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java簡單選擇排序演算法

java簡單選擇排序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5-09-09 12:38:07

『壹』 java實現幾種常見排序演算法

下面給你介紹四種常用排序演算法:

1、冒泡排序

特點:效率低,實現簡單

思想(從小到大排):每一趟將待排序序列中最大元素移到最後,剩下的為新的待排序序列,重復上述步驟直到排完所有元素。這只是冒泡排序的一種,當然也可以從後往前排。

『貳』 java快速排序簡單代碼

.example-btn{color:#fff;background-color:#5cb85c;border-color:#4cae4c}.example-btn:hover{color:#fff;background-color:#47a447;border-color:#398439}.example-btn:active{background-image:none}div.example{width:98%;color:#000;background-color:#f6f4f0;background-color:#d0e69c;background-color:#dcecb5;background-color:#e5eecc;margin:0 0 5px 0;padding:5px;border:1px solid #d4d4d4;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fff,#e5eecc 100px);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fff,#e5eecc 100px)}div.example_code{line-height:1.4em;width:98%;background-color:#fff;padding:5px;border:1px solid #d4d4d4;font-size:110%;font-family:Menlo,Monaco,Consolas,"Andale Mono","lucida console","Courier New",monospace;word-break:break-all;word-wrap:break-word}div.example_result{background-color:#fff;padding:4px;border:1px solid #d4d4d4;width:98%}div.code{width:98%;border:1px solid #d4d4d4;background-color:#f6f4f0;color:#444;padding:5px;margin:0}div.code div{font-size:110%}div.code div,div.code p,div.example_code p{font-family:"courier new"}pre{margin:15px auto;font:12px/20px Menlo,Monaco,Consolas,"Andale Mono","lucida console","Courier New",monospace;white-space:pre-wrap;word-break:break-all;word-wrap:break-word;border:1px solid #ddd;border-left-width:4px;padding:10px 15px} 排序演算法是《數據結構與演算法》中最基本的演算法之一。排序演算法可以分為內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內部排序是數據記錄在內存中進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數據很大,一次不能容納全部的排序記錄,在排序過程中需要訪問外存。常見的內部排序演算法有:插入排序、希爾排序、選擇排序、冒泡排序、歸並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基數排序等。以下是快速排序演算法:

快速排序是由東尼·霍爾所發展的一種排序演算法。在平均狀況下,排序 n 個項目要 Ο(nlogn) 次比較。在最壞譽渣宏狀況下則需要 Ο(n2) 次比較,但這種狀況並不常見。事實上,快速排序梁灶通常明顯比其他 Ο(nlogn) 演算法更快,因為它的內部循環(inner loop)可以在大部分的架構上很有效率地被實現出來。

快速排序使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策略來把一個串列(list)分為兩個子串列(sub-lists)。

快速排序又是一種分而治之思想在排序演算法上的典型應用。本質上來看,快速排序應該算是在冒慶冊泡排序基礎上的遞歸分治法。

快速排序的名字起的是簡單粗暴,因為一聽到這個名字你就知道它存在的意義,就是快,而且效率高!它是處理大數據最快的排序演算法之一了。雖然 Worst Case 的時間復雜度達到了 O(n?),但是人家就是優秀,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比平均時間復雜度為 O(n logn) 的排序演算法表現要更好,可是這是為什麼呢,我也不知道。好在我的強迫症又犯了,查了 N 多資料終於在《演算法藝術與信息學競賽》上找到了滿意的答案:

快速排序的最壞運行情況是 O(n?),比如說順序數列的快排。但它的平攤期望時間是 O(nlogn),且 O(nlogn) 記號中隱含的常數因子很小,比復雜度穩定等於 O(nlogn) 的歸並排序要小很多。所以,對絕大多數順序性較弱的隨機數列而言,快速排序總是優於歸並排序。
1. 演算法步驟
從數列中挑出一個元素,稱為 "基準"(pivot);

重新排序數列,所有元素比基準值小的擺放在基準前面,所有元素比基準值大的擺在基準的後面(相同的數可以到任一邊)。在這個分區退出之後,該基準就處於數列的中間位置。這個稱為分區(partition)操作;

