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程序员如何安身

程序员如何安身

发布时间:2025-08-08 03:34:58

⑴ 北漂的结局都有哪些

北票,一个沉重的字眼,犹如三和大神,一线城市的努力的人,都被深深的烙上了印记。
40岁的程序员下岗,内核工程师,在外企工作了10多年,月薪2万,但还是下岗了,虽然他离开时公司损失超过50万,但他过着“安稳”的生活,忽然断断续续,北飘长老慌了:去哪?
北漂了20多年结果是什么?回老家能干什么?这就是老北漂的现状!
中年危机正如它所说的
40岁是找工作的尴尬年龄,这时候,大多数雇主都会被大多数雇主“反感”,35岁以上的人很少考虑,更不用说40岁的求职者了。
在互联网行业,对于程序员来说尤其如此,你的职业生涯可能就此结束,你需要考虑换线,一些业内人士总结了以下专业规则,虽然有戏谑的成分,但也暴露了这个行业的真实现状和苦涩。
对于这样的职业地位,一位互联网从业者气愤地说:卡龄是996,十年前,很多公司都有十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专家,卡时代很少见,现在996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家都害怕了,老农精疲力竭,突然死去。
危机中的焦虑
许多年长的程序员正在考虑改变职业,他们将继续从事技术工作,很快将面临下一波裁员潮,在这个年龄,他们无法与年轻人在身体上竞争,他们的学习潜力下降,他们没有未来。
有的程序员早就计划好了:我是程序员,30岁就赚了税前2万,传统行业工资低,40岁了,我应该考虑一下我将来要做什么,如果薪水没有达到预期或一目了然,可以考虑副业或创业,有时也不要勉强自己失败。
中年危机言论肆虐,成长起来的基层员工十分心疼,很多一线城市苦于工作的职场人士,都在考虑回老家到三四线中小城市工作,以下网友的评论让不少996人羡慕不已。
我在一个小的三线城市教书,我的丈夫和妻子都是老师,他们的年薪接近20万元,2007年结婚时,他们全额买了一套房子,并在前一年开始提供第二套房子,房子里有两辆汽车和两辆摩托车,每个人都和丈夫一起开着自己的车,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干扰,我周六和周日开车出去寻找有趣的景点和美味的地方,生活很舒服,我在广州和深圳的朋友和同学生活压力很大,许多人仍然在不买车的情况下提供他们的第一套公寓, 您只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但“回家”的旅程不会那么顺利。
中年危机可能来得太晚,但不会缺席
许多人毕业后在大城市谋生,但他们想回到家乡,早些年,大概是因为面子的原因,终于学会了做人才,在大城市里没有立足之地,但现在,有些人想回老家,却发现没有地方,没有合适的工作,在大城市,月收入一万到两万,回老家也只能干几千份工作,这样的差距在短时间内是不可接受的。
例如,以下来自网友的叙述。
毕业后,因为害怕高房价和大城市的压力,我没有去一线城市的打算,平时,我的家乡城市小,环境好,生活节奏慢,很适合生活,但真的没办法选择回去,流入的四线城市确实没有就业机会,公司很少,都是小公司,连大学生都招不到,月薪在两三千左右,这个小城市没有工业,最可靠的工作是公务员。但是,小地方考公务员,难度很大。
我放弃了在家乡东北省省会做事业单位的机会,来到了北京,首先,很多家人和朋友不建议回去,其次,我觉得如果我回家,我的孩子可能会走上和我一样的人生道路,是的,他上的是同一个小学和中学,可能是我老师教他的,所以他就出来了。
现在在北京工作,工作比较忙,回想起来,我想说的是,无论我怎么选择,我都会后悔,我常常觉得回家就好了,仿佛来到了北京,整个人的世界观都开阔了,遇见了很多优秀的人,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风景,同时也忍受了流浪的痛苦和心情,只希望以后想到的时候能笑一笑。
总结:换句话说,在小城市工作就像五十年后收到死亡通知,而在大城市工作就像拿着一张虚构的藏宝图,在大城市工作的你想回到家乡吗?回到家该干点什么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相互讨论学习!请大家多多收藏,点赞,转发!

⑵ 一个程序员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1. 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

    把它作为基本素质,并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

  2. 文档习惯:

    作为代码程序员,30%的工作时间写技术文档是很正常的,而作为高级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缺乏文档,一个软件系统就缺乏生命力,在未来的查错,升级以及模块的复用时就都会遇到极大的麻烦。

  3. 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

    作为一些外国知名软件公司的规矩,代码的变量命名,代码内注释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缩进的长度和函数间的空行数字都有明确规定,良好的编写习惯,不但有助于代码的移植和纠错,也有助于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

  4. 需求理解能力:

    作为程序员需要评估该模块在系统运营中所处的环境,将要受到的负荷压力以及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恶意攻击的可能性。就这一点,一个成熟的程序员至少需要2到3年的项目研发和跟踪经验才有可能有心得。

  5. 复用性,模块化思维能力:

    复用性设计,模块化思维就是要程序员在完成任何一个功能模块或函数的时候,要多想一些,不要局限在完成当前任务的简单思路上,想想看该模块是否可以脱离这个系统存在,是否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参数的方式在其他系统和应用环境下直接引用,这样就能极大避免重复性的开发工作。

  6. 测试习惯:

    软件研发作为一项工程而言,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问题发现的越早,解决的代价就越低,程序员在每段代码,每个子模块完成后进行认真的测试,就可以尽量将一些潜在的问题最早的发现和解决,这样对整体系统建设的效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证。

  7. 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善于学习,对于任何职业而言,都是前进所必需的动力,对于程序员,这种要求就更加高了。但是学习也要找对目标,一些小coding fans们,他们也津津乐道于他们的学习能力,一会学会了asp,一会儿学会了php,一会儿学会了jsp,他们把这个作为炫耀的资本,盲目的追逐一些肤浅的,表面的东西和名词,做网络程序不懂通讯传输协议,做应用程序不懂中断向量处理,这样的技术人员,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谓的新语言,永远不会有质的提高。

