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ava语言包含两哪些同步机制
Java 语言包含两种内在的同步机制(都是为了实现代码线程的安全性):
(1)同步块(或方法)。即被synchronized修饰的变量和方法。
(2)volatile 变量。Volatile 变量的同步性较差(但有时它更简单并且开销更低),而且其使用也更容易出错。Java 语言中的 volatile 变量可以被看作是一种 “程度较轻的synchronized”;与synchronized块相比,volatile 变量所需的编码较少,并且运行时开销也较少,但是它所能实现的功能也仅是synchronized的一部分。
正确使用volatile的条件:
对变量的写操作不依赖于当前值。 该变量没有包含在具有其他变量的不变式中。
条件解释:
在使用volatile关键字时要慎 重,并不是只要简单类型变量使用volatile修饰,对这个变量的所有操作都是原来操作,当变量的值由自身的上一个决定时,如n=n+1、n++ 等,volatile关键字将失效,只有当变量的值和自身上一个值无关时对该变量的操作才是原子级别的,如n = m + 1,这个就是原级别的。所以在使用volatile关键时一定要谨慎,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可以使用synchronized来代替volatile。
2. java中同步和异步有什么异同
Java中交互方式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
相同的地方:
都属于交互方式,都是发送请求。
不同的地方:
同步交互:指发送一个请求,需要等待返回,然后才能够发送下一个请求,有个等待过程;
异步交互:指发送一个请求,不需要等待返回,随时可以再发送下一个请求,即不需要等待。区别:一个需要等待,一个不需要等待,在部分情况下,我们的项目开发中都会优先选择不需要等待的异步交互方式。
Java,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和Java平台的总称。用Java实现的HotJava浏览器(支持Java applet)显示了Java的魅力:跨平台、动态的Web、Internet计算。从此,Java被广泛接受并推动了Web的迅速发展,常用的浏览器现均支持Java applet
Java是一种简单的,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的,解释型的,健壮安全的,结构中立的,可移植的,性能优异、多线程的动态语言。
当1995年SUN推出Java语言之后,全世界的目光都被这个神奇的语言所吸引。那么Java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呢?
Java语言其实最早诞生于1991年,起初被称为OAK语言,是SUN公司为一些消费性电子产品而设计的一个通用环境。他们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开发一种独立于平台的软件技术,而且在网络出现之前,OAK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甚至差点夭折。但是,网络的出现改变了OAK的命运。
3. java同步和异步的区别
java同步和异步的区别如下:
一、根据情况需要专门的线程方式
如果数据将在线程间共享.例如正在写的数据以后可能被另一个线程读到,或者正在读的数据可能已经被另一个线程写过了,那么这些数据就是共享数据,必须进行同步存取.
当应用程序在对象上调用了一个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执行的方法,并且不希望让程序等待方法的返回时,就应该使用异步编程,在很多情况下采用异步途径往往更有效率.
二、应用不同:
Java同步:
基本概念:每个Object都会有1个锁.同步就是串行使用一些资源.
(说明:以下有些例子为了突出重点,省略了不必要的代码.非凡是省掉了一些成员变量,就是需要同步的对象.)
1. 多线程中对共享、可变的数据进行同步.
对于函数中的局部变量没必要进行同步.
对于不可变数据,也没必要进行同步.
多线程中访问共享可变数据才有必要.
2. 单个线程中可以使用synchronized,而且可以嵌套,但无意义.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 = new Test();
synchronized(t) {
synchronized(t) {
System.out.println("ok!");
}
}
}
}
3. 对象实例的锁
class Test{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f1(){
//do something here
}
public void f2(){
synchronized(this){
//do something here
}
}
}
上面的f1()和f2()效果一致, synchronized取得的锁都是Test某个实列(this)的锁.
比如: Test t = new Test();
线程A调用t.f2()时, 线程B无法进入t.f1(),直到t.f2()结束.
作用: 多线程中访问Test的同一个实例的同步方法时会进行同步.
4. class的锁
class Test{
final static Object o=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f1(){
//do something here
}
public static void f2(){
synchronized(Test.class){
//do something here
}
}
public static void f3(){
try {
synchronized (Class.forName("Test")) {
//do something here
}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x) {
}
}
public static void g(){
synchronized(o){
//do something here
}
}
}
上面f1(),f2(),f3(),g()效果一致
f1(),f2(),f3()中synchronized取得的锁都是Test.class的锁.
g()是自己产生一个对象o,利用o的锁做同步
作用: 多线程中访问此类或此类任一个实例的同步方法时都会同步. singleton模式lazily initializing属于此类.
5. static method
class Test{
private static int v = 0;
public static void f1(){
//do something, 但函数中没用用到v
}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void f2(){
//do something, 函数中对v进行了读/写.
