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产品经理怎么和程序员打交道【3】
经常有人问我:“嗨,费杰你好!请问阿里巴巴的需求文档怎么写?“,但很少听到人谈:“嗨,哥们你好!请问产品经理怎么和程序员打交道?”你回去稍微琢磨了一下,心里就会得到下面三种情况:1) 很多产品经理之前就是程序员,所以非常了解程序员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2) 很多产品经理还停留在关注自己产品规划、设计本身,缺乏对团队配合的思考;3) 很多产品经理,其实是有和程序员打交道的实践技巧、心得的,但没有重视和分享。事实上在很多产品研发体系下,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因为思考方式、关注范围、职能职责的差异,导致了沟通上的困难。如何更好的与程序员建立起一座畅通的桥梁也是每位产品经理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产品经理和程序员沟通困难大概的原因:�0�21、得到信息不对称;�0�2�0�2产品经理得到的信息一般集中在:商业需求、商业策略、战略方向、产品规划、运营数据、整体营收、目标任务等方面。产品经理往往在根据公司现阶段的情况,以及市场的竞争情况,做一些产品策略或者一些产品的方案的策划、发起、实施。
所以这个过程中,产品经理扮演的角色是翻译:“市场需求、商业需求”,成为:“产品需求”,所有的信息全部围绕需求本身。为什么要做需求?怎么做需求?先做什么需求、后做什么?基于怎么样一个思路去推送产品进行实施、从一个利益平衡获得空间增长指标后达到另外一个利益平衡。程序员不一样,很多时候程序员得到的信息是:有一个需求,可能是小需求、产品需求、或大到项目需求,然后得到一系列需求列表,然后产品经理会让程序员看:“需求”哪些通过code改改就可以实现,哪些是需要开发可以实现,哪些是技术或构架或因为成本的原因不能实现。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程序员扮演的角色是翻译:“产品需求”,成为:“技术语言”的评估,所有的信息全部围绕开发需求本身。如何开发这些需求?是沟通数据库增加字段?调用接口?开发新的接口?需要开发组件?重新构架引擎?来实现满足或支撑这些需求?那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是把程序员当做一个写代码,通过编程语言来操作计算机完成需求的工具了。�0�22、沟通语言不对称;�0�2�0�2说到两者沟通的语言,这肯定是困扰产品经理本身的。产品经理的语言是:“描述“、”形容“,我也见过很多产品经理,很多人的需求文档就是漫天飞舞的文字,一整段的描述+描述,不要说程序员看不清,可能过段时间连自己都看不清楚。除了书面语言,产品经理的沟通语言也是含糊的,没有太多的逻辑去组织,很多时候总是试图去述说一个需求,被程序员的一个计算机术语而打断。程序员的语言,更偏向于技术化。很多产品经理做过技术,有技术背景,但是还有很多产品经理不懂得技术。所以在这个时候,程序员在解说或回答一个需求的时候,会把自己习以为常的变量、函数、实现方式说出来。于是很多产品经理听到:“Sdk、webshell、select、api、组件、插件、控件“等等的时候会云里雾里,那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很多情况下我们总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自己的世界里认为别人也懂自己在说什么?实际呢?大家都是听得一半一半,沟通没有彻底到位。�0�23、思考角度不对称�0�2�0�2产品经理思考的角度在于产品本身,对技术的细节、技术的性能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很多产品经理要是的实现的业务逻辑,不管程序员是采用:c++ 、java、php、Python、找开源代码改的,还是自己写的都没有关系。程序员只要在约定的时间里,把约定的业务逻辑开发出来就可以,产品经理不去会考虑目前服务器的配置、程序员手上任务的配置、技术能力的情况,要的是结果。而且很情愿的认为团队中的工程师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师,想做什么都可以做,对因为技术原因而不能支持实现需求不能接受。程序员思考的角度有点区别,我也看到不到程序员本身对产品追求完美对需求的背景、意义去研究了解;但很多程序员还是停留在自己接单子任务一样来一个做一个的境界,做好了自己玩自己的。程序员考虑程序实现的方式同样的一个请求是get还是post,程序员考虑代码的性能,从而采取不一样的方案去实现需求,考虑请求并发量压力和安全性。但是很多情况下,程序员对技术的理解会导致有一些业务需求满足不了,不是因为不能实现,是因为实现了觉得是废代码,或者构架不完美了。