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演算法時代看門人

演算法時代看門人

發布時間:2023-02-04 07:35:05

A. 演算法時代的愛情戀愛風暴中女主的名字叫什麼

演算法時代的愛情戀愛風暴中女主的名字叫什麼?他的名字應該叫做。安迪,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電視劇,而且它的內容也是非常精彩的。

B. 《演算法時代新經濟的新引擎》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演算法時代新經濟的新引擎》(Luke Dormehl)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IR7AdMmM-5DEFrA73I9PGA

提取碼:EPER

書名:演算法時代新經濟的新引擎

豆瓣評分:6.2

作者:Luke Dormehl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副標題:新經濟的新引擎
原作名:The Formula:How Algorithms Solve All Our Problemsand Create More
譯者:胡小銳/鍾毅
出版年:2016-4-1
頁數:248

內容簡介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簡化成一個公式嗎?數字可以告訴我們誰是適合我們的另一半,而且能和我們白頭偕老嗎?演算法可以准確預測電影的票房收入,並且讓電影更賣座嗎?程序軟體能預知誰將要實施犯罪,並且精確到案發時間嗎?這些事聽起來都像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但事實上,它們僅是日益被演算法主宰的人類世界的「冰山一角」。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正在進入「演算法經濟時代」。每天,演算法都會對展示在我們眼前的信息進行分類、篩選與取捨。我們看到的谷歌搜索結果,臉譜網上顯示的好友信息,以及購物網站給我們提供的個性化購買建議等,都是演算法作用的結果。演算法正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著世界的方方面面,包括企業創新、產業變革、經濟發展。

在《演算法時代》一書中,作者帶領讀者展開了一次演算法和大數據世界的探索之旅:探尋我們如何開始相信大數據的力量;向我們介紹人工智慧專家、大數據科學家和矽谷的創業家們,是他們創造了這個美麗的新世界。

在當下以及未來,當大數據和演算法成為社會、企業和個人已經無法忽視的資產時,就會催生一些新型經濟模式。毋庸置疑,演算法將成為新經濟的新引擎。如果你對人工智慧、大數據、互聯網技術和演算法感興趣,《演算法時代》就非常適合你閱讀。

投訴

作者簡介

盧克·多梅尓(Luke Dormehl),記者、紀錄片電影製片人,經常為《快公司》《連線》等媒體寫作科技類文章。

C. 《演算法時代:新經濟的新引擎》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演算法時代:新經濟的新引擎》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xrLI_Mb2Dsjx3AsXL6KJYA

?pwd=4zp9 提取碼:4zp9
簡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簡化成一個公式嗎?數字可以告訴我們誰是適合我們的另一半,而且能和我們白頭偕老嗎?演算法可以准確預測電影的票房收入,並且讓電影更賣座嗎?程序軟體能預知誰將要實施犯罪,並且到案發時間嗎?

D. 「演算法時代」到來,為何網友卻稱這是人類危機

因為這種演算法完全是基於人類的信息搜集,如果這些信息被其他的物種或者文明所利用的話,那麼人類的生命就會造成致命的打擊。

E. 反壟斷風雲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媒體圈結合螞蟻暫停上市事件,掀起了一場反壟斷輿論風暴。

新財富一篇文章《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指出:「通過近年5000億-6000億元規模的投資並購,騰訊與阿里巴巴分別構築了10萬億市值的生態圈,5年間膨脹了10倍。相比之下,上海市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8萬億元;深圳300餘家上市公司總市值11萬億元;A股總市值10萬億美元。騰訊與阿里的資本能量,甚至已能與一座一線城市比肩。【1】」

很多人深感互聯網巨頭給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但也對他們的市場支配力量以及引發的財富集中效應感到擔憂。

在歐美國家,反壟斷調查猶如懸在Facebook、谷歌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騰訊、阿里是否會面臨類似的監管與調查?

反壟斷,一直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行政性壟斷,在經濟學界早已形成共識,已無需討論。但是關於對自然壟斷的調查,經濟學家分歧很大。

如何界定壟斷?反壟斷的標準是什麼?難道「大即原罪」嗎?反壟斷到底是支持創新者,還是打擊了創新者?Facebook、谷歌、騰訊、阿里等巨頭製造的市場集中,是提高了經濟效率,還是損害了 社會 福利?

