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愛立信3演算法

愛立信3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5-08 05:25:40

A. 能簡單解釋一下光纖熔接機的工作原理嗎

光纖熔接機的工作原理是當平行光從側面照射到光纖上時,由於光纖產生折回射,可以觀察答到纖芯和包層以及包層和空氣之間的明暗圖像,移動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光纖的水平及垂直畫面。通過物鏡被聚焦到電荷耦合器上,得到模擬視頻信號,再通過模/數轉換電路,變為數字信號。通過熔接機內的微處理器對圖像進行處理和識別,從而可以直觀顯示纖芯和包層的對准情況。

B. 愛立信 是哪個國家的品牌

愛立信是瑞典公司,於1876年成立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1876年4月1日,拉什-馬格拉斯-愛立信和同事安德森一起注冊了名為「拉.馬.愛立信機械修理公司」,由此愛立信的簡陋作坊開工了。

1877年,美國生產的電話機開始進入瑞典市場,愛立信通過對電話機的維修和認真研究,迅速掌握了電話機製造技術,並於1878年11月推出了愛立信自己的電話機,頗受市場歡迎。

1881年,貝爾與愛立信展開市場競標,愛立信獲勝。這是愛立信公司歷史上的第一次輝煌商業成就,向世人公開展示,愛立信的技術和產品有能力和世界上最大的公司競爭。

1892年愛立信的海外業務拓展取得顯著的進展,與荷蘭電話公司建立了業務聯系,並與中國簽訂了第一個供貨合同。

1902年,愛立信在紐約開辦辦事處。1903年愛立信與英國國家電話公司聯合組建英國愛立信製造有限公司,工廠設在比斯頓。

2012年2月15日合資公司索尼愛立信被索尼收購,成為索尼旗下全資子公司。索尼愛立信遂改名為索尼移動通信(Sony Mobile)。愛立信從手機終端領域正式退出,轉而專注於移動網路設備和通信專業服務。

2018年12月6日,在2018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媒體溝通會上,中國移動和愛立信首次聯合公開展示了最新的基於5G連接的遠程音樂合奏應用。

(2)愛立信3演算法擴展閱讀:

愛立信有個國人較為熟悉的子品牌,即「索尼愛立信」。2001年10月,愛立信與日本索尼分別出資50%組建合資公司索尼愛立信,將雙方的手機業務進行合並。

2007年後,受到市場上智能手機興起的打壓,公司生產的功能手機逐漸失去市場,公司經營一步步滑入虧損的泥沼。經過長達半年的談判,2011年10月27日,索尼、愛立信兩家母公司達成協議,由索尼支付愛立信10億5000萬歐元 (14.7億美元),前者從愛立信手中購得索尼愛立信。

2012年2月15日,索尼移動通信子公司成立,索尼愛立信從此壽終正寢,正式退出市場。而愛立信退出手機終端業務後,改為專注於2G、3G和4G移動通信網路以及通信市場專業服務領域。