那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很多情况下到底倾斜谁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我之前也会碰到很多情况程序员就程序的角度说业务需求不合理,产品经理说程序员消极罢工、霸得蛮。�0�24、考核标准不对称;�0�2�0�2谁也不尿谁,哼!你能把我怎么样。产品经理和程序员有为完全沟通或误会的时候,极端情况下,有一方会罢工。这个时候主要是2个角色的各个考核标准不一样,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显得非常的无奈。产品经理很可能考核的是方案和上线的时间、产品上线后的数据;而工程师考核的是程序的性能、很多时候产品经理催的急要的急,但程序员每天的时间有限,还是得慢慢构架慢慢开发,程序员开发时间少了,未知的执行BUG没考虑过是要负责的。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产品经理天天干着急!咋办?以上是我结合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当然这4大因素把很多共性的因素概况进来了。当然过程中还是会因为很多产品经理或程序员本身(个性)的沟通技巧、态度、情商等因素导致的沟通不倡,影响了彼此之间的默契。其实仔细的分析一下,产品经理和程序员打交道的过程中不管是共性的因素还是个性的因素,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难。通过一些努力之后,我们总是会找到一些快速和程序员建立沟通桥梁的办法。我个观点如下:�0�21、 要看到项目层面,不要只看需求本身。�0�2�0�2上面说到的几点不管是:“信息不对称“、”沟通的语言不对称“、”思考角度不对称“还是”考核的标准不对称“是我们常见的几个客观隐私。把几个因素抽取出来剖析,发现还是由于我们站问题的视角的高度不一致造成的。产品经理只是看到自己得到了商业的需求,策划了产品的需求,接下来会把很多事情抛给程序员做了,那还是站在需求方的角色中。那如果真正的是站在意识层面的项目经理的角度,这个时候看待问题的视眼会广很多。这个时候你就想着为了做这个项目这个需求,程序员是不是明白了为什么要做?是不是对这哪些需求的优先级有了重要的认识?作为产品经理我用怎么样一种表达方式程序员更明白?是不是需要把时间点等划定?目前程序员的资源和服务器情况允许他们能做的空间是多大?怎么样才能拉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这个项目?适当的时候,需要帮助程序员做哪些申请或让步?对产品经理来说,同样张罗一件事情,同样会了得到一个结果,但是中间的过程很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因为思考角度仅仅从做完一个需求死磨硬泡上升到,站在项目的角度去考虑各个关节的风险点、时间点,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0�22、从理解程序员开始,换位思考会更好。�0�2�0�2一直在问一个问题:“程序员是什么一群人?“就和问自己:”产品经理是什么一群人?“一样,有点好笑、有点幼稚。从小工到专家,从CSDN到走出软件作坊,发现很多很多非常优秀的程序员的心声。程序员是什么样一群人?像切西瓜一样一刀一刀切:写php的写Java的写windows C的写liunx C的写C++的编程水平一般的编程水平还行的编程水平牛逼的编程水平大师级的构架牛的数据库牛的勤奋的懒于思考的不会JavaScript的积极的喜欢钻研的……好像都不太合适,因为你找不到解决和工程师沟通的好的办法。而且这些很多是外在的条件,随随都在改变。看到很多朋友一年之间经历几个大项目水平突然猛进,态度、一些特点也变得完全不一样。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了解和掌握程序员,作为职场的人,和我们一样的人共同需要的一些特点。如下4点:1) 是不是特别想被肯定、获得尊重;理解、肯定、尊重。这3个词或许非常的空但确确实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子。静下心来走近程序员,听听他们的心声、他们的抱怨,或许产品经理和程序员的距离将不再是那么遥远。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讲德行说尊重,但真正领悟到心里、落实到行动、表现在态度上的完全不一样的。真正,你是不是一言、一行本真理解、肯定、尊重程序员的,程序员是有感知的。2) 是不是想给产品提供自己的建议,而不是仅仅做一个编程的机器;很多程序员对产品非常热爱、对产品有独特的想法,但多数又局限于技术情节对产品的建议常常被忽视。相信很多程序员都希望参与产品,通过自己的专长改变产品,进而打磨出一款完美的产品。所以产品经理也可以适当的给程序员一点发挥的空间,特别是在技术创新、产品需要技术驱动的方面,在商业可控的层面让程序员发挥排头兵的作用。这样程序员会开足马力投入到开发实施的过程中。3) 是不是不仅仅和人任务指派,需求更多的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建立。