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使用Java网络编程编写SIP消息的收发,TCP和UDP有什么区别
目前通用的编程语言有两种形式: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汇编语言的实质和机器语言是相同的,都是直接对硬件操作,只不过指令采用了英文缩写的标识符,更容易识别和记忆。它同样需要编程者将每一步具体的操作用命令的形式写出来。汇编程序通常由三部分组成:指令、伪指令和宏指令。汇编程序的每一句指令只能对应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个很细微的动作,例如移动、自增,因此汇编源程序一般比较冗长、复杂、容易出错,而且使用汇编语言编程需要有更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但汇编语言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用汇编语言所能完成的操作不是一般高级语言所能实现的,而且源程序经汇编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不仅比较小,而且执行速度很快。
高级语言是目前绝大多数编程者的选择。和汇编语言相比,它不但将许多相关的机器指令合成为单条指令,并且去掉了与具体操作有关但与完成工作无关的细节,例如使用堆栈、寄存器等,这样就大大简化了程序中的指令。同时,由于省略了很多细节,编程者也就不需要有太多的专业知识。
高级语言主要是相对于汇编语言而言,它并不是特指某一种具体的语言,而是包括了很多编程语言,如目前流行的VB、VC、FoxPro、Delphi等,这些语言的语法、命令格式都各不相同。
高级语言所编制的程序不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必须经过转换才能被执行,按转换方式可将它们分为两类:
解释类:执行方式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同声翻译”,应用程序源代码一边由相应语言的解释器“翻译”成目标代码(机器语言),一边执行,因此效率比较低,而且不能生成可独立执行的可执行文件,应用程序不能脱离其解释器,但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可以动态地调整、修改应用程序。
编译类:编译是指在应用源程序执行之前,就将程序源代码“翻译”成目标代码(机器语言),因此其目标程序可以脱离其语言环境独立执行,使用比较方便、效率较高。但应用程序一旦需要修改,必须先修改源代码,再重新编译生成新的目标文件(* .OBJ)才能执行,只有目标文件而没有源代码,修改很不方便。现在大多数的编程语言都是编译型的,例如Visual C++、Visual Foxpro、Delphi等。
‘贰’ 求用汇编编写简易频率计(硬件为TPC-USB微机接口实验箱),需要相关材料的话可以百度hi或Q我发给您~
在社会上你会留恋谁,你会怀念谁,你最不舍得的,又是谁呢?有些人明明已经别离,却又再次相遇。当我们再次相遇的时候,却不得不说再见。夏至未至,离别已至。终于又走到了分叉的路口,各自天涯。那些少不了的事,那些肆意着青春的人,为他欢笑和流过泪水的人,轰然奏响一曲最伤感最动听的盛夏离歌。不知道是不是还在想念谁,也不知道是不是还在怀念他,过去的都已过去了,如果要想哭,就闭上眼睛让它流泪;如果静静的想着某人,如果伤心的时候,就听曾经一起听过的歌,如果孤独寂寞的时候,就找个地方静静的独自呆着,告诉自己、以后要坚强;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明明已经错过了,但我却还在想念着。当我想念他的时候,但我不能再拥有他了。人生就像是一场戏,一切故事都有始有终,每一台戏总会有散场的时候。只不过有人半路就结束了,有人到终点才结束。如果能一起走到终点是幸运,不能一起走到终点也不需要遗憾,至少我们曾经有过相遇。有些人,遇见就是为了分开,无所谓长久。聚散终有缘,能够相遇也是缘分,如果相爱就是奇迹,所以别再感伤了,能够陪自己走到终点的人不是他。在这个社会上,有些人可以快乐!而他却选择了残酷。因为他总是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让人清醒,阻止再让别人逃脱……可以逃开吗?进退又在哪里?最后一切都是我的错。在我年轻的时候,总是想让自己变得强大,但是长大后我才发现,原来强大的背后是放下。
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困难要学会尝试;尝试你会变得更加明智,让自己才能走向成功;做人要懂得感恩,一个人心存感恩,人缘必定会好;做事要心胸宽容,宽容给自己会带来快乐;人与人之间要多沟通,增进各自的信任消除障碍;有时要懂得拒绝,有为的也有不为的;面对问题如何来妥协,要在让步中进取,让自己走得更远。做人要学会吃苦耐劳,你能吃到最苦是一生的本事;忍耐能够忍就忍,有时人生还需要等待;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还需要细细去品味其中的精华,当我们懂得珍惜人间的每一点一滴来舒畅人生时!那时才会觉得生命原来是多么的可贵啊!
失败天才小刚
‘叁’ 黑客的原理是什么
熟练掌握 C语言,汇编语言
基本上黑客新手都要学到disassemble(反汇编),就是通过一个程序运行的汇编套路来分析其源代码。并用c语言进行测试。汇编要掌握到(stack,protected mode,data segmentESPEBP...),C语言(bit-field, stdcall...)
2.计算机原理
分析程序数据没有十进制,只有2进制和16进制(就是0101 0010或0xFF...),要懂得基本运算。还有big/little-endian等基本术语,会用WinHex/UltraEdit或VS的dempbin分析程序。
3.网络:TCP/IP(TCP,UDP,ICMP,DNS,IP等许多协议),会截取数据包,还有分析frame,结合telnet/ftp/c语言的socket等命令进行网络打劫!这部分最难最枯燥,建议看understanding TCP/IP这本书
4.系统的认知!了解Windows内部API,sockets编程,IP proxy(IPv6最好也学),真正的黑客是几乎漏不出马脚的!
