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cmos命令意义

cmos命令意义

发布时间:2022-05-23 02:27:33

‘壹’ CMOS是什么意思谢谢你

大家都知道,在286以上的计算机中,一般都有一个CMOS RAM电路,它用于关机以后继续存放日期、时间、内存设置、软硬盘类型及其他许多有用的设置信息。CMOS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它的设置、应用和管理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下面就介绍一些有关CMOS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ROM BIOS和CMOS RAM芯片
ROM BIOS是固化在ROM中的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简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他控制着系统全部硬件的运行,又为高层软件提供基层调用,BIOS芯片是插在主板上的一个长方形芯片。其比较着名的生产厂家有:American Megatrends INC.的AMI BIOS和Award Software INC.的AWARD BIOS。存放在ROM BIOS中的内容是不能被用户修改的,它主要用于存放:自诊断测试程序、系统自举装入程序、系统设置程序和主要I/O设备的I/O驱动程序及中断服务程序。自诊断测试程序:它通过读取系统主板上CMOS RAM中的内容来识别系统硬件的配置,并根据这些配置信息对系统中的各个部件进行自检和初始化。在POST(Power―On Self加电自检)过程中,如果CMOS RAM中的设置参数与系统实际配置的硬件不符,就会导致系统不能启动或不能正常工作。系统自举装入程序:该程序在系统自检正确后将操作系统盘的引导记录读入内存,然后由引导程序安装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系统设置程序:在系统引导后,适时用热键(如Del)启动设置程序(SETUP),在这个设置程序中可对软硬件参数进行设置,然后由其存入CMOS RAM中。一般地,当系统第一次加电;系统增加、减少或更换硬件;CMOS RAM因掉电、病毒、放电等原因造成内容丢失;系统因需要而调整某些设置参数等原因时需要运行SETUP程序。常见的SETUP程序有AMI BIOS SETUP、AWARD BIOS SETUP、AMI WINBIOS SETUP、QUADTEL BIOS SETUP等。主要I/O设备的I/O驱动程序及中断服务程序:主要为计算机的低端输入/输出和各种中断提供服务。
CMOS RAM是一种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随即存储器,它主要具有功耗低(每位约10毫微瓦)、可随机读取或写入数据、断电后用外加电池来保持存储器的内容不丢失、工作速度比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高等特点。ROM BIOS对系统自检初始化后,将系统自检到的配置与CMOS RAM中的参数进行比较,在早期的PC中,用主板上的一组DIP开关(以不同组合来代表系统硬件资源的配置情况)来完成现在的CMOS RAM功能,在286以后则基本全都采用了CMOS RAM来保存系统设置的参数。CMOS RAM一般为64字节或128字节,用可充电的电池或外接电池(286机器用干电池较多,386以上的机器基本上都用充电电池了)对CMOS RAM芯片供电。
CMOS基本应用
CMOS数据的备份:由于CMOS的数据是否正确关系到系统是否能正常启动,所以对CMOS数据进行定期备份是非常重要的。备份的最简单方法是在SETUP程序中,用笔把各个参数记下来或者用屏幕硬拷贝(按Print Screen键)的方法把各个设置界面打印出来。这里介绍一种用程序把数据备份下来的方法(以AMI BIOS为例,这些方法对其他的CMOS也适用;用Turbo C 2.0,下同):
/*把CMOS中的数据读到A盘的CMOS.DAT文件中*/

#include "stdio.h"

main()

{ char cmos[64];FILE *fp;int i;

for (i=0;i<64;i++)

{ outportb(0x70,i);

cmos[i]=inportb(0x71);

}

fp=fopen("A:\CMOS.DAT","wb");

fwrite(&cmos[0],1,64,fp);

fclose(fp);

}

CMOS数据的恢复:文件CMOS.DAT的内容可以在GEBUG(或PCTOOLS等工具软件)中显示和编辑,也可将其再写回CMOS,这里给出自动写回数据的程序:
/*把A盘CMOS.DAT文件的数据写回CMOS中*/

#include "stdio.h"

main()

{ char cmos[64];FILE *fp;int i;

fp=fopen("A:\CMOS.DAT","rb");

fread(&cmos[0],1,64,fp);

for (i=0;i<64;i++)

{ outportb(0x70,i);

outportb(0x71,cmos[i]);

}

fclose(fp);

}

破译或摧毁CMOS口令:由于各种原因,有时需要破译或者摧毁CMOS的口令,此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如果能启动系统,但由于忘记或不知CMOS口令而无法进入CMOS设置状态,此时可采用程序法来破译CMOS的口令(由于程序较长,这里省略,如那位朋友有兴趣请Mail to:[email protected])。用程序摧毁CMOS密码的设置:
/*摧毁CMOS密码*/

#include <dos.h>

void far (*p)()=MK_FP(0xffff,0x0000);

main()

{ int i;

for (i=0x34;i<0x40;i++) outp(0x70,i);

out(0x71,0);

(*p)();

}

用DEBUG向端口发送数据的O命令向端口70h和71h发送一个数据,也可以清除CMOS的设置,具体操作如下:

C:\>DEBUG

―O 70 10

―O 71 01

―Q

另外,也可以把上述操作用DEBUG写成一个程序放在一个文件(如DELCMOS.COM)中,具体操作如下:

C:\>DEBUG

―A 100

XXXX:0100 MOV DX,70

XXXX:0103 MOV AL,10

XXXX:0105 OUT DX,AL

XXXX:0106 MOV DX,71

XXXX:0109 MOV AL,01

XXXX:010B OUT DX,AL

XXXX:010C

―R CX

CX 0000

: 0C

―N DELCMOS.COM

―W

Writing 000C bytes

―Q

以后,只要能用软盘启动系统,运行DELCMOS.COM就能取消CMOS的设置。CMOS放电。如果由于人为原因或由于机器故障使CMOS被破坏,而又不能用软盘启动系统,即系统引导顺序为“C:,A:”,或者Floppy Drive A:设置为Not Installed(或Disabled),系统不认A驱,这是便只有放电一途了。放电的方法有电池短接法、跳线短接法和芯片放电法。电池短接法:如果利用可拆卸电池供电,可以把电池拔下,用一根导线将电池插座两端短路,对电路中的电容放电,使CMOS RAM中的信息被清除;如果电池被焊死在主板上,就必须用电烙铁和吸锡器拔开电池的一个管脚来放电。需说明的是,电池短接法必须在短电的情况下进行,此法对一般用户是不可取的,因为拆卸和焊接电池时可能造成主板的损坏、短路、断路等问题,建议用下面的跳线短接法给CMOS放电。跳线短接法:在电池附近有一个跳线开关,跳线旁边注有RESET CMOS、CLEAN CMOS、CMOS CLOSE或CMOS RAM RESET等字样,跳线开关一般为四脚,有的在1、2两脚上有一个跳接器,此时将其拔下接到2、4脚上即可放电;有的所有脚上都没有跳接器,此时将2脚于充电电容短接即可放电。芯片短接法:开机后运行CMOS的SETUP命令全是由于机内一块芯片的作用,此芯片一般位于主板的左上方,很容易找到。找到后,用一段裸露的铜丝线,在管脚上快速划过,可多划几次,这样CMOS所设置的参数便以丢失,开机后重新设置各参数即可。

‘贰’ bios与cmos区别是什么

一、本质不同

1、bios: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略词,直译过来后中文名称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在IBMPC兼容系统上,是一种业界标准的固件接口。

2、cmos:CMOS是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缩写。它是指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用的一种技术或用这种技术制造出来的芯片,是电脑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OM芯片。

二、功能作用不同

1、bios:

①自检及初始化

②程序服务处理

③硬件中断处理

2、cmos:

①用于计算机信息保存,CMOS作为可擦写芯片使用,在这个领域,用户通常不会关心CMOS的硬件问题,而只关心写在CMOS上的信息,也就是BIOS的设置问题,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系统故障时拿掉主板上的电池,进行CMOS放电操作,从而还原BIOS设置。

②在数字影像领域,CMOS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感光元件技术被发展出来,市面上常见的数码产品,其感光元件主要就是CCD或者CMOS,尤其是低端摄像头产品,而通常高端摄像头都是CCD感光元件。

③在更加专业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领域。

三、早期发明历史不同

1、bios:术语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最初是由Gary Kildall发明,第一次出现是在1975年的CP/M操作系统中。 描述CP / M的机器特定部分启动时,接口直接加载的硬件。(一个CP/M机器的ROM中通常只有一个简单的引导加载程序)。

2、cmos:自1958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发明集成电路(IC)。早期的CMOS元件和主要的竞争对手BJT相比,很容易受到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的破坏。而新一代的CMOS芯片多半在输出入接脚(I/O pin)和电源及接地端具备ESD保护电路,以避免内部电路元件的闸极或是元件中的PN接面(PN-Junction)被ESD引起的大量电流烧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bios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cmos

