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mallat分解演算法

mallat分解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8-26 19:10:40

A. 有哪位大俠能告訴我:Haar小波和mallat演算法的關系是什麼謝謝~~

mallat演算法對信號進行分解與重構的演算法,它本身並沒有涉及具體的小波函數。而Haar小波是一種可以用於信號分解與重構的小波函數,在Mallat演算法中可以選擇使用haar小波作為小波函數。

B. 什麼是Mallat演算法

小波變換的多解析度分析(或多尺度分析)是建立在函數概念上的理論,多解析度分析(Multiresolution Analysis,MRA)概念是由 S.Mallat和 Y.Meyer 在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礎上於1986年提出的,從空間的概念上形象的說明了小波的多解析度特性,隨著尺度由大到小變化,在各尺度上可以由粗到細的觀察圖像的不同特徵。在大尺度時,觀察到圖像的輪廓,在小尺度的空間里,則可以觀察圖像的細節。
1989年,Mallat在小波變換多解析度分析理論與圖像處理的應用研究中受到塔式演算法的啟發,提出了信號的塔式多解析度分析與重構的快速演算法稱為馬拉特(Mallat)演算法。

C. 關於小波分解的濾波器理解

嘿嘿,這問題問的!對於第一個問題,因為DWT使用了mallat演算法,這才和濾波器組聯系了起來,而你第二句話(小波系數表徵......)那是CWT理論對小波系數的說明,兩者就不是一個體系的東西(一個是數學,一個是信號處理)。別聽書上說DWT就是CWT離散了得到的,那是它沒法講清問題,實際上二者實現的方法完全不同,除了都有「小波」之外其它的都不相同;卷積和內積本來就是一回事,一個連續一個離散,一個是全部定義域,一個是局部定義域嗎。「應該是濾波後的時域信號啊」這句話是對的呀,有啥可問的!本來小波變換就不是純頻域的變換,確切地講是小波域的東西,這種變換的好處就是有時域的信息,你濾波後不就是時間信息同時又有DWT某層的尺度信息嗎(這種尺度與頻域信息有關聯,所以可以說小波變換在時、頻兩域都有信息)。
第二個問題,mallat建立的演算法就是要空間的能量守恆的,細節和逼近的和是原始信號,如果不進行下采樣,從能量的角度是不守恆的,因為光靠卷積運算是有多餘的點的,不進行下采樣,這樣的細節(小波空間)和逼近(尺度空間)是有交集的這樣就違背了mallat演算法的前提,必須在卷積過後在隔點取樣去掉近一半的點才才能近似滿足mallat演算法的前提,DWT才能得以實際應用。

有些問題你得理一理,別把數學概念和信號處理的概念對立起來,它們有時候只是概念不同,算出來的東西卻是相同的,所以人們才用濾波器的方法實現計算,因為它比單純的數學計算簡單。

D. matlab中,利用Mallat 演算法的離散小波系數到底應該是指什麼

暈!網路為啥又在抄襲俺滴回答了。

看文獻的表述就知道是一外行寫滴文章,表述不清,貌似完全不太了解小波哦。對於DWT,j是層數、階數,哪裡是CWT中的尺度,這倆是要換算滴,

matlab是開源軟體,幫助又非常詳細,類似這種問題你做個實例就能解答自己提的問題了。

[C,L]=wavedec這種一維DWT函數格式,其結果是得到CL組構,C將存放所有各層小波細節系數外加最高層小波逼近系數(這就是一個完整的mallat分解結構),但C將是所有這些系數合成滴一個數組,你不知道哪些數據是你要滴那數據,所以發明了L數組用來告訴你各層細節和最高層逼近到底是多少個數據(即數據滴個數),以便你可以用appcoef或detcoef從C中取出這些系數。

對於除了最高層小波逼近系數滴其它低層逼近系數,它們是不在C中滴,要通過最高層小波逼近系數用dwt函數計算滴,所以appcoef函數的格式中比detcoef函數多了wname一項,這樣通過二尺度方程和該小波基滴濾波器就能計算其它低層逼近系數了。

對於這些系數,各層系數之間個數都不等,大約相差一半,所以通常用系數單支重構(wrcoef )後的細節和逼近來進行處理分析,所以不知你那白痴作者是如何計算方差滴,貌似不知小波系數和小波系數重構結果是兩回事。