⑶ 系统程序员,主要学会那些技能,如何做好一个系统程序员,需要注意事项有哪些

程序员是一种技术工作,在IT的发展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底层硬件通讯协议的建立, 到数据传输层的处理,到操作系统的建设,到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一直到应用层上各种数 据营销平台的搭建,程序员在里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为IT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 中国有很多精于编码的人,但是中国软件行业,尤其是网络应用开发方面误区很大,很难形成有规模的软件开发力量和产品能力,不但比美国差距甚远,和印度相比也是颇有不如。这些问题不是在于中国程序员的智商和工作努力状况,也不是在于国家和民间对开发的投入程度,而是很大程度上,有一些对技术,对程序开发,对项目设计方面的思想误区,这些误区,导致了软件行业的产品化能力不足,缺乏规模化和大型复用系统研发能力,可以说,改变认识误区,是解决软件行业小作坊模式和个体英雄模式所带来的局限性 的重要工作。 中国有很多小朋友,他们18,9岁或21,2岁,通过自学也写了不少代码,他们有的代码写的很漂亮,一些技术细节相当出众,也很有钻研精神,但是他们被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点左右,缺乏对系统,对程序的整体理解能力,这些人,一个网上的朋友说得很好,他们实际 上只是一些Coding fans,压根没有资格称为程序员,但是据我所知,不少小网络公司的 CTO就是这样的coding fans,拿着吓人的工资,做着吓人的项目,项目的结局通常也很吓 人。 程序员基本素质: 作一个真正合格的程序员,或者说就是可以真正合格完成一些代码工作的程序员,应该具 有的素质。 1: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把它作为基本素质,并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员说成独行侠的都是在呓语,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即便如linus这样的天才,也需要通过组成强大的团队来创造奇迹,那些遍布全球的为linux写核心的高手们,没有协作精神是不可想象的。独行侠可以作一些赚钱的小软件发点小财,但是一旦进入一些大系统的研发团队,进入商业化和产品化的开发任务,缺 乏这种素质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 2:文档习惯 说高水平程序员从来不写文档的肯定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档是正规研发流程中 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代码程序员,30%的工作时间写技术文档是很正常的,而作为高级 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 缺乏文档,一个软件系统就缺乏生命力,在未来的查错,升级以及模块的复用时就都会遇 到极大的麻烦。 3: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 作为一些外国知名软件公司的规矩,代码的变量命名,代码内注释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缩 进的长度和函数间的空行数字都有明确规定,良好的编写习惯,不但有助于代码的移植和 纠错,也有助于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 有些coding fans叫嚣高水平程序员写的代码旁人从来看不懂,这种叫嚣只能证明他们自 己压根不配自称程序员。代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是程序员基本的素质需求。 再看看整个linux的搭建,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代码习惯,全球的研发协作是绝对不可 想象的。 4: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员需要理解一个模块的需求,很多小朋友写程序往往只关注一个功能需求,他们把性能指标全部归结到硬件,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上,而忽视了本身代码的性能考虑,有人曾经放言说写一个广告交换程序很简单,这种人从来不知道在百万甚至千万数量级的访问情况下的性能指标是如何实现的,对于这样的程序员,你给他深蓝那套系统,他也做不出太极链的并访能力。性能需求指标中,稳定性,并访支撑能力以及安全性都很重要,作为程序员需要评估该模块在系统运营中所处的环境,将要受到的负荷压力以及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恶意攻击的可能性。就这一点,一个成熟的程序员至少需要2到3年的项目研发和跟踪经 验才有可能有心得。 5:复用性,模块化思维能力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程序员有这样的抱怨,写了几年程序,变成了熟练工,每天都是重复写 一些没有任何新意的代码,这其实是中国软件人才最大浪费的地方,一些重复性工作变成 了熟练程序员的主要工作,而这些,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复用性设计,模块化思维就是要程序员在完成任何一个功能模块或函数的时候,要多想一些,不要局限在完成当前任务的简单思路上,想想看该模块是否可以脱离这个系统存在,是否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参数的方式在其他系统和应用环境下直接引用,这样就能极大避免重复性的开发工作,如果一个软件研发单位和工作组能够在每一次研发过程中都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程序员就不会在重复性的工作中耽误太多时间,就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 入到创新的代码工作中去。 一些好的程序模块代码,即便是70年代写成的,拿到现在放到一些系统里面作为功能模块 都能适合的很好,而现在我看到的是,很多小公司软件一升级或改进就动辄全部代码重 写,大部分重复性工作无谓的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程序员应具备的素质中 6:测试习惯 作为一些商业化正规化的开发而言,专职的测试工程师是不可少的,但是并不是说有了专职的测试工程师程序员就可以不进行自测;软件研发作为一项工程而言,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问题发现的越早,解决的代价就越低,程序员在每段代码,每个子模块完成后进行认真的测试,就可以尽量将一些潜在的问题最早的发现和解决,这样对整体系统建设的效 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证。 测试工作实际上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正常调用的测试,也就是看程序是否能在正常调用下完成基本功能,这是最基本的测试职责,可惜在很多公司这成了唯一的测试任务,实际上还差的远那;第二方面就是异常调用的测试,比如高压力负荷下的稳定性测试,用户潜在的异常输入情况下的测试,整体系统局部故障情况下该模块受影响状况的测试,频发的异常请求阻塞资源时的模块稳定测试等等。当然并不是程序员要对自己的每段代码都需要进行这种完整测试,但是程序员必须清醒认识自己的代码任务在整体项目中的地位和各种性能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测试并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当然这需要上面提到的 需求理解能力。 7: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程序员是人才很容易被淘汰,很容易落伍的职业,因为一种技术可能仅仅在三两年内具有 领先性,程序员如果想安身立命,就必须不断跟进新的技术,学习新的技能。 善于学习,对于任何职业而言,都是前进所必需的动力,对于程序员,这种要求就更加高 了。 但是学习也要找对目标,一些小coding fans们,他们也津津乐道于他们的学习能力,一会学会了asp,一会儿学会了php,一会儿学会了jsp,他们把这个作为炫耀的资本,盲目的追逐一些肤浅的,表面的东西和名词,做网络程序不懂通讯传输协议,做应用程序不懂中断向量处理,这样的技术人员,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谓的新语言,永远不会有质的提 高。 善于总结,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每次完成一个研发任务,完成一段代码,都应当有 目的的跟踪该程序的应用状况和用户反馈,随时总结,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逐步提高, 一个程序员才可能成长起来。 一个不具备成长性的程序员,即便眼前看是个高手,建议也不要选用,因为他落伍的时候 马上就到了。 具备以上全部素质的人,应当说是够格的程序员了,请注意以上的各种素质都不是由IQ决 定的,也不是大学某些课本里可以学习到的,需要的仅仅是程序员对自己工作的认识,是 一种意识上的问题。 那么作为高级程序员,以至于系统分析员,也就是对于一个程序项目的设计者而言,除了 应该具备上述全部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需求分析能力 对于程序员而言,理解需求就可以完成合格的代码,但是对于研发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者, 他们不但要理解客户需求,更多时候还要自行制定一些需求,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般而言,进行研发任务,也许是客户提出需求,也许是市场和营销部门提出的需求,这时候对于研发部门,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需求,通常而言,该需求仅仅是一些功能上的要求,或者更正规些,可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用户视图;但是这都不够,因为客户由于非技术因素多一些,他们可能很难提出完整和清晰,或者说专业性的性能需求,但是对于项目组织者和规划者,他必须能够清醒认识到这些需求的存在并在完成需求分析报告的时候适当的提出,同时要完整和清晰的体现在设计说明书里面,以便于程序员编码时不会失 去这些准则。 