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植物生長方向和纏繞方向有什麼關系
植物的莖根據生長方式可以分為:直立莖、纏繞莖、攀緣莖和匍匐莖。纏繞莖是指莖本身纏繞於其他的支柱上升,纏繞的方向有左旋(逆時針方向),如:牽牛、馬兜鈴和菜豆等;有右旋(順時針方向),如:忍冬等;有的可以左右旋的,稱中性纏繞莖。植物的生長由植物生長素決定的。
(1)植物生長演算法擴展閱讀:
芽的生長方向受到在限定的參考區域內環境光強的影響。環境光強的計算假定當前點光強的大小與當前點與目標點的距離平方成反比,此外還考慮參考范圍內的障礙物對光線的遮擋效果,對障礙物產生陰影下的點進行光強修正。由此得到的光強矢量用於確定該芽的生長方向和生長速度。
植物細胞的最外部是細胞壁,細胞若要伸長生長即增加其體積,細胞壁就必須相應擴大。細胞壁要擴大,就首先需要軟化與鬆弛,使細胞壁可塑性加大,同時合成新的細胞壁物質,並增加原生質。
實驗證明,用生長素處理燕麥胚芽鞘,可增加細胞壁可塑性,而且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影響下,其可塑性變化和生長的增加幅度很接近,這說明生長素所誘導的生長是通過細胞壁可塑性的增加而實現的。
生長素促進細胞壁可塑性增加,並非單純的物理變化,而是代謝活動的結果。因為,生長素對死細胞的可塑性變化無效;在缺氧或呼吸抑制劑存在的條件下,可以抑制生長素誘導細胞壁可塑性的變化。
達爾文的實驗過程:
1、胚芽鞘受到單側光照射。現象為:彎向光源生長。
2、切去胚芽鞘的頂端。現象為:胚芽鞘既不生長,也不彎曲。
3、用錫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頂端。現象為:胚芽鞘直立生長。
4、用錫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單側光照射胚芽鞘尖端。現象為:胚芽仍然彎向光源生長。總體達爾文的推論為:胚芽鞘尖端感受單側光刺激後,就向下面的伸長區傳遞某種「影響」,造成伸長區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
參考資料:網路-植物生長素
參考資料:網路-基於植物生長的路徑規劃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