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打款是兩筆一起付的,銀行存款日記賬上可以只記一筆嗎
你好,銀行打款是兩筆一起付的,那銀行存款日記賬上如果是兩筆一起付,但是也是顯示兩筆的話,那是要記兩筆的,這樣子的話會更清晰一點
㈡ 請問這兩筆賬是怎麼回事呢
5401是工程施工的代碼
㈢ 面對一棵大樹,一位教授算了兩筆不同的賬.
【答案】:A
【答案解析】: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該教授的演算法二體現了大樹與自然界其他事物之間的緊密聯系,更體現了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故本題答案選A。
㈣ 算清兩筆賬,萌生感恩情 1000字左右作文
算清經濟賬 萌生感恩情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最近,南京財經大學公共管理系組織了一次「算經濟賬,念父母情」家長學生兩地書主題活動。
該活動分為4個階段:觀看反映兩代人親情的電影《和你在一起》;對全校大學生進行日常消費調查,了解在校大學生消費支出水平;對調查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核算出大學生培養的理論與實際成本;用書信的方式將算出的經濟賬和算賬過程中的心得告知家長。
大學生每小時培養成本為12.9元
「剛開始,我以為這只是學生會組織的一次普通活動,像平時的那些講座、趣味比賽一樣。」南京財經學院大一學生孫元飛說,去年11月29日下午,系團委通知他所在的公共管理系183名2006級新同學到專一報告廳看電影。
電影的名字叫《和你在一起》。「看了之後特感動,父子情深!」孫元飛說,「男生也有流淚的。」當同學們還沉浸於影片濃厚的親情氛圍時,系學生會的幾名幹事分頭將信封、郵票、一張特製的「賬單」和一封《告學生家長書》送到了他們手上。
現場的主持人是袁絫,她回憶說:「我的作用是導入活動主題,告訴大家此次『算經濟賬,念父母情』活動的緣由和意義。」同學們拿到的「賬單」由簡單的4張表格組成。第一張是家長投資表,分列出學費、書雜費、住宿費、生活費、電話費、交通費、上網費及其他費用的名目。剩下的3張分別為學習投資成本表、學習投資成本分析表、投資總成本分析表。
系團委書記要求大家:「好好計算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本,然後再寫封家信,告訴父母你們『算賬』之後的感受。」
兩天後,系學生會將統一收上來的183封學生家書寄了出去。12月3日至5日,系學生會開始到各宿舍進行走訪,因為成本投資表只是一個大致的公用表格,他們又指導同學們進行了一次核算,同時調查同學們的日常消費開支狀況。
「我校雖然是財經類學校,但很多同學的理財意識都相當淡漠。」活動負責人翁錢威介紹說,「這項活動進行之前,我們先做了一些調查。發現很多人對於自己的日常開支,都是一筆糊塗賬。」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當同學們把大學期間每年的花費細細列出時,許多同學發出了同樣的感嘆。
「開始我只是好奇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錢。」已經上大二的女生袁絫主動清算了自己的賬單:「每年學費4700元,書雜費及住宿費2500元。此外,父母每月固定給的生活費是1000元,每周回家爸媽又多少再添點兒,每月就有1500元左右可支配。我一個人一年要開銷兩萬多元!」
孫元飛看著自己的賬單說:「我家是農村的,條件差,所以平時還算節儉,可是一年下來也要花掉大約1.2萬元。」
按照每學年4700元學費、2500元書雜費及住宿費、4000元生活費、500元通訊費、500元交通費以及其他消費500元計算,每個家庭供一名大學生平均每年開銷高達1.27萬元。這是該校對全校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支出情況進行調查後,統計分析得出的結論。「我們的數據不可能是精確的,但是可以反映出大學生培養成本的大致狀況。」翁錢威說,這還僅僅是家庭承擔的部分大學生培養成本,如果再加上國家高等教育投資分攤到每名大學生的平均數1萬元/年,一個全日制在校大學生的實際培養成本高達2.27萬元/年。
如果按照一個學年10個月、每個月22個學習日、每個學習日學習時間8小時計算,每個大學生每小時的培養成本為12.9元。考慮到少數學生每個學習日的學習時間達不到8小時等因素,他的每小時培養成本甚至高達15~20元。
算賬算出的「震撼」
