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会有很多计算机系的大牛来自物理系或者数学系
高深的计算机算法什么的都需要强大的数学功底才能写出来
物理系不清楚
2. 请问算法大牛,这个运行次数怎么出现的,i*(i+1)/2 是什么意思,后面的多项式又是怎么产生的
数学公式:(1+2+...+n) = n*(n+1)/2
可以理解:for(i=1;i<=n;i++) for(j=1;j<=i;j++)循环次数就是(1+2+...+n), 因为i = 1是j循环1次,
i = n是j循环n次,依次递推就可以了。
3. 满足多元一次方程组,求目标函数最值的计算机算法。坐等大牛解答!
excel规划求解
4. 还有哪些逆天级的大牛健在
1、杨振宁
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护照上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
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安德斯·海尔斯伯格为MS-DOS和CP/M设计了Pascal编译器,Borland买下该编译器改称Turbo Pascal,之后安德斯·海尔斯伯格开发Turbo Pascal并带领小组设计了Turbo Pascal的替代品Delphi。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Anders Hejlsberg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Richard Stallman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Ken Thompson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唐纳德·克努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杨振宁
5. 计算机的大牛是如何开始写博客以及坚持写博客的
所谓“大牛”就是在某些方面比我们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能力很强,效率普遍很高是一般“大牛”的共同特点。
在这个时代,对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来说,拓宽朋友圈的途径几乎只有一个,通过网络,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网络朋友,如何判断别人和自己是否有共同的语言?显然,每天在日记中被SNS唠叨是很难做到的。首先,博客没有地域限制。从A到B的距离在因特网上只有一个点击距离。传统的交友圈是受地理限制的。第二,更重要的是,如果按照以前的方式交朋友,互相聊天,交换意见,然后逐渐熟悉,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更糟糕的是,当你遇到一个陌生人,整个过程是重复的,表达你有想法的表达朋友。可以博客做到一个“一次表达,无数次阅读”,当我看到一个写了几年的博客之后,我好像和这个人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总结:很多人在生活中容易觉得迷失,不知道想要做什么,是因为没有一件能够持续地做的事情,用俗话来说就是没有主心骨。不过前提是你得开始,并且坚持过一开始的困难期,以后的一切便成了习惯成自然。
6. 各位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的大牛们,小弟想在搜索引擎方面有所作为,但又不知从何下手,恳请指教!
从未来就业发展的角度看,建议学习高级网络技术比较好。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延伸和扩展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发展空间。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人们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界限来共享信息资源。
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聊天、玩游戏、查阅信息资料等。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上进行购物等商业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寻找自己学业上、事业上的所需,从而帮助工作与学习。
综上所述,市场需求就是方向,就是选择,应当选择高级网络技术专业。
学习内容首先是英文,因为计算机来源于美国,源代码是英文语言环境,没有较好的英文水平,看不明白。专业方面必须学习高级软件工程和高级网络技术。
7. 南邮计算机导师哪几个大牛
1、陈国良
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际高性能计算(亚洲)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陈国良院士是我国大数据计算理论、非数值并行算法学科带头人,成功研制我国基于国产高性能芯片万亿次系列高性能系列计算机,奠定了我国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以及普适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在国内外学术界和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曾获CCF A类会议INFOCOM最佳论文提名奖、CCF B类会议ICNP最佳论文奖及SECON最佳论文奖亚军。主持/参与国自科面上、国家重点研发等项目十余项。担任YOCSEF南京分论坛主席,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青年工委会副主任,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与安全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物联网专委会、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等组织委员等职务。
担任iThings、ICCCN、ICPADS、ICNP等十余次会议主席职务。担任着名国际学术会议如MobiHoc、INFOCOM、IJCAI、ICNP、ICDCS、IWQoS、IPDPS等程序委员会委员。担任中文CCF B类期刊《计算机科学》编委等职务。
以上内容参考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师资简介
8. 跪求算法大牛解释一下青蛙跳,也就是绿色和褐色青蛙互换问题的回溯算法!!!
