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序员40岁之后怎么办
最近看到很多文章,关于程序员的寿命的问题,刚开始我也感到比较有危机感,毕竟现在已经写过代码6年了,自己也快30岁了,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目前在一家公司做系统分析师,专门做系统分析和设计,偶尔也参与编码。整体来说,很少有机会写代码了。但是个人的兴趣爱好还是技术,未来并没有考虑从管理路线,虽然曾经一度管理过 8个人的小团队,但是说实在的,管理是一门很虚的艺术,自己的性格不太适合。但是自己还是对技术有非常强烈的兴趣,学习新技术的动力还是非常强的,也一直经常性的看一些开源的代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如何写程序。 而网上大多数人认为程序员40岁之后很少的原因无非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于40岁之后无论体力,精力,学习能力都下降,不能和年轻人在拼比了。所以40岁程序员的竞争力完全不如20多岁的小伙子。 这一点我认同一部分,的确男人在40岁之后由于生活压力,家庭压力 ,身体压力 等会造成精力和体力的下降。但是40岁之后的程序员有着多年的经验。如果一个优秀的程序员能够在40岁之前一直学习,必然他的经验会非常优秀。能够学会这种优秀的框架,了解优秀框架的设计原理,懂得各种底层的技术原理,有着丰富的软件设计架构经验,各种编程语言的熟悉或者甚至说精通。由于技术是想通的,所以学习新的语言也会简单很多。试想:如果设计一个能够承受秒钟上万的请求的高度并发系统,优先选择是那个人?但是前提是你能够不断的学习,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眼界和能力。如果天天混日子,天天做一些crud的操作,做了10年的java程序开发,连单例模式都写不出来的人,除了java其他都不会,竞争力的确不如20岁的年轻人。 2 年龄大的程序员外面的公司会有一些歧视,供应的职位相对来说比较少。 的确,在一些小的公司,由于不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不需要丰富的经验,所以会有年龄的限制,希望更多的压榨年轻人的精力和薪水。但是也存在对经验和设计能力要求很高的公司,是不在乎年龄限制的。 3 业界的潜规则,歧视40岁之后还写程序的人 其实国外人的人40岁之后的程序员还是非常庞大的,在中国,这是一个业界规则,暂时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所以40岁应该是程序员的一个分水岭,在目前中国这种大环境下,作为一个IT工程师,还是有必要考虑一下40岁之后的打算 个人觉得程序员无非有以下几个方向:1 转管理这个是很多程序员的想法,不过想想中国500W程序员,按照10:1的管理比例,有50W的管理岗位,如果大家都这样的打算,将会是10个人竞争一个人的岗位。 2 做业务分析 现在很多公司都有复杂的业务,比如保险,电商,银行,可以精通某一个行业,以后就专心了解这行的业务,做业务分析等等。 3 转行很多人估计都选择这一条路,的确挺简单。不过也很可惜,如果真的对IT没有兴趣,干嘛不在转,浪费自己那么多的时间4 架构师很多人架构师有不同的定义,认为架构师不用写代码,不用了解细节。我这里定义的架构师可以不用写代码,但是一定要了解细节。 5 独立程序员 这个是我最近看到国外的一个独立程序员一个blog才收到启发的。其实随着移动方面的成熟,完全可以开发应用来赚钱。自己在家里办公,自己建立一个工作室。 自己未来还是想做一个独立程序员 自由万岁!