‘叁’ 如何了解cmos上英文的意思

鉴于有很多朋友对BIOS的设置不甚了解,而不同的主板有不同的BIOS,设置方法也有所不同。我在这里把网上找到的一些BIOS设置的详细方法写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置)
这里是最基本的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系统设置,包括日期、驱动器和显示适配器,最重要的一项是halt on:系统挂起设置,缺省设置为All Errors,表示在POST(Power On Self Test,加电自测试)过程中有任何错误都会停止启动,此选择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如果要加快速度的话,可以把它设为No Errors,即在任何时候都尽量完成启动,不过加速的后果是有可能造成系统错误,请按需选择吧。
1、Drive A/Drive B
选项:360K,5.25in;1.2M,5.25in;720K,3.25in;1.4M,3.25 in;2.88M,3.25in
设置合适的驱动器(现在都是1.44M的啦),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尽量设为None,可以提高系统自检速度。
2、Video(视频)
选项:EGA/VGA,Mono(黑白显示器)
设成EGA/VGA吧,不要尝试改为Mono,会减慢启动速度的。
二、BIOS FEATURES SETUP(BIOS特征设备)
1、Virus Warning/Anti-Virus Protection(病毒警告/反病毒保护)
选项:Enabled(开启),Disabled(关闭),ChipAway(芯片控制)
这项设置可防止外部程序对启动区和硬盘分区表的写入,当发生写入操作时,系统会自动产生警告并提示用户中断程序的执行。它并不能保护整个硬盘,而且对于操作系统的安装(例如WINDOWS95/98)及某些磁盘诊断程序,甚至对BIOS的升级,都可能产生不必要的冲突而引致程序的中断。建议用户将这选项关闭,系统的认值是Disable。
某些主板自带有抗病毒内核,它可以提供比普通病毒警告更高一层的防卫,不过,当使用自带BIOS的外围控制器(如SCSI卡或UltraDMA 66控制卡)时,启动区病毒可以绕过系统BIOS来进行攻击,保护将完全失效。
2、CPU Level 1 Cache/Internal Cache(中央处理器一级缓存/内部缓存)
选项:Enabled,Disabled
此设置用于控制CPU的主缓存开启/关闭,L1 Cache对机器的整体性能有很大影响,关闭以后系统的性能会下降几个数量级。在超频的时候,一级缓存往往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比如你不能超到500MHz,并不代表CPU不能上500MHz,很可能是L1 Cache无法达到,所以关闭一级缓存可以提升超频的成功率。
3、CPU Level 2 Cache/External Cache(中央处理器二级缓存/外部缓存)
选项:Enabled,Disabled
此设置用于控制CPU的主缓存开启/关闭,它对系统和超频的影响如同一级缓存,关闭L2 Cache也能够超频的成功率。
4、CPU L2 Cache ECC Checking(CPU二级缓存ECC校验)
选项:Enabled,Disabled
系统可以启用CPU内部L2Cache进行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错误检查修正)检测,默认值是Enable,它可以侦察并纠正单位信号错误保持资料的准确性,对超频的稳定性有帮助,但不能侦察双位信号错误。这里要注意的是,启用ECC检测将会延迟系统自检的时间和降低机器的性能,而且必须内存支持才能开启此特性。
5、Quick Power On Self Test(快速加电自检测)
选项:Enabled,Disabled
这项设置可加快系统自检的速度,使系统跳过某些自检选项(如内存完全检测),不过开启之后会降低侦错能力,削弱系统的可靠性。
6、Boot Sequence
选项:A, C, SCSI/EXT
C, A, SCSI/EXT
C, CD-ROM, A
CD-ROM, C, A
D, A, SCSI/EXT (至少拥有两个IDE硬盘时才会出现)
E, A, SCSI/EXT (至少拥有三个IDE硬盘时才会出现)
F, A, SCSI (至少拥有四个IDE硬盘时才会出现)
SCSI/EXT, A, C
SCSI/EXT, C, A
A, SCSI/EXT, C
LS/ZIP,C
这项设置决定系统引导的驱动器号,若想加快系统自检的速度可设为(C Only),则系统不对其它驱动器自检而直接进入主引导硬盘。某些主板(如:ABIT BE6和BP6)拥有额外的IDE控制器,可以接入第三或第四组IDE设备,这时你应该选择EXT启动优先。
7、Boot Sequence EXT Means(把启动次序的EXT定义为何种类型)
选项:IDE、SCSI
当你使用EXT设备时,定义使用的设备类型,包括(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电子集成驱动器)和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8、Swap Floppy Drive(交换软盘驱动器号)
选项:Enabled,Disabled
交换磁盘驱动器的位置,适应不同格式的软盘。当系统安装了2台软驱时,若设定为Enabled,系统将会把B驱作为启动盘启动,若设为Disabled则相反。
9、Boot Up Floppy Seek(启动时寻找软盘驱动器)
选项:Enabled,Disabled
开机时测试软驱的存在与否,并检查它的磁道数是40轨还是80轨,一般360K的都是40轨,而720K/1.2MB/1.44MB的则是80轨。默认值为Enable,注意:当软驱的磁道数是80轨时,BIOS并不能区分其所属的类型。
10、Boot Up NumLock Status(启动时键盘上的数字锁定键的状态)
选项:On(开),Off(关)
控制小键盘的开/关状态,对性能无影响。
11、Gate A20 Option(A20地址线选择)
选项:Normal(正常)、Fast(加速)
设置哪一个控制单元管理1MB以上内存地址的A20地址线,设为Normal用键盘控制器管理,设为Fast用芯片组控制器管理,可提高内存存取的速度和系统整体性能,特别是对于OS/2和Windows等操作系统来说非常有效。因为它们的保护模式经常需要BIOS A20地址线来进行切换,而芯片组控制器比键盘控制器更快,所以Fast是首选设置。
12、IDE HDD Block Mode(IDE硬盘块模式)
选项:Enabled,Disabled
以前的硬盘存取模式是一个个扇区来进行的,块模式把多个扇区组成一个块,每次存取几个扇区,可以增加多扇区存取时的数据传输率。开启此特性后,BIOS会自动侦察硬盘是否支持块模式(现今的大多数硬盘己有这个功能),而且每中断一次可发出64KB资料。如果你使用Windows NT系统,就要小心啦,它并不支持块模式,很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出错,所以微软建议Win NT 4.0用户关闭IDE硬盘块模式。关闭此特性后,每中断一次只能发出512Byte资料,降低了磁盘的综合性能。
13、32-bit Disk Access(32位磁盘存取)
选项:Enabled,Disabled
实际上32位磁盘存取并不是真正的32位传输,而是用IDE控制器联合了2个16位操作来达到目的。对了PCI总线来说,在同一时间能够传送的数据越多越好,因此假32位传输亦可以增加系统性能。Windows NT系统不支持32位磁盘存取,很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出错,所以微软建议Win NT 4.0用户关闭此特性,当然,16位是无论如何也快不过32位的。
14、Typematic Rate Setting(输入速度设置)
选项:Enabled,Disabled
是否使用人工设置来控制输入速度,如果你想加快文字处理效率,还是打开的好,只有Enabled之后才能调节输入速率和输入延迟。
15、Typematic Rate (Chars/Sec)(输入速率,单位:字符/秒)
选项:6, 8, 10, 12, 15, 20, 24, 30
在一秒之内连续输入的字符数,数值越大速度越快。
16、Typematic Rate Delay (Msec)(输入延迟,单位:毫秒)
选项:250, 500, 750, 1000
每一次输入字符延迟的时间,数值越小速度越快。
17、Security Option(安全选项)
选项:System,Setup
只要在BIOS中建立了密码,此特性才会开启,设置为System时,BIOS在每一次启动都会输入密码,设置为Setup时,在进入BIOS菜单时要求输入密码。如果你不想别人乱动你的机器,还是加上密码的好。
18、PCI/VGA Palette Snoop(PCI/VGA调色版探测)
选项:Enabled,Disabled
此特性仅用于图形卡接口上的附加设备,比如MPEG子卡等。通过调色版探测可以纠正帧缓存的数据,并能把它们同步发给附加设备和主显示卡,避免添加子卡后产生黑屏现象。
19、Assign IRQ For VGA(给VGA设备分配IRQ:Interrupt Request,中断请求)
选项:Enabled,Disabled
目前,许多高端图形卡都需要IRQ来增加与主板的数据交换速度,开启之后能大幅提高总体性能。相反的是,低端图形卡并不需要分配IRQ,在显卡的使用手册中有说明它是否调用中断,不占用中断的好处是节省系统资源。
20、MPS Version Control For OS(面向操作系统的MPS版本)
选项:1.1,1.4
它专用于多处理器主板,用于确定MPS(MultiProcessor Specification,多重处理器规范)的版本,以便让PC制造商构建基于英特尔架构的多处理器系统。与1.1标准相比,1.4增加了扩展型结构表,可用于多重PCI总线,并且对未来的升级十分有利。另外,v1.4拥有第二条PCI总线,还无须PCI桥连接。新型的SOS(Server Operating Systems,服务器操作系统)大都支持1.4标准,包括WinNT和Linux 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对称式多重处理架构)。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使用v1.4。
21、OS Select For DRAM > 64MB(操作系统怎样处理大于64MB的内存)
选项:OS/2,Non-OS/2
当内存尺寸大于64MB时,IBM的OS/2系统将以不同的方式管理内存,如果你不用OS/2,则设置为“Non-OS/2”。
22、HDD S.M.A.R.T. Capability(硬盘S.M.A.R.T.能力)
选项:Enabled,Disabled
SMART(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自动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是一种硬盘保护技术,开启能增加系统稳定性。
在网络环境中,S.M.A.R.T.可能会自动发送一些未经监督的数据包到硬盘中,它们是不被操作系统允许的操作,经常导致系统重启。如果你打算把计算机作为网络服务器,最好关闭此特性。
23、Report No FDD For Win9x(为Win9x报告找不到软盘驱动器)
选项:Enabled,Disabled
在没有FDD(Floppy Disk Driver,软盘驱动器)的机器中,关闭此选项和Intergrated Peripherals中的FDC(Floppy Disk Controller,软盘驱动器控制装置)选项,可以在Win9x中释放IRQ6,节省系统资源。
24、Delay IDE Initial (Sec)(延迟IDE初始化,单位:秒)
选项:0, 1, 2, 3, ...,
现今BIOS的启动比以前快得多了,在进行设备侦察时,某些旧式IDE设备可能还没启动,为了适应这种情况,BIOS提供了一个延迟选项,可以减慢它的启动时间。设置为“0”时速度最快,BIOS将不理会IDE设备的初始化失败,直接启动。
25、Processor Number Feature(处理器号码特性)
选项:Enabled,Disabled
专用奔腾III等序列号型处理器,开启之后可以通过某些特殊程序读取序列号,提供一种安全保证。实际上,这类保护的级别是相当低的,很容易被别人破解并作攻击之用,还是关闭的好。
26、Video BIOS Shadowing(视频BIOS映射)
选项:Enabled,Disabled
显卡做每一项工作都必须经过CPU处理数据,甚至一些硬件与硬件之间的交换(如显示芯片与显示内存),也要动用到中央处理器。为了提高速度,首个解决方案是增加BIOS芯片,扩展系统BIOS的功能来管理显卡。开启此特性可以把视频BIOS的一部分内容拷贝到系统内存,加快存取速度。在传统的计算机中,CPU通过64位DRAM总线读数据比8位XT总线要快得多,可以大大提高显示子系统的性能。不过,当代的显卡已经包含了一个处理器芯片,所有工作都由显示处理器完成,并用驱动程序的特殊指令和CPU直接沟通,在增加速度的同时,亦提供了向后兼容性。另外,大多数操作系统(如:WinNT 4.0、Linux)可以绕过BIOS操作硬件,所以BIOS映射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反而会浪费主内存空间或引起系统不稳定。
顺便提一句,大多数显卡用的是Flash ROM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它们的速度不仅比旧式130-150ns EPROM快,甚至超越了DRAM,因此视频BIOS映射就变得没意义。
如果你执意要使用映射,应该把所有区域都映射,不要仅一个32KB的缺省值(C000-C7FF),避免BIOS容量过大引起的冲突。视频BIOS映射的唯一好处是兼容DOS游戏,那些老古董并不能直接存取硬件,非得BIOS帮助不可。
27、Shadowing address ranges (xxxxx-xxxxx Shadow)(映射地址列)
选项:Enabled,Disabled
此选项控制那一个区域的内存将用于映射视频BIOS。注意,某些附加卡会使用CXXX-EFFF作为输入/输出,并且内存读/写请求不会经过ISA总线执行,映射视频BIOS可能导致附加卡不能工作。