E. mallat演算法的介紹

mallat演算法是由 S.Mallat和 Y.Meyer 在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礎上於1986年提出的,從空間的概念上形象的說明了小波的多解析度特性,隨著尺度由大到小變化,在各尺度上可以由粗到細的觀察圖像的不同特徵的一種演算法。

F. 怎樣利用小波信號重構濾除特定波段

問的很有意思,都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如同問米飯和面條的區別一樣,本就不是一個東西,當然有區別,還問個啥?
在DWT或SWT中,小波分析主要使用mallat演算法,通常通過由四個濾波器組成的濾波器組來完成對信號的分解和重構,將信號分為低頻逼近和高頻細節信息。分解的結果得到無量鋼的小波系數(得到小波細節和逼近的小波系數),由分解高通(帶通)濾波器和低通濾波器完成。再由這些小波系數重構得到帶有量綱的實際信號結果(相當於小波逆變換,由系數得到細節和逼近的結果),由重構高通(帶通)濾波器和低通濾波器完成。
對於正交小波,重構低通、高通濾波器恰好是分解低通、高通濾波器的逆序。對於雙正交小波,這種關系並不成立。但是,Mallat演算法仍可以操作雙正交小波變換,也就是說可以用不同長度的濾波器來進行小波變換的分解和重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bior小波族,可以用一種長度的濾波器分解,用另一種長度的濾波器重構,這也正是這個演算法如此著名之處。
用[Lo_D,Hi_D,Lo_R,Hi_R] = wfilters('wname')即可得到高低通分解和重構濾波器的序列,你可以參看matlab的幫助文檔。
在功能方面,從原理和使用起來與普通的濾波器沒啥不同,只是加入了要符合小波理論調整和限制的東西,主要是有了濾波器組的概念,成對出現的濾波器,在分離和重構信號方面在數學和信號處理方面更精準,效果更好,更符合泛函空間那一套東西。普通濾波器在構建的時候可沒有考慮這么完備的數學問題,所以差別就在數學理論方面,從而導致小波分析所用的濾波器組在信號處理方面的效果更好。功能強,是強在小波理論在濾波器設計之初的作用,而不是用法上與普通的濾波器有啥不同。

G. 小波變換的分解與重構

具體流程可參看matlab關於DWT滴幫助文檔,有非常詳細滴流程,許多參考資料都是其翻譯而來;具體各小波滴濾波器組數值可以使用matlab中wfilters函數很方便得到;具體如何構造低、高通分解濾波器組和低、高通重構(綜合)濾波器組,是比較麻煩滴事情,可參考一下科學出版社出版《小波理論 演算法與濾波器組》一書。Bitte sehr, alles gute!

H. Mallat演算法

6.9.1.1 尺度空間的有限分解

MRA框架表明f(t)∈L2(R)可分解為無窮個小波分量的直和,但在實際應用中,僅知道f(t)的近似函數。為不失一般性,可假設原信號是在a=1或j=0的解析度下測得的,用f0(t)表示,它屬於子空間V0。而子空間V0又可分解成兩個子空間。因此,在MRA框架下理解為f0(t)∈V0,這樣就有如下的尺度空間的有限分解表現

V0=V1⊕W1=(V1⊕W1)⊕W0=(V2⊕W2)⊕W1

=(Vj⊕Wj)⊕Wj-1⊕Wj-2⊕…⊕W1

=VJ+WJ⊕WJ-1⊕WJ-2⊕…⊕W1

其中子空間及分量分別為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V0的有限分解關系僅是MRA無窮分解中的一部分。因此,就子空間而言、就函數分量而言以及就頻率范圍而言,有限分解的含義都與MRA相同。例如,V0中的元素f0(t)是有限頻率范圍的,fJ(t)∈VJ是f0(t)的最低頻表現,Wj中元素δj(t)是具有特定帶寬的,它們互不重疊,這些頻帶的總和就是f0(t)的頻率范圍。