Frog[191] :初始化游戏中的n只青蛙,以1-n/2代表左边的青蛙,n/2+1-n代表右边的青蛙,
Frog[]初始化即为青蛙最初的位置,如果输入n=7,Frog[]={1,2,3,0,4,5,6}
Done[191] :该数组值只取0或1,其中1代表用于表示此刻,在第i(1-n) 墩上的青蛙已换位成功。反之,取0。
DO[1926] :该数组用于记录空墩移位的状况,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n-1(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根据在第i步,可以根据元素值DO[i-1] 进行回溯操作。
这个算法中DO[ ]记录的是石头的移动步骤,回溯的其实是回溯DO[ ],返回上一步的操作
9. 去澳洲读硕士,计算机专业,哪所大学最合适
介绍一下澳洲悉尼大学的计算机系
首先得认,我对计算机一窍不通,但既然都已经写了,就在这里归纳一下吧。
悉尼大学计算机系是澳洲第一个计算机系,现称SoIT(School of IT),在computer science的SCI 1992-2002的CITATION排名中排世界82位,澳洲第一。近来可能比起以前差了一点,但每个学校都会有起有落,评学校要看Big Picture。看大局,首先必须得看看学校毕业生的作为,这样做就算不明了其水平也体会到其风水。在这里我列举几位悉尼大学毕业生对计算机界的贡献。
先说个70~80年代的人物,Vaughan Pratt,他是谁,他就是Sun Microsystems的创始人
SUN的LOGO就是它设计的。SUN是什么东西,SUN就是发明java技术的公司!
接下来的的80~90年代,悉尼大学又出了一位大牛教授,John Ross Quinlan, 这牛人奠基了AI(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算法应用,发明了ID3 DECISION TREE等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我虽然对计算机一窍不通,但归纳之类的程序也自编自娱过,知道是什么回事。
你可以google 一下 J. R. Quinlan 或全名,你就知道把他说成是AI machine learning 的奠基人之一,并不为过。
到了2000年IT届的风云人物,也有悉尼大学计算机系的毕业生Rod Johnson ,我对他不熟悉,但转一下业界评价吧
Rod Johnson (CEO)
Rod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authorities on Java and J2EE development. He is a best-selling author, experienced consultant, and open source developer, as well as a popular conference speaker.
Rod's best-selling Expert One-on-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2002) w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books ever published on J2EE. The sequel, J2EE without EJB (July 2004, with Juergen Hoeller), has proven almost equally significant,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vision for lightweight, post-EJB J2EE development.
Rod has extensive experience as a consultant in a wide range of instries: principally, finance, media and insurance. He has specialized in server-side Java development since 1996. Prior to that, he worked mainly in C and C++. His experience as a consultant has led him to see problems from a client's perspective as well as a technology perspective, and has driven his influential criticism of bloated, inefficient, orthodox approaches to J2EE architecture, which have delivered very poor results for stakeholders.
Rod is the founder of the Spring Framework, which began from code published with Expert One-on-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long with Juergen Hoeller, he continues to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Spring.
He regularly speaks at conferences in the US, Europe and Asia, including the ServerSide Symposium (2003, 2004, 2005 and 2006), JavaPolis (Europe's leading Java conference) in 2004 and 2005, JavaZone (2004 and 2005) and JAOO (2004). He was awarded a prize for giving one of the top 20 presentations (by evaluation) at JavaOne in 2005, and delivered keynotes at the JavaWorld conference in Tokyo, June, 2005, the JAX conference in Munich (October, 2005) and the Spring Experience conference in Bal Harbour, Florida, in December 2005.
Rod serves in the JCP on the Expert Groups defining the Servlet 2.4 and JDO 2.0 specifications. His status as a leader in the Java community has been recognized through his invitation to Sun's Java Champions program.
Rod continues to be actively involved in client projects at Interface21, as well as Spring development, writing and evangelism.