反壟斷,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復雜的經濟學問題。本文從美國反壟斷簡史的角度,以經濟學原理解析自然壟斷與反壟斷法。

本文目錄

一、糊里糊塗的反壟斷

二、雙雄對決的學術戰

三、演算法時代的收割者

(正文8000字,閱讀時間30',靜心閱讀,感謝分享)



1890年,世界上第一部反壟斷法《反托拉斯法》誕生。這部被譽為「經濟憲法」的法律,是政治斗爭的產物。

19世紀最後20年,美國財團發明了托拉斯組織,聯合同類大型企業,一致行動主宰市場和控制價格。這導致嚴重的二元經濟【2】,內核是托拉斯及大型企業經濟圈,外圍是圍繞著內核形成的大量激烈競爭的小企業及困苦的底層工人。

1904年,美國各經濟部門的托拉斯組織掌握的資本總量高達204億美元,其中1/3的資本掌握在7家大托拉斯的手中。1910年,托拉斯在美國一些工業部門的生產中所佔比重如下:紡織工業為50%,玻璃製造業為54%,棉布印染業為60%,食品製造業為60%,釀酒業為72%,金屬工業(不包括鋼鐵)為77%,化學工業為81%,鋼鐵工業為84%【3】。

在外圍,大量中小企業主、農場主、工人階級被托拉斯擠壓了生存空間,處於被 社會 淘汰的邊緣。底層農民、小企業主、反壟斷黨、聯合勞動黨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反托拉斯運動,如格蘭奇運動、綠背紙幣運動、無政府主義運動,試圖打破鍍金時代沉悶的政治空氣。

所以,這部應政治訴求而生的法律,缺乏足夠的法理論證,顯得「簡陋」。該法第二條規定禁止「壟斷」和意欲壟斷的陰謀。但是,無論是該法的正文還是附件,都沒有給出「壟斷」的確切含義,或逐條指明哪些行為是被禁止的。

立法者謝爾曼認為具體標准應由法官來判斷:「我們很難通過對法律詞彙的定義,在合法的和不合法的商業聯合中畫出一道精確的線來。在每一個個案中必須要留給法庭去決定其是否合法。」

當然,這是美國判例法的慣例。但謝爾曼也承認反托拉斯法「並沒有宣布一項新的法律原則,僅僅是將那些老的、廣為人知的普通法原則授予了我們復雜的州和聯邦的司法機關。」

這部法律的出台似乎只是為了平息民憤,以至於此後十幾年幾乎成了一紙空文。當時有人這么評價這部法律:「該法案本身,除了平息了人們提起反托拉斯之訴訟——任何訴訟——的呼聲外,什麼事情也沒有做,什麼問題也沒有解決。」

諷刺的是,《反托拉斯法》出台後,托拉斯組織反而快速崛起。1904年美國共有318家托拉斯,其中93%是1890年該法出台後產生的。

同時,還出現過一些離奇的判決。1895年,第一個反壟斷案是著名的美國聯邦政府訴奈特公司案。當時,美國精製糖公司試圖以交換股份的方式整合包括奈特公司在內的四家大公司,這四家公司控制了美國精製糖產業98%的份額。美國聯邦政府將奈特等公司告上法庭,官司打到最高法院。

大法官認為,四家公司控制了絕對的市場份額,這種行為構成了壟斷。但關鍵問題是,《反托拉斯法》僅適用於貿易及商業領域,不適用於生產領域。

這部法律的全稱是《保護貿易及商業以免非法限制及壟斷法案》,沒有涵蓋生產、製造或工業領域。最終,法官裁決以8:1判決政府敗訴。

這個判決出來後,當時所有製造領域的托拉斯組織都免於《反托拉斯法》的制裁。相反,工會組織和工人罷工反而成為反壟斷的目標。當時工人聯合起來罷工、要求加工資等一致行動,被認為是一種壟斷行為,工會組織被認為是壟斷組織。

1894年,普爾曼罷工拒絕運輸郵件,聯邦政府以「限制貿易罪」將罷工領袖尤金·德布斯起訴到最高法院。結果大法官依據反托拉斯法判處德布斯有罪。

從1890年到1897年,最早的13個被認定為違反《反托拉斯法》的案件中,有12個是針對勞工組織的。從1890-1900年的18起反托拉斯案件中,沒有一起托拉斯遭到解散。

如此,這部由政治因素催生的法律,又變成了政治斗爭的工具,進而引發更為激烈的 社會 對抗。

在那個大激盪的歲月里,威廉·麥金萊總統締造了經濟繁榮,被譽為「繁榮總統」。但是,民間普遍卻認為,麥金萊總統是資本家的傀儡,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漢納的孩子」。當時有一個著名的實業家叫馬克·漢納,他在伊利湖地區從事開礦、制鐵和造船事業,以操縱選舉而聞名,他有個綽號叫「政治老闆」。漢納一手扶持麥金萊當上州長,而後又成功競選總統。

1901年,麥金萊總統被無政府主義者刺殺,副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繼任成為了總統。麥金萊遇刺讓羅斯福深刻感受到美國 社會 暗流涌動、危機重重。作為共和黨的改革派,羅斯福一上台便舉起大刀砍向托拉斯。他試圖來個「斬首行動」以正視聽,指示聯邦司法部對北方證券發起反壟斷訴訟。

