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中對於圖形界面以及多媒體的相關操作比較容易實現。而且對於大多數
手機
用戶來說,他們主要也就是根據這些方面的功能來對系統那個進行修改。我們可以通過本文介紹的Android多媒體框架的源碼解讀,來具體分析一下這方面的基本知識。
Android多媒體框架的代碼在以下目錄中:external/opencore/。這個目錄是Android多媒體框架的根目錄,其中包含的子目錄如下所示:
* android:這裡面是一個上層的庫,它基於PVPlayer和PVAuthor的SDK實現了一個為Android使用的Player和Author。
* baselibs:包含數據結構和線程安全等內容的底層庫
* codecs_v2:這是一個內容較多的庫,主要包含編解碼的實現,以及一個OpenMAX的實現
* engines:包含PVPlayer和PVAuthor引擎的實現
* extern_libs_v2:包含了khronos的OpenMAX的頭文件
* fileformats:文件格式的據具體解析(parser)類
* nodes:編解碼和文件解析的各個node類。
* oscl:操作系統兼容庫
* pvmi: 輸入輸出控制的抽象介面
* protocols:主要是與網路相關的RTSP、RTP、HTTP等協議的相關內容
* pvcommon:pvcommon庫文件的Android.mk文件,沒有源文件。
* pvplayer:pvplayer庫文件的Android.mk文件,沒有源文件。
* pvauthor:pvauthor庫文件的Android.mk文件,沒有源文件。
* tools_v2:編譯工具以及一些可注冊的模塊。
Splitter的定義與初始化
以wav的splitter為例,在fileformats目錄下有解析wav文件格式的pvwavfileparser.cpp文件,在nodes目錄下有pvmf_wavffparser_factory.cpp,pvmf_wavffparser_node.h, pvmf_wavffparser_port.h等文件。
我們由底往上看,vwavfileparser.cpp中的PV_Wav_Parser類有InitWavParser(),GetPCMData(),RetrieveFileInfo()等解析wav格式的成員函數,此類應該就是最終的解析類。我們搜索PV_Wav_Parser類被用到的地方可知,在PVMFWAVFFParserNode類中有PV_Wav_Parser的一個指針成員變數。
再搜索可知,PVMFWAVFFParserNode類是通過PVMFWAVFFParserNodeFactory的CreatePVMFWAVFFParserNode()成員函數生成的。而CreatePVMFWAVFFParserNode()函數是在PVPlayerNodeRegistry::PVPlayerNodeRegistry()類構造函數中通過PVPlayerNodeInfo類被注冊到Oscl_Vector<PVPlayerNodeInfo, OsclMemAllocator> 的vector中,在這個構造函數中,AMR,mp3等node也是同樣被注冊的。
由上可知,Android多媒體框架中對splitter的管理也是與ffmpeg等類似,都是在框架的初始化時注冊的,只不過Opencore注冊的是每個splitter的factory函數。
綜述一下splitter的定義與初始化過程:
每個splitter都在fileformats目錄下有個對應的子目錄,其下有各自的解析類。
每個splitter都在nodes目錄下有關對應的子目錄,其下有各自的統一介面的node類和node factory類。
播放引擎PVPlayerEngine類中有PVPlayerNodeRegistry iPlayerNodeRegistry成員變數。
在PVPlayerNodeRegistry的構造函數中,將 AMR, AAC, MP3等splitter的輸入與輸出類型標示和node factory類中的create node與release delete介面通過PVPlayerNodeInfo類push到Oscl_Vector<PVPlayerNodeInfo, OsclMemAllocator> iType成員變數中。
當前Splitter的匹配過程
PVMFStatus PVPlayerNodeRegistry::QueryRegistry(PVMFFormatType& aInputType, PVMFFormatType& aOutputType, Oscl_Vector<PVUuid, OsclMemAllocator>& aUuids)函數的功能是根據輸入類型和輸出類型,在已注冊的node vector中尋找是否有匹配的node,有的話傳回其唯一識別標識PVUuid。
從QueryRegistry這個函數至底向上搜索可得到,在android中splitter的匹配過程如下:
android_media_MediaPlayer.cpp之中定義了一個JNINativeMethod(java本地調用方法)類型的數組gMethods,供java代碼中調用MultiPlayer類的setDataSource成員函數時找到對應的c++函數
1.{"setDataSource", "(Ljava/lang/String;)V", (void *)
android_media_MediaPlayer_setDataSource},
2.static void android_media_MediaPlayer_setDataSource
(JNIEnv *env, jobject thiz, jstring path)
此函數中先得到當前的MediaPlayer實例,然後調用其setDataSource函數,傳入路徑
3.status_t MediaPlayer::setDataSource(const char *url)
此函數通過調getMediaPlayerService()先得到當前的MediaPlayerService, const sp<IMediaPlayerService>& service(getMediaPlayerService());
