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序员的顶峰是什么
程序员在技术上的顶峰应该是能写出操作系统和编译器.
2. 员要扔掉多少代码,才能成为真正的程序员
俗语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程序员这行当,不贫不富,靠技术吃饭,一直还算个体面职业。进了程序员这行的兄弟们,即便日后飞黄腾达了,谈起早年的编程生涯,都还是自豪的。
不过呢,程序员这个职业,有个挺悲哀的地方,那就是无效工作的占比极高。
直接点说,程序员辛辛苦苦敲的代码,大部分都是没用的,都是要扔掉的。
这个特点非常鲜明,和别的职业差距相当大。
和农民比,农民种的作物,几乎很少浪费。有的年景里,白菜丰收价格太低,但也能喂猪吧? 即便只能烂在地里,那也能肥田呢,不算完全浪费。
和建筑工人比,那建筑工人砌砖盖房都是要用上几十年的。 虽然也有烂尾楼,但占比非常低吧? 盖了一半的楼,因为质量不行拆了重新打地基的,也很少见吧? 即便有新盖好的房子,被强拆了,但那也是少数。
哦,有一种职业,无效工作比例高,那就是军人。军人天天苦练,要打千万发子弹,但大部分军人终其一生,都不曾将子弹射进过人体。但是呢,从另一个角度看,军人的有效工作还得把震慑算进去,扛着枪晃悠晃悠效果就很好了。这样说来,军人的无效工作比例那就真不算低。
可程序员就不一样了。
随便在上地西二旗拦住一个尘满面、鬓已霜的男子,问他这十年或者二十年所写的代码,有百分之多少,还在运行中? 他细想之下,怕是要泪千行的。
要是有程序员反驳说,不对啊,我多年来写的代码几乎都跑起来了,都用起来了啊。那他肯定是做企业应用项目的,而不是做产品的。企业应用项目么,怎么着胡乱对付也能用个几年。做产品的,不扔个几版,能出精品么?
程序员的宿命啊,就是被扔,这代码啊,是写了扔,扔了写。
而且,程序员的代码扔了就彻底扔了,一点用处都没有。衣服扔了还可以捐给灾区,废代码是不能捐给灾区的,更不能喂猪,烂在硬盘里也不能肥硬盘。
彻彻底底的无用废物。
兄弟连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是伞兵,注定要被包围。听来特别过瘾,特别有英雄气概。
程序员应该说:我们是程序员,注定代码是要被扔掉的。这句话听起来,却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啊。
不要拿 Ken,Linus之类的大牛来说事,他们是“创造者”,“创造者”不是职业,也不能用百分比来衡量有效工作。
扔就扔吧,好在,程序员们都是有佛性的,懂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皆是虚幻,本来都是虚拟数码,扔吧。再说,扔的多,开发工作机会就更多。
老板们其实也并不心疼,虽然扔的都是他们的钱。
有位老板,打过一个比方:这个代码呢,和精子也差不多,写代码就跟啪啪啪一样,你不能指望次次都孕育成果。过程重要,要学会享受过程。
这位老板就喜欢扔代码。
开发到了一半,需求有问题,扔;开发完了上线,架构不对顶不住压力,扔;上线了找用户,没有用户愿意用,扔;上线有用户用了半年,界面过时不好看,扔;不喜欢某个程序员,把这厮写的都给我扔了,扔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个老板最成功的产品,乃是10年前开发出来的,技术早就老的要掉牙,却一直舍不得扔。
做过程序员,写过代码的老板,更喜欢扔代码,团队里浪费也更多。
这些有技术情结的老板,喜欢追求完美,都有强迫症,还热衷维持庞大的程序员队伍。浪费是浪费,但过瘾啊。
而营销出身的老板,就没那么浪漫,多流于市侩,总要问:能改改凑活上线用么?
若是问程序员喜欢那种风格的老板? 程序员当然有自己的偏好和选择了,就是给钱多的那个。
有创意的电视人,可以在程序员中,办一个调查类的比赛节目,看看谁的代码扔掉比率最高。节目名就叫,代码去哪儿了。也可以叫,扔掉吧代码。
有些行业追求作品的流芳千古,比如绘画写作这类艺术行当。但有趣的是,其行业中的顶尖人物,却容易逆反。例如,作家卡夫卡死前烧掉自己的小说,画家高更死前烧掉自己的画作,这些天才觉得没必要跟满世界的傻逼废话,没人能看懂自己,自己死了更没法去解释奥义。唉,才高寂寞啊,烧掉干净。
程序员不会。 程序员首先就不会流芳千古,更不用死前烧掉自己的硬盘。程序员的代码,在离死前很久,就都已经扔掉了,彻底扔干净了。
万一在临死时分,竟然还有自己写的代码在世界上运行,程序员就会很恐慌:我操,我死了,代码谁来维护啊?