三、Chipset Features Setup(芯片组特性设置)
1、SDRAM RAS-to-CAS Delay(内存行地址控制器到列地址控制器延迟)
选项:2、3
RAS(Row Address Strobe,行地址控制器)到CAS(Column Address Strobe,列地址控制器)之间的延迟时间。在SDRAM进行读、写、删新时都会出现延迟,减少延迟能够提高性能,反之则降低性能。如果你的内存速度够快,尽量使用“2”。在超频的时候,选择“3”会让系统更稳定,增加OC成功率。
2、SDRAM RAS Precharge Time(SDRAM RAS预充电时间)
选项:2、3
在SDRAM刷新之前,RAS所需的预充电周期数目,减少时间能够提高性能,反之则降低性能。如果你的内存速度够快,尽量使用“2”。在超频的时候,选择“3”会让系统更稳定,增加OC成功率。
3、SDRAM CAS Latency Time/SDRAM Cycle Length(SDRAM CAS等待时间/SDRAM周期长度)
选项:2、3
控制SDRAM在读取或写入之前的时间,单位是CLK(Clock Cycle,时钟周期),减少等待时间能够增加突发传输的性能。如果你的内存速度够快,尽量使用“2”。在超频的时候,选择“3”会让系统更稳定,增加OC成功率。
4、SDRAM Leadoff Command(SDRAM初始命令)
选项:3、4
调节数据存储在SDRAM之前所需的初始化时间,它会影响到突发传输时的第一个数据。如果你的内存速度够快,尽量使用“3”。在超频的时候,选择“4”会让系统更稳定,增加OC成功率。
5、SDRAM Bank Interleave(SDRAM组交错)
选项:2-Bank、4-Bank,Disabled
调整SDRAM的交错模式,让不同组的SDRAM轮流删新和存取,当第一组进行删新时,第二组做存取工作,能够大大提高多组内存协同工作时的性能。
每一个DIMM(Dual In-line Memory Moles,双重内嵌式内存模块)由2组或4组构成,2组SDRAM DIMM使用32Mbit或16Mbit等小容量芯片,4组SDRAM DIMM使用64Mbit或256Mbit等大容量芯片。如果你用的是单条2组SDRAM模块,设置为“2-Bank”,若是4组SDRAM模块,可设置为“2-Bank”或“4-Bank”。当然,4组SDRAM比2组SDRAM要好。另外,Phoenix Technologies的Award BIOS会在采用16Mbit SDRAM时自动关闭交错存取。
6、SDRAM Precharge Control(SDRAM预充电控制)
选项:Enabled,Disabled
Disabled时由CPU发出命令控制SDRAM的预充电时间,增加稳定性的同时会降低性能。Enabled时由SDRAM自己控制预充电时间,节省了CPU到SDRAM控制所花费的时钟周期,提高内存子系统性能。
7、DRAM Data Integrity Mode(DRAM数据完整性模式)
选项:ECC、Non-ECC
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错误检查修正)模式采用额外的72位内存检查数据的完整性,能够修正1位数据错误,提高系统稳定性,增加超频成功率。如果你没有ECC内存,设置为Non-ECC即可。
8、Read-Around-Write(在写附近读取)
选项:Enabled,Disabled
当处理器做乱序执行工作时,读命令指向的地址为最近写入的内容,提高Cache命中率,建议设为enabled。
9、System BIOS Cacheable(系统BIOS缓冲)
选项:Enabled,Disabled
经过二级缓存把系统BIOS从ROM中映射到主内存F0000h-FFFFFh,它能加快存取系统BIOS的速度,不过,操作系统很少请求BIOS,Enabled难以影响总体性能。另外,许多程序都通过这个地址来写入数据,建议大家Disabled,释放内存空间并减低冲突机率。
10、Video BIOS Cacheable(视频BIOS缓冲)
选项:Enabled,Disabled
经过二级缓存把视频BIOS从ROM中映射到主内存C0000h-C7FFFh,它能加快存取视频BIOS的速度,不过,操作系统很少请求视频BIOS,Enabled难以影响总体性能。另外,许多程序都通过这个地址来写入数据,建议大家Disabled,释放内存空间并减低冲突机率。
11、Video RAM Cacheable(视频内存缓冲)
选项:Enabled,Disabled
经过二级缓存把视频内存从显卡映射到主内存A0000h-AFFFFh,它能加快存取视频内存的速度,不过,操作系统很少请求视频内存,Enabled难以影响总体性能。目前,大多数显卡的显存带宽己达1.6GB/秒(128位*100MHz/8),接近P3-500 L2缓存的2.0GB/秒,在内存中增加缓冲区没有太大意义。另外,许多程序都通过这个地址来写入数据,建议大家Disabled,释放内存空间并减低冲突机率。
12、8-bit I/O Recovery Time(8位输入/输出恢复时间)
选项:NA、8、1、2、3、4、5、6、7
由于PCI总线比8位ISA总线快得多,为了保证连续PCI到ISA输入/输出的一致性,BIOS为它添加了一个恢复时间。缺省值NA是3.5个时钟周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ISA总线的性能。如果你没有ISA插卡,就无须理会此选项。
13、16-bit I/O Recovery Time(16位输入/输出恢复时间)
选项:NA、4、1、2、3
由于PCI总线比16位ISA总线快得多,为了保证连续PCI到ISA输入/输出的一致性,BIOS为它添加了一个恢复时间。缺省值NA是3.5个时钟周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ISA总线的性能。如果你没有ISA插卡,就无须理会此选项。
14、Memory Hole At 15M-16M(在15M到16M之间的内存保留区)
选项:Enabled,Disabled
某些扩展卡需要一部分内存区域来工作,开启此特性可以把15M以上的内存分配给这些设备,但操作系统将不能使用15M外的内存,建议大家disabled。
15、Passive Release(被动释放)
选项:Enabled,Disabled
开启之后,允许PCI总线被动释放来打开CPU到PCI总线存取,那么,处理器就能同时对PCI和ISA设备进行操作。否则,只能由其它PCI主控存取PCI总线,不允许CPU直接存取。此特性常用于ISA总线主控延迟,可以均衡两个总线的速度。Enabled是性能最优化设置,亦能避免ISA扩展卡出现速度跟不上的问题。
6、Delayed Transaction/PCI 2.1 Compliance(延迟处理/兼容PCI 2.1)
选项:Enabled,Disabled
它常用于PCI与ISA总线间的数据交换,由于ISA总线比PCI慢得多,开启此特性可以提供32位写缓冲作为延迟处理空间。如果你不使用ISA显卡或与PCI 2.1标准不兼容,选择Disabled吧。
17、AGP Aperture Size(MB)(AGP区域内存容量,单位:兆)
选项:4、8、16、32、64、128、256
AGP的其中一个特性是把系统内存分出部分区域作显示内存,其公式为AGP显卡内存容量*2+12MB,其中12MB用于虚拟寻址,2倍内存容量用于组成联合读写内存区。这些空间并不是物理内存,如果你要用真正的内存,必须在Direct3D中加入一个“Create non-local surface(创建非局域表面内存)”命令。
Win9x在局域内存(包括磁盘虚拟内存)中创建AGP虚拟内存,并自动为所有程序进行优化,用完之后才会调用显卡内存和系统内存。虽然增加AGP区域的尺寸并不能直接提高性能,但必须有一定空间才能满足3D游戏等大型软件的需求。因为GART(Graphic Address Remappng Table,图形地址重绘表)过大会导致系统出错,建议AGP区域内存容量不要超过64-128MB。
18、AGP 2X Mode(开启两倍AGP模式)
选项:Enabled,Disabled
AGP标准分成许多个规格,AGP 1X使用单边上升沿传输数据信号,在66MHz总线下拥有264MB/秒的带宽。AGP 2X使用双边上升沿和下降沿传输数据信号,同样频率下可达到528MB/秒。如果要采取此模式,必须要主板芯片组和显卡都支持才能实现。另外,如果你打算把外频超到75MHz,最好关闭AGP 2x,防止频率过高产生的不稳定现象。
19、AGP Master 1WS Read(AGP主控1个等待读周期)
选项:Enabled,Disabled
在缺省的情况下,AGP主控设备在进行读处理时会等待2个时钟周期,开启此特性能够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显示子系统的性能。
20、AGP Master 1WS Write(AGP主控1个等待写周期)
选项:Enabled,Disabled
在缺省的情况下,AGP主控设备在进行写处理时会等待2个时钟周期,开启此特性能够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显示子系统的性能。
21、USWC Write Posting(UCWC写置入)
选项:Enabled,Disabled
USWC(Uncacheabled Speculative Write Combination,无缓冲随机联合写操作)把每一个小的写入操作联合成一个64位写命令,再发到线性缓冲区,此做法能够减少写入次数,提高奔腾Pro芯片的图形性能。不过,USWC并不适合所有设备,如果显卡不支持此特性,则会造成系统冲突或启动问题。现在的新型主板(BX级以上),多数无须打开USWC。
22、Spread Spectrum/Auto Detect DIMM/PCI Clk(伸展频谱/自动侦察DIMM/PCI时钟)
选项:Enabled, Disabled, 0.25%, 0.5%, Smart Clock(智能时钟)
当主板的时钟发生器达到极限值时,很容易产生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现象。伸展频谱能够调整时钟发生器脉冲,控制波形的变形,减少与其它设备的冲突。
提高系统稳定性的代价是性能的下降,开启此特性会对时钟敏感设备有很大影响(如:SCSI卡)。某些主板有智能时钟技术,可以动态地调节频率,当AGP、PCI、SDRAM不使用时会自动关闭时钟信号。既能减少EMI和能源消耗,又能保证系统性能。
如果你没遇到了EMI问题,可选择“Disabled”,否则请选“Enabled”或“Smart Clock(推荐)”。另外两个百分数选项是时钟发生器的数值,0.25%提供一定的系统稳定性,0.5%能够充分减少EMI。
23、Flash BIOS Protection(可刷写BIOS保护)
选项:Enabled,Disabled
禁止未授权用户和计算机病毒(如:CIH)对BIOS的写入,为了系统安全着想,一般选择Enabled。要对BIOS进行升级时,再选择Disabled。
24、Hardware Reset Protect(硬件重启保护)
选项:Enabled,Disabled
服务器和路由器都是24小时常用设备,不允许有停顿现象发生。enabled能避免系统意外重启。如果你的机器不是此类设备,最好设置成disabled。
25、CPU Warning Temperature(CPU警告温度)
选项:35、40、45、50、55、60、65、70
当CPU超过此温度时,主板会发出警告信号,并调用idle指令减少CPU的负担,降低芯片热量。
26、Shutdown Temperature(系统当机温度)
选项:50、53、56、60、63、66、70
当整个系统超过此温度时,主板会发出警告信号,并调用即时关机,保护硬件避免过热而烧掉。
27、Current CPU Temperature(当前CPU的温度)
如果你的主板有温度观察装置,就能在此看到当前CPU的温度。
28、Current CPUFAN1/CPUFAN2 Speed(当前CPU风扇的转速)
如果你的主板有CPU风速探察装置,就能在此看到CPU风扇的转速,防止转速过低或风扇停转引起的硬件故障。现在,许多主板的驱动程序中都自带有软件,可让你在Windows中看到这些参数,无须经常进入BIOS来查看。
29、CPU Host/PCI Clock(CPU外频/PCI时钟)
选项:Default(66/33MHz)、68/34MHz、75/37MHz、83/41MHz、100/33MHz、103/34MHz、112/33MHz、133/33MHz
设置CPU的外频,是软超频的一种,尽量不要选择非标准PCI外频(即33MHz以外的),避免系统负荷过重而烧掉硬件。

