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製作斐訊N1的OpenWRT鏡像
參考
https://github.com/coolsnowwolf/lede
編譯成功之後在lede/bin/targets/armvirt/64目錄下openwrt-armvirt-64-root.ext4.gz
或者直接用OpenWRT官方鏡像 https://downloads.openwrt.org/releases/18.06.2/targets/armvirt/64/openwrt-18.06.2-armvirt-64-default-rootfs.tar.gz
鏡像母版使用Armbian_5.60_Aml-s9xxx_Debian_stretch_default_4.18.7_20180922.img
Armbian_5.60_Aml-s9xxx_Debian_stretch_default_4.18.7_20180922.img已被修改為openwrt系統
寫入U盤,插入N1盒子,插電,啟動成功,電腦直接接入盒子lan口,進入管理界面設置成輔助網關即可。
② 機頂盒變身軟路由:N1盒子刷入OpenWRT
為了充分利用手頭的N1盒子,我將其改造為軟路由,以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
參考網站提供了詳細的教程,我據此操作。
首先,確保盒子的系統版本已更新,無需進行降級操作。
下載OpenWRT系統鏡像,選擇適合的版本進行下載,並使用寫盤工具將鏡像寫入U盤。
准備U盤啟動工具,將U盤插入N1盒子,並使用啟動工具載入鏡像。在盒子重啟後,從U盤中啟動OpenWRT系統。
連接到路由器獲取盒子的IP地址,然後通過啟動工具輸入該地址啟動OpenWRT系統。成功進入系統後,盒子會自動連接到以Phicomm_n1命名的WiFi,並可通過瀏覽器訪問後台,用戶名為root,密碼為password。
為了將OpenWRT系統安裝到盒子的硬碟(Emmc)中,可以使用最新鏡像提供的安裝功能,簡化了刷寫系統的步驟。安裝完成後,拔掉U盤,重新插拔電源使盒子重啟,確認系統已成功安裝。
為了不影響主路由的正常使用,將N1盒子設置為旁路由。更改網路-介面-Lan中的DHCP設置為忽略此介面,並確保乙太網和無線區域網介面被選中。系統重啟後,盒子的地址變為192.168.31.38。
重新連接WiFi,通過瀏覽器輸入192.168.31.38訪問OpenWRT後台界面,完成設置。
將手機連接到WiFi,設置網關地址為盒子的IP,成功連接互聯網則表明旁路由設置已完成。
通過將N1盒子改造為軟路由,不僅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還為家庭網路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和控制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