為了數字計算和分析處理的目的,需要將fj(t)和δj(t)用離散數據來表示。顯然,{cjk}∈l2是合適的,因為

表明fj(t)∈Vj和{cjk}∈l2是一一對應的,或者說利用{cj,k}就一定可恢復fj(t)。根據同樣的理由,可用數據{dj,k}∈l2來表示δj(t)∈Wj,這類數據{cj,k}和{dj,k}對應著特定的離散表現,j表示尺度方面的2進制規則離散,k表示整節點標記的時移離散。

6.9.1.2 分解演算法

分解演算法要實現的目標是:在{φ(t-k)}是標准正交基條件下,已知{cj-1,k}、{hk}和{gk},求出{cj,k}和{dj,k}。

ψ(t)關於φ(t)的兩尺度關系式(6-95)提供了一條由尺度函數φ(t)構造母小波ψ(t)的途徑。根據尺度函數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和小波函數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得到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用l取代2k+l,上式成為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計算f(t)∈L2(R)與上式兩端的內積,便得到如下計算小波級數系數的一個公式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式中cj-1,l=<fj,φj-1,l>=<f,φj-1,l>是信號f(t)與φj-1,l(t)的內積,即cj,l=<f,φj,l>。信號在Vj的正交投影

,將兩尺度關系式的φj,k(t)代入定義式φj,k(t)=2-j/2φ(2-jt-k),有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由此可以計算f(t)與φj,k(t)的內積,即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在數學上,fj(t)是平方可積連續函數,它是L2(R)的元素;cj,l(l∈Z)是平方可和序列,它是平方可和序列矢量空間l2(Z)中的元素。

說明fj(t)與cjk(k∈Z)有等效對應關系,在數學上稱l2(Z)與L2(R)之間存在著同構關系。顯然,cj,k比fj(t)更適合於在計算機上運算。cj,k稱為在分辨2j下的f(t)離散逼近,因此,可以把f0(tk)=f(tk)的采樣值作為{cj,k}的初始數據,即{c0,k}={f(tk)}。

綜合式(6-109)和(6-110),得到一般的分解公式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式(6-111)的實現過程如圖6-26所示,每個尺度j所存儲的數據{cj,k}都是按整數編號的。以j尺度層為基礎來觀察j-1尺度層,j尺度層的采樣節點編號k對應著j-1尺度層上編號為2k的采樣節點,或者說。j-1尺度的采樣節點是在j尺度采樣節點基礎上均勻加密的結果;若以j-1尺度層為基礎來觀察j尺度層,則j-1尺度層上隔2取樣(「隔1取1」)的節點正好對應著j尺度層上的采樣節點。圖6-26表明了由j-1尺度向j尺度的變換過程,{hk}可看做濾波器的單位沖激響應(權系數)。假設{hk}僅有6個元素,則式(6-111)所表明的變換過程相當於把{h-2,h-1,h0,h1,h2,h3,}作為權值,其中心點h0對准{cj,k}後再作加權平均,即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這一實現過程是非常快捷的,相當於先計算序列cj-1k(k∈Z)與

的卷積,然後抽取偶數下標(隔1抽1)的卷積結果,即得到逼近級數的系數cj,k(k∈Z)。

圖6-26 分解演算法計算{cj,k}示意圖

圖6-26雖然僅表明由{cj-1,k}計算{cj,k}的變換過程,它同樣也表明了由{cj-1,k}計算{dj,k}的變換過程,只不過要將{hk}換成{gk}而已。對正交小波而言,gk=(-1)kh-k+1是由{hk}決定的。

由c0,k開始,利用式(6-111)進行迭代運算,陸續計算出c1,k、c2,k等等,與此同時,利用c0,k、c1,k、c2,k等值,同樣不斷計算出d1,k、d2,k等小波級數系數值。

式(6-111)所表明的計算過程由運算元表示會更簡單些。記Aj={cj,k},Dj={dj,k}。記運算元H:l2➝l2,其運算意義如式(6-111)的第1式所示,即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同樣,記運算元G:l2➝l2,其運算意義如式(6-111)的第2式所示,即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採用運算元表示後,式(6-111)所表明的分解演算法結構如圖6-27所示。它表明