遞歸地(recursive)把小於基準值元素的子數列和大於基準值元素的子數列排序;
2. 動圖演示
代碼實現 JavaScript 實例 function quickSort ( arr , left , right ) {
    var len = arr. length ,
        partitionIndex ,
        left = typeof left != 'number' ? 0 : left ,
        right = typeof right != 'number' ? len - 1 : right ;

    if ( left

『叄』 java怎麼讓數組的數字從大到小排序

將數字從大到小排序的方法:

例如簡一點的冒泡排序,將第一個數字和後面的數字逐個比較大小,如果小於,則互換位置,大於則不動。此時,第一個數為數組中的最大數。然後再將第二個數與後面的數逐個比較,以次類推。

示例代碼如下:
publicclassTest{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int[]array={12,3,1254,235,435,236,25,34,23};
inttemp;
for(inti=0;i<array.length;i++){
for(intj=i+1;j<array.length;j++){
if(array[i]<array[j]){
temp=array[i];
array[i]=array[j];
array[j]=temp; //兩個數交換位置
}
}
}
for(inti=0;i<array.length;i++){
System.out.print(array[i]+"");
}
}
}

數組對於每一門編程語言來說都是重要的數據結構之一,當然不同語言對數組的實現及處理也不盡相同。

Java 語言中提供的數組是用來存儲固定大小的同類型元素。

你可以聲明一個數組變數,如 numbers[100] 來代替直接聲明 100 個獨立變數 number0,number1,....,number99

(3)java簡單選擇排序演算法擴展閱讀

Java中利用數組進行數字排序一般有4種方法:

1、選擇排序是先將數組中的第一個數作為最大或最小數,然後通過循環比較交換最大數或最小數與一輪比較中第一個數位置進行排序。

2、冒泡排序也是先將數組中的第一個數作為最大或最小數,循環比較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滿足條件就互換位置,將最大數或最小數沉底。

3、快速排序法主要是運用Arrays類中的Arrays.sort方法()實現。

4、插入排序是選擇一個數組中的數據,通過不斷的插入比較最後進行排序。



『肆』 java API中所有排序的方法。int

最主要的是冒泡排序、選擇排序、插入排序以及快速排序

1、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排序方法。在待排序的數列基本有序的情況下排序速度較快。若要排序的數有n個,則需要n-1輪排序,第j輪排序中,從第一個數開始,相鄰兩數比較,若不符合所要求的順序,則交換兩者的位置;直到第n+1-j個數為止,第一個數與第二個數比較,第二個數與第三個數比較,......,第n-j個與第n+1-j個比較,共比較n-1次。此時第n+1-j個位置上的數已經按要求排好,所以不參加以後的比較和交換操作。例如:第一輪排序:第一個數與第二個數進行比較,若不符合要求的順序,則交換兩者的位置,否則繼續進行二個數與第三個數比較......。直到完成第n-1個數與第n個數的比較。此時第n個位置上的數已經按要求排好,它不參與以後的比較和交換操作;第二輪排序:第一個數與第二個數進行比較,......直到完成第n-2個數與第n-1個數的比較;......第n-1輪排序:第一個數與第二個數進行比較,若符合所要求的順序,則結束冒泡法排序;若不符合要求的順序,則交換兩者的位置,然後結束冒泡法排序。
共n-1輪排序處理,第j輪進行n-j次比較和至多n-j次交換。
從以上排序過程可以看出,較大的數像氣泡一樣向上冒,而較小的數往下沉,故稱冒泡法。

public void bubbleSort(int a[])
{
int n = a.length;
for(int i=0;i<n-1;i++)
{
for(int j=0;j<n-i-1;j++)
{
if(a[j] > a[j+1])
{
int te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emp;
}
}
}
}

2、選擇排序

選擇法的原理是先將第一個數與後面的每一個數依次比較,不斷將將小的賦給第一個數,從而找出最小的,然後第二個數與後面的每一個數依次比較,從而找出第二小的,然後第三個數與後面的每一個數依次比較,從而找出第三小的.....直到找到最後一個數。
public void sort(int x[])
{
int n=x.length;
int k,t;
for(int i=0;i<n-1;i++)
{
k=i;
for(int j=i+1;j=n;j++)
{
if(x[j]>x[k])k=j;
if(k!=i)
{
t=x[i];
x[i]=x[k];
x[k]=t;
}
}
}
}