C. 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愛立信公司(TelefonaktiebolagetL.M.Ericsson)於1876年在歐洲的瑞典成立,迄今已有125年的歷史。愛立信公司從早期生產電話機、電話交換機,發展到今天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提供端到端的全面通信解決方案的廠商,目前擁有員工逾10萬,在全球140多個國家為用戶提供全面的通信解決方案及服務。其主要業務有移動通信系統、多業務網路、消費通信產品、數據骨幹與光纖網路、互聯網應用和解決方案及企業網解決方案和全球服務業務。愛立信是世界最大的移動通信網路供應商,佔有全球30%的移動系統市場份額和40%的GSM市場份額,全球40%移動呼叫是通過愛立信的系統進行,愛立信也是全球唯一一家支持所有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的供應商。愛立信在移動互聯網市場居領導地位,在商用GPRS(第2.5代移動通信)合同和3G(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方面佔有最大的市場份額。愛立信同樣領先於寬頻互聯網市場,愛立信支持固定通信網路平滑向下一代過渡的ENGINE方案目前已擁有35%的全球市場。2000年愛立信推出了世界第一款具有藍牙功能的GPRS手機R520。愛立信同中國的接觸可追溯到1892年。1894年,2,000部愛立信電話遠渡重洋來到上海,翻開了愛立信與中國的合作篇章。1985年,愛立信在北京開設了其在中國的第一個辦事處;1994年成立了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總部設在北京。目前,愛立信在中國已擁有4,500名員工,建立了24家辦事處、3家獨資企業和10家合資企業,為中國用戶提供全套通信解決方案和服務。愛立信本地化進程為推動愛立信業務在中國的本地化,愛立信公司制訂了一個系統、全面的本地化計劃,以協商、實施和監管其本地化進程。到2001年,愛立信在中國的直接總投資額超過6億美元,連帶投資早已超過150億人民幣,每天的本地采購額將超過4,000萬人民幣,全年本地采購量達到160億元人民幣。愛立信系統產品國產化達到60%,手機產品達到70%,在中國的供應鏈為超過34,000人創造了就業機會。愛立信在中國的4500名員工中97%為本地員工,其中10%的員工工作在研發領域。2005年5月,愛立信移動數據應用技術研發(廣州)有限公司正式落成,為中國電信運營商推出量身定製的業務層解決方案,並力求推進3G應用在中國的發展。廣州公司地址:天河區科韻路信息港A座15層,現員工數800人。中國是愛立信全球四大供應中樞之一。除直接投資在中國進行生產活動外,愛立信積極帶動國際上其他材料供應商來中國投資設廠,對出口也做出了很大貢獻,2001年愛立信出口達到10億美元,因為他們不僅向在中國的愛立信合資企業供貨,而且還向中國以外的其它客戶和愛立信公司出口產品。愛立信在致力於技術創新的同時,尤其注重對研發和培訓的投入。1997年,愛立信在北京成立了愛立信中國學院。1999年,學院為中國培養出第一批信息管理碩士人才。愛立信中國學院致力於為公司員工、客戶以及中國信息產業相關的主管部門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和環境,為中國未來信息通信產業領導人提供所需要的廣博的知識和技能,2001年全年為員工和客戶安排了超過30000天的培訓。愛立信與未來通信當前,全世界數以千計的公司在建設網路、設計手機、開發業務,准備迎接移動互聯網的到來。愛立信倡導了行動電話技術的開發,而現在又領導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愛立信的戰略重點有三個:移動性、互聯網以及兩者在移動互聯網中的結合。愛立信無疑是移動領域的領導者,而恰恰就是在移動性和互聯網融合的過程中,愛立信在迅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領域再一次獲得了領先地位。愛立信提供所有使移動互聯網應用於生活所需的元素:系統、終端、應用和業務。為了滿足當前和未來的市場需求,愛立信在推動新標准和新技術方面一直起到重要作用,這些新標准和新技術是取得3G成功至關重要的因素。*不僅在3GPP,還在藍牙、Symbian和WAP,愛立信一直是推動標准化進程發展的主要推動力,為3G移動通信和移動互聯網的完整解決方案作出了主要貢獻。*愛立信作為CWTS觀察員提交了多項技術文稿,憑借其技術優勢盡全力支持中國的標准化進程。*愛立信完全遵守信息產業部頒布的技術規范,其試驗系統亦充分滿足3GTEG的要求。*幾年前,愛立信就開始與信息產業部電信科學研究院聯合建立了一個3G研發中心,致力於WCDMA技術的研發工作。*愛立信將提供本地工程師支持3G技術試驗系統。愛立信是GPRS及商用WCDMA方面的全球領先廠商。根據最新統計,愛立信已簽署目前為止全球54份3G商用合同中的36份,市場份額超過40%。*從1997年至今,愛立信的WCDMA試驗系統已經接受過20多家運營商的測試和驗證。其中一套設備曾運抵中國,供信息產業部電信科學研究院進行測試和研究。*2001年4月16日,愛立信在英國同Vodafone協作現場演示了全球首次基於完整3G商用系統的端到端呼叫。*愛立信於2000年3月開始大規模生產機站,並向日本和歐洲的許多運營商發送了商用機站、無線網路控制器和交換設備。*通過與索尼共同組建合資企業,愛立信希望成為3G行動電話領域的先進廠商。此外,愛立信還建立了一家新的公司,該公司將向行動電話製造商提供完整的2.5G和3G技術平台。愛立信堅信標准介面是GSM移動標准在全球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同時,愛立信也是WCDMA標准化開放式介面的主要推動者。愛立信以開放的態度同所有3G供應商進行合作,並對所有供應商一視同仁。*多年來,愛立信與各主要GSM/GPRS供應商之間一直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並形成了成熟的集成方案,這些方案同樣適用於WCDMA。*和GPRS一樣,愛立信目前在WCDMA多廠商互操作性測試方面也處於業界領先地位。愛立信已與多家主要WCDMA廠商建立了開放測試合作項目。*根據信息產業部和運營商的要求,愛立信將與其它廠商合作進行兼容性測試。愛立信研發在中國愛立信在其125年輝煌的通信發展歷史中,一直有著突破創新的傳統,它領導了從模擬到數字行動電話的技術變革,而現在又在引領著向第三代移動通信的演進,這一成就的取得應歸功於其對研發工作的特別承諾,及其研究人員所遵從的理念—研發應貫穿從實驗室到客戶應用的整個過程,以便保證向客戶的知識傳授和轉讓。愛立信致力於3G開發已有10多年的歷史,在全球擁有1萬多項專利,在所有主要標准領域都有專利,是擁有UMTS/WCDMA專利的無可爭議的全球領導者。僅2000年一年中,愛立信就申請了1300項專利應用,成為當年在美國申請專利數量最多的三大電信公司之一。愛立信的研發工作方式獨一無二。愛立信的研究人員從最初的創意到最終的產品開發一直跟蹤項目:作為新技術的承載者,員工們在整個進程中,從設計圖紙到客戶應用都受到非凡的挑戰,要承擔極大的責任。而對愛立信來說,這意味著盡可能保證最高質量的知識轉讓。目前,愛立信除了對3G移動通信的研究,還在為實現更人性化的通信而積極努力著。雖然移動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一般需要10年時間,但愛立信已開始了對4G的研究,預計4G業務的推出將在2010年之後。愛立信還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以北的Kista創建了「移動谷」。這一地區聚集了數以百計的移動通信企業,這里是世界上移動通信領域人才最為集中的地方,是移動通信發展的中心。在未來移動通信以及寬頻接入領域,中國無疑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積極投入這個市場對於愛立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愛立信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及項目不僅數量眾多,而且以獨資、合資、合辦等多種方式進行,充分調動了各方面力量。同時,對於這些研究機構的未來研究方向,愛立信已經與眾多中國國內大學及研究機構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包括移動互聯網在內的關於3G演進及3G系統等將會是主要的研究領域。愛立信目前在中國共擁有六大研發中心/項目:*愛立信與中國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合作組建的3G研發中心*愛立信上海研發中心*「愛立信移動世界」中國部*「愛立信研究院」北京分部*愛立信與中國各大學合作項目*愛立信合資公司研發項目1.愛立信/中國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發中心發端於1999年12月愛立信與中國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簽署的一項研發合作協議,該研發中心於2000年4月啟用,今天已擁有45名工作人員。研究領域愛立信/中國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3G研發中心致力於未來移動通信系統領域的研究,該中心是愛立信在全球為WCDMAFDD無線電接入網路設立的眾多研發機構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該中心還研究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WCDMA無線接入網路產品。技術領域愛立信/中國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3G研發中心擁有面向硬體和軟體開發的一整套設計環境,設計的技術領域包括:電路板設計、電路設計、VHDL(硬體設計語言)設計、C++及java軟體設計。2.愛立信上海研發中心愛立信在上海全資設立的通信軟體研究開發中心,是愛立信全球研發網路的一部分,目前擁有230名軟體工程師。該中心的研發領域涉及接入網路、移動系統和消費品,同時它還是愛立信設立的下一代網路實驗室。到2002年,愛立信上海研發中心的軟體工程師數量將增加到超過250人,研究領域也將擴展至3G、寬頻以及消費產品中文應用方案開發。愛立信上海研發中心從培訓起步,目前已發展成為業務能力覆蓋所有研發環節的成熟的研發機構3.「愛立信移動世界」中國部「愛立信移動世界」是愛立信今年3月在德國漢諾威博覽會上推出的,該項目在各主要國家構建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中心,提供多種合作形式,從初級支持服務到與愛立信或其它公司合作開發的特定項目等,以滿足不同參與者的要求。「愛立信移動世界」使應用開發商在獲取愛立信全面網路技術支持的同時,可以進入一個真正屬於它們自己的社區,在社區內建有開發商之間、以及與設備廠商、運營商的資源和市場共享平台。愛立信移動世界中國部整個架構包括:愛立信移動多媒體開放實驗室(北京、成都、珠海)、愛立信移動互聯網應用測試中心(上海)、愛立信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中心(深圳)。愛立信移動多媒體開放實驗室-愛立信移動多媒體開放實驗室研發活動的宗旨是:通過與本地軟體開發商的合作,針對市場需求開發移動互聯網應用,共同推動移動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北京愛立信移動多媒體開放實驗室:是國內電信業界首創,於1999年在北京成立。該實驗室得到了國內運營商及各大學的支持,面向新生企業、中小企業以及學術機構,為他們提供開發基於GPRS和3G技術平台的、適合中國國情的多媒體服務及應用的設備條件。目前該實驗室已擁有500多家企業成員,且已擴展服務及技術支持內容至移動定位系統、安全移動電子商務及GPRS(通用無線分組業務)領域。這500多家不同規模的機構和公司從事包括WAP、GPRS、3G等各種移動互聯網業務和應用的開發工作,其開發范圍包括消息類應用、新聞及信息類應用、游戲及娛樂類應用、交易類應用、商業類應用、定位類應用及門戶類應用在內的等等各種各樣不同的應用。--成都愛立信移動多媒體開放實驗室:與四川大學合作成立,於2001年10月29日正式啟用。該實驗室設在四川大學,它的建立將大大促進移動多媒體應用在中國市場尤其是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愛立信成都開放實驗室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鼓勵學生、企業家和軟體企業針對國內尤其是西南市場,開發高質量的、大眾化的移動多媒體應用。為確保研發工作的順利進行,此開放實驗室將配備移動多媒體軟體開發工具,第二代及第三代移動多媒體環境模擬系統,以及其它相關移動互聯網測試環境。愛立信與四川大學還將共同舉辦一些與移動多媒體技術相關的活動,包括關於移動多媒體技術及發展趨勢的經常性研討會、由高校人才及本地開發商開發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測試、針對移動多媒體應用的技術及經濟可行性給予的咨詢服務、以及其它原型產品項目。-珠海愛立信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中心:與信息產業部認證的第十一個國家級軟體園——珠海南方軟體園合作成立,該實驗室與南方軟體園在移動互聯網技術服務、研發及培訓、教育等方面保持著緊密的合作。-深圳愛立信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中心:深圳愛立信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中心成立於2000年。愛立信通過與南方及香港地區主要運營商(諸如廣東移動、數碼通)的緊密合作,為移動互聯網應用解決方案提供測試環境。愛立信上海移動互聯網應用測試中心愛立信上海移動互聯網應用測試中心,通過為上海地區的軟體開發商提供GATE(GPRS應用測試環境)、舉辦研討會的形式,推動移動互聯網應用在國內的發展。4.「愛立信研究院」北京分部「愛立信研究院」北京分部是愛立信全球研發體系中的一員,該研究院成立於1999年,由一批優秀的工程碩士和博士組成,主要致力於WCDMA無線電資源控制、TD-SCDMA分析以及未來無線技術領域。如圖三所示,其研究領域涉及網路及系統、應用及軟體技術、接入網路、接入技術及信號控制、影音技術、通用技術和EMF健康及安全。5.愛立信與大學合作項目-愛立信在北京郵電大學贊助了兩項面向教授及學生的獎項,而且與北京郵電大學在3G領域建立了多項合作研究項目。-1999年愛立信在北京理工大學贊助了一間新的音響實驗室,並與其合作進行話音領域方面的合作。-與鄭州及北京郵電設計院交換項目並相互提供人員培訓。-1999年,愛立信與北京郵電大學發起組織了兩年一度的學術研發會議—「未來通信會議」,吸引了來自中國、瑞典及愛立信的200餘位學者和專家。-此外,還有多項中瑞合作研發項目正在進行當中。6愛立信在合資公司的研發項目南京愛立信熊貓通信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南京愛立信熊貓通信有限公司(ENC)研發中心立足於第二代GSM移動通信系統以及CDMA系統軟體的研發工作,逐漸發展成為愛立信系統軟體(著重於3G)與應用的綜合研發基地之一。ENC研發中心正與美國愛立信、加拿大愛立信等地研發中心密切合作,對CDMA1x項目系統軟體進行全面調試,調試工作完成以後,國內愛立信CDMA系統軟體將全部由ENC研發中心提供;GSMAC-A系統軟體包的供應已由德國愛立信全部轉移到ENC研發中心;GSMCNA系統軟體的研發和供應目前正由ENC研發中心和德國愛立信合作進行,並將從2001年年底起全部由ENC獨立承擔。同時,ENC研發中心還負責愛立信完整的GSM交換系統、CDMA系統、網管系統(OSS)以及接入系統(ADSL、ADC、PSTN)的本地化改造和重新設計等工作。北京愛立信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北京愛立信移動通信有限公司(BMC)研發中心是為中國本地市場提供愛立信的高級技術支持,同時也是將愛立信的技術知識帶入愛立信合資公司的載體。BMC研發中心負責開發通信系統附帶軟體產品,以滿足不同客戶對愛立信產品的特殊需要。目前,BMC研發部已經成功的為澳大利亞沃達豐開發了MML轉換器,幫助澳大利亞沃達豐GSM網路實現了了行動電話號碼便攜化的功能。BMC研發中心還資助並與大學合作進行通信系統領域的研究。在未來移動通信以及寬頻接入領域,中國無疑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積極投入這個市場對於愛立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關於未來的研究方向,我們已經與眾多國內大學及研究機構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包括移動互聯網在內的關於3G演化及3G系統等將會是主要的發展領域。愛立信社會公益事業1.愛立信全球(1)愛立信災害反應計劃2000年8月31日,愛立信向全世界宣布推出「愛立信災害反應計劃」,該計劃是一項全球性倡議,旨在世界范圍內形成對災害的可靠、快速和有效的反應能力,愛立信希望依靠它在以前救援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在至關重要的通信方面提供幫助,在減災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快速幫助和協調救援人員的行動。主要內容:*愛立信設在世界各地的辦事處協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人道事務協調辦公室(OCHA)和國際紅十字會(IFRC)及紅新月聯合會(RCS)制定災難防範計劃*以愛立信技術為依託,快速部署通信解決方案,對每一種災難的特殊通信要求提供支持和響應*舉辦全球減災宣傳活動,提高防範意識,吸引更多組織關注災害問題,為災難響應提供切實的援助*建立基於網站的虛擬社區,介紹減災的相關管理知識及經驗*召集全世界災難響應問題專家,交流經驗及災難期間通信的新技術*贊助ITU(國際電信聯盟)出版「發展中國家救災通信手冊」實例:*在阿富汗的重建中,愛立信向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提供容量為5,000名用戶的GSM通信網路設備。*2001年12月20日,愛立信向聯合國捐贈了一套GSM移動通信系統設備,以進一步提高聯合國在全球人道主義救援行動的質量合效率。*愛立信向墨西哥、美國、西班牙等國的紅十字會提高通信設備。*愛立信在科索沃危機、土耳其大地震、越南水災的救災活動中提供通信支持。(2)愛立信互聯網社區行動(EricaAwards)愛立信互聯網社區行動是愛立信推出的一個全球性項目,通過幫助那些管理和資助非蠃利機構的人,支持和鼓勵這些機構,使之理解互聯網如何促進世界變得更加美好。1999年,愛立信推出愛立信互聯網社區行動,以便引導愛立信內部的資源以及互聯網與通信技術專業技術服務於解決社會問題。通過愛立信互聯網社區行動,愛立信有能力藉助其在互聯網技術上的領導地位以最有效的方式為廣大人群提供幫助。愛立信互聯網社區行動特別設立了一個「愛立信互聯網社區行動獎」,目的是激勵那些非羸利機構,使之可以開發和傳播一些具有創造性的利用互聯網技術為人類提供幫助的創意。1999年,「愛立信互聯網社區行動獎」的獲獎者是:TheNationalLibraryfortheBlind(Stockport,UnitedKingdom)MedicalTrainingWorldwide(Novato,California)KidsHealthLINK(SanFrancisco,California).2愛立信中國(1)賑災*1998年9月,支持內蒙古自治區郵電管理局災後重建工作,贈送了價值50萬美元的GSM基站設備,以提高洪澇災區應急通信和抵禦災害的能力。*1998年8月,在中央電視台《我們萬眾一心》直播現場向遭遇洪災最嚴重的湖北、江西、黑龍江三省共捐贈價值300萬美元緊急數字移動通信系統。*1998年1月,向河北張家口地震災區捐款100萬人民幣及價值10萬元的禦寒物,援助張北地震中受災的群眾。*1996年,河北省發生洪水災害,愛立信捐贈了100萬美元的應急通信設備。(2)教育大學*2001年開始,愛立信與中國日報社聯手舉辦「21世紀愛立信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2000年12月12日,愛立信與中山大學共同成立推動中國移動互聯網建設的研發中心----「愛立信移動世界」(珠海)。*2000年4月12日,愛立信與四川大學共同成立移動多媒體開放實驗室,促進移動多媒體應用在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2000年,愛立信出資200萬元人民幣,與四川大學管理學院簽署合作建設四川省工商管理學院的協議,雙方將在課程選定、教授邀請、項目和案例研究及四川省工商管理學院的學員和教授的進修深造等方面進行廣泛的合作。*1996年開始,愛立信向北京郵電大學提供獎學金,用以獎勵表現出色的學生;2000年開始,愛立信資助北京郵電大學兩個教授的獎教金,用以支持他們的研發、教學工作。*1999年開始,愛立信向上海交通大學連續3年提供獎學金(價值75萬元人民幣)。中小學*2001年,愛立信資助北京八中優秀學生前往瑞典觀摩諾貝爾頒獎系列活動。*1999年6月,愛立信向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捐款15萬元人民幣,用於發展中國少年交響樂事業。*1999年3月,愛立信向廣西教育局捐款50萬美元,支持廣西少數民族的教育事業。*1999年,愛立信向山東、甘肅、內蒙古郵電學校提供獎教金和獎學金。*愛立信在廣東(1所,翁源縣)、河北(2所,尚義縣)、安徽(1所,石台縣)、四川(3所)、重慶(1所)等省市建立了8所希望小學。*1998年,愛立信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春蕾計劃"捐贈了一批價值50萬元人民幣的電腦和教學設備,,並被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授予「熱愛兒童」獎章。*愛立信在北京市第二中學、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四所學校成立了4家「愛立信電信空間站」,為學生們提供互聯網服務,探索電信發展史和未來前景。*1995年,愛立信向「燭光工程」捐款5萬元人民幣,用於幫助農村貧困教師減輕生活困難。*1994年,愛立信向北京郵電大學捐贈了價值100萬美元的AXE10培訓設備。(3)環保*2001年3月,愛立信向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捐贈了200萬元人民幣,連續三年對在該自然保護區內繁衍生息的世界級珍稀動物--藏羚羊的保護工作進行捐助,同時成立了「愛立信地球之友」隊打擊盜獵份子,維護自然保護區內良好的生態環境。*2001年7月,愛立信又在全國范圍內舉辦「愛立信地球之友」生態環保圖片展,旨在喚起和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以實際行動為北京實現「綠色奧運」盡一份力。*2000年4月15日,愛立信員工捐款10萬元人民幣,在河北潮河源頭種下了500畝「愛立信綠色希望林」。*2000年10月,愛立信向四川省卧龍自然保護區捐贈60萬元人民幣,在四川省卧龍自然保護區內幣領養一對大熊貓,並改善大熊貓基地的基礎設施和大熊貓的生活條件。(4)推動科技發展*2002年1月23日,愛立信大力支持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評選「愛立信杯」2001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的活動。*從2000年8月開始,愛立信陸續舉辦了「愛立信移動互聯網龍獎」活動,鼓勵、扶持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移動互聯網業務和應用的研發。*2000年5月10日,愛立信與信息產業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員共同成立WCDMA技術聯合研發中心。*1999年11月16日,愛立信在北京成立業界第一個移動多媒體開放實驗室,為中國的中小型企業和學術機構提供一個免費的技術平台,開發符合中國國情、支持3G的多媒體業務與應用。*從1999年開始,愛立信與北京郵電大學合作,共同主辦「未來通信會議」,促進中國學術界與世界學術機構的交流。*愛立信與北京理工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中國著名高等院校陸續開展了研發活動。(5)推動體育事業發展*1999年,愛立信贊助中國國家足球隊(包括男子和女子國家隊、國奧隊、青年隊和少年隊),推動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1998年和1999年,愛立信與中國乒協和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愛立信乒乓球擂台賽」。*1997年開始,愛立信贊助在中國舉辦的「世界公園定向運動」。*1996年6月,愛立信和香港訊聯電信有限公司聯合贊助中國奧運代表團。*1996年,愛立信贊助了中國國家足球隊和英格蘭足球隊的對抗賽。(6)推動社會發展*2001年,愛立信邀請世界著名乒乓球運動員瓦爾德內爾作為公司積極支持北京申辦奧運的國際形象大使。*2000年10月,愛立信捐資200萬元人民幣,支持四川少數民族地區的通信建設和發展,主要用於甘孜州的光纜工程建設。3愛立信獲得的社會榮譽*2001年12月,愛立信因其出色的環境管理系統獲得了英國標准化協會頒發的世界第一個公司全球范圍的ISO14001認證,這標志著愛立信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家全球范圍獲得ISO14001認證的、包括其製造性和非製造性業務在內的全球運營企業。ISO14001是國際公認的環境管理系統標准,這是愛立信長期以來將成功的商業運作與關注環境問題的領先意識完美的結合的里程碑。2001年11月1日,愛立信被評為道瓊斯全球可持續發展指數(DJSI)通信技術領域內可持續發展的領頭羊,該指數根據經濟、環境及社會等各項標准,在全球范圍內對追求可持續發展的領先公司進行跟蹤與評估。這充分肯定了愛立信致力於可持續發展、向社會盡責的企業宗旨,同時說明了愛立信高質量、全范圍的管理信息系統的有效運作。
法定代表人:柯瑞東(CHRISTOPHER JOHN HOUGHTON)
成立時間:1994-04-23
注冊資本:6479.1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10000040000474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國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利澤東街5號愛立信大廈6層6B19S