然後新建一個IMediaPlayer變數, sp<IMediaPlayer> player(service->create(getpid(), this, fd, offset, length));
在sp<IMediaPlayer> MediaPlayerService::create(pid_t pid, const sp<IMediaPlayerClient>& client, const char* url)中
調status_t MediaPlayerService::Client::setDataSource(const char *url)函數,Client是MediaPlayerService的一個內部類。
在MediaPlayerService::Client::setDataSource中,調sp<MediaPlayerBase> MediaPlayerService::Client::createPlayer(player_type playerType)
生成一個繼承自MediaPlayerBase的PVPlayer實例。
『貳』 Android開發 HashMap如何排序中文
HashMap排序是數據結構與演算法中常見的一種排序演算法。本文即以Android平台為例來實現該演算法。
具體代碼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String, Integer> map = new HashMap<String, Integer>(); map.put("lisi", 5); map.put("lisi1", 1); map.put("lisi2", 3); map.put("lisi3", 9); List<Map.Entry<String, Integer>> infoIds = new ArrayList<Map.Entry<String, Integer>>( map.entrySet());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 for (int i = 0; i < infoIds.size(); i++) { String id = infoIds.get(i).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id); } // 排序 Collections.sort(infoIds, new Comparator<Map.Entry<String, Integer>>() { public int compare(Map.Entry<String, Integer> o1, Map.Entry<String, Integer> o2) { return ( o1.getValue()-o2.getValue()); }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後--------------"); for (int i = 0; i < infoIds.size(); i++) { Entry<String,Integer> ent=infoIds.get(i); System.out.println(ent.getKey()+"="+ent.getValue()); }}
『叄』 android加密演算法有哪些
android中用的到加密:
Https編程 :應該是使用帶安全的網路協議處理。除非你本地需要加密
2.數據簽名:混淆代碼和防二次打包的APK加密技術
3.對稱加密:可以先將數據通過某種加密方式加密發送到伺服器端,然後伺服器端再解密 ,項目中除了登陸,支付等介面採用rsa非對稱加密,之外的採用aes對稱加密
4.非對稱加密====支付寶
數字摘要是指通過演算法將長數據變為短數據,通常用來標識數據的唯一性,是否被修改,常用的加密演算法有md5和sha1兩種,如Android的App簽名也是用的這兩種演算法。
由於以上兩種生成數字摘要的演算法都是不可逆的,對於可逆的加密演算法中,按照密鑰的數量和加密規則一半分為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兩類:
對稱加密:
密鑰可以自己指定,只有一把密鑰,如果密鑰泄漏數據就會暴漏;
常用的對稱加密演算法有DES和AES兩種;
特點是加密速度快,但是缺點是安全性低,因為只要密鑰暴漏,數據就可以被解密。
非對稱加密的特點:
常見的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是RSA;
他有兩把密鑰,且是由程序生成的,不能自己指定;
特點是加密速度比較慢,但是安全性比較高;
加密和解密的規則是:公鑰加密只能私鑰解密,私鑰加密只能公鑰解密;
『肆』 安卓開發對演算法的要求高嗎
主要看你開發什麼項目,如果只是信息類的,則基本沒演算法要求。一般如果涉及開發游戲、手機安全、查找坐車或查找合理出行路線方案的100%要會演算法才能實現的出來。比如游戲通常會涉及人工智慧演算法,查找坐車路線會涉及非線性結構演算法(如 連通圖,最小成生樹演算法 等)
『伍』 android 面試,演算法題。
final int size = data.length;
for(int i = 0; i< size; i++){
if(data[i] == 0xffffffff)
data[i] = 0x80ffffff;
}
不知道你是不是這個意思。
『陸』 開發一個完整android app 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這個問題有些籠統,一個完整的app有簡單有復雜,不同的app應用功能的差異也導致不同的技術實現或者演算法模型。大體來說,一個app從設計到最終實現需要懂得以下幾個必要方面:
1、前期需求規劃與信息、交互設計——需要制定出一個完整的需求文檔,功能文檔,流程圖,時序圖。
2、交互設計、UI設計——設計出基本且完善的原型圖和app基礎的交互設計效果,之後再根據這些設計出完整的UI界面並學會切圖,一些需要做自適應的素材圖片需要做點9patch。 這里還需要懂得px,pt和dp之間的換算,屏幕密度的換算和相互之間的系數,以便app能完美適應不同解析度設備。其中交互設計需要懂得很多人機操作的技巧經驗,掌握Axure等交互工具的使用,UI設計需要掌握Photoshop和Illustrator等操作。
