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中國外文局編譯文章

中國外文局編譯文章

發布時間:2022-04-30 09:16:06

① 從什麼地方可以查到期刊雜志的國家級省級

從嚴格意義上說,期刊雜志並無國家級、省級的區分標准。因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早就聲明:中國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沒有所謂國家級、省級等的等級區分。
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通常將某刊物說成是國家級的,某刊物是省級的或市級的。這種劃分,在實際生活中還有一些用處。這種劃分的標准,大致是:
所謂「國家級」期刊,一般即指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期刊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的會刊;
所謂「省級」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所屬部、委、辦、廳、局主辦的期刊與本科院校的學報;
另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樣的,也可視為國家級。
國家級刊物和重點刊物名稱目錄
(此刊物級別目錄執行時間為2001年1月起)

國家級學術刊物

1、《哲學研究》
4、《管理世界》
7、《政治學研究》
10、《教育研究》
13、《中國語文》
16、《中國圖書館學報》
19、《歷史研究》
22、《新聞與傳播研究》
25、《高校理論戰線》
28、《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2、《經濟研究》
5、《經濟管理》
8、《社會學研究》
11、《心理學報》
14、《外國文學評論》
17、《音樂研究》
20、《中國史研究》
23、《中國社會科學》
26、《光明日報》
29、《世界古典文明史雜志》英文版 3、《財貿經濟》
6、《法學研究》
9、《民族研究》
12、《文學評論》
15、《外語教學與研究》
18、《美術》
21、《世界歷史》
24、《求是》
27、《人民日報》
30、《體育科學》

注:《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理論文章1500字以上

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刊物目錄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重 點 刊 物
出 版 單 位

1、哲學
1、哲學
1
《自然辯證法研究》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

2
《中國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學會

3
《哲學動態》
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

4
《自然辯證法通訊》
中國科學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社

5
《科學學研究》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6
《科學學與科技管理》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

7
《宗教學研究》
社科院宗教所

2、經濟學
理論經濟學
1
《宏觀經濟管理》
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

..

2
《金融研究》
中國金融學會

3
《經濟法制》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

4
《中國勞動》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5
《會計研究》
中國會計學會

6
《統計研究》
中國統計學會 國家統計局

7
《保險研究》
中國保險學會

8
《經濟學動態》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9
《國際金融研究》
中國國際金融學會

10
《宏觀經濟研究》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11
《財政研究》
中國財政學會與財政部主辦

12
《審計研究》
中國審計學學會

13
《中國工業經濟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14
《稅務研究》
中國稅務學會與國家稅務總局主辦

應用經濟學
1
《國際貿易》
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

2
《當代經濟研究》
中國資本論研究會

3
《國際經濟合作》
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際經濟合作出版社

4
《數量經濟與計量經濟》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5
《世界經濟》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6
《價格理論與實踐》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中國價格學會

7
《世界經濟與政治》
中國社科院

8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9
《國有資產管理》
經濟科學出版社

10
《中國工商行政管理》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1
《企業管理》
國家經貿委

12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展研究所

13
《市場營銷導刊》
中國市場學會與國家經貿委主辦

3、法學
法學
1
《法律科學》
西北政法學院

2
《中國法學》
中國法學會

3
《中外法學》
北京大學中外法雜志

4
《比較法研究》
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研究所

政治學
1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上海社科院

2
《馬克思主義研究》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所

3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中共中央黨校

4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中共中央編譯局 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

5
《科學社會主義》
中共中央黨校和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

6
《中共黨史研究》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會

社會學
1
《中國青年研究》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國青年雜志社

2
《道德與文明》
中國倫理學會、天津社科院

3
《婦女研究論叢》
中國婦女理論研究會

4
《世界宗教研究》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5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中華書局

6
《現代國際關系》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

7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研究》
中共中央編譯局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 國際共運史學會

民族學
1
《東歐中亞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歐中亞研究所

2
《世界民族》
世界民族所

3
《日本學刊》
中國社科院

4、教育學
教育學
1
《中國教育學刊》
教育部 中國教育學會

2
《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教育部

3
《學前教育研究》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

4
《課程 教材 教法》
教育部

5
《比較教育研究》
北京師范大學

6
《高等教育研究》
華中理工大學 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

7
《教育研究與實驗》
教育部 華中師范大學

8
《中國高等教育》
教育部

9
《人民教育》(2000字以上)
教育部

10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教育部

11
《思想教育研究》
中國高教研究所

12
《外國教育研究》
東北師范大學

13
《教學與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

心理學
1
《心理科學》
中國心理學會

2
《心理發展與教育》
教育部

3
《心理學探新》
中國心理學會

5、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
1
《當代語言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2
《古漢語研究》
湖南大學

3
《古文字研究》
中華書局

4
《方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5
《世界漢語教學》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6
《語言文字應用》
國家語委

7
《中華文史論叢》
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文學遺產》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9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10
《文學評論叢刊》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11
《讀書》
三聯書店

12
《語文建設》
文字改革委員會

13
《辭書研究》
上海辭書出版社

14
《文藝研究》
中國藝術研究所

15
《文藝理論研究》
中國文字理論研究會

16
《民族文學研究》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

17
《明清小說研究》
江蘇社科院文學研究所

18
《新文學史料》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
《中國典籍與文化》
國家教育部

20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北京作家出版社

外國語言文學
1
《外國語》
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
《外語界》
上海外國語大學