3、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的原理是對數組中的第i個元素,認為它前面的i-1個已經排序好,然後將它插入到前面的i-1個元素中。插入排序對少量元素的排序較為有效.

public void sort(int obj[])
{
for(int j=1;j<obj.length;j++)
{
int key=obj[j];
int i=j-1;
while(i>=0&&obj[i]>key)
{
obj[i+1]=obj[i];
i--;
}
obj[i+1]=key;
}
}

4、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是對冒泡排序的一種改進。它的基本思想是:通過一次排序將要排序的數據分割成獨立的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數據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數據都要小,然後再按次方法對這兩部分數據分別進行快速排序,整個排序過程可以遞歸進行,以此大道整個數據變成有序序列。

public void quickSort(int obj[],int low,int high)
{
int i=low;
int j=high;
int keyValue=obj[i];
while(i<j)
{
int temp=0;
while(i<j&&obj[j]>=keyValue)
{
j=j-1;
}
temp=obj[j];
obj[j]=obj[i];
obj[i]=temp;
while(i<j&&obj[i]<=keyValue)
{
i=i+1;
}
temp=obj[j];
obj[j]=ojb[i];
obj[i]=temp;
}
obj[i]=keyValue;
if(low<i-1)
{
quickSort(obj,low,i-1);
}
if(high>i+1)
{
quickSort(obj,i+1,high);
}
}

『伍』 java怎麼實現排序

Java實現幾種常見排序方法

日常操作中常見的排序方法有:冒泡排序、快速排序、選擇排序、插入排序、希爾排序,甚至還有基數排序、雞尾酒排序、桶排序、鴿巢排序、歸並排序等。
以下常見演算法的定義
1. 插入排序:插入排序基本操作就是將一個數據插入到已經排好序的有序數據中,從而得到一個新的、個數加一的有序數據,演算法適用於少量數據的排序,時間復雜度為O(n^2)。是穩定的排序方法。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步將一個待排序的紀錄,按其關鍵碼值的大小插入前面已經排序的文件中適當位置上,直到全部插入完為止。
2. 選擇排序:選擇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種簡單直觀的排序演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每一次從待排序的數據元素中選出最小(或最大)的一個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數據元素排完。 選擇排序是不穩定的排序方法。
3. 冒泡排序: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種計算機科學領域的較簡單的排序演算法。它重復地走訪過要排序的數列,一次比較兩個元素,如果他們的順序錯誤就把他們交換過來。走訪數列的工作是重復地進行直到沒有再需要交換,也就是說該數列已經排序完成。這個演算法的名字由來是因為越大的元素會經由交換慢慢「浮」到數列的頂端。
4. 快速排序:快速排序(Quicksort)是對冒泡排序的一種改進。它的基本思想是:通過一趟排序將要排序的數據分割成獨立的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數據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數據都要小,然後再按此方法對這兩部分數據分別進行快速排序,整個排序過程可以遞歸進行,以此達到整個數據變成有序序列。
5. 歸並排序:歸並排序是建立在歸並操作上的一種有效的排序演算法,該演算法是採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應用。將已有序的子序列合並,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個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間有序。若將兩個有序表合並成一個有序表,稱為二路歸並。
6. 希爾排序:希爾排序(Shell Sort)是插入排序的一種。也稱縮小增量排序,是直接插入排序演算法的一種更高效的改進版本。希爾排序是非穩定排序演算法。希爾排序是把記錄按下標的一定增量分組,對每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演算法排序;隨著增量逐漸減少,每組包含的關鍵詞越來越多,當增量減至1時,整個文件恰被分成一組,演算法便終止。
https://www.cnblogs.com/wangmingshun/p/5635292.html

『陸』 常見的排序演算法—選擇,冒泡,插入,快速,歸並

太久沒看代碼了,最近打算復習一下java,又突然想到了排序演算法,就把幾種常見的排序演算法用java敲了一遍,這里統一將無序的序列從小到大排列。

選擇排序是一種簡單直觀的排序演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第一次從待排序的數據元素中選出最小的一個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後再從剩餘的未排序元素中尋找到最小元素,繼續放在下一個位置,直到待排序元素個數為0。

選擇排序代碼如下:

public void Select_sort(int[] arr) {

int temp,index;

for( int i=0;i<10;i++) {

index = i;

for(int j = i + 1 ; j < 10 ; j++) {

if(arr[j] < arr[index])

index = j;