四、Integrated Peripherals(完整的外围设备设置)
1、Onboard IDE-1 Controller(板上IDE第一接口控制器)
选项:Enabled,Disabled
激活/禁止主板上的第一个IDE控制器,如果你有SCSI硬盘且不使用IDE设备,Disabled可以释放一个IRQ,否则还是选择Enalbed吧。
2、Onboard IDE-2 Controller(板上IDE第二接口控制器)
选项:Enabled,Disabled
激活/禁止主板上的第二个IDE控制器,如果你有SCSI硬盘且不使用IDE设备,Disabled可以释放一个IRQ,否则还是选择Enalbed吧。
3、Master/Slave Drive PIO Mode(主/副驱动器PIO模式)
选项:0、1、2、3、4、Auto(自动)
开启板上IDE第一/二接口控制器后,可以使用此选项调节硬盘的PIO(programmed input/output,可编程输入输出模式)模式。数值越高,速度越快,超频时采用低速度模式能够增加系统稳定性,提高超频成功率。
------------------------------
PIO数据传输 吞吐量(MB/秒)
PIO Mode 0 3.3
PIO Mode 1 5.2
PIO Mode 2 8.3
PIO Mode 3 11.1
PIO Mode 4 16.6
------------------------------
4、Master/Slave Drive Ultra DMA
选项:Auto(自动)、Disabled
开启板上IDE第一/二接口控制器后,可以使用此选项开/关硬盘的Ultra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存取)33模式,不包括UltraDMA 66。如果设置成Auto,BIOS不会把硬盘调为UltraDMA模式(当然也不能让非UltraDMA硬盘支持UltraDMA模式),必须在操作系统中手工打开。
------------------------------
DMA数据传输 吞吐量(MB/秒)
DMA Mode 0 4.16
DMA Mode 1 13.3
DMA Mode 2 16.6
UltraDMA 33 33.3
UltraDMA 66 66.7
------------------------------
5、Ultra DMA-66 IDE Controller(Ultra DMA 66 IDE控制器)
选项:Enabled,Disabled
设置Ultra DMA-66 IDE控制器的开/关状态。
6、USB Controller(USB控制器)
选项:Enable

‘肆’ COMS是什么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ctor
指互补金属氧化物(PMOS管和NMOS管)共同构成的互补型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它的特点是低功耗。由于CMOS中一对MOS组成的门电路在瞬间看,要么PMOS导通,要么NMOS导通,要么都截至,比线性的三极管(BJT)效率要高得多,因此功耗很低。

在计算机领域,CMOS常指保存计算机基本启动信息(如日期、时间、启动设置等)的芯片。有时人们会把CMOS和BIOS混称,其实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是用来保存BIOS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MOS可由主板的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CMOS RAM本身只是一块存储器,只有数据保存功能。而对BI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BIOS设置程序一般都被厂商整合在芯片中,在开机时通过特定的按键就可进入BIOS设置程序,方便地对系统进行设置。因此BIOS设置有时也被叫做CMOS设置。

早期的CMOS是一块单独的芯片MC146818A(DIP封装),共有64个字节存放系统信息。386以后的微机一般将 MC146818A芯片集成到其它的IC芯片中(如82C206,PQFP封装),586以后主板上更是将CMOS与系统实时时钟和后备电池集成到一块叫做DALLDA DS1287的芯片中。随着微机的发展、可设置参数的增多,现在的CMOS RAM一般都有128字节及至256字节的容量。为保持兼容性,各BIOS厂商都将自己的BIOS中关于CMOS RAM的前64字节内容的设置统一与MC146818A的CMOS RAM格式一致,而在扩展出来的部分加入自己的特殊设置,所以不同厂家的BIOS芯片一般不能互换,即使是能互换的,互换后也要对CMOS信息重新设置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在今日,CMOS制造工艺也被应用于制作数码影像器材的感光元件,尤其是片幅规格较大的单眼数码相机。虽然在用途上与过去CMOS电路主要作为固件或计算工具的用途非常不同,但基本上它仍然是采取CMOS的工艺,只是将纯粹逻辑运算的功能转变成接收外界光线后转化为电能,再透过芯片上的数码—类比转换器(ADC)将获得的影像讯号转变为数码讯号输出。

相对于其他逻辑系列,CMOS逻辑电路具有一下优点:
1.允许的电源电压范围宽,方便电源电路的设计
2.逻辑摆幅大,使电路抗干扰能力强
3.静态功耗低
4.隔离栅结构使CMOS期间的输入电阻极大,从而使CMOS期间驱动同类逻辑门的能力比其他系列强得多

CMOS(本意是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主要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操作人员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MOS RAM芯片由系统通过一块后备电池供电,因此无论是在关机状态中,还是遇到系统掉电情况,CMOS信息都不会丢失。

由于CMOS RAM芯片本身只是一块存储器,只具有保存数据的功能,所以对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早期的CMOS设置程序驻留在软盘上的(如IBM的PC/AT机型),使用很不方便。现在多数厂家将CMOS设置程序做到了 BIOS芯片中,在开机时通过按下某个特定键就可进入CMOS设置程序而非常方便地对系统进行设置,因此这种CMOS设置又通常被叫做BIOS设置。

可读写芯片

CMOS是主板上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于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信息和用户设定的某些参数。CMOS RAM由主板上的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对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和更新可通过开机时特定的按键实现(一般是Del键)。进入BIOS设置程序可对CMOS进行设置。一般CMOS设置习惯上也被叫做BIOS设置。

‘伍’ 什么是BOLS 什么是CMOS 什么是DOS各起什么作用

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会接触到BIOS,它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IOS,完整地说应该是ROM-BIOS,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它实际上是被固化到计算机中的一组程序,为计算机提供最低级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准确地说,BIOS是硬件与软件程序之间的一个“转换器”或者说是接口(虽然它本身也只是一个程序),负责解决硬件的即时需求,并按软件对硬件的操作要求具体执行。
一、BIOS的功能

从功能上看,BIOS分为三个部分:
1.自检及初始化程序;
2.硬件中断处理;
3.程序服务请求。
下面我们就逐个介绍一下各部分功能:

(一)自检及初始化
这部分负责启动计算机,具体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用于计算机刚接通电源时对硬件部分的检测,也叫做加电自检(POST),功能是检查计算机是否良好,例如内存有无故障等。第二个部分是初始化,包括创建中断向量、设置寄存器、对一些外部设备进行初始化和检测等,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BIOS设置,主要是对硬件设置的一些参数,当计算机启动时会读取这些参数,并和实际硬件设置进行比较,如果不符合,会影响系统的启动。
最后一个部分是引导程序,功能是引导DOS或其他操作系统。BIOS先从软盘或硬盘的开始扇区读取引导记录,如果没有找到,则会在显示器上显示没有引导设备,如果找到引导记录会把计算机的控制权转给引导记录,由引导记录把操作系统装入计算机,在计算机启动成功后,BIOS的这部分任务就完成了。

(二)程序服务处理和硬件中断处理
这两部分是两个独立的内容,但在使用上密切相关。
程序服务处理程序主要是为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服务,这些服务主要与输入�输出设备有关,例如读磁盘、文件输出到打印机等。为了完成这些操作,BIOS必须直接与计算机的I/O设备打交道,它通过端口发出命令,向各种外部设备传送数据以及从它们那儿接收数据,使程序能够脱离具体的硬件操作,而硬件中断处理则分别处理PC机硬件的需求,因此这两部分分别为软件和硬件服务,组合到一起,使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

BIOS的服务功能是通过调用中断服务程序来实现的,这些服务分为很多组,每组有一个专门的中断。例如视频服务,中断号为10H;屏幕打印,中断号为05H;磁盘及串行口服务,中断14H等。每一组又根据具体功能细分为不同的服务号。应用程序需要使用哪些外设、进行什么操作只需要在程序中用相应的指令说明即可,无需直接控制。

二、BIOS的种类

由于BIOS直接和系统硬件资源打交道,因此总是针对某一类型的硬件系统,而各种硬件系统又各有不同,所以存在各种不同种类的BIOS,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同一种BIOS也先后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新版本的BIOS比起老版本来说,功能更强。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BIOS有AMI BIOS和Award BIOS。

1.AMI BIOS
AMI BIOS是AMI公司出品的BIOS系统软件,最早开发于80年代中期,为多数的286和386计算机系统所采用,因对各种软、硬件的适应性好、硬件工作可靠、系统性能较佳、操作直观方便的优点受到用户的欢迎。
90年代,AMI又不断推出新版本的BIOS以适应技术的发展,但在绿色节能型系统开始普及时,AMI似乎显得有些滞后,Award BIOS的市场占有率借此机会大大提高,在这一时期,AMI研制并推出了具有窗口化功能的WIN BIOS,这种BIOS设置程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主窗口的各种标记也比较直观,例如,一只小兔子表示优化的默认设置,而一只小乌龟则表示保守的设置,一个骷髅用来表示反病毒方面的设置,画笔和调色板则表示色彩的设置。
AMI WinBIOS已经有多个版本,目前用得较多的有奔腾机主板的Win BIOS,具有即插即用、绿色节能、PCI总线管理等功能。