D. 中盈優創筆試題

主題:序
我從去年開始就是job版的常客了,之前只在job版上發了一則小小面經,在決定簽約後終於可以靜下心來總結自己的求職歷程,於是這段時間就一直在寫我的經歷,願意與大家分享,這里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南郵本科,北郵碩博連讀,計算機專業。求職意向:研究開發規劃設計項目管理類工作為主,不排除咨詢等有技術背景的其他工作。工作地點:北京,一開始就定在北京發展,後來也更加堅定留北京,所以基本沒有考慮北京之外的公司
和單位。
求職是一個又一次認識自己考驗自己的歷程,這段經歷對於一個應屆畢業生特別是對於我
這樣沒有參加過工作的學生來說,是難忘的,是值得紀念的,今天是我的簽約日,明天就
是聖誕節了,瑾以此文作為我對求職的總結,作為對這段時候的紀念,也作為我對Job版的
一個非嚴格意義的告別,獻給job版的兄弟姐妹。
主題:求職准備
求職准備工作主要分兩種類型,一個是求職開始前的前期准備,還有一種是求職浪潮開始
後的針對每個單位面試筆試前的准備。這里主要說說我的前期准備。第二種准備工作在後
面的具體單位中的面經中會談到。
前期的准備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心理准備、簡歷准備、知識技術准備、個人規劃及對求職
單位的情報工作。
1) 心理准備:去年我就是job版的常客了,對於工作求職的艱難以及各種困難都有所了解
,也聽說了很多求職的故事,所以早早的我就給自己打好了預防針,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
要堅持,都要相信自己,深刻認識博士求職的困難性。雖然今年我的求職相對還比較順利
,但是這種提前的心理准備讓我有一種相對比較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各種面試。

2) 簡歷准備:在暑假結束前我完成了我的簡歷的中英文第一版本,實際上准備簡歷是一
個過程,而不是寫好就完工了,實際上我的第一版簡歷9月初寫好,到了11月簡歷成熟,中
間經歷了至少10次的修改,這包括美觀格式、簡歷內容、中英文措辭等多方面。這里也要
感謝向我提供簡歷範例的同學朋友和師兄們。

3) 知識技術准備:這個沒有什麼好說的,主要是自己的項目經歷和平時的知識技術積累
。由於我的移動通信背景比較弱,所以我在暑假的時候把移動通信方面知識補了一下,當
時目標是針對中國移動等移動運營商。

4) 個人規劃及對求職單位的情報工作:我現在覺得個人職業生涯規劃這個很重要,但是
這個其實是一個受很多因素影響以及難以作出規劃的一項規劃。我也沒有自己的清晰的職
業生涯規劃,不過至少我有一個基本觀點那就是:很多單位都是各有利弊,對於別人很好
的公司,對於自己未必就很好,盡量選取適合自己發展的公司單位。當然適合自己發展這
個概念也是比較模糊的,主要是憑感覺了。個人規劃主要基於下面兩個基礎:個人的知識
背景技術特長工作興趣,求職單位的情報工作。求職單位的情報工作主要就是根據:1)從
已經工作的同學朋友師兄師姐了解;2)北郵和清華BBS上job版的信息;3)網路上搜索對
於該單位的一些報道和分析。這里我有一個感受就是對於一個單位的了解要盡量多抽取一
些樣本,因為不同的人在單位工作的情況的不同對於單位的評價對於工作的感受都是不同
的,因為事物是復雜的,我們常常會自覺不自覺的犯下「盲人摸象」的片面認識錯誤,所
以對於自己想去的單位要多方面的去了解。具體了解的情報內容主要包括單位的發展狀況
、背景分析、招聘崗位、招聘要求、單位員工發展狀況、薪水狀況、是否喜歡北郵學生、
招聘大概日程、招聘大概人數、招聘流程等等。當然這些很多是無法事先了解的,能了解多少就了解多少。

主題:蓬天信息系統
我10月初在中華英才網公開發布了我的簡歷,呵呵好像是第二天還是第三天的一個中午就
接到蓬天信息系統有限公司面試電話,說在中華英才網看到我公開的簡歷,對我比較感興
趣想我去面試一下,這是一家我之前沒有聽說過的公司,不過還是和對方約了面試時間。
然後我趕快去查找這家公司的相關信息,一家兩百多人的公司,和億陽信通有些類似,但
是主要領域在稅務方面,在電信方面有小部分涉及。公司是海龜開的,主要是把國外的一
些產品引入國內然後進行二次開發,政府機關方面有比較好的關系。呵呵,因為他們主要
是系統集成,主要是看重我簡歷方面的一些web services方面的東西吧,我抱著增加面經
熱熱身的心態去他們公司面試了。公司在上地中關村創業大廈,呵呵,面試官就只有一個
技術負責人,主要內容包括他向我介紹了他們公司以及項目方面的情況,以及招聘我的目
的,我們一起討論了企業應用集成、Web Services等,並且問了一些我項目管理熟悉的產
品工具等問題,整個過程40分鍾,呵呵最後他說他對我的印象是「我比較實在」,不像前
些天面試的一些博士有些空洞的誇誇其談,希望我去他們公司實習,主要負責基於web se
rvices的軟體架構設計等方面工作,並且問了我對薪水的要求。我說了一下現在論文工作緊張,最早也只能明年4月份去實習,而且也說了也會去其他公司面試,
他表示理解。於是我們達成以後再保持聯系決議。
第一次面試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他中間問了我一個問題,有好幾問,我當時聽問題的時候
大腦一篇空白,但是一秒鍾之後我就不知道怎麼回事就可以滔滔不絕的回答這個問題了。
這種迅速的轉變讓我後來一直都吃驚。面試的感受就是求職者尤其是博士要誠懇,避免給
人一種高高再上以及一些空洞的高談闊論,公司招聘人都是希望招到踏實幹活的人,尤其
是技術領域的工作。

主題:法國電信北京研發中心
很早就從媒體上面知道法國電信和中國電信合作,法國電信在北京設立研發中心的事情,
9月份的時候在北郵BBS上面看到法國電信北京研發中心招聘增值業務方面的研發人員,於
是就投遞簡歷,並且通過一個朋友轉而認識了一個獵頭公司的人,法國電信北京研發中心
剛進入中國,所以委託了一些人才公司幫忙招聘人,後來法國電信北京研發中心也來北郵
做了一次交流,我還就法國電信北京研發中心的招聘職位去那個獵頭公司和相關人員聊了
聊,呵呵感覺獵頭公司的人主要是從學校專業以及人事性格等方面去測試一個人,對於專
業背景技術要求他們並不懂,還讓我給他們詳細介紹了一下具體各個崗位到底是做什麼,
到底要什麼樣的人。和我相關就是增值業務方面的,可是他們已經招到了一個中科院的博
士,所以希望這個小組主要是一些有工作經驗的碩士補充到這個小組。另外我從獵頭公司
以及他們北郵的報告會上也得知法國電信北京研發中心目前解決戶口似乎存在一些問題,
他們的薪水待遇定的基調是在外企中上,福利可能還不錯,歐洲公司的風格。他們今年年
底的人員計劃已經出來了,明年應該還有一些新成立的研究小組,還會招人(不能確定)
。總體上來說今年法國電信北京研發中心由於剛成立,招聘工作應該是非常規的,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也是北郵人去開拓的一個新領地,可惜沒?形液鮮實鬧拔弧N以贐BS上也看到北郵的學生有拿到嵌入式系統小組的offer。明年求職的
師弟師妹們應該好好留意這個單位了。
主題:貝爾實驗室先進技術研究院
一般外企公司有職位需求時都會發給員工,可以推薦一些應聘。我一個已經工作的師妹就
幫我投了他們單位的一個職位,也沒對我說,呵呵,直到我得到電話面試通知我才知道有
這么一回事,才知道是她幫我推薦的,而她又出國培訓了,聯系不方便,我對具體職位都
不是很清楚,電話通知面試時要求准備PPT,英文講解。當時網上討論較多的是朗訊的招聘
。網上經常問的一個問題是朗訊研發中心和貝爾實驗室是什麼關系?我了解的情況是,貝
爾實驗室分為兩部分:基礎科學研究院和先進技術研究院。另外還有一個單獨的朗訊研發
中心,其中先進技術研究院和研發中心經常一起合作做項目,基礎科學研究院主要是理論
研究,直接向美國本部匯報工作。但是朗訊研發中心有時也被冠以貝爾實驗室的稱號。朗
訊今年有公開的校園招聘,但是貝爾實驗室基礎院和先進院都沒有公開的校園招聘。
還是說說這次面試吧,這是一次真正的技術面試,我1:00開始,3點整結束,整整三輪,
第一輪是3V1,我PPT介紹我的一個項目,英文介紹,英文提問,英文回答,時間大概60分
鍾。第二輪是1V1,就我的簡歷上面的項目和專業技能上面的技術點問,重點是編程上面,
時間大概25分鍾,第三輪仍然是1V1,仍然是就我的簡歷上面的項目和專業技能上面的技術
點問,重點還是在編程上面,時間大概是35分鍾,中間被要求在紙上編程,求解他口述的
一個編程問題。看來這次招聘主要是有電信背景的軟體工程師,可是我事先的准備主要放
在了英文PPT上面了,選取了一個博士一年級時做的項目重點講,最後列舉了其他項目。P
PT講解時倒是沒有特別大的問題,可是他們提問的重點卻是我最後的一個參與的項目列表
,有些措手不及,有些問題回答的不是很好,英語表達能力還是有限,只好英文摻雜著中
文回答。由於近一年時間沒有參與編程開發,感覺生疏很多,後面兩輪1V1的面試,c++和
java都被人問了很多,估計十個問題有三個問題我回答的有些模寧兩可或者回答不全甚至
回答錯誤,最後的編程題我也沒有完全完成,主要是對他說了我的兩種演算法。
兩周以後我打電話過去,呵呵,被告知他們上午發給我的郵件被退回來了,原來我的郵箱
把他們的拒信給據了:)。對於這個結果我有些遺憾,但是也沒有特別失落。一是感覺自
己沒有準備好,准備工作不夠全面,連什麼職位都不是很清楚,後來才知道是軟體開發工
程師,是社招的一批職位,這就導致PPT講解時我設想對方問的人家沒問,人家問的我沒有
准備,還有就是我准備工作集中在英文PPT上面了,編程方面沒有再復習,實際上有些問題
稍微准備一下,就可以回答的更好,而當時BBS上也沒有面經。但是這次面試也有收獲那就
是我覺得我對於英文面試有經驗了,雖然這次第一輪英文面試我回答的不是特別好,但是
覺得基本能應付。而且覺得技術面試如果我把編程再復習一下,應該也沒有問題,呵呵,
反而更有信心了,當然我也想到如果我也投了微軟工程院參加編程技能方面筆試的話那麼
應對這次面試就會更有狀態和感覺了。在面試中總結,在面試中提高,在面試中成長,這
樣才會愈面愈強,成為面霸。大家找工作的時候請同學朋友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幫忙推薦也
會給自己增加一些機會,這里也要感謝幫我推薦的師妹了。另外博士由於論文工作一般參
與編程就較少了,而公司招聘的最多崗位還是軟體開發工程師,所以很多公司對於軟體工程師就直接不要博士,所以博士如果機會面試筆試這樣的崗位,事先
還是要多多准備一下,把《高質量C++編程》再復習一下。