所以,代码还是早早扔掉为好。
3. 从事程序开发工作,已过33岁,还能撑多久
“程序员干到35就不行了!”这是我们IT行业普遍存在的一种说法,而且还有各种年龄版本,有的说到30岁;有的说到35岁;有的说到40岁,达到这个年龄上限就必须要调整方向去做管理、产品、业务等岗位的工作,甚至创业的也大有人在,反正就是不能再写代码了。但小开见过了太多国内开发者,也接触过许多国外的程序员。负责任地讲一句,到了35岁依然致力于写代码的人,有的是!!!
最后,有一点很重要,要一直写代码可以,但是千万不要除了写代码其它什么都不会,写代码只是解决问题的其中一环而已。抽像的说学习写代码就是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一个企业所面对的所有问题在大小、难易程度、重要性方面都是不同的,作为一个打工者,终极目标就是替所在企业解决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至于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通过写代码还是通过别的途径,这都是没有限制的。但在国内,普遍来说,能通过技术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4. 网络工程师的最终命运是什么
它只是设计层面上,继续向开发和分析方向发展
5. asp.net程序员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做管理者吧。
或者项目负责人之类的职位。
也有编程到40岁,那毕竟是少数了。
6. 程序员的终极是什么,而程序员的人生又怎样/
呵,程序员的生活的确是很枯燥的.只是你当初又为什么会选择程序员这个职业呢?
既然你已经选择,就要为这份选择而努力,不要让爱着你的人失望(你的父母,以及你爱的人),最后祝你好运吧.
7. 大龄程序员的出路在哪里
大龄程序员想要转型还是挺难的,因为毕竟年纪摆在这里了。再重新去到新的行业很难再,适应和让别人接受,所以我觉得你还是熬夜熬吧,熬到差不多了,你可以提前退休,然后自己做一点小本生意。但你如果说重新换一份职业,这样的几率是不怎么大的,就算你换到了别的公司,做的还是同样的工作。
但做这些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如果你害怕有风险,那么我觉得你还是在里面待到退休吧,40岁了离退休也差不多了。
8. 程序员工作压力大,身体也垮,为什么还这么多人想做程序员
一、兴趣使然
兴趣会是你辛苦工作的一针强心剂,如果从事的职业就是你自己热爱的领域,那想必即使辛苦你也会感到是苦中作乐、乐在其中吧。跟心中美好的理想相比,辛苦便也算不上什么了。套用金庸的名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这里应该说“那些确是极辛苦的,可是我心中喜欢”。
二、性格偏内向
不太会在商场里打交道、陪客户、谈生意等等,更没有有钱有势的亲戚朋友帮忙,程序员是一个很典型的纯粹靠自己技术和能力吃饭的工作,当然如果一个程序员提高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会有很好的发展,比如终极目标之一的CTO或类似职位。
三、收入可观
工资相对于常见的大多数职业来说偏高,基本做个两年左右月薪至少10K起步,甚至很多应届生也可以拿到月薪10K+的水平。
四、对学历没有过于苛刻的要求
是如果技术够好、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话,可以放宽学历是本科的硬性要求。
五、市场需求大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向往,互联网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地遍地生花,同时互联网行业需要大量的程序员去搭系统、写代码,所以导致了供需不平衡,导致了程序员特别是优秀的程序员缺口比较大,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薪水一路飞涨。
程序员这项工作根基于计算机产业。计算机产业的特点就是爆炸式的增长,技术以不可想象的速度迭代。对于公司而言,要跟上发展速度,必须不断的推陈出新,不能有一丝懈怠;对于程序员而言,也要时刻保持专注,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和理念。所以要想时刻保持竞争力,辛苦磨砺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不仅是程序员,其他行业亦是如此。
9. 程序员未来有哪些发展方向