~~~~~~~~~~~~~~~~~~~~~~~~~~~~~~~~~~~~~~~~~~~~~~~~~~~~~~~~~~~~~~~~~~~~~
Rod在悉尼大学不仅获得了计算机学位,同时还获得了音乐学位。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回到软件开发领域之前,他还获得了音乐学的博士学位。有着相当丰富的C/C++技术背景的Rod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对Java服务器端技术的研究。他是一个在保险、电子商务和金融行业有着丰富经验的技术顾问,同时也是JSR-154(Servlet 2.4)和JDO 2.0的规范专家、JCP的积极成员。
真正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的,是在2002年Rod Johnson根据多年经验撰写的《Expert o-ne-on-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其中对正统J2EE架构的臃肿、低效的质疑,引发了人们对正统J2EE的反思。这本书也体现了Rod Johnson对技术的态度,技术的选择应该基于实证或是自身的经验,而不是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或者门户之见。正是这本书真正地改变了Java世界。基于这本书的代码,Rod Johnson创建了轻量级的容器Spring。Spring的出现,使得正统J2EE架构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基于Struts+Hibernate+Spring的J2EE架构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甚至在大型的项目架构中也逐渐开始应用。
Rod Johnson的新作《Expert o-ne-on-one J2EE Development without JEB》则更让人吃惊,单单“Without EJB”一词就会让大多数J2EE架构师大跌眼镜了。不过Rod Johnson可能仅仅是想通过“Without EJB”一词表明应该放开门户之见。这也是Rod Johnson一贯的作风,。也许正是这种思想,促使得Rod Johnson创建了Spring,真正改变了Java世界。
~~~~~~~~~~~~~~~~~~~~~~~~~~~~~~~~~~~~~~~~~~~~~~~~~~~~~~~~~~~~~~~~~~~~~~
第一次看到Rod Johnson是在Wrox的Professional JSP第二版的封面上,以前怎么也没能封面右上角的那个秃顶的小人头和今天整个J2EE轻量容器革命和java open source的领导人联系起来。已经不记得那本书的内容了,不过根据gigix的Wrox书的封面人头数与质量成反比的定律,这应该是一本很平庸的书。
然而当第二次听说Rod Johnson时,他已经是业界的大牛,他是SpringFramework的创始人,是全球最畅销的J2EE书籍Expert one on 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的作者。当对SpringFramework一无所知我在2003读了那本旷世奇书的时候,不得不对他的智慧,他的技术深度,和他对技术的独到见解和写作技巧折服了。那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J2EE范畴,它最大的价值是Rod Johnson是对现有技术和项目开发的经验的反思,它教会了新的思维模式:a pragmatic view of the current technique. Distribute system带来的问题,EJB的缺陷,对现有MVC架构的分析,O/R Mapping的好处和缺陷,还有对面向对象设计的分析都让人无比佩服。随后他提出了自己设计的system infrastructure,自己的MVC架构,自已设计的JDBC framework,对如今的业界都有着革命性的影响,因为这些代码就是如今最有影响的application framework Spring的雏形(除了性能测试那部分代码似乎没有放到Spring里)。
很难想象Rod Johnson的学历,真的让好多人大吃一惊,他是悉尼大学的博士,然而他的专业不是计算机,而是音乐学。不明白那个秃顶的脑袋瓜里怎么会同时拥有如此高深的计算机技术和高雅的艺术细胞,只能惊为神人。
秃脑袋瓜并没有让Rod Johnson变得难看,好几个同学一致认为这家伙长得很酷。他看去是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虽然他好象出生在澳大利亚,但是现在住在伦敦。说起话来也是一板一眼,有条有理,字正腔圆而略有点尖的口音让人听起来特别清楚。然而Rod Johnson似乎也天生缺少一样东西:幽默感。一本正经的讲座和采访虽然让人听起来很爽,但是我找不到听Ted Neward或Marc Fleury时的那种激情和快感。记得去年的theserverside symposium上,Rod Johnson因为JBoss那帮家伙戴着面具穿着小丑衣出席会议时说他自己和整个Spring项目组都没啥幽默感,也不会穿那种衣服出席,结果引来了Gavin King用最污秽的词在他的blog上作出的回应该。(anyway, Gavin King is a nice guy.呵呵)
接下来的SpringFramework和Expert One on one J2EE without EJB的成就几乎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了。随后是他创办了interface21,一个专业的SpringFramework的咨询公司,呵呵Open source的专业化道路是Java community的最好出路。很多人说那里的培训很精彩。Rod Johnson的老本行就是做咨询的,在出名以前,他就给很多欧洲的大公司和大项目做资询。
Rod Johnson的另一个闪光的地方是他对standardization的看法,他是JDO 2.0和Servlet 2.4的专家组成员,不过他对很多标准都持怀疑态度,当然最明显的就是EJB。如果谁都没有implement过某个技术而直接制定标准绝对是dangerous的。这也是今年他在theserverside symposium上keynote speaking的主题,呵呵。
Rod Johnson还有一个毛病就是Spring不离口,2004年的theserverside symposium的AOP panel上,他Spring不离口。看看Hani对他的评价吧:Rod Johnson will have completed his transformation from mild mannered intelligent British guy to freaky mad glint in the eye Spring zealot and ejbhater (possibly with a bigger posse in tow that his six pitiful acolytes last year). 呵呵。再看看Cameron Purdy的评语吧:
At the 2005 TSS Symposium, Rod Johnson will not be able to resist saying the word "Spring." Yup, it's like trying not to think of pink elephants -- impossible once you get that in your head. Spring, spring, spring, spring. La tee dah, spring spring spring. Take that, Linda. Spring-diddy-spring spring. Spring.
哈哈,逗死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