3天的走訪,讓這次活動的組織者歡欣鼓舞。不少同學算賬算出了「震撼」。
「算出的結果讓我感到吃驚。以前花錢都是無意識的,不知不覺錢就從手指縫里溜走了。像我光是通訊費每月就150元左右,閑來無事的時候還拿著手機『煲電話粥』。現在我開始學著計劃自己的支出了。」袁絫這樣描述自己的算賬心得。
在六樓孫元飛的宿舍,他算這筆賬算得有些激動:「我父親去世比較早,母親在家務農,還有一個弟弟在上高中,全家的年收入少得可憐,如果我逃一節課,就意味著我的母親白忙活好幾天,這樣的逃課成本何止是經濟賬,更是一筆良心賬啊!」他告訴記者:「算過這筆賬之後,我想我再不能浪費大學的寶貴時光了。」
本次活動的組織者之一陳偉平說,「我們開展這個活動,就是想讓同學們明白,逃課、上網聊天、打游戲等,浪費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學習時間,同時也消耗著巨額的培養成本。」
通過算賬受到震撼的同學不在少數。一名算出自己每月手機費高達315.14元的同學,用事實證明了這個活動對他的影響,「我這個月的話費已降到了115.23元。」一些女同學也開始主動保存超市購物的小票,記起了「日常開支流水賬」。許多同學還開始考慮自己的「學習與發展目標規劃」。
「對於自己一年花了多少錢,到底該怎樣降低學習和生活的成本,每個人的反思程度是不一樣的,但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觸動和收獲。只有從內心深處激發出感恩的念頭,才能實現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以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翁錢威說。
對同學的回訪結束後,翁錢威和他的同伴們又製作了一份社會調查表,在學校附近的一些工地、社區進行調研,了解家長們為大學生支付的教育成本以及這筆支出在家庭開支中的比重。
調查結果還在分析時,家長們的回信陸陸續續地到了。
遠在四川綿陽的李國安先生給女兒回信中說:「我很能理解你們系此次活動的初衷,它旨在讓你們這些莘莘學子知道:數載寒窗苦,但同時苦的還有父母。可是,父母對子女傾注的心血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如果不是用心去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即使搬一座金山,也未必就能得以報答。我們只希望所有的心血與付出能夠養育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大寫的人。」
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具體化
南京財經大學公共管理系團總支書記陸明峰表示,此次活動的出發點是使廣大學生形成強烈的責任感、自立及自尊意識,養成節儉的良好習慣,並希望同學們通過算經濟賬,及早認清自己4年的人生目標,珍惜時間,珍惜大學生活,以此回報家庭和社會。
對於此次活動的效果,陸書記說:「現在還不能明確地說活動已經取得了怎樣的成效,因為活動還遠遠沒有結束。此前的工作只能算作前期的准備,下一步,我們准備在寒假後邀請部分家長到學校來,就這個話題與學生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這項活動將是長效的。」
長期從事大學生思想教育研究的南京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胡連生教授說,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出世的那一天開始就成了家庭里的「太陽」,而家庭的其他成員則成了這顆「太陽」的「衛星」。「再苦不能苦孩子」似乎成了千萬個家庭的共同信念。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和氛圍里,他們中的一些人自覺或不自覺地養成了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而很少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慮一下自己的「所得」是否都是那麼「理所當然」,自己還應當為父母、為周圍的人付出一些什麼。
胡教授說,現在少數大學生中存在的迷戀網路、虛度光陰、不求上進等現象,從根本是上講,就是責任感缺失的外在表現。試想一下,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的人,怎麼會愛國家、愛集體、愛事業?