产品经理和程序员两者之间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只是基于做与不做,做好做不好,什么时候做好,这样的功利性沟通肯定是不可靠的。往往两者因默契不够,或一方因沟通技巧不足、对待工作态度不够积极,造成矛盾。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帮助产品经理或程序员更好的认知对方、了解对方,这样无论是在平时的沟通过程,还是在项目的合作过程中更好的促进了解、达成共致都会有一个前提保障。4)是不是需要别人的帮助,让他在非技术领域获得真知。看到很多产品经理朋友和程序员打成一片,和程序员一天聊天、抽烟、一起下班打游戏、打球,甚至有些时候产品头脑风暴的时候要去几个有产品情节的工程师参与前期的讨论,效果都不错。可能这些现象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解决我们上面的一些疑惑。3、产品经理要改善心智,不断自我学习。�0�2�0�2最近突然觉得说得想的,有点像哲学。群里的一个朋友说了, 其实哲学就是我们生活一些事情表现出来的道路。产品经理跟程序员打交道也好,对待生活也好,我个人认为是产品经理对哲学的认识、理解、应用。产品经理越往下走,抛开产品技能本身不谈,沉淀商业以及人脉资源,都是需要以一种良好、可靠的思维方式去支撑的,也就是所说的心智模型。很多时候产品经理改善心智可以不断的增强一些事物的判断。如:遇到程序员的拒绝的、不行的理由,这个时候你通过分析起码要判断得出来,这个是程序员隔个人的态度问题,还是流程问题,有一点微妙的。所以产品经理需要不断的学习,学习提高软技能。说到学习,回应这篇《产品经理怎么样和程序员打交道》中,程序员常用的一些技术原理、技术术语得去学习一下、研究一下。Right? OK, End !
⑵ 程序员和产品经理谈恋爱是怎样一种体验
除了职业,一定也有其兴趣爱好的吧~
没啥体会~不管职业如何,都要恋爱结婚。坦诚相待就是了。恋爱本来就是谈出来的~要有交流才会有发展。
喜欢要主动些。展示你的好,用真诚的心去打动对方~
恋爱中,有没有未来,能不能够幸福,这就得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份爱情经营好了。学会宽容学会珍惜,互敬互爱坦诚相待,真心换真情,未来肯定是美好的!
⑶ 我们经常能看到在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和程序员们因为产品需求变动而引起的斗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互联网创业公司,如何轻易地让苦哈哈的程序猿们疯狂起来呢?我在媒体待过好多年,这两年在互联网创业公司,见过不少程序员和产品经理之间的争夺战,笔者认为,这种争夺太常见了,原因是双方的不理解,产品经理不了解技术人员工作的辛苦,所以经常会闹出笑话来。
好了,下面笔者列举一下,最会得罪程序员们的几句话。
产品汪:这个页面儿怎么做的这么烂,赶快改。
程序猿:不能找人设计好了再让我做吗,我一个编程的还要管设计?
产品汪:为什么别人家的app没有bug而你怎么就这么多,把这些代码复制粘贴过来不就行了吗?
程序猿:你以为别人家的代码伸手就能拿到?
经理:哈罗,你又在写bug吗?
程序猿:(假装没听到)
所以笔者认为,作为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需要了解一点程序员们的工作,尽管不懂程序,但需要稍微知道如果变动网站或程序多大幅度,会给程序员们带来多大的工作量。
⑷ 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如何避免矛盾
产品实现是你的目的,为了这个目的不必太讲究。
做了一阵子之后我有了自己对于与程序员相处的方法论,对这句话并不苟同,我还是倾向于把事做好的同时也能把话说好,虽然我现在也能深刻的领会到当时leader的核心意思是产品本身是第一位的。
接下来我就阐述下自己的一些心得:
产品经理与程序员最大的矛盾在于——改需求。这牵涉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尽量地做足前期工作,尽量把需求细化,需求做的足够扎实就会大大减少改需求的次数,这是产品本职工作,不属于沟通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涉及如何沟通了,就是需求无论如何确实要改。这个时候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努力与程序员(或者开发经理)达成共识,比如“我们的目的是要做最好的xxAPP”、“这个功能对于我们的目的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等,然后再来谈详细的需求点,程序员也就会逐步认可改需求这件事情。(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如果无论如何也达不成一致,也有必要反思这个需求是否真的有改的必要?)