这些就是基础,然后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流程,可以强行进行telnet,或进行TCP hijack,或夺取远程sid等。。。还有很多要学,根本数不完。
推荐你看一下几本书(我看过许多书,走过弯路,这是整理后的最优选择)
1.Assembly language step-by-step
掌握汇编语言,和CPU运行机制,内存模式等
2.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C语言的灵魂制作
3.(C++可以了解一下)C++ from ground up或C++ premier
C++在底层其实代替不了C
4.Understanding TCP/IP
TCP/IP网络的精髓
‘肆’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的目录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计算机概要与技术1
1.1引言1
1.1.1计算应用的分类及其特性2
1.1.2你能从本书学到什么3
1.2程序概念入门4
1.3硬件概念入门7
1.3.1剖析鼠标8
1.3.2显示器8
1.3.3打开机箱9
1.3.4数据安全12
1.3.5与其他计算机通信13
1.3.6处理器和存储器制造技术14
1.4性能15
1.4.1性能的定义15
1.4.2性能的测量17
1.4.3CPU性能及其因素18
1.4.4指令的性能19
1.4.5经典的CPU性能公式19
1.5功耗墙21
1.6沧海巨变:从单处理器向多处理器转变23
1.7实例:制造以及AMD Opteron X4基准25
1.7.1SPEC CPU基准测试程序27
1.7.2SPEC功耗基准测试程序28
1.8谬误与陷阱29
1.9本章小结31
1.10拓展阅读32
1.11练习题32
第2章指令:计算机的语言42
2.1引言42
2.2计算机硬件的操作43
2.3计算机硬件的操作数46
2.3.1存储器操作数47
2.3.2常数或立即数操作数49
2.4有符号和无符号数50
2.5计算机中指令的表示54
2.6逻辑操作59
2.7决策指令61
2.7.1循环62
2.7.2case/switch语句64
2.8计算机硬件对过程的支持65
2.8.1使用更多的寄存器66
2.8.2嵌套过程68
2.8.3在栈中为新数据分配空间69
2.8.4在堆中为新数据分配空间70
2.9人机交互72
2.10MIPS中32位立即数和地址的寻址75
2.10.132位立即数75
2.10.2分支和跳转中的寻址76
2.10.3MIPS寻址模式总结78
2.10.4机器语言解码79
2.11并行与指令:同步81
2.12翻译并执行程序83
2.12.1编译器84
2.12.2汇编器84
2.12.3链接器85
2.12.4加载器87
2.12.5动态链接库87
2.12.6启动一个Java程序88
2.13以一个C排序程序为例89
2.13.1swap过程89
2.13.2sort过程90
2.14数组与指针95
2.14.1用数组实现clear96
2.14.2用指针实现clear96
2.14.3比较两个版本的clear97
2.15高级内容:编译C语言和解释Java语言98
2.16实例:ARM指令集98
2.16.1寻址模式99
2.16.2比较和条件分支100
2.16.3ARM的特色100
2.17实例:x86指令集101
2.17.1Intel x86的改进101
2.17.2x86寄存器和数据寻址模式103
2.17.3x86整数操作104
2.17.4x86指令编码106
2.17.5x86总结107
2.18谬误与陷阱107
2.19本章小结108
2.20拓展阅读110
2.21练习题110
第3章计算机的算术运算135
3.1引言135
3.2加法和减法135
3.2.1多媒体算术运算137
3.2.2小结138
3.3乘法139
3.3.1顺序的乘法算法和硬件139
3.3.2有符号乘法141
3.3.3更快速的乘法142
3.3.4MIPS中的乘法142
3.3.5小结142
3.4除法143
3.4.1除法算法及其硬件结构143
3.4.2有符号除法145
3.4.3更快速的除法146
3.4.4MIPS中的除法146
3.4.5小结147
3.5浮点运算148
3.5.1浮点表示149
3.5.2浮点加法152
3.5.3浮点乘法154
3.5.4MIPS中的浮点指令157
3.5.5算术精确性162
3.5.6小结164
3.6并行性和计算机算术:结合律165
3.7实例:x86的浮点165
3.7.1x86浮点体系结构166
3.7.2Intel SIMD流扩展2(SSE2)浮点体系结构167
3.8谬误与陷阱168
3.9本章小结170
3.10拓展阅读172
3.11练习题173
第4章处理器182
4.1引言182
4.1.1一个基本的MIPS实现183
4.1.2实现方式概述183
4.2逻辑设计惯例185
4.3建立数据通路187
4.4一个简单的实现机制192
4.4.1ALU控制192
4.4.2主控制单元的设计194
4.4.3数据通路的操作197
4.4.4控制的结束199
4.4.5为什么不使用单周期实现方式201
4.5流水线概述202
4.5.1面向流水线的指令集设计205
4.5.2流水线冒险205
4.5.3对流水线概述的小结210
4.6流水线数据通路及其控制211
4.6.1图形化表示的流水线219
4.6.2流水线控制222
4.7数据冒险:转发与阻塞225
4.8控制冒险234
4.8.1假定分支不发生234
4.8.2缩短分支的延迟235
4.8.3动态分支预测237
4.8.4流水线小结239
4.9异常240
4.9.1异常在MIPS体系结构中的处理241
4.9.2在流水线实现中的异常242
4.10并行和高级指令级并行245
4.10.1推测的概念246
4.10.2静态多发射处理器247
4.10.3动态多发射处理器250
4.11实例:AMD Opteron X4(Barcelona)流水线253
4.12高级主题:通过硬件设计语言描述和建模流水线来介绍数字设计以及更多流水线示例255
4.13谬误与陷阱255
4.14本章小结256
4.15拓展阅读257
4.16练习题257
第5章大容量和高速度:开发存储器层次结构280
5.1引言280
5.2cache的基本原理283
5.2.1cache访问285
5.2.2cache缺失处理288
5.2.3写操作处理289
5.2.4一个cache的例子:内置FastMATH处理器290
5.2.5设计支持cache的存储系统292
5.2.6小结294
5.3cache性能的评估和改进295
5.3.1通过更灵活地放置块来减少cache缺失297
5.3.2在cache中查找一个块300
5.3.3替换块的选择302
5.3.4使用多级cache结构减少缺失代价302
5.3.5小结305
5.4虚拟存储器305
5.4.1页的存放和查找308
5.4.2缺页309
5.4.3关于写312
5.4.4加快地址转换:TLB312
5.4.5集成虚拟存储器、TLB和cache315
5.4.6虚拟存储器中的保护317
5.4.7处理TLB缺失和缺页318
5.4.8小结322
5.5存储器层次结构的一般架构323
5.5.1问题1:一个块可以被放在何处323
5.5.2问题2:如何找到一个块324
5.5.3问题3:当cache缺失时替换哪一块325
5.5.4问题4:写操作如何处理325
5.5.53C:一种理解存储器层次结构行为的直观模型326
5.6虚拟机328
5.6.1虚拟机监视器的必备条件329
5.6.2指令集系统结构(缺乏)对虚拟机的支持329
5.6.3保护和指令集系统结构329
5.7使用有限状态机来控制简单的cache330
5.7.1一个简单的cache330
5.7.2有限状态机331