2.Award BIOS
Award BIOS是Award Software公司开发的BIOS产品,目前十分流行,许多586主板机都采用Award BIOS,功能比较齐全,对各种操作系统提供良好的支持。Award BIOS也有许多版本,现在用得最多的是4.X版。

BIOS可以被映射,请检查BIOS SHADOWED 是否已被启用,BIOS Shadowed的作用是将系统的BIOS映射到系统内存中,这样当系统需要读取BIOS信息时,就可以直接从内存中读取,而不需要访问主板的BIOS芯片。由于内存的读取速度比BIOS芯片的读取速度快得多,因此,使用BIOS Shadowed***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脑的性能。
如果你想启用BIOS Shadowed***能,可在开机时按Del键进入BIOS,进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选项,在里面寻找是否有BIOS Shadowed选项,如有,只要将其值由“Disabled”改为“Enabled”,即可启用BIOS Shadowed***能。如没有该选项,则说明主板厂商未提供此***能,你可上主板厂商的网站,看看新版本BIOS是否提供了BIOS Shadowed***能,如提供了,可考虑升级主板BIOS。要提醒你注意的是,BIOS Shadowed虽然能提高系统性能,但由于系统在运行时很少读取BIOS信息,因此BIOS Shadowed所提高的性能是非常有限的。

CMOS(本意是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 片,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MOS可由主板的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 CMOS RAM本身只是一块存储器,只有数据保存功能,而对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早期的CMOS设置程序驻留 在软盘上的(如IBM的PC/AT机型),使用很不方便。现在多数厂家将CMOS设置程序做到了BIOS芯片中,在开机时通过特定的按键 就可进入CMOS设置程序方便地对系统进行设置,因此CMOS设置又被叫做BIOS设置。 早期的CMOS是一块单独的芯片MC146818A(DIP封装),共有64个字节存放系统信息,见CMOS配置数据表。386以后的微机一般将 MC146818A芯片集成到其它的IC芯片中(如82C206,PQFP封装),最新的一些586主板上更是将CMOS与系统实时时钟和后备电池集 成到一块叫做DALLDA DS1287的芯片中。随着微机的发展、可设置参数的增多,现在的CMOS RAM一般都有128字节及至256字节 的容量。为保持兼容性,各BIOS厂商都将自己的BIOS中关于CMOS RAM的前64字节内容的设置统一与MC146818A的CMOS RAM格式 一致,而在扩展出来的部分加入自己的特殊设置,所以不同厂家的BIOS芯片一般不能互换,即使是能互换的,互换后也要对 CMOS信息重新设置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你认识主板上的BIOS芯片吗? 介绍常见的BIOS芯片的识别 ROM BIOS是主板上存放微机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的只读存贮器,其功能是微机的上电自检、开机引导、基本外设I/O和系统CMOS 设置。 主板上的ROM BIOS芯片是主板上唯一贴有标签的芯片,一般为双排直插式封装(DIP),上面印有“BIOS”字样。虽然有些BIOS 芯片没有明确印出“BIOS”,但凭借外贴的标签也能很容易地将它认出。 586以前的BIOS多为可重写EPROM芯片,上面的标签起着保护BIOS内容的作用(紫外线照射会使EPROM内容丢失),不能随便撕下。 586以后的ROM BIOS多采用EEPROM(电可擦写只读ROM),通过跳线开关和系统配带的驱动程序盘,可以对EEPROM进行重写,方便 地实现BIOS升级。 常见的BIOS芯片有AMI、Award、Phoenix等,在芯片上都能见到厂商的标记。

(一)DOS是什么?有什么用?

我们使用电脑接触最频繁的就是DOS。DOS是英文Disk Operating System的缩写,意思是“磁盘操作系统”,顾名思义,DOS主要是一种面向磁盘的系统软件,说得简单些,DOS就是人与机器的一座桥梁,是罩在机器硬件外面的一层“外壳”,有了DOS,我们就不必去深入了解机器的硬件结构,也不必与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机器命令,只需通过一些接近于自然语言的DOS命令,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完成绝大多数的日常操作。另外,DOS还能有效地管理各种软硬件资源,对它们进行合理的调度,所有的软件和硬件都在DOS的监控和管理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二)MS-DOS与PC-DOS

在使用DOS时,我们还会经常听到MS-DOS和PC-DOS,对初学者来说,可以认为二者没有大的区别。事实上,MS-DOS由世界软件大王--Microsoft(微软公司)出品,而PC-DOS则由世界电脑大王--IBM(国际商务机器公司)对MS-DOS略加改动而推出。由于微软在世界软件业的垄断性优势,所以其产品MS-DOS已成为主流操作系统,至于PC-DOS,虽然在功能上不见得逊于MS-DOS,无奈MS-DOS先入为主,PC-DOS纵然使出浑身解数,却也始终不能动摇MS-DOS分毫。

(三)DOS的版本

DOS在1981年推出其1.0版,功能还非常基本和薄弱;1983年推出2.0,主要增加了目录操作功能,使文件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录和文件的概念我们将在讲解DOS内部命令时介绍);1984年推出3.0,主要支持1.2MB的5.25英寸高密软盘(1.X和2.X只支持低密盘)和大容量硬盘;1987推出目前普及率最高的DOS 3.3,主要支持3.5英寸软盘和网络。至此,DOS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尽管后续版本(目前PC-DOS的最新版本为7.0版,MS-DOS公布的最新版本为6.22)不断推出,但均无重大的内核改进,只不过增加了许多实用功能,如检测磁盘,清除病毒,硬盘增容等。

(四)学好DOS的意义

可以说,DOS 3.3是个非常重要的划时代版本,认真学好3.3,一方面可以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为更好、更快地过渡到新版本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以MS-DOS 3.3为主讲解,适当提及新版本中功能增强的部分。

尽管目前Windows如日中天,大有取代DOS的趋势,而且DOS的生产商微软也停止了MS-DOS的进一步开发,而全面向Windows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但是,DOS仍不可否认地是当前的主流操作系统(特别是在我国)。

本节重点内容回顾:DOS的作用,MS-DOS与PC-DOS,DOS的版本,学好DOS的重要性认清了学习DOS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正式开始学习DOS,先从最基本的DOS启动讲起。

二、DOS的启动

1、什么是文件?

我们把存放在磁盘或光盘上的有完整意义的一部分数据就称为文件。数据的意义是广泛的,我们编写的程序、拷贝的软件、制作的图象等,都可以称之为数据,而数据则是以文件的形式储存在磁盘上的。对于文件,我们可以进行建立、修改、删除、复制、移动等多种操作。

有了文件自然要加以管理,给文件起名字是最好的方法。每个文件都有一个名字,称为文件名,它由字母、数字或字符组成,如COMMAND.COM。文件名又可分割为主文件名和扩展文件名,就拿COMMAND.COM为例,COMMAND就是主文件名,它主要说明文件的内容,COM为扩展文件名,它主要说明文件的性质(在这里COM表示命令文件),中间的小数点为主文件名和扩展文件名的分隔符。DOS规定主文件名不能超过8个字符,扩展文件名不能超过3个字符。由于小数点专用作分隔符,所以主文件名和扩展文件名中不能使用小数点。另外,在文件名中也不允许使用空格。扩展文件名是可以省略的,但主文件名一定要有。所以,以下文件名都是错误的,如.EXE(无主文件名),ABC.BCD.COM(主文件名中含有小数点),ABC.DEFG(扩展文件名超过3个字符)。

在DOS中,规定了三种扩展名为可执行文件,即EXE、COM和BAT。所谓可执行文件,就是在DOS下直接键入主文件名就可以执行程序的文件。除EXE、COM和BAT之外,其他所有文件都不能在DOS下直接执行,称为非执行文件。

2、DOS的构成

DOS主要由三个基本文件和一些外部命令构成,外部命令的概念我们将在以后介绍,这里主要说明三个基本文件(又称为系统文件)。这三个基本文件是MSDOS.SYS,IO.SYS和COMMAND.COM(如果是PC-DOS,则为IBMDOS.COM,IBMBIO.COM和COMMAND.COM)。其中MSDOS.SYS称为DOS内核(可见MSDOS.SYS是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它主要是用来管理和启动系统的各个部件,为DOS的引导作好准备工作。IO.SYS(IO为Input&Output的缩写,意即“输入输出”)主要负责系统的基本输入和输出,即DOS与各部件之间的联系。COMMAND.COM文件(COMMAND是“命令”的意思)是DOS与用户的接口,它主要提供了一些DOS的内部命令,并能接受、判别并执行用户输入的命令。磁盘是否具有启动DOS的能力,就看是否具有这三个文件,具有这三个文件的磁盘,就称作引导盘。而除此之外还包含许多DOS外部命令的磁盘则称为系统盘。

最后要注意的是,MSDOS.SYS和IO.SYS两个文件的存储位置是有限制的,它们必须位于磁盘物理位置的最前面,否则将失去引导能力。

(一)什么是DOS的启动

我们每次使用电脑,都必须启动DOS,(又称为引导),否则我们就无法操作电脑。我们打开电脑电源后,电脑首先进行自检,然后,如果是从软盘启动,软驱在嗡嗡作响十几秒后,就会出现A>或A:\>;如果从硬盘启动,那速度要快得多,很快就会出现C>或C:\>。A>、A:\>、C>、C:\>称为DOS提示符(DOS提示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关DOS提示符的改变,我们将在讲解内部命令PROMPT时详细介绍),它的出现表明DOS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引导过程,各种软硬件资源已在监控之下,用户可以开始输入命令了。

(二)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既然启动的是DOS,当然磁盘要具有引导的能力(即具有三个系统文件)。如果要从软盘启动,就要有一张DOS引导盘或系统盘,并插入软驱(一定要插入A驱,不同的电脑A驱的位置可能有所不同,事先必须弄清楚),作好启动准备。如果要从硬盘启动,只要使硬盘可以引导就行了。

