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編譯原理完整代碼

編譯原理完整代碼

發布時間:2022-06-02 09:30:11

㈠ 關於編譯原理的問題

1.當然是機器語言了,如果是匯編指令,那還得編譯一次!能運行的程序都是機器語言,只有機器語言才能控制CPU,NET或Java這些中間語言,程序在運行時會被CLR或JVM快速編譯成機器語言,因此這些程序速度上有損失。

高級語言源代碼(文本)-通過編譯器(compiler)-程序(二進制機器語言)
匯編代碼(文本)-通過匯編器(assembler)-程序(二進制語言)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想那匯編語言到底有什麼用呢,編譯器完全能代替匯編啊?
(1).編譯器是通過高級語言(c,c++)轉到機器語言的。轉換過的機器語言受限與高級語言,效率和功能上都有限制。比如c不等過分操作內存。但通過匯編器轉化過來的機器語言,效率高,且用匯編語言,直接和CPU對話!
(2).匯編可以反匯編(逆向編譯),而這里高級語言沒有發言權,就是:
程序(二進制機器語言)-通過反匯編器(compiler)-可轉化為匯編代碼(文本)
但永遠不能轉化為高級語言的源代碼,。
以上兩點匯編存在的重要性。

2。當然是說移植源代碼。windows用x86機器語言,蘋果用powerPC機器語言,windows程序當然不能運行在蘋果機上,因為程序其實就是一串機器語言!但windows上有c的編譯器(vc++),蘋果機上也有c編譯器(gcc),因此同一個c的源代碼,當然就可以通過不同平台的同一種編譯器實現平台移植。

3.當然是NASM,我看的所有書都首先說NASM,他是開源的,就像Linux一樣,很受歡迎,還有MASN是微軟的,borland的也有匯編器,不過都不常見了。

4.這跟CPU有關,一般32位x86兼容的cpu有許多寄存器,多數是32位的,也有16位的。比如CS,ES,DS這些segment寄存器一直是16位的。

5.優勢太多了,這和32位和16位存在的優勢一樣,16位電腦最大內存1MB,寄存器都是16位的。32位,最大內存可以有4GB,整整是16位的4096倍啊!16位多渺小啊,同理64位基本上也可以蔑視32位,64內存最大內存用TB來衡量,寄存器多數是64位!地址匯流排也是64位。64對32位沒有什麼優勢劣勢可言,64位完全就是32位的下一代。

㈡ 編譯原理的基本概念

編譯器 是將匯編或高級計算機語言翻譯為二進制機器語言代碼的計算機程序。編譯器將源程序(source language) 編寫的程序作為輸入,翻譯產生目標語言(target language )機器代碼的等價程序。通常地,源程序為高級語言(high-level language ),像C或C + +、漢語語言程序等,而目標則是機器語言的目標代碼 (object code,有時也稱作機器代碼(machine code )),也就是可以在計算機硬體中運行的機器代碼軟體程序。這一過程可以表示為:
源程序→編譯器 →目標機器代碼程序

㈢ C語言編譯原理是什麼

編譯共分為四個階段:預處理階段、編譯階段、匯編階段、鏈接階段。

1、預處理階段:

主要工作是將頭文件插入到所寫的代碼中,生成擴展名為「.i」的文件替換原來的擴展名為「.c」的文件,但是原來的文件仍然保留,只是執行過程中的實際文件發生了改變。(這里所說的替換並不是指原來的文件被刪除)

2、匯編階段:

插入匯編語言程序,將代碼翻譯成匯編語言。編譯器首先要檢查代碼的規范性、是否有語法錯誤等,以確定代碼的實際要做的工作,在檢查無誤後,編譯器把代碼翻譯成匯編語言,同時將擴展名為「.i」的文件翻譯成擴展名為「.s」的文件。

3、編譯階段:

將匯編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指令,並將指令打包封存成可重定位目標程序的格式,將擴展名為「.s」的文件翻譯成擴展名為「.o」的二進制文件。