胡教授認為,當代大學生需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但空洞說教式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但難取得實際效果,還會引起大學生的反感。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需要通過諸如算賬、感恩這樣的活動,真正觸及大學生的靈魂深處,這樣的教育才能切實有效。
㈤ 管家婆如何計兩筆賬
如果你使用的是管家婆一般版本,只能通過建立多帳套來解決多公司的賬務問題,如果一定要在一套軟體裡面解決多公司的賬務,那要用管家婆
分銷ERP
A8就可以解決了。
㈥ 轉賬兩筆錢到賬順序
若是招行一卡通,同行轉賬:個人賬戶實時入賬,公司賬戶在賬號戶名全部匹配的情況下實時入賬,若不完全相符,則代理行會計將在一個工作日內入賬或退回,目前使用自助渠道(大眾版、手機銀行、專業版等)轉賬時若選擇次日提出模式,則次日0點提出,提出後實時到賬。跨行轉賬:「普通」到賬模式: 1-2個工作日內提出(遇周末節假日到賬時間順延),到賬時間取決於對方銀行的系統處理情況;「快速」到賬模式:一般2小時內到賬,具體到賬時間取決於對方銀行的系統處理情況;「實時」到賬模式:一般實時到賬。目前使用自助渠道(大眾版、手機銀行、專業版等)轉賬時若選擇次日提出模式,則0點以普通模式提出,預計1-2個工作日到賬。
㈦ 有趣的數學小故事,急急急急死了。
1、一天,小白兔去買菜,途中碰上了山羊大叔。只見山羊大叔愁眉苦臉還唉聲嘆氣,小白兔很納悶,問:「山羊大叔,你怎麼不高興啊?」「唉!別提了。我去狐狸開的菜店買了2千克芹菜,每千克8角,我給他2元錢,他只找回4分,你看,這是賬單: 我越想越不對,可又找不出毛病,你趕快幫大叔算算!」小白兔看完賬單,可氣壞了。「你這個狡猾的狐狸!我非治治你不可。山羊大叔,你在這等著,我去找他算賬。」
小白兔來到狐狸開的菜店,說:「老闆,芹菜多少錢1千克?給我來2千克!」狐狸皮笑肉不笑地邊說邊稱菜,「芹菜每千克8角錢。」稱完後,小白兔遞過2元錢,狐狸拿出紙和筆,准備算賬。小白兔說:「我來算!」一把奪過狐狸的紙和筆,邊說邊列豎式子,「每千克8角錢,就是0.8元,我給2元,用0.8元除2元,列成豎式子: 應找回4元錢。」狐狸聽後,尖叫一聲,「你是怎麼算的?!你只給我2元錢,卻要找回4元錢,還要了我2千克芹菜!」小白兔一把掏出山羊大叔的賬單,猛地摔在狐狸面前,「你又是怎樣給山羊大叔算的!」狐狸一看無奈地低下了頭。
小白兔為山羊大叔要回了狐狸多收的錢,高高興興地跟山羊大叔一起回家了。小朋友,你能說一說,上面的兩筆賬錯在哪裡嗎?
壞狐狸和三角形
雞媽媽孵出了四隻小雞,她又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四隻雞寶寶個個歡蹦亂跳,真是惹人喜愛;擔心的是壞狐狸會來偷吃雞寶寶。
為了防備壞狐狸來偷吃雞寶寶,雞媽媽找來許多木板和木棍搭了一間平頂小木房。雞媽媽想,有了房子就不怕壞狐狸來了。
深夜,田野靜悄悄的。月光下,一條黑影飛快地跑近了小木房。
「砰、砰!」一陣敲門聲把雞媽媽驚醒。「誰?」雞媽媽問。
「是我,是老公雞,快開門吧。」一種十分難聽的聲音在回答。
雞媽媽想,不對呀!老公雞出遠門了,需要好多天才能回來呢。另外,這難聽的聲音根本不是老公雞的聲音。雞媽媽大聲說:「你不是老公雞,你是壞狐狸,快走開!」
壞狐狸一看騙不成,就露出了猙獰的面目。他厲聲喝道:「快把小雞崽給我交出來!不然的話,我要推倒你的房子,把你們統統吃掉!」
雞媽媽心裡雖然害怕,嘴裡卻說:「不給,不給,就是不給!我的雞寶寶不能給你吃。」
壞狐狸大怒,使勁地搖晃平頂木房子,嚇得四隻小雞躲在雞媽媽的翅膀下發抖。搖了一會兒,房架傾斜了。房頂和牆之間露出個大縫子,一隻大狐狸爪子伸了進來,抓起一隻雞寶寶就跑了。
天亮了,小鳥飛來飛去在尋找食物。一陣哭聲,驚動了他們。
小黃雀問:「雞媽媽,你哭什麼呀?」
雞媽媽一邊哭一邊說:「我修了一個平頂木房,防備壞狐狸來偷吃雞寶寶。誰知平頂木房不結實,讓壞狐狸三推兩推給推歪了。壞狐狸搶起了一隻雞寶寶,嗚……」
啄木鳥說:「小喜鵲頂會蓋房子,還是請他來幫你蓋一座結實的房子吧!」
不一會兒,啄木鳥把喜鵲請來了。喜鵲說:「我只會搭窩,哪裡會蓋房子呀!」
「那怎麼辦?」大家犯愁了。
喜鵲說:「有一次我在大樹上,聽見樹下幾個建築工人說,三角形的房頂最結實。」
啄木鳥著急地說:「誰見過三角形是什麼樣子啊?」
喜鵲銜來三根樹枝,擺了一個三角形。
大家說:「就按這個樣子來蓋吧。」
小鳥們有的銜樹枝,有的銜泥,啄木鳥在木頭上啄出小洞,喜鵲用細枝條把木頭都綁起來。在太陽快落山的時候,一座三角形房頂的新房子蓋好了。