北方證券什麼來頭?北方證券掌握了包括北大西洋鐵路、昆西鐵路、芝加哥鐵路在內的世界上最龐大的鐵路網路。其背後金主是華爾街大佬摩根和洛克菲勒。

老摩根在寓所里聽到了這個壞消息後氣急敗壞。老摩根怎麼也想不到,這位曾經得到他支持和資助的年輕政治家,上台第二年就對自己開刀。

老摩根請了全美一流的律師團隊與羅斯福一戰到底,官司最終打到聯邦最高法院。1903年,最高法院大法官們以5:4的判決裁定該公司違反了《反托拉斯法》。

這個案件被稱為「20世紀美國反托拉斯壟斷的第一槍」,大大扭轉了聯邦最高法院對托拉斯的態度。此後,羅斯福一口氣發起44個針對大企業的法律訴訟,其中25起勝訴,成功解散了牛肉托拉斯、石油托拉斯等。人們因此稱呼羅斯福為「托拉斯馴獸師」。

羅斯福之後,民主黨人威爾遜總統簽署了《聯邦貿易委員會法》和《克萊頓法》,完善了美國的反壟斷法律體系。

1918年,聯邦政府指控芝加哥貿易協會固定價格行為涉嫌壟斷。最終地方法院並沒有判處被告違法,而是讓聯邦政府與貿易協會達成和解。當時布蘭代斯大法官在這個案子中使用了合理規則。所謂合理規則,就是判斷一項限制是否違法,要考慮該行為的所有事實,而不僅僅是規模大。後面,很多法官都援引了這個案例以及合理規則來裁決。

到此為止,美國反壟斷法主要打擊固定價格、排他行為、限制競爭等非正當競爭行為。但是,由於法學界對壟斷缺乏嚴謹的界定,在具體的裁決中,法官並不能完全遵循合理規則,有時陷入「大型企業有罪推論」的慣性思維。

1937年,聯邦政府對美國鋁公司、加拿大鋁公司以及它們的64名相關股東高管提起反壟斷訴訟,指控的行為多達140項。第二巡迴上訴法院的著名法官勒尼德·漢德,只用了一種非常簡單的辦法就認定被告有罪,那就是被告市場份額的佔有率超過90%。

他指出:「90%的市場份額足夠構成壟斷;60-64%的市場份額是否構成壟斷還有疑問;而33%的份額則確定不會。」

「大即原罪」?法學界對此爭議巨大,又一無所知。反壟斷工作亟需經濟學家的專業支持。



1936年,聯邦反托拉斯局才僱傭了有史以來第一位經濟學家。但是,該局經濟學家在反壟斷案件中的作用局限於數據搜集和訴訟支持。波斯納法官在1971年曾經有過如下描述:「如今(司法部反托拉斯)局裡的經濟學家們是律師們的女僕,一直受到忽視」。

哈佛大學梅森教授及其弟子貝恩,吸收了張伯倫和羅賓遜夫人的壟斷競爭理論,提出了著名的產業組織理論——結構主義。這個理論認為,市場結構決定市場績效。貝恩考察了1936-1940年的42個美國樣本製造業,得出的結論是集中度與企業績效呈正相關。貝恩還檢驗了20個美國製造業的進入壁壘和利潤的關系。結果高壁壘條件下的平均回報率明顯地高於低壁壘。

哈佛學派的研究相當於論證了「大即原罪」,指出大型企業利用高壁壘及市場集中優勢獲得超額利潤,阻礙技術進步,降低市場效率;同時,告訴政府及法官,看一個企業是否涉嫌壟斷,只需要看市場結構——市場集中度的高低、企業數量多少及規模大小。

哈佛學派的結構主義非常符合美國司法部門的胃口,被稱為「反托拉斯法經濟革命的第一聲禮炮」。這一理論大肆滲透到反壟斷立法與司法裁決中。

1965年,哈佛學派的唐納德·特納教授成為助理司法部長。他吸引了一批年輕的經濟學家加入反壟斷工作。在他的推動下,1968年司法局頒布了《合並指南》——「是由一組經濟和政策專家與司法部反托拉斯局的職業律師共同制定的,其中蘊含著產業組織分析框架」。

實際上,哈佛學派的結構主義存在嚴重缺陷。這一理論缺乏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嚴密的邏輯推理及數學論證。大型企業一定會降低經濟效率和阻礙技術創新?

經濟學家托馬斯•迪洛倫佐曾經在《國際法律與經濟評論》上發表過一篇重要文章。這篇文章指出整個19世紀80年代,實際GDP增長率為24%,而當時有據可查的壟斷行業產出的實際增長率卻高達175%。

大型企業組織還大大降低了產品價格。卡內基鋼鐵將鋼軌價格從1875年的160美元/噸降至近25年後的17美元/噸;洛克菲勒在1897年將精煉石油價格從30多美分/加侖壓低到5.9美分/加侖;北方證券的鐵路網路極大地拓展了五大湖區工廠的銷售市場,促進美國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內市場,商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到20世紀20年代,老福特發明了流水線,將 汽車 的價格在短時間內降到了平民價格,從此 汽車 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大型企業為何高效?