(三)启动的分类

DOS的启动又可分为冷启动和热启动。冷启动是指切断电脑电源后重新开启电源启动的过程。热启动是指在没有切断电源(即开机)的情况下重新启动的过程。冷启动后机器要首先进行硬件的自检(不同的机器可能自检时间不同,这主要取决于各个部件的配置情况,如内存的多少等),以确定各个部件是否工作正常,如果自检顺利通过,则进入DOS启动状态。热启动则没有机器自检这一过程,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因此热启动的速度显然要比冷启动快。由于热启动没有切断电脑各部件的电源,因此能有效地延长硬件的寿命,在没有特殊情况(如电脑受到病毒侵袭、某些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死机并封锁键盘等)的时候,应尽量使用热启动。

冷启动的方法主要是关闭电源,即关机。不过目前绝大多数组装机(或称为兼容机)在机箱上都有一个RESET(意即“重新启动”)按钮,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简化冷启动,通常在冷启动时应尽量使用RESET钮,它在启动时对机器的冲击比关机(即按POWER钮)小一些,所以有助于延长电脑的使用寿命。要注意,原装机(或称为品牌机),特别是进口机,几乎都没有RESET键(RESET可以说是组装机的“专利”),此时要想冷启动就只有关闭电源了。要注意,如果使用关闭电源的方法进行冷启动,一定要关闭后至少间隔8秒至10秒后再开机,以免由于间隔时间过短损坏部件。 热启动则没有。

‘陆’ CMOS 命令的具体意义以及各项命令的怎么应用

按ENTER进入设置COMS
BIOS设置图解教程
http://www.tsyy.sina.net/bios/bios.htm

BIOS COMS 中英文对照表 翻译表
http://cn.arkoo.com/diaryfiles/hmbzy/.html

‘柒’ CMOS的功能是

CMOS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缩写。其本意是指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用的一种技术或用这种技术制造出来的芯片。在这里通常是指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它存储了微机系统的实时钟信息和硬件配置信息等,共计128个字节。系统在加电引导机器时,要读取CMOS信息,用来初始化机器各个部件的状态。它靠系统电源和后备电池来供电,系统掉电后其信息不会丢失。 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缩写,指集成在主板上的一个ROM芯片,其中保存了微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开机自检程序等。它负责开机时,对系统各项硬件进行初始化设置和测试,以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由于CMOS与BIOS都跟微机系统设置密切相关,所以才有CMOS设置和BIOS设置的说法。CMOS RAM是系统参数存放的地方

‘捌’ 谁能告诉我CMOS里的每一项意思啊!!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设置程序是被固化到计算机主板上的ROM芯片中的一组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BIOS设置程序是储存在BIOS芯片中的,只有在开机时才可以进行设置。CMOS主要用于存储BIOS设置程序所设置的参数与数据,而BIOS设置程序主要对技巧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进行管理和设置,是系统运行在最好状态下,使用BIOS设置程序还可以排除系统故障或者诊断系统问题。

在我们计算机上使用的BIOS程序根据制造厂商的不同分为:AWARD BIOS程序、AMI BIOS程序、PHOENIX BIOS程序以及其它的免跳线BIOS程序和品牌机特有的BIOS程序,如IBM等等。

目前主板BIOS有三大类型,即AWARD AMI和PHOENIX三种。不过,PHOENIX已经合并了AWARD,因此在台式机主板方面,其虽然标有AWARD-PHOENIX,其实际还是AWARD的BIOS的. Phoenix BIOS 多用于高档的586原装品牌机和笔记本电脑上,其画面简洁, 便于操作。

这里的内容供广大电脑工作者参考,我在这里欢迎你的光临! 唐山一运网站

进入学习园地论坛里有详细介绍→

--------------------------------------------------------------------------------

AWARD BIOS程序图解教程

--------------------------------------------------------------------------------

一、进入AWARD BIOS设置和基本选项

开启计算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在屏幕显示“Waiting……”时,按下“Del”键就可以进入CMOS的设置界面(图 1)。要注意的是,如果按得太晚,计算机将会启动系统,这时只有重新启动计算机了。大家可在开机后立刻按住Delete键直到进入CMOS。进入后,你可以用方向键移动光标选择CMOS设置界面上的选项,然后按Enter进入副选单,用ESC键来返回父菜单,用PAGE UP和PAGE DOWN键来选择具体选项,F10键保留并退出BIOS设置。

图 1

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
用来设定日期、时间、软硬盘规格、工作类型以及显示器类型
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
用来设定BIOS的特殊功能例如病毒警告、开机磁盘优先程序等等
CHIPSET FEATURES SETUP(芯片组特性设定)
用来设定CPU工作相关参数
POWER MANAGEMENT SETUP(省电功能设定)
用来设定CPU、硬盘、显示器等等设备的省电功能
PNP/PCI CONFIGURATION(即插即用设备与PCI组态设定)
用来设置ISA以及其它即插即用设备的中断以及其它差数
LOAD BIOS DEFAULTS(载入BIOS预设值)
此选项用来载入BIOS初始设置值
LOAD OPRIMUM SETTINGS(载入主板BIOS出厂设置)
这是BIOS的最基本设置,用来确定故障范围
INTEGRATED PERIPHERALS(内建整合设备周边设定)
主板整合设备设定
SUPERVISOR PASSWORD(管理者密码)
计算机管理员设置进入BIOS修改设置密码
USER PASSWORD(用户密码)
设置开机密码
IDE HDD AUTO DETECTION(自动检测IDE硬盘类型)
用来自动检测硬盘容量、类型
SAVE&EXIT SETUP(储存并退出设置)
保存已经更改的设置并退出BIOS设置
EXIT WITHOUT SAVE(沿用原有设置并退出BIOS设置)
不保存已经修改的设置,并退出设置

图 2

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图2

标准CMOS设定中包括了DATE和TIME设定,您可以在这里设定自己计算机上的时间和日期。

下面是硬盘情况设置,列表中存在PRIMARY MASTER 第一组IDE主设备;PRIMARY SLAVE 第一组IDE从设备;SECONDARY MASTER 第二组IDE主设备;SECONDARY SLAVE 第二组IDE从设备。这里的IDE设备包括了IDE硬盘和IDE光驱,第一、第二组设备是指主板上的第一、第二根IDE数据线,一般来说靠近芯片的是第一组IDE设备,而主设备、从设备是指在一条IDE数据线上接的两个设备,大家知道每根数据线上可以接两个不同的设备,主、从设备可以通过硬盘或者光驱的后部跳线来调整。

后面是IDE设备的类型和硬件参数,TYPE用来说明硬盘设备的类型,我们可以选择AUTO、USER、NONE的工作模式,AUTO是由系统自己检测硬盘类型,在系统中存储了1-45类硬盘参数,在使用该设置值时不必再设置其它参数;如果我们使用的硬盘是预定义以外的,那么就应该设置硬盘类型为USER,然后输入硬盘的实际参数(这些参数一般在硬盘的表面标签上);如果没有安装IDE设备,我们可以选择NONE参数,这样可以加快系统的启动速度,在一些特殊操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来屏蔽系统对某些硬盘的自动检查。

SIZE 表示硬盘的容量;CYLS 硬盘的柱面数;HEAD硬盘的磁头数;PRECOMP写预补偿值;LANDZ着陆区,即磁头起停扇区。最后的MODE是硬件的工作模式,我们可以选择的工作模式有:NORMAL普通模式、LBA逻辑块地址模式、LARGE大硬盘模式、AUTO自动选择模式。NORMAL模式是原有的IDE方式,在此方式下访问硬盘BIOS和IDE控制器对参数部作任何转换,支持的最大容量为528MB。LBA模式所管理的最大硬盘容量为8.4GB,LARGE模式支持的最大容量为1GB。AUTO模式是由系统自动选择硬盘的工作模式。

图2中其它部分是DRIVE A和DRIVE B软驱设置,如果没有B驱动器,那么就NONE驱动器B设置。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我们的软驱类型,当然了绝大部分情况中我们不必修改这个设置。

VIDEO 设置是用来设置显示器工作模式的,也就是EGA/VGA工作模式。

HALT ON 这是错误停止设定,ALL ERRORS 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时将停机;NO ERRORS:当BIOS检测到任何非严重错误时,系统都不停机;ALL BUT KEYBOARD:除了键盘以外的错误,系统检测到任何错误都将停机;ALL BUT DISKETTE:除了磁盘驱动器的错误,系统检测到任何错误都将停机;ALL BUT DISK/KEY:除了磁盘驱动器和键盘外的错误,系统检测到任何错误都将停机。这里是用来设置系统自检遇到错误的停机模式,如果发生以上错误,那么系统将会停止启动,并给出错误提示。

我们可以注意到图 2 右下方还有系统内存的参数:BASE MEMORY:基本内存;extended 扩展内存;other 其它内存;total MEMORY 全部内存。

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图3

ENABLED是开启,DISABLED是禁用,使用PAGE UP和PAGE DOWN可以在这两者之间切换。

CPU INTERNAL CORE SPEED:CPU 当前的运行速度;

VIRUS WARNING:病毒警告;

CPU INTERNAL CACHE/EXTERNAL CACHE(CPU内、外快速存取);

CPU L2 GACHE ECC CHECKING (CPU L2‘第二级缓存’快速存取记忆体错误检查修正);

QUICK POWER ON SELF TEST(快速开机自我检测)此选项可以调整某些计算机自检时检测内存容量三次的自检步骤;

CPU UPDATE DATA(CPU更新资料功能);

BOOT FROM LAN FIRST(网络开机功能)此选项可以远程唤醒计算机。

BOOT SEQUENCE(开机优先顺序)这是我们常常调整的功能,通常我们使用的顺序是:A、C、SCSI,CDROM,如果您需要从光盘启动,那么可以调整为ONLY CDROM ,正常运行最好调整由C盘启动.

BIOS FALSH PROTECTION(BIOS写入保护);

PROCESSOR SERIAL NUMBER(系统自动检测奔腾3处理器);

SWAP FLOPPY DRIVE(交换软驱盘符);

VGA BOOT FROM(开机显示选择);

BOOT UP FLOPPY SEEK(开机时是否自动检测软驱);

BOOT UP NUMLOCK STATUS(开机时小键盘区情况设定);

TYPEMATIC RATE SETTING(键盘重复速率设定);

TYPEMATIC RATE(CHARS/SEC,字节/秒);

TYPEMATIC DELAY(设定首次延迟时间)

SECURITY OPTION(检测密码方式)如设定为SETUP,则每次打开机器时屏幕均会提示输入口令(普通用户口令或超级用户口令,普通用户无权修改BIOS设置),不知道口令则无法使用机器;如设定为SYSTEM则只有在用户想进入BIOS设置时才提示用户输入超级用户口令。

Memory Parity Check:如果机器上配置的内存条不带奇偶校验功能,则该项一定要设为Disable,目前除了服务器外大部分微机(包括品牌机)的内存均不带奇偶校验.