3
《現代外語》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4
《外語學刊》
黑龍江大學

5
《中國翻譯》
中國外文局編譯研究中心

6
《中國俄語教學》
中國俄羅斯研究學會

7
《日語學習與研究》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8
《外語與外語教學》
大連外語學院

9
《外語研究》
解放軍外語學院

10
《中國英語教學》
中國英語研究會

11
《外國文學研究》
華中師范大學

12
《當代外國文學》
南京大學

新聞傳播學
1
《新聞戰線》
人民日報

2
《中國記者》
新華社

3
《現代廣告》
中國廣告協會

4
《國際廣告》
中國對外經貿企業協會

5
《中國廣告》
《中國廣告》雜志社

6
《編輯學刊》
學林出版社

7
《中國出版》
國家新聞出版署

8
《中國圖書評論》
中宣部出版局

9
《大學出版》
教育部

10
《圖書發行研究》
中國發行協會

11
《編輯學報》
中國科學技術學會

12
《出版發行研究》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主辦

藝術學
1
《音樂創作》
中國音樂家協會

2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上海音樂學院

3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中央學院

4
《中國音樂》
中國音樂學院

5
《鋼琴藝術》
人民音樂出版社

6
《舞蹈》
《舞蹈》雜志社

7
《藝術教育》
文化部

8
《美術研究》
中央美術學院

9
《美術觀察》
美術觀察編輯部

10
《中國美術教育》
教育部 南京師大

11
《裝飾》
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出版:中國裝飾雜志社

12
《中國油畫》
中國美術家協會

13
《水彩藝術》
人民美術出版社

14
《中國版畫》
中國美術家協會

15
《國畫家》
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

16
《連環畫報》
中國美術出版總社

17
《雕塑》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

18
《藝術與設計》
出版總署

19
《中國音樂學》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20
《人民音樂》
中國音樂家協會

21
《中國音樂教育》
教育部

6、歷史學
歷史學
1
《史學理論研究》
歷史所

2
《近代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3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中國社科院

4
《考古》
中國社科院

5
《軍事歷史》
軍事科學院

6
《民國檔案》
中國第二檔案館

7
《抗日戰爭研究》
近代史研究所

8
《中國地方誌》
北京 中國地方誌辦

9
《中國經濟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

10
《當代中國史研究》
國史學會

11
《歐洲》
中國社科院

12
《當代亞太》
中國社科院

13
《美國研究》
中國社科院

14
《考古學報》
考古雜志社

15
《歷史檔案》
中國第一檔案館

16
《台灣研究》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17
《拉丁美洲研究》
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

18
《南亞研究》
中國社科院

19
《西亞非洲 》
中國社科院

20
《社會經濟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

7、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1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教育部 中國人民大學

工商管理
2
《管理現代化》
中國科學技術學會

公共管理
3
《中國行政管理》
人事部

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4
《大學圖書館學報》
北京大學、國家圖書館

5
《圖書情報工作》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6
《國家圖書館館刊》
中國國家圖書館

7
《圖書館雜志》
上海圖書館

8
《情報學報》
中國科技情報學會會刊

9
《情報資料工作》
中國社會科學信息學會、中國人民大學

10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11
《中國信息導報》
國家科技部信息司、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

12
《情報科學》
中國科技情報學會

8博物館學
圖書情報文獻學
1
《中國博物館》
中國博物館學會

9、綜合類

1
《文獻》
國家圖書館

2
《文物》
國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社

3
《文史》
中華書局

4
《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
論點摘編

5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全文轉載

6
《黨的文獻》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7
《國際問題研究》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8
《中國教育報》
(理論文章,1500字以上)

9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
中國社科院

10
《東北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
東北師范大學

11
《中小學教師培訓》
東北師范大學

12
《社會科學戰線》
吉林省社科院
http://skc.nenu.e.cn/cgjb/table/200101.htm
http://index.sdjtu.e.cn/xbzy/kjc/kyc/%D6%D0%CE%C4%BA%CB%D0%C4%C6%DA%BF%AF2004%B0%E6.htm

② 請問,走外語這條路......

考試分英語口譯和筆譯兩種。口譯和筆譯證書各分三個等級,共六種資格認證考試。

口譯考試形式分初級口譯、中級口譯,高級口譯,考試內容都分四個部分。

初級的第一部分為英譯漢,5個單句,共10分。第二部分漢譯英,5個單句,共10分。第三部分英譯漢,1個對話約250個詞,共40分。第四部分漢譯英,1個對話,約250個詞,共40分。總計100分,時間為30分鍾。

中級的第一部分是英譯漢,1個對話約250—300個詞,共20分。第二部分漢譯英,1個對話約250—300詞,共20分。第三部分英譯漢,1篇短文300詞左右,交替傳譯,共30分。第四部分是漢譯英,1篇短文300詞左右,交替傳譯,共30分,總計100分,時間為40分鍾。