主題:IBM 中國研究中心(CRL)-上
IBM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在我的心中是排名IT類公司的No.1。加入IBM的確是很多畢業生也
包括我的一個夢想之一。IBM CRL是IBM全球八大研究中心之一,也是頂級外企在國內開設
最早的研究中心之一,不過它比微軟的亞洲研究院要低調,研究也更側重於應用一些,感
覺水平比微軟亞洲研究院要稍差一些,不過仍然算得上中國頂尖的外企研究院。
實際上在9月份的IBM CRL大學開放日活動中我就去位於上地的CRL參觀過一次,加上從前實
驗室有同學師弟在那做過實習,上一屆有師兄被錄用但是據了CRL,所以對CRL也還是有一
定了解。CRL現在有100人左右,近幾年北郵的學生去那包括去那實習的學生才逐漸多起來
。總體感覺(只是我的感覺)這是一家研究氣氛濃厚、薪水對於應屆生很有誘惑力、有光
環籠罩的一家單位,但是同時感覺到這里圈子相對比較小,工作氣氛並不活躍,甚至覺得
有些壓抑。去年據說CRL接受了全國兩千多份博士碩士簡歷,大概有200人參加一面,經歷
一面淘汰、二面淘汰,最後大概錄用了20人。我的目標是能進入二面show一把,當然最好
是能拿到offer,但是也並沒有覺得CRL就比別的單位一定更適合我。我經歷了CRL一面、二
面,達到了自己的目標,但是沒有拿到offer。下面詳細說一下。
CRL一面:在我被貝爾實驗室先進技術研究院被拒的同一天,我收到了CRL一面的通知。本
來對貝爾實驗室先進技術研究院應聘的崗位並不是特別滿意,被拒也沒有什麼特別失望,
收到CRL面試通知讓我迅速忘掉被據的小小遺憾轉而准備CRL的面試了。主要是准備了一個
英文自我介紹,再把自己的研究項目好好看了看,把英文介紹還有一些問題要點寫在一張
紙上。我是提前二十多分鍾到了CRL所在的上地昊海大廈,結果到了以後就發現自己准備的
那張紙沒有帶,當時有護身符被丟的感覺,這時因為我前面的面試人沒來,讓我現在就去
面試,我就感覺到自己有些步點沒調好就匆匆上陣。面試官是1男1女,旁邊還有一個人似
乎是記錄,在筆記本上敲打東西。首先是英文自我介紹,我剛說了一兩段,就被要求用中
文了,當時又覺得自己的英文口語被b4的感覺。接下來因為導師很有名,被首先問了一下
導師的情況,然後就是開始了針對簡歷上的項目研發經歷上的提問,主要包括項目的研究
背景、國內外同類研究情況、項目的意義、我在項目中的角色和工作。另外被問到論文的
情況,以及你覺得實驗室還有哪些同學比較優秀的問題,呵呵當時說了實驗室另外兩個同
學的名字。一面總共二十多分鍾左右,面試經理挺友善的,但是面試前的插曲以及面試英文介紹的中止,還有有的問題回答的挺平淡的,這些都讓我整個面試完
後感覺並不是很好,回來的路上我就一路琢磨啊,回來的車上都下錯站了,在薊門橋就下
了,然後是走回來的,有的問題回來的路上想了很多答案都覺得比當時答的好。

主題:IBM 中國研究中心(CRL)-下
CRL二面:我是周一參加CRL一面的,在周四上午收到電話通知,讓本周五下午就去參加二
面。呵呵本來一面感覺不是不好,所以收到二面通知特別高興,我們實驗室還有兩個博士
也一同收到了,同一個小組不同時間段,我是中間時間段的,他們也正好是我一面時提到
的實驗室同學,其中一個昨天一面的,還有一個是前段時間一面的。看這樣子頗有在我們
三個人當中錄用一個的架勢,因為我們面試的小組的研究方向和我們實驗室比較接近,而
且對去年我們實驗室來面試的師兄印象深刻,呵呵,我一個師兄把他們據了也讓他們念念
不忘。
二面是3V1,面試官兩男一女,其中女面試官就是一面時的面試經理,但是她有事出去了,
實際上就是2V1。首先仍然是英文自我介紹,這次我就准備的比較充分了,說的很比較流利
,不過說到一半,被打斷,因為我本科在南京讀的,所以被要求比較南京與北京這兩個城
市,在英文回答完這個問題之後就被要求用中文繼續自我介紹,我在自我介紹最後贊美了
一下CRL,說CRL這種應用性研究院是我理想的求職目標,這時就被問我為什麼覺得CRL是應用性研究院。回答完這個問題之後就開始PPT介紹我的研究項目了。我的PPT簡單的介紹了項目經歷、研究興趣、然後重點討論了現在的一個研究課題,介紹了我的一些創新點和技
術要點。他們隨時打斷我的講解,就他們感興趣的問題提問,積極去理解面試者講解的內
容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呵呵其中我在講解一個圖的時候,一個面試官說有一些疑問,我
解釋了幾句,另一個面試官就說我明白了,然後給他講解起來了。其他問題還包括我發表
的論文中的一些觀點,以及一些電信網的宏觀方面的問題。總體上就是一次技術報告會,
重點在於充分展示對所研究的領域的理解和觀點和研究的創新之處。我覺得二面和兩個面
試官總體上問答過程還是挺愉快的,我的思維在互動中也進入活躍狀態,基本上覺得大部分問題我自己感覺回答的都還不錯。在我PPT講解完之後,另一個一開始出去的女面試官回來了,呵呵又簡單的聊了一下,並且我談了一下一面的感受,最後被告知在三周之內給我答復。二面面試時間在60分鍾左右。
CRL二面我自我感覺狀態比一面好,但是在一周之後的周一中午收到了CRL拒信,本來以為
我們同去面試的三個人至少可以拿到一個offer,結果都被據了。生活就是這樣,一面感覺
不好但是過了,二面感覺好但是被淘汰,失望是有一些不可避免,但是好在同一天我收到
了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的電話錄用通知。呵呵我的好消息來之前總是有一個壞消息,壞消
息後總跟著一個好消息。呵呵,這樣也好,省去了我前端時間一直yy的一個問題:如果兩
個offer都拿到應該去哪一家。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個環節讓我沒有拿到這個offer

因為沒有拿到CRL offer,所以談不上有什麼經驗,只簡單的說兩點感受吧,一是CRL對英
文並沒有很高的要求,能夠流利的英文介紹自己可以簡單的英文交流就可以。二是CRL注重
研究注重論文注重創新,但是研究最好有比較好的應用前景,而不是純理論方面的。

主題:其他單位
我投過簡歷的單位還有一些,命運分別如下:
北京聯通-簡歷篩選被過濾。
中盈優創-在截止日期之後發了一封郵件,沒有反應。
中國電信北方電信公司-北郵現場投簡歷,沒有反應。
朗訊-簡歷篩選被過濾。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簡歷篩選被過濾。
貝爾實驗室基礎科學研究院-發過郵件,沒有反應。
IBM中國-投了咨詢部門,簡歷篩選被過濾。
IBM中國開發中心-簡歷篩選被過濾。
西門子SCNB研發中心-網上投簡歷,沒有反應,和那邊工作的師兄聊過,對招聘崗位也不
是特別滿意,所以也沒有讓內部推薦。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一開始網上隨便填了一下簡歷,似乎沒有申請職位,後來堅定了留北
京,決定放棄,所以北郵現場宣講會沒有參加,也就沒有再管了。
北京通信-北郵現場投簡歷,得到筆試機會,放棄參加。
中興通訊-其在北京主要是光通信相關研發部門,所以現場沒有投簡歷,網上也是很晚投
的,呵呵 剛才在網上查了一下簡歷狀態,還是「待審核」。
三星綜合研究院-通過同學投過電子簡歷,北郵現場沒參加,沒有合適的職位,沒有反應
,三星綜合研究院今年實際上似乎也沒怎麼校園招人。
京移通信設計院-網上和郵件分別發送過簡歷,得到筆試機會。筆試那天本來還想下午去
參加筆試給自己的求職經歷中增加筆試一項圓滿一下的,但是上午給導師匯報近期論文進
度被導師警告要抓緊很郁悶,所以就不打算再去了,加上有一個同學想霸王筆,我就給他
們的人事部打了個電話,推薦我的同學去參加筆試。
中國移動研發中心-網上投了簡歷,已經簽約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了,打算放棄,不過今
天也沒有收到研發中心的郵件面試通知。中國移動研發中心工作性質薪酬待遇我現在了解
的情況是和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基本差不多,中國移動比中國電信現在更年輕目前勢頭更
好,但是中國電信也有自己優勢,在得到移動牌照之後,會與中國移動展開競爭,這雖然
難度很大,但是對於給中國電信轉型和支撐提供解決方案的中國電信研究院來說,也就更
有挑戰和機遇了。

另外還考慮過一些單位如華為、愛立信、摩托羅拉、SAP、北京移動、惠普、北電網路、留
校、其他高校、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如沒有合適的崗位,對方招聘周期太長等等,沒有應聘
和投簡歷。

主題:總結、經驗、感受、感謝
總結:從10月份來開序幕,11月份真正開始,至12月24日簽定三方協議結束,歷時兩個多
月,我一共投了二十個單位(包括在中華英才網公開發布的簡歷),面試了四家單位,一
共面試八次,拿到一個offer,並與之簽約。另有兩次筆試機會,但是都沒有去參加,另外
沒有電話面試,更沒有去參加霸王筆霸王面(是不是有些人生不完整啊?)。

經驗:前面也談到了一些求職經驗,這里再補充或者強調幾條:1)平時就留意行業新聞,
包括一些熱點問題,技術發展趨勢,公司動態,專家視點,這樣在面試的時候就有和面試
官的談資。2)現在很多公司都是網上投簡歷,有的網上簡歷投遞系統是自己公司開發的,
這時可能會存有問題,所以不要著急投簡歷,典型例子是中國電信、北京移動、中興通訊
,有不少同學最開始投的時候都抱怨存在問題,或者格式不對,或者沒有投遞成功,都是
好幾次花了很長時間才投遞成功,這時招聘單位會改進自己的系統,網上就有簡歷投遞注
意事項,這時再投簡歷就會輕鬆快很多。當然總要先有吃螃蟹的人了。3)網上流傳了很多
面試筆試題,對於一些常見的問題應該有所准備,例如自我介紹,自己的最大優點什麼的
了。4)來學校的公司招聘會應該是我們的求職重點,但是除了校園招聘,有些公司社招的
職位也是向應屆生開放的,我就知道有這樣成功的例子,所以大家也可以留意一下,特別
是有很多同學朋友什麼的在公司提前和他們打個招呼,有合適的職位就幫忙投一下,這樣
可以給自己多增加一些機會。

感受:談三個方面的感受吧,第一個是關於博士求職:隨著碩士博士的擴招,這兩年研究
生的求職比從前要難多了,北郵現在每年招生的碩士博士與2000年前招生的本科生數量相
當,一般來說博士求職相對於碩士和本科來說更要艱難一些,因為博士與碩士相比更多的
是學術研究經驗,而社會上提供這方面的崗位並不是很多,而從成本角度碩士也更具競爭
力,不過博士求職也有它的優勢之處,那就是對行業對領域對技術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第二個方面是關於Offer的好壞:其實我找工作的一個體會就是沒有哪家單位是十全十美
的,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的最合適Offer,有時候為某個單位失之交臂時,就想想「塞
翁失馬蔫知非福吧」,雖然這似乎是一個安慰自己的話,但是其實很多時候就是這個理;
第三個方面是關於Offer的獲得:我個人覺得Offer=實力+運氣+態度+關系+與單位職
位的匹配程度,在一個動不動就是幾百選一的簡歷篩選的求職中,很多單位不是你不優秀
,而是有時的確一些需要運氣,呵呵 所以積攢RP很重要,最最關鍵的是提升自己的實力,
在面試中總結經驗,東方不亮西方亮,一定會找到合適的單位。

感謝:在我求職的過程中,得到不少同學朋友師兄師姐的幫忙支持,當然還有job版的無數
讓我從你們面經中吸取經驗獲得提高的朋友,這里要向你們感謝。還有就是家人的支持,
你們永遠是我堅強的後盾和前進的動力,我要感謝你們!尤其是我的媽媽,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好好的回報你對我的養育與支持。最後要感謝的是我的女朋友,你總是不斷的給我鼓勵給我減壓給我關懷,呵呵還有我惹你生氣你一直忍到我拿到offer後才找我算帳,我要對你說,謝謝你,我們的未來會更美好!

最後願 安得工作千萬個,天下學子俱歡顏!