5.7.3一个简单的cache控制器的有限状态机333
5.8并行与存储器层次结构:cache一致性334
5.8.1实现一致性的基本方案335
5.8.2监听协议335
5.9高级内容:实现cache控制器336
5.10实例:AMD Opteron X4(Barcelona)和Intel Nehalem的存储器层次结构337
5.10.1Nehalem和Opteron的存储器层次结构337
5.10.2减少缺失代价的技术339
5.11谬误和陷阱340
5.12本章小结342
5.13拓展阅读343
5.14练习题343
第6章存储器和其他I/O主题355
6.1引言355
6.2可信度、可靠性和可用性357
6.3磁盘存储器359
6.4快闪式存储器362
6.5连接处理器、内存以及I/O设备363
6.5.1互联基础364
6.5.2x86处理器的I/O互联365
6.6为处理器、内存和操作系统提供I/O设备接口366
6.6.1给I/O设备发送指令367
6.6.2与处理器通信368
6.6.3中断优先级369
6.6.4在设备与内存之间传输数据370
6.6.5直接存储器访问和内存系统371
6.7I/O性能度量:磁盘和文件系统的例子372
6.7.1事务处理I/O基准程序372
6.7.2文件系统和Web I/O的基准程序373
6.8设计I/O系统373
6.9并行性与I/O:廉价磁盘冗余阵列374
6.9.1无冗余(RAID 0)376
6.9.2镜像(RAID 1)376
6.9.3错误检测和纠错码(RAID 2)376
6.9.4位交叉奇偶校验(RAID 3)376
6.9.5块交叉奇偶校验(RAID 4)376
6.9.6分布式块交叉奇偶校验(RAID 5)377
6.9.7P+Q冗余(RAID 6)378
6.9.8RAID小结378
6.10实例:Sun Fire x4150服务器379
6.11高级主题:网络383
6.12谬误与陷阱383
6.13本章小结386
6.14拓展阅读387
6.15练习题387
第7章多核、多处理器和集群394
7.1引言394
7.2创建并行处理程序的难点396
7.3共享存储多处理器398
7.4集群和其他消息传递多处理器400
7.5硬件多线程403
7.6SISD、MIMD、SIMD、SPMD和向量机404
7.6.1在x86中的SIMD:多媒体扩展405
7.6.2向量机406
7.6.3向量与标量的对比407
7.6.4向量与多媒体扩展的对比408
7.7图形处理单元简介408
7.7.1NVIDIA GPU体系结构简介410
7.7.2深入理解GPU411
7.8多处理器网络拓扑简介412
7.9多处理器基准测试程序415
7.10Roofline:一个简单的性能模型417
7.10.1Roofline模型418
7.10.2两代Opteron的比较419
7.11实例:使用屋顶线模型评估四种多核处理器422
7.11.14个多核系统422
7.11.2稀疏矩阵424
7.11.3结构化网格425
7.11.4生产率426
7.12谬误与陷阱427
7.13本章小结428
7.14拓展阅读429
7.15练习题429
附录A图形和计算GPU439
A.1引言439
A.1.1GPU发展简史439
A.1.2异构系统440
A.1.3GPU发展成了可扩展的并行处理器440
A.1.4为什么使用CUDA和GPU计算440
A.1.5GPU统一了图形和计算441
A.1.6GPU可视化计算的应用441
A.2GPU系统架构441
A.2.1异构CPU-GPU系统架构442
A.2.2GPU接口和驱动443
A.2.3图形逻辑流水线443
A.2.4将图形流水线映射到统一的GPU处理器443
A.2.5基本的统一GPU结构444
A.3可编程GPU445
A.3.1为实时图形编程446
A.3.2逻辑图形流水线446
A.3.3图形渲染程序447
A.3.4像素渲染示例447
A.3.5并行计算应用编程448
A.3.6使用CUDA进行可扩展并行编程449
A.3.7一些限制453
A.3.8体系结构隐含的问题453
A.4多线程的多处理器架构454
A.4.1大规模多线程454
A.4.2多处理器体系结构455
A.4.3单指令多线程(SIMT)456
A.4.4SIMT warp执行和分支457
A.4.5管理线程和线程块457
A.4.6线程指令458
A.4.7指令集架构(ISA)458
A.4.8流处理器(SP)461
A.4.9特殊功能单元(SFU)461
A.4.10与其他多处理器的比较461
A.4.11多线程多处理器总结462
A.5并行存储系统462
A.5.1DRAM的考虑462
A.5.2cache463
A.5.3MMU463
A.5.4存储器空间463
A.5.5全局存储器463
A.5.6共享存储器464
A.5.7局部存储器464
A.5.8常量存储器464
A.5.9纹理存储器464
A.5.10表面465
A.5.11load/store访问465
A.5.12ROP465
A.6浮点算术465
A.6.1支持的格式465
A.6.2基本算术465
A.6.3专用算术466
A.6.4性能467
A.6.5双精度467
A.7资料:NVIDIA GeForce 8800468
A.7.1流处理器阵列(SPA)468
A.7.2纹理/处理器簇(TPC)469
A.7.3流多处理器(SM)470
A.7.4指令集471
A.7.5流处理器(SP)471
A.7.6特殊功能单元(SFU)471
A.7.7光栅化471
A.7.8光栅操作处理器(ROP)和存储系统471
A.7.9可扩展性472
A.7.10性能472
A.7.11密集线性代数性能472
A.7.12FFT性能473
A.7.13排序性能474
A.8资料:将应用映射到GPU474
A.8.1稀疏矩阵475
A.8.2在共享存储器中进行缓存477
A.8.3扫描和归约478
A.8.4基数排序480
A.8.5GPU上的N-Body应用482
A.9谬误与陷阱486
A.10小结489
A.11拓展阅读489
附录B汇编器、链接器和SPIM仿真器490
B.1引言490
B.1.1什么时候使用汇编语言493
B.1.2汇编语言的缺点493
B.2汇编器494
B.2.1目标文件的格式495
B.2.2附加工具496
B.3链接器498
B.4加载499
B.5内存的使用499
B.6过程调用规范500
B.6.1过程调用502
B.6.2过程调用举例503
B.6.3另外一个过程调用的例子505
B.7异常和中断507
B.8输入和输出509
B.9SPIM511
B.10MIPS R2000汇编语言513
B.10.1寻址方式514
B.10.2汇编语法515
B.10.3MIPS指令编码515
B.10.4指令格式516
B.10.5常数操作指令520
B.10.6比较指令520
B.10.7分支指令521
B.10.8跳转指令523
B.10.9陷阱指令523
B.10.10取数指令525
B.10.11保存指令526
B.10.12数据传送指令527
B.10.13浮点运算指令528
B.10.14异常和中断指令532
B.11小结533
B.12参考文献533
B.13练习题533
‘伍’ 怎样学习编程开发,用C#实现基于TCP协议的网络通讯
首先学习C语言和VB,这是两种不同风格的基础知识。然后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来选择各种编程语言。如C++,C#,JAVA等等。当你学习的时候你自然会发现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重要性,这是必须要努力学习的方面与此同时必须要学习一下数据库的相关知识。
学习的时候,我认为实战很重要,自学如何实战?那就是做题,多做题才能多发现问题,多发现自己的不足。
以下是一点参考:
方案一 Basic语言 & Visual Basic
优点
(1)Basic 简单易学,很容易上手。
