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各种编程语言开发出来的时间
(从快到慢)一般情况下, C#和java差不多,看熟练程度.
VB和Delphi在数据库方面的开发也是差不多的.
C++ 如积累有可用的源码也不算慢.
C 不到万不得已通常不用
❷ c语言什么时候诞生
1969-1973年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开始了C语言的最初研发。根据C语言的发明者丹尼斯·里奇 (Dennis Ritchie) 说,C 语言最重要的研发时期是在1972年。
C语言之所以命名为C,是因为C语言源自Ken Thompson发明的 B语言,而B语言则源自BCPL语言。
C语言的诞生是和UNIX操作系统的开发密不可分的,原先的UNIX操作系统都是用汇编语言写的,1973年UNIX操作系统的核心用C语言改写,从此以后,C语言成为编写操作系统的主要语言。
❸ 简述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大量的程序设计语言被发明、被取代、被修改或组合在一起。尽管人们多次试图创造一种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却没有一次尝试是成功的。
之所以有那么多种不同的编程语言存在的原因是,编写程序的初衷其实也各不相同;新手与老手之间技术的差距非常大,而有许多语言并对新手来说太难学;还有,不同程序之间的运行成本各不相同。
有许多用于特殊用途的语言,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例如,PHP专门用来显示网页;Perl更适合文本处理;C语言被广泛用于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的开发。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不再过度地依赖某种特定的机器或环境。这是因为高级语言在不同的平台上会被编译成不同的机器语言,而不是直接被机器执行。最早出现的编程语言之一FORTRAN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平台独立。
(3)编程语言出现时间扩展阅读:
如果所使用的翻译的机制是将所要翻译的程序代码作为一个整体翻译,并之后运行内部格式,那么这个翻译过程就称为编译。
因此,一个编译器是一个将可阅读的程序文本作为输入的数据,然后输出可执行文件。所输出的可执行文件可以是机器语言,由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直接运行,或者是某种模拟器的二进制代码。
如果程序代码是在运行时才即时翻译,那么这种翻译机制就被称作解译。经解译的程序运行速度往往比编译的程序慢,但往往更具灵活性,因为它们能够与执行环境互相作用。
❹ 编程语言的历史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大量的程序设计语言被发明、被取代、被修改或组合在一起。尽管人们多次试图创造一种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却没有一次尝试是成功的。之所以有那么多种不同的编程语言存在的原因是,编写程序的初衷其实也各不相同;新手与老手之间技术的差距非常大,而有许多语言并对新手来说太难学;还有,不同程序之间的运行成本(runtime cost)各不相同。
有许多用于特殊用途的语言,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例如,PHP专门用来显示网页;Perl更适合文本处理;C语言被广泛用于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的开发(所谓的系统编程)。
程序设计语言使得计算机程序不再过度地倚赖某种特定的机器或环境。这是因为程序设计语言在不同的平台上会被编译成不同的机器语言,而不是直接被机器执行。最早出现的编程语言之一FORTRAN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平台独立。
虽然大多数的语言可以既被编译(compiled)又被解译(interpreted),但大多数只在一种情况下能够良好运行。在一些编程系统中,程序要经过几个阶段的编译,一般而言,后阶段的编译往往更接近机器语言。这种常用的使用技巧最早在1960年代末用于BCPL,编译程序先编译一个叫做“0代码”的转换程序(representation),然后再使用虚拟器转换到可以运行于机器上的真实代码。这种成功的技巧之后又用于Pascal和P-code,以及Smalltalk和二进制码,虽然在很多时候,中间过渡的代码往往是解译,而不是编译的。
如果所使用的翻译的机制是将所要翻译的程序代码作为一个整体翻译,并之后运行内部格式,那么这个翻译过程就被成为编译。因此,一个编译器是一个将人可阅读的程序文本(叫做源代码)作为输入的数据,然后输出可执行文件(object code)。所输出的可执行文件可以是机器语言,由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直接运行,或者是某种模拟器的二进制代码。
如果程序代码是在运行时才即时翻译,那么这种翻译机制就被称作解译。经解译的程序运行速度往往比编译的程序慢,但往往更具灵活性,因为它们能够与执行环境互相作用。参见解译语言。
目录 [显示隐藏]
1 特点
1.1 数据和数据结构
1.2 指令及流程控制
1.3 引用机制和重用
2 程序设计语言的历史
3 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
[编辑]特点
每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可以被看作是一套包含语法、词汇和含义的正式规范。
这些规范通常包括:
数据和数据结构
指令及流程控制
引用机制和重用
设计哲学
大多数被广泛使用或经久不衰的语言,拥有负责标准化的组织,经常会晤来创造及发布该语言的正式定义,并讨论扩展或贯彻现有的定义。
[编辑]数据和数据结构
现代计算机内部的数据都只以二元方式储存,即开-关模式(on-off)。现实世界中代表信息的各种数据,例如名字、银行账号、度量以及同样低端的二元数据,都经由程序设计语言整理,成为高端的概念。
一个程序中专门处理数据的那个系统被称为程序语言的型态系统(type system);对型态系统的研究和设计被称为型态理论(type theory)。语言可以被分为静态型态系统(statically typed systems),例如C++和Java,和动态型态系统(dynamically typed systems),例如Lisp,JavaScript,Tcl和Prolog。前者可被进一步分为包含宣告型态(manifest type)的语言,即每一个变量和函数的型态都清楚地宣告,或type-inferred语言(例如MUMPS,ML)。