4、鏈接階段:

在示例代碼中,改代碼文件調用了標准庫中printf函數。而printf函數的實際存儲位置是一個單獨編譯的目標文件(編譯的結果也是擴展名為「.o」的文件),所以此時主函數調用的時候,需要將該文件(即printf函數所在的編譯文件)與hello world文件整合到一起,此時鏈接器就可以大顯神通了,將兩個文件合並後生成一個可執行目標文件。

㈣ 編譯原理的相關程序

解釋程序(interpreter):解釋程序是如同編譯器的一種語言翻譯程序。它與編譯器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立即執行源程序而不是生成在翻譯完成之後才執行的目標代碼。從原理上講,任何程序設計語言都可被解釋或被編譯,但是根據所使用的語言和翻譯情況,很可能會選用解釋程序而不用編譯器。例如, 我們經常解釋BASIC語言而不是去編譯它。類似地,諸如LISP 的函數語言也常常是被解釋的。
解釋程序也經常用於教育和軟體的開發,此處的程序很有可能被翻譯若干次。而另一方面,當執行的速度是最為重要的因素時就使用編譯器,這是因為被編譯的目標代碼比被解釋的源代碼要快得多,有時要快10倍或更多。但是,解釋程序具有許多與編譯器共享的操作,而兩者之間也有一些混合之處。 代碼生成(code generator):代碼生成器得到中間代碼(IR),並生成目標機器的代碼。正是在編譯的這個階段中,目標機器的特性成為了主要因素。當它存在於目標機器時,使用指令不僅是必須的而且數據的形式表示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整型數據類型的變數和浮點數據類型的變數在存儲器中所佔的位元組數或字數也很重要。在上面的示例中,現在必須決定怎樣存儲整型數來為數組索引生成代碼。例如,下面是所給表達式的一個可能的樣本代碼序列(在假設的匯編語言中):
M O V R0,index ;;
value of index -> R0 M U L R0,2 ;;
double value in R0 M O V R1,&a ;;
address of a -> R1 A D D R1,R0 ;;
add R0 to R1 M O V *R1,6 ;;
constant 6 -> address in R1
在以上代碼中,為編址模式使用了一個類似C的協定,因此& a是a的地址(也就是數組的基地址),* R1則意味著間接寄存器地址(因此最後一條指令將值6存放在R1包含的地址中)。這個代碼還假設機器執行位元組編址,並且整型數占據存儲器的兩個位元組(所以在第2條指令中用2作為乘數)。 目標代碼(target code optimizer ):在這個階段中,編譯器嘗試著改進由代碼生成器生成的目標代碼。這種改進包括選擇編址模式以提高性能、將速度慢的指令更換成速度快的,以及刪除多餘的操作。在上面給出的樣本目標代碼中,還可以做許多更改:在第2條指令中,利用移位指令替代乘法(通常地,乘法很費時間),還可以使用更有效的編址模式(例如用索引地址來執行數組 存儲)。使用了這兩種優化後,目標代碼就變成:
MOV R0,index ;;
value of index -> R0 SHL R0 ;;
double value in R0 MOV &a[R0],6 ;;
constant 6 -> address a + R0
到這里就是編譯原理的簡要描述,但還應特別強調編譯器在其結構細節上差別很大。

㈤ 編譯原理:Codeblocks的源碼學習

??iihgujjjjjjjjjj

㈥ 急求:編譯原理判斷文法類型的C語言源代碼!!!!!!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lib.h>

/**//*全局變數定義*/
char inputString[10]; /**//*用來存儲用戶輸入的字元串,最長為20個字元*/
char stack[10]; /**//*用來進行語法分析的棧結構*/
int base=0; /**//*棧底指針*/
int top=1; /**//*棧頂指針*/
char VT[4]={'a','d','b','e'}; /**//*用來存放5個終結符*/
char chanShengShi[10]; /**//*用來存放預測分析表M[A,a]中的一條產生式*/
int firstCharIntex=0; /**//*如果a匹配產生式,則每次firstCharIntex 自增 1 */
/**//*firstCharIntex用來存放用戶輸入串的第一個元素的下標*/

