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电子书,pdf/epub/txt或其它格式均可。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网络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DmPQsCvi56rLm07CqFVMBQ
本书内容上起远古,下终明代中叶,作者选取这段漫长历史中富于教益和人和事,以此为中心,写成一系列轻松而富于情致的短篇故事。全书凡1075篇,200万言,故事之间相互勾连,前后贯通,连缀起来,即成一部规模颇大的中国通史。
②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看历史中的历史听故事里的故事》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傅国涌)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pQFSqMyk6NdOhS1kjQFWBg
书名:民国年间那人这事
作者:傅国涌
豆瓣评分:7.0
出版社:珠海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
页数:257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故事体的民国史,好看的民国史。讲故事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方式,那些曾经参与创造历史的人物都在故事中一一复活。
历史不是线性的,而是多线条并进的,在社会的每个层面,不同的人物共同书写的历史才是真历史。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痛苦,读史使人快乐,读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在许多同样零散的日子里,我阅读各类零散的民国史书,从日记、书信、年谱到回忆录、传记,并随手留下一些读书札记,没有风花雪月的猎奇故事,没有推背图式的神秘和玄虚,有的只是真实的声音和曾经的心灵脉动。是非褒贬,全凭各位读者朋友明断。
作者简介:
傅国涌,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独立撰稿人。着有《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脊梁:中国三代自由知识分子评传》(与樊百华等合着)、《叶公超传》、《金庸传》、《百年寻梦》等,1999年以来在《书屋》、《随笔》、《东方》、《读书》、《南方周末》等数十种报刊发表一百多万字,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知识分子问题等。
③ 有趣的中国历史小故事
北宋熙宁、元丰年间,掌管财政的司农为了增加财政税收,决定把全国各地的庙宇、祠堂承包给当地官府,官府租赁给百姓,摆摊设点,促进经济繁荣发展。
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杨照)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e2g6o-4cq862VU6kGQi3-w
书名: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
作者:杨照
豆瓣评分:8.5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出版年份:2018-11
页数:392
内容简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在系列第3册《从列国到帝国》中,你会看到:
春秋时代自杀行为很普遍,有一种精神,就是认为有很多准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
春秋注重人伦关系,讲究仪式感,而战国更注重国家关系,只剩下利益的博弈;
楚国是商文化与南方本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异类国度,盛产“狂人”,思想自由不羁;
儒家发展到荀子之后与法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至于荀子的两个杰出学生竟然都是法家;
墨家是诸子百家中在后世两千多年里一直被忽视的派别,直到清朝考据学兴起才重见天日;
汉朝的成立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那么多贵族竟然围绕在一个普通的亭长身边帮他打天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陆续推出——
第一辑“先秦”,中国文明的奠基,2018年10—12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
第二辑“汉唐”,两大帝国的运作,2019年1—4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5:危机与考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6:大分裂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新帝国的试验
第三辑“宋元”,中国文化的新活力,2019年5—7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新时代的开端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分裂与互动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世界性帝国
第四辑“明清”,帝国的挑战和变革,2019年8—10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2:帝国的千年变局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3:希望与绝望交杂的时代
【编辑推荐】
新材料,新成果,新写法
讲给普通大众的130堂中国历史课,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
1.这套中国历史,作者已经在台北完整讲过两次,分别用了5年,影响了两代学子和上班族;作者又用了5年时间整理成文字,讲透几千年中国历史的演进。
这是一套专注“讲透中国历史”的中国通史。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拨开层层迷雾,回归中国历史的常识,历史不只是帝王将相和英雄人物,也不只是刀光剑影和王朝更替,还有更多令人惊叹的历史运作逻辑和丰富的细节。
2.这是一套与众不同的中国通史。
我们现在读的中国史,其实多半是50年前的老书,50年来,有无数新的考古发现、新的研究成果,却被束之高阁,我们一点都不知道。
关于中国历史,我们永远缺一套新的通史,把学术界的新成果、新发现,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讲给大家。活在今天,我们要读今天的人,用今天的新视角写的中国历史。
3.一套当代学者讲给今天普通读者的中国历史。
这是一套从史前时代讲到清代结束的通史,它没有吕思勉、翦伯赞、范文澜的中国史那么学术,也没有《明朝那些事儿》《半小时漫画中国史》那么戏说;这套中国史用既正儿八经、又简洁愉悦地方式,讲出了干货满满的新知识、新见解,就像《秦谜》《历史的温度》那样讲述有情感、有思想的历史。
4.这套中国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新”。
作者说,“我会比较强调跟传统说法不一样的部分,而如果传统说法在这一百年中没有被挑战或被推翻,我就不讲了”。它吸收了专家学者的严肃认真,却没有学院的刻板僵硬;它采用了轻松幽默的讲解方法,却不是没有节操的搞笑和插科打诨;它主要不是讲哪一年发生了哪件事,也不是繁琐考证一个新历史知识,而是告诉我们历史演进的脉络,寻找历史运作的逻辑,启发我们新的认知。
使用新材料,让我们比司马迁更懂先秦,比司马光更懂唐宋。
因为我们看到了连那个时代的人都没看到过的新材料,就像甲骨文、敦煌文献、居延汉简,还有马王堆的帛书。
广泛吸收新成果,我们发现原来学术的东西还可以这么好玩!