}
}
多线程中使用Test的某个实列时,
(1) f1()是线程安全的,不需要同步
(2) f2()这个静态方法中使用了函数外静态变量,所以需要同步.
Java异步:
1、 它要能适应不同类型的请求:
本节用 makeString来说明要求有返回值的请求.用displayString来说明不需要返回值的请求.
2、 要能同时并发处理多个请求,并能按一定机制调度:
本节将用一个队列来存放请求,所以只能按FIFO机制调度,你可以改用LinkedList,就可以简单实现一个优先级(优先级高的addFirst,低的addLast).
3、有能力将调用的边界从线程扩展到机器间(RMI)
4、分离过度耦合,如分离调用句柄(取货凭证)和真实数据的实现.分离调用和执行的过程,可以尽快地将调返回.
现在看具体的实现:
public interface Axman {
Result resultTest(int count,char c);
void noResultTest(String str);
}
这个接口有两个方法要实现,就是有返回值的调用resultTest和不需要返回值的调用
noResultTest, 我们把这个接口用一个代理类来实现,目的是将方法调用转化为对象,这样就可以将多个请求(多个方法调)放到一个容器中缓存起来,然后统一处理,因为 Java不支持方法指针,所以把方法调用转换为对象,然后在这个对象上统一执行它们的方法,不仅可以做到异步处理,而且可以将代表方法调用的请求对象序列化后通过网络传递到另一个机器上执行(RMI).这也是Java回调机制最有力的实现.
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 1: 做A
如果 2: 做B
如果 3: 做C
如果有1000个情况,你不至于用1000个case吧?以后再增加呢?
所以如果C/C++程序员,会这样实现: (c和c++定义结构不同)
type define struct MyStruct{
int mark;
(*fn) ();
} MyList;
然后你可以声明这个结构数据:
{1,A,
2,B
3,C
}
做一个循环:
for(i=0;i<length;i++) {
if(数据组[i].mark == 传入的值) (数据组[i].*fn)();
}
简单说c/c++中将要被调用的涵数可以被保存起来,然后去访问,调用,而Java中,我们无法将一个方法保存,除了直接调用,所以将要调用的方法用子类来实现,然后把这些子类实例保存起来,然后在这些子类的实现上调用方法:
interface My{
void test();
}
4. java中同步和异步有什么异同
Java中交互方式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
同步交互:指发送一个请求,需要等待返回,然后才能够发送下一个请求,有个等待过程;
异步交互:指发送一个请求,不需要等待返回,随时可以再发送下一个请求,即不需要等待。
区别:一个需要等待,一个不需要等待,在部分情况下,我们的项目开发中都会优先选择不需要等待的异步交互方式。
哪些情况建议使用同步交互呢?比如银行的转账系统,对数据库的保存操作等等,都会使用同步交互操作,其余情况都优先使用异步交互。
5. java同步是什么意思
一般有两种方法同步方法和同步代码块
假设P1、P2是同一个类的不同对象,这个类中定义了以下几种情况的同步块或同步方法,P1、P2就都可以调用它们。
1.把synchronized当作函数修饰符时,示例代码如下:
()
{
//….
}
这也就是同步方法,那这时synchronized锁定的是哪个对象呢?它锁定的是调用这个同步方法对象。也就是说,当一个对象P1在不同的线程中执行这个同步方法时,它们之间会形成互斥,达到同步的效果。但是这个对象所属的Class所产生的另一对象P2却可以任意调用这个被加了synchronized关键字的方法。
上边的示例代码等同于如下代码:
publicvoidmethodAAA()
{
synchronized(this)//(1)
{
//…..
}
}
(1)处的this指的是什么呢?它指的就是调用这个方法的对象,如P1。可见同步方法实质是将synchronized作用于objectreference。――那个拿到了P1对象锁的线程,才可以调用P1的同步方法,而对P2而言,P1这个锁与它毫不相干,程序也可能在这种情形下摆脱同步机制的控制,造成数据混乱:(
2.同步块,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voidmethod3(SomeObjectso)
{
synchronized(so)
{
//…..
}
}
这时,锁就是so这个对象,谁拿到这个锁谁就可以运行它所控制的那段代码。当有一个明确的对象作为锁时,就可以这样写程序,但当没有明确的对象作为锁,只是想让一段代码同步时,可以创建一个特殊的instance变量(它得是一个对象)来充当锁:
classFooimplementsRunnable
{
privatebyte[]lock=newbyte[0];//特殊的instance变量
PublicvoidmethodA()
{
synchronized(lock){//…}
}
//…..