高級的第一部分是英譯漢,1篇400詞左右的短文,交替傳譯,共20分。第二部分是漢譯英,1篇400字左右的短文,共20分。第三部分是英譯漢,1篇600詞左右的短文,同聲傳譯,共30分。第四部分是漢譯英,1篇600字左右的短文,同聲傳譯,共30分。總計100分,時間為50分鍾。

筆譯考試內容都分英譯漢和漢譯英兩種題型,各分兩節。初級的第一節為單句翻譯,給出10個句子,要求考生將其譯成漢�英語。第二節給出1篇250字左右的英�漢文章,要求考生將其譯成漢�英。題量各11道題,分值各50分,總計100分,時間為3小時。

中級為各給出兩篇英�漢語文章、每篇250詞左右,要求考生將其譯成漢�英語。題量各為兩道,分值各100分,總計200分,時間為4小時。

高級的第一節都是必做題,給出1篇400詞左右的英�漢語文章要求考生將其譯成漢�英語,第二節為選做題,給出3篇英�漢語文章,每篇各400詞左右,要求考生選擇兩篇譯成漢�英語,題量各3道題,分值各150分,總計300分,時間為6小時。 業內然後是篇:專家談全國翻譯專業資格考試
我們中國外文局翻譯資格考評中心作為全國翻譯資格水平考試的具體實施和組織單位,近期邀請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專家委員會的部分專家談翻譯考試,向考生介紹有關翻譯考試的大綱、模塊設置、題型、如何備考等相關問題。
【考試情況概要介紹】2003年3月人事部制定下發了《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和《二級、三級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實施辦法》,2003年7月成立了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英語專家委員會。 2003年12月6日至7日,全國首次二級、三級英語口譯、筆譯試點考試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舉行。2004年5月下旬,英語二、三級翻譯資格試點考試繼續擴大。二、三級口譯考試擴大到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武漢等六城市,筆譯考試除以上六市外還擴大到西安、南京、鄭州、成都、長春、福州等共12個城市。考生人數增加了近一倍。2004年11月13日、14日,英語二、三級翻譯資格試點考試筆譯考試在全國25個城市、口譯考試在全國15個城市進行;法語二、三級考試在北京、上海試點考試;日語二、三級考試在北京、上海、大連試點考試。根據《暫行規定》,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負責組織成立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專家委員會。2003年12月中國外文局又成立翻譯資格考評中心,由中心負責考試的具體組織和實施工作。專家委員會負責考試大綱的編寫、國家翻譯資格考試標準的確定、考試試題的命制、試題題庫建設等工作。專家委員會的專家們都是翻譯界的資深教授和學者,代表著翻譯界的最高水平。
黃友義先生:(全國翻譯資格考試英語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秘書長、中國外文局副局長)
全國翻譯資格考試的全稱叫: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英文叫China Aptitude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縮寫叫CATTI,美國有托福,英國有雅思,中國開始有CATTI。考試意味著什麼?
一、是和國際接軌的重大舉措。這個考試的籌劃實際上已經進行了十多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中國的對外交流日益擴大、中國和國際翻譯界交流日益擴大(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是國際譯聯的一個重要成員),大家都越來越感到,翻譯應該有一個統一的、科學的、客觀的、公正的辦法來規范。因此在參考了國際上的經驗後,特別是中國加入了WTO以後翻譯服務市場國際化進程加快的情況,國家人事部批准將翻譯資格考試列入國家專業資格證書系列,並決定今年開始推出這個考試。