绝大多数程序员最终的职业目标可能都是CTO,做到CEO的人估计会比较少,也有一少部分人自己去创业去当老板,也有部分人转行了,当老板的牛人也有。一般来说,程序员的发展基本上都会经历这么几条路径。程序员-系统分析员-架构师-技术经理-CTO,程序员-项目组长-项目经理-项目总监-CTO,程序员-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CTO。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路径,不是所有程序员都必需要这么经历的,有些人可能跳过其中的一些步骤,也可能有些人会把中间的很多职位都做了。而很显然,CTO,是大多数程序员的终极梦想。
也就是说,许多的程序员最终可能是做技术经理、项目经理或者项目总监之类的,那么到底我们职业生涯要选择哪一种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和情况不同。但有一点是重要的,一是有际遇一定要抓住,二是自己要努力。
比如说你正好有机会带一个项目,而你又不是很讨厌项目经理这个位置,那么你就可以考虑向项目经理发展。因为老板让你做,说明他看到你有这个素质和潜力。要相信别人的眼光。
但是大多数人是遇不见这么好的伯乐的,那就要自己努力。没有能力就学能力,没有知识就学知识,没有气场就每天照镜子练。如果你的确不知道怎样才能从众多的程序员中脱颖而出,那么就去参加培训,培训别选学费巨贵的,选有特色还不贵的。用一两个月工资,可以换来你能力的快速提升。
再说有些公司,并没有明确的技术经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之分,在许多的公司里,他们经常是几个人混搭的。在外包公司里,通常会有项目经理和系统分析员(也可能是技术经理)。在一些非IT公司里,可能会是部门经理,而做自己产品的公司可能会分得比较详细一些。我大致说一下这三个职位的区别,让正在徘徊的程序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项目经理是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这个角色相当于一个中间接口,不管是团队成员还是需求方(客户),或者是上级领导,有事都直接找他,所以这个职位着重于管理与沟通。一般来说,项目经理的工作重点在同客户沟通需求、项目进度的把控、团队的沟通方面,有些公司也会需要项目经理承担团队建设的工作,不过貌似很多国内公司都忽略了团队建设这个工作了。对于项目经理来说,重点会要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危机把控能力、执行力、团队管理能力,着重于沟通、管理与计划。当然也有些公司还要求项目经历要参与招标谈判,这就要求项目经理有一定的商务谈判能力。
技术经理有时候也可能叫系统分析员,一些小公司可能会整个部门有一个技术经理。技术经理承担的角色主要是系统分析、架构搭建、系统构建、代码走查等工作,如果说项目经理是总统,那么技术经理就是总理。当然不是所有公司都是这样的,有些公司项目经理是不管技术团队的,只做需求、进度和同客户沟通,那么这个时候的项目经理就好像工厂里的跟单人员了,这种情况在外包公司比较多。对于技术经理来说,着重于技术方面,你需要知道某种功能用哪些技术合适,需要知道某项功能需要多长的开发时间等。同时,技术经理也应该承担提高团队整体技术水平的工作。
产品经理这个职位一般在有自己产品(不管是软件还是网站产品)的公司比较常见,产品经理主要会负责产品的设计、产品的改良等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产品设计与设计师是两个不一样的工作,产品设计主要会从用户体验、业务需要等层面去设计产品,而设计师更多是从用户的视觉上去做。产品经理应该是最懂业务的人,比如说你在设计一个微博的产品,就要求你对微博这个东西非常熟悉,从用户习惯、用户体验、公司的发展战略上去设计这个产品,还要对比同类产品会有什么优势等等。
不管是项目经理还是技术经理与产品经理,都要求要熟悉业务,业务是需求的来源,没有不谈业务的技术,所以不管你从哪个方向发展,都要求对业务熟悉。产品经理要求对业务最熟悉,项目经理次之,技术经理排最后。对于程序员来说,刚开始工作的前几年可以埋头扎到技术里面,一般这个时间在2-3年的时间,然后就应该多关注业务了。这个业务不一定是指某个具体的业务,因为具体的业务的范围太少,而且也需要机遇。
我见过许多的程序员,他们是做Web开发的,但对互联网很不熟悉,对于互联网流行的趋势基本上不闻不问。不知道现在大家都在使用微博,也不知道SNS,也可能从不使用网银。我觉得这样很不好,程序员应该多多去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多多去玩一些新的网站。
对技术不敏感、不兴奋的人,对进步和快速提高没有强烈欲望的人,是没有办法在IT界生存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