大多数语言还能够在内置的型态基础上组合出复杂的数据结构型态(使用数组,列表,堆栈,文件等等)。面向对象语言(Object Oriented Language,又译作物件导向语言)允许程序员定义新的数据型态,即“对象”或“物件”(objects),以及运行于该对象的函数(functions)和方法(methods)。
除了何时以及如何确定表达式和型态的联系,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语言到底定义了哪些型态,以及允许哪些型态作为表达式的值。诸如C编程语言之类的低端语言允许程序命名内存位置、内存区域以及编译时的常量;ANSI C甚至允许表达式返回结构值(struct values)。功能性的语言一般允许变量直接使用运行时计算出的值,而不是指出该值可能储存的内存地址。
[编辑]指令及流程控制
一旦数据被确定,机器必须被告知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较简单的指令可以使用关键字或定义好的语法结构来完成。不同的语言利用序列系统来取得或组合这些语句。除此之外,一个语言中的其他指令也可以用来控制处理的过程(例如分支、循环等)。
[编辑]引用机制和重用
引用的中心思想是必须有一种间接设计储存空间的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命名变量。根据不同的语言,进一步的引用可以包括指向其他储存空间的指针。还有一种类似的方法就是命名一组指令。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使用宏调用、过程调用或函数调用。使用这些代替的名字能让程序更灵活,并更具重用性。
[编辑]程序设计语言的历史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计算机刚刚问世的时候,程序员必须手动控制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十分昂贵,唯一想到利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解决问题的人是德国工程师楚泽(Konrad Zuse)。
几十年后,计算机的价格大幅度下跌,而计算机程序也越来越复杂。也就是说,开发时间已经远比运行时间来得宝贵。
于是,新的集成、可视的开发环境越来越流行。它们减少了所付出的时间、金钱(以及脑细胞)。只要轻敲几个键,一整段代码就可以使用了。这也得益于可以重用的程序代码库。
[编辑]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
APL、A+和J
ASP
Ada
汇编语言
AWK
Basic、Fortran
Brainfuck
C、C++
C#
Clipper
COBOL
dBase
PASCAL、Delphi
Forth
FoxPro
F#
IDL
Java
JavaScript
J#
LISP
LOGO
Mola
Perl
PHP
PL/1
Prolog
Python
Ruby
Scheme
Smalltalk
SQL
Tcl/Tk
UML
Visual Basic
Visual FoxPro
参考文献:维基网络
❺ 编程语言是谁发明的
多年前,美国军方要给一种计算机语言取个名字,大家提了许多动听的名字都觉的不太中意,后来有人提议,将这种计算机语言命名为:Ada。没有人提出异议。为什么大家都同意用这个名字呢?这还得从100多年前说起。Ada是一名充满幻想的女孩1815年12月10日,英国。一个女孩降生了,她的母亲,一个有着杰出数学天赋的女人,人称“平行四边形公主”;父亲,一个狂热的充满幻想的诗人
--拜伦。可是女孩从生下来就从没见过父亲。这位狂热的、浪漫的诗人结婚不久便离开了英国,再也没有回来。母亲给她起了个动听的名字:阿达(Ada)。那
位诗人尽管离开了英国,当听说自己有了一个女儿时非常的高兴,可也非常的懊悔,但他始终没有回去看女儿一眼,只能用诗来表达自己对女儿的思念和歉疚,他的
一首诗的名字就叫《阿达》。狂热的诗人36岁死于希腊,临死前唯一牵挂的就是阿达。而此时的阿达,跟随着母亲生活,阿达不仅继承了母亲的数学天赋,也秉承了父亲的性格,小小年纪也充满幻想,幻想成为一个大科学家、大诗人。母亲怕她走父亲的老路,竭力想改变她对诗歌的热爱,但无能为力,阿达曾对母亲说:“没有诗,要数学干什么?”当时的英国,科学风气盛行,包括许多妇女都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探讨数学等问题。阿达17岁那年,母亲请了着名的数学家摩根做她的老师,摩根就是现代计算
机数学基础布尔代数的创始人之一。在他的影响下,阿达的数学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同时阿达还被介绍到当时着名的翻译家——为剑桥大学工作的玛丽·索菲利
那里学习。玛丽由衷地喜欢这个聪明而又刻苦,且充满幻想的女孩,也非常地支持并鼓励她在数学方面发展。此时的阿达对机械、建筑也充满兴趣,畅游在科技王
国,就像少女在花园中徜徉,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她还同当时的一些着名科学家保持密切的联系,如法拉第等。结识巴贝奇1834年11月,阿达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查尔斯·巴贝奇。此时的巴贝奇正到处游说他的计算机设想。当时的人们很少
有人理会他,以为他是在“痴人说梦”。同样,他也将自己的设想全盘托出,讲给阿达听。此时的阿达只有18岁,但她听完他的设想并看了他的文稿后,彻底地领
会了他的设想,并深深地为之陶醉。凭着她深厚的科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设想,世界将因之而改变。面对今天的现实,我们不能不为阿达的洞察力所折服,她的这一预言可是在一个半世纪以前提出的啊!参与研制计算机共同的追求,使两人成了忘年交,阿达的母亲曾试图阻止阿达与巴贝奇的交往,认为巴贝奇不过是个江湖骗子,不会给阿达好影响。这点阻力对于秉承父亲性格的阿达,算不了什么,她完全投入到了计算机的研制中去了,负责为巴贝奇设想中的计算机编写软件。1841年,巴贝奇在意大利都灵向人们详细地介绍他的设想,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无人喝彩。他用法语出版的论文也不受人欢迎,但阿达执意要将其翻
