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程序員的雨巷在哪裡

程序員的雨巷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6-18 17:24:40

『壹』 戴望舒雨巷裡所說的,是指哪裡的雨巷

《雨巷》中狹窄陰沉的雨巷,都是象徵性的意象。

《雨巷》在藝術上一個重要的特色是運用了象徵主義的方法抒情。象徵主義是十九世紀末法國詩歌中崛起的一個藝術流派,他們用世界末的頹廢反抗資本主義的秩序。

在表現方法上,強調用暗示隱喻等手段表現內心瞬間的感情。這種藝術流派於五四運動退潮時期傳入中國。戴望舒早期的創作也明顯地就受了法國象徵派的影響。

他的創作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注意挖掘詩歌暗示隱喻的能力,在象徵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體現了這種藝術上的特點。

詩里那撐著油紙傘的詩人,那寂寥悠長的雨巷,那像夢一般地飄過有著丁香一般憂愁地姑娘,並非真實生活本身地具體寫照,而是充滿象徵意味地抒情形象。

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內容不一定能夠具體說出,但可以體味這些形象所抒發但朦朧的詩意。那個社會現實的氣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種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

在《雨巷》描寫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朧的,既確定又飄忽地展示在眼前。想像創造了象徵,象徵擴大了想像。

這樣以象徵方法抒情的結果,使詩人的感情心境表現得更加含蓄蘊藉,也留下了馳騁想像的廣闊天地,感到詩的余香和回味。

(1)程序員的雨巷在哪裡擴展閱讀: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約作於政治風雲激盪、詩人內心苦悶彷徨的1927年夏天。詩作寫成後差不多一年,作者將它投寄到《小說月報》。

當時代理《小說月報》編輯的葉聖陶一看到這首詩就非常喜歡,稱它「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並送給作者「雨巷詩人」的稱號。這一年,作者才22歲。

戴望舒一生與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緣,他的初戀是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時英的妹妹穆麗娟。

第二任夫人是楊靜,然而三位女性卻並沒有哪一位能與他相持一生,最後只留下令詩人的一生難以釋懷的愛情悲劇。

1927年,大革命失敗,戴望舒、杜衡到松江縣施蟄存家避難。這個時期,戴望舒愛上了施蟄存的大妹妹施絳年。

施絳年雖然比他年幼5歲,卻因受到良好的教育,懂得感情,開朗、活潑、富有個性,不像戴望舒那樣既沖動又憂郁內向。

兩人性格上的差異造成彼此感情上的不平衡,再加上戴望舒童年一場天花後臉上留下的瘢痕,也使施絳年不悅,這給他們的愛情蒙上了陰影。

1928年,戴望舒以跳樓相逼,施絳年無奈只得接受戴望舒。1931年,兩人訂婚,施絳年此時實已愛上他人,便以希望戴完成學業以保證以後經濟無礙催促他出國讀書。

第二年,戴守約前往法國留學。在法國沒過多久便傳來施絳年移情別戀的消息,戴望舒傷心不已,無心學習。

1935年5月,戴望舒回到上海,證實施絳年已移情別戀,他便當眾打了施絳年一記耳光,然後登報解除婚約,結束了這段長達8年的苦戀。

沉浸在失戀傷痛中的戴望舒,當時住在劉吶鷗的江灣公園的公寓,與穆時英一家挨得很近,為了撫慰戴望舒愛情的傷口,穆時英將自己的妹妹穆麗娟介紹給戴望舒。

小他12歲的穆麗娟的清純、秀麗一下就迷住了戴望舒,使他很快從感情的困厄中掙脫出來。1936年,兩人在上海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穆麗娟是仰慕他的才華與他走到一起的。

兩個人本應該有很好的婚後生活。不幸的是,戴望舒根本不懂得怎樣去愛一個女人,在家只顧自己讀書寫字,很少與妻子交流,直把一顆愛著他的心,降到冰點,離開他時,他才後悔。

再次以死相逼,然而這回也沒能把妻子逼回來1940年冬,戴望舒無奈離婚協議上簽字。戴望舒無奈的再次陷入愛情的悲劇之中。

1942年,戴望舒與同在大同圖書印務局的抄寫員楊靜相識,並很快進入熱戀。盡管楊靜的父母竭力反對,但楊靜是個充滿個性的女孩,她沖破種種阻力,毅然與大她21歲的戴望舒結了婚。

楊靜從小長在香港,嬌小美麗,活潑好動,結婚時才16歲,由於彼此性格和年齡的差異,加之婚前缺乏深入了解,婚後不久便出現了感情上的裂痕,常常因生活上的瑣事吵架。

1948年末,楊靜愛上了一位姓蔡的青年,並向戴望舒提出離婚,戴望舒做出了種種努力希望挽回,然而楊靜心意已決無法挽回,戴望舒只得一直不在離婚協議上簽字。楊靜無奈之下與姓蔡的青年相偕出走。

『貳』 詩人戴望舒1927年寫下的這首著名的《雨巷》的原型是在杭州的哪個巷

上城區的大塔兒巷11號

『叄』 雨巷講的是在哪兒

大塔兒巷:雨巷中的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雨巷》中著名詩人戴望舒的代表作,據考證這首《雨巷》的原型就是杭州的大塔兒巷。

戴望舒1905年出生於杭州大塔兒巷11號。這條中河邊幽靜悠長的小巷,東出皮市巷南段,西接上華光巷,戴望舒在這條小巷中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不過,大塔兒巷戴宅今已不存。

『肆』 求解,雨巷是什麼呢在哪找

雨巷,應該是戴望舒的一首詩,寫的是江南的小巷在煙雨朦朧中的美麗。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是指作者對理想,人生,事物的追求。\"冷漠,凄清,惆悵」,是指願望落空後的空虛傷感。
在高一的語文書上有

『伍』 戴望舒的《雨巷》的確切位置在哪裡呢

沒有確切位置

《雨巷》創設了一個富於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這里,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里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

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在自己面前。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徵。

然而詩人知道,這美好的理想是很難實現的。她和自己一樣充滿了愁苦和惆悵,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夢一樣從身邊飄過去了。

留下來的,只有詩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現實中彷徨,和那無法實現的夢一般飄然而