}
注:零长度的byte数组对象创建起来将比任何对象都经济――查看编译后的字节码:生成零长度的byte[]对象只需3条操作码,而Objectlock=newObject()则需要7行操作码。
3.将synchronized作用于static函数,示例代码如下:
ClassFoo
{
()//同步的static函数
{
//….
}
publicvoidmethodBBB()
{
synchronized(Foo.class)//classliteral(类名称字面常量)
}
}
代码中的methodBBB()方法是把classliteral作为锁的情况,它和同步的static函数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取得的锁很特别,是当前调用这个方法的对象所属的类(Class,而不再是由这个Class产生的某个具体对象了)。
记得在《EffectiveJava》一书中看到过将Foo.class和P1.getClass()用于作同步锁还不一样,不能用P1.getClass()来达到锁这个Class的目的。P1指的是由Foo类产生的对象。
可以推断:如果一个类中定义了一个synchronized的static函数A,也定义了一个synchronized的instance函数B,那么这个类的同一对象Obj在多线程中分别访问A和B两个方法时,不会构成同步,因为它们的锁都不一样。A方法的锁是Obj这个对象,而B的锁是Obj所属的那个Class。
6. Java线程同步,是什么意思
一种是方法前加sychronized
public void sychronized start() {
System.out.println("start");
}
另一种是在代码段之前加sychronized
(sychronized){
。。。。。
}
同步方法(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并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现资源抢占、竞争条件和死锁的情况,但其副作用是同步锁可导致线程阻塞。这要求同步方法的执行时间不能太长。
这就是所谓的锁机制,你何以使用sychronized(Object obj)锁住某个对象,等你使用完这个对象之后,再进行锁的释放,其他需要该对象的线程才可以执行。
7. java中异步处理和同步处理分别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A和B一起从某点出发到终点。
同步就是只能A走完某一段然后停下,让B开始走一段再停下,再让A走。如此往复。简单理解就是,必须是一段程序执行完后才能执行后面的程序。
异步就是,同一时间可能A和B同时都在往终点赶,此时不存在先后顺序,就是说,两个程序可以同时执行,称为异步。
8. java 同步机制是什么
要跨线程维护正确的可见性,只要在几个线程之间共享非 final 变量,就必须使用 synchronized(或 volatile)以确保一个线程可以看见另一个线程做的更改。
为了在线程之间进行可靠的通信,也为了互斥访问,同步是必须的。这归因于java语言规范的内存模型,它规定了:一个线程所做的变化何时以及如何变成对其它线程可见。
因为多线程将异步行为引进程序,所以在需要同步时,必须有一种方法强制进行。例如:如果2个线程想要通信并且要共享一个复杂的数据结构,如链表,此时需要确保它们互不冲突,也就是必须阻止B线程在A线程读数据的过程中向链表里面写数据(A获得了锁,B必须等A释放了该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java在一个旧的的进程同步模型——监控器(Monitor)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巧妙的方案:监控器是一个控制机制,可以认为是一个很小的、只能容纳一个线程的盒子,一旦一个线程进入监控器,其它的线程必须等待,直到那个线程退出监控为止。通过这种方式,一个监控器可以保证共享资源在同一时刻只可被一个线程使用。这种方式称之为同步。(一旦一个线程进入一个实例的任何同步方法,别的线程将不能进入该同一实例的其它同步方法,但是该实例的异步方法仍然能够被调用)。
9. java 线程 “同步”是什么意思啊
为什么要引入同步机制
在多线程环境中,可能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线程试图同时访问一个有限的资源。必须对这种潜在资源冲突进行预防。
A调用f();那么在A调用的时候B就不能调用了,必须等待A调用完了之后B才能调用f()。
如果想保护某些资源不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可以用synchronized来修饰,当某个对象用synchronized 修饰时,表明该对象在任一时刻只能由线程访问。用法:
synchronized(myObject)
{
…
}
例:SynchronizedBlock.java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Block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 {
SynchronizedBlock aObjSyB=new SynchronizedBlock();
Thread athread;
for(int i=0;i<3;i++)
{
athread=new Thread(aObjSyB);
athread.setPriority((int)(10*Math.random()+1));
athread.start();
}
}
public void run()
{
for(int i=0;i<=2;i++)
{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synchronized(System.out)
{
System.out.print(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System.out.println(" "+i+"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10. java中同步和死锁,分别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
同步有两种实现方法,分别是继承Thread
类与实现Runnable
接口;用synchronized
关键字修饰同步方法;suspend()方法容易发生死锁。调用suspend()的时候,目标线程会停下来,但却仍然持有在这之前获得的锁定。此时,其他任何线程都不能访问锁定的资源,除非被“挂起”的线程恢复运行。对任何线程来说,如果它们想恢复目标线程,同时又试图使用任何一个锁定的资源,就会造成死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