}

/*

temp = arr[i];

arr[i] = arr[index];

arr[index] = temp;

*/

swap(arr,i,index);

}

System.out.print("經過選擇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i] +" ");

System.out.println("");

}

冒泡排序是一種比較基礎的排序演算法,其思想是相鄰的元素兩兩比較,較大的元素放後面,較小的元素放前面,這樣一次循環下來,最大元素就會歸位,若數組中元素個數為n,則經過(n-1)次後,所有元素就依次從小到大排好序了。整個過程如同氣泡冒起,因此被稱作冒泡排序。

選擇排序代碼如下:

public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

int temp;

for(int i = 0 ; i < 9 ; i++) {

for(int j = 0 ; j < 10 - i - 1 ;j++) {

if(arr[j] > arr[j+1]) {

/*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swap(arr,j,j+1);

}

}

}

System.out.print("經過冒泡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i] +" ");

System.out.println("");

}

插入排序也是一種常見的排序演算法,插入排序的思想是:創建一個與待排序數組等大的數組,每次取出一個待排序數組中的元素,然後將其插入到新數組中合適的位置,使新數組中的元素保持從小到大的順序。

插入排序代碼如下:

public void Insert_sort(int[] arr) {

int length = arr.length;

int[] arr_sort = new int[length];

int count = 0;

for(int i = 0;i < length; i++) {

if(count == 0) {

arr_sort[0] = arr[0];

}else if(arr[i] >= arr_sort[count - 1]) {

arr_sort[count] = arr[i];

}else if(arr[i] < arr_sort[0]) {

insert(arr,arr_sort,arr[i],0,count);

}else {

for(int j = 0;j < count - 1; j++) {

if(arr[i] >= arr_sort[j] && arr[i] < arr_sort[j+1]) {

insert(arr,arr_sort,arr[i],j+1,count);

break;

}

}

}

count++;

}

System.out.print("經過插入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_sort[i]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void insert(int[] arr,int[] arr_sort,int value,int index,int count) {

for(int i = count; i > index; i--)

arr_sort[i] = arr_sort[i-1];

arr_sort[index] = value;

}

快速排序的效率比冒泡排序演算法有大幅提升。因為使用冒泡排序時,一次外循環只能歸位一個值,有n個元素最多就要執行(n-1)次外循環。而使用快速排序時,一次可以將所有元素按大小分成兩堆,也就是平均情況下需要logn輪就可以完成排序。

快速排序的思想是:每趟排序時選出一個基準值(這里以首元素為基準值),然後將所有元素與該基準值比較,並按大小分成左右兩堆,然後遞歸執行該過程,直到所有元素都完成排序。

public void Quick_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

if(left >= right)

return ;


int temp,t;

int j = right;

int i = left;

temp = arr[left];

while(i < j) {

while(arr[j] >= temp && i < j)

j--;

while(arr[i] <= temp && i < j)

i++;

if(i < j) {

t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

}

}

arr[left] = arr[i];

arr[i] = temp;


Quick_sort(arr,left, i - 1);

Quick_sort(arr, i + 1, right);

}

歸並排序是建立在歸並操作上的一種有效的排序演算法,歸並排序對序列的元素進行逐層折半分組,然後從最小分組開始比較排序,每兩個小分組合並成一個大的分組,逐層進行,最終所有的元素都是有序的。

public void Mergesort(int[] arr,int left,int right) {

if(right - left > 0) {

int[] arr_1 = new int[(right - left)/2 + 1];

int[] arr_2 = new int[(right - left + 1)/2];

int j = 0;

int k = 0;

for(int i = left;i <= right;i++) {

if(i <= (right + left)/2) {

arr_1[j++] = arr[i];

}else {

arr_2[k++] = arr[i];

}

}

Mergesort(arr_1,0,(right - left)/2);

Mergesort(arr_2,0,(right - left - 1)/2);

Merge(arr_1,arr_2,arr);

}

}

public void Merge(int[] arr_1,int[] arr_2,int[] arr) {

int i = 0;

int j = 0;

int k = 0;

int L1 = arr_1.length;

int L2 = arr_2.length;

while(i < L1 && j < L2) {

if(arr_1[i] <= arr_2[j]) {

arr[k] = arr_1[i];

i++;