程序设计者必须正确理解用户需求所处的环境,并针对性做出需求的分析,举例而言,同样一个软件通过ASP租用方式发布和通过License方式发布,性能需求可能就是有区别的,前者强调的是更好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而后者则可能更强调在各种平台下的普适性和安 装使用的简捷性。 第二,项目设计方法和流程处理能力 程序设计者必须能够掌握不少于两到三种的项目设计方法(比如自顶至下的设计方法,比 如快速原型法等等),并能够根据项目需求和资源搭配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进行项目的 整体设计。 设计方法上选择不当,就会耽误研发周期,浪费研发资源,甚至影响研发效果。 一个程序设计者还需要把很多功夫用在流程图的设计和处理上,他需要做数据流图以确立 数据词典;他需要加工逻辑流图以形成整体的系统处理流程。 一个流程有问题的系统,就算代码多漂亮,每个模块多精致,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系统。 当然,做好流程分析并选择好项目设计方法,都需要在需求分析能力上具有足够的把 握。 第三,复用设计和模块化分解能力 这个似乎又是老调重谈,前面基本素质上不是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吗? 作为一个从事模块任务的程序员,他需要对他所面对的特定功能模块的复用性进行考虑,而作为一个系统分析人员,他要面对的问题复杂的多,需要对整体系统按照一种模块化的分析能力分解为很多可复用的功能模块和函数,并针对每一模块形成一个独立的设计需求。举个例子,好比是汽车生产,最早每辆汽车都是独立安装的,每个部件都是量身定做的,但是后来不一样了,机器化大生产了,一个汽车厂开始通过流水线来生产汽车,独立部件开始具有一定的复用性,在后来标准化成为大趋势,不同型号,品牌甚至不同厂商的汽车部件也可以进行方便的换装和升级,这时候,汽车生产的效率达到最大化。软件工程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成熟的软件行业,在一些相关项目和系统中,不同的部件是可以随意换装的,比如微软的许多桌面软件,在很多操作模块(如打开文件,保存文件等等)都是复用的同一套功能模块,而这些接口又通过一些类库提供给了桌面应用程序开发者方便 挂接,这就是复用化的模块设计明显的一个佐证。 将一个大型的,错综复杂的应用系统分解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具有高度复用性的,并能仅 仅依靠几个参数完成数据联系的模块组合,是作为高级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一项最重要的 工作,合适的项目设计方法,清晰的流程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 第四,整体项目评估能力 作为系统设计人员,必须能够从全局出发,对项目又整体的清醒认识,比如公司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和到位,比如工程进度安排是否能最大化体现效率又不至于无法按期完成。评估项目整体和各个模块的工作量,评估项目所需的资源,评估项目可能遇到的困难,都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换言之,这是一种不断总结的累计才能达到的境界。在西方一些软件系统设计的带头人都是很年长的,比如4,50岁,甚至更老,他们在编码方面已经远远不如年轻人那样活络,但是就项目评估而言,他们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就是最重要和宝贵的财富。中国缺这么一代程序员,主要还不是缺那种年纪的程序员,而是那种年纪的程序员基本上都是研究单位作出来的,都不是从专业的产品化软件研发作出来的,他们没有能积累 那种产品化研发的经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程序员应具备的素质下 第五,团队组织管理能力 完成一个项目工程,需要团队的齐心协力,作为项目设计者或研发的主管人,就应当有能 力最大化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技术管理由于其专业性质,不大同于一般的人事管理,因 为这里面设计了一些技术性的指标和因素。 首先是工作的量化,没有量化就很难做到合适的绩效考核,而程序量化又不是简单的代码 行数可以计算的,因此要求技术管理人员需要能真正评估一个模块的复杂性和工作量。 其次是对团队协作模式的调整,一般而言,程序开发的协作通常分为小组进行,小组有主 程序员方式的,也有民主方式的,根据程序员之间的能力水平差距,以及根据项目研发的 需求,选择合适的组队方式,并能将责权和成员的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最大发挥 组队的效率。 一个代码水平高的人,未必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研发主管,这方面的能力欠缺往往是容 易被忽视的。 综上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主管研发的负责人,一个项目设计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不是程序代码编写的能力,当然一般情况下,一个程序员通过不断的总结提高达到了这种素质的时候,他所具有的代码编写能力也已经相当不简单了,但是请注意这里面的因果关系,一个高水平的项目设计者通常已经是代码编写相当优秀的人了,但是并不是一个代码相当优秀的程序员就可以胜任项目设计的工作,这里面存在的也不是智商和课本的问题,还是在于一个程序员在积累经验,逐步提升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应当思考哪方面的东西,没有有意识的就项目的组织和复用设计进行揣摩,没有经常性的文档习惯和总结习 惯,不改变这些,我们的合格的项目设计者还是非常欠缺。 另外,为防止有无聊的人和我较真,补充一点,本文针对目标是作商业化的软件项目和工程,那些科研机构的编程高手,比如算法高手,比如图象处理高手,他们的工作是研究课题而非直接完成商业软件(当然最终间接成为商业产品,比如微软研究院在作的研究课题),因此他们强调的素质可能是另外的东西,这些人(专家),并不能说是程序员,不 能用程序员的标准去衡量。 最后补充一点东西,一个软件项目研发的设计流程是怎样的呢?以通常标准的设计方法为 例,(不过笔者喜欢快速原型法)。 第一个步骤是市场调研,技术和市场要结合才能体现最大价值。 第二个步骤是需求分析,这个阶段需要出三样东西,用户视图,数据词典和用户操作手 册。 用户视图是该软件用户(包括终端用户和管理用户)所能看到的页面样式,这里面包含了 很多操作方面的流程和条件。 数据词典是指明数据逻辑关系并加以整理的东东,完成了数据词典,数据库的设计就完成 了一半多。 用户操作手册是指明了操作流程的说明书。 请注意,用户操作流程和用户视图是由需求决定的,因此应该在软件设计之前完成,完成 这些,就为程序研发提供了约束和准绳,很遗憾太多公司都不是这样做的,因果颠倒,顺 序不分,开发工作和实际需求往往因此产生隔阂脱节的现象。 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工作,笔者以为作为项目设计者应当完整的做出项目的性能需求说明 书,因为往往性能需求只有懂技术的人才可能理解,这就需要技术专家和需求方(客户或 公司市场部门)能够有真正的沟通和了解。 第三个步骤是概要设计,将系统功能模块初步划分,并给出合理的研发流程和资源要求。作为快速原型设计方法,完成概要设计就可以进入编码阶段了,通常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涉及的研发任务属于新领域,技术主管人员一上来无法给出明确的详细设计说明书,但是并不是说详细设计说明书不重要,事实上快速原型法在完成原型代码后,根据评测结果和 经验教训的总结,还要重新进行详细设计的步骤。 第四个步骤是详细设计,这是考验技术专家设计思维的重要关卡,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具体的模块以最’干净’的方式(黑箱结构)提供给编码者,使得系统整体模块化达到最大;一份好的详细设计说明书,可以使编码的复杂性减低到最低,实际上,严格的讲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每个函数的每个参数的定义都精精细细的提供出来,从需求分析到概要设计到完成详细设计说明书,一个软件项目就应当说完成了一半了。换言之,一个大型软 件系统在完成了一半的时候,其实还没有开始一行代码工作。 那些把作软件的程序员简单理解为写代码的,就从根子上犯了错误了。 第五个步骤是编码,在规范化的研发流程中,编码工作在整个项目流程里最多不会超过1/ 2,通常在1/3的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设计过程完成的好,编码效率就会极大提高,编码时不同模块之间的进度协调和协作是最需要小心的,也许一个小模块的问题就可能影响了整体进度,让很多程序员因此被迫停下工作等待,这种问题在很多研发过程中都出现过。编码时的相互沟通和应急的解决手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对于程序员而言,bug永远存在,你必须永远面对这个问题,大名鼎鼎的微软,可曾有连续三个月不发补丁的时候 吗?从来没有! 第六个步骤是测试 测试有很多种: 按照测试执行方,可以分为内部测试和外部测试 按照测试范围,可以分为模块测试和整体联调 按照测试条件,可以分为正常操作情况测试和异常情况测试 按照测试的输入范围,可以分为全覆盖测试和抽样测试 以上都很好理解,不再解释。 总之,测试同样是项目研发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步骤,对于一个大型软件,3个月到1年的外 部测试都是正常的,因为永远都会又不可预料的问题存在。 完成测试后,完成验收并完成最后的一些帮助文档,整体项目才算告一段落,当然日后少 不了升级,修补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过一锤子买卖骗钱,就要不停的跟踪软件的运营 状况并持续修补升级,知道这个软件被彻底淘汰为止。 写这些步骤算不上卖弄什么,因为实话讲我手边是一本《软件工程》,在大学里这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我知道很多程序员似乎从来都只是热衷于什么《30天精通VC》之类的,他们有些和我一样游击队出身,没有正规学过这个专业,还有一些则早就在混够学 分后就把这些真正有用的东西还给了老师。 网上现在也很浮躁,一些coding fans乱嚷嚷,混淆视听,实际上真正的技术专家很少在网上乱发帖子的,如笔者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其实实在是算不上什么高手,只不过看不惯这种对技术,对程序员的误解和胡说,只好挺身而出,做拨乱反正之言,也希望那些还 沉迷于一些错误人士的coding fans们能认真想想,走到正途上,毕竟那些聪明的头脑还 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