用数据和客户来帮你增加底气。在谈论某项功能实现的时候,产品经理经常会碰见程序员消极被动不愿意做,或者质疑这么做有没有道理的时候,采取需求依据的数据和真实的客户需求是能有效推进的好办法。比如“80%的同类产品都有这个功能”、“每周都能收到几个客户对某某问题的反馈”,一般来说程序员是能够接受这种说服的。
试着多用询问的语气。让程序员感到他是专业的,他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要依仗他才能做的更好。这会无形中赋予他一种责任感(因为你把问题抛给了他,他就隐形中负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在传达出意愿的同时也避免了话语的生硬,让程序员感受到对其职业技能的尊重。
注重日常交往。日常生活中交个朋友,比如一起打球、打游戏,聊聊电影和漫画,实在是没有共同语言就经常冲他卖个萌、搅个基、撒个娇、讲个笑话。这样,大家都是朋友了,不看工作职责的那一半看交情的那一半,沟通起来也会顺畅很多。
总结:有很多时候产品的产生不完全是靠严格的流程和规章制度诞生的,也需要很多沟通的润滑。能够开开心心地把产品做出来最好,但是最终我们还是不能离开产品实现这个 标的物。
⑸ 程序员和产品经理究竟哪条路更好
如果你本身喜欢写代码,那么我觉得程序员的工作挺好的,未必要做产品经理。程序员主要是和机器、代码打交道,工作难,但是边界清晰、可控,事情比较聚焦。我并不建议大家都要去做产品经理。
写代码是纯手工业劳动,大家平时用的各种互联网产品,都是程序员一行一行代码写出来的,还要考虑代码的逻辑,解决各种Bua等等。如果想做好程序员,就一定要热爱写代码这件事。优秀的程序员,都能够从自己的工作里获得乐趣。我认识很多优秀的程序员朋友,我非常尊重他们,而且也特别佩服他们的能力,还有对于工作的热情。
产品经理要解决的问题的要更综合、更广。例如要考虑用户需求,考虑市场、业务情况,还要考虑和设计、运营、研发之间的配合。
有一些人适合做产品经理,有一些人不适合。我也不太建议大家一窝蜂都去做产品经理。我建议就像做产品一样,你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如果要做产品经理,就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多试试,然后看看自己适不适合。
无论是学生,还是想转行的人,往往的问题在于纠结太多,想的太多,尝试太少。如果你想做程序员,那你先写写代码,先做出一些东西,除了看你自己适不适合之外,也能够成为你找工作时的筹码。如果你想做产品经理,那么多试试做做产品,哪怕是虚拟的项目,增加自己的经验和感知,也能够成为找工作时的筹码。
所以,并不存在说产品经理或者程序员到底哪个更好,相比很多行业和职位,产品经理和程序员这
两个职位都应该是非常好的了。做的事都有意思,工资待遇也都高。
关键在于你自己适合哪个,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别人没法回答你,得靠你自己通过了解更多知识来做出判断。
⑹ 为何大多数程序猿会转行做产品经理的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产品经理这个工作对之前的工作经历或者学历没有太高的要求,再加上这两种工作有联系,作为程序员了解产品的属性或者性质,程序员的沟通能力很强,所以可以好好的胜任产品经理这个工作。
⑺ 想从程序员转行到产品经理,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及建议。
可以说,在产品驱动型互联网企业中,例如网络和腾讯,有程序员基础的产品经理是很抢手的。
我推测你的问题是:
1、程序员转产品经理有没有“钱”图
2、程序员转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3、程序员怎样做才能自然的过度到产品经理
第一个问题我已经回答了,现在60%以上的产品经理都是从产品设计转过来了,这样的产品经理纠结于细节,而程序员转过来的产品经理因为了解产品的实现过程,所以对项目的时间把握有相当的话语权,这首先就保证了项目的进度,其次严谨的逻辑性,对产品将来的扩展和升级都有帮助,所以程序员转过来的产品经理是很抢手的。不过这类产品经理要多增加产品营销和运营方面的知识。人无完人,多了解一些对自己有好处。
第二个问题:产品经理其实没有什么技能可言的,产品的视觉交给UI,交互交给UE,开发交给程序员。但是,产品经理是个协调者,需要做大量的沟通,需要有敏感的“嗅觉”,可以判断出市场的变化、公司方向的变化、进攻的时机、默默的承受。还要能为自己的产品拉到一定的资源,为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负责等等。一个词“沟通”
第三个问题:建议你看一些书,可以上当当网搜几个关键词“信息架构”“用户体验”“产品经理”“交互设计”这几个词都是当下行业热门的,作为产品经理需要了解。
希望说的这些对你有帮助!