(2)Visual Basic 提供了强大的可视化编程能力,可以让你轻松地做出漂亮的程序。
(3)众多的控件让编程变得象垒积木一样简单。
(4)Visual Basic 的全部汉化让我们这些见了English就头大的人喜不自禁。
缺点
(1)Visual Basic 不是真正的面向对象的开发文具。
(2)Visual Basic 的数据类型太少,而且不支持指针,这使得它的表达能力很有限。
(3)Visual Basic 不是真正的编译型语言,它产生的最终代码不是可执行的,是一种伪代码。它需要一个动态链接库去解释执行,这使得Visual Basic 的编译速度大大变慢。
综述:方案一适合初涉编程的朋友,它对学习者的要求不高,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里学会vB编程,并用VB 做出自己的作品。对于那些把编程当做游戏的朋友来说,VB 是您最佳的选择。
Basic/Visual Basic简介
方案二 Pascal语言 & Delphi
优点
(1)Pascal语言结构严谨,可以很好地培养一个人的编程思想。
(2)Delphi是一门真正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并且是完全的可视化。
(3)Delphi使用了真编译,可以让你的代码编译成为可执行的文件,而且编译速度非常快。
(4)Delphi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开发能力,可以让你轻松地开发数据库。
缺点
Delphi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只是Pascal语言的过于严谨让人感觉有点烦。
综述: 方案二比较适合那些具有一定编程基础并且学过Pascal语言的朋友。
Pascal语言简介
Delphi简介
方案三 C语言 & Visual C++
优点
(1)C语言灵活性好,效率高,可以接触到软件开发比较底层的东西。
(2)微软的MFC库博大精深,学会它可以让随心所欲地进行编程。
(3)VC是微软制作的产品,与操作系统的结合更加紧密。
缺点
对使用者的要求比较高,既要具备丰富的C语言编程经验,又要具有一定的WINDOWS编程基础,它的过于专业沟靡话愕谋喑贪 谜哐 捌鹄椿嵊胁恍〉睦 选?
综述: VC是程序员用的东西。如果你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而且可以在编程上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时间,那么学习VC你一定不会后悔的。
C语言简介
方案四 C++语言 & C++ Builder
优点
(1)C++语言的优点全部得以继承。
(2)完全的可是化。
(3)极强的兼容性,支持OWL、VCL和MFC三大类库。
(4)编译速度非常快。
缺点
由于推出的时间太短,关于它的各种资料还不太多。
综述:我认为C++ Builder 是最好的编程工具。它既保持了C++语言编程的优点,又做到了完全的可视化。
C语言简介
方案五 SQL语言 & Power Builder
对于一些传统的数据开发人员来说,Foxpro系列也许让他们感到更加熟悉。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PowerBuilder也许是最好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各种各样的控件,功能强大的PowerBuilder语言都会帮助你开发出自己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计算机组成原理》(熟悉)
2、《数据结构》(掌握)
3、《操作系统》(了解->熟悉)
4、《The C language》(掌握)
5、《编译原理》(了解原理)
6、《汇编语言》(了解)
7、《计算机网络》(了解)
8、《软件工程》(了解)
9、《关系数据库》(熟悉)
10、《The C++Languege 》(掌握)
11、《面向对象设计》(掌握;结合C++学习)
1、《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Keinighan & Dennis Ritchie 1988)
2、《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ue》(Bjarne Stroustrup 1997)
3、《Inside The C++ Object Model》 (lippmans)
4、《Effective C++》 (同上)
5、《More Effective C++》 (同上)
6、《Exceptional c++》
7、《C++面向对象高效编程》
8、《设计模式》
9、《Thinking In C++》
10、《The Standard C++ Bible》(一般推荐)
11、《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
12、《Programming Windows》 (Charles Petzold)
13、《VC++5.0技术内幕》
14、《MFC 深入浅出》
15、《软件需求》
16、《Advanced Windows》
17、《C++ primer》
18、《win32程序员参考手册》
19、《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
20、《COM 本质论》
‘陆’ 请问想成为一个开发网页的高手,有没有必要学习tcp.ip协议,汇编,编译原理等知识
如果单单开发网页,汇编,编译原理完全没有必要。
至于说TCP/IP协议,在做网页设计时也不会用到。但是因为整个WEB网络通过HTTP协议通信,而HTTP协议是TCP/IP网络中应用层协议,如果基础比较薄弱,也先不用学。
怎样才算网页开发的高手,如果要做出漂亮的动态网页,可以先从简单的HTML语言,一些简单的Javascript,CSS开始。然后熟悉一些WEB前端框架比如jQuery,YUI等,都熟悉了并且在实际中使用已经能够完成大部分任务。
当然如果要更进一步,那就要好好研究DOM事件模型,Javascript语言高级部分了,到了这个层次的时候,你就是一个比较合格的WEB前端工程师了。
然后通过积累和项目经验,你已经能设计并实现一些前端框架,那你就是真正的大牛了。那工资就远不止四五千了。
‘柒’ 如何用汇编语言编写端口通信,比WIFI通信TCP协议
你的端口映射是怎么做的呢?如果web访问需要开放80端口,如果远程需要远程桌面访问需要开放3389端口。如果都需要的话,需要同时开放80和3389两个端口的。
‘捌’ 汇编语言求代码
第(1)题请用网络搜索“怎么把不同数据存入不同的单元”,我已回答。
第(2)、(3)题是平常普通的问题,网络知道中有类似的问题答案,请利用好网络的搜索功能。
‘玖’ 电脑发展史
发展历史
(1)大型主机阶段
20世纪40-50年代,是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数字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2)小型计算机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是对大型主机进行的第一次“缩小化”,可以满足中小企业事业单位的信息处理要求,成本较低,价格可被接受;
(3)微型计算机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是对大型主机进行的第二次“缩小化”,1976年美国苹果公司成立,1977年就推出了AppleII计算机,大获成功。1981年IBM推出IBM-PC,此后它经历了若干代的演进,占领了个人计算机市场,使得个人计算机得到了很大的普及;