⑷ 一个成功的程序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程序员是一种技术工作.在IT的发展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底层硬件通讯协议的建立. 到数据传输层的处理.到操作系统的建设.到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一直到应用层上各种数 据营销平台的搭建.程序员在里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为IT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
中国有很多精于编码的人.但是中国软件行业.尤其是网络应用开发方面误区很大.很难形成有规模的软件开发力量和产品能力.不但比美国差距甚远.和印度相比也是颇有不 如.这些问题不是在于中国程序员的智商和工作努力状况.也不是在于国家和民间对开发 的投入程度.而是很大程度上.有一些对技术.对程序开发.对项目设计方面的思想误 区.这些误区.导致了软件行业的产品化能力不足.缺乏规模化和大型复用系统研发能 力.可以说.改变认识误区.是解决软件行业小作坊模式和个体英雄模式所带来的局限性 的重要工作.
中国有很多小朋友.他们18.9岁或21.2岁.通过自学也写了不少代码.他们有的代码写的很漂亮.一些技术细节相当出众.也很有钻研精神.但是他们被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点左右.缺乏对系统.对程序的整体理解能力.这些人.一个网上的朋友说得很好.他们实际 上只是一些Coding fans.压根没有资格称为程序员.但是据我所知.不少小网络公司的 CTO就是这样的coding fans.拿着吓人的工资.做着吓人的项目.项目的结局通常也很吓人.
一.程序员基本素质
作一个真正合格的程序员.或者说就是可以真正合格完成一些代码工作的程序员.应该具有的素质.
1: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把它作为基本素质.并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 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员说成独行侠的都是在呓语.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 限的.即便如linus这样的天才.也需要通过组成强大的团队来创造奇迹.那些遍布全球 的为linux写核心的高手们.没有协作精神是不可想象的.独行侠可以作一些赚钱的小软 件发点小财.但是一旦进入一些大系统的研发团队.进入商业化和产品化的开发任务.缺 乏这种素质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
2:文档习惯
说高水平程序员从来不写文档的肯定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档是正规研发流程中 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代码程序员.30%的工作时间写技术文档是很正常的.而作为高级 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
缺乏文档.一个软件系统就缺乏生命力.在未来的查错.升级以及模块的复用时就都会遇 到极大的麻烦.
3: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
作为一些外国知名软件公司的规矩.代码的变量命名.代码内注释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缩 进的长度和函数间的空行数字都有明确规定.良好的编写习惯.不但有助于代码的移植和 纠错.也有助于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
有些coding fans叫嚣高水平程序员写的代码旁人从来看不懂.这种叫嚣只能证明他们自 己压根不配自称程序员.代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是程序员基本的素质需求.
再看看整个linux的搭建.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代码习惯.全球的研发协作是绝对不可 想象的.
4: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员需要理解一个模块的需求.很多小朋友写程序往往只关注一个功能需求.他们把性 能指标全部归结到硬件.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上.而忽视了本身代码的性能考虑.有人曾 经放言说写一个广告交换程序很简单.这种人从来不知道在百万甚至千万数量级的访问情 况下的性能指标是如何实现的.对于这样的程序员.你给他深蓝那套系统.他也做不出太 极链的并访能力.性能需求指标中.稳定性.并访支撑能力以及安全性都很重要.作为程 序员需要评估该模块在系统运营中所处的环境.将要受到的负荷压力以及各种潜在的危险 和恶意攻击的可能性.就这一点.一个成熟的程序员至少需要2到3年的项目研发和跟踪经 验才有可能有心得.
5:复用性.模块化思维能力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程序员有这样的抱怨.写了几年程序.变成了熟练工.每天都是重复写 一些没有任何新意的代码.这其实是中国软件人才最大浪费的地方.一些重复性工作变成 了熟练程序员的主要工作.而这些.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复用性设计.模块化思维就是要程序员在完成任何一个功能模块或函数的时候.要多想一 些.不要局限在完成当前任务的简单思路上.想想看该模块是否可以脱离这个系统存在. 是否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参数的方式在其他系统和应用环境下直接引用.这样就能极大避 免重复性的开发工作.如果一个软件研发单位和工作组能够在每一次研发过程中都考虑到 这些问题.那么程序员就不会在重复性的工作中耽误太多时间.就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 入到创新的代码工作中去.
一些好的程序模块代码.即便是70年代写成的.拿到现在放到一些系统里面作为功能模块 都能适合的很好.而现在我看到的是.很多小公司软件一升级或改进就动辄全部代码重 写.大部分重复性工作无谓的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6:测试习惯
作为一些商业化正规化的开发而言.专职的测试工程师是不可少的.但是并不是说有了专 职的测试工程师程序员就可以不进行自测,软件研发作为一项工程而言.一个很重要的特 点就是问题发现的越早.解决的代价就越低.程序员在每段代码.每个子模块完成后进行 认真的测试.就可以尽量将一些潜在的问题最早的发现和解决.这样对整体系统建设的效 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证.
测试工作实际上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正常调用的测试.也就是看程序是否能在正常 调用下完成基本功能.这是最基本的测试职责.可惜在很多公司这成了唯一的测试任务. 实际上还差的远那,第二方面就是异常调用的测试.比如高压力负荷下的稳定性测试.用 户潜在的异常输入情况下的测试.整体系统局部故障情况下该模块受影响状况的测试.频 发的异常请求阻塞资源时的模块稳定测试等等.当然并不是程序员要对自己的每段代码都 需要进行这种完整测试.但是程序员必须清醒认识自己的代码任务在整体项目中的地位和 各种性能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测试并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当然这需要上面提到的 需求理解能力.
7: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程序员是人才很容易被淘汰.很容易落伍的职业.因为一种技术可能仅仅在三两年内具有 领先性.程序员如果想安身立命.就必须不断跟进新的技术.学习新的技能.
善于学习.对于任何职业而言.都是前进所必需的动力.对于程序员.这种要求就更加高 了.
但是学习也要找对目标.一些小coding fans们.他们也津津乐道于他们的学习能力.一 会学会了asp.一会儿学会了php.一会儿学会了jsp.他们把这个作为炫耀的资本.盲目 的追逐一些肤浅的.表面的东西和名词.做网络程序不懂通讯传输协议.做应用程序不懂 中断向量处理.这样的技术人员.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谓的新语言.永远不会有质的提 高.
善于总结.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每次完成一个研发任务.完成一段代码.都应当有 目的的跟踪该程序的应用状况和用户反馈.随时总结.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逐步提高. 一个程序员才可能成长起来.
一个不具备成长性的程序员.即便眼前看是个高手.建议也不要选用.因为他落伍的时候 马上就到了.
具备以上全部素质的人.应当说是够格的程序员了.请注意以上的各种素质都不是由IQ决 定的.也不是大学某些课本里可以学习到的.需要的仅仅是程序员对自己工作的认识.是一种意识上的问题.