古典經濟學家一直認為,自由市場是資源高效配置的唯一方式。1931年,還在倫敦經濟學院就讀的羅納德·哈里·科斯,獲得了一筆獎學金,前往美國研究工業結構。科斯發現,美國大型工業企業實施有效的管理(泰勒革命),其內部的經濟效率非常高。他敏銳地察覺到,企業內部的組織計劃,與自由市場一樣都是有效率的。他引入了交易費用將其觀點寫成了著名的《企業的性質》(1937)。後來,威廉姆森等新制度經濟學家認可了企業及一般經濟組織的內部效率。這一理論相當於否定了哈佛學派的結構主義。

七十年代開始,美國陷入滯脹危機,新自由主義崛起,芝加哥學派的「經濟效率至上」的思想開始流行。施蒂格勒、德姆塞茲、波斯納等經濟學家的研究,告訴聯邦政府及法官,判斷一家企業是否壟斷,主要看經濟效率,而不是哈佛學派提倡的市場份額和集中度。

隨著信息產業開始興起,芝加哥的績效主義掀起了「反托拉斯革命的第二次浪潮」,在新技術時代與哈佛學派的結構主義激烈交鋒。具體表現在兩個著名案件中:

一是1974年聯邦政府訴AT&T案。

訴訟理由是該公司存在利用從電子設備獲得的壟斷利潤補貼其網路的行為;阻止MCI或者其他運營商鏈接到本地製造商,並通過拒絕購買非貝爾供應商的設備,從而壟斷了電信設備市場。

這個官司打了將近十年,AT&T於1982年同意了接受司法部的裁決方案。兩年後,這家美國最大的電話通信公司被依法拆分為7個大型的區域性電話控股公司,其只保留了長途電話業務以及貝爾實驗室和西電公司,規模和銷售額均被削減了80%。

人們普遍認為對AT&T的拆分推動了通訊領域的競爭與創新。不過,人們很快反應過來,打敗壟斷的力量並非反壟斷,而是技術創新——正在爆發的信息革命。貝爾系統解體後,移動通信系統的創新在不斷削弱貝爾系統基於有線通信的自然壟斷。

薩繆爾森在《經濟學》一書中這樣寫道:「貝爾體系的解體,向人們清楚地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迅猛發展的技術革新,並不需要依賴於壟斷的力量。【4】」

第二個案件是1969年聯邦政府訴IBM案。

訴訟理由是壟斷或企圖壟斷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系統的市場,尤其是商業設計的電腦;通過降低價格阻止競爭對手進入該產業以及引進新產品、減少其他公司產品的吸引力等。

這是一個曠日持久的官司,一打就是十幾年。當時,芝加哥學派對反壟斷司法行動的影響在增加,聯邦司法部和最高法院的反壟斷思維處於轉型期,判決一時難以抉擇。

IBM辯稱,政府是在懲罰成功者,而不是在懲罰反競爭行為。政府的所作所為,是對預見到計算機革命的巨大潛力並通過自己「高超的技術、遠見和產業」來統治該產業的企業進行懲罰。IMB還指出,它在美國銷售電子數據程序產品和提供勞務中所得的收益份額並不是像政府聲稱的那樣占據市場的壟斷地位。它所佔據的市場份額在1961年為56.4%,1968年為54%,到了1972年,則下降到了40.7%。

1982年,里根政府的反托拉斯局負責人威廉·巴克斯特決定以「沒有必要」為由撤銷這一訴訟。他的解釋是,與電信業不同,計算機行業是無管制的,承受著市場競爭的強大壓力。他認為,這一產業本質是競爭的,政府重組計算機市場的企圖,可能不是促進而是損害經濟的效率。

與AT&T相比,IBM是幸運的。

在「大即原罪」與「效率至上」的競爭中,後者贏得了更多的支持。芝加哥學派的波斯納被裡根總統任命為聯邦第七上訴法院法官,他將其在《法律的經濟分析》中的效率原則引入到反壟斷案件中。他說:「如果失敗者不出局,成功者反而受到懲罰,哪怕市場上還有足夠數量的企業在競爭,這種競爭也只不過是人為的、造作的。【5】」