(4)客户机/服务器
即C/S阶段。随着1964年IBM与美国航空公司建立了第一个全球联机订票系统,把美国当时2000多个订票的终端用电话线连接在了一起,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客户机/服务器阶段,这种模式至今仍在大量使用。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中,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而客户机是网络的基础,客户机依靠服务器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源,而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网络必须的资源。C/S结构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大大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
(5)Internet阶段
也称互联网、因特网、网际网阶段。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在ARPA(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史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 of 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此后经历了文本到图片,到现在语音、视频等阶段,宽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强。互联网的特征是:全球性、海量性、匿名性、交互性、成长性、扁平性、即时性、多媒体性、成瘾性、喧哗性。互联网的意义不应低估。它是人类迈向地球村坚实的一步;
(6)云计算时代
从2008年起,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逐渐流行起来,它正在成为一个通俗和大众化(Popular)的词语。云计算被视为“革命性的计算模型”,因为它使得超级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自由流通成为了可能。企业与个人用户无需再投入昂贵的硬件购置成本,只需要通过互联网来购买租赁计算力,用户只用为自己需要的功能付钱,同时消除传统软件在硬件,软件,专业技能方面的花费。云计算让用户脱离技术与部署上的复杂性而获得应用。云计算囊括了开发、架构、负载平衡和商业模式等,是软件业的未来模式。它基于Web的服务,也是以互联网为中心。
‘拾’ tpc-c是什么
TPC-C学习笔记
摘录:本文章来自:http://blog.csdn.net/Ruluo/archive/2005/10/21/510822.aspx
TPC-C学习笔记
2�TPCC基准测试
TPCC值被广泛用于衡量C/S环境下,由服务器和客户端构筑的整体系统的性能,它由事物处理性能委员会(TPC,Transaction Processing Corp)制定,TPC为非赢利性国际组织。
TPCC值可以反映出系统的性能价格比。TPCC测试系统每分钟处理的任务数,单位为tpm,(transactions per minute)。系统的总体价格(单位为美元)除以TPCC值,就可以衡量出系统的性价比,系统的性价比值越小,系统的性价比越好。
需要注意的是,TPC-C值描述的是C/S整体系统的性能,它与系统的服务器和客户机的性能都有关系,也就是说,同样的服务器配置不同的客户端将会影响TPCC值,任何厂商和测试者都可以根据TPC提供的测试规范构造出自己最优的系统,当然测试的结果要经过TPC审核。
http://article.pchome.net/00/03/97/43/
---------------------------------------------------------------------------------------------------------------
性能测试指标介绍
TPC-C
作为一家非盈利性机构,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负责定义诸如TPC-C、TPC-H和TPC-W基准测试之类的事务处理与数据库性能基准测试,并依据这些基准测试项目发布客观性能数据。TPC基准测试采用极为严格的运行环境,并且必须在独立审计机构监督下进行。委员会成员包括大多数主要数据库产品厂商以及服务器硬件系统供应商。
相关企业参与TPC基准测试以期在规定运行环境中获得客观性能验证,并通过应用测试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开发出更加强健且更具伸缩性的软件产品及硬件设备。
TPC-C是一种旨在衡量联机事务处理(OLTP)系统性能与可伸缩性的行业标准基准测试项目。这种基准测试项目将对包括查询、更新及队列式小批量事务在内的广泛数据库功能进行测试。许多IT专业人员将TPC-C视为衡量“真实”OLTP系统性能的有效指示器。
TPC-C基准测试针对一种模拟订单录入与销售环境测量每分钟商业事务(tpmC)吞吐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将专门测量系统在同时执行其它四种事务类型(如支付、订单状态更新、交付及证券级变更)时每分钟所生成的新增订单事务数量。独立审计机构将负责对基准测试结果进行公证,同时,TPC将出据一份全面彻底的测试报告。这份测试报告可以从TPC Web站点(http://www.tpc.org)上获得。
tpmC定义: TPC-C的吞吐量,按有效TPC-C配置期间每分钟处理的平均交易次数测量,至少要运行12分钟。
1.TPC-C规范概要
TPC-C是专门针对联机交易处理系统(OLTP系统)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也把这类系统称为业务处理系统。
TPC-C测试规范中模拟了一个比较复杂并具有代表意义的OLTP应用环境:假设有一个大型商品批发商,它拥有若干个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商品库;每个仓库负责为10个销售点供货;每个销售点为3000个客户提供服务;每个客户平均一个订单有10项产品;所有订单中约1%的产品在其直接所属的仓库中没有存货,需要由其他区域的仓库来供货。
该系统需要处理的交易为以下几种:
New-Order:客户输入一笔新的订货交易;
Payment:更新客户账户余额以反映其支付状况;
Delivery:发货(模拟批处理交易);
Order-Status:查询客户最近交易的状态;
Stock-Level:查询仓库库存状况,以便能够及时补货。
对于前四种类型的交易,要求响应时间在5秒以内;对于库存状况查询交易,要求响应时间在20秒以内。
逻辑结构图:
流程图:
2.评测指标
TPC-C测试规范经过两年的研制,于1992年7月发布。几乎所有在OLTP市场提供软硬件平台的厂商都发布了相应的TPC-C测试结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测试结果也在不断刷新。
TPC-C的测试结果主要有两个指标:
● 流量指标(Throughput,简称tpmC)
按照TPC的定义,流量指标描述了系统在执行Payment、Order-status、Delivery、Stock-Level这四种交易的同时,每分钟可以处理多少个New-Order交易。所有交易的响应时间必须满足TPC-C测试规范的要求。
流量指标值越大越好!