译成英文。翻译结束后阿达将文稿给巴贝奇看,巴贝奇发现:阿达不仅在论文中加入她特有的想象,而且补充了许多阿达独到的见解。阿达特别强调存储程序和数据
的重要性,而这与今天的计算机技术不谋而合,并且拟订了一份设计图,这份设计图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阿达在文中对计算机应用前景的展望,连巴
贝奇自己都从来没有想到过。如:阿达认为,计算机应该发展成一个可用符号来表示任何事物的装置,这不正是今天的编程语言吗?她还预见到计算机可以用在纺织
机械上,用卡片存储复杂的花样、可以用来绘图、演奏音乐。这些预言表明阿达是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拓荒者。阿达对论文的修改,使巴贝奇深感惊奇和鼓舞,他对别人称赞说:“阿达是个充满想象力和洞察力的女孩”,“她是个数字女神”。她将诗歌的激情融入了论文之中。 经过阿达翻译后的文稿其内容增加到原来的三倍,论文实际上成了两人合作的产物,但谦逊的阿达在署名的时候,只将自己的名字简单地署为:A.A.L。在后来的一系列论文中,阿达在计算机软件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如变量、递归、程序算法的提出等。短暂的一生阿达后来与威廉伯爵结婚,婚后生有三个孩子,但为了研制计算机,她将孩子们都放到母亲那里扶养,这对于一个女性,在当时是不被人理解的,好在丈夫非常
支持她的研究工作,这使她深感欣慰。此时的巴贝奇已是一贫如洗,阿达也付出了许多。长期的研究耗费了大量的心血,身体状况也一天不如一天,疾病时时纠缠着
她,但为了那个美丽的幻想成真,她夜以继日地工作。她的座右铭是:工作是我的报酬。1852年,阿达因癌症去世,同她的父亲一样,年仅36岁,没有等到计算机的诞生。如果她再多活一年,就会看到在瑞典,由乔治和爱德华根据巴贝奇的方案制造出的一台差分机,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个遗憾:第一位软件工程师,却没有看到自己的设想结出的果实。尽管限于当时的制造条件,巴贝奇最终也没有造成理想中的计算机,但他们超前100多年的拓荒,对后来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
我们津津乐道ENIAC——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人类这一智慧的火花,在这之前的100多年,已经由巴贝奇和阿达点燃了。阿达、巴贝奇两人对计算机事业的贡献就好像火对于人类。他们是钻燧取火的人,是盗得火种的普罗米修斯。让我们记住巴贝奇,也记住这位杰出的女性———阿达(Ada)。用她的名字给一种计算机语言命名,只能寄托我们对她的纪念和钦佩,却远远不能表达出她为计算机技术作出的重要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只能抄一下了。
❻ JAVA语言是什么时候诞生的谁有详细资料
JAVA语言是1995年诞生。
任职于太阳微系统(Sun Microsystems)的詹姆斯·高斯林等人于1990年代初开发Java语言的雏形,最初被命名为Oak,目标设置在家用电器等小型系统的编程语言,应用在电视机、电话、闹钟、烤面包机等家用电器的控制和通信。
由于这些智能化家电的市场需求没有预期的高,Sun公司放弃了该项计划。随着199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Sun公司看见Oak在互联网上应用的前景,于是改造了Oak,于1995年5月以Java的名称正式发布。Java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网络编程语言。
(6)编程语言出现时间扩展阅读
特点
1、Java看起来设计得很像C++,但是为了使语言小和容易熟悉,设计者们把C++语言中许多可用的特征去掉了,这些特征是一般程序员很少使用的。
2、Java设计成支持在网络上应用,它是分布式语言。Java既支持各种层次的网络连接,又以Socket类支持可靠的流网络连接,所以用户可以产生分布式的客户机和服务器。
3、Java编译程序生成字节码(byte-code),而不是通常的机器码。Java字节码提供对体系结构中性的目标文件格式,代码设计成可有效地传送程序到多个平台。
❼ 编程的语言沿革
1946
Konrad Zuse,一位德国工程师,他躲藏在巴伐利亚附近的阿尔卑斯山上时,独立开发了Plankalkul。他把该项成果应用在其它的事物中,比如国际象棋。
1949
Short Code ,第一种真正在电子计算设备上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尽管他是一个纯手工编译的的语言。
1951
Grace Hopper,为Remington Rand工作,是在第一个着名的编译器——A-o上开始设计工作。当Rand在1957年发布这个语言时,它被称为MATH-MATIC。
1952
Alick E. Glennie ,他利用自己在曼彻斯特大学的课余时间,发明了一个名为AUTOCODE的编程系统,一个未能成型的编译器。
1957
FORTRAN——数学公式转换系统(FORmula TRANslating,FORTRAN名字的由来)——出现。开发队伍的领导者是John Backus,并且他还为ALGOL的开发和巴柯斯范式(BNF)做出了贡献。
1958
FORTRAN II出现,它能够处理子程序和连接汇编语言。由M.I.T的John McCarthy在LISP-LISt Processing上开始设计工作。原始ALGOL规范出现。该规范并未描述数据的输入输出方式;这些问题都留给独立的实现者。
20世纪六十年代末
Pascal 由瑞士Niklaus Wirth教授于设计并创立,具有简洁的语法,结构化的程序结构,是结构化编程语言,在许多学校的计算机语言课上教授的都是Pascal语言。
创建COBOL
1959
LISP1.5出现。COBOL在数据系统和语言大会(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and Languages)上被创建了。
编译器出现
1960
ALGOL 60 ,第一种结构化语言出现。它是结构化语言家族树中的根节点,并最终产生Pascal这样的语言。ALGOL成为六十年代中期至末期欧洲最为流行的语言。
六十年代早期,Kenneth Iverson开始语言方面的工作,最终产生了APL-A编程语言。它使用专门的字符集,为了正确地使用,你还需要兼容APL的I/O设备。
1962
APL被写入Iverson的《A Programming Language》一书中。
FORTRAN IV出现。