1992年司法部與聯邦貿易委員會聯合發布《企業橫向合並指南》基本放棄了結構主義思想,而以合並前後的經濟效率作為判斷基準。

方興未艾的信息技術革命,正在擊潰一切壟斷者。芝加哥學派告訴世人,沒有真正的壟斷,沒有永久的壟斷,唯有不斷前行的技術浪潮。



1983年以後的反托拉斯局的組織架構中顯示,經濟學家與律師處於同等地位。此後,美國反壟斷工作進入了經濟學家主宰的理性階段。

到這里,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對反壟斷法的觀點發生了轉變。最初,他們根據庫爾諾模型支持反壟斷法,但如今他們中不少人轉向反面。比如,弗里德曼認為,反壟斷法弊大於利。科斯也說:「我被反壟斷法給煩透了。當價格上升的時候,法官就說這是壟斷;當價格下降的時候,法官就說這是掠奪性定價或者說是傾銷;當價格不變的時候,法官又說這是一種價格勾結。法官到底想怎麼樣呢?」

所以,從80年代開始,反壟斷工作更少地糾結於那些似是而非的「壟斷」——市場佔有、攫取超額利潤、掠奪性定價、傾銷,將目標更多地轉移到大型企業的非法競爭,比如固定價格、捆綁銷售、限制競爭等。

正如波斯納法官所說:「企業謀取或保持壟斷利潤的真正的單邊行為,是欺詐專利局或是炸毀競爭對手的工廠。而欺詐和暴力一般而言又會受到其他法規的充分懲罰。【5】」

比如著名的聯邦政府訴微軟案。訴訟理由是微軟公司利用其在操作系統領域的壟斷優勢,強制捆綁銷售其應用軟體;司法部要求將微軟一分為二。最後,小布希政府決定不再試圖拆分微軟公司,而是禁止微軟的搭售行為,同時要求微軟確保Windows軟體和非Windows軟體的兼容性。

微軟案的結果再次說明,反壟斷調查與壟斷本身並無太大關系,它針對的是非法競爭行為。越來越多法學家及經濟學家相信,壟斷的問題應該交給自由競爭,技術創新解決壟斷,法律解決非法競爭。

然而,隨著Facebook、谷歌等互聯網巨頭的崛起,有些人對巨頭們的超級市場支配能力感到擔心。

Facebook穩坐全球社交龍頭地位,旗下坐擁Instagram和WhatsApp兩員社交大將。Facebook日活用戶為15.9億,月活用戶為24.1億,分布全球主要國家。

谷歌在全球搜索引擎及移動操作系統中占據統治地位。在美國,谷歌搜索引擎市場份額高達86.4%,在歐洲,則是91.4%。谷歌安卓系統,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占據85.9%的絕對份額。

Facebook和谷歌的市場支配力可能超過 歷史 上的北方證券、標准石油、電話電報公司等巨頭。

這時,「大即原罪」的思想又開始流行起來。今年8月初,美國兩位參議員試圖推出一項稱為《壟斷威懾法案》的新法案。若法案通過,Facebook、蘋果等 科技 巨頭,可能面臨嚴厲懲罰——美國市場營收15%的罰款。

最近十多年來,歐美國家對互聯網巨頭的反壟斷指控,最多的一項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這一指控似乎是「有罪推論」。

其實不然,互聯網巨頭的市場支配地位,存在一定的非正當性——控制私人數據。

數據本是用戶的一項私人資源,數據所有權也就是一項私人權力。但是,互聯網巨頭沒有採用分布式系統,私人數據被中心化的資料庫壟斷。 所以,互聯網巨頭的市場支配地位,其實是對私人數據的支配優勢。在演算法時代,私人數據極可能被巨頭以「大數據」之名濫用。

近些年,Facebook因此屢受國會調查。Facebook捲入數據濫用丑聞,一家名為「劍橋分析」的英國公司被曝以不正當方式獲取8700萬臉書用戶數據。隨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臉書展開調查。

在聽證會上,一名議員質問創始人扎克伯格:「Facebook是否在竊聽用戶說的話」?扎克伯格婉轉地回答:「我們允許用戶上傳分享自己拍攝的視頻,這些視頻的確有聲音,我們也的確會記錄那些聲音,並且對這些聲音進行分析來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扎克伯格其實百口莫辯。Facebook存有用戶的私人數據,同時根據個人數據匹配相應的信息。這就涉及兩大問題:一是偷錄用戶私人信息;二是以演算法方式控制(匹配)信息。在美國,這種行為涉嫌侵犯個人隱私,控制言論自由。在大選期間,還可能涉嫌干擾大選,威脅美國民主政治。

最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以3比2的投票結果批准了和解協議。和解的代價是,Facebook繳納50億美元的罰款——美國政府對 科技 公司開出的最大罰單。

近期,中國官方強調,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平台經濟領域經營者,不得開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二選一」、商譽詆毀、裹挾交易等違法違規競爭行為,或依託演算法推薦、人工智慧和大數據薈萃分析進行的「隱形」不正當競爭行為。

英國經濟學家庇古在1920年《福利經濟學》按照價格歧視程度,分為一級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6】。其中,一級價格歧視,也叫完全價格歧視,同一商品針對每一個不同的買家都採用不同的價格。