图 3

PCI/VGA PALETTE SNOOP(颜色校正);

ASSIGN IRQ FOR VGA(分配IRQ给VGA)IRQ即系统中断地址。

OS SELECT FOR DRAM>64MB(设定OS2使用内存容量)如果正在使用OS/2系统并且系统内存大于64MB,则该项应为Enable,否则高于64MB的内存无法使用,一般情况下为Disable.;

HDD S.M.A.R.T. capability(硬盘自我检测)此选项可以用来自动检测硬盘的工作性能,如果硬盘即将损坏,那么硬盘自我检测程序会发出警报。

REPORT NO FDD FOR WIN95(分配IRQ6给FDD)FDD就是软驱。

VIDEO BIOS SHADOW(使用VGA BIOS SHADOW)用来提升系统显示速度,一般都选择开启。C8000-CBFFFF Shadow:该块区域主要来映射扩展卡(网卡,解压卡等)上的ROM内容,将其放在主机RAM中运行,以提高速度。

图 4

最新 AMI Bios 设置全程图解
在此向小熊工作室全体工作人员致敬

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这个文章完全写玩了,呵呵。于是迫不及待的传上来!文章很长,看上去有一点累,但是我也是为了所有的读者都能看懂,而且尽量讲的详细一些,(想必这应该是国内目前最完善的Bios教程吧!)希望对你有一点用!

对于一个热衷于电脑的用户来说,最大的乐趣就是发觉计算机的潜能,了解计算机的一些技术,计算机的Bios设置对于很多初用电脑人的来说很是深奥,甚至一些计算机的老用户还不了解Bios,因为计算机Bios涉及了很多计算机内部硬件和性能差数设置,对于一般不懂电脑的人来说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之一般Bios里面都是英文,这个对于英语好的人来说没有问题,但是这毕竟是中国,还有很多人对英语并不是很懂,所以很多人不敢轻易涉足!为了把大家的这些疑惑解决,我利用空闲时间把Bios的设置用图文解释给大家看看,希望能给一部分人一些帮助!但是因为个人知识有限,所以可能其中有一些遗漏或者不正确的解释,请大家一起来探讨指正!谢谢各位的支持!

我找了两种Bios的计算机分别是:华硕的AMI BIOS和升技的AWARD BIOS,这也是目前两种主流的Bios,及算是不同品牌的主板,他们的Bios也是与这两种Bios的功能和设置大同小异,但是一般不同的主板及算是同一品牌的不同型号的主板,他们的Bios又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一般不同型号主板的Bios不能通用!

先以华硕的AMI Bios为例,介绍一下AMI Bios的设置:
开启计算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在屏幕显示如下时,按下“Del”键就可以进入Bios的设置界面

要注意的是,如果按得太晚,计算机将会启动系统,这时只有重新启动计算机了。大家可在开机后立刻按住Delete键直到进入Bios。有些品牌机是按F1进入Bios设置的,这里请大家注意!
进入后,你可以用方向键移动光标选择Bios设置界面上的选项,然后按Enter进入子菜单,用ESC键来返回主单,用PAGE UP和PAGE DOWN键或上下( ↑↓ )方向键来选择具体选项回车键确认选择,F10键保留并退出Bios设置。

接下来就正式进入Bios的设置了!

首先我们会看到(如图2)
一.Main(标准设定)
此菜单可对基本的系统配置进行设定。如时间,日期等

图2

其中
Primary/Secondary IDE Master/Slave 是从主IDE装置。
如果你的主板支持SATA接口就会有Third/Fourth IDE Mastert或者更多,他们分别管理例电脑里面各个IDE驱动装置的,如硬盘,光驱等等!因为各个主板的设置不同,所以在此就不详细解说这里的设置了,但是这些一般不用用户自己去设置,一般用默认的就可以,如果有特殊要求,建议用户自己对照说明书的说明进行设置,或者在论坛里单独提问!

System Information
这是显示系统基本硬件信息的,没有什么好讲(如图3)

图3

基本设置了解后就进入高级设置了!
二.Advanced(进阶设置)如图4:

图4

这里就是Bios的核心设置了,新手一定要小心的设置,因为其直接关系系统的稳定和硬件的安全,千万不可以盲目乱设!

1.大家先看到的是“JumperFree Configuration”(不同品牌的主板有可能不同,也可能没有)再这里可以设置CPU的一些参数,对于喜欢超频的朋友来说这里就是主攻地!(如图)

大家可以看到有一个“AI Overclock Tumer”的选项,其中有一些选项,如上图,其中又以“Manual”为关键,选择后会看到如下图:

对于CPU超频爱好者这些东西应该了如指掌,CPU的外频设置(CPU External Frequency)是超频的关键之一,CPU的主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P4 3.0G等等之内的频率)是由外频和倍频相乘所得的值,比如一颗3.0G的CPU在外频为200的时候他的倍频就是15,(200MHz*15=3000MHz)。 外频一般可以设定的范围为100MHz到400MHz,但是能真正上300的CPU都不多,所以不要盲目的设置高外频,一般设定的范围约为100-250左右,用户在设定中要有耐心的一点点加高,最好是以1MHz为步进,一点点加,以防一次性加到过高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甚至CPU损坏!
内存频率设定(DRAM Frequency) 使用此项设定所安装内存的时钟,设定选项为: 200MHz, 266MHz,333MHz, 400MHz, Auto。
AGP/PCI设备频率设定(AGP/PCI Frequency),本项目可以修改AGP/PCI设备的运行频率频率,以获得更快的系统性能或者超频性能,设定值有:[Auto],[66.66/33.33],[72.73/36.36]。但是请用户适当设置,如果设置不当可能导致AGP/PCI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电压设置就不用多讲呢,就是设置设备的工作电压,建议一般用户不要轻易修改,以防导致设备因为电压不正确而损坏!即算用户要修改也一定不能盲目的修改,以步进的方式一点点加压,最高值最好不要超过±0.3V。

2. CPU Configuration (CPU设定)本项目可以让你知道CPU的各项指数和更改CPU的相关设定。

这里可以了解CPU的各种信息,因为这是华硕最新的Bios程序,所以其增加了一些对新CPU的信息,比如有三级缓存显示,还有增加了对Intel64位CPU的增强型选项!但是这些项目对于一般的CPU没有什么意义!这里的选项一些基本上不用更改,但是,这里最有意义的选项就是最后一个Hyper Threading Technology选项了,这是开启P4 CPU超线程的开关,用P4超线程CPU的用户应该知道有些程序并不能完好的支持超线程技术,甚至有时导致死机,比如用WinXP SP1的IE上网的P4超线程用户就有频繁死机的CPU占用率为100%的情况,这就是因为其不能完全支持超线程技术(但是只要更新到SP2或者更新升级系统就没有此问题了)这时我们就可以关闭CPU的超线程技术,只要把其值设为Disabled就可以了!但是这样就不能完全发挥P4超线程CPU的性能了!
3. Chipset(高级芯片组特征设置)使用此菜单可以修改芯片组寄存器的值,优化系统的性能表现。

Configure SDRAM Timing by
设置决定SDRAM 的时钟设置是否由读取内存模组上的SPD (SerialPresence Detect) EEPROM 内容决定。设置为Enabled将根据SPD自动设置其中的项目,如果你把其选项选择未为Disabled,则会出现以下项目: SDRAM CAS# Latency, DRAM RAS# Precharge, DRAM RAS# to CAS Delay,DRAM precharge Delay和DRAM Burst Length。如果您对芯片组不熟悉请不要修改这些设定。
SDRAM CAS# Latency(SDRAM CAS#延迟)
项控制在SDRAM接受并开始读指令后的延迟时间(在时钟周期内) 的。设定值为:2, 2.5, 3.0 (clocks)。值越小则性能越强!但是稳定性相对下降!
DRAM RAS# Precharge(Precharge命令延时)
本项目控制当SDREM送出Precharge命令后,多少时间内不再送出命令。设定值有:4,3,2(clocks)
RAS to CAS Delay(RAS至CAS的延迟)
当DRAM 刷新后,所有的行列都要分离寻址。此项设定允许您决定从RAS (行地址滤波) 转换到CAS (列地址滤波)的延迟时间。更小的时钟周期会使DRAM有更快的性能表现。设定值有:4,3,2(clocks)
DRAM precharge Delay(脉冲周期)
这个设置是用来控制提供给SDRAM参数使用的SDRAM时钟周期!设定值有:8,7,6,5,(clocks)
SDRAM Burst Length(SDRAM爆发存取长度)
此设置允许你设置DRAM爆发存取长度的大小。爆发特征是DRAM在获得第一个地址后自己预测下一个存取内存位置的技术。使用此特性,你必须要定义爆发长度,也就是开始地址爆发脉冲的实际长度。同时允许内部地址计数器能正确的产生下一个地址位置。尺寸越大内存越快。设定值: 4,8(clocks)。
AGP Aperture Size (AGP内存分配)
此项用来控制有多少系统内存可分配给AGP卡显示使用。孔径是用于图形内存地址空间一部分PCI内存地址范围。进入孔径范围内的主时钟周期会不经过翻译直接传递给AGP。设定值为:4MB,8MB,16MB,32MB,64MB,128MB,和256 MB。
4.OnBoard Devices Configuration(集成设备设定)

这里是管理各种主板集成硬件设施的一些选项,用户基本上不用更改其设置!所以在此不再赘叙!如需改动,请查看主板说明书!
5.PCI Pnp(即插即用设备设置)

这里是设置即插即用和PCI的高级设定项目,一般用户不需要改动任何项目,都保持默认就可以了。在进行本设置设定时,不正确的数值将导致系统损坏!
6.USB Configuration(USB装置设置)

USB端口装置设定,大家一看就明白,无须多讲!只是那个传输模式里面有个FullSpeed和HiSpeed,如果大家是USB2.0的就把它设置成HiSpeed,FullSpeed是模拟高速传输,没有HiSpeed的快!