/**//*自定義函數聲明*/
char pop() ; /**//*彈出棧頂元素*/

int push(char) ; /**//*向棧內添加一個元素,成功返回1,若棧已滿則返回0*/

int search(char temp) ; /**//*查找非終結符集合VT中是否存在變數temp,存在返回1,不存在返回0*/

int M(char A, char a) ; /**//* 若預測分析表M[A,a]中存在產生式,
則將該產生式賦給字元數組chanShengShi[10],並返回 1,
若M[A,a]中無定義產生式則返回 0
*/

void init() ; /**//*初始化數組inputString[10] 、棧 stack[10] 和 chanShengShi[10]*/

int yuCeFenXi() ; /**//* 進行輸入串的預測分析的主功能函數,
若輸入串滿足文法則返回 1,不滿足則返回0
*/
void printStack(); /**//*列印棧內元素 */
void printinputString(); /**//*列印用戶輸入串 */

/**//*進入主函數*/
void main()
{
system("cls");
yuCeFenXi(); /**//*調用語法預測分析函數*/
system("pause");
}

/**//*函數的定義*/

int yuCeFenXi()
{
char X; /**//*X變數存儲每次彈出的棧頂元素*/
char a; /**//*a變數存儲用戶輸入串的第一個元素*/
int i;
int counter=1; /**//*該變數記錄語法分析的步驟數*/

init(); /**//*初始化數組*/
printf("wen fa : \n"); /**//*輸出文法做為提示*/
printf("S -> aH \n");
printf("H -> aMd | d \n");
printf("M -> Ab | \n");
printf("A -> aM | e \n");

printf("\ninput string ,'#' is a end sign !!(aaabd#) \n"); /**//*提示用戶輸入將要測試的字元串*/
scanf("%s",inputString);

push('#');
push('S');

printf("\nCounter-----Stack---------------Input string \n"); /**//*輸出結果提示語句*/

while(1) /**//*while循環為語法分析主功能語句塊*/
{
printf(" ");
printf(" %d",counter); /**//*輸出分析步驟數*/
printf(" "); /**//*輸出格式控制語句*/
printStack(); /**//*輸出當前棧內所有元素*/
X=pop(); /**//*彈出棧頂元素賦給變數X*/
printinputString(); /**//*輸出當前用戶輸入的字元串*/

if( search(X)==0 ) /**//*在終結符集合VT中查找變數X的值,存在返回 1,否則返回 0*/
{
if(X == '#') /**//*棧已經彈空,語法分析結果正確,返回 1*/
{
printf("success \n"); /**//*語法分析結束,輸入字元串符合文法定義*/
return 1;
}
else
{
a = inputString[firstCharIntex];
if( M(X,a)==1 ) /**//*查看預測分析表M[A,a]是否存在產生式,存在返回1,不存在返回0*/
{
for(i=0;i<10;i++) /**//* '$'為產生式的結束符,for循環找出該產生式的最後一個元素的下標*/
{
if( chanShengShi[i]=='$' ) break;
}
i-- ; /**//*因為 '$' 不是產生式,只是一個產生式的結束標志,所以i自減1*/

while(i>=0)
{
push( chanShengShi[i] ); /**//*將當前產生式逆序壓入棧內*/
i-- ;
}
}
else
{
printf(" error(1) !!\n"); /**//*若預測分析表M[A,a]不存在產生式,說明語法錯誤*/
return 0;
}
}
}
else /**//*說明X為終結符*/
{
if( X==inputString[firstCharIntex] ) /**//*如果X等於a,說明a匹配*/
{
firstCharIntex++; /**//*輸入串的第一個元素被約去,下一個元素成為新的頭元素*/
}
else
{
printf(" error(2) !! \n");
return 0;
}
}
counter++;
}
}