⑸ 程序员工作后具体做什么啊(有点迷茫的小盆友。)

程序员(英文Programmer)是从事程序开发、维护的专业人员。一般我们将程序员分为程序设计人员和程序编码员,但两者的界限并不非常清楚,特别是在中国。
作一个真正合格的程序员,应该具有的素质。
1: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是作为一个程序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软件工程已经提了将近三十年了,当今的软件开发已经不是编程了,而是工程。独行侠可以写一些程序也能赚钱发财,但是进入研发团队,从事商业化和产品化的开发任务,就必须具备这种素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种素质是一个程序员乃至一个团队的安身立命之本。
2:文档习惯
文档是一个软件系统的生命力。一个公司的产品再好、技术含量再高,如果缺乏文档,知识就没有继承,公司还是一个来料加工的软件作坊。作为代码程序员,必须将30%的工作时间写用于技术文档。没有文档的程序员势必会被淘汰。
3:规范化的代码编写习惯
知名软件公司的代码的变量命名、注释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缩进的长度和函数间的空行数字都有明确规定,良好的编写习惯,不但有助于代码的移植和纠错,也有助于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 一些所谓的高手甚至叫嚣高手写的代码一般人看不懂,我只能说他不是一名合格的程序员。
4: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员要能正确理解任务单中描述的需求。在这里要明确一点,程序员不仅仅要注意到软件的功能需求,还应注意软件的性能需求,要能正确评估自己的模块对整个项目中的影响及潜在的威胁,如果有着两到三年项目经验的熟练程序员对这一点没有体会的话,只能说明他或许是认真工作过,但是没有用心工作。
5:模块化思维能力
作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他的思想不能在局限当前的工作任务里面,要想想看自己写的模块是否可以脱离当前系统存在,通过简单的封装在其他系统中或其他模块中直接使用。这样做可以使代码能重复利用,减少重复的劳动,也能是系统结构越趋合理。模块化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程序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的一项重要指标。
6:测试习惯
测试是软件工程质早肢量保带基证的重要环节,但是测试不仅仅是测试工程师的工作,而是每个程序员的一种基本职责。程序员要认识测试不仅是正常的程序调试,而要是要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异常调用测试,这一点要结合需求理解能力。
7: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程序员是很容易被淘汰的职业,所以要善于学习总结。许多程序员喜欢盲目追求一些编码的小技巧,这样的技术人员无论学了多少语言,代码写起来多熟练,我们只能说他是一名熟练的代码民工,他永远都不会有质的提高。一个善于学习的程序员会经常总结自己的技术水平,对自己的技术层面要有良好的定位,这样才能有目的地提高自己。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从程序员升级为软件设计师、系统分析员。
作为高级程序员,乃至于设计师而言,除了应该具备上述全部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以下素质:
1、 需求分析能力
2、 整体框架能力
3、 流程处理能力
4、 模块分解能力
5、 整体项目评估能力
6、 团队组织管理能力

一般招工时需要提供基础程序员证书,要参加考试的:

[编辑本段]考试说明
1、 考试要求:
(1)陆行世 熟练掌握基本算法和数据结构,用C语言编制程序;
(2) 掌握数据结构、程序变速器和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3) 了解软件工程、数据库、多媒体和网络的基础知识;
(4) 掌握数制、机内代码及其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基础知识;
(5) 了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基础知识。
2、 通过本级水平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按照软件设计说明书编制程序,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
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 本级水平考试范围包括两个模块:模块1——程序编制能力(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模
块2——基础知识(程序员级)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十多项选择题。

⑹ 做一个新手程序员应具体哪些知识

程序员是一种技术工作,在IT的发展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底层硬件通讯协议的建立, 到数据传输层的处理,到操作系统的建设,到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一直到应用层上各种数 据营销平台的搭建,程序员在里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为IT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

中国有很多精于编码的人,但是中国软件行业,尤其是网络应用开发方面误区很大,很难形成有规模的软件开发力量和产品能力,不但比美国差距甚远,和印度相比也是颇有不如。这些问题不是在于中国程序员的智商和工作努力状况,也不是在于国家和民间对开发的投入程度,而是很大程度上,有一些对技术,对程序开发,对项目设计方面的思想误区,这些误区,导致了软件行业的产品化能力不足,缺乏规模化和大型复用系统研发能力,可以说,改变认识误区,是解决软件行业小作坊模式和个体英雄模式所带来的局限性 的重要工作。

中国有很多小朋友,他们18,9岁或21,2岁,通过自学也写了不少代码,他们有的代码写的很漂亮,一些技术细节相当出众,也很有钻研精神,但是他们被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点左右,缺乏对系统,对程序的整体理解能力,这些人,一个网上的朋友说得很好,他们实际 上只是一些Coding fans,压根没有资格称为程序员,但是据我所知,不少小网络公司的 CTO就是这样的coding fans,拿着吓人的工资,做着吓人的项目,项目的结局通常也很吓 人。

程序员基本素质:

作一个真正合格的程序员,或者说就是可以真正合格完成一些代码工作的程序员,应该具 有的素质。

1: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把它作为基本素质,并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员说成独行侠的都是在呓语,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即便如linus这样的天才,也需要通过组成强大的团队来创造奇迹,那些遍布全球的为linux写核心的高手们,没有协作精神是不可想象的。独行侠可以作一些赚钱的小软件发点小财,但是一旦进入一些大系统的研发团队,进入商业化和产品化的开发任务,缺 乏这种素质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

2:文档习惯

说高水平程序员从来不写文档的肯定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档是正规研发流程中 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代码程序员,30%的工作时间写技术文档是很正常的,而作为高级 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

缺乏文档,一个软件系统就缺乏生命力,在未来的查错,升级以及模块的复用时就都会遇 到极大的麻烦。

3: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

作为一些外国知名软件公司的规矩,代码的变量命名,代码内注释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缩 进的长度和函数间的空行数字都有明确规定,良好的编写习惯,不但有助于代码的移植和 纠错,也有助于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

有些coding fans叫嚣高水平程序员写的代码旁人从来看不懂,这种叫嚣只能证明他们自 己压根不配自称程序员。代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是程序员基本的素质需求。

再看看整个linux的搭建,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代码习惯,全球的研发协作是绝对不可 想象的。

4: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员需要理解一个模块的需求,很多小朋友写程序往往只关注一个功能需求,他们把性能指标全部归结到硬件,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上,而忽视了本身代码的性能考虑,有人曾经放言说写一个广告交换程序很简单,这种人从来不知道在百万甚至千万数量级的访问情况下的性能指标是如何实现的,对于这样的程序员,你给他深蓝那套系统,他也做不出太极链的并访能力。性能需求指标中,稳定性,并访支撑能力以及安全性都很重要,作为程序员需要评估该模块在系统运营中所处的环境,将要受到的负荷压力以及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恶意攻击的可能性。就这一点,一个成熟的程序员至少需要2到3年的项目研发和跟踪经 验才有可能有心得。

5:复用性,模块化思维能力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程序员有这样的抱怨,写了几年程序,变成了熟练工,每天都是重复写 一些没有任何新意的代码,这其实是中国软件人才最大浪费的地方,一些重复性工作变成 了熟练程序员的主要工作,而这些,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复用性设计,模块化思维就是要程序员在完成任何一个功能模块或函数的时候,要多想一些,不要局限在完成当前任务的简单思路上,想想看该模块是否可以脱离这个系统存在,是否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参数的方式在其他系统和应用环境下直接引用,这样就能极大避免重复性的开发工作,如果一个软件研发单位和工作组能够在每一次研发过程中都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程序员就不会在重复性的工作中耽误太多时间,就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 入到创新的代码工作中去。

一些好的程序模块代码,即便是70年代写成的,拿到现在放到一些系统里面作为功能模块 都能适合的很好,而现在我看到的是,很多小公司软件一升级或改进就动辄全部代码重 写,大部分重复性工作无谓的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程序员应具备的素质中

6:测试习惯

作为一些商业化正规化的开发而言,专职的测试工程师是不可少的,但是并不是说有了专职的测试工程师程序员就可以不进行自测;软件研发作为一项工程而言,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问题发现的越早,解决的代价就越低,程序员在每段代码,每个子模块完成后进行认真的测试,就可以尽量将一些潜在的问题最早的发现和解决,这样对整体系统建设的效 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证。

测试工作实际上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正常调用的测试,也就是看程序是否能在正常调用下完成基本功能,这是最基本的测试职责,可惜在很多公司这成了唯一的测试任务,实际上还差的远那;第二方面就是异常调用的测试,比如高压力负荷下的稳定性测试,用户潜在的异常输入情况下的测试,整体系统局部故障情况下该模块受影响状况的测试,频发的异常请求阻塞资源时的模块稳定测试等等。当然并不是程序员要对自己的每段代码都需要进行这种完整测试,但是程序员必须清醒认识自己的代码任务在整体项目中的地位和各种性能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测试并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当然这需要上面提到的 需求理解能力。