二、翻譯資格考試的實施及作用:03年只在三個城市進行英語翻譯考試的實驗,04年上半年在十二個城市進行進一步的實驗,04年下半年擴大到25個城市試點考試。同時要舉行除英文、法文、日文以外其它外語語種的考試,最終其它主要文種(英、法、西、德、日、俄、拉)進行考試。推行翻譯資格水平考試以後,原來各單位、國家機關政府企事業進行的翻譯資格的評審工作就不再進行,已納入國家職業證書制度,以後翻譯資格的認定就只能通過這一個渠道。我們還有一個設想,將來要和一些得到國際公認的翻譯考試資格認證的發達國家,進行資格的互相承認,比如英國、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翻譯資格認證。我們和這些國家考試機構、政府有關部門以及他們的翻譯協會也一直在探討,到成熟的時候實現這種相互承認。到那個時候我們的翻譯資格考試證書就成為了一個「國際駕照」。為此,我們實施的這個翻譯資格認證,從一開始就盡力按照國際標准進行,按照與國際水平接軌的思路進行的。
三、翻譯資格和職稱。人事部發的文件明確指出,舉行這樣的考試是為了科學、客觀、公正。過去,一個人如果想獲得翻譯職稱,首先必須隸屬於某個國有單位,這就將社會上絕大部分想從事翻譯或者在業余時間,或者是在全部就業時間進行翻譯的人排除在翻譯技術職稱的隊伍之外了。而在國際上,翻譯是一個個體性的勞動,一個人就可以是一個公司,所能承擔的翻譯工作和相應的收費標准都是和翻譯資格等級證書掛鉤。
這個考試就是改進了到目前為止實行的各單位的職稱評定,通過考試避免目前評審工作中的不平衡和人為的因素。我們目前推出三級和二級的考試,一級和資深還是考評結合。在三級和二級考試取得經驗後,再考慮一級翻譯和資深翻譯的考核辦法。那麼這種考試怎麼能證明一個人該晉級了?怎麼證明就是三級了?甚至是在校大學生,甚至是一個工人,可能不隸屬於具有翻譯任務的單位,可能就是一個個體勞動者,怎麼證明有水平呢?通過考試,獲得相應證書;這就是證明。這也是考試的一個重大特點。
四、在專家委員會討論過程中和出題時都強調的一點是:重在實踐。翻譯具有外語基礎以後就靠實踐,走上社會以工作中的實踐為上。這個實踐也長和我們科學、客觀、公正原則相符,翻譯資格將來實行三年一次的重新認證,因為翻譯長時間不用就會生疏。為了保證水平,所以還要實行二年一次的認證制。通過面對全社會進行的考試,進行每三年一次認證,包括考試晉級和發現人才,也給翻譯人才提供公平合理的競爭機會,這有利於提高和擴大中國的翻譯隊伍,也有利於很多年輕人在擇業的時候沒到公人的認可。
實行全國翻譯資格(水平)考試的消息發布以後,反映最快的是北京的外企的領導人,因為很多老闆就希望有這樣一個認證,尤其是歐洲來的。歐洲的翻譯資格考試非常發達,盡管他們統一了貨幣;盡管領導人在一起說的是英文或者是法文或者是德文,他們是所有的文件都要翻譯成歐盟各個成員國本國文種。所以歐洲是翻譯量最多的一個大陸之一。外企老闆希望他們的員工有一個統一的翻譯資格認證。
最後我要強調一點,我們這個考試目前是實驗,畢竟是二十年來我們第一次實行這種制度,出題要考慮到以實踐為主,又要考慮到大學的英語教育;包括公共英語和專業英語。另外,為了保證取得經驗和判卷的公正性,要把所有的考卷集中到北京來判。這個任務量比較大。通過判卷也看看我們的判卷方式是否合適,口譯考試判卷不是一個老師來聽,有好幾位不同的老師來評價。
既然是試點,嚴格地講,考試難易程度也有個摸索過程。客觀地講,整個出題過程是科學的。出題的人(英語考試專家委員會組成人員)全國有五十多位,這裡面有將近八十歲,長期從事翻譯工作和外語教學工作的專家,也有三十幾歲,活躍在英語教學第一線的老師,也有每天都從事英譯中,中譯英的專家;既有從事口譯的、也有從事筆譯的,也有兩種兼而有之的。大家經過反復討論,又參考了國內、國外的資料,在這個基礎上編出了大綱。當然也有需要將來完善改進的地方。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專家委員會目前主要是英文方面的專家。委員會人員分兩部分:顧問11人,委員33人。他們的工作又有不同的側重,其中20多人側重筆譯,10人側重口譯。這些專家分別來自23個部委、重點外語院校和對外宣傳部門,可以說都是我國翻譯領域的權威人士。
盧敏先生談筆譯:(全國翻譯資格考評中心副主任,原中央編譯局筆譯專家,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
第一點, 注重一個客觀的評價
如果考生參加了全國翻譯職稱考試通過三級可以獲得一個助理翻譯職稱,是初級職稱。獲得助理翻譯的條件是:本科畢業,工作一年後,稱職,填表申請初級職稱,如果參加了全國翻譯資格(水平)考試,通過了二級筆譯,可以申請翻譯職稱,本科畢業,工作一年試用期結束,可以申請助理翻譯職稱,工作五年可以申請翻譯職稱,相當於本科工作六年時間,如果研究生畢業滿三年,工作稱職,可以申請翻譯職稱。這次全國翻譯資格(水平)考試,不同於英語的四、六、八級考試和其它一些機構的考試,獨特之處是,全國翻譯資格(水平)考試是職稱改革的一個舉措。它面向社會,任何人、任何專業、在任何領域工作的人都可以參加這個考試,之後都可以獲得相應的職稱。一個大學畢業生,獲得翻譯資格考試證書後,可以到公司、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擁有相應的翻譯職稱可以幫助你增加在市場里就業的競爭力。這是對翻譯和助理翻譯職稱條件的解釋。