SNOBOL这个以“首字母拼词命名”的产品,在工作的初期就取得了绝对的成功,SNOBOL——面向字符串符号(StriNg Oriented symBOlic Language)语言。它衍生了其他一些以首字母拼词命名的产品:FASBOL,一个SNOBOL编译器(1971年),还有SPITBOL——Speedy ImplemenTation of snoBOL——同样在1971年。
1963
ALGOL 60进行修正。
PL/1的工作开始。
1964
APL360被实现。
在达特茅斯大学,John G.Kemeny和Thomas E.Kurtz教授发明了BASIC。最初的实现是一个编译器。第一个BASIC程序在1964年五月一日下午四点运行。PL/1发布。
1965
SNOBOL3出现。
1966
FORTRAN 66出现。
LISP 2出现。
在Bolt,Beranek和Newman开始了LOGO的工作。小组的头是Wally Fuerzeig,而且还包括Seymour Papert。LOGO中最着名的便是“龟作图”。
1967
SNOBOL4,功能获得极大加强的SNOBOL,出现了。
1968
ALGOL 68,相对于ALGOL 60它是个怪物。一些规范委员会的成员——包括C.A.R.Hoare和Niklaus Wirth——却赞同该计划。事实证明ALGOL 68是难以实现的。
ALTRAN,一个FORTRAN的变种出现。
COBOL被ANSI正式定义规范。
Niklaus Wirth开始Pascal方面的工作。
1969
500人参加在纽约Armonk的IBM总部召开的APL会议。APL的分发需求如此之大,该活动此后被人们称为“The March on Armonk”。
程序编写
1970
70年代早期,Charles Moore在他的语言Forth中写下了第一个有意义的程序。
Prolog方面的工作大约在此时开始了。
同样是在70年代早期的某一天,Xerox PARC由Alan Kay领导,开始了Smalltalk的设计工作。早期版本包括Smalltalk-72,Smalltalk-74和Smalltalk-76。
Pascal在CDC 6000-series电脑上的一个实现出现了。
Icon,SNOBOL4的一个后代产品问世。
1972
Konrad Zuse写的关于Plankalkul(见1946年)手稿终于出版了。
Dennis Ritchie设计了C。但是最终的参考手册却是在1974年发布的。
Prolog的第一个实现——Alain Colmerauer和Phillip Roussel的功劳。
1974
另一个COBOL的ANSI规范出现。
1975
Tiny BASIC,由Bob Albrecht和Dennis Allison设计(由Dick Whipple和John Arnold实现),运行在2KB内存的微型计算机上。一台4KB的机器是较为合适的,它将有2KB的内存应用于这个程序上。
Bill Gates和Paul Allen编写的一个BASIC版本以抽取每份拷贝版税的形式销售给MITS(Micro Instrumentation and Telemetry Systems)。MITS生产Altair,这是一种8080结构的微型计算机。
Scheme,一个LISP的“方言”,由G.L. Steele和G.J. Sussman设计。
Pascal用户手册和报告出版,Jensen和Wirth编写。许多人至今都认为它是Pascal方面权威的参考书籍。
B.W. Kerninghan描述了RATFOR——RATional FORTRAN。它是预处理程序,并且允许在FORTRAN中使用类C的控制结构。RATFOR被应用到了Kernighan和Plauger的“Software Tools”中,它出现在1976年。
PostScript
1976
Design System Language出现,它被认为是PostScript的先驱。
1977
MUMPS的ANSI标准出现——麻省总医院多用途程序设计系统(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Utility Multi-Programming System)。MUMPS最初被用来处理医疗记录,它只能识别字符串类型。随后被重新命名为M。
设计竞赛将导致Ada的产生。由Jean Ichbiah带领的Honeywell Bull队伍,即将赢得比赛。
Kim Harris和其他人建立了FIG,一个FORTH兴趣小组。他们开发了FIG-FORTH,售价大约为20美元。
70年代晚期的某天,Kenneth Bowles设计出了UCSD Pascal,它使得Pascal可以用在PDP-11和基于Z80 的电脑上。
Niklaus Wirth开始设计Mola,它Mola-2的先行者,Pascal的继承者。
语言程序
1978
AWK——一个文本处理语言,以它设计者Aho、Weinberger和Kernighan的名字命名。
FORTRAN 77的ANSI标准出现。
1980
Smalltalk-80出现。
Mola-2出现。
Franz LISP出现。
Bjarne Stroustrup开发了一个语言集——被总称为“C With Classes”——它成为C++的滋生土壤。
1981
Effort开始成为一个LISP的“公共方言”,常被人称作Common LISP。
日本开始第五代电脑系统工程。主要语言是Prolog。
1982
ISO Pascal出现。
PostScript出现。
1983
Smalltalk-80公布:它由Goldberg等人完成。
Ada出现。他的名字来自Lovelace女伯爵Augusta Ada Byron,她是英国诗人拜伦的女儿。因其在巴贝奇分析机上设计了解伯努利方程的一个程序,而被誉为第一位女程序员。在1983年,国防部指导的全新“任务评定”应用程序是使用该语言编写的。
1983年的后期和1984年早期,微软和Digital Research共同发布第一个微型计算机的C编译器。
七月,第一个C++实现露面。该名称是由Rick Mascitti取的。
11月,Borland的Turbo Pascal的“冲击”犹如一场核风暴,这得益于《BYTE》杂志的广告。
1984
APL2的参考手册面世。APL2是APL的扩展,它允许嵌套数组。
1985
Forth控制着潜水器定位泰坦尼克号的残骸。
Vanilla SNOBOL4之微机版发布。
Methods,PC上的面向行(line-oriented)的Smalltalk出现。
微机版本
1986
Smalltalk/V露面——第一个广泛应用于微机的Smalltalk版本。
Apple公司为Mac机器发布Object Pascal。
Borland发布Turbo Prolog。
Charles Duff发布Actor,一个开发微软Windows应用程序的面向对象语言。
Eiffel,另外一个面向对象语言出现。
C++露面。
1987
Turbo Pascal 4.0发布。
1988