7: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程序员是人才很容易被淘汰,很容易落伍的职业,因为一种技术可能仅仅在三两年内具有 领先性,程序员如果想安身立命,就必须不断跟进新的技术,学习新的技能。

善于学习,对于任何职业而言,都是前进所必需的动力,对于程序员,这种要求就更加高 了。

但是学习也要找对目标,一些小coding fans们,他们也津津乐道于他们的学习能力,一会学会了asp,一会儿学会了php,一会儿学会了jsp,他们把这个作为炫耀的资本,盲目的追逐一些肤浅的,表面的东西和名词,做网络程序不懂通讯传输协议,做应用程序不懂中断向量处理,这样的技术人员,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谓的新语言,永远不会有质的提 高。

善于总结,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每次完成一个研发任务,完成一段代码,都应当有 目的的跟踪该程序的应用状况和用户反馈,随时总结,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逐步提高, 一个程序员才可能成长起来。

一个不具备成长性的程序员,即便眼前看是个高手,建议也不要选用,因为他落伍的时候 马上就到了。

具备以上全部素质的人,应当说是够格的程序员了,请注意以上的各种素质都不是由IQ决 定的,也不是大学某些课本里可以学习到的,需要的仅仅是程序员对自己工作的认识,是 一种意识上的问题。

那么作为高级程序员,以至于系统分析员,也就是对于一个程序项目的设计者而言,除了 应该具备上述全部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需求分析能力

对于程序员而言,理解需求就可以完成合格的代码,但是对于研发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者, 他们不但要理解客户需求,更多时候还要自行制定一些需求,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般而言,进行研发任务,也许是客户提出需求,也许是市场和营销部门提出的需求,这时候对于研发部门,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需求,通常而言,该需求仅仅是一些功能上的要求,或者更正规些,可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用户视图;但是这都不够,因为客户由于非技术因素多一些,他们可能很难提出完整和清晰,或者说专业性的性能需求,但是对于项目组织者和规划者,他必须能够清醒认识到这些需求的存在并在完成需求分析报告的时候适当的提出,同时要完整和清晰的体现在设计说明书里面,以便于程序员编码时不会失 去这些准则。

程序设计者必须正确理解用户需求所处的环境,并针对性做出需求的分析,举例而言,同样一个软件通过ASP租用方式发布和通过License方式发布,性能需求可能就是有区别的,前者强调的是更好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而后者则可能更强调在各种平台下的普适性和安 装使用的简捷性。

第二,项目设计方法和流程处理能力

程序设计者必须能够掌握不少于两到三种的项目设计方法(比如自顶至下的设计方法,比 如快速原型法等等),并能够根据项目需求和资源搭配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进行项目的 整体设计。

设计方法上选择不当,就会耽误研发周期,浪费研发资源,甚至影响研发效果。

一个程序设计者还需要把很多功夫用在流程图的设计和处理上,他需要做数据流图以确立 数据词典;他需要加工逻辑流图以形成整体的系统处理流程。

一个流程有问题的系统,就算代码多漂亮,每个模块多精致,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系统。 当然,做好流程分析并选择好项目设计方法,都需要在需求分析能力上具有足够的把 握。

第三,复用设计和模块化分解能力

这个似乎又是老调重谈,前面基本素质上不是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吗?

作为一个从事模块任务的程序员,他需要对他所面对的特定功能模块的复用性进行考虑,而作为一个系统分析人员,他要面对的问题复杂的多,需要对整体系统按照一种模块化的分析能力分解为很多可复用的功能模块和函数,并针对每一模块形成一个独立的设计需求。举个例子,好比是汽车生产,最早每辆汽车都是独立安装的,每个部件都是量身定做的,但是后来不一样了,机器化大生产了,一个汽车厂开始通过流水线来生产汽车,独立部件开始具有一定的复用性,在后来标准化成为大趋势,不同型号,品牌甚至不同厂商的汽车部件也可以进行方便的换装和升级,这时候,汽车生产的效率达到最大化。软件工程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成熟的软件行业,在一些相关项目和系统中,不同的部件是可以随意换装的,比如微软的许多桌面软件,在很多操作模块(如打开文件,保存文件等等)都是复用的同一套功能模块,而这些接口又通过一些类库提供给了桌面应用程序开发者方便 挂接,这就是复用化的模块设计明显的一个佐证。

将一个大型的,错综复杂的应用系统分解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具有高度复用性的,并能仅 仅依靠几个参数完成数据联系的模块组合,是作为高级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一项最重要的 工作,合适的项目设计方法,清晰的流程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

第四,整体项目评估能力

作为系统设计人员,必须能够从全局出发,对项目又整体的清醒认识,比如公司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和到位,比如工程进度安排是否能最大化体现效率又不至于无法按期完成。评估项目整体和各个模块的工作量,评估项目所需的资源,评估项目可能遇到的困难,都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换言之,这是一种不断总结的累计才能达到的境界。在西方一些软件系统设计的带头人都是很年长的,比如4,50岁,甚至更老,他们在编码方面已经远远不如年轻人那样活络,但是就项目评估而言,他们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就是最重要和宝贵的财富。中国缺这么一代程序员,主要还不是缺那种年纪的程序员,而是那种年纪的程序员基本上都是研究单位作出来的,都不是从专业的产品化软件研发作出来的,他们没有能积累 那种产品化研发的经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程序员应具备的素质下

第五,团队组织管理能力

完成一个项目工程,需要团队的齐心协力,作为项目设计者或研发的主管人,就应当有能 力最大化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技术管理由于其专业性质,不大同于一般的人事管理,因 为这里面设计了一些技术性的指标和因素。

首先是工作的量化,没有量化就很难做到合适的绩效考核,而程序量化又不是简单的代码 行数可以计算的,因此要求技术管理人员需要能真正评估一个模块的复杂性和工作量。

其次是对团队协作模式的调整,一般而言,程序开发的协作通常分为小组进行,小组有主 程序员方式的,也有民主方式的,根据程序员之间的能力水平差距,以及根据项目研发的 需求,选择合适的组队方式,并能将责权和成员的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最大发挥 组队的效率。

一个代码水平高的人,未必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研发主管,这方面的能力欠缺往往是容 易被忽视的。

综上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主管研发的负责人,一个项目设计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不是程序代码编写的能力,当然一般情况下,一个程序员通过不断的总结提高达到了这种素质的时候,他所具有的代码编写能力也已经相当不简单了,但是请注意这里面的因果关系,一个高水平的项目设计者通常已经是代码编写相当优秀的人了,但是并不是一个代码相当优秀的程序员就可以胜任项目设计的工作,这里面存在的也不是智商和课本的问题,还是在于一个程序员在积累经验,逐步提升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应当思考哪方面的东西,没有有意识的就项目的组织和复用设计进行揣摩,没有经常性的文档习惯和总结习 惯,不改变这些,我们的合格的项目设计者还是非常欠缺。

另外,为防止有无聊的人和我较真,补充一点,本文针对目标是作商业化的软件项目和工程,那些科研机构的编程高手,比如算法高手,比如图象处理高手,他们的工作是研究课题而非直接完成商业软件(当然最终间接成为商业产品,比如微软研究院在作的研究课题),因此他们强调的素质可能是另外的东西,这些人(专家),并不能说是程序员,不 能用程序员的标准去衡量。