另一個,分析考試大綱會發現,英語筆譯二級、三級考試都分為綜合能力和筆譯實務,一個大學本科在讀生,通過專四、專八考試的,通過三級筆譯的可能性會非常大。分析題型,比如在筆譯三級綜合能力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詞彙和語法;第二部分是英語閱讀技能,第三部分是完形填空,這三部分都是客觀題,實際是選擇題。這對於在校生是非常上乘的。填空、選擇題對於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的來說,如果想通過翻譯考試,有一定的語言基礎,通過這三項問題不大。比較難的是命題作文,要求經過專門的訓練或者培訓,經過專門的老師進行講解,因為用中文寫文章和用英文寫文章,有著截然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要找到竅門,才能獲得得分點。漫無邊際的寫,得分不會滿意。到底考二級還是三級?三級筆譯客觀題多一些,主觀題是單項,筆譯實務考中譯英、英譯中。二級和三級不同的是,有必譯題。因為這個考試是面向全社會的,參加的考生可能有學自然科學、有學社會科學的、學工的、學醫的、或是學任何門類的,有在大街上練攤的,有在秀水街賣衣服的。所以必譯題要照顧各方面的利益。題目、題型所選的材料要讓考生都能接受,這種材料應該是普遍性的。二選一就是強調專業性,自然科學里的一些知識,社會科學里的一些基本知識,讓你文理兼顧,兩道題一篇涉及到文科方面,一道題涉及到理科方面,考生根據自己的專業自己的興趣自由去選擇,有伸縮的餘地,根據愛好去選擇。使證書有廣泛的代表性,又兼顧了各方的利益。這次考試是試點,時間倉促,考試大綱、考試模塊、考試樣題可能有不滿意的地方,考生可能著急,想知道細節,有沒有復習資料和輔導材料,像霧里看花沒有頭緒。
第二點,考試的細節。
考試大綱是全國翻譯資格(水平)考試的指導性文件,是考試命題的依據,也是應試人員的重要參考指南。大家要認真學習考試大綱,考試命題是和大綱緊密聯系的,吃透了大綱,就能悟出怎麼准備。全國翻譯資格(水平)考試三級筆譯分為筆譯綜合能力和筆譯實務的測試,現在社會上有的考試筆譯實務就分中翻英、英翻中,答完題就完了。筆譯綜合能力,是根據現在翻譯界的情況、社會學習英語的情況和對翻譯專業的要求有關。我曾去大學招生,也出過中翻英、英翻中的試題,我改題時發現充滿了拼寫錯誤,翻譯專業是個技術極強的專業,並不是學了英語,通過了六級考試就能作翻譯。翻譯是個雜家,不但需要大量的英語詞彙,對中國和英語國家的背景知識有深厚的功底,並有大量的實踐鍛煉機會才能做,作翻譯的人不應該存在語言問題,如果你作翻譯的時候還存在大量的詞彙錯誤、語法錯誤,那就談不上作翻譯了。另外,翻譯不是造句,對句子一句句的造,要有自身的技巧,有自身的規律。增加了筆譯綜合能力,目的是檢驗考生對英語的詞彙准確應用的能力,對於英語同義詞、近義詞、英語習慣語的用法掌握的程度,三級綜合能力檢驗目的是對詞彙的掌握的程度。一句話就是會不會用詞,詞用的妙就是一個好的句子,好的句子是詞構成的或是一個短語,核心是謂語,詞選對了後句子翻譯的非常妙,對詞的用法,不管是中國的專家還是英語國家的專家,都特別強調。建議大家學翻譯的時候准備兩本字典,翻譯的時候多查英英字典,別光看英漢的。英語非常講究詞的深層次的差異。作翻譯多了可以悟到這種差異。考試要求是掌握5000以上英語詞彙,這是常用詞彙,想通過英語三級筆譯光掌握5000詞彙肯定是不夠的。英語筆譯三級考試,主要考查專業人員在翻譯時對判斷分析,應變能力和判斷能力,綜合運用相關知識的能力和水平。注意事項,分四個標准,第一是語法,第二是技能,第三是完形填空,掌握詞的含義。掌握同義詞和近義詞之間的區別。因為考試面向社會,選材有政治、外交、貿易、科技、工業、農業、應熟悉他們的文體,文章的術語。語法部分,分析句子,注意語法規則。在英語閱讀中,有四篇英語閱讀短文,從英語國家: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報刊雜志書籍中選材,考生在准備時,多閱讀不同體裁,不同文體,擴大信息量,擴大知識面。在完形填空中,有一篇短文,一般一個空只能填一個單詞,每空一分。命題作文,大家要多關心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關心社會熱點問題,組織材料,自己有所准備。筆譯實務,考慮到實用性,由在翻譯第一線的專家出題。現在翻譯界有兩派:一是學院派,一是實用派。這次出題強調實用,因為有人不懂翻譯技巧,但長期從事翻譯職業,可以通過考試獲得證書,勝任工作。筆譯實務選材上,在英譯中方面,選英語國家的原文,也就是英美人士用英語寫的文章。中譯英一般選擇國內出版的外宣材料、中國出版的報刊、書籍,一般是反映中國的情況資料。大家准備的時候有所側重,英譯中看一些原版的書,中譯英看一些從中文翻譯介紹給國外、世界的其它國家人看的報刊、雜志方面的材料。
第三點,二級考試情況。
在筆譯實務里有必譯題和二選一題,中譯英、英譯中都有這個題目。考題選材大眾化,但是二級和三級筆譯實務都淡化文學色彩,不會出現《紅樓夢》、《三國演義》這種文學性極強的題目。因為從事文學翻譯的人畢竟是少數,達到這種文學造詣的人在中國也屈指可數,基本上是從事實用體的翻譯。