Aj=HjA0;Dj=GHj-1A0

即A0經H運算元j次作用後即可獲得Aj,A0經H運算元j-1次作用後再經G運算元作用1次即可獲得Dj

圖6-27 分解演算法結構示意圖

圖6-27還表明,只要在細密采樣間隔的尺度層次上給定A0,就可利用分解演算法快速地獲得較粗采樣間隔尺度層上的有關數據Aj和Dj(0<j≤J)。假設實際問題中A0有N個數據,則2尺度層上的A1和D1各有N/2個數據,依此類推;還假設{hk}和{gk}分別有M個數據;那麼,用A0計算A1和D1共需2MN/2次運算,從2到3尺度層共需2MN/4次運算,依此類推可知,要得到Aj和Dj(0<j≤J)共需2MN(2-1+2-2+…2-J)次運算。由此可見,分解演算法是快速的。

原信號f0(t)具有下列唯一分解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δj是信號在Wj(j=1,2,…,J)各子空間上的正交投影,它們是從一個較精細的逼近變成較粗略的逼近(兩個逼近的解析度相鄰近)時所丟失的信息,即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可將這一不斷降低逼近解析度的過程看成是「一層又一層地把信號進行剝皮」的過程。當J選得足夠大時,「剝」下來的信息總和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足夠多,將足以精確表示原信號f0(t),而最終的逼近信號fJ(t)的解析度已經非常低,這樣反而可以把式(6-113)當成原信號的估計,而把fJ(t)看成是估計誤差。這就是說,用小波級數在所有解析度下的全部系數(j=1,2,…,J)來代替原信號,其誤差fJ(t)可以任意小。按照這種解釋,式(6-111)演算法就是將f0(t)的信息(c0,k是它的離散表示)表示成c1,k~cJ,k等信息和一個估計誤差(實際上它是在解析度最低即2J下的逼近)cJ,k。這一過程實際上是在一次又一次地改變著正交基(或子空間)。

6.9.1.3 信號重構演算法

重構演算法是分解演算法的逆過程。此時已知數據{cj,k}和{dj,k}(0≤j≤J),希望利用這些數據快速准確地重構出原始數據。

一般而言,相鄰兩解析度下的逼近信號存在著下列關系: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計算上式左右兩端與φj-l,k(t)的內積,得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為了便於討論運算過程,在上式中令m=p-2k,所以信號重構公式為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根據式(6-115)計算{

}的過程見圖6-28所示。為了理解式(6-115)和圖6-28所示的計算過程,應注意下面兩點:一是j-1尺度層偶數編號的采樣點對應著j尺度層上的采樣點,二是示意圖中假設{hk}的有限數據為{h-2,h-1,h0,h1,h2,h3,}。

可以看出,計算{

}可分為兩步進行: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第一步計算j-1尺度層上的偶數編號采樣點處的{

},此時可對j尺度層采樣節點循序推進,所用數據為{h-2,h0,h2,},按公式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計算出j-l尺度層上偶數編號節點處的相應值。

第二步計算j-1尺度層上的奇數編號的采樣點處的{

},其循序推進過程仍同於第一步,但需另用{h3,h1,h-1},且按公式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圖6-28也表明了式(6-115)中{djk}計算{

}的過程,此時要採用{gk},計算式應為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為了更清楚地表明{cj,p}和{dj,p},0≤ j≤J-1重構{c0,p}的關系,與前述的分解情況一樣,記Aj={cj,p},Dj={dj,p},採用運算元的記號H*:l2➝l2,其運算意義為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記G*:l2➝l2,其運算意義為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在這些重構運算元意義下,式(6-115)可表示為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於是從尺度層j=J到尺度層j=0的重構演算法過程可用圖6-29表示。重構演算法也是快速的,現估計其計算量。設{hm}和{gm}分別有M個數據,0尺度層{cj,0}有N個數據,則尺度層1上{cj,1}有N/2個數據,用{c1p}計算{