⑻ 程序员转做产品经理,对于转行谋职产品经理难度大吗
难度是比较大的,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事业规划,想要做一个成功的产品经理,必须要有着非常不错的沟通能力。
⑼ 程序员如何转型产品经理需要哪些逆天“装备”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于契机
其实我觉得这不是契机的问题,是基因的问题,一个真正适合做程序员的人是不会考虑转型的,在职业发展上,程序员比产品经理的路线更清晰,投入与产出比更稳定,而产品经理,说实话,是个很看脸的职业,这个职业的路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什么我会转型,因为我本就不适合做程序员,我无法满足于翻来覆去就是Copy&Paste的工作,对于技术也没有狂热的追求,当然,我十分讨厌加班,确切的说是无休止,非计划性,带有潜规则性质的加班。
你或许会问,既然不适合,你为什么要选择程序员这个职业呢?说实话,在没做之前,我真的不知道我不适合。
回到正题,我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下转型的产品经理呢,颇有些黄袍加身的感觉。人是有惯性的,放弃既有的优势,去投入一个看似美好,却很可能是刀山火海的职业,是一次危险的赌博。
没有亲身体验产品经理,只能说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而已,所以始终带着不确定性,而当时公司规模急剧扩大,中层管理青黄不接,没有产品经理的情况下,BOSS考虑到空降人员可能水土不服的问题,希望从内部发展可靠的同志,于是对我进行了先进性教育,我思前想后,就是那句“我发现你对产品很有感觉”,让我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决绝的点了点头。
2.关于准备
说实话,没有准备,也没办法准备,因为你面临的是一个完全未知的岗位。就想你看别人玩游戏,和自己亲自玩游戏,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别人无比娴熟的操作和风骚的走位使你拍案叫绝,但是你真正自己去玩的时候才发现,APM不够啊,意识跟不上。
怎么准备,看攻略,好吧,那些写攻略的人往往讨论的是在一个对方站桩的情况下,你怎么来干死它,却没讨论,如果对方后退了一下,或者忽然又一个敌人出现了,你该怎么面对。在实际的工作中,你面临的是各种意想不到,千奇百怪的局面,想通过攻略来解决是完全不现实的。
3.关于有用
我觉得最有用的东西就是换位思考,以前做程序员的时候,我只需要考虑我怎么来实现,我的时间够不够,项目什么时候上线,有了任何问题,我可以等待,我可以扯皮,我也可以作壁上观。但是作为一个产品的负责人(视公司岗位职责的不同,或许有很大出路),我就像一个管家婆一样,必须时刻注意到哪里可能出现炸弹,每天更多的时间不是在执行,而是在观察,思考,应变中度过。
我不再拥有一个可供我自由分配的八个小时,我的上一秒可能在思考问题,下一秒就会有人过来找我,碎片时间变的很多,就连上厕所,都会有电话进来,你随时保持着战斗状态,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这个时候再去看程序员这个岗位,你发现,原来是这个样子的,但因为我也混过,我自然知道程序员的心态,这是我的最大优势,我能够和程序员很好的沟通,并能理解他们在别的策划转为产品经理的童鞋那里难以理解的问题,所以我这边的研发进度往往保障的很好。
我发现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方案的问题,计划制定的问题,人员本身的问题,处处都会产生蝴蝶效应,我总是在不安中小心翼翼的防微杜渐或亡羊补牢。
但我发现,即便我付出了再多的努力,项目还是会因为各种原因走向失败,这个时候检讨是没有意义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为什么我说产品经理这个职业看脸,是因为这个职业看起来能决定任何东西,又发现自己决定不了最关键的问题,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以前总被我嗤之以鼻,我发现,有些时候,我真的很有共鸣。(作者:Robert Strug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