晚上,壞狐狸又來了。這次,他二話沒說,扶著木房子就拚命搖動起來。怪呀,今天晚上這個木房子怎麼搖不動了呢?!壞狐狸鼓足了勁再搖,還是絲毫不動。
天快亮了,壞狐狸狠狠地說:「現在就算饒了你們,明天我還要來,只要你們敢出來,我就吃掉你們!」
清晨,小鳥又看見雞媽媽在守著木房子發愁。
小山鷹問:「雞媽媽,你的木房子不是好好的嘛,你還愁什麼?」
雞媽媽說:「三角形的屋頂是比較牢靠,可是我們不能總呆在房子裡面呀!壞狐狸說我們一出來,他就要來抓雞寶寶。」
百靈鳥說:「我有個好主意,咱們幫雞媽媽在房子外面圍一圈木柵欄,再裝一個木柵欄門進出,這不就可以防備壞狐狸了嗎!」
大家都說這個主意好,於是一起動手築了一道木柵欄。他們還把上頭削尖了,防止壞狐狸跳進來。最後裝上一個長方形的木柵欄門。
傍晚,壞狐狸真的又來了。他看見雞寶寶在柵欄里又蹦又跳,饞得口水直流。壞狐狸圍著木柵欄轉了兩圈,發現還是搞毀柵欄門最容易。他兩只爪子扣著木柵欄門使勁地搖。結果,長方形的門變成了平行四邊形,露出了一個豁口。壞狐狸「噌」地一下跳了進去。要不是雞媽媽領雞寶寶趕快跑進了房子里,恐怕就要遭殃了。
壞狐狸走了。小喜鵲飛來說:「長方形的門容易變形,給它斜釘上一塊木板,變成兩個三角形就牢固多了。」
百靈鳥說:「咱們不能總是防備壞狐狸,咱們要這樣……這樣辦。」大家聽了非常高興,又忙了一陣子才離開。
壞狐狸沒吃著雞寶寶是不甘心的,他又悄悄地來了。他直奔木柵欄門,把門使勁搖晃。咦,這次怎麼搖不動了呢?狐狸使足了勁一搖,只聽「撲通」一聲掉進了陷阱里。陷阱底全是三角形的禾尖釘,狡猾的狐狸喪了命。
雞媽媽高興地說:「三角形用處可真大呀!」
3、報效祖國宏願------ 華羅庚的故事
同學們都知道,華羅庚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數學家。他僅有初中文憑,因一篇論文在《科學》雜志上發表,得到數學家熊慶來的賞識,從此華羅庚北上清華園,開始了他的數學生涯。
1936年,經熊慶來教授推薦,華羅庚前往英國,留學劍橋。20世紀聲名顯赫的數學家哈代,早就聽說華羅庚很有才氣,他說:「你可以在兩年之內獲得博士學位。」可是華羅庚卻說:「我不想獲得博士學位,我只要求做一個訪問者。」「我來劍橋是求學問的,不是為了學位。」兩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壘素數論,並就華林問題、他利問題、奇數哥德巴赫問題發表18篇論文,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向全世界顯示了中國數學家出眾的智慧與能力。
1946年,華羅庚應邀去美國講學,並被伊利諾大學高薪聘為終身教授,他的家屬也隨同到美國定居,有洋房和汽車,生活十分優裕。當時,不少人認為華羅庚是不會回來了。
新中國的誕生,牽動著熱愛祖國的華羅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棄在美國的優裕生活,回到了祖國,而且還給留美的中國學生寫了一封公開信,動員大家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顆愛中華的赤子之心:「朋友們!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雖然數學沒有國界,但數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
華羅庚從海外歸來,受到黨和人民的熱烈歡迎,他回到清華園,被委任為數學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從此,開始了他數學研究真正的黃金時期。他不但連續做出了令世界矚目的突出成績,同時滿腔熱情地關心、培養了一大批數學人才。為摘取數學王冠上的明珠,為應用數學研究、試驗和推廣,他傾注了大量心血。
據不完全統計,數十年間,華羅庚共發表了152篇重要的數學論文,出版了9部數學著作、11本數學科普著作。他還被選為科學院的國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學家的院士。
從初中畢業到人民數學家,華羅庚走過了一條曲折而輝煌的人生道路,為祖國爭得了極大的榮譽。
4、從一加到一百
高斯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手資料常來自高斯本人,因為他在晚年時總喜歡談他小時後的事,我們也許會懷疑故事的真實性,但許多人都證實了他所談的故事。