}的偶節點值和奇節點值分別需要(M/2)N/2次運算;由{c1p}計算{

}共需MN/2次運算;{d1p}計算{

}也需MN/2次運算;由1尺度層數據重構0尺度層數據共需MN次運算。可依此類推出其它相鄰尺度層之間採用重構演算法的運算量,最後,得總運算量為

2MN(2-1+2-2+…2-J

圖6-29 信號重構演算法示意圖

圖6-30所示的是信號分解與重構演算法的計算流程示意圖,圖中的「

」表示「按因子2抽取」或「隔1抽1」運算。符號「

」表示,「按因子2內插」或「兩相鄰樣本間內插一個零樣本」。輸入是c0,k,相當於原信號的離散表示;輸出是不同尺度下的小波級數系數cj,k(j∈Z)以及信號在子空間VJ的正交投影cJ,k。這是在做信號分析,其分解公式見(6-111)。與此相反,當輸入是dj,k(j∈Z)和cJ,k,輸出是c0,k時,為信號重建或合成,此時有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將合成與分析演算法合起來畫成圖6-30所示的形式,稱之為Mallat演算法。

圖6-30 信號分解與重構演算法示意圖

6.9.1.4 Mallat演算法實現中的一些問題

Mallat演算法是一種純數字的快速遞推演算法,在使用Mallat演算法時,有一些具體問題需引起注意。

(1)對正交尺度函數φ(t)而言,Mallat演算法中僅需數據{c0,k}和{hk}可進行快速的分解和重構遞推運算。要存儲的數據為{cJ,k}和{dj,k},0<j≤J,這些有用的數據的存儲量等於{c0,k}的數據存儲量。特別值得強調的是,Mallat演算法中隱含著兩類關系,一類是關於多分辨分析方面的,例如對0<j≤J,有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fj-1(t)=fj(t)+δj(t)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另一類關系是由於尺度函數φ(t)平移正交性產生的,例如

cj,k=<f,φj,k>;dj,k=<δj,ψj,k

gk=(-1)kh-k+1,0<j≤J

Mallat演算法正是利用了這些關系,在演算法實施過程中不需尺度函數φ(t)和小波函數ψ(t)的具體形式,只要求它們存在並找出{hk},就可以順利地進行分解和重構處理了。因此,只要查得正交尺度函數雙尺度方程的傳遞系數{hk},就可以應用Mallat演算法了。

順便指出,如果尺度函數φ(t)(例如樣條函數)不是平移正交的,它雖然可以生成MRA,但由此構造出的樣條小波ψ(t)僅關於尺度正交,沒有平移正交性。此時

地球物理信息處理基礎

所以Mallat演算法不再適用,必須另行推導相應的分解和重構演算法。

(2)初始數據{c0,k}的選用,在正交小波分解中,φ(t)是正交尺度函數,0尺度層上的展180開系數{c0,k}=<f(t),φ0,k(t)>,用復雜的計算來確定初始數據{c0,k}是不合算的,應採用變通處理辦法,即簡單採用{c0,k}={f(tk)},用細尺度層上的采樣值作為初始數據{c0,k}。這種做法似乎有些不嚴密,但可以證明,雖然{f(tk)}作為{c0,k}的近似值時有微小誤差,但數據{f(tk)}同樣有效地表現了f0(t)的變化波動狀況和有效的頻率范圍,這種替代不會影響對f0(t)的時頻分析;同時還應看到,用{f(tk)}作初始數值,不僅可使問題簡單化,而且也可使Mallat演算法准確地分解和重構初始數據。總之,用{f(tk)}替代{c0,k}是實用方便的。

(3)分解層數和采樣間隔的關系,這個問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便可得出結論。

第一,因為最細的0尺度層的采樣間隔T決定了f0(t)的頻率范圍,由取樣效應可知,最大的頻率范圍為|ω(f0)|≤1/(2T);同樣,最粗的J尺度層的采樣間隔為J=2JT,最低的頻率范圍為|ω(fJ)|≤1/(2T)=2-J|ω(f0)|。於是可從需要分辨的最高頻率和需要分辨的最低頻率這兩個指標來決定最細尺度層的采樣間隔和數據分解的層數。

第二,在最細的0尺度層上,應取用多少個數據才能滿足J個層次的數據分解呢?在Mallat演算法中,{c1,k}的數據量僅為{c0,k}數據量的一半,依此類推。同樣,在J尺度層至少要取用NJ個數據才能表現低頻量,於是推知,在0尺度層,至少取用N=2JNJ個數據,才能滿足J個分解層次的需要。