美國1936年出台的《羅賓遜帕特曼法》是一部針對價格歧視的法律。這部法律規定,確定價格歧視違法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同一個商品針對不同消費者採用不同售價;二是這種行為對競爭構成破壞或給消費者造成損害。可以看出,這部法律禁止的是一級價格歧視。

通常,企業是無法做到一級價格歧視,而存在一級價格歧視往往是因為所有客戶的私人數據被無償支配。所以,反對一級價格歧視並不是反對價格歧視本身,而是其背後的非法行為,如大數據殺熟背後的濫用私人數據。

亞馬遜是互聯網大數據殺熟的「始作俑者」。2000 年,亞馬遜針對同一張 DVD 碟片施行不同的價格政策,新用戶看到的價格是 22.74 美元,但如果是演算法認定有購買意願的老用戶,價格則會顯示為 26.24 美元。如果刪除 Cookie,價格馬上又回落。很快這種策略被用戶發現並投訴,亞馬遜 CEO 貝索斯公開道歉,說這僅僅是一場實驗,也承諾不再進行價格歧視。

我在《演算法,即剝削》一文中分析了大數據殺熟。大數據殺熟,就是互聯網平台利用控制私人數據的支配優勢,藉助演算法對每個用戶實施「一級價格歧視」,最大限度地榨取每個用戶的「消費者剩餘」。

再看螞蟻的問題。馬雲嘲諷《巴塞爾協議》是老人俱樂部。但是,螞蟻的杠桿率遠遠超過了《巴塞爾協議》的監管要求。或許,馬雲認為,螞蟻的大數據風控比銀行的統計學風控根據優勢,可以突破這一監管的杠桿率。

但是,馬雲忽略了一點,螞蟻之所以具備大數據銀行的演算法優勢,是因為其免費地掌控了數億用戶的私人數據,佔有對私人數據的支配優勢。螞蟻能夠成為「巨象」,正是利用演算法支配私人數據。理論上,螞蟻可以利用演算法實施完全價格歧視,最大限度地攫取每一個用戶的「交易剩餘」。 當每個用戶的財富天秤都向螞蟻傾斜,違約率定然會上升,螞蟻構築的護城河反被演算法吞噬,同時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這就是演算法時代的價格歧視,對金融系統構成的威脅。

庇古在《福利經濟學》中確立了市場最優效率的條件,即私人邊際收益= 社會 邊際收益。 什麼意思?這個等式的意思是「沒有人能夠占他人的便宜」。當一個國家確立這樣一種公正的法律時(制度是內生變數),經濟是最優效率的,理論上是沒有外部性的。

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巨頭強制性地免費佔有了私人數據,這就意味著私人邊際收益 社會 邊際收益,即互聯網巨頭佔了私人的便宜。這定然引發外部性,損害經濟效率和 社會 福利。 如果短時間內無法用技術的手段將私人數據私有化,那麼就必須將互聯網巨頭置於聚光燈下。這就是反壟斷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陶娟,新財富;

【2】劍橋美國經濟史(第二卷),斯坦利·L·恩格爾曼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經濟學,保羅·薩繆爾森,人民郵電出版社;

【4】美國聯邦反托拉斯法百年,李勝利,法律出版社;

【5】反托拉斯法,理查德·A.波斯納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6】福利經濟學,庇古,商務印書館。

F. 用戶拒絕演算法後,會對互聯網公司有何影響

我覺得這會對互聯網公司的業務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甚至會直接動搖互聯網公司的業務模式。

隨著演算法時代的不斷革新,我們會發現演算法對用戶本身的控制變得越來越強。對於不關注互聯網行業的用戶來說,感受不到演算法對自身的生活有多麼大的影響。但實際上,用戶所能看到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演算法統計後的結果,這也是演算法專門給用戶分發的信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用戶完全被互聯網公司的演算法圈養起來了。

一、演算法時代造成了大數據殺熟的問題和壟斷問題。

當互聯網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互聯網公司掌握了越來越多的用戶數據。結合演算法的威力,很多互聯網公司開始做出變相壟斷的行為,同時也會對用戶做出大數據殺熟的行為。這些行為並不利於整體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甚至會惡化目前的互聯網環境。

G. 為什麼說不能讓演算法決定推薦內容

如今的智能新聞客戶端,憑借強大的演算法、先進的數據抓取技術,能夠精準分析並解讀用戶的閱讀習慣和興趣,從而為用戶提供量身定製的新聞產品,滿足了個性化的需求,順應了閱讀分眾化的時代潮流。

任何時候,內容推送不能少了「總編輯」,再好的傳播渠道也要有「看門人」,即使在技術為王的時代,也不能完全讓演算法決定內容。這一方面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法規、更理性健康的輿論空間,為互聯網演算法時代的信息傳播保駕護航,但更少不了作為內容提供者的智能平台,肩負起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揚長避短,讓技術和演算法真正造福這個時代。