CLOS规范——公共LISP对象系统(Common LISP Object System)——发表。
Niklaus Wirth完成Oberon,这是他继Mola-2的后续行动。
1989
ANSI C规范公布。
C++2.0形成了一个参考手册的初稿。2.0版本增加了诸如多继承和成员指针等特性。
1990
C++2.1,B.Stroustrup等作者的《Annotated C++ Reference Manual》一书出版。这个版本增加了模板和异常处理特性。
FORTRAN 90包含了众多新元素比如case语句和派生类型。
Kenneth Iverson和Roger Hui在APL 90会议上提出了J语言。
1991
Visual Basic在COMDEX春展会上获得《BYTE》杂志颁发的最佳表现奖。
1992
Dylan——以Dylan Thomas命名——由Apple公司发布的一个类似Scheme的面向对象语言。
1993
ANSI发布X3J4.1技术报告——面向对象的COBOL提议初稿。真正的标准预计在1997年完成。
1994
微软将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整合到Excel中。
1995
二月,ISO接受Ada语言1995修订版。它被称为Ada95,其中包括OOP特性和支持实时系统。
1996
第一个ANSI C++标准预发布。
❽ 编程语言出现的 顺序
第一代语言:机器语言(时间略)
第二代语言:汇编语言(时间略)
第三代语言:高级语言(时间仅供参考,代表创建时间或标准化时间)
1957-1962 FORTRAN
1959 LISP
1960 COBOL
1963 BASIC
1971 Pascal
1972 C
1984 Ada
1985 C++
1992 VisualBASIC
1994 Java
其余的还有标记语言 XML、HTML/xHTML,脚本语言 JavaScript、VBScript、PHP等考虑到不完全属于编程语言就没有列入了。
❾ 谁发明了那些经典的编程语言
我也抄一下。
奥古斯塔·阿达·金,勒芙蕾丝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原名奥古斯塔·阿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通称阿达·洛芙莱斯(ada
lovelace),是着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数学家。计算机程序创始人,建立了循环和子程序概念。
为计算程序拟定“算法”,写作的第一份“程序设计流程图”,被珍视为“第一位给计算机写程序的人”。为了纪念阿达·奥古斯塔对现代电脑与软件工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美国国防部将耗费巨资、历时近20年研制成功的高级程序语言命名为ada语言,它被公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语言的主要代表。
在1842年,人称“数字女王”的阿达·洛芙莱斯(ada
lovelace)编写了历史上首款电脑程序。
在1834年,阿达的朋友——英国数学家、发明家兼机械工程师查尔斯·巴贝其(charles
babbage)——发明了一台分析机;阿达则致力于为该分析机编写算法,并于1843
年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套算法。
巴贝其分析机后来被认为是最早期的计算机雏形,而阿达的算法则被认为是最早的计算机程序和软件。
1852年,阿达为了治疗子宫颈癌,却因此死于失血过多,得年36岁。无独有偶,她与她父亲拜伦死于相同年龄,一样死于治疗中的失血过多。她留下了两个儿子与一位女儿—安妮·布兰特贵女。
依她的遗言,阿达葬于诺丁汉哈克诺的圣
玛丽亚·抹大拉教堂,长眠在父亲的身旁。
在1842年与1843年其间,阿达花了9个月的时间翻译意大利数学家路易吉·米那比亚对巴贝奇最新的计算机设计书(即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备忘录。在这部译文里,她附加许多注记,内容详细说明用计算机进行伯努利数的运算方式,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电脑程式;因此,阿达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式设计师。巴贝奇在他所着的《经过哲学家人生》(passages
from
the
life
of
a
philosopher,
1846)里留有下面的述叙:
伦敦科学馆分析机复制品
“我认为她为米那比亚的备忘录增加许多注记,并加入了一些想法。虽然这些想法是由我们一起讨论出来的,但是最后被写进注记里的想法确确实实是她自己的构想。我将许多代数运算的问题交给她处理,这些工作也与伯努利数的运算相关。在她所送回给我的文件,更修正了我先前在程序里的重大错误。”
阿达的文章创造出许多巴贝奇也未曾提到的新构想,比如阿达曾经预言道:“这个机器未来可以用来排版、编曲或是各种更复杂的用途。”
她死后一百年,于1953年,阿达之前对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笔记被重新公布,并被公认对现代计算机与软件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2]
在1980年12月10日,美国国防部制作了一个新的高级计算机编程语言——ada,以纪念阿达·洛芙莱斯。
在微软的wins产品里也可以找到阿达的全息图标签。
英国计算机公会每年都颁发以阿达命名的软件工程创新大奖。
❿ 编程语言发展史
VB编程语言历史=========
Visual Basic从1991年诞生以来,现在已经13年了。BASIC是微软的起家产品,微软当然不忘了这位功臣。随着每一次微软技术的浪潮,Visual Basic都会随之获得新生。可以预见,将来无论微软又发明了什么技术或平台,Visual Basic一定会首先以新的姿态登上去的。如果你想紧跟微软,永远在最新的技术上最快速地开发,你就应该选择Visual Basic。
1991-西雅图夜空的雷电