最后补充一点东西,一个软件项目研发的设计流程是怎样的呢?以通常标准的设计方法为 例,(不过笔者喜欢快速原型法)。

第一个步骤是市场调研,技术和市场要结合才能体现最大价值。

第二个步骤是需求分析,这个阶段需要出三样东西,用户视图,数据词典和用户操作手 册。

用户视图是该软件用户(包括终端用户和管理用户)所能看到的页面样式,这里面包含了 很多操作方面的流程和条件。

数据词典是指明数据逻辑关系并加以整理的东东,完成了数据词典,数据库的设计就完成 了一半多。

用户操作手册是指明了操作流程的说明书。

请注意,用户操作流程和用户视图是由需求决定的,因此应该在软件设计之前完成,完成 这些,就为程序研发提供了约束和准绳,很遗憾太多公司都不是这样做的,因果颠倒,顺 序不分,开发工作和实际需求往往因此产生隔阂脱节的现象。

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工作,笔者以为作为项目设计者应当完整的做出项目的性能需求说明 书,因为往往性能需求只有懂技术的人才可能理解,这就需要技术专家和需求方(客户或 公司市场部门)能够有真正的沟通和了解。

第三个步骤是概要设计,将系统功能模块初步划分,并给出合理的研发流程和资源要求。作为快速原型设计方法,完成概要设计就可以进入编码阶段了,通常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涉及的研发任务属于新领域,技术主管人员一上来无法给出明确的详细设计说明书,但是并不是说详细设计说明书不重要,事实上快速原型法在完成原型代码后,根据评测结果和 经验教训的总结,还要重新进行详细设计的步骤。

第四个步骤是详细设计,这是考验技术专家设计思维的重要关卡,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具体的模块以最’干净’的方式(黑箱结构)提供给编码者,使得系统整体模块化达到最大;一份好的详细设计说明书,可以使编码的复杂性减低到最低,实际上,严格的讲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每个函数的每个参数的定义都精精细细的提供出来,从需求分析到概要设计到完成详细设计说明书,一个软件项目就应当说完成了一半了。换言之,一个大型软 件系统在完成了一半的时候,其实还没有开始一行代码工作。

那些把作软件的程序员简单理解为写代码的,就从根子上犯了错误了。

第五个步骤是编码,在规范化的研发流程中,编码工作在整个项目流程里最多不会超过1/ 2,通常在1/3的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设计过程完成的好,编码效率就会极大提高,编码时不同模块之间的进度协调和协作是最需要小心的,也许一个小模块的问题就可能影响了整体进度,让很多程序员因此被迫停下工作等待,这种问题在很多研发过程中都出现过。编码时的相互沟通和应急的解决手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对于程序员而言,bug永远存在,你必须永远面对这个问题,大名鼎鼎的微软,可曾有连续三个月不发补丁的时候 吗?从来没有!

第六个步骤是测试

测试有很多种:

按照测试执行方,可以分为内部测试和外部测试

按照测试范围,可以分为模块测试和整体联调

按照测试条件,可以分为正常操作情况测试和异常情况测试

按照测试的输入范围,可以分为全覆盖测试和抽样测试

以上都很好理解,不再解释。

总之,测试同样是项目研发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步骤,对于一个大型软件,3个月到1年的外 部测试都是正常的,因为永远都会又不可预料的问题存在。

完成测试后,完成验收并完成最后的一些帮助文档,整体项目才算告一段落,当然日后少 不了升级,修补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过一锤子买卖骗钱,就要不停的跟踪软件的运营 状况并持续修补升级,知道这个软件被彻底淘汰为止。

写这些步骤算不上卖弄什么,因为实话讲我手边是一本《软件工程》,在大学里这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我知道很多程序员似乎从来都只是热衷于什么《30天精通VC》之类的,他们有些和我一样游击队出身,没有正规学过这个专业,还有一些则早就在混够学 分后就把这些真正有用的东西还给了老师。

网上现在也很浮躁,一些coding fans乱嚷嚷,混淆视听,实际上真正的技术专家很少在网上乱发帖子的,如笔者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其实实在是算不上什么高手,只不过看不惯这种对技术,对程序员的误解和胡说,只好挺身而出,做拨乱反正之言,也希望那些还 沉迷于一些错误人士的coding fans们能认真想想,走到正途上,毕竟那些聪明的头脑还 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

⑺ 如何看待暴风影音“杀了一个程序员祭天”的版本更新说明

本人女,程序媛一枚,至少曾经是吧,个人觉得还是对这个问题有发言权的。2005年,毕业半年,支付宝,半夜发布,导致客服妹子数据核对了一半,页面访问不了,已经半夜12点,想到又要重来一遍,客服妹子不禁嚎啕大哭起来。第二天客服主管直接杀来质问我老大,你知道不知道,我们妹子昨天半夜都哭了,老大连声陪不是,把怒气冲冲的客服老大送走,回头无奈的看了我一眼,是的,我这个妹子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在半夜1点以前回去过了。那时候是互联网的初始状态,还没有现在那么完备的自动化发布流程和策略,基本靠人工,为了不影响客户使用,半夜发布是常态,每次大一点的发布,一桌子的外卖,满墙的发布计划,就差沐浴更衣,跟祭祀仪式又差的了多少。在那两年里,我经历过的大大小小发布,但凡重要一点的,从没在凌晨两点以前结束过。这我负责的还是后台产品,前台的兄弟更可以想象。2007年,我负责的项目发布回滚,对接的中国邮政项目负责人直接冲过来坐在我旁边,勒令我必须今夜修复完毕上线,睡觉,没有的。2008年,切换版本管理工具,几乎人肉合并一个项目代码,凌晨5点回家,的士师傅好奇的问小姑娘做什么工作,这么早上班?开发尚且如此,运维更可以想象,我曾经半夜两点把运维兄弟叫醒做紧急发布,本以为会挨骂,结果人家很淡定的说,我习惯了。在支付宝,运维的随身就是带着电脑的,不管是去爬山还是去海边还是在洗澡,电话一响必须上线!2009年恒生,客户机房,凳子都没有一张,坐地上和服务器硬纸板上发布完系统,凌晨4点觉得好饿,只有沙县大酒店才开着。第二天9点到岗,被客户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有同事跟我说,他经历过证券营业部的发布出故障,股民们直接拿着凳子冲机房,他们几个人是几个人用柜子抵着门,另外几个人才能修复bug,跟谍战片似的,你这一顿骂算什么。好吧,如果里面的是他们的儿女,他们不会这么做。如果那位客户的儿女在通宵一晚也被人这么劈头盖脸的骂,他会心痛。但是他们不会这么想。即使我自认为经过大风大浪,但是但凡夜深人静看着满屏的日志处理系统故障,只要我妈一个电话打来,问我累不累饿不饿,什么时候能处理完,我也会忍不住鼻子一酸,有想哭的冲动。写了这些,不是要说这行业有多苦逼,而是要说真的太少人了解这个行业。过年的时候会说战士,医生坚守岗位不能回家,还有各路领导前去探望,但是大概没多少人想过,你们发红包发的热闹的系统也一样需要有人维护,也回不了家,红包少了还会被人骂。大家对程序员的理解停留在刻板,神秘,少言寡语上,除了程序员家人盆友真的没多少人了解这个行业。所以看到之前程序员地铁站修复bug的图片,渣浪运维小哥的调侃我是很高兴的,这就是程序员的日常,不夸张,也没有做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理解我们的辛苦是很好的啊。这次祭天的文案,我也觉得很好啊,自嘲一下让大家娱乐的了解每一个大家认为普通的功能后面都有程序员好多的心血,有什么不好呢?如果功能有bug,是不是大家更容易理解和原谅我们呢?用杀字怎么就政治不正确了,狼人杀不是杀?杀人游戏不是杀,你们不是杀的很开心么?怎么就突然冒出这么多玻璃心的人觉得冒犯了我们的行业,就不尊重了?自己觉得职业再高尚有什么用,没有别人的理解又怎么尊重的起来。这样自嘲自黑一下,让更多的人娱乐的了解,进而理解,又有什么不好的。如果你不是程序员,请收起你的玻璃心,因为我觉得大部分程序员本身都会觉得没啥,也不需要你的愤愤不平。如果你是程序员,更加请你不要玻璃心,你应该会经历的要比这残酷的多的情景。现在的我,因为系统的不一样,已经很少需要半夜发布了,但是有时候要数据迁移初始化啥的,一个不小心还是会到半夜。现在发布其实也不需要我到场了,小伙伴们都能搞定了,但是我一般也会在发布现场,因为我知道,在那疲劳和紧张的时刻,多一个想法和支持心里不会觉得绝望。还是真的希望更多的人能理解到这个行业的辛苦和特殊。虽然它比不上军人的保家卫国和医生的救死扶伤。