E. 愛立信的資料

愛立信公司(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1876年成立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從早期生產電話機、電話交換機發展到今天,愛立信的業務已遍布全球140多個國家,是全球領先的提供端到端全面通信解決方案以及專業服務的供應商。百多年來,秉承「構建人類全溝通世界」的願景,愛立信始終專注於電信行業,不斷定義電信行業「進步」的含義,並通過實現每一個「進步」,引領全球電信業的技術發展與變革,保持領先的市場地位。
目前,愛立信的業務體系包括:通信網路系統,專業電信服務,技術授權,企業系統和移動終端業務(擁有索尼愛立信移動通信公司50%的股份)。
愛立信是世界最大的移動系統供應商,能夠為世界所有主要移動通信標准提供設備和服務,全球40%的移動呼叫通過愛立信的系統進行。愛立信擁有全球超過35%的GSM/GPRS/EDGE市場份額,以及40%的WCDMA市場份額。愛立信在IMS和軟交換領域都保持著領先地位,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提供專業電信服務的公司。
秉承作優秀企業公民的理念,愛立信廣泛貫徹可持續發展,一絲不苟地奉行公司的社會責任,並且設立了高質量、全范圍的有效管理系統和運作。不僅被評為道瓊斯全球可持續發展指數(DJSI)通信技術領域內可持續發展的領頭羊,還因出色的環境管理系統獲得了英國標准化協會頒發的世界第一個公司全球范圍的ISO14001認證。
在中國,愛立信、摩托羅拉和諾基亞三家公司,幾乎占據了整個手機市場。但很少有人知道,愛立信公司也是一家國際知名的軍火公司,它為瑞典軍隊提供了許多電子戰系統,是瑞典軍隊最重要的供貨商。
[編輯本段]品牌由來
1876年4月1日,愛立信和他的同事安德森一起注冊了名為「拉.馬.愛立信機械修理」。在StockholmDrottninggatan15號一間租借的廚房中,愛立信的簡陋作坊開工了。 當時,愛立信的機電作坊的工作條件十分簡陋,主要的設備就是一架製造儀器的腳踏式機床,運行資金只有,1000克朗還是從一位叫做Maria stromberg的夫人那裡借的當時愛立信只僱傭了一名12歲的孩子作助手。 就在這個時候,美國的Alexander Graham Bell剛剛獲得第一批專利。電信業向世人打開了一個廣泛而全新的領域。愛立信敏銳地對這個新領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創業之初,愛立信主要從事修理電報機及其它電器儀表,不久之後,愛立信以其非凡的才能、飽滿的精力、精煉的手藝、豐富的工作經驗迅速地設計生產出了自己的經改進的設備。一個值得一提的例子就是用於鐵路系統的自動電報裝置。他還設計了小型社區的防火電報系統。愛立信以其優質的工作贏得了聲譽,很快得到了來自消防、警察部門和鐵路運輸系統的眾多的公私機構的訂單。
1877年,美國生產的電話機進入了瑞典市場,愛立信通過對電話機的維修和認真研究,迅速掌握了電話機的生產技術,並於1878年11月推出了愛立信自己生產的電話機。由於愛立信設計的電話機經濟耐用,因此很快就贏得了許多的訂單。 盡管當時電話機還是一種奢侈品,但是愛立信以其超人的洞察力敏銳地覺察到,一個全新的產業已經出現,因此,他在電話機和相關的設備研究、改進上投入了他的幾乎全部的精力。
愛立信公司的第一次輝煌
1880年,美國的貝爾公司利用美國的設備在斯德哥爾摩、Gothenburg 、Malmo、ndsval和Soderhamn建立了瑞典第一個電話網路。這對愛立信來,形勢非常危急,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的設備可以和貝爾公司的產品媲美,那麼愛立信就將失去整個國內市場。1881年,最後的攤牌的時刻到了,位於Baltic海岸的avle市為當地的一個電話系統公開招標,貝爾公司的出價是每年為每戶安裝和運行系統需要200克朗,但是至少可與50名用戶簽訂5年的合同。愛立信通過仔細的研究,勇敢地站出來和貝爾公司應戰,他以工程和價格估算為基礎,提出每個用戶的初裝費為275克朗,此後,每個用戶每年繳納56克朗作運作費用。同時,貝爾和愛立信的設備都同時在Gavle安裝作試用比較,試用者最後驗證後認為兩家公司的產品都運作良好,但是愛立信公司的電話「更加簡便、結實、美觀」。通過Gavle交換機協會和當地權威的電話專家最後鑒定,愛立信公司最終取得了本次競標的成功。十天以後,愛立信的設備競標方案略作修改後付諸實施。同年在挪威的貝爾根愛立信再次競標獲勝。這是愛立信公司歷史的第一次輝煌戰例。也是愛立信公司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向世人展示,愛立信的技術和產品有能力和世界上這一領域內最大的公司競爭,同時,這一成功的案例也為愛立信打開國內市場和開拓國際市場鋪平了道路。從此,愛立信公司走上了一條迅速發展的快車道。
愛立信公司初期的迅速發展
1880年愛立信公司的雇員表上只有十名工人,到1884年,這個數字已經接近100名。從此以後,在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發展中,愛立信公司始終呈現增長的勢頭,幾乎沒有出現過明顯的倒退。1883年愛立信和塞德格倫創辦的斯德哥爾摩公眾電話公司(SAT)就電話供應簽訂了一項供貨合同,全面負責SAT的電話及相關設備,從此開始了愛立信和SAT的長期合作關系。經1883年當年就完成了SAT訂購的1000部電話機和22個交換台。是年愛立信開始建造自己的第一家較大規模的工廠。1884年愛立信遷進了新工廠,1885年根據安東.阿文等的設計,愛立信生產出了第一部手持送受話筒。1887年愛立信簽訂了當時的最大的合同,為SAT在斯德哥爾摩開辦的歐洲最大的電話局提供設備。1890年,愛立信工廠建造新樓,員工人數上升到153人。1892年愛立信開始在海外取得業務進展,與荷蘭電話經營公司建立首次業務聯系,並與中國簽訂了第一個供貨合同。1893年愛立信電話機的產量首次超過10000台。1896年,愛立信的商號改為愛立信股份有限公司。其股份資本為100萬克朗。從此開始全面開拓海外市場。1897年愛立信開始在俄羅斯的聖彼鍀堡開辦工廠組裝電話機,並於1899年開始生產電話機。1902年,愛立信在紐約開辦辦事處。1903年愛立信與英國國家電話公司聯合組建英國愛立信製造有限公司,工廠設在比斯頓。1904年,愛立信在美國的布法羅購置地皮,准備建立愛立信電話機製造公司的工廠。1905年,愛立信和SAT等公司一起接受了墨西哥經營電話的特許權,並與1909年全部由新組建的墨西哥愛立信公司接管。1908年愛立信公司接受委託,負責使泰國的曼谷的電話網現。1911年愛立信在巴黎成立了愛立信電話機公司,並在巴黎郊區哥倫布設廠。愛立信匈牙利公司於同年成立,設廠於布達佩斯。1912年建立奧地利愛立信電器股份公司。
[編輯本段]品牌發展
愛立信公司1876年在瑞典創立,公司創始人拉什?馬格納斯?愛立信(Lars Magnus Ericsson)開辦了一家「拉?馬?愛立信機械修理」公司。創業之初,愛立信主要從事修理電報機及其它電器儀表。1877年,愛立信先生通過對電話機的維修和認真研究,於1878年11月推出了自己生產的電話機。
1881年,愛立信公司在瑞典與挪威取得了兩次關鍵性的競標成功,為愛立信打開國內市場和開拓國際市場鋪平了道路。1892年愛立信開始在海外取得業務進展,在該年簽訂了與中國的第一個供貨合同。1912年愛立信的全球化經營戰略全面實施。
在長達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愛立信經歷過數次高速增長,同樣也經受過數次危機的考驗。二戰後,電話市場需求激增,愛立信率先成功研發了縱橫制系統,並藉此取得了市場份額的大增,成為國際電信業認可和關注的大公司。20世紀70年代初期,電信業開始進入數字時代,愛立信經歷了艱苦的努力,研發出至今仍大受歡迎的AXE交換機並推向市場。
20世紀70年代末,經過十年的技術累積,愛立信的數字交換技術明顯在行業中領先,正在這個時候,移動通信業務開始興起,憑借突出的技術優勢,愛立信開始贏得世界。整個80年代,移動通信經歷了模擬系統階段,在90年代初進入了高增長的數字階段。這一時期也是愛立信發生重大轉變的時期,80年代末,愛立信的重心由固定電話系統向移動通信系統轉移,並在1990年開始的GSM/GPRS網路時代里獲得了巨大成功。擁有2G/GSM領域40%的市場份額以及2.5G/GPRS領域近50%的市場份額,愛立信成為了無可置疑的業界領導者。
20世紀90年代,電信行業經歷了一段爆炸式的高速增長,當時愛立信曾保持了連續10年35%以上的增長速度,但自2000年起,由於產業,市場及經濟等幾方面原因,這一持續的增長卻出現了一個急剎車,全球諸多電信大企業都受到了嚴重沖擊,作為全球最大通信網路系統供應商的愛立信在這一市場激變中也首當其沖受到了影響,在高速增長的十年後開始陷入虧損。
面對虧損狀況,愛立信快速積極地做出了應對:2001年第一財季,愛立信推出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的「成本控制計劃」,並積極實行「瘦身行動」。這一系列計劃的目標就是「在2003年的某一時點實現盈利」。同時,為了應對市場和行業的變化,愛立信也積極開始了市場戰略的調整,在2001至2002年間,一步步地將公司的核心業務做了全面的優化整合:
2001年2月,愛立信將其手機生產業務交給偉創力(FLEXTRONICS)公司代工,自己則集中力量於手機的技術研發、設計、品牌推廣和市場營銷。
2001年9月,愛立信的一家子公司愛立信移動平台公司在瑞典成立,向全球行動電話及其它無線信息設備生產商提供開放標準的2.5G和3G技術平台授權,該公司自此支撐起愛立信的一大新核心業務-技術授權業務。
2001年10月,愛立信與SONY各出資50%組成了合資公司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公司,合並了雙方的手機業務。該公司總部設在倫敦,致力於開發並向全球用戶提供2.5G和3G終端設備。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成為了愛立信移動平台公司的首位客戶。
2002年,愛立信的核心業務經歷了逐步調整,發展成為四大支柱業務:網路系統設備、全球專業服務、技術平台授權以及sony愛立信的移動終端業務。2002年9月,愛立信成功增發了近30億美金的新股,為公司的財務狀況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3年4月8日,愛立信新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思文凱正式就任。思文凱就任愛立信總裁兼CEO之後,堅持並進一步強化了前任的「成本削減計劃」,以實現公司運營的「精幹,高效,低成本」為目標。
2003年第三季度,愛立信宣告結束虧損,恢復盈利。同時,sony愛立信經過兩年的發展,首次實現盈利,凈利潤達到6200萬歐元。
隨著全球通信產業回暖,愛立信之前的一系列戰略調整逐漸顯露成效,愛立信在全球3G市場上的表現非常突出,愛立信公司在穩步發展和提升的同時,開始了在新通信時代中的角逐和構建。
目前,愛立信擁有40%的WCDMA市場份額,在3G領域擁有無可爭辯的全球市場領導地位,和在多廠商和多技術環境領域中最為豐富的從業經驗。
近年來,愛立信在3G演進技術――HSDPA/HSUPA的技術發展上更是屢創業界第一。
2004年11月,愛立信在中國實現了全球第一個基於商用WCDMA系統的HSDPA現場演示,下行速率達到4.9Mbps;
2005年5月,在中國廣州電信展上,愛立信成功演示了中國首次傳輸速率達到1.7Mbps的HSUPA--增強型上行鏈路(Enhanced Uplink),上行速率達到1.7Mbps,再創業界記錄;
2005年10月,愛立信實現了中國首次同時基於商用電信設備及商用PC卡的HSDPA公開演示;
2005年10月,愛立信實現了中國首次基於HSDPA / HSUPA技術的視頻VoIP通話現場演示。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二十二。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二百八十四。

F. 手機有哪幾種輸入法哪種最好用

一、T9智能輸入法

T9輸入法解決了小型掌上設備的文字輸入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手機文字輸入的標准之一。目前諾基亞、西門子、松下、飛利浦等公司均支持此種輸入法。 T9在輸入漢語拼音時,每個字母所在的按鍵只需按一次,T9內部程序就會按演算法自動組成合法的拼音。此外輸入一個字後,屏幕上會出現一些常見的與該字能組成片語的字,用戶直接選擇即可,無需再輸入拼音。
T9的中文輸入方式包括筆畫、拼音以及注音。使用頻率最高的除了拼音,就是筆畫輸入。用戶只需按照平時手寫漢字那樣,按順序輸入筆畫,T9會從內置的語言資料庫中選出相匹配的漢字。

二、字能輸入法

使用過早期愛立信手機的用戶十分熟悉這種輸入法,目前該輸入法主要被愛立信的早期機型、阿爾卡特以及一些國產手機所採用。在拼音的輸入方面,字能跟T9的方法幾乎一樣;而在筆畫的輸入上,字能則技高一籌。對於不大熟悉筆畫的用戶,字能輸入法可以使用筆畫詢問鍵來進行模糊輸入。看來在人性化方面,字能的表現要比T9輸入法更加出色。