2. 程序员40岁之后怎么办
网上大多数人认为程序员40岁之后很少的原因无非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于40岁之后无论体力,精力,学习能力都下降,不能和年轻人在拼比了。所以40岁程序员的竞争力完全不如20多岁的小伙子。
这一点我认同一部分,的确男人在40岁之后由于生活压力,家庭压力 ,身体压力 等会造成精力和体力的下降。但是40岁之后的程序员有着多年的经验。如果一个优秀的程序员能够在40岁之前一直学习,必然他的经验会非常优秀。能够学会这种优秀的框架,了解优秀框架的设计原理,懂得各种底层的技术原理,有着丰富的软件设计架构经验,各种编程语言的熟悉或者甚至说精通。由于技术是想通的,所以学习新的语言也会简单很多。试想:如果设计一个能够承受秒钟上万的请求的高度并发系统,优先选择是那个人?但是前提是你能够不断的学习,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眼界和能力。如果天天混日子,天天做一些crud的操作,做了10年的java程序开发,连单例模式都写不出来的人,除了java其他都不会,竞争力的确不如20岁的年轻人。
2 年龄大的程序员外面的公司会有一些歧视,供应的职位相对来说比较少。
的确,在一些小的公司,由于不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不需要丰富的经验,所以会有年龄的限制,希望更多的压榨年轻人的精力和薪水。但是也存在对经验和设计能力要求很高的公司,是不在乎年龄限制的。
3 业界的潜规则,歧视40岁之后还写程序的人
其实国外人的人40岁之后的程序员还是非常庞大的,在中国,这是一个业界规则,暂时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所以40岁应该是程序员的一个分水岭,在目前中国这种大环境下,作为一个IT工程师,还是有必要考虑一下40岁之后的打算
个人觉得程序员无非有以下几个方向:1 转管理这个是很多程序员的想法,不过想想中国500W程序员,按照10:1的管理比例,有50W的管理岗位,如果大家都这样的打算,将会是10个人竞争一个人的岗位。
2 做业务分析
现在很多公司都有复杂的业务,比如保险,电商,银行,可以精通某一个行业,以后就专心了解这行的业务,做业务分析等等。
3 转行很多人估计都选择这一条路,的确挺简单。不过也很可惜,如果真的对IT没有兴趣,干嘛不在转,浪费自己那么多的时间4 架构师很多人架构师有不同的定义,认为架构师不用写代码,不用了解细节。我这里定义的架构师可以不用写代码,但是一定要了解细节。
5 独立程序员
这个是我最近看到国外的一个独立程序员一个blog才收到启发的。其实随着移动方面的成熟,完全可以开发应用来赚钱。自己在家里办公,自己建立一个工作室。
自己未来还是想做一个独立程序员 自由万岁!
3. 程序员四十岁以后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适合我回答。我是99年毕业的计算机系本科生,所以同学基本上都是40岁上下做it的人士。我就捡着几个年轻时做过程序员的同学例子给你们说说,看看这些程序员40岁以后干啥去了。
同学A,2000年去了某大公司H做开发,因为善沟通有亲和力,后来逐渐脱离技术岗,做项目经理,售前,现在负责对外投资。
同学B,2000年去了某大公司H做开发,因为天赋好,技术岗位一路上升,做到中层领导职位,后来看好某新技术,毅然离职创业任ceo,坚持写代码至今。如今一边经营公司,一边写代码,一边组织小乐队吹拉弹唱,等着风口到来好起飞。
同学C,进入对日外包行业做程序员,现在自己组建软件开发公司做老板,时不常的还会弄弄代码啥的。
同学D,进入对日外包行业做程序员被外派日本,后来定居日本,目前仍然是做维护代码工作。
同学E,进入通讯领域做程序员,在换过多家公司之后,依然以资深专家身份玩弄着代码,并以此为乐。
同学F,经历了北漂创业,身体健康亮红灯后,再次回到软件外包行业打工。如今作为资深程序员坚持在代码第一线,还经常加班。
同学G,毕业之后不久就炒了公司,做了软件开发个体户。从共享软件到如今的APP开发,总能弄出名堂在排行榜中占有一席之地。十几年如一日,一边潇洒生活,一边弄弄代码保持排行名次。现在生活无忧,不停生孩子玩儿。
