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破袭正太路战役预备命令的内容是什么
这份由朱德、彭德怀、左权3人共同签发的破袭正太路战役预备命令,首先阐述了发动这次大破袭的理由,之后,命令要求“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之总兵力不9于22个团(聂区10个团、129师8个团、120师4~6个团、总部炮团大部及工兵一部)”,“定于8月10日前完成侦察、器材准备、部队调动等准备工作”,并特别嘱咐:“准备未完毕以前,战役意图只准告知旅级首长。”命令详尽地规定了战役发起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② 百团大战是怎样爆发的
百团大战是指1940年夏,八路军在华北对日军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1940年以后,日本欧洲动荡,一面加紧诱迫...百团大战经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战役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是交通总破袭战,破坏敌人的...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指1940年夏,八路军在华北对日军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1940年以后,日本欧洲动荡,一面加紧诱迫国民党投降,一面加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企图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为了粉碎日军的图谋,打破其“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顽固派对日妥协投降的危险,华北八路军所属部队乘青纱帐和雨季,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故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的主要意图是破袭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早在1940年春,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和聂荣臻等就共同讨论确定了破击正太路的计划。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向晋察冀军区、第一二○、第一二九师下达《战役预备命令》,明确提出发动此战役的目的是长期截断正太线交通,并要求各部队对其他各重要铁路线,特别是平汉、同蒲等铁路组织有计划的破袭。8月8日,八路军总部下达《战役行动命令》,对作战兵力作了具体部署。
百团大战经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战役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是交通总破袭战,破坏敌人的主要交通线,重点是摧毁正太铁路。8月20日夜,参战部队、游击队、民兵同时发起攻击,破击正太、同蒲、平汉、德石、平绥、北宁、津浦、白晋等铁路交通线,歼灭大量日伪军。八路军攻占许多据点和车站,破坏日军占据的华北重要燃料基地井陉煤矿,并截断正太铁路一个多月。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继续袭击交通线两侧敌人和摧毁深入根据地内的敌据点,并发动涞(源)灵(丘)、榆(社)辽(县)等战役。为策应涞灵战役,冀中军区主力发动任(丘)河(间)大(城)肃(宁)战役,歼灭日伪军1400余人,攻克据点29处,破坏公路150余公里。第一二九师在榆社战役中,连续攻占榆辽公路沿线据点多处,并攻下榆社县城,缴获大批武器,歼敌900余人。第一二○师继续破击同蒲铁路北段,使该铁路线再次中断。第三阶段(10月6日至1941年1月24日)是反“扫荡”作战。从10月6日起,日军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报复性“扫荡”。10月19日,八路军总部下达命令,华北根据地军民遂转入反“扫荡”作战。10月至12月,第一二九师主力粉碎日军对太行和太岳根据地的“扫荡”。10月至1941年初,晋察冀军民先后击退日军对平西和北岳地区的“扫荡”。12月中旬至1941年1月24日,第一二○师粉碎日军对晋西北的“扫荡”。至此,百团大战结束。百团大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俘伪军18407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火车站、桥梁和隧洞260多处,摧毁大量敌堡和据点;缴获各种炮53门,各种枪5800余支和一批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这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以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从战争全局看,百团大战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它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时间。并且对支持正面战场作战,遏制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网 2002年10月24日
③ 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25日-12月5日国民党军队组织的几个团队日作战
百团大战不是1940年8月25到12月5日国防党军队组织的105个团对日作战。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
一、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
二、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
三、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所以百团大战是我军参团105个团,时间是1940年8月20日到1941年1月24日。
(3)预备命令扩展阅读:
百团大战的背景:
日本在1938年秋,开始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希望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议和,同时国共双方的摩擦也一直不断!日本军队在1939夏,把分散在长城、华北和东北的一部分军队集中起来。
依托着铁路和公路,对华北地区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在荒原铸堡挖沟,想要控制并且缩小抗日力量。
在1939年和1940夏季,日军进行了两次扫荡,又把集中在华北地区的三十多万日军和满洲国军队分散开来,这样给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在1939年,国民政府成立晋察冀敌后战区,鹿钟麟任战区总司令。山西爆发了晋西事变,到了1940年的春天,华北八路军策反收编了国民革命军九七军,把鹿钟麟逐出了省外。
在四月到六月的时候,日本在山西南部发起了春季晋南作战、乡宁作战和晋南反击作战”,国军称之为“第二次晋南会战”。
1940年,欧洲战局动荡,日本一方面加快诱迫国民党投降的进程,另一方面又加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想要彻底的摧毁抗日根据地,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也为了粉碎日军的图谋,于是华北八路军针对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这就是百团大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团大战
④ 是谁指挥了百团大战
彭德怀是百团大战的总指挥。但说到百团大战的发起人,应该是朱德和彭德怀两人。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下达(百团大战)《战役预备命令》,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路。同时要求对同蒲路、平汉路、津浦路、北宁路、德石路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同年8月8日,朱德、彭德怀等下达(百团大战)《战役行动命令》。
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离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由此可见,彭总虽然是百团大战的总指挥(指挥具体的作战),但发动如此规模庞大的战役,命令的下达还是得经朱总司令的同意才行。
⑤ 战役预备命令有怎样的下达
7月22日凌晨,一束束电波飞向天空,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下达的关于大举击破以正太铁路为中心的《战役预备命令》传到各部队,传到延安。延安收到这份注明“十万火急”的电报以后,立即抄送毛泽东、王稼祥、洛甫、王明、康生、陈云、邓子恢、任弼时、谭启龙和作战局。朱德已于5月26日返抵延安,这份由他和在前方的彭德怀、左权3名八路军主要指挥员联合署名的电报,也同时抄送给朱德。
⑥ 陈锡联将军如何回忆战役预备命令的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三人联名下达了《战役行动命令》。这项命令规定,总部特务团主力集结于下良西营地区,聂集团、刘邓集团、贺关集团和总部特务团,统由总部直接指挥,“限8月20号开始战斗”。战役行动命令下达以后,八路军指战员群情激昂,纷纷进行战斗准备,对一些重要作战地域,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亲自化装去侦察。当时担任第129师第358旅旅长的陈锡联将军回忆说:“我们这些旅干部,当时都化装去铁路沿线侦察了地形。”
⑦ 破袭正太路战役预备命令有什么意义
它的文字虽然不长,却凝聚着朱德、彭德怀、左权等八路军总部领导人和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贺龙、关9应等部队领导人近4个月反复切磋筹划的心血。电报发到延安,立即被抄送毛泽东、王稼祥、朱德、洛甫、王明、康生、陈云、邓子恢、任弼时、谭启龙和军委作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