栅格单元映射成一个游程,每个游程的数据结构(A,P)为整数对。A为属性值。P代表该游程最右断栅格的列号。
21. 叙述由纸质地图转换到矢量电子地图方法及步骤
1. 由地图扫描成栅格的图象。 2. 配准该图象。 3. 将栅格图象矢量化为电子地图。
22.叙述遥感数据和GIS数据融合与意义
(1) 遥感是GIS的重要信息源和数据更新手段。遥感数据具有快速、实时、动态获取空间信息的功能,遥感系统可以作为GIS的一个子系统,为GIS提供及时、综合和大范围的各种资源和环境数据。
(2) GIS为遥感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提供重要手段。GIS可以将地形数据和遥感数据结合起来,大大提高遥感数据的自动分类精度。
23.某部门要设计一个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要求你建立一个桌面原始模型,叙述过程。
1. 需求分析
2. 系统设计
(1) 总体设计 1) 用户需求 2) 系统目标 3) 总体结构
第五部分:复试:笔试与口试
华东师范大学的复试本来的都是安排在2005年4月20日到2005年4月22日进行的。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的复试由笔试和口试组成。时间安排会在你的复试通知书上面写清楚。我想谈谈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复试的具体情况。复试的内容有1.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课(笔试)(含计量地理、地图学、遥感),《计量地理》张超,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地理学数学方法》徐建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遥感导论》梅安心等(2001),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及应用技能(口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复试对于高分同学的影响不大,只要你分数很高,复试的表现正常,一般不会刷掉。而且,基本上,公费名额以及录取名单基本上在复试前就定好了,除非你复试的表现实在太差。05年的复试没有刷人,本来有人差点被刷了,后来有位老师还是菩萨心肠,又要下他了。06年的时候,只有一位同学从地理信息系统调剂到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笔试一般就在地理馆里面举行。面试也在地理馆办公室。当然,面试的时候会问一些专业问题,比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方面的问题,不要紧张就好了。口语和听力只要你有一点口语交流能力就可以了。比如做一个简单的英文自我介绍,然后问你来自什么大学,为什么报这里的问题之类,一般的学生应该都具备这个能力。
第七部分 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GIS程序设计与软件应用
一、什么是拓扑?举例说明在GIS中如何应用拓扑?(20分)
二、GIS有哪些类型数据源?叙述它们的数据输入与处理方法。(20分)

⑩ 不规则三角网的狄洛尼三角网

在所有可能的三角网中,狄洛尼(Delaunay)三角网在地形拟合方面运用的较普遍,因此常被用于TIN的生成。在狄洛尼三角网中的每个三角形可视为一个平面,平面的几何特征完全由三个顶点的空间坐标值(x,y,z)所决定。存储的时候,每个三角形分别构成一个记录,每个记录包括:三角形标识码、该三角形的相邻三角形标识码、该三角形的顶点标识码等。顶点的空间坐标值则另外存储。
用途:(1)利用这种相邻三角形信息,便于连续分布现象的顺序追踪和查询检索,例如对等高线的追踪
(2)利用这种数据结构,可方便地进行地形分析,如坡度和坡向信息的提取,填挖方计算,阴影和地形通视分析,等高线自动生成和三维显示等。

阅读全文

与狄洛尼三角网算法c语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s4云服务器初始化 浏览:360
数控车床编程加工视频 浏览:245
程序员在公司受到委屈 浏览:783
玩和平精英显示连接不到服务器怎么办 浏览:705
安卓如何一步安装软件 浏览:493
云服开我的世界服务器标配 浏览:170
打印机的分配算法 浏览:634
新加坡服务器怎么进 浏览:620
上海女程序员上班被偷 浏览:377
如何添加后台app 浏览:350
中国移动机顶盒时钟服务器地址 浏览:943
如何开发app流程 浏览:427
哈尔滨编程培训课程 浏览:722
编程语言执行速度排行 浏览:174
启辰原厂导航如何装app 浏览:840
jsp项目优秀源码 浏览:757
如何查看电脑web服务器端口号 浏览:901
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编程源码 浏览:96
王城战争为什么无法获取服务器列表 浏览:805
剑桥商务英语pdf 浏览: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