第四點,怎麼准備考試。
1、擴大詞彙量。二級或三級不能局限5000單詞。詞彙量大可以幫助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翻譯速度。多閱讀不同文體不同體裁的外文書刊,擴大知識面,對信息能力的吸收。提高英語的理解、表達、翻譯能力。英譯中和中譯英能力的培養,談到翻譯大家馬上就會想到「信、達、雅」,注意兩點就能做好翻譯工作。第一點,內容和風格上要忠實原文,要「信」,不管中翻英、英翻中首先要傳達意思,英翻中最後是給中國人看的,中文表達能力應該是非常強。基礎是應該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作不好英翻中主要是理解不透,英語文章要對它的背景知識、深層意思不了解,暈暈呼呼的翻,翻出來他自己也看不懂。如果讓考官滿意,讓讀者滿意,首先要自己滿意。自己不滿意,肯定不成。第二在表達上要流暢。理解原文是關鍵,原文的意思掌握了就能表達出來了。根據文體,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你對背景知識是否了解,做個研究、分析,翻譯不是造句,一個好的翻譯應該是個「雜家」,對語言、語法、詞彙了解的非常透徹,對各行各業的知識、各個領域的知識有所了解,不一定是經濟學家,但是要了解經濟學,你不一定是法學家,但是要對法律了解,我建議大家,如果熱衷於翻譯事業,要持之以恆,長期目標,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做,翻譯不是一天兩天的能成功的。翻譯工作是個無底洞,每次翻譯完了,還是感到有需要學習的地方。漢譯英的水平的提高,主要是提高英語表達能力,漢譯英是從中文翻譯成英文,讀者是英美人,作這個翻譯時要換個思維方式,中文翻譯成英文後英美人是否能接受,英美人是不是這樣說,是不是中國式的英語,這一點非常重要。提高翻譯水平通過三個環節,一是選擇難度適當、體裁廣泛的原文,不要貪多,取一小段,根據自己原來學的理論、技巧等去完成。第二步請翻譯老師、英語專家或是參加培訓,請培訓老師對譯稿進行核對、進行潤色,因為對英語沒有達到一定水平,自己對自己無法進行正確的判斷,需要找一個更高水平的人對譯稿進行分析,找出差距,系統總結,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第三步應該總結,修改後要仔細研讀,去分析人家為什麼這樣改,我當時翻的時候為什麼想不到,找到一個契合點,就能提高翻譯水平。翻譯實際上是一個轉換人思維的過程,翻譯出來是英文,就應該用英文去思考,絕對不能用漢語去思考。用漢語思考出來的句子肯定是受母語干擾的,經常想一想英美人會怎麼說,翻譯出來的句子才到位。作翻譯一定要虛心請教,慢慢地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的積累,經過5年到10年的積累,才能悟出來什麼叫翻譯
王燕教授談口譯考試:
既然有這樣一個行業標准,我們制訂大綱的時候有很多的專家知道包括同傳、交傳有多難,專業的考試也就是二級,要求掌握8000個以上的英語詞彙,但上面沒有封頂,什麼是8000以上,以上到什麼程度不一樣?那有本身的語言基礎,除此之外還有要專業的知識結構.從詞彙上講,比如說專業行業詞彙,有時候翻譯可能不到位,平時用這個詞彙的時候是這個意思,但在專業英語里是另外一個意思,房地產業,一個很簡單的字,empty land,聽到可能會說是空地,實際上在房地產里應該翻譯成閑置地. 語言詞彙,專業詞彙和一般性詞彙,掌握八級以上的詞彙並沒有封頂,還要掌握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有時候翻譯不是翻給我們本身,是翻給文化。
可能是諺語,可能是一個國家非常有特點的一段話,如果不了解文化背景的話就翻不了,再者是否能夠勝任各種正式場合3-5分鍾的交替傳譯,同傳還有一個另外的標准。六級只是非外語專業的一個標准,通過了六級考專業的話比較困難,六級英語只是知識結構多了一個內容,並不代表通過外語六級考試就可以做翻譯,翻譯是一個很龐大的系統工程,它是綜合能力的體現。