随着Windows 3.0的推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对这个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产生了兴趣,大量的Windows应用程序开始涌现。但是,Windows程序的开发相对于传统的DOS有很大的不同,开发者必须将很多精力放在开发GUI上,这让很多希望学习Windows开发的人员却步。1991年,微软公司展示了一个叫 Thunder的产品,所有的开发者都惊呆了,它竟然可以用鼠标“画”出所需的用户界面,然后用简单的BASIC语言编写业务逻辑,就生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这种全新的“Visual”的开发就像雷电(Thunder)一样,给Windows开发人员开辟了新的天地。这个产品最终被定名为Visual Basic,采用事件驱动,Quick BASIC的语法和可视化的IDE。Visual Basic 1.0带来的最新的开发体验就是事件驱动,它不同于传统的过程式开发。同时,VBX控件让可视化组件的概念进入Visual Basic。Visual Basic 1.0是革命性的BASIC,它的诞生也是VB史上的一段佳话。
Visual Basic 1.0
1992-渐入佳境的Visual Basic
由于Windows 3.1的推出,Windows已经充分获得了用户的认可,Windows开发也进入一个新的时代。Visual Basic 1.0的功能过于简单,相对于Windows 3.1的强大功能没有发挥出来。所以,微软在1992年推出了新版本Visual Basic 2.0。这个版本最大的改进就是加入了对象型变量,比如
Dim b As CommandButton
Dim c As Control
而且有了最原始的“继承”概念,对象型变量分为一般类型(Control和Form)和专有类型(CommandButton和Form1等),一般类型的变量可以引用专有类型的实例,甚至通过后期绑定访问专有类型的属性和方法。还可以通过TypeOf…Is运算符获取对象实例的运行时类型信息(这个功能就是当今C#的is运算符或Java的instanceof运算符)。除了对语言的改进和扩充,Visual Basic 2.0对VBX有了很好的支持,许多第三方控件涌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Visual Basic的功能。微软还为Visual Basic 2.0增加了OLE和简单的数据访问功能。
Visual Basic 2.0标准版
Visual Basic 2.0专业版
1993-数据库组件新添力量
Visual Basic 2.0推出没几个月,微软就发布了新版本的Visual Basic 3.0,可以看出VB这时候旺盛的生命力。乍一看,Visual Basic 3.0的界面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其实这个版本是非常及时的。它增加了最新的ODBC2.0的支持,Jet数据引擎的支持和新版本OLE的支持。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对数据库的支持大大增强了,Grid控件和数据控件能够创建出色的数据窗口应用程序,而Jet引擎让Visual Basic能对最新的Access数据库快速地访问。Visual Basic 3.0还增加了许多新的金融函数。此外还增加了相当多的专业级控件,可以开发出相当水平的Windows应用程序。Visual Basic 3.0是98年以前中国最流行的Visual Basic版本,因为它开发出来的可执行文件非常小,通常能用一张软盘装下。不过,Visual Basic采用虚拟机运行P代码的做法也让很多开发者不满,他们认为这样程序运行的效率很低,这时候Visual Basic的竞争者Delphi也诞生了。
Visual Basic 3.0标准版
Visual Basic 3.0特别版
1995-第二次革命性变化,向COM进军。
从1993年到1995年年中,Visual Basic一直没有新的动静,焦急的开发者都想一窥这个神秘的新版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Visual Basic 4.0的BETA最后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个版本包含了16位和32位两个版本,16位的版本就像是Visual Basic 3.0的升级版,而32位版则是一场新的革命。首先,人们发现VBX控件不见了,全部换成了OCX控件,这个OCX可能是指OLE Custom Controls,这个OLE已经不是传统的OLE了,用现在的话说,它就是COM控件。第二个最大变化是Visual Basic 4.0所用的语言换成了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这就和Office 95所采用的宏语言统一起来,这个新语言有很多亮点:
1、? 加入了“类模块”。这是面向对象最重要的封装性的基础。
2、? 加入了属性过程,加上函数过程,子程序过程,VB已经有组件开发所需的封装性特征。
3、? 加入了Byte类型、Boolean类型和Object类型。这大大完善了VB的类型系统。
4、? For Each语句和Collection对象。For Each语句给遍历集合类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在可以在动态增长的Collection上使用For Each,而不用担心集合内容的总数或烦人的下标问题。
这个版本的Visual Basic还能够开发DLL工程,其实就是COM的DLL,可以将书写好的类用这种方式和其他语言共享。
总之,这个4.0的版本为Visual Basic成为一种COM语言奠定了基础。用Visual Basic 4.0开发基于COM的DLL比任何一种开发工具都方便。但是,Visual Basic 4.0的性能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了,P-代码的组件成为Visual Basic 4.0严重的性能瓶颈,而且巨大的运行库也让用户感到不满。Visual Basic 4.0对以前版本的支持也不好,使用了大量VBX的项目很难移植到Visual Basic 4.0中。因此,Visual Basic 4.0在中国的普及程度非常低。
Visual Basic 4.0
1997-Visual Basic的丰收年
1997年,微软推出了Visual Basic 5.0,这个版本的重要性几乎和4.0一样高。COM(这时候叫ActiveX)已经相当成熟,Visual Basic 5.0当然对它提供了最强的支持。不过,国内还没有意识到COM的重要性前主要对这个版本另一个最大的亮点十分关注:本地代码编译器。Visual Basic 5.0终于在用户的呼声中加入了一个本地代码编译器,它可以让应用程序的效率大大提升。除了这个大家都知道的改进以外,Visual Basic 5.0对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语言有重大的完善和丰富:
5、? 事件。Visual Basic 5.0终于允许用户自己创建事件,而且这事件的语法相当强健和完善,这在一种不支持函数回调的语言中是很难得的。现在,VB拥有属性、方法和事件的完整封装性。
6、? 接口。这是VB实现多态性的基础。同时为编写COM组件提供了更多方便。
7、? 枚举。在Visual Basic 5.0中枚举作为Long整型的子类型出现,用枚举可以对常量进行完善的封装。
8、? 类模块的改进。通过类模块的属性可以指定类模块具有多种指定的行为,如私有构造函数等,可以通过这个功能创建符合Singleton和Monostate模式的设计。
9、? Debug.Assert。虽然这个断言系统有点鸡肋,但是总算是给调试带来了方便。
10、 Visual Basic 5.0支持创建自己的集合类。可以创建用于For Each语句的集合类型。
11、新的数据类型Decimal,可以精确地处理有效数位较多的计算。
Visual Basic 5.0的IDE支持“智能感知”,这是一项非常方便开发者的功能,可以不必记住很长的成员名称和关键字,只要按“.”,想要的东西统统弹出来。
Visual Basic 5.0还支持开发自己的ActiveX 控件、进程内的COM DLL组件、进程外的COM EXE组件以及在浏览器中运行的ActiveX文档。这极大丰富了Visual Basic的开发能力,在Internet开发上,Visual Basic 5.0也能有所建树。
Visual Basic 5.0学习版——我的第一份正版VB
1998-企业真正高效的源泉
Visual Basic 6.0作为Visual Studio 6.0的一员发布,证明微软正在改变Visual Basic的产品定位,他想让Visual Basic成为企业级快速开发的利器。Visual Basic 6.0在数据访问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新的ADO组件让对大量数据快速访问成为可能。数据环境和新的报表功能也让数据开发有了全新的体验。Visual Basic 借助COM/COM+强大的功能,可以开发具有N层结构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同时,Visual Basic还可以在IIS上开发性能超群的Web应用程序。Visual Basic 6.0在语言方面和IDE方面的改进都不大,但是许多新增的组件成为Visual Basic开发人员手中的利器,如File System Object等。新的字符串函数Split和Replace等也给Visual Basic的程序员带来很大方便。
总之Visual Basic 6.0已经是非常成熟稳定的开发系统,能让企业快速建立多层的系统以及Web应用程序,成为当前Windows上最流行的Visual Basic版本。
Visual Basic 6.0
2002-第三次革命性变化,向.NET进军
从1998年发布到2002年正式推出Visual Basic. NET简直吊足了开发者的胃口。从2000年就开始传言的具有继承、Try…Catch语句等新功能的全新VB7.0一直没有露面。直到2001 年,Visual Studio.NET的第一个BETA版问世的时候,所有人都呆了——这是Visual Basic吗?And语句变成了BitAnd,数组只能从0下标开始,而且连Dim语句的意义都变了,几乎所有的窗体控件都变了,Long变成了 Integer而Integer变成了Short,Variant不见了,Static不能用了……简直是翻天覆地,人们已经无暇关注这个版本有什么改进,转而担心我怎么才能接受这个本本了。其实Visual Basic. NET完全是为了.NET Framework这一全新的平台而设计的,Visual Basic. NET的设计者一开始没有掌握好新平台和旧语言的平衡。到了BETA2中,很多东西回归了6.0,如BitAnd又变回了And,数组的定义语句也变回了原有的意义,Static也回到了Visual Basic中。但是BETA1惊人的变化让所有的VB开发者怕了,他们觉得这种语言被改的千疮百孔,有些人干脆转去研究传说中的新语言C#。但是 Visual Basic. NET渡过几个BETA版本之后还是找到了正确的定位。Visual Basic. NET有对CLR最完善的支持,同时尽量保留着BASIC易懂的语法风格和易用性。这个版本新增加的功能已经数不清,最重要的几个是:
1、? 继承。至此,Visual Basic完成了向面向对象转变的道路。
2、? 共享成员。
3、? Try…Catch结构化异常处理。
4、? Delegate和Interface。
5、? 名称空间。
6、? 对自由线程的支持。
特别的是,Visual Basic. NET大大减少了Visual Basic语言的关键字,如GoSub、PSet等等。原先的Visual Basic有多达120个关键字,这给写程序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现在经过精简,Visual Basic脱下了这个沉重的包袱。
Visual Basic. NET现在是一门现代的、强壮的、面向对象的、简单的可视化开发语言。强大的语言功能吸引了很多开发者。历史是在不断重演的,Visual Basic. NET如今的处境和Visual Basic 4.0很相似,由于兼容性变差,人气也降低了。同时由于依附于.NET Framework,程序发布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现在国内使用Visual Basic. NET的人相对于Visual Basic 6.0来讲显得很少。但是凭借Visual Basic. NET强大的语言功能和MS的支持,Visual Basic. NET一定会显出它的光辉来。
2003-稳中求变的新版本
Visual Basic. NET 2003是一个相当稳重的版本,改变很少,但对小处有很多改进。首先Visual Basic 6.0升级向导做了很大改进,这给从老版本痛苦升级的人带来了更多一些的希望。其次在IDE方面,Visual Basic. NET 2003修正了许多错误,还让事件处理恢复了6.0的开发体验。语言方面只有两项改进:
1、? 在For、For Each语句中声明循环变量。
2、? 增加了数学移位运算符<<和>>。
在这个比较成熟稳定的新版本下,许多Visual Basic的爱好和开始重新了解Visual Basic. NET,社区里面也渐渐热闹起来。但是,有些使用C#的开发者坚持认为Visual Basic. NET是垃圾,尽管Visual Basic. NET拥有比C#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IDE。这说明不了解Visual Basic. NET成为它普及的最大障碍。
2005-完美主义的Visual Basic,能否再现辉煌?