同学H,毕业后进了某大公司Z,做程序员。如今在Z司的下属公司做某项目负责人。
所以说,各个行业呢,都是有深度的,不仅仅是写代码那么简单。只要你愿意做下去,多年的行业经验积累会帮到你。
软件开发,或者说程序员工作,说到底就是一种工作。跟其他工作一样,都是用来养家糊口的。喜欢呢,就做得开心些;不喜欢呢,早点转行也好,或者继续靠这个赚钱同时,培养点其他爱好也好,都行。
4. 黄马甲是什么意思
黄马甲(法国巴黎“黄马甲”运动)一般指法国巴黎“黄背心”运动
法国巴黎“黄背心”运动(Mouvement des gilets jaunes),始于2018年11月17日,是法国巴黎50年来最大的骚乱,起因为抗议政府加征燃油税。首日逾28万人参与,持续多日,重创法国经济。
2018年12月10日晚8点,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对“黄背心”运动作出了一些让步。12月17日,法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公开认错。该运动蔓延至比利时、加拿大多国。2018年12月20日,法国凡尔赛宫博物馆宣布,受示威抗议活动影响,博物馆将于22日闭馆一天。
2019年1月5日,法国2019年首轮示威,巴黎数以千计民众再次走上街头,在市中心游行抗议。1月19日,巴黎再次举行“黄马甲”抗议活动,期间已有42人被拘留。1月26日,约有4000人参与在巴黎的示威,法国全国有69000人参加示威活动。
1月31日,马克龙表示,“黄背心”运动是一场没有“固定诉求和领导者”的社会政治运动。当地时间2019年2月16日,法国第十四次“黄背心”示威游行举行。
2019年3月16日,法国“黄背心”抗议活动进入第18周,在经过数周的相对平静之后,本已逐渐减小的抗议者规模发生反弹,暴力活动重新出现,警方向抗议者动用了催泪瓦斯和高压水枪。
2019年3月22日,法国警方禁止“黄背心”抗议者于2019年3月23日(周六)在香榭丽舍大街举行抗议活动。预计情绪高涨的工会成员、“黄背心”示威者与暴乱分子会在2019年5月1日走上街头,当局也加强了首都安保措施。
(4)40岁程序员穿上了黄马甲扩展阅读:
相关延伸:"黄马甲"也是华商报业发行队伍的统一称谓,于1997年7月组建于西安,2000年9月注册登记。随着华商报业的发展,黄马甲从西安走向长春、沈阳、重庆等地,现共下设246个发行站、44个零售站,拥有13000多名员工。
经过近10年的运作,黄马甲已形成同城从业人员最多、密集度最大的配送网络,为B2C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到户配送平台,形成其它B2C电子商务企业无法超越的终端渠道。
黄马甲开展的业务主要有报刊发行、送奶到家、桶装水配送、面包到户、回收旧报、送书上门、期刊代理、商函投递、图书配送、票务代理、鲜花蛋糕配送、洗涤用品生产销售等多种业务。诸多业务实现了异地复制和异地联动。
5. 穿黄马甲是干什么的
如果去证所里穿马甲
穿红马甲的是证券公司或投资机构派驻交易所的交易员,又称“出市代表”,早期没用远程自助交易,所有的客户交易指令都是通过电话报给交易员,由交易员敲进交易所的交易主机内撮合成交的。
在证券交易所里,一线柜台员工穿的是黑色马甲,交易所交易员穿的是红色马甲,交易所管理人员穿的是黄色马甲。
红马甲是券商的交易员,黄马甲是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当年这么设计并不符合国际惯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红黄马甲制度。其实,红黄马甲的产生是一种误会和巧合,当时因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厅的色彩为冷色调,如果交易人员穿红色,那么整个市场的色彩比较鲜艳,气氛就显得比较有活力。结果负责服装的同志去买布做马甲的时候,看黄颜色比红颜色好,就自己擅自决定买了黄布。 但是黄布并不符合要求,只好重新买红布去做。到交易所开业的时候,因为已经做了几件黄马甲,因此临时决定交易所人员穿黄马甲。一次错误的购买后为了节省原料,才产生了后来的红黄马甲。所以全世界的证券交易所里,只有中国有红黄马甲之分。