}else {

arr[k] = arr_2[j];

j++;

}

k++;

}

if(i == L1) {

for(int t = j;j < L2;j++)

arr[k++] = arr_2[j];

}else {

for(int t = i;i < L1;i++)

arr[k++] = arr_1[i];

}

}

歸並排序這里我使用了left,right等變數,使其可以通用,並沒有直接用數字表示那麼明確,所以給出相關偽代碼,便於理解。

Mergesort(arr[0...n-1])

//輸入:一個可排序數組arr[0...n-1]

//輸出:非降序排列的數組arr[0...n-1]

if n>1

arr[0...n/2-1] to arr_1[0...(n+1)/2-1]//確保arr_1中元素個數>=arr_2中元素個數

//對於總個數為奇數時,arr_1比arr_2中元素多一個;對於總個數為偶數時,沒有影響

arr[n/2...n-1] to arr_2[0...n/2-1]

Mergesort(arr_1[0...(n+1)/2-1])

Mergesort(arr_2[0...n/2-1])

Merge(arr_1,arr_2,arr)

Merge(arr_1[0...p-1],arr_2[0...q-1],arr[0...p+q-1])

//輸入:兩個有序數組arr_1[0...p-1]和arr_2[0...q-1]

//輸出:將arr_1與arr_2兩數組合並到arr

int i<-0;j<-0;k<-0

while i

<p span="" do<="" j

if arr_1[i] <= arr_2[j]

arr[k] <- arr_1[i]

i<-i+1

else arr[k] <- arr_2[j];j<-j+1

k<-k+1

if i=p

arr_2[j...q-1] to arr[k...p+q-1]

else arr_1[i...p-1] to arr[k...p+q-1]

package test_1;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arr_1 = new int[10];

for(int i = 0 ; i < 10 ; i++)

arr_1[i] = sc.nextInt();

Sort demo_1 = new Sort();


//1~5一次只能運行一個,若多個同時運行,則只有第一個有效,後面幾個是無效排序。因為第一個運行的已經將帶排序數組排好序。


demo_1.Select_sort(arr_1);//-----------------------1


//demo_1.Bubble_sort(arr_1);//---------------------2


/* //---------------------3

demo_1.Quick_sort(arr_1, 0 , arr_1.length - 1);

System.out.print("經過快速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_1[i] +" ");

System.out.println("");

*/


//demo_1.Insert_sort(arr_1);//--------------------4


/* //--------------------5

demo_1.Mergesort(arr_1,0,arr_1.length - 1);

System.out.print("經過歸並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_1[i] +" ");

System.out.println("");

*/

}

}

class Sort {

public void swap(int arr[],int a, int b) {

int t;

t = arr[a];

arr[a] = arr[b];

arr[b] = t;

}


public void Select_sort(int[] arr) {

int temp,index;

for( int i=0;i<10;i++) {

index = i;

for(int j = i + 1 ; j < 10 ; j++) {

if(arr[j] < arr[index])

index = j;

}

/*

temp = arr[i];

arr[i] = arr[index];

arr[index] = temp;

*/

swap(arr,i,index);

}

System.out.print("經過選擇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i]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

int temp;

for(int i = 0 ; i < 9 ; i++) {

for(int j = 0 ; j < 10 - i - 1 ;j++) {

if(arr[j] > arr[j+1]) {

/*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swap(arr,j,j+1);

}

}

}

System.out.print("經過冒泡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i]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void Quick_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

if(left >= right)

return ;


int temp,t;

int j = right;

int i = left;

temp = arr[left];

while(i < j) {

while(arr[j] >= temp && i < j)

j--;

while(arr[i] <= temp && i < j)

i++;

if(i < j) {

t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

}

}

arr[left] = arr[i];

arr[i] = temp;


Quick_sort(arr,left, i - 1);

Quick_sort(arr, i + 1, right);

}


public void Insert_sort(int[] arr) {

int length = arr.length;

int[] arr_sort = new int[length];

int count = 0;

for(int i = 0;i < length; i++) {

if(count == 0) {

arr_sort[0] = arr[0];

}else if(arr[i] >= arr_sort[count - 1]) {

arr_sort[count] = arr[i];

}else if(arr[i] < arr_sort[0]) {

insert(arr,arr_sort,arr[i],0,count);