● 性价比(Price/Performance,简称Price/tpmC)
即测试系统价格(指在美国的报价)与流量指标的比值。
性价比越小越好!
http://www-900.ibm.com/cn/procts/servers/pseries/tech/tpcc.shtml
---------------------------------------------------------------------------------------------------------------
[Oracle] How to Use Open Source Tools to Implement Your Own TPC-C
作者:Fenng
日期:Mar 14 2004 (v0.13)
出处:http://www.dbanotes.net
版本:0.93
--------------------------------------------------------------------------------
本文简介
介绍如何利用开源工具实现Oracle数据库环境中的TPC-C.对DBA、开发人员、BI实施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描述
设想一下这样一种情况:
您正在负责公司的一个OLTP类型的数据库项目,面临数据库服务器选型的问题:如何选择硬件才能满足产品环境的业务要求? 这个事情是“拍脑袋” 能决定的吗?
不可否认,硬件选型是一门艺术,选择合适的硬件,能给公司节省大笔的费用,选择不能满足业务需求的服务器产品,不但花了冤枉钱,还会对将来的业务产生影响。
可能大家首先会想到参考服务器的TPC-C的信息。提到TPC-C,可能很多人对此都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因为经常听人说起,但是具体的问下去,能说清楚的又没有多少人,而且,从大家口中得到的还不尽相同。那么什么是TPC/TPC-C这些都代表什么意思呢?
先说一下TPC-C,TPC-C是联机事务处理(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 OLTP)的基准程序。TPC-C模拟一个批发商的货物管理环境。TPC-C使用三种性能和价格度量,其中性能由TPC-C吞吐率衡量,单位是tpmC。tpm是transactions per minute的简称;C指TPC中的C基准程序。它的定义是每分钟内系统处理的新订单个数。
了解了这些内容,您可能会想:我们公司的PC服务器完全是自己攒出来的,如何进行TPC-C的衡量的?也去参考TPC官方站点上的信息?不要忘了,TPC.org 上公布的测试结果都是各大厂商根据自己的系统进行了充分优化之后的出来的结果。打个比方,TPC公布的数值就好比崭新的法拉利跑车经过专业技师们的精心检查保养,然后在专用跑道上跑出来的速度值,而我们的情况可能是法拉利(甚至是夏利)要在乡村土路上行驶,可比性大打折扣。
有的朋友会想:那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拿一个秒表在“乡村土路”上测试一下看看呀。这样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我们的实际的环境不是更具有参考价值?不错,这也正是本文的目的:让我们利用开源(Open Source)工具来实现自己的针对Oracle数据库的TPC-C。
Hammerora—the Open Source Oracle Load Test Tool
首先介绍一下Hammerora。从创作者对这个工具的标题描述可以看出,Hammerora是一款Oracle数据库负载测试工具。该工具可以在Oracle 8i、9i和10g等版本上使用。当前可以用在Linux/Unix和Windows上。初步实现了跨平台。Hammerora 完全用TCL/TK写就,以GPL版权形式发布。
作者是Steve Shaw。该项目的主页在: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hammerora/ 。
Hammerora的设计原理是解析Oracle的Trace文件,并把它们转化为Oratcl程序,然后在Oracle数据库中用多个用户并发的对用户的事务进行“回放”。我们知道,Oracle的Trace文件能够翔实的记录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这样Hammerora能够保证对用户环境的真实模拟。
Hammerora最初是用以学习的目的:期望是模拟数据库的一定数量的用户。这样一个小的基于家庭的学习开发系统就能够比较接近产品环境。这个工具已经成长为一个Oracle数据库做压力测试--从小的数据库到大的基于RAC的集群。
TCL语言已经用来提供高性能的和Oracle数据库的OCI集成,而无需重新编译生成的程序。每个生成的程序具有严格的TCL/Oratcl兼容性,并且可以在Hammerora的命令行Shell下运行。TCL的强大功能和灵活性意味着潜在的功能是无穷尽的。TCL线程包用来实现对Oracle数据库的多个并发连接。
Hammerora包含Oracle存储过程和TCL驱动脚本用来运行TPC-C基准程序。但是,我们先要构建一个同TPC-C规范相符的数据库。这样,我们需要用到Orabm。
Orabm
Orabm是Geoff Ingram (High-Performance Oracle: Proven Methods for Achieving Optimum Performance and Availability一书的作者)构建的一个程序包,包含了一套SQL脚本和几个命令行程序。Orabm数据装载程序(Orabmload)构建了一组遵从TPC-C标准的数据用以测试。Orabm的程序包和源代码可以从它的主页面( http://www.linxcel.co.uk/orabm/) 得到。
Orabm的运行机制
Orabm的运行机制在Geoff Ingram有明确的说明,这里翻译如下:Orabm通过在每个用户指定的并发数据库会话(session) 中运行用户执行数量的数据库事务来进行工作.事务通过ORABM模式下的ORABM_SERVERSIDE_STRESS存储过程运行。对每个并发会话来说,ORABM_SERVERSIDE_STRESS运行在orabm命令行下指定的事务数,并返回该会话在采样间隔完成时的TPS值.要确保所有并发会话都是在采样间隔期间处理事务,TPS值仅包括事务的中间的80%,也即:初始的10%和最后的 10%将忽略掉。
更详细信息可以参考http://www.linxcel.co.uk/orabm/ 的内容.