6. 程序员40岁以后出路是什么
程序员40岁以后出路是跳槽到国企或事业单位。
说句实在话,程序员虽然在外人看来是一个高薪的工作,但其中的苦楚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高压的工作环境,不断更新的行业知识所需要具备的超强学习能力等等,这些都让不少程序员们其实很少就开始了自己的打算。
我见过一些30岁左右的程序员就已经在为自己谋后路了,比如有不少人就会选择回去考公务员、事业编或者是让家人帮忙找个国企的单位做事。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很有诱惑力,相比之前做程序员所受的“摧残”,那真的会是期待的“养老”生活。
其他出路
创业也是不少程序员们会考虑的一个方向,毕竟他们从事的工作是相对来说门槛比较高的岗位,如果再加上启动资金以及能够结识到一些写程序比较厉害的程序员或者是有着天马行空想法的产品经理,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其实是可行的。
比如我们熟悉的一款移动有声阅读应用——懒人听书,它能提供免费听书、听电台、听新闻等有声数字收听服务,目前市值好几亿。
7. 现在程序员到了40岁以后都什么出路啊
现在似乎流行贩卖焦虑,还没到40岁呢,就在担心40岁以后的事儿了。其实除了医生和老师,不少行业都有“青春饭”之说。比如记者(年纪大了跑不动了)、旅游(年纪大了跑不动了)、主持人(年纪大了不好看了)、销售、演员……等等,乍一看都很有道理。
不得不说,程序员需要青春、体力,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青春饭”这一说,我完全不同意。
35岁之后,你可能身为人夫、人父,同时还有老人要照顾。技术行业不断变化、更新,随着年龄增长,你的编程灵活性会下降,接受新技术的能力确实不如年轻人,这些都可能发生,都很正常。
但如果你如果从现在开始努力,35岁的时候,你已经拥有10年的行业从业经验,无论是在IT行业继续发展,还是像李开复一样进行投资,转战其他行业,都有很多选择。
在行业内,那时的你可以管理岗位,或者转做软件构架师、软件项目经理或新程序员指导人。但还有一些涉及硬件底层汇编、C语言、驱动程序、协议等和计算机底层相关人员可以继续深入的开发,不受年龄限制,而且越老越有经验,
转战其他行业,试想比如投资,懂技术的你,看投资项目的时候,能看懂项目技术的实力、是否解决行业痛点,是不是会天生比其他人有“护城河”?
当然,也一定会有概率,有一部分人被时代所淘汰,或者没有青春的时候那么“吃香”,这种情况就是这部分人,像流水线上的工人,完全没有思考和成长,随时可能会被替代,但这种情况每个行业都有,我反而认为,程序员行业会是概率很低的。
有没有“青春饭”这个概念,关键在于,你是不是在吃“青春"这碗饭!只要你从现在开始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自然有路一直给你走下去。
8. 40岁以上的程序员都干什么去了
现在的程序员,年轻的有时十几岁,大约十八九左右就开始做程序员,我觉得40多岁以上的程序员应该是脑筋浪费比较严重,心理压力也很大,而且面对现在竞争的压力很大,现在最具有竞争优势的就是20多岁的程序员,程序员的工作量都是很长时间,而且非常费脑费眼的工作,对以上的程序员,应该选择放弃这份工作,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
9. 身穿黄马甲领导说这话什么意思
黄马甲两种含义:一个指黄马甲快递员 。一个是指法国“黄马甲”运动。
马甲分白马甲(相当于路人)、绿马甲(临时嘉宾)、青马甲(长期嘉宾)、蓝马甲(有蓝马就说明你是这个公会的会员了)、黄马甲(公会管理)、红马甲(子频道管理员)、粉马甲(子子频道管理,呵呵相当于蓝马了)、橘马甲(也是管理员,相当于公会副会长,连黄马甲都可以管)、紫马甲(公会会长,最厉害的,所有人都归他管)。
而具体情况要看你领导当时说话的环境,语气。也许是对个人的看法,也许是对事物的描述来表达他的中心思想,也许只是幽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