}else {

for(int j = 0;j < count - 1; j++) {

if(arr[i] >= arr_sort[j] && arr[i] < arr_sort[j+1]) {

insert(arr,arr_sort,arr[i],j+1,count);

break;

}

}

}

count++;

}

System.out.print("經過插入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_sort[i]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void insert(int[] arr,int[] arr_sort,int value,int index,int count) {

for(int i = count; i > index; i--)

arr_sort[i] = arr_sort[i-1];

arr_sort[index] = value;

}


public void Mergesort(int[] arr,int left,int right) {

if(right - left > 0) {

int[] arr_1 = new int[(right - left)/2 + 1];

int[] arr_2 = new int[(right - left + 1)/2];

int j = 0;

int k = 0;

for(int i = left;i <= right;i++) {

if(i <= (right + left)/2) {

arr_1[j++] = arr[i];

}else {

arr_2[k++] = arr[i];

}

}

Mergesort(arr_1,0,(right - left)/2);

Mergesort(arr_2,0,(right - left - 1)/2);

Merge(arr_1,arr_2,arr);

}

}

public void Merge(int[] arr_1,int[] arr_2,int[] arr) {

int i = 0;

int j = 0;

int k = 0;

int L1 = arr_1.length;

int L2 = arr_2.length;

while(i < L1 && j < L2) {

if(arr_1[i] <= arr_2[j]) {

arr[k] = arr_1[i];

i++;

}else {

arr[k] = arr_2[j];

j++;

}

k++;

}

if(i == L1) {

for(int t = j;j < L2;j++)

arr[k++] = arr_2[j];

}else {

for(int t = i;i < L1;i++)

arr[k++] = arr_1[i];