三、iTAP輸入法

這款輸入法是摩托羅拉的獨家絕活。iTAP是在T9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輸入的演算法方面也跟T9基本相似,不過在筆畫輸入上iTAP也有自己的特色--支持倒筆,當用戶在輸入過程中出現倒劃筆的現象,iTAP仍然能從字型檔中搜索到用戶所需要的漢字。
下面進入今天的正題,輸入法的易用程度取決於幾個條件:

1,筆畫的合理性;

2,重碼的多少;

3,聯想功能的強弱;

4,選字是否容易;

5,標點輸入是否便捷(標點是輸入法的一部分,也可以顯示出手機軟鍵的人性化程度)。

而評價一種輸入法,應該從該種輸入法能夠達到的最高水平來判斷,否則由於同一輸入法在不同手機平台上的差異(如T9),會使各種輸入法之間沒有可比性。

(一)筆畫分析

T9的筆畫輸入是5筆,所有的折都歸在同一個按鍵上,使用者可以無需考慮折的分類,學習速度較快。從按鍵速度來看T9無疑是速度最快的,而且由於它的按鍵可以集中在鍵盤上部,所以使用者可以更好地把持手機。

在字能輸入法中,折被分成4種筆畫:末筆是橫折(鉤)的,末筆是豎彎(鉤)的,末筆是折彎(鉤)的,還有「犭」的起筆(彎勾)。字能認為,所有沒有大的彎折的筆畫都可以歸為一類;如豎提歸為豎,點和捺歸為一類等等,這和T9是一致的。從中可以看出字能的思路是筆畫走向一致的分在同一類筆畫中。
而在iTap中,有9種筆畫:橫、豎、撇、捺、點、豎折、橫折、橫折折鉤、豎彎勾。其中捺從點中被分離出來,豎勾從豎中分離出來歸在橫折折鉤中;豎折和豎勾分離開來。可見iTAP的思路是末筆帶鉤的應和末筆是一直下去的分開。
以上是筆畫分離的特性,但我們不是專家,從筆畫上很難判斷那種輸入法更加合理,所以下面從另外幾個方面來綜合討論一下:

(二)輸入方式

在這里,字能憑借偏旁的輸入,使輸入漢字的步驟減少,並使重碼減少。譬如雨字頭,T9輸入是一丶?丨丶丶丶丶,共8筆。iTAP與T9相同,8筆。而字能只需輸入一丶就會出現雨字頭的偏旁,接下來只需選擇偏旁即可;算上按方向鍵和確定鍵的次數,也只需四筆。類似的--「隹」這類�緣氖淙耄�伎梢雜蒙儆赥9或iTAP的按鍵次數輸入進去,並且減少了重碼。

(三)詞句聯想

輸入法的聯想就不說了,似乎近來某些機型可以使常用字優先。iTAP這方面的情況不太清楚,但是有人反映說一些常用的片語沒有......這方面無法做出詳細的評估。但是字能的聯想功能相當強大,極端一點的例子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輸入到「水」,後面一直按確定就行了。再如一些常用片語,比如「今天早晨(中午、晚上)」「今天有空」「吃完飯」,以及常用的地名(甚至有「海淀區、朝陽區、南京路」「南京大學」等等),都內置了片語。如果用其它輸入法無疑會麻煩一些。

(四)選字

各個廠商的手機都差不多,愛立信把游標默認的位置放在候選行的中間,似乎能夠減少移動游標的次數(不過有時候方向錯了想回來反而麻煩);西門子的做法是長按候選字所在的數字鍵(另一種方式是先按左軟鍵顯示游標,再移動游標選字,再按左軟鍵確定),但這樣可能相對會慢一些。飛利浦則是按0鍵(→)移動提示行然後按1(√)選字,如果過頭了不能回來,有時搞的人很惱火。

iTAP的做法和諾基亞類似,都是按方向鍵移動游標,然後按確定選字。摩托羅拉因為設計原因似乎顯得較慢,但是如果能夠使反應時間和諾基亞相同的話,速度也是相當快的。

(五)標點

最快的應該是諾基亞和愛立信(索愛),直接按*就可以顯示出標點。其次是西門子,短按*(或者是#,忘了)會出標點提示行,然後連續按那個鍵選擇標點。再次是摩托羅拉,需要取消提示行再按相應的鍵出標點(筆畫按0,拼音按1);但是可惡的是最常用的逗號和句號不在最前面。最慢的應該是三星和飛利浦,都需要切換到標點那項才能輸入。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摩托羅拉的輸入並不方便,由於iTAP是摩托羅拉一家獨有,所以也可以說iTAP的易用程度不如T9和字能。而T9和字能在拼音輸入上幾乎一模一樣,但字能則在筆畫輸入上技高一籌,所以比賽結果也就出來了--字能智能輸入法用戶公認最高效快捷的主流手機輸入法。 .概論

筆畫輸入法的易用程度,取決於幾個條件:1,筆畫的合理性;2,重碼的多少;3,聯想功能的強弱;4,選字是否容易;5,標點輸入(標點是輸入法的一部分,也可以顯示出手機軟鍵的人性化程度)。

而評價一種輸入法,應該從該種輸入法能夠達到的最高水平來判斷,否則,由於同一輸入法在不同手機平台上的差異(如T9),會使各種輸入法之間沒有可比性。

2.筆畫分析

T9的筆畫輸入是5筆,所有的折都歸在同一個按鍵上,使用者可以無需考慮折的分類,學習速度較快。從按鍵速度來看,T9無疑是速度最快的。而且由於它的按鍵可以集中在鍵盤上部,所以使用者可以更好地把持手機。

筆畫的分離,是為了把T9中筆畫輸入相同的字的重碼減少。這表明多於5筆的輸入法必須能夠合理地利用每個鍵位。

在字能輸入法中,折被分成4種筆畫:末筆是橫折(鉤)的,末筆是豎彎(鉤)的,末筆是折彎(鉤)的,還有「犭」的起筆(彎勾)。字能認為,所有沒有大的彎折的筆畫都可以歸為一類;如豎提歸為豎,點和捺歸為一類等等。這和T9是一致的。從中可以看出字能的思路是筆畫走向一致的分在同一類筆畫中。

而iTap中,有9種筆畫:橫、豎、撇、捺、點、豎折、橫折、橫折折鉤、豎彎勾。其中捺從點中被分離出來,豎勾從豎中分離出來歸在橫折折鉤中;豎折和豎勾分離開來。可見iTAP的思路是末筆帶鉤的應和末筆是一直下去的分開。

以上是筆畫分離的特性。但我們不是專家,從筆畫上很難判斷那種輸入法更加合理。下面從另外幾個方面來討論。

3.輸入方式

這一部分其實很難命名。我想說的是,字能憑借偏旁的輸入,使輸入漢字的步驟減少,並使重碼減少。

譬如雨字頭,T9輸入是一丶?丨丶丶丶丶,共8筆。iTAP與T9相同,8筆。而字能只需輸入一丶就會出現雨字頭的偏旁,接下來只需選擇偏旁即可;算上按方向鍵和確定鍵的次數,也只需四筆。類似的,一丨一在T9中包括了扌、土、士等偏旁,而字能則可以先選擇偏旁,再輸入後續的筆畫。類似的,「隹」這類偏旁的輸入,都可以用少於T9或iTAP的按鍵次數輸入進去,並且減少了重碼。

以上是從減少重碼進行的分析。

4.聯想T9

輸入法的聯想就不說了,似乎近來某些機型可以使常用字優先。iTAP這方面的情況不太清楚,但是有人反映說一些常用的片語沒有……這方面無法做出詳細的評估。

但是字能的聯想功能相當強大。極端一點的例子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輸入到「水」,後面一直按確定就行了。再如一些常用片語,比如「今天早晨(中午、晚上)」「今天有空」「吃完飯」,以及常用的地名(甚至有「海淀區、朝陽區、南京路」「南京大學」等等),都內置了片語。如果用其它輸入法,無疑會麻煩一些。

5.選字

各個廠商的手機都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三星,把選字鍵設置在鍵盤下部,直接短按就出字,個人認為是最快的選字方式。愛立信把游標默認的位置放在候選行的中間,似乎能夠減少移動游標的次數(不過有時候方向錯了想回來反而麻煩);西門子的做法是長按候選字所在的數字鍵(另一種方式是先按左軟鍵顯示游標,再移動游標選字,再按左軟鍵確定),相對慢一些。飛利浦是按0鍵(→)移動提示行然後按1(√)選字,如果過頭了不能回來,有時搞的人很惱火。

iTAP的做法和諾基亞類似,都是按方向鍵移動游標,然後按確定選字。moto因為設計原因似乎顯得較慢,但是如果能夠使反應時間和三星或諾基亞相同的話,速度是相當快的。

6.標點

最快的應該是諾基亞是愛立信(索愛),直接按*出標點。其次是西門子,短按*(或者是#,忘了)出標點提示行,然後連續按那個鍵選擇標點。再次是moto,需要取消提示行再按相應的鍵出標點(筆畫按0,拼音按1);可惡的是最常用的逗號和句號不在前面。最慢的應是三星和飛利浦,都需要切換到標點那項才能輸入。

