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每日练习’箍筋根数计算公式是什么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计算公式一样吗
每日练习箍筋根数计算公式为:n=(L-2a)/s+1。其中,n代表钢筋根数,L代表构件垂直于钢筋方向的长度,a代表起步距离,s代表钢筋布置间距。
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计算公式不一样。具体区别如下:
加密区箍筋根数:
计算公式:n加=(L加-a)/s加+1
说明:在加密区域,由于需要增强钢筋的约束作用,箍筋的间距s加通常会较小,同时起步距离a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加密区的箍筋根数需要通过专门的公式进行计算。
非加密区箍筋根数:
当非加密区不在构件端部时:n非= L非/s非-1
当非加密区在构件一端时:n非=(L非-a)/s非
说明:在非加密区域,箍筋的间距s非相对较大,因此箍筋的根数会相应减少。同时,根据非加密区是否位于构件端部,计算公式也会有所不同。如果非加密区不在构件端部,那么需要减去一个起步距离的影响;如果非加密区位于构件一端,则只需考虑长度L非和间距s非的关系。
构件箍筋总数:
计算公式:n= n加+n非
说明:整个构件的箍筋总数是加密区箍筋根数和非加密区箍筋根数的和。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公式,以下是一张关于箍筋根数计算方式的图片:
这张图片展示了箍筋在构件上的布置情况,以及如何通过给定的长度、起步距离和间距来计算箍筋的根数。
综上所述,每日练习箍筋根数的计算公式在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同时,也需要注意起步距离和间距对箍筋根数的影响。
② 钢筋柱子加密区怎么算的
钢筋柱子加密区算法如下:③ 钢筋的加密区是多少
抗震等级为一级时,加密区长度为2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抗震等级为二~四级时,加密区长度为1.5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
柱子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柱净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但最底层(一层)柱子的根部应取不小于1/3的该层柱净高。
箍筋的表示方法:
1、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2、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3、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4、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3)钢筋加密区根数调整扩展阅读:
箍筋的制作要求:
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2.5倍。
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箍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箍筋加密区
④ 钢筋箍筋加密区的个数怎么算
如果用软件计算,画上后会自动计算,如果是手工计算,按图纸间距计算后加上6根(加密就是将加密范围内的箍筋的间距变小)。
哦。减2就是每边减了一个,是重复的,实际增加4根
按图计算加密区需要6根,你看到l(梁净长)+2*(1.5h-50)加密区}/200+1有+1,两端都有了,在计算加密区的时候也计算了,所以就重复了,N=(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 +1
加密区长度怎么确定?
我见过有这么一个公式N=(1.5Hb-50/加密区间距)×2+(Ln—2×1.5Hb/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1.5Hb-50
非加密区长度=Ln—2×1.5Hb是这样吗? 还是取梁净跨长的1/3?
梁的箍筋设置加密区域主要为抵抗剪力,在梁端部剪力是较大的区域所以加密箍筋。
在箍筋的设置上一般情况下在设计图纸中注明在梁端多长的区域设置加密钢筋,计算方法为由竖向承重结构的边缘向外50mm为第一个箍筋设置位置,然后用设计注明的长度减去50再除以箍筋间距加1即为现场实际所用箍筋的根据,但在注意是几肢箍筋。
如在设计中未注明加密范围可按照施工手册中构造的箍筋加密区域进行计算,方法同上面一样。
梁的加密区长度:
一级抗震结构,为2倍梁高,500mm二者取较大者;
2-4级抗震结构,为1.5倍梁高,500mm二者取较大者。
框架梁箍筋有加密区是因为在抗震设计中,对梁端有强剪弱弯的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以增强梁端部的抗剪能力,并起到约束端部纵向钢筋和混凝土的作用,而次梁不参与抗震计算,所以并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仅根据抗剪计算和最小配箍率进行配筋。
砖混结构的梁要求同框架次梁,满足锚固长度即可。
加密区长度=1.5Hb(500)取大值(算箍筋个数应每边-50),
非加密区长度=Ln—加密区长度
梁柱相交时,柱头锚筋长度:取梁跨长的1/3(梁为跨长较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