這個考試的目的要檢驗應試者的聽力理解以及信息處理的能力,特別是英翻中,還有聽力是非常重要的。口譯的步驟是這樣的:聽力、記憶、構思和表達,後面三個步驟完全建立在第一個步驟之上,要是聽不懂的話,就譯不出。從翻譯的層次上講,聽力是要100%聽懂的,才能記住,記不住就譯不出,這是一環套一環的,是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所以有沒有聽力理解以及信息處理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應該檢驗一下自己,有沒有掌握大綱要求的英語詞彙?是不是具備專業工作所需的英語聽力?不是說泛泛地聽個大概,必須100%的聽懂。有時候很難做到,包括一個專業翻譯,這個涉及到現場處理事情的能力。但這個在考試的時候也能體現出來。口譯考試也分口譯綜合能力和口譯實務,包括交替傳譯的能力和同聲傳譯,這在二級大綱里都能體現出來。考試的基本要求就是在考試當中完整性,包括語言要規范,是不是能夠熟練運用口譯技巧來准確完成,應該說要求非常高。從目前的考量來講,必須具備的五關:語言、知識關、技術關、翻譯技能、心理穩定因素,當然還要你的詞彙的准備,再就是你的能力。做翻譯不講求通,但要有所知,你不知道在翻譯中會出現什麼東西,當然譯前的准備工作會非常地重要,但是就考試而言,政治、外交、文化、法律無所不包,所以知識結構是非常重要的。再就是短期的記憶和長期記憶和翻譯的各種技能,比如說記憶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歸納、總結綜合的能力,還有就是母語和外語雙語表達的能力。
說到翻譯技能可能有人會問,不是我掌握了翻譯技巧我就能做翻譯。但是作為一個翻譯必須要掌握翻譯技巧,除了技巧外還有本身的專業能力,專業知識,這都是相輔相成的。
這個考試納入行業管理機制,比較正規。考試的評分標準是非常細化的,一個人的帶子要幾個人去聽,幾個人聽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對於想通過考試的人,應該對自己有個正確的判斷,具備中級職稱一般是大學畢業後有五年工作經驗。
三級是准專業水平,有的人通過公外六級考試,但是由於工作需要在做翻譯,可能不是那麼專業,比如迎來送往,陪同等。這些人可以去試一試准專業,因為從現在的起點到專業有太大的障礙,不太容易逾越。三級考試要求掌握5000個以上詞彙,但是這個以上也是沒有封頂的。從詞彙的標准來講,平時說話有3000個單詞80/%的日常用語就會看懂,聽VOA news 3000個詞彙就能聽懂,一般場合的交際(不正式,迎來送往、小型的不正式的翻譯)目的也是測驗應試者的聽力理解及信息處理的基本能力,不是說專業能力,具備一般場合而不是專業場合所需要的聽力理解和表達。基本要求也是一樣的。有些人基礎非常好,但說話表達還是不那麼清晰,這種人比較適合做筆譯,口譯要求語言流暢,語速適中,無明顯錯譯、漏譯。
二級和三級考試里有聽力綜述,這是口譯裡面非常重要的技巧,三級是聽500個單詞譯完後要寫150個字的聽力綜述,二級是聽600寫200。還有是不是具備在瞬間抓住綜合概括能力,並且在30分鍾內寫出來。這個能力在做翻譯的時候表現特別重大。做翻譯聽懂了還要表達,要具備在瞬間組織語言的能力,這里體現的應該是非常充分的,框架性的東西一定要抓住。這個就是口譯綜合能力,也就是聽力理解能力。
還有一部分就是口譯實務,那就涉及到口譯本身。從三級來看是英漢互譯還有對話,應該是150字—200個字之間,這個稍微簡單點,因為它的語句非常短。口譯實務中交替傳譯,是一篇英譯漢,一篇漢譯英,它的內容形式不一樣。考試大綱以及涉及到的一些內容寫得還是很清楚的,更多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怎麼進一步地提高,要做必要的培訓。
做一個真正的翻譯是和工作有聯系的,是沒有間斷的。大學英語本科畢業之後,英語能力中上等的,畢業之後從事翻譯工作。如果是英語本科畢業,但沒有從事過那麼長時間的翻譯工作,不過想試試自己的能力,能不能通過?這樣就需要自己去練習。翻譯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要是通過這次考試,一直不去做翻譯工作,久而久之就會忘了,所以這是一個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
因此要好好地訓練自己的翻譯技能,訓練有兩種,動態和靜態。還有是課下的訓練,比如說記憶力的訓練,可以聽一段新聞,聽完之後復述,看能復述多少。還有就是訓練聽力綜述,一段15分鍾的東西3分鍾綜述出來。再有就是做一些跟讀練習,這是同傳所必須的技能。心理因素也是很重要的,有的人母語外語都非常好,但是心理因素不好,聽的時候緊張,緊張一定會影響效果的。
從學生來說不能過分講求方法和技巧,一定要下真功夫,語言的利用是一種技能,但是這種技能不是完全靠技巧獲得的,應該方法技巧去運用,應該在實踐中大量地去摸索。有很多的技巧是在翻譯實踐中自己總結出來的,不能過度地講求速度和效率,速度和效率是在具備了很扎實的雙語的能力之後,才講求速度和效率。要花時間不斷地重復學過的東西,去復習學過的東西,不斷地總結積累再前進再積累。技能的掌握是有一個過程的,碰到困難一定要克服,持之以恆。
還要非常重視聽力的訓練。語言是有聲的東西,我們對語言的感受首先是通過聲音去聽。翻譯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學了不去用那永遠學不好,在用的當中突然會覺得自己會有一個大踏步的前進,那是因為有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③ 中國翻譯雜志是中文核心期刊嗎