三.Power(电源管理设置)如图:

前面四个没有什么好讲,因为主板品牌不同,所以可能有些用户没有上面的选项,主要有APM Configuration(高级电源设置)和Hardware Monitor(系统监控)两个选项。
1. APM Configuration(高级电源设置)

2.Hardware Monitor(系统监控)

四.Boot(启动设备设置)

本选单是更改系统系统启动装置和相关设置的,再Bios中较为重要。
1. Boot Device Priority(启动装置顺序)

本项目是设置开机时系统启动存储器的顺序,比如大家在安装操作系统时要从光驱启动,就必须把1st Device Priority设置成为你的光驱,图上设置的是硬盘,所以当系统开机时第一个启动的是硬盘,建议大家如果不是要从光驱启动,就把第一启动设置成为硬盘,其他的启动项目设置成为Disable,这样系统启动就会相对快一点,因为系统不用去搜索其他多余的硬件装置!
2. Boot Settings Configuration(启动选项设置)

这里是设置系统启动时的一些项目的!它可以更好的方便用户的习惯或者提升系统性能。
1. QuickBoot(快速启动)设置
本项目可以设置计算机是否在启动时进行自检功能,从而来加速系统启动速度,如果设置成“Disable”系统将会在每次开机时执行所有自检,但是这样会减慢启动速度!一般设置为“Enabled”
2. Full Screen Logo(全屏开机画面显示设置)
这里是设置是否开启开机Logo的设置的,如果你不想要开机Logo就可以设置为“Disable”
3. Add On ROM Display Mode(附件软件显示模式)
本项目是让你设定的附件装置软件显示的模式,一般设置成“Force BIOS”就可以了。
4. Bootup Nun-Lock(小键盘锁定开关)
就是设置开机时是否自动打开小键盘上的Num-Lock。一般设置为On
5. PS/2 Mouse Support
此项目时设置是否支持PS/2鼠标功能。设定为AUTO就可以。
6. Typematic Rate(键盘反映频率设置)
这个就是让你选择键盘反映快慢频率的选项,一般设置为“fast”
7. Boot To OS/2(OS/2系统设置)
本项目让你选择是否启动OS/2作业系统兼容模式,一般设置为“No”
8. Wait For ‘F1’ If Error (错误信息提示)
本项目是设置是否在系统启动时出现错误时显示按下“F1”键确认才继续进行开机,一般设置为“Enabled”
9. Hit ‘DEL’Messgae Display (按DEL键提示)
这个选项选择是否在开机时显示按下Del键进入Bios设定的提示,如果选择“Disable”将不会看到本文章开头的那句“Press DEL to Run Steup,Presss TAB to display BIOS Post Message”的提示,一般设置为“Enabled”
10. Interrupt 19 Capture(PCI内建程序启动设置)
当你使用PCI卡有自带软件时请将此设置为“Enabled”

3. Security(安全性能选项)

1.Change Supervisor Password(管理员密码设定)
管理员密码设定,当设定好密码后会多出几个选项,其中有一个“User Password”选项,这是用户密码设定,就像Windows的用户密码,他们可以设置成多种不同的访问权限(Use Access Level),其中有
No Access 使用者无法存储Bios设置
View Only 使用者仅能查看Bios设置不能变更设置
Limited 允许使用者更改部分设置
Full Access 使用者可以更改全部的Bios设置
还有几个常用的选项
Clear User Password 清除密码
Password Check 更改密码
2. Boot Sector Virus Protection(防病毒设置)
本选项可以开启Bios防病毒功能,默认值为关闭“Disabled”。

五.EXIT(退出Bios程序设置)

退出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但是有一个更快捷的方法就是不管在那个设置里面我们都可以随时按F10保存退出!

最新 Award Bios 设置全程图解
介绍了AMI Bios设置后。我们再来介绍一下Award Bios的设置,其实Award Bios和AMI Bios里面有很多东西是相同的,可以说基本上是一样的,虽然有些名字叫法不同,但是实际作用是一样的。在前文中已经了解了一些Bios的基本知识,和设置,那么在这篇文章里面我就会更详细的介绍一下Bios的超频设置,希望对那些想超频但是又没有接错过超频的玩家能有一些帮助。
和AMI Bios一样,再开机画面时按下“Del”键进入Bios设置菜单(有些是按F1键),如图:

进入后大家会看到以下菜单,也有可能会有一些差别,但是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及算名字不同,但是基本上作用是一样的!

大家可以用方向键移动光标,回车键确认,ESC键返回,用PageUp,PageDown和数字键键调整设置,在任何设置菜单中可以按下F10键退出并保存设置,这些都和AMI Bios设置差不多!那么就正是进入设置!
一.SoftMenu Setup(软超频设置)

其实这个Soft Menu Setup,是升技主板独有的技术,这里提供了丰富的CPU外频、倍频调节(需要CPU支持)、AGP/PCI总线频率以及CPU/内存/AGP的电压调节频率等等。这个项目相当于一些主板中的“Frequency/Voltage Control”
前面是CPU的一些基本信息显示,下面的选项就是CPU超频的主要选项了!
1. CPU Operating Speed(CPU外频设置):
这个项目根据你所使用的处理器型式以及速度来显示该处理器的运作速度,您可以选择[User Define](使用者设定)的选项来手动输入其运作速度。 如图:

好了,到了这里我就先放下Bios的设置引导了,在教大家超频之前先向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超频以及超频的原理吧,这样才能让你能更好的进入下一步Bios设置超频!
CPU超频,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CPU的工作频率,也就是CPU的主频。而CPU的主频又是外频(FSB)和倍频(Multiplier Factor) 的乘积。例如一块CPU的外频为200MHz,倍频为10,可以计算得到它的主频=外频×倍频=200MHz×10 = 2000MHz,即2.0GHz。

提升CPU的主频可以通过改变CPU的倍频或者外频来实现。但如果使用的是Intel CPU,你尽可以忽略倍频,因为IntelCPU使用了特殊的制造工艺来阻止修改倍频。但是有一部分Intel的工程样品是没有锁定倍频额,AMD的CPU可以修改倍频。虽然提升CPU的外频或者倍频都可以使CPU达到同样的频率,比如一颗2.0GHz的CPU,它用200*10=2.0,我们可以把倍频提升到20,而把FSB降到100MHz,或者可以把FSB提升到250,而把倍频降低到8。这两个方法都可以使主频达到2.0G,但是他们所得到的性能是不一样的。因为外频(FSB)是系统用来与处理器通信的通道,应该让它尽可能的提高。所以如果把FSB降到100MHz而把倍频提高到20的话,依然会有2.0GHz的时钟频率,但是系统的其余部分与处理器通信将会比以前慢得多,导致系统性能的损失,因此,如果用户的CPU可以降低倍频,

‘玖’ CMOS设置为什么又可以称作是BIOS设置

CMOS设置是根据存储介质(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来命名,BIOS是按照功能作用(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来命名。简单说CMOS是你看到的那个芯片,BIOS是你看不见的系统,其实设置的话是一回事。

‘拾’ CMOS里各项命令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怎样设置才能使系统为最佳状态

分页:[1] 2 3 4 5 6

当屏幕出现自检信息时,屏幕下方会出现一行“Press Del to ENTER Setup",这时按下Del键可以进入CMOS设置程序。
首先了解菜单项的中文含义
STANDARD CMOS SETUP 标准CMOS设置
BIOS FEATURES SETUP BIOS标准设置
CHIPSET FEATURE SETUP 芯片组设置
POWER MANAGEMENT SETUP 电源管理设置
PNP/PCI CONFIGURATION 即插即用设备与外围设备设置
LOAD BIOS DEFAULTS 载入BIOS缺省值
SUPERVISOR PASSWORD 更改管理员密码
USER PASSWORD 更改用户密码
IDE HDD AUTO DETECTION 自动检测IDE设置
SAVE EXIT SETUP 存盘退出
EXIT WITHOUT SAVE 不存盘退出
CMOS设置中各项含义
1,DATE(日期)
2,TIME(时间)
3,HARD DISKS(硬盘)
AUTO:允许系统开机时自动侦测硬盘类型
NONE:没有安装
USER:自行设置参数,HEAD(磁头数),PRECOMP(写入补偿),可根据硬盘说明书添写
4,设置软件驱动器
设置A盘与B盘的软驱型号。没有为NONE。
5,设置显示设备
现有主板的显卡类型几乎全是彩色显卡(EGA/VGA),所以您只要让该项保持默认即可。
6,系统除错整体模式一般用“ALL ERROR”。

BIOS FEATURES SETUP(BIOS基本设置)
英文 翻译 设置值
1,VIRUS WARNING 病毒防护警告 DISABLED
2,CPU INTERNAL CACHE CPU一级缓存 ENALBED
3,EXTERAL CACHE CPU二级缓存 ENALBED
4,OPEN POWER ON SELF TEXT 开机快速自检 ENABLED(可不检测)
5,BOOT SEQUENCE 开机磁盘引导顺序 "C,A,CDROM"
?,SWAP FLOPPY DRIVE 软盘驱动器互换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A或B
7,BOOT UP FLOPPY SEEK 开机软盘搜索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8,SECURITY 安全选项 进入系统密码SYSTEM 进入CMOS密码SETUP
9,PIC/VGA PALETTER SNOPP 彩色显卡调色板调整 ENABLED
10,VIDEO BIOS SHADOW 视频BIOS缓冲 ENABLED
11,CE000-CBFFF SHADOW 区域映射方式 ENABLED

即插即用与PCI设置 状态
1,PNP INSTALLED YES
2,RESOURCES CONTROLLED AUTO
3,RESET CONFIGATION DATA ENABLED

载入BIOS缺省值,必须要用YES
IDE HDD AUTO DETECTION(自动检测IDE硬盘)
设置已装硬盘类型为"AUTO"的话,系统在每次开机时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就不必再进入CMOS中检测了。

阅读全文

与cmos命令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电信租用服务器吗 浏览:188
编程中计算根号的思维 浏览:181
可爱的程序员16集背景音乐 浏览:446
软件代码内容转换加密 浏览:795
什么app看电视不要钱的 浏览:16
乌班图怎么安装c语言编译器 浏览:278
plc通讯块编程 浏览:923
我的世界服务器怎么清地皮 浏览:421
ftp服务器如何批量改名 浏览:314
网易我的世界服务器成员如何传送 浏览:268
公司云服务器远程访问 浏览:633
法哲学pdf 浏览:637
清大阅读app是什么 浏览:447
怎么用qq浏览器整体解压文件 浏览:585
肺组织压缩15 浏览:270
安卓手机为什么换电话卡没反应 浏览:797
诸子集成pdf 浏览:339
php注册框代码 浏览:717
手机加密好还是不加好好 浏览:815
别克凯越压缩机泵头多钱 浏览: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