H. 為什麼說現在是演算法時代

避免生活被社交拖垮的演算法

為什麼說現在是演算法時代?人生演算法就是你面對世界時不斷重復的,提高目標達成概率

的基本套路。為社交瘦身,要瘦到什麼程度才好呢?肯定不是越瘦越好,這個問題就需

要用一個演算法來解決,這個演算法就是鄧巴數字,或者叫做150定律鄧巴數字是20世紀90

年代由人類學家牛津大學教授羅賓·鄧巴提出的,表示的是人的智力所能支撐的社交網路的

上線,人類的智力水平允我們擁有穩定的社交網路,人數的上線是148,約等於150人,

所以也有人把這叫做150法則。第一分清內圈和外圈,第二,內圈的本質「梳毛」第三,

數字是固定的,個體是變動的。了解了鄧巴數字三個特點之後,你再看看自己的社交系

統,還會覺得150數字太少嗎?

I. 人民網如何評演算法推薦內容

每過一段時間,今日頭條官方頭條號都會發布《反色情低俗處罰通告》,封禁或禁言一批不規矩的頭條號。然而,通告能懲一時之弊,卻無法阻止又一批違規賬號「春風吹又生」。人民網表示,為何色情低俗的內容成了部分智能新聞客戶端的頑疾,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任何時候,內容推送不能少了「總編輯」,再好的傳播渠道也要有「看門人」,即使在技術為王的時代,也不能完全讓演算法決定內容。這一方面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法規、更理性健康的輿論空間,為互聯網演算法時代的信息傳播保駕護航,但更少不了作為內容提供者的智能平台,肩負起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揚長避短,讓技術和演算法真正造福這個時代。

J. 蜉蝣盛世 | 這個演算法時代的哀愁與覺知


我們還能從那些化身景區的斷壁殘垣里推演出 歷史 變遷,從遺編野史里讀出些無法被認定被史實的舊事,然而過去的終究是過去了。

時代的殘忍並不在於它遺落了那些無法緊追其後的人;而是它以一種迅雷不及之勢,將那些尚未清醒的人在無知無覺時就裹挾而去。


是的, 人類天生就具有適應力,卻並不常擁有質疑力。 我們習慣順應改變而做出調整,至於為什麼改變? 如何實現的改變? 那些背後制定和把控規則的手,我們一概不知。

盡管往後總會出現三兩一群後知後覺者(他們或許還會自稱「先行者」)高呼復古、復興運動;盡管還會有回潮, 會有小部分聰明人能以「順風而呼」的方式,讓我們重新審視、重視那些我們遺落在飛行途中的美麗。

但,新事物終究會取代舊事物,歲月的大刀闊斧,掩蓋了所有夙夜興嘆的聲音。而改變,又從來都是雙刃劍。 演算法在內容推薦領域的廣泛運用,亦曾帶給微弱塵埃的我,驚喜、哀愁與鼓舞。未來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當一切內容幻化為一道道餐品,在精心挑選後,不停地端到最喜歡它的人面前,每個個體的甜區,都在被嘗試著被完美擊中。 而當它對你了解越深,擊中你的甜區就變得越來越容易,你會發現,沒有人比它更了解你,它簡直貼心至極。

然而潛移默化間, 它對你的掌握愈加精準,將你固化進你的舒適圈裡就愈深。 設想一下,如果作為人類的你,不幸變成了那隻知道如何獲取多巴胺的老鼠,以人類的智慧和毅力, 真的能控制自己不去頻繁按下按鈕么?被完美命中軟肋,就很難不被捕獲其中 ;當一個人的心理動向在無數數據分析下被完全掌控,如同你熟知一個人的肌肉記憶,你知道他有百分之80的概率就是會出右拳,如何回擊,就太容易。



於是人類的渴望、貪婪、憂慮、仇恨……也通通在演算法面前一覽無余, 最潛隱的心理,在你所關注的、追逐的內容里顯化並被掌握 。在億萬數據里,作為個體的你僅僅由一堆標簽組成,about what you are and what do you want。 它是一面鏡子,你有嘗試過去看它么 ?很少有人通過它看清自己。

人生,終究是苦多;糖,也不能當飯吃。被喜歡的東西包裹是幸福的, 但幸福亦是最容易使人下陷的棉花糖 ,當你越來越只被令自己喜悅和舒適的事物包裹,你的世界,就會越來越狹隘,你越來越不願意直面人生真實的課題—— 因為那些曾經要拚命才能獲取到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它等量的快樂可以來得那麼輕易。



如此下去,人類如何愈來愈廣博呢?如果星辰依舊愈加明亮(雖然被漫天沙塵掩蓋), 蝣之輩的我們在這場群體愉悅之中,只是愈加平庸至化為塵土 ;對於人類整體來說,這個過程是下墜的。本質上寫到這里,我也非常迷茫:一方面我很難去評判那些沉浸在自己喜歡的、即便是沒營養的內容里的人,因為那是他們的自由;另一方面我覺得這對於個體、集體的發展都是無益的,因為如果人不能突破自己邊界,去認識到更多更遠,人類也只會越來越無法走向廣博。