安装步骤
1) 安装Oracle OCI 库
对Oracle 9i 来说,如果没有安装该组件的话,可能要重新运行runInstall,在Oracle 9i Client procts树中选择"Oracle Call Interfaces" .
对Oracle 10g来说,Oracle 10 OCI 库应该是默认安装的.
2) 安装TCL
cd /usr/local/src/tcl8.4.5/unix
rm -f config.cache
./configure --enable-threads --enable-shared
make clean
make
make install
3 安装TK
cd /usr/local/src/tk8.4.5/unix
rm -f config.cache
./configure --with-tcl=../../tcl8.4.5/unix --enable-threads --enable-shared
make clean
make
make install
4 安装TCL Threads
cd /usr/local/src/thread2.5.2/unix
rm -f config.cache
sh ../configure --enable-threads --enable-shared
make clean
make
make install
5 安装Oratcl
对10g来说,要编辑配置文件,在1728 行附近, FOUND_ORACLE=0 那一行的下面添加如下部分内容:
echo "checking for Oracle 10.0 style toplevel (libclient10.a)" 1> &6
echo "configure:1730: checking for Oracle 10 style toplevel(libclient10.a)"> &5
for f in $oracle_directory $oratest1 $oratest2 $oratest3 \
$oracle4 /opt/oracle /u/oracle /usr/oracle /usr/local/oracle ; do
echo "$ac_t""looking for lib/libclient10.a in $f" 1>&6
if test -r "$f/lib/libclient10.a" ; then
ORA="$f/lib"
ORACLE_HOME=$f
echo "$ac_t""setting ORA to $ORA" 1>&6
testver=10
ORA_MAJOR_VERSION=10
ORA_MINOR_VERSION=0
FOUND_ORACLE=1
break
fi
done
export ORACLE_HOME=your_oracle_home_directory
cd /usr/local/src/oratcl-4-1-branch/unix
rm -f config.cache
sh ../configure --with-tcl=../../tcl8.4.5/unix \
--with-oracle-directory=$ORACLE_HOME --with-oracle-version=9 ( or 10 or 8! ) \
--enable-threads --enable-shared
vi Makefile - 把所有的 -rpath 改做 -Wl,-rpath,
make clean
make
make install
sqlplus orabm/orabm @delivery_sp.sql
sqlplus orabm/orabm @new_order_sp.sql
sqlplus orabm/orabm @ostat_sp.sql
sqlplus orabm/orabm @payment_sp.sql
sqlplus orabm/orabm @slev_sp.sql
步骤 操作 命令
1 创建 ORABM用户(用TOOLS做默认表空间,
TEMP 表空间为临时表空间) sqlplus system/pwd @orabm_user
2 创建表 sqlplus system/pwd @orabm_tab
3 装载数据 $orabmload Warehouses 1
4 创建索引 sqlplus system/pwd @orabm_ind
5 分析表和索引 sqlplus system/pwd @orabm_analyze
6 创建压力测试PL/SQL 过程 sqlplus system/pwd @orabm_serverside_stress
7 把表和索引数据缓冲到SGA sqlplus system/pwd @orabm_cache
把tpc-c.tcl脚本载入Hammerora中(要查看TCL文件注意把过滤正确的文件扩展名:不是*.trc 而是*.tcl ),在该tpc-c.tcl中查找connect字符串,调整为你的数据库用户连接信息。并调整虚拟用户信息。
测试运行
运行Hammerora,创建需要的用户数, 来模拟TPC-C 基准程序(注意调整好执行Hammerora程序的环境变量,最好直接用Oracle用户来执行).
http://www.dbanotes.net/Oracle/Use_OpenSourceTool_implement_YourOwn_TPC-C.htm
TPC基准程序及tpmc值
—兼谈在使用性能度量时如何避免误区
今天的用户在选用平台时面对的是一个缤纷繁杂的世界。用户希望有一种度量标准,能够量化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以此作为选型的依据。作者曾在美国从事过数年计算机性能评价工作,深深体会到,计算机的性能很难用一两种度量来 评价,而且,任何度量都有其优缺点,尤其是当使用者对性能度量了解不深时,很容易被引入一些误区,甚至推演出错误的结论。本文以TPC基准程序为例,给出一 些实际建议,以帮助用户避免进入这些误区。
一、什么是TPC和tpmC?