G. 通信工程概預算員

推薦一本書,《通信行業求職寶典:獵頭視角》,裡面有詳細介紹
對於監理的考核,前途等都有詳細的介紹。

他還對對於通信業的發展,各個細分行業的前途,各類公司的前途、薪水,面試等都有介紹。

相信看了對你在通信業發展是很有幫助的,在卓越、當當等都有賣,你也可以問問你們當地的書店。

通信行業求職寶典:獵頭視角
作者:魏小康、董敏、梁靖

下面是《通信行業求職寶典:獵頭視角》一書的三級目錄
第一部分 求職與通信行業
第1章 通信行業求職概述
1.1應屆生求職
1.1.1求職怪狀
1.1.2怎麼辦
1.1.3求職准備
1.2通信行業發展史
1.3通信行業就業前景
1.3.1產業結構與就業
1.3.2世界通信業發展與中國製造的崛起
1.3.3中國製造的崛起與中國通信業的就業變遷
1.3.3企業招聘的變遷
1.3.4 其它
1.4 通信行業求職概述
1.5 簡歷篇
1.5.1簡歷篩選
1.5.2 簡歷應該包含的內容
1.5.3 簡歷製作注意事項
1.5.4 簡歷實戰
1.5.5 簡歷投遞
1.6 求職信
1.7 筆試篇
1.7.1 筆試考察內容
1.7.2 筆試注意事項
1.8 面試篇
1.8.1 面試的類型
1.8.2 面試的形式
1.7.3 面試內容
1.7.4 面試注意事項
1.9 男女著裝
1.9.1 男士著裝
1.9.2 女士著裝
1.10 待遇篇
1.10.1 基本工資
1.10.2 獎金
1.10.3 差補
1.10.4 午餐、交通、通信費等常見補助
1.10.5 四險一金
1.10.6 其他現金收入
1.10.7 非現金待遇
1.11 論Offer的取捨
第2章通信行業分析
2.1 通信產業產業鏈分析
2.2 電信運營商
2.2.1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2.2.2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2.2.3 新聯通
2.2.4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2.3 通信設備製造商
2.3.1 通信設備製造商概述
2.3.2 接入設備商
2.3.3 移動通信設備商
2.3.4 數據通信設備商
2.3.5 傳輸設備商
2.3.6 交換設備商
2.3.7儀表廠商
2.3.8 其他
2.4 支撐系統
2.5 工程規劃設計、監理與安裝企業
2.5.1 行業概述
2.5.2 工程規劃設計企業
2.5.3 工程監理企業
2.5.4 工程安裝企業
2.6 終端製造企業
2.6.1 概述
2.6.2 手機製造企業
2.6.3 其他終端製造與設計企業
2.7 增值業務領域
2.7.1 CP
2.7.2 SP
2.8其他
2.8.1 政府機關
2.8.2 媒體和出版單位
2.8.3 其他行業的信息支撐業務
2.8.4 系統集成商
2.8.5 外包公司
第3章 電信運營商求職指南
3.1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求職指南
3.1.1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求職概述
3.1.2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組織架構
3.1.3 地市公司各部門和崗位分析
3.1.4 員工收入分析
3.1.5 求職移動
3.2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求職指南
3.2.1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求職概述
3.2.2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組織架構
3.2.3 地市公司各部門的崗位分析
3.2.4 員工收入分析
3.2.5 求職電信和網通
3.3 新聯通求職指南
3.3.1 新聯通求職概述
3.3.2 新聯通組織架構
3.3.3 地市各部門的崗位分析
3.3.4 員工收入分析
3.3.5 面試與筆試
第4章 電信設備製造商求職指南
4.1概述
4.1.1 通信廠商內部工作流程概述
4.1.2 通信廠商內部崗位概述
4.1.3 大型廠商組織結構
4.1.4 中小型廠商組織結構
4.2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4.2.1 公司介紹
4.2.2 組織機構
4.2.3 招聘概述
4.2.4 筆試和面試
4.2.5 薪資與福利
4.3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4.3.1 公司介紹
4.3.2 組織結構
4.3.3 招聘概述
4.3.4 筆試和面試
4.3.5 薪資與福利
4.4 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
4.4.1 公司介紹
4.4.2 組織結構
4.4.3 招聘概述
4.4.4 筆試和面試
4.4.5薪資與福利
4.5 思科中國
4.5.1 公司介紹
4.5.2 組織結構
4.5.3 招聘概述
4.5.4筆試和面試
4.5.5 薪資與福利
4.6 北電網路有限公司
4.6.1 公司介紹
4.6.2 組織結構
4.6.3 招聘概述
4.6.4 筆試和面試
4.6.5 薪資與福利
4.7 摩托羅拉公司
4.7.1 公司介紹
4.7.2 組織結構
4.7.3 招聘概述
4.7.4 筆試和面試
4.7.5 薪資與福利
4.8 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4.8.1 公司介紹
4.8.2 組織結構
4.8.3 招聘概述
4.8.4 筆試和面試
4.8.5 薪資與福利
4.9 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
4.9.1 公司介紹
4.9.2組織結構
4.9.3招聘改書
4.9.4筆試和面試
4.9.5薪資與福利
4.10 Elektrobit集團
4.10.1 公司介紹
4.10.2組織結構
4.10.3招聘概述
4.10.4筆試和面試
4.10.5 薪資與福利
4.11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4.11.1 公司介紹
4.11.2 組織結構
4.11.3 招聘概述
4.11.4 筆試和面試
4.11.5 薪資與福利
4.12 諾基亞西門子網路設備有限公司
4.12.1公司介紹
4.12.2組織結構
4.12.3招聘概述
4.12.4筆試和面試
4.12.5薪資與福利
4.13 阿爾卡特朗訊科技公司
4.13.1 公司介紹
4.13.2 組織結構
4.13.3 招聘概述
4.13.4 筆試和面試
4.13.5 薪資與福利
4.14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4.14.1 公司介紹
4.14.2 組織結構
4.14.3 招聘概述
4.13.4 筆試和面試
4.14.5 薪資與福利
第5章 工程規劃設計、監理安裝與建設公司求職指南
5.1 規劃設計院求職指南
5.1.1概述
5.1.2 部分規劃設計院介紹
5.1.3 崗位分析
5.1.4 求職指南
5.2 監理類公司
5.2.1 概述
5.2.2 部分監理公司介紹
5.2.3 崗位分析
5.2.4 求職指南
5.3 工程安裝與建設類公司
5.3.1 概述
5.3.2 部分工程公司簡介
5.3.3 崗位分析
5.3.4 求職指南
5.4補充
第6章 其他
6.1增值業務公司求職指南
6.1.1概述
6.1.2崗位分析
6.1.3招聘概述
6.1.4待遇概述
6.2 手機製造公司求職指南
6.2.1 概述
6.2.2 崗位分析
6.2.3 招聘概述
6.2.4 待遇概述
6.3 通信媒體出版行業求職指南
6.3.1 媒體行業求職綜述
6.3.2 媒體行業筆試和面試
6.3.3 出版行業求職綜述
6.3.4 出版行業筆試和面試
6.4 其它行業信息支撐部門求職指南
6.5 外包公司求職指南
6.5.1 外包公司概述
6.5.2 部分外包公司求職介紹

第二部分 通信行業專業知識
第7章 通信概述
7.1 通信發展史
7.2 通信系統的組成和分類
7.2.1 通信系統的組成
7.2.2 通信系統的分類
7.3 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
7.4 相關試題分析
第8章 傳輸網
8.1 傳輸網的基本概念
8.2 光同步數字傳輸網
8.2.1 PDH和SDH
8.2.2 SDH網的概念
8.2.3 SDH網的結構
8.2.4 SDH網的規劃和組網
8.3 相關試題分析
第9章 交換網
9.1 交換網概述
9.2 電路交換
9.3 分組交換
9.4 幀中繼
9.5 ATM
9.5.1 ATM的基本概念
9.5.2 ATM的特點
9.5.3 ATM網路
9.6 IP交換
9.6.1 IP交換的基本概念
9.6.2 IP交換的協議及模型
9.6.3 IP交換機的構成及工作過程
9.7 光交換
9.7.1 光交換的基本概念
9.7.2 光交換的特點及方式
9.7.3 光交換原理
9.8 相關試題分析
第10章 接入網
10.1 接入網概述
10.1.1 接入網的定義和界定
10.1.2 接入網的功能結構和分層模型
10.1.3 接入網的介面
10.1.4 接入網的特點和分類
10.2 有線接入技術
10.2.1 xDSL接入技術
10.2.2 光纖接入技術
10.2.3 HFC接入技術
10.3 無線接入技術
10.3.1 WLAN技術
10.3.2 WiMAX技術
10.4 相關試題分析
第11章 移動通信系統
11.1 移動通信概述
11.2 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
11.2.1 GSM/GPRS系統
11.2.2 IS-95 CDMA系統
11.3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
11.3.1 3G發展情況概要
11.3.2 UMTS/WCDMA系統
11.3.3 CDMA2000系統
11.3.4 TD-SCDMA系統
11.4 B3G/4G演進
11.4.1 B3G/4G演進趨勢
11.4.2 HSPA:HSDPA和HSUPA
11.4.3 LTE及AIE
11.4.4 B3G/4G關鍵技術
11.5 相關試題分析
第12章 網路運營支撐系統
12.1 信令網
12.1.1 信令概述
12.1.2 No.7信令系統
12.1.3 No.7信令網
12.2 同步網
12.3 網路管理系統
12.3.1 網路管理概述
12.3.2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12.3.3 公共管理信息協議
12.3.4 電信管理網
12.3.5 網路管理的發展趨勢
12.4 相關試題分析
第13章 數據通信
13.1數據通信概述
13.2數據通信的研究內容
13.3數據通信系統的構成
13.4數據通信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13.4.1 可靠性指標
13.4.2 有效性指標
13.5數據傳輸的主要技術
13.5.1數據傳輸的基本方式
13.5.2多路復用技術
13.5.3交換技術
13.5.4差錯控制技術
13.6相關試題分析
第14章 網路規劃及優化
14.1 網路規劃
14.1.1 計算機網的網路規劃
14.1.2 電信網的網路規劃
14.2 網路優化
14.3 相關試題分析
第15章 通信業務
15.1 基本業務
15.2 增值業務
15.3 VoIP
15.4 WAP
15.5 IPTV
15.6 相關試題分析
第16章 下一代網路
16.1 NGN概述
16.1.1 NGN的定義和特徵
16.1.2 NGN的業務和協議
16.1.3 NGN的功能分層結構
16.1.4 NGN的主要技術
16.2 軟交換
16.2.1 軟交換概述
16.2.2 軟交換的功能和協議
16.2.3 基於軟交換的NGN
16.3 IMS
16.3.1 IMS概述
16.3.2 IMS體系結構和功能
16.3.3 基於IMS的NGN
16.4 網路融合
16.4.1 網路融合概述
16.4.2三網融合
16.4.3 固定移動網路融合
16.5 相關試題分析
第三部分 試題透析與講解
第17章 概述
第18章 專業能力考核
18.1 概述
18.2通信專業知識
18.2.1概述
18.2.2推薦書籍
18.2.3筆試和面試題
18.3 C/C++
18.3.1 概述
18.3.2 推薦書籍
18.3.3 筆試和面試題
18.4 Java
18.4.1 概述
18.4.2 推薦書籍
18.4.3筆試和面試題
18.5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18.5.1概述
18.5.2推薦書籍
18.5.3筆試和面試題
18.6資料庫類
18.6.1概述
18.6.2推薦書籍
18.6.3筆試和面試題
18.7測試類題目
18.7.1概述
18.7.2 推薦書籍
18.7.3筆試和面試題
第19章 智商測試
第20章 綜合能力考核
20.1 概述
20.2 針對求職者個人的問題
20.2 觀點稱述類題目
20.3 情景類題目
20.3.1 單面試題
20.3.2 群面試題
20.4 開放性問題
第21章 職業性格測試
21.1 概述
21.2 MBTI職業性格測試
第22章 其它測試
22.1 英語測試
22.2 公務員考試
22.2.1概述
22.2.2公務員考試筆試
22.3 提問

第四部分 求職熱點問題
第23章 概述
第24章 三方協議、戶口及檔案
24.1 畢業生就業流程及三方協議
24.1.1應屆畢業生就業流程
24.1.2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
24.1.3簽署三方協議注意事項
24.2 戶口
24.2.1戶口及戶籍制度的歷史
24.2.2戶口對個人的作用
24.2.3戶口遷移
24.2.4北京市戶口的辦理
24.2.5上海市戶口的辦理
24.2.6其它
24.3 檔案
24.3.1檔案制度介紹
24.3.1畢業後遷移檔案
24.3.3其它
第25章 體檢
25.1 國家相關政策及規定
25.1.1 國家相關法規
25.1.2 常用體檢標准
25.2體檢內容
25.3體檢的注意事項
25.4其它
第26章 認證
26.1 常見的認證種類
26.1.1 通信、IT類
26.1.2 外語類
26.1.3 其它
26.2 對認證考試的看法
第27章 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
27.1 七彩生活
27.2 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的工作生活
27.2.1 一線城市
27.2.2 二線城市
27.2.3 我國城市化的發展規律
27.3 如何取捨
第28章 大企業與中小企業
28.1 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優劣勢
28.1.1 大企業的優劣勢
28.1.2 大企業的優劣勢
28.2 如何選擇
28.2.1 概述
28.2.2 大型企業
28.2.3 中小企業
28.2.4 如何取捨
第29章 防止受騙
29.1 常見求職陷阱
29.1.1 薪酬陷阱
29.1.2 試用期陷阱
29.1.3 騙取金錢
29.1.4 直銷、保險
29.2 培訓與就業
第30章 論「先就業再擇業」
30.1 先就業再擇業的難度
30.2 如何先就業再擇業
第31章 違約

附錄 A 參考文獻及網站
附錄B 常用資源一覽表

H. 電子通訊專業是干什麼的,以後畢業找什麼樣的工作

學習通信的兄弟姐妹,畢業後大致出路有以下幾條:
1、施工單位:比如中國通信服務有限公司、中國通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做技術和項目管理,還有各省電信工程局,都挺賺錢的。
2、還可以去各大通信的科研院所:比如原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
3、通信咨詢和設計單位:如中訊設計院(部級,在鄭州)、京移設計院(部級、在北京)、廣東電信設計院、浙江華信院(這兩個院在省級裡面是最出色的)
4、各大運營商(移動、電信、聯通),啥都可以干,比如工程管理、設備和線路維護、財務、市場、技術支持等
5、各通信設備廠家(華為、中興、烽火、大唐、愛立信、摩托、阿朗、諾西),工程管理、工程督導、設備銷售、培訓部、合同管理等等
6、各通信測試儀表廠家,銷售、技術支持等等
7、通信業內的各大監理公司,比如廣東公誠、北京煜金橋監理、鄭州華夏監理等
8、各審計公司,負責審計通信工程項目
9、去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專網的建設與運行維護,比如公安、稅務、高速公路、交警交通監控等等
10、接著讀研讀博,留校任教
11、將來等中國通信市場對外開放時,會有外國運營商進入中國,在他們剛起步的時候過去,沒准會獲得一個比較好的職位。
12、自己當老闆,從事通信工程建設、設計、監理、設備調測或儀表銷售代理等等。

I. 3G技術基礎知識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手機功能逐漸強大的背後,是3G技術的高速發展,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各種便利。而3G技術的成熟應用,使得無線通信不再局限於文本和簡單圖片。通過3G無線網,人們可以用多種多樣的攜帶型設備在更多且更具挑戰性的環境中進行高質量的視頻通訊。本節主要介紹3G網路的一些基本信息。

一、3G技術的定義及其特點

一般來講,3G是指第三代通信網路。與第二代(2G)比起來,3G技術使數據傳輸的種類更多,速度更快。它能夠在網路覆蓋范圍內更好地實現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文件的共享和傳輸,並能夠提供包括網頁瀏覽、視頻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同時它也與已有的2G 網路有著良好的兼容性。另外3G技術能夠提供的速度更快。目前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 bps、384kbps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

3G技術的主要特點是能夠將無線通信系統和interent連接起來,從而實現在不同網路之間的無縫漫遊,並在此基礎上向移動終端用戶提供更多更個性的服務。當下較為流行的新浪微博、淘寶客戶端移動版等都採用了此技術。