不過也許我沒有擔心的必要,真正睡著的人很難叫醒他; 何況他們也很難能讀到我所寫,如此令人不舒適的誠懇建議,不會是他們的甜區范圍。



這個時代除了爆款套路,機器都可以寫詩了,它縱可將千百年的佳作名篇納入腦中,橫可啃下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學理論,再加上熟讀人的心理;最終那個冰冷的沒有心臟的機器,一定也會寫出感動世界的文字。 因為它,能比任何一個優秀頭腦,都更懂得討好閱讀者;踩中的每一個點,都能擊穿你的心臟。

演算法在各個領域的普及化,彷彿迎合,才正確的趨勢。文學也要成為一種迎合么? 這是一個人人可以寫作的年代, 蝣群起的年代。 用蜉蝣作喻,因其小而微弱,曾經不被看到、如今卻被看到。只是盡管這一天到來, 它們也不過是繼續朝生暮死、生生滅滅 ,因為永遠有不停製造的熱點,有更新鮮刺激的話題趕著我們去追逐。



在這樣的時代,卻越來越嚮往裡爾克筆下寂靜的生活——可以誠實地面對苦難、困境,以哲學式的耐心去應對一切,從不將疑難埋藏進心底遺忘、亦不將其投入熱鬧中逃離。難怪他說:「誰此刻孤獨,就永遠孤獨。」 選擇不被芸芸眾生同化,真正沉心篤行、時刻保有獨立的思想認知的,終究是少數派。

往好處想,這樣一個時代,對於創作者來說,也是有利的。因為有更多有才華之人可以被挖掘被展示,只要你的內容足夠好;至於這個好,它的標准又是什麼?

在那個人人詩情畫意的年代,沈三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他一部《浮生六記》卻為後世帶來諸多沉醉與安心。那個諷刺小說與八股文並行的奇絕時代,他描寫著自己和芸娘最日常的生活,彷彿只為記錄而作的日記,語言平白質朴、故事清麗溫柔。



而如今我們最盛傳的內容是什麼呢? 是情愛糾葛,還是紙醉金迷? 權力、暴力、美色、金錢…… 全然關乎人類靈魂最低階的慾念。

演算法出現在這個全民自媒體時代,更是放大了那些不堪。 那些為博人眼球誇大其詞的文字、那些嘩眾取寵的文字、那些公然愚弄大眾的文字……我無法適從,只能在自己與世界間構建了一個巨大的屏障,門外巨浪滔天,我只在屋內靜心綉花就好。可是到最後,卻也是這場浪潮,鼓舞了我——它我讓同樣看到了許多勇於表達的人、用心分享的人、堅持自我的不一樣卻依舊被大眾認可的人……原來一切不夠完滿的,還可以由你我去扭轉。

我曾經說,發光吧,即便微弱;如今我想說,發光吧,盡管熱烈一點、沸騰一點。未有宏圖大志,便努力做當代其貌不揚的沈三白, 以手寫心、以文作舟,或許有一日能載著三兩者,渡向更光亮的對岸。

你看,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寫在最後:作為蜉蝣,我無法扯住時代的車軲轆;作為文科生,我亦無法將其中的更學術性的東西呈現透徹;僅僅作為一個記錄者,我尚能談談自己微弱的所感。演算法這把雙刃劍,切勿全然任其導之、切記避其鋒利而用之;而它亦是一面鏡子,是這個時代放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鏡子, 我們一定不能放棄的,是努力跳出局限、跨越自己的甜區,走向更開闊的、不設限的人生。

閱讀全文

與演算法時代看門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倫理電影飛在天上的船 瀏覽:224
求個網址能在線看 瀏覽:548
美國古埃及電影 瀏覽:77
韓國電影成人學院演員有誰 瀏覽:956
美國大胸電影 瀏覽:139
主角重生老北京的小說 瀏覽:199
邵氏100部恐怖影片 瀏覽:100
青春期2裡面的跳舞的歌 瀏覽:36
國產動作愛情片 瀏覽:419
韓國有部特種兵與護士的電影 瀏覽:661
《貪婪》中的日本女演員 瀏覽:477
男主得艾滋病的電影 瀏覽:806
罪孽船長泰國版在線觀看 瀏覽:193
外國電影一個黑男孩在深林 瀏覽:902
叔嫂不倫之戀電影 瀏覽:211
溫暖溫柔是哪部小說 瀏覽:203
穿越抗戰自立為軍閥的小說 瀏覽:601
韓國強殲電影有哪些 瀏覽:291
一女二三男小說穿越文 瀏覽:824
台灣用哪個軟體看電視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