}

}

}

若有錯誤,麻煩指正,不勝感激。

『柒』 選擇排序法的演算法

簡單選擇排序演算法分析:在簡單選擇排序過程中,所需移動記錄的次數比較少。最好情況下,即待排序記錄初始狀態就已經是正序排列了,則不需要移動記錄。最壞情況下,需要移動記錄的次數最多為3(n-1)(此情況中待排序記錄並非完全逆序,給完全逆序記錄排序的移動次數應為(n/2)*3,其中n/2向下取整)。簡單選擇排序過程中需要進行的比較次數與初始狀態下待排序的記錄序列的排列情況無關。當i=1時,需進行n-1次比較;當i=2時,需進行n-2次比較;依次類推,共需要進行的比較次數是∑ =(n-1)+(n-2)+…+2+1=n(n-1)/2,即進行比較操作的時間復雜度為O(n2)。
選擇排序法 是對 定位比較交換法(也就是冒泡排序法) 的一種改進。在講選擇排序法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定位比較交換法。為了便於理解,設有10個數分別存在數組元素a[0]~a[9]中。定位比較交換法是由大到小依次定位a[0]~a[9]中恰當的值(和武林大會中的比武差不多),a[9]中放的自然是最小的數。如定位a[0],先假定a[0]中當前值是最大數,a[0]與後面的元素一一比較,如果a[4]更大,則將a[0]、a[4]交換,a[0]已更新再與後面的a[5]~a[9]比較,如果a[8]還要大,則將a[0]、a[8]交換,a[0]又是新數,再與a[9]比較。一輪比完以後,a[0]就是最大的數了,本次比武的武狀元誕生了,接下來從a[1]開始,因為狀元要休息了,再來一輪a[1]就是次大的數,也就是榜眼,然後從a[2]開始,比出探花,真成比武大會了,當比到a[8]以後,排序就完成了。
下面給大家一個例子:
int main(void)
{
int a[10];
int i,j,t;
for ( i = 0; i < 10; i ++ ) scanf("%d",&a[ i ]); /*輸入10個數,比武報名,報名費用10000¥ ^_^*/
for ( i = 0; i < 9; i ++ )
for ( j = i + 1; j < 10; j ++)
if ( a[ i ] < a[ j ] ) { t = a[ i ]; a[ i ] = a[ j ]; a[ j ] = t; } /*打不過就要讓出頭把交椅,不過a[ i ]比較愛面子,不好意思見 a[ j ],讓t幫忙*/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4d",a[ i ]); /*顯示排序後的結果*/
return 0;
}
好啦,啰嗦了半天總算把定位比較排序法講完了,這個方法不錯,容易理解,就是有點麻煩,一把椅子換來換去,哎~
所以就有了下面的選擇排序法,開始的時候椅子誰也不給,放在一邊讓大家看著,找個人k記錄比賽結果,然後發椅子。具體來講呢就是,改進定位比較排序法,但是這個改進只是一部分,比較的次數沒變,該怎麼打還是怎麼打,就是不用換椅子了。每次外循環先將定位元素的小標i值記錄到K,認為a[k]是最大元素其實k=i還是a[ i ]最大,a[k]與後面的元素一一比較,該交換的也交換,就是把K的值改變一下就完了,最後在把a[k]與a[ i ]交換,這樣a就是最大的元素了。然後進入下一輪的比較。選擇排序法與定位比較排序法相比較,比的次數沒變,交換的次數減少了。
下面也寫個例子:
由大到小時:
int main(void)
{
int a[10];
int i,j,t,k;
for ( i = 0; i < 10; i ++ ) scanf("%d",&a[ i ]); /*輸入10個數,比武報名,報名費用10000¥ ^_^*/
for ( i = 0;i < 9;i ++ ) /*10個數,所以只需比9次*/
{
k = i; /*裁判AND記者實時追蹤報道比賽情況*/
for ( j = i + 1; j < 10; j ++)
if ( a[ k ] < a[ j ] ) k = j; /*使a[k]始終表示已比較的數中的最大數*/
if (k!=i)
{ t = a[ i ]; a[ i ] = a[ k ]; a[ k ] = t;} /* t 發放獎品* /
}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4d",a[ i ]); /*顯示排序後的結果*/
return 0;
}
由小到大時:
int main(void)
{
int a[10];
int i,j,t,k;
for ( i = 0; i < 10; i ++ ) scanf("%d",&a[ i ]); /*輸入10個數,比武報名,報名費用10000¥ ^_^*/
for ( i = 0; i < 9; i ++ )
{
k = i; /*裁判AND記者實時追蹤報道比賽情況*/
for ( j = i + 1; j < 10; j ++)
if ( a[ k ] > a[ j ] ) k = j;
if (k!=i)
{ t = a[ i ]; a[ i ] = a[ k ]; a[ k ] = t; }/* t 發放獎品*/
}
for( i = 9; i >= 0; i --) printf("%4d",a[ i ]); /*顯示排序後的結果*/
return 0;
}
java選擇排序法代碼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andom random=new Random();
int[] pData=new int[10];
for(int i=0;i<pData.length;i++){ //隨機生成10個排序數
Integer a =random.nextInt(100);
pData[i]= a;
System.out.print(pData[i]+" ");
}
System.out.println();
pData=Choose(pData);
for(int i=0;i<pData.length;i++){
System.out.print(pData[i]+"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static int[] Choose(int[] pData){
System.out.println();
for (int i = 0; i < pData.length; i++) {
for (int j = i; j < pData.length; j++) {
if(pData[j]<pData[i]){
int a=pData[j];
pData[j]=pData[i];
pData[i]=a;
}
}
}
return pData;
}

閱讀全文

與java簡單選擇排序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發展mc伺服器 瀏覽:160
安卓手機拍照是反的如何正過來 瀏覽:619
伺服器怎麼外接機械硬碟 瀏覽:84
如何輸入代理伺服器和埠 瀏覽:674
排序演算法的實現的總結 瀏覽:16
重慶活塞並聯壓縮機哪裡買 瀏覽:516
中信銀行信用卡app叫什麼名字圖片 瀏覽:15
php指定ip訪問 瀏覽:45
n1盒子編譯openwrt 瀏覽:957
android不混淆庫 瀏覽:622
酷程序員頭像 瀏覽:808
短視頻平台伺服器怎麼選 瀏覽:74
怎麼分辨瑞年和平年的C語言編譯 瀏覽:217
黑馬程序員vue教程第32講 瀏覽:761
為什麼伺服器拷貝速度百兆 瀏覽:651
月薪過萬的程序員多久能在北上廣 瀏覽:982
媽媽看中程序員相親 瀏覽:381
伺服器配置不了ip地址怎麼辦 瀏覽:878
小米商城app有什麼 瀏覽:303
鋼筋加密區根數調整 瀏覽: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