(4)在Mallat演算法的運算中,需用到所存儲的數據外面的數據(見圖6-31),圖中實線框內數據是要存儲的。在分解演算法中,若{hk}僅有6個數據,由圖6-26可知,要用到實線框外的數據c0,-2和c0,-1才能計算出c1,-1,要用到c0,N0+1、c0,N0+2和c0,N0+3才能計算出c1N1,其它層次的情形類似。由於細密采樣層(圖6-31中對應著j=0的尺度層次)中的近似函數f0(t)∈L2(R),當t➝∞時,f0(t)➝0,實線框內足夠多的采樣數據{c0,k},k=0,1,…,N0,已反應了f0(t)的基本特性,f0(t)在圖6-31實線框外的數據幾乎消失,因此在實際分解過程中可簡單地令實線框外的數據為零。同樣,重構過程也會用到實線框以外的數據(見圖6-28),也可以簡單地令實線框外的數據為零。

圖6-31 Mallat演算法涉及沒有存儲的數據示意圖

另一種辦法也是常用的。在最細尺度層上較多地取用數據,在計算過程中適當地多存儲些數據,如圖6-31中虛線框所示。此時應以實線框存儲數據作為分解重構演算法和進行數字分析的依據。

6.9.1.5 Mallat 演算法所表現的頻域分解特點

有限尺度空間的正交小波子空間的直和分解關系,例如,

V0=V1⊕W1=V2⊕W2⊕W1=V3⊕W3⊕W2⊕W1

在Mallat演算法中是通過運算元H和G來表現的。數據Aj表徵fj(t)∈Vj,數據Dj表徵δj(t)∈Wj,那麼在Mallat演算法中,Aj=HAj-1;Dj=GAj-1,從而實現了子空間的分解。這種子空間分解和運算元H與G之間的關系示意於圖6-32中(以V0分解成3層為例)。

圖6-32 Mallat演算法所確定的數據分解和子空間分解的對應關系

因為fj-1(t)和fj(t)都是有限頻率范圍的,fj(t)的頻率范圍僅是fj-1(t)的相對低頻部分,δj(t)的頻率范圍是fj-1(t)的相對高頻部分,所以δj(t)是fj-1(t)的關於高頻帶的分量。換成子空間來描述,Vj-1所表現的頻率范圍被分解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由Vj表現的低頻部分,另一部分是由Wj表現的頻帶部分。因此,V0尺度空間的直和分解,表明把f0(t)的頻率范圍分解為由W1、W2、W3和V3所表現的頻帶,且這些頻帶是互不重疊的。這里所說的W2所表現的頻帶寬度,也就是其基函數ψ2,k(t)(窗函數)的頻窗寬度。由aDω可知,W2所表現的頻帶寬是W1的一半,尺度指標增加,則小波子空間所表現的頻帶寬分半減小。由於對任意尺度而言,小波子空間所表現的時頻窗面積是恆定不變的常數,所以對時頻窗的時窗寬度而言,尺度指標增加,則相應的時窗寬度成倍增加。圖6-33表示了正交小波分解用於分析t*處局部時域信號時,在各個頻帶的時頻窗表現。

圖6-33 正交小波分解在各頻帶的時頻窗示意圖

閱讀全文

與mallat分解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卡銀家平台源碼 瀏覽:417
怎麼樣設置伺服器的ip地址 瀏覽:900
泡沫APP在哪裡下載 瀏覽:937
簡述高級語言進行編譯全過程 瀏覽:39
管家婆輝煌2加密狗挪到另一台電腦 瀏覽:760
摩托車在哪裡app看考題 瀏覽:356
蘋果5app在哪裡設置 瀏覽:737
如何查看伺服器的磁碟使用 瀏覽:165
python蒙特卡洛模型投點圖 瀏覽:330
安卓手機屬於什麼介面 瀏覽:742
微信群推廣網站源碼 瀏覽:764
九江離鷹潭源碼 瀏覽:719
python可以當作函數的返回值 瀏覽:422
地鐵逃生體驗服怎麼進入安卓 瀏覽:833
齊魯工惠app的中獎記錄在哪裡 瀏覽:759
linuxkill命令詳解 瀏覽:104
dhcp伺服器動態分配地址 瀏覽:265
門禁卡加密了能破解嗎 瀏覽:215
在哪裡下載百度網盤app 瀏覽:917
伺服器要升級什麼意思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