从一百年前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开启的新史学革命,到今天中国大陆、台湾、日本、欧美汉学界的新成果。
采用新写法,思维清奇、平易近人,从零开始,重新认识。
从头讲述,从零开始,重新认识,思想的厚重感、讲述的故事感,兼容并蓄;不偏不倚,不薄不厚,不深不浅,历史的现场感、破案的畅快感,应有尽有。
作者简介:
杨照,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杨照现任台湾诚品讲堂与敏隆讲堂讲师,他的创作包括文学、历史、经典着作导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迷路的诗》《想乐》《永远的少年》《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寻路青春》《推理之门由此进》《呼吸》等。
⑤ 《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历史的温度》(张玮)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com/s/1imHC10HXqtgC96Dg9dR6Qg
书名:历史的温度
作者:张玮
译者:有2017年10月9印本
豆瓣评分:7.8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8
页数:552
内容简介:
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史书上的一段话、一个名字,在张玮的笔下呈现出一张张意想不到的面孔。
张玮书写的历史,亦正亦暖。正,是因为,在“馒头说”的一个个历史故事中,张玮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而暖,是有趣、有温度,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
作者简介:
张玮(网名:馒头大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现任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运营、技术中心总监。曾做过11年体育记者,采访过三届奥运会,两届世界杯和百余项世界顶级赛事。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总经理等。
业余时间打理微信公众号“馒头说”,以“历史上的今天”为特色,每天推送一个历史小故事。
目前该微信公众号拥有近20万爱好历史的读者。获凤凰网和“一点资讯”颁发的2017年自媒体“年度内容突破奖”。
⑥ 最精彩的中国历史故事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最精彩的中国历史故事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最精彩的中国历史故事
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着名战例。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起,我国历史进入了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春秋时代。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又互相毗邻,在当时的动荡局面下,不免发生各种矛盾,而矛盾冲突的激化,又势必造成两国间兵戎相见的结果,长勺之战正是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当时的鲁国据有今山东西南部地区,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它较多地保留了宗周社会的礼乐传统,在春秋诸国中居于二等地位,疆域和国力较之齐国,均处于相对的劣势。至于齐国,则是姜太公吕望的封地,辖有今山东东北部地区的广大地域,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那里土地肥沃,又富渔盐之利,太公立国后,推行“因其俗,简其礼”、“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举贤而上功”、“修道法”、礼法并用等一系……
⑦ 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小故事
1、“干隆原来是这样的皇帝”
干隆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骄傲的皇帝,自称“十全老人”。
中国传统上讲,皇帝是政治权威,而思想和理论权威是孔子,由士大夫负责阐释。
可到了干隆时,他认为士大夫没有资格阐释经典,他要自己搞。然后一群士大夫拍马屁,说皇上圣明,皇上说的对。
干隆自认为是文学巨匠,一生作诗41863首,接近《全唐诗》总数。(2200多位作者48000多首诗),但没有一首被后人记住或传诵…
