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桥无桥PFC属于有源还是无源PFC
请看图片
⑵ 手机方案公司需要在mtk工程源码编译后将apk预装到system/app目录下如何操作
在 android 中,如果要使用系统限制的权限(比如 android.permission.WRITE_SECURE_SETTINGS),我们需要把程序安装到 /system/app/ 下。
下面以 SecureSetting.apk 为例,演示这个操作。需要准备一台已经获得 Root 权限的手机。
1、通过 USB 连接手机和电脑。
2、使用 adb 控制手机。
源码打印?
1. $ adb push SecureSetting.apk /sdcard/ // 上传要安装的文件,为安装做准备。
2. $ adb shell
3. $ su // 切换到 root 用户。如果没有获得 Root 权限,这一步不会成功。
4. # mount -o remount,rw -t yaffs2 /dev/block/mtdblock3 /system // 让分区可写。
5. # cat /sdcard/SecureSetting.apk > /system/app/SecureSetting.apk // 这一步可以用 cp 实现,但一般设备中没有包含该命令。如果使用 mv 会出现错误:failed on '/sdcard/NetWork.apk' - Cross-device link。
6. # mount -o remount,ro -t yaffs2 /dev/block/mtdblock3 /system // 还原分区属性,只读。
7. # exit
8. $ exit
$ adb push SecureSetting.apk /sdcard/ // 上传要安装的文件,为安装做准备。
$ adb shell
$ su // 切换到 root 用户。如果没有获得 Root 权限,这一步不会成功。
# mount -o remount,rw -t yaffs2 /dev/block/mtdblock3 /system // 让分区可写。
# cat /sdcard/SecureSetting.apk > /system/app/SecureSetting.apk // 这一步可以用 cp 实现,但一般设备中没有包含该命令。如果使用 mv 会出现错误:failed on '/sdcard/NetWork.apk' - Cross-device link。
# mount -o remount,ro -t yaffs2 /dev/block/mtdblock3 /system // 还原分区属性,只读。
# exit
$ exit
⑶ 无桥pfc一般用在多大功率
无桥pfc一般用功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不能一概而论。
传统有源PFC中,交流输入经过EMI 滤波后会经过二极管桥整流器,但在整流过程中存在功率耗散,其中既包括前端整流桥中两个二极管导通压降带来的损耗,也包括升压转换器中功率开关管或续流二极管的导通损耗。
据测算,在低压市电应用(@90 Vrms)中,二极管桥会浪费大约2%的能效。
有鉴于此,近年来业界提出了无桥PFC 拓扑结构。实际上,如果去掉二极管整流桥,由此带来的能效提升效果很明显。
这种PFC 电路采用1 只电感、两只功率MOSFET 和两只快恢复二极管组成。对于工频交流输入的正负半周期而言,这种无桥升压电路可以等效为两个电源电压相反的升压电路的组合
。其中左边的蓝色方框是PH1 为高电平、MOSFET 开关管M2 关闭时的开关单元,右边的橙色方框是PH2 为高电平、MOSFET 开关管M1 关闭时的开关单元。当PH1 为高电平、PH2 为低电平时,电路工作在正半周期,这时M2 相当于体二极管(body diode),PH2 通过M2 接地;而当PH1 为低电平、PH2 为高电平时,电路工作在负半周期,这时M1 相当于体二极管,PH1 通过M1 接地。
⑷ 威雅利的高效率无桥PFC数字电源与外面相比,优势在哪里
1. LLC、PFC的组合控制,简化周边部品
2. 数字控制,减少周边部品,有利IC周边回路小型化
3. 独自的频率控制,实现高效率和低NOISE化
4. 待机功能内藏
5. X电容放电功能内藏
⑸ 无桥pfc怎么判断二极管是快管还是慢管
外加正向电压时,在正向特性的起始部分,正向电压很小,不足以克服PN结内电场的阻挡作用,正向电流几乎为零,这一段称为死区。这个不能使二极管导通的正向电压称为死区电压。当正向电压大于死区电压以后,PN结内电场被克服,二极管正向导通,电流随电压增大而迅速上升。在正常使用的电流范围内,导通时二极管的端电压几乎维持不变,这个电压称为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当二极管两端的正向电压超过一定数值,内电场很快被削
⑹ 电源控制器UCD3138为什么叫数字电源
由于效率要求不断增长,许多电源制造商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FC)拓扑结构。一般而言,无桥PFC可以通过减少线路电流路径中半导体元器件的数目来降低传导损耗。尽管无桥PFC的概念已经提出了许多年,但因其实施难度和控制复杂程度,阻碍了它成为一种主流拓扑。
随着一些专为电源设计的低成本、高性能数字控制器上市,越来越多的电源公司开始为PFC设计选用这些新型数字控制器。相比传统的模拟控制器,数字控制器拥有许多优势,例如:可编程配置,非线性控制,较低器件数目以及最为重要的复杂功能实现能力(模拟方法通常难以实现)。
大多数现今的数字电源控制器(例如:TI的融合数字电源控制器UCD30xx)都提供了许多的集成电源控制外设和一个电源管理内核,例如:数字环路补偿器,快速模数转换器(ADC),具有内置停滞时间的高分辨率数字脉宽调制器(DPWM),以及低功耗微控制器等。它们都对无桥PFC等复杂高性能电源设计具有好处。
数字控制的无桥PFC
在其他无桥PFC拓扑结构中,图1是一个已被业界广泛采用的无桥PFC实例。它具有两个DC/DC升压电路,一个由L1、D1和S1组成,另一个则由L2、D2和S2组成。D3和D4为慢恢复二极管。通过参考内部电源地,分别检测线路(Line)和中性点(Neutral)电压,测量得到输入AC电压。通过对比检测到的线路和中性点信号,固件便可知道它是一个正半周,还是一个负半周。在一个正半周内,第一个DC/DC升压电路(L1-S1-D1)有效,并且升压电流通过二极管D4回到AC中性点;在一个负半周内,第二个DC/DC升压电路(L2-S2-D2)有效,并且升压电流二极管通过D3回到AC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