3、使用ADT之類的開發環境進行app開發,最基本的也得掌握java語言,熟悉android環境和機制,這裡面涉及面廣,請根據項目自行學習相關知識。
4、如果不是單機版的app,需要用到伺服器,那還得掌握WebService相關知識和開發語言,常用的有ASP.Net,PHP,JSP等。
5、熟悉並能開發資料庫。
6、某些功能需要做演算法,這還需要一定得專業知識,尤其是數學基礎。
7、熟悉API介面開發,這里包括自行開發API的能力以及調用第三方API的經驗。
8、熟悉TCP/IP,socket等網路協議和相關知識。
9、熟練掌握App發布的流程,真機調試技巧,證書,打包,上架。
App開發其實不一定適合一個人搞,太費勁,除非是一個單機版的小應用,或者利用現成的api開發簡單的第三方應用,否則還是讓一個團隊來完成各自擅長的領域。
『柒』 android開發需要會演算法么
1、任何編程你都可以不會演算法。不過不會演算法、不會自己寫演算法的不是合格的軟體工程師。未來你過不了演算法這關,你在開發行業可以說徹底廢了。
2、你如果你不做游戲開發、復雜的軟體開發、框架設計、復雜的後台設計。你可以不會演算法。不過這樣的代碼寫出來、性能可能會很低、可能會累死。
3、我對演算法的理解:計算方法、簡便方法。
『捌』 做安卓開發需要學習什麼演算法
演算法不分平台和語言,做安卓需要的演算法跟別的沒什麼不同。
『玖』 Android開發 HashMap如何排序
HashMap排序是數據結構與演算法中常見的一種排序演算法。本文即以Android平台為例來實現該演算法。
具體代碼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String, Integer> map = new HashMap<String, Integer>(); map.put("lisi", 5); map.put("lisi1", 1); map.put("lisi2", 3); map.put("lisi3", 9); List<Map.Entry<String, Integer>> infoIds = new ArrayList<Map.Entry<String, Integer>>( map.entrySet());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 for (int i = 0; i < infoIds.size(); i++) { String id = infoIds.get(i).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id); } // 排序 Collections.sort(infoIds, new Comparator<Map.Entry<String, Integer>>() { public int compare(Map.Entry<String, Integer> o1, Map.Entry<String, Integer> o2) { return ( o1.getValue()-o2.getValue()); }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後--------------"); for (int i = 0; i < infoIds.size(); i++) { Entry<String,Integer> ent=infoIds.get(i); System.out.println(ent.getKey()+"="+ent.getValue()); }}
『拾』 安卓開發需要學什麼
安卓開發需要學:
一、應用程序
Android以Java為編程語言,使介面到功能,都有層出不窮的變化,其中Activity等同於J2ME的MIDlet,一個 Activity 類負責創建視窗,一個活動中的Activity就是在 foreground(前景)模式,背景運行的程序叫做Service。
二、中介軟體
操作系統與應用程序的溝通橋梁,並用分為兩層:函數層(Library)和虛擬機(Virtual Machine)。 Bionic是 Android 改良libc的版本。
Android 同時包含了Webkit,所謂的Webkit 就是Apple Safari瀏覽器背後的引擎。Surface flinger 是就2D或3D的內容顯示到屏幕上。Android使用工具鏈(Toolchain)為Google自製的Bionic Libc。
三、硬體抽像層
Android 的 HAL(硬體抽像層)是能以封閉源碼形式提供硬體驅動模塊。HAL
的目的是為了把 Android framework 與 Linux kernel 隔開。
讓 Android 不至過度依賴 Linux
kernel,以達成 kernel independent 的概念,也讓 Android framework
的開發能在不考量驅動程序實現的前提下進行發展。
四、編程語言
Android 是運行於 Linux kernel之上,但並不是GNU/Linux。因為在一般GNU/Linux 里支持的功能,Android 大都沒有支持。
包括Cairo、X11、Alsa、FFmpeg、GTK、Pango及Glibc等都被移除掉了。Android又以bionic 取代Glibc、以Skia 取代Cairo、再以opencore 取代FFmpeg 等等。
五、安全控制
目前Android 的 Linux kernel控制包括安全(Security),存儲器管理(Memory Managemeat),程序管理(Process Management),網路堆棧(Network Stack),驅動程序模型等。
下載Android源碼之前,先要安裝其構建工具Repo來初始化源碼。Repo 是 Android 用來輔助Git工作的一個工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android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