二、3G網路的分類以及國內現狀

自從1995年第一台模擬手機問世以來,通信技術已經發展了三代。2000年5月,國際電信聯盟(ITU)確定了WCDMA、CDMA2000、TD-SCDMA以及WiMAX四大主流無線介面標准,並寫入3G技術指導文件《2000年國際移動通訊計劃》(IMT-2000)。CDMA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碼分多址)的縮寫,是3G技術的基礎。與前兩代技術相比較,3G技術頻率規劃簡單、系統容量大、頻率復用系數高、抗多徑干擾能力強、通信質量好、軟容量、軟切換等特點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1.WCDMA

WCDMA全稱為wideband CDMA,意為寬頻分碼多重存取,是基於GSM網發展出來的3G技術規范。它由CDMA演變而來,被認為是IMT-2000的直接擴展。如圖4-1所示,一般將WCDMA系統分成兩個部分:核心網部分(CN)和無線接入部分(UTRAN)。其中UTRAN由多個無線網路子系統(RNS)組成,每個RNS包括1個無線網路控制器(RNC)和一個或多個節點B。每個RNS都是UTRAN的一個子網。節點B和RNC之間通過Iub介面連接。RNC與RNC之間通過Iur介面相連。節點B通過Uu空中介面與UE通信:RNC通過Iu-cs介面與MSC(CN的分組域)相連。WCDMA採用ATM作為承載進行用戶數據和信令信息的傳輸。

圖4-1 WCDMA系統架構

WCDMA採用直接序列擴頻碼分多址(DS-CDMA)、頻分雙工(FDD)方式,碼片速率為3.84Mcps,載波帶寬為5MHz.基於Release 99/Release 4版本,可在5MHz的帶寬內,提供最高384kbps的用戶數據傳輸速率。WCDMA能夠支持移動/手提設備之間的語音、圖像、數據以及視頻通信,速率可達2Mb/s(對於區域網而言)或者384kb/s(對於寬頻網而言)。輸入信號先被數字化,然後在一個較寬的頻譜范圍內以編碼的擴頻模式進行傳輸。窄帶CDMA使用的是200kHz寬度的載頻,而WCDMA使用的則是一個5MHz寬度的載頻。

WCDMA由歐洲提出,並與日本的寬頻CDMA極為相似,目前正在融合。WCDMA的支持者主要以GSM 系統為主的歐洲廠商,如愛立信、阿爾卡特、諾基亞、朗訊、北電等,另外也有部分日本公司參與其中,包括N TT、富士通、夏普等。該規范的最大優勢在於能夠架設在現有的GSM 網路上,對於系統提供商而言可以輕易過渡,尤其是GSM 系統相當普遍的亞洲。目前中國聯通採用這一標准並開發「沃」品牌。

2.CDMA2000

CDMA2000 則由窄帶CDMA(CDMAIS95)技術發展而來,也稱為CDMAM ulti-Carrier。CDMA2000標準是一個體系結構,稱為CDMA2000family.它包含一系列子標准。由CDMAOne向3G演進的途徑為:CDMAOne→(IS-95B→)CDMA20001x(3x)→CDMA20001xEV。其中從CDMA20001x之後均屬於第三代技術。演進途徑中各階段特點分別為:

1)IS-95B:通過捆綁8個話音業務信道,提供64k數據業務。在多數國家,IS95B被跨過,直接從CDMAOne演進為CDMA20001x。

2)CDMA20001x:在IS-95的基礎上升級空中介面,可在1.25M 帶寬內提供307.2k高速分組數據速率。

3)CDMA20003x:在5M 帶寬內實現2M 數據速率,後向兼容CDMA20001x及IS-95。

4)CDMA20001xEV:增強型1x,包括EV-DO和EV-DV兩個階段。

CDMA20001x在無線介面性能上較IS-95系統有了很大的增強,主要表現為:

1)可支持高速補充業務信道,單個信道的峰值速率可達3.7.2kbps。

2)採用了前向快速功控,提高了前向信道的容量。

3)可採用發射分集方式O TD 或STS,提高了信道的抗衰落能力。

4)提供反向導頻信道,使反向相干解調成為可能,反向增益較IS95提高3dB,反向容量提高1倍。

5)業務信道可採用比卷積碼更高效的Tubro碼,使容量進一步提高。

6)引入了快速地呼信道,減少了移動台功耗,提高了移動台的待機時間。此外,新的接入方式減少了移動台接入過程中的干擾的影響,提高了接入成功率。

7)模擬結果表明,CDMA20001x系統的話音業務容量是IS95系統的2倍,而數據業務容量是IS-95的3.2倍。

CDMA20001x的無線IP網路介面採用已應用成熟的、開放的IETF協議,支持SimpleIP和MobileIP的Intemet/Intranet的接入方式,實現了真正的Interent接入的移動性。

從傳輸速率來看,IS-95標準的速率集是CDMA20001x速率集的一個子集(RC1,RC2)。同時,CDMA2000提供增強速率集:前向RC3-RC9,反向RC3-RC6,從而在滿足第三代移動通訊高速分組數據業務的同時實現了從IS-95的平滑過渡。CDMA20001x 能實現對CDMA(IS-95)系統的完全兼容,技術延續性好,可靠性較高。同時也使CDMA2000成為從第二代向第三代移動通信過渡最平滑的選擇。

此技術規范由美國高通北美公司主導提出,但如今由韓國三星公司引領研發。其支持者包括摩托羅拉、Lucent、韓國三星以及一些日本公司。雖然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但是它的研發進度最快,而且建設成本低廉。在中國,中國電信正採用這一方案並擁有「天翼」品牌。

3.TD-SCDMA

TD-SCDMA全稱為time division-Synchr。nous CDMA(時分同步CDMA),該技術是由中國內地獨自製定的3D標准,同時也是ITU正式發布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空間介面技術規范之一,它得到了CW TS及3GPP的全面支持。該方案的主要技術集中在大唐公司手中,它的設計參照了TDD 在不成對的頻帶上的時域模式。TDD 模式是基於在無線信道時域里的周期地重復TDMA幀結構實現的。這個幀結構被再分為幾個時隙.在TDD模式下,可以方便地實現上/下行鏈路間的靈活切換。它是集CDMA、TDMA、FDMA技術優勢於一體、系統容量大、頻譜利用率高、抗干擾能力強的移動通信技術。它採用了智能天線、聯合檢測、接力切換、同步CDMA、軟體無線電、低碼片速率、多時隙、可變擴頻系統、自適應功率調整等技術。

TD-SCDMA有五種很有特色的技術。首先是綜合的定址(多址)方式。TD-SCDMA空中介面採用了四種多址技術:TDMA,CDMA,FDMA,SDMA(智能天線)。綜合利用這四種技術資源分配時在不同角度上的自由度,得到可以動態調整的最優資源分配。第二是靈活的上下行時隙配置。靈活的時隙上下行配置可以隨時滿足您打電話,上網瀏覽、下載文件、視頻業務等的需求,保證您清晰、暢通地享受3G業務。第三是TD 克服呼吸效應和遠近效應。呼吸效應就是指在CDMA系統中,當一個小區內的干擾信號很強時,基站的實際有效覆蓋面積就會縮小:當一個小區的干擾信號很弱時,基站的實際有效覆蓋面積就會增大。簡言之,呼吸效應表現為覆蓋半徑隨用戶數目的增加而收縮。導致呼吸效應的主要原因是CDMA系統是一個自干擾系統,用戶增加導致干擾增加而影響覆蓋。對於TD-SCDMA而言,通過低帶寬FDMA和TDMA來抑制系統的主要干擾,在單時隙中採用CDMA技術提高系統容量,而通過聯合檢測和智能天線技術(SDMA 技術)克服單時隙中多個用戶之間的干擾,因而產生呼吸效應的因素顯著降低,因而TD 系統不再是一個干擾受限系統(自干擾系統),覆蓋半徑不像CDMA那樣因用戶數的增加而顯著縮小,因而可認為TD 系統沒有呼吸效應。遠近效應是指由於手機用戶在一個小區內是隨機分布的,而且是經常變化的,同一手機用戶可能有時處在小區的邊緣,有時靠近基站。如果手機的發射功率按照最大通信距離設計,則當手機靠近基站時,功率必定有過剩,而且形成有害的電磁輻射。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根據通信距離的不同,實時地調整手機的發射功率,即功率控制。功率控制的原則是,當信道的傳播條件突然變好時,功率控制單元應在幾微秒內快速響應,以防止信號突然增強而對其他用戶產生附加干擾;相反當傳播條件突然變壞時,功率調整的速度可以相對慢一些。也就是說,寧願單個用戶的信號質量短時間惡化,也要防止對其他眾多用戶都產生較大的背景干擾。第四是智能天線。在TD-SCDMA系統中,基站系統通過數字信號處理技術與自適應演算法,使智能天線動態地在覆蓋空間中形成針對特定用戶的定向波束,充分利用下行信號能量並最大限度地抑制干擾信號。基站通過智能天線可在整個小區內跟蹤終端的移動,這樣終端得到的信噪比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提高了業務質量。最後則是動態信道分配。信道就是你打電話時佔用的通信鏈路(線路)資源,如同你開車在馬路上行駛時,你所使用的車道、交通標志、紅綠燈信號等,這些資源對於你行車是必不可少的;在TD-SCDMA通信時,信道使用頻率、時隙(時間)、碼字等表徵所使用的無線資源。動態信道分配,就是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實時動態的資源(頻率、時隙、碼字等)分配。動態信道分配(DCA)根據調節速率分為:慢速DCA和快速DCA。慢速DCA 將無線信道分配至小區范圍,而快速DCA 將信道分至業務。RNC 負責小區可用資源的管理,並將其動態分配給用戶。RNC 分配資源的方式取決於系統負荷、業務QoS要求等參數。目前DCA 最多的是基於干擾測量的演算法,這種演算法將根據用戶移動終端反饋的干擾實時測量結果分配信道。

另外TD-SCDMA技術具有輻射低的特點,被譽為綠色3G。另外TD-SCDMA在頻譜利用率、對業務支持的靈活性、頻率靈活性以及成本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如今全球一半以上的設備廠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標准。中國移動在此標準的基礎上,開發了「G3」品牌。

三、國內3G網路比較

國內主要3G網路基本情況比較如下表所列:

基於3S技術的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管理與服務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

J. 程序員的英語水平要達到什麼程度好呢

1、其實程序員數學水平不需要太高,除非你讀北大博士搞演算法,既然學生就准備就業,那數學學到微積分三維矩陣就夠了。

2、英語水平,直接決定你的職業生涯,6級是基本功,不然各種英文文檔直接限制了你的發展道路,在升值或者跳槽的時候,降低你的身價。

3、比如,微軟visual C++系列編程,從IDE到MSDN手冊都是英文,對人的英語水平要求很高,甚至微軟技術支持都是英文論壇,這個無解。

4、單片機,嵌入式不是STM32系列就是ARM系列,全部是外國的,英語是標准官方文檔。

5、電路,電流,電平都進化到什麼程度了,國內還是autoCAD萬年老古董畫圖。

6、懂得英文,就能直接在前進道路上快人一步。比如嵌入式,除了開源的linux,國內還是winCE5是主流,ce6都很少用。

7、2009年winCE7就支持雙核了,現在都進化到winEC2013了,國內連本翻譯書都沒有。

8、professional_windows_embedded_compact_7這本官方指導手冊,短短700頁,直接宣告了winCE7時代的死亡,更華麗的界面,完全嶄新的函數,單繼承,跟win10完美的無線連接,完完全全是另外的樣子,界面效果比安卓華麗,但是性能建立在C語言跟匯編之上,流暢度與界面方面直逼windowsPhone,支持全部系列處理器包括X86與依法愛立信的bree體系。

9、換句話說,技術更新換代N年了,國內還是安卓安卓安卓,因為安卓漢化最多,所以各種都是。

10、英語相當重要,並且,國內程序員百分之99都是栽在英語上面。僅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愛立信3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噴油螺桿製冷壓縮機 瀏覽:581
python員工信息登記表 瀏覽:377
高中美術pdf 瀏覽:161
java實現排列 瀏覽:513
javavector的用法 瀏覽:982
osi實現加密的三層 瀏覽:233
大眾寶來原廠中控如何安裝app 瀏覽:916
linux內核根文件系統 瀏覽:243
3d的命令面板不見了 瀏覽:526
武漢理工大學伺服器ip地址 瀏覽:149
亞馬遜雲伺服器登錄 瀏覽:525
安卓手機如何進行文件處理 瀏覽:71
mysql執行系統命令 瀏覽:930
php支持curlhttps 瀏覽:143
新預演算法責任 瀏覽:444
伺服器如何處理5萬人同時在線 瀏覽:251
哈夫曼編碼數據壓縮 瀏覽:428
鎖定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瀏覽:385
場景檢測演算法 瀏覽:617
解壓手機軟體觸屏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