tpmC值在国内外被广 泛用于衡量计算机系统的事务处理能力。但究竟什么是tpmC值呢?作者曾向一些 用户、推销人员乃至某些国外大公司的技术人员问过这个问题,但回答的精确度 与tpmC值的流行程度远非相称。tpmC这一度量也常被误写为TPM或TPMC。
1、TPC
TPC(Transacti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是由数10家会员公司创建的非盈利组织,总部设在美国。该组织对全世界开放,但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会员都是美、 日、西欧的大公司。TPC的成员主要是计算机软硬件厂家,而非计算机用户,它的功 能是制定商务应用基准程序(Benchmark)的标准规范、性能和价格度量,并管理测 试结果的发布。
TPC的出版物是开放 的,可以通过网络获取(http://www.tpc.org)。TPC不给出基准程序的代码,而只 给出基准程序的标准规范(Standard Specification)。任何厂家或其它测试者都可以根据规范,最优地构造出自己的系统(测试平台和测试程序)。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客观性,被测试者(通常是厂家)必须提交给TPC一套完整的报告(Full Disclosure Report),包括被测系统的详细配置、分类价格和包含五年维护费用在内的总价 格。该报告必须由TPC授权的审核员核实(TPC本身并不做审计)。现在全球只有几个审核员,全部在美国。
2、tpmC
TPC已经推出了四套基准程序,被称为TPC-A、TPC-B、TPC-C和TPC-D。其中A和B已经过时,不再使用了。TPC-C是在线事务处理(OLTP)的基准程序,TPC-D是决策支持(Decision Support) 的基准程序。TPC即将推TPC-E,作为大型企业(Enterprise)信息服务的基准程序。
TPC-C模拟一个批发 商的货物管理环境。该批发公司有N个仓库,每个仓库供应10个地区,其中每个地 区为3000名顾客服务。在每个仓库中有10个终端,每一个终端用于一个地区。在运 行时,10×N个终端操作员向公司的数据库发出5类请求。由于一个仓库中不可能 存储公司所有的货物,有一些请求必须发往其它仓库,因此,数据库在逻辑上是 分布的。N是一个可变参数,测试者可以随意改变N,以获得最佳测试效果。
TPC-C使用三种性能 和价格度量,其中性能由TPC-C吞吐率衡量,单位是tpmC。tpm是transactions per minute的简称;C指TPC中的C基准程序。它的定义是每分钟内系统处理的新订单个数。要注意的是,在处理新订单的同时,系统还要按表1的要求处理其它4类事务 请求。从表1可以看出,新订单请求不可能超出全部事务请求的45%,因此,当一个 系统的性能为1000tpmC时,它每分钟实际处理的请求数是2000多个。价格是指系 统的总价格,单位是美元,而价格性能比则定义为总价格÷性能,单位是$/tpmC。
二、如何衡量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价格
在系统选型时,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我们是为特定用户环境中的特定应用选择系统。切忌为了“与国际接 轨”而盲目套用“国际通用”的东西。在性能评价领域,越是通用的度量常常越是不准确的。据我所知,美国的一些大用户从不相信任何“国际通用”的度量,而是花相当精力,比如预算的5%,使用自己的应用来测试系统,决定选型。在使用任何一种性能和价格度量时,一定要弄明白该度量的定义,以及它是在什么系统配置和运行环境下得到的,如何解释它的意义等。下面我们由好到差讨论三种方式。
1、在真实环境中运行 实际应用
最理想的方式是搞一个试点,要求制造商或系统集成商配合将系统(含平台、软件和操作流程)在一个 实际用户点真正试运行一段时间。这样,用户不仅能看到实际性能,也能观察到系统是否稳定可靠、使用是否方便、服务是否周到、配置是否足够、全部价格是否合理。如果一个部门需要购买一批同类的系统,这种方式应列为首选,因为它不仅最精确、稳妥,也常常最有效率,用户还可先租一套系统作为试点。用这种方式得到的度量值常常具有很明确和实际的含义。
2、使用用户定义的基准程序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第一种方式不可行,用户可以定义一组含有自己实际应用环境特征的应用基准程序。 我举两个例子:近年来,由于R/3软件是应用层软件,SAP公司的基准程序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的认可;中国税务总局最近也开发了自己的基准程序,以帮助税务系统进行计算机选型。这种方式在中国尤其重要,因为中国的信息系统有其特殊性。
3、使用通用基准程序
如果第1种和第2种方式都不行,则使用如TPC-C之类的通用基准程序,这是不得已的一种近似方法。因 此,tpmC值只能用作参考。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实际应用是否与基准程序相符
绝大多数基准程序都是在美国制订的,而中国的企事业单位与美国的运作方式常常不一样(恐怕也不应该或不可能一样)。在使用TPC-C时,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我的应用是否符合批发商模式?事务请求是否与表1近似?对响应时间的要求是否满足表1?如果都不是,则tpmC值的参考价值就不太大了。
(2)TPC度量的解释
TPC基准程序是用来测系统而不是测主机的,厂家肯定要充分优化他们的被测系统。此处的“系统”包括主机、外设(如硬盘或RAID)、主机端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客户端计算机及其 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和网络连接等。在很多厂家的TPC测试系统中,主机的价格只是系统总价格的1/4或更小,而硬盘的价格有可能占到总价格的1/3以上,因为TPC-C要求被测系统必须保存180天的事务记录。如果同样的主机被用到用户的环境中,厂家报的tpmC值就意义不大,因为用户的实际系统与厂家原来用于TPC测试的系统大不一样。当同样的主机用在不同的系统中时,tpmC值可能有相当大的变化,现在很多用户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举一个例子。假设用 户希望购买一批同类系统,每一系统至少需要1GB的内存和50GB的硬盘。厂家A、B、C 各报了三个价格相当的系统,tpmC值分别为3000、2800、2600。用户是否应该选厂 家A的产品呢?答案是:不一定。厂家用于测试tpmC值的系统与实际提供给用户的系统配置大不一样。tpmC最低的厂家C提供给用户的系统反而有可能性能最好,不 论是以实际系统的tpmC值还是以用户的实际应用性能来衡量。
(3)TPC测试的成本
TPC-C和TPC-D都是很复杂的基准程序,做一个严格的测试是很消耗资源的,厂家当然不会说出他们花费了多少钱和时间。但据国外知情人士透露,一个厂家做第一个TPC-C测试需 要几十万到上百万美元的资金和半年左右的时间投入。因此,很多TPC的度量值都 是估计的。由于计算机系统换代频繁,如果用户一定要用通过审核的度量值,就必 须多等待半年时间,因此而不能用最先进的系统。中国的厂家通过审核的时间则 更长。
综上所述,我们对中国 用户(尤其是大用户)在计算机系统的选型方面有如下建议:
最好建立一个真实的试点,因为实际应用环境是检验计算机系统的最好标准。
中国的行业应该建立符合自己实际应用的基准程序和测试标准。中国税务总局的做法值得提倡。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独立的测试中心,制定跨行业、符合中国企事业运作模式的性能测试标准。
“国际通用”的度量可以作为参考值,而不应作为必要条件。尤其是一定要弄清这些流行度量有什么含义,是在什么样的系统环境中测得的,以及基准程序是否符合企业真实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
Trackback: http://tb.blog.csdn.net/TrackBack.aspx?PostId=5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