中國翻譯雜志屬於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翻譯》雜志社(雙月刊)創刊於1980年,是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主管、中國外文局編譯研究中心;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主辦的學術期刊,同時也是中國翻譯協會的會刊。它是翻譯工作者交流譯學研究和翻譯實踐經驗的窗口,進行學術爭鳴的園地。本刊是國家核心學術期刊。

期刊辦刊宗旨:開展翻譯研究和學術交流;促進翻譯人才培養和翻譯隊伍建設;進行行業指導,參與行業管理;維護翻譯工作者的合法權益;開展與國內外相關組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期刊欄目設置:譯學研究、翻譯理論與技巧、翻譯評論、譯著評析、翻譯教學、科技翻譯、經貿翻譯、實用英語翻譯、人物介紹、國外翻譯界、當代國外翻譯理論、翻譯創作坦、翻譯史話、醫壇春秋、中外文化交流、國外翻譯界動態、詞彙翻譯軒登、讀者論壇、爭鳴與商榷、翻譯自學之友等。

主辦: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中國翻譯協會

④ 中國外文局國際交流部是干什麼的待遇在哪裡工作

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簡稱中國外文局,又稱中國國際出版集團,分支機構有:外文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中國畫報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朝華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北京周報出版社
今日中國雜志社
人民畫報社
中國報道雜志社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原名國際書店、中國國際書店)
中國網
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
中國外文局教育培訓中心
中國外文局翻譯專業資格考評中心
中國外文局服務中心
北京外文印刷廠
北京外文出版紙張公司
沒有國際交流部這個部門~

⑤ 外文文獻翻譯必須要純國外的嗎

不是必須要純國外的,但翻譯一定要准確。

我國清末啟蒙思想家嚴復提出翻譯上的信、達、雅三境界,並進一步解釋:「翻譯作品內容忠實於原文謂信,文辭暢達謂達,有文采謂雅。」其中,信即准確是擺在第一位的。

我國數學家、語言學家周海中曾指出:要提高機譯的質量,首先要解決的是語言本身的問題而不是程序設計問題。有人就試圖用翻譯軟體進行中外語言互譯,大多數結果尚可,有時得出的結果卻驢唇不對馬嘴,令人啼笑皆非。

隨著科技的發展,機譯的准確性會不斷提升。但就當下而言,若想單純依靠機器解決翻譯問題還不現實,所以更多時候,外國漢語學習者需要藉助生活中方方面面已有的翻譯來輔助學習,為生活提供便利。

(5)中國外文局編譯文章擴展閱讀:

第三屆中央文獻翻譯與研究論壇2017年11月25日在重慶舉行,來自中央編譯局、中國外文局、天津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機構和高校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本屆論壇主題是研討中國政治話語的對外翻譯與傳播。

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友義表示,隨著中國在世界越來越受關注,我們的黨政文獻翻譯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目前國際話語體系仍然是由西方主導,對中國有很多誤解和不公的指責。

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准確的翻譯在中西方兩種文化之間架設溝通的橋梁,不僅是翻譯成對方能看懂的文字,更重要的是把字里行間的『精神』用目標語言展現出來。

⑥ 中國外文局主要干什麼

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簡稱中國外文局,又稱中國國際出版集團(China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CIPG),是中央所屬事業單位,是承擔黨和國家書、刊、網路對外宣傳任務的新聞出版機構,是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專業對外傳播機構。

中國外文局是在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直接領導下創辦的,前身是成立於1949年10月的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國際新聞局。全局擁有近3000名職工,其中包括近百名外國專家。下屬20個機構,包括10家出版社、5家雜志社,以及中國網、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對外傳播研究中心、翻譯資格考評中心等單位,在美國、英國、德國、比利時、俄羅斯、埃及、墨西哥、日本、香港等12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海外分支機構,形成了涵蓋翻譯、出版、印刷、發行、互聯網和多媒體業務、理論研究及社會事業等領域的事業格局。每年以10餘種文字出版3000餘種圖書、編輯近30種期刊、運營30餘家網站,書刊發行到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網路受眾遍及世界各地。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的信息,全面反映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真實展現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新進展、新成就,為增進中外理解和友誼發揮了積極作用。

⑦ 中國翻譯好發刊嗎

不好發刊。
中國翻譯期刊屬於雙月刊,平均每兩個月出版一次刊物。本刊是國家核心學術期刊,內容質量高。發刊周期較長。
《中國翻譯》(雙月刊)創刊於1980年,是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主管、中國外文局編譯研究中心;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主辦的學術期刊,同時也是中國翻譯協會的會刊。它是翻譯工作者交流譯學研究和翻譯實踐經驗的窗口,進行學術爭鳴的園地。期刊辦刊宗旨是開展翻譯研究和學術交流;促進翻譯人才培養和翻譯隊伍建設;進行行業指導,參與行業管理;維護翻譯工作者的合法權益;開展與國內外相關組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⑧ 哪些部門屬於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

摘要 你好!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中央事業單位,包括以下:

閱讀全文

與中國外文局編譯文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程序員看不懂怎麼辦 瀏覽:271
linux操作系統題 瀏覽:765
單片機無符號數加法 瀏覽:227
應用隱藏加密怎麼關閉 瀏覽:269
汽車空調的壓縮機電線有什麼用 瀏覽:429
電腦加密圖片如何取消加密 瀏覽:340
慧凈電子51單片機視頻 瀏覽:343
javamap賦值 瀏覽:165
什麼app可以玩掌機游戲 瀏覽:46
java簡單聊天室 瀏覽:462
通用汽車編程軟體 瀏覽:432
一級抗震框架梁箍筋加密區規定是多少 瀏覽:974
教你如何把安卓手機變成蘋果 瀏覽:11
app編譯分類 瀏覽:323
怎麼用伺服器的資源包 瀏覽:199
oa軟體手機登陸伺服器地址 瀏覽:289
androidrtp打包 瀏覽:723
信息被加密碼了怎麼辦 瀏覽:420
彈出光碟命令 瀏覽:517
kdj公式源碼分享 瀏覽: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