曾多次下江南和去北方打猎,四处游山玩水。
由于干隆太骄傲奢华,在位末期国库亏空厉害。所以后面的继任者比如嘉庆皇帝马上变得很节俭,哪里也不去,花一分钱都不乐意。道光皇帝更是带头穿补丁衣服。
2、
“鸦片战争应该叫茶叶战争”
在中西方有商务往来后,英国人在一百多年里,从中国进口最多的就是茶叶,茶叶在英国从最早的奢侈品逐渐普及到劳苦大众,最后全民都要喝下午茶,甚至必须喝下午茶,一到下午全英国的人都会停止工作去喝茶。
英国人买茶叶越来越多,但是通商的地方只有广州,而且茶叶质量越来越差,中国人一开始老老实实卖茶叶,后来往茶里掺泥土和沙子,搞得英国人苦不堪言,甚至英国专门发展出一种茶具叫“箩”,用来筛茶叶里的泥土和沙子,要不就没法喝,必须要有一道洗茶的程序。
可中国对英国的商品没什么太大的需求,这样就形成了严重的贸易逆差。于是英国人想到了鸦片,虽然这种东西在印度和缅甸一直都有,当地人用来治病、提神,不过鸦片这东西吸食极容易上瘾,于是就把这东西输入中国。慢慢在中国发展出一整套关于抽食鸦片的文化。
抽鸦片在当时是一种显得很有逼格的事,于是大家都开始吸。很快进口鸦片所支付的白银就把出口茶叶的利润抵掉了。
而中国当时的货币体系是银本位,所有的东西都以白银结算,白银总量一旦少了,货币体系就麻烦了,银贵了,铜钱就会贬值,日常生活使用的铜钱较多,后果就造成了物价飞涨。
清政府一下就慌了,这是引发禁烟的首要原因。而且当时大量的士兵和官员都在吸食鸦片,战斗力下降严重,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开始主张禁烟了。
当时朝廷有两个禁烟派别:严禁派和弛禁派。
驰禁派认为一下子禁不了,干脆想别的招,比如说自己种?
可人家输入的是鸦片膏,没有种子,鸦片是罂粟种制成的,罂粟是一种花,需要种下种子,开花,结骨朵,骨朵割开,流下汁水,集中起来放置变黑就成了鸦片。
要自己种鸦片,想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短期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道光倾向于严禁派的观点。
后来道光帝选中了林则徐负责禁烟,之后发生的事情不多说,大家应该都知道。
3、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共干过两件轰动世界的事:
一是给日本人当傀儡,成了日本人的走狗;二是答应淑妃文绣的离婚要求。妃子向皇帝提出离婚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的,因为老祖宗没这个规矩,也不容许。结果还是答应她了,在她请求离婚的信上签了字。成为中国历史上皇帝离婚第一案!
那是1931年8月下旬的一天,太监匆匆进来,面有难色地从袖筒中取出一封信,呈交于我。我打开一看,大吃一惊,良久未说话。原来,是淑妃开诚布公地向我提出离婚。
第二天,我从宫中出来,太监递给我一张《国强报》。打开一看,只见上面报道说:“淑妃文绣不堪皇帝虐待、太监威逼,自杀未遂,设计逃出。聘请律师离婚。这是数千年来皇宫中破天荒的一次妃子革命。”
此事公开后,社会一片哗然。如今回想起来,我对文绣也是有愧的。她从14岁入宫以来,我未能与她过一次夫妻生活,加上婉容对她的虐待和谩骂,我又视而不见,不加制止,文绣不知哭过多少次,流过多少泪。
我本来想与她和好,向她赔不是。可是,已经晚了。她已请好律师,接受了采访,家丑已经外扬!不久,我从律师手中看到她写的又一封信,内中写道:
“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孤衾独抱,悲泪暗流,备受虐待,不堪忍受。今兹要求分居。溥应于每月若干日前往一次,实行同居……否则,离婚……”
她的要求条件是我无法答应的。我将此事交给一些大臣商议,都无良策。婉容得知此事后,火上浇油,极力主张尽快答应与文绣离婚。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又目睹当时国家形势的危局,心中想,反正我这个皇帝做得窝囊,就违心地允诺了文绣的离婚要求。
4、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
“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
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5、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7)历史的故事pdf扩展阅读: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⑧ 《从历史读出故事来陈舜臣带你读史套装6册》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从历史读出故事来陈舜臣带你读史套装6册》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uhfG1XQtw0PnY7OQwmojwQ
⑨ 哪里可以找到《西方历史的故事》的电子版
目前还无解,新浪爱问上有超星版本的。还未见pdf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