void init()
{
int i;
for(i=0;i<10;i++)
{
inputString[i]=NULL; /**//*初始化數組inputString[10] */
stack[i]=NULL; /**//*初始化棧stack[10] */
chanShengShi[i]=NULL; /**//*初始化數組chanShengShi[10]*/
}
}

int M(char A, char a) /**//*文法定義因實際情況而定,該文法為課本例題的文法*/
{ /**//*該函數模擬預測分析表中的二維數組 */
if( A=='S'&& a=='a' ) { strcpy(&chanShengShi[0],"aH$"); return 1; }
if( A=='H'&& a=='a' ) { strcpy(&chanShengShi[0],"aMd$"); return 1; }
if( A=='H'&& a=='d' ) { strcpy(&chanShengShi[0],"d$"); return 1; }
if( A=='M'&& a=='a' ) { strcpy(&chanShengShi[0],"Ab$"); return 1; }
if( A=='M'&& a=='d' ) { strcpy(&chanShengShi[0],"$"); return 1; }
if( A=='M'&& a=='b' ) { strcpy(&chanShengShi[0],"$"); return 1; }
if( A=='M'&& a=='e' ) { strcpy(&chanShengShi[0],"Ab$"); return 1; }
if( A=='A'&& a=='a' ) { strcpy(&chanShengShi[0],"aM$"); return 1; }
if( A=='A'&& a=='e' ) { strcpy(&chanShengShi[0],"e$"); return 1; }
else return 0; /**//*沒有定義產生式則返回0*/
}

char pop() /**//*彈出棧頂元素,用topChar返回*/
{
char topChar;
topChar=stack[--top];
return topChar;
}

int push(char ch)
{
if( top>9 )
{
printf(" error : stack overflow "); /**//*棧空間溢出*/
return 0;
}
else
{
stack[top]=ch; /**//*給棧頂空間賦值*/
top++;
return 1;
}
}

int search(char temp)
{
int i,flag=0; /**//*flag變數做為標志,若找到temp則賦1,否則賦0*/
for(i=0;i<4;i++)
{
if( temp==VT[i] ) /**//*終結符集合中存在temp*/
{
flag=1;
break;
}
}

if(flag==1) return 1; /**//*flag==1說明已找到等於temp的元素*/
else return 0;

}

void printStack() /**//*輸出棧內內容*/
{
int temp;
for(temp=1;temp<top;temp++)
{
printf("%c",stack[temp]);
}
}

void printinputString() /**//*輸出用戶輸入的字元串*/
{
int temp=firstCharIntex ;
printf(" "); /**//*該句控制輸出格式*/
do{
printf("%c",inputString[temp]);
temp++;
}while(inputString[temp-1]!='#');
printf(" \n");
}

閱讀全文

與編譯原理完整代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程序員的平凡理想 瀏覽:236
floyd最短路徑演算法c 瀏覽:383
新湖app在哪裡下載 瀏覽:704
計算機圖形學涉及的演算法 瀏覽:370
阿里雲linux一鍵web 瀏覽:26
彈性雲伺服器注冊 瀏覽:170
垃圾程序員寫出垃圾代碼 瀏覽:761
帝國時代java下載 瀏覽:54
數據結構的經典演算法題 瀏覽:197
逍遙安卓多開管理器是干什麼的 瀏覽:917
程序員收玉米一天多少錢 瀏覽:358
程序員很可愛根據哪本小說改編的 瀏覽:987
游戲舊版安卓怎麼玩 瀏覽:266
冗餘單片機 瀏覽:852
cad抽殼命令怎麼用 瀏覽:30
伺服器第一地址怎麼改 瀏覽:499
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設計流程圖 瀏覽:670
steam源碼 瀏覽:36
關於對數的運演算法則及公式 瀏覽:782
明星談如何緩解壓力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