⑻ 程序员真的是一份吃青春饭的活吗

说程序员是一份青春饭,这个结论既正确也不正确。没有哪个行业是绝对看年纪的,演员可以说是一个标准“青春饭”行业,即便是这样,也会有“小鲜肉”无法轻易战胜的“老戏骨”。

互联网也有互联网的“青春饭”,这里的“青春饭”是指新知识、新技术。在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的背景下,不仅是程序员,任何一个互联网人都要不断更新,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如果你是20岁的青年,害怕十年之后被公司淘汰、被更年轻的人淘汰,那你要做的就是进行职业规划并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进行学习。

技术的更新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而所有程序员面对的挑战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你的基础扎实就能更容易地学习新事物、新知识。一个新技术即使再绚烂夺目也是利用基础知识搭建而成的,就像武功一样,我们都知道降龙十八掌很厉害,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练它呢?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连基础功夫都没学好,即使拿到秘籍也是徒劳。

相反地,如果你的基础还不够牢靠,每天下班之后也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行业内的动态,为自己充电,那你也只是靠年龄来勉强立足。

如果十年后的自己没有任何进步,或者说进步得不够多,扪心自问:你不应该被淘汰吗?

任何职业的身价都取决于他的不可替代性,如果你的工作内容很容易就被他人取代了,那你就要小心了,要使自己不可替代,就要努力往上走,往高处走,当你和他人拉开距离的时候才能告诉自己的老板,你值这个价。

多学、多看、多问。从项目中学,从网络中学,从失败中学,涉足各种开源社区和学习论坛,并找到和你一起前进的“战友”,积累自己的人脉和学习圈子,在关键的时候你们可以互相扶持。

在这场信息时代的革命化变革中,你愿意做弄潮儿还是急流勇退?

有意思的是,很久之前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这样写的:“程序员到了30岁就要转行了吗?”,现在问的问题是:“程序员到了35岁就要转行了吗?”

我发现这条年龄线已经被拉长了5岁,那么我是否可以这样推断:等过了两三年之后,这条年龄线将会继续延长5岁,问题也会改成:“程序员到了40岁就要转行了吗?”

既然有程序员不断地在问,也有程序员不断地在解答,那就表示还有很多30+、40+的码农仍然奋斗在编程的前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年龄线还会不断地往后移,等到码农正式退休之后,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程序员是可以做到退休的!”

⑼ 你认为合格普工应该具有哪些素质条件

作一个真正合格的程序员,或者说就是可以真正合格完成一些代码工作的程序员,应该具有的素质。 1: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把它作为基本素质,并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员说成独行侠的都是在呓语,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即便如linus这样的天才,也需要通过组成强大的团队来创造奇迹,那些遍布全球的为linux写核心的高手们,没有协作精神是不可想象的。独行侠可以作一些赚钱的小软件发点小财,但是一旦进入一些大系统的研发团队,进入商业化和产品化的开发任务,缺乏这种素质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 2:文档习惯 说高水平程序员从来不写文档的肯定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档是正规研发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代码程序员,30%的工作时间写技术文档是很正常的,而作为高级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缺乏文档,一个软件系统就缺乏生命力,在未来的查错,升级以及模块的复用时就都会遇到极大的麻烦。 3: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 作为一些外国知名软件公司的规矩,代码的变量命名,代码内注释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缩进的长度和函数间的空行数字都有明确规定,良好的编写习惯,不但有助于代码的移植和纠错,也有助于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 有些codingfans叫嚣高水平程序员写的代码旁人从来看不懂,这种叫嚣只能证明他们自己压根不配自称程序员。代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是程序员基本的素质需求。 再看看整个linux的搭建,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代码习惯,全球的研发协作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4: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员需要理解一个模块的需求,很多小朋友写程序往往只关注一个功能需求,他们把性能指标全部归结到硬件,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上,而忽视了本身代码的性能考虑,有人曾经放言说写一个广告交换程序很简单,这种人从来不知道在百万甚至千万数量级的访问情况下的性能指标是如何实现的,对于这样的程序员,你给他深蓝那套系统,他也做不出太极链的并访能力。性能需求指标中,稳定性,并访支撑能力以及安全性都很重要,作为程序员需要评估该模块在系统运营中所处的环境,将要受到的负荷压力以及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恶意攻击的可能性。就这一点,一个成熟的程序员至少需要2到3年的项目研发和跟踪经验才有可能有心得。 5:复用性,模块化思维能力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程序员有这样的抱怨,写了几年程序,变成了熟练工,每天都是重复写一些没有任何新意的代码,这其实是中国软件人才最大浪费的地方,一些重复性工作变成了熟练程序员的主要工作,而这些,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复用性设计,模块化思维就是要程序员在完成任何一个功能模块或函数的时候,要多想一些,不要局限在完成当前任务的简单思路上,想想看该模块是否可以脱离这个系统存在,是否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参数的方式在其他系统和应用环境下直接引用,这样就能极大避免重复性的开发工作,如果一个软件研发单位和工作组能够在每一次研发过程中都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程序员就不会在重复性的工作中耽误太多时间,就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新的代码工作中去。 一些好的程序模块代码,即便是70年代写成的,拿到现在放到一些系统里面作为功能模块都能适合的很好,而现在我看到的是,很多小公司软件一升级或改进就动辄全部代码重写,大部分重复性工作无谓的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6:测试习惯 作为一些商业化正规化的开发而言,专职的测试工程师是不可少的,但是并不是说有了专职的测试工程师程序员就可以不进行自测;软件研发作为一项工程而言,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问题发现的越早,解决的代价就越低,程序员在每段代码,每个子模块完成后进行认真的测试,就可以尽量将一些潜在的问题最早的发现和解决,这样对整体系统建设的效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证。 测试工作实际上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正常调用的测试,也就是看程序是否能在正常调用下完成基本功能,这是最基本的测试职责,可惜在很多公司这成了唯一的测试任务,实际上还差的远那;第二方面就是异常调用的测试,比如高压力负荷下的稳定性测试,用户潜在的异常输入情况下的测试,整体系统局部故障情况下该模块受影响状况的测试,频发的异常请求阻塞资源时的模块稳定测试等等。当然并不是程序员要对自己的每段代码都需要进行这种完整测试,但是程序员必须清醒认识自己的代码任务在整体项

阅读全文

与程序员如何安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啤酒泡压缩面 浏览:741
电脑文件夹做好了里面怎么做 浏览:430
什么app可以套花呗 浏览:60
编译c语言用什么app 浏览:878
青岛开网约车用什么app 浏览:161
怎么下载服务器存档 浏览:140
图片加密算法腾讯 浏览:519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实验 浏览:870
2k服务器怎么老是验证用户 浏览:589
只狼剧情动画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308
ui设计要学什么编程 浏览:746
android修改默认语言 浏览:537
美国为什么关闭互联网根服务器 浏览:390
linux怎么取消命令 浏览:916
服务器为什么登不上 浏览:457
小米游戏鼠标app哪里下载 浏览:557
奔驰新车换压缩机 浏览:699
保存pdf格式 浏览:26
php短信注册接口 浏览:264
weblogic禁止执行外部命令 浏览: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