为了让Visual Basic有最佳的开发体验,Visual Basic 2005的设计者绞尽了脑汁。这次Visual Basic 2005光语言上的改进就足以让Visual Basic的开发人员高兴一阵子。大家可以去看看我那篇介绍Visual Basic 2005新增功能的贴子。挑重要的列在下边:
1、? 泛型
2、? 运算符重载
3、? Partial Type
4、? 窗体的默认实例(让你用VB6的语法使用窗体)
5、? 语法的多种改进
6、? My关键字
现在用Visual Basic 2005只要一行代码就可以读写注册表、访问文件、读写串口、获取应用程序信息…… 用Visual Basic 2005完全可以称作享受开发。而泛型、运算符重载等功能又可以让Visual Basic的开发人员深入.NET Framework的全部功能,开发出最优秀的应用程序。
Visual Basic 2005预示着Visual Basic光明的前景,所有Visual Basic的爱好者和使用者都和我一起等待这个新版本吧。
C++编程语言历史========
C++是从C语言发展而来的,而C语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9年。 在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为DEC PDP-7计算机设计了一个操作系统软件,这就是最早的UNIX。接着,他又根据剑桥大学的Martin Richards设计的BCPL语言为UNIX设计了一种便于编写系统软件的语言,命名为B。B语言是一种无类型的语言,直接对机器字操作,这一点和后来的C语言有很大不同。作为系统软件编程语言的第一个应用,Ken Thompson使用B语言重写了其自身的解释程序。 1972—1973年间,同在贝尔实验室的Denis Ritchie改造了B语言,为其添加了数据类型的概念,并将原来的解释程序改写为可以在直接生成机器代码的编译程序,然后将其命名为C。1973 年,Ken Thompson小组在PDP-11机上用C重新改写了UNIX的内核。与此同时,C语言的编译程序也被移植到IBM 360/370、Honeywell 11以时VAX-11/780等多种计算机上,迅速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然而,C语言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类型检查机制相对较弱、缺少支持代码重用的语言结构等,造成用C语言开发大程序比较困难。为了克服C语言存在的缺点,贝乐实验室的Bjarne Stroustrup博士及其同事开始对C语言进行改进和扩充,将“类”的概念引入了C语言,构成了最早的C++语言(1983)。后来,Stroustrup和他的同事们又为C++引进了运算符重载、引用、虚函数等许多特性,并使之更加精炼,于1989后推出了AT&T C++ 2.0版。随后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ute)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一起进行了标准化工作,并于1998年正式发布了C++语言的国际标准ISO/IEC:98-14882。各软件商推出的 C++编译器都支持该标准,并有不同程序的拓展。 C++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特别适合于中型和大型的软件开发项目,从开发时间、费用到软件的重用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等方面,C++均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同时,C++又是C语言的一个超集,这就使得许多C代码不经修改就可被C++编译通过。
JAVA编程语言历史=========
Java,是一种可以编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由Sun(太阳微电子,Sun Microsystems)公司的James Gosling等人于1990年代初开发。它最初被命名为Oak,作为一种小家用电器的编程语言,来解决诸如电视机、电话、闹钟、烤面包机等家用电器的控制和通讯问题。由于这些智能化家电的市场需求没有预期的高,Sun放弃了该项计划。就在Oak几近夭折之时,随着Internet的发展,Sun看到了 Oak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广阔应用前景,于是改造了Oak,在1995年5月以"Java"的名称正式发布了。Java伴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而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Internet编程语言。
Java编程语言的风格十分接近C++语言。Java继承了C++语言面向对象技术的核心,舍弃了C++语言中的指针(以引用取代)、运算符重载、多重继承(以接口取代)等成分,增加了自动垃圾收集功能用于回收不再被引用的对象所占据的内存空间。在J2SE1.5版本中Java又引入了泛型编程、类型安全的枚举、不定长参数和自动装/拆箱等语言特性。
Java不同于一般的编译执行计算机语言和解释执行计算机语言。它首先将源代码编译成字节码,然后依赖各种不同平台上的虚拟机来解释执行字节码,从而实现了“一次编译、到处执行”的跨平台特性。不过,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Java程序的运行效率。
Sun公司对Java编程语言的解释是:Java编程语言是个简单、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性、健壮、安全与系统无关、可移植、高性能、多线程和动态的语言。
Java平台是基于Java语言的平台。这样的平台目前非常流行,因此微软公司推出了与之竞争的.NET平台以及模仿Java的C#语言。
目前Java提供以下三个版本:
J2ME(Java 2 Platform, Micro Edition):微型版的Java平台
J2SE(Java 2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标准版的Java平台
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企业版的Java平台
Java的历史:
1995年5月23日,Java语言诞生
1996年1月,第一个JDK-JDK1.0诞生
1996年4月,10个最主要的操作系统供应商申明将在其产品中嵌入JAVA技术
1996年9月,约8.3万个网页应用了JAVA技术来制作
1997年2月18日,JDK1.1发布
1997年4月2日,JavaOne会议召开,参与者逾一万人,创当时全球同类会议规模之纪录
1997年9月,JavaDeveloperConnection社区成员超过十万
1998年2月,JDK1.1被下载超过2,000,000次
1998年12月8日,JAVA2企业平台J2EE发布
1999年6月,SUN公司发布Java的三个版本:标准版、企业版和微型版(J2SE、J2EE、J2ME)
2000年5月8日,JDK1.3发布
2000年5月29日,JDK1.4发布
2001年6月5日,NOKIA宣布,到2003年将出售1亿部支持Java的手机
2001年9月24日,J2EE1.3发布
2002年2月26日,J2SE1.4发布,自此Java的计算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2004年9月30日18:00PM,J2SE1.5发布,是Java语言的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事件。为了表示这个版本的重要性,J2SE1.5更名为J2SE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