高斯的父親作泥瓦廠的工頭,每星期六他總是要發薪水給工人。在高斯三歲夏天時,有一次當他正要發薪水的時候,小高斯站了起來說:「爸爸,你弄錯了。」然後他說了另外一個數目。原來三歲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裡跟著他爸爸計算該給誰多少工錢。重算的結果證明小高斯是對的,這把站在那裡的大人都嚇的目瞪口呆。
高斯常常帶笑說,他在學講話之前就已經學會計算了,還常說他問了大人字母如何發音後,就自己學著讀起書來。
七歲時高斯進了 St. Catherine小學。大約在十歲時,老師在算數課上出了一道難題:「把 1到 100的整數寫下來,然後把它們加起來!」每當有考試時他們有如下的習慣:第一個做完的就把石板[當時通行,寫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師的桌子上,第二個做完的就把石板擺在第一張石板上,就這樣一個一個落起來。這個難題當然難不倒學過算數級數的人,但這些孩子才剛開始學算數呢!老師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錯了,因為還不到幾秒鍾,高斯已經把石板放在講桌上了,同時說道:「答案在這兒!」其他的學生把數字一個個加起來,額頭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卻靜靜坐著,對老師投來的,輕蔑的、懷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後,老師一張張地檢查著石板。大部分都做錯了,學生就吃了一頓鞭打。最後,高斯的石板被翻了過來,只見上面只有一個數字:5050(用不著說,這是正確的答案。)老師吃了一驚,高斯就解釋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對和為 101的數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由此可見高斯找到了算術級數的對稱性,然後就像求得一般算術級數合的過程一樣,把數目一對對地湊在一起。
5、有三個人去投宿,店主只剩下一個房間了,開價30元,三個人每人出了10元住下了。物價部門來檢查發現了店主多收了5元,因為一個房間一個晚上只需要25元,所以責令店主馬上還5元給那三個住客。店主拿出5元錢給服務員,叫服務員還給那三個人。服務員拿到錢在想,5元分給三個人,這是沒法分平均的,乾脆自己拿掉2元,剩下3元給他們三個,也讓他們好分。於是拿走2元,給了住客3元,每個住客拿回了1元。
問題來了,住客當初每人付了10元,服務員每人還了1元,也就是說,每個住客實際付了9元,三個客人應該是27元,如果加上服務員拿走的2元,那就是27+2=29元。那麼剩下的1元去哪裡了呢?
6、 上海人在某農村買東西,他問攤主,你這個方便麵多少錢一包啊?攤主說,3元。上海人又說,那給我拿一包。攤主給了他一包,這時上海人又問,那你的礦泉水多少錢一瓶呢?攤主說,1塊5一瓶。上海人說,這樣吧,拿這包方便麵換兩瓶礦泉水吧。攤主給他換了。他拿了兩瓶水不付錢就想走。攤主叫住他,說,給錢啊!上海人說,為什麼要給錢啊?攤主說,拿了東西要給錢啊!礦泉水的錢!!上海人說,礦泉水是方便麵換的!!攤主說,方便麵的錢也沒付啊!上海人說,方便麵我還給你了呀!說完就走了,攤主也沒有再攔,總覺得這裡面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7 、 一個農民在街邊賣螃蟹,一共十斤螃蟹,一斤100元,全賣了應該有1000元的營業額。這時路過一個上海人,上海人說,我喜歡吃蟹腳,我老婆喜歡吃蟹身,所以我要分開買,你把腳和身體掰開了賣給我,我都要了。於是,農民掰開了所有的腳。這時,上海人說了,腳的價格應該便宜點,腳就賣我20元一斤吧,身體就賣80元一斤,加起來正好100元一斤,沒錯!於是,農民稱了蟹腳,共4斤,收了80元;稱了蟹身體,共6斤,收了480元。上海人拿了這些蟹腳和蟹身體揚長而去,農民總覺得哪裡出問題了,但是說不出來。點一點錢,發現一共賣了560元,而不是應該的1000元。
㈧ 同一筆業務做了兩筆賬怎麼銷賬
用紅字做一張一模一樣的賬。有些是不能做相反分錄的,如果做相反分錄,說明又發生了一個相反的業務,並不代表業務減少了。
㈨ 二筆應收賬款!一筆多收了,應該怎麼做
設兩筆應收8000,實收了10000
借:銀行存款 10000
貸:應收賬款 8000
其他應付款 2000
㈩ 會計銀行存款沖正做了兩筆賬,一黑一紅,我該怎麼做銀行存款日記賬啊
一般這種情況應該是之前付的款項被退回,然後又重新支付
日記賬做兩筆:一筆借方收到,註明付XX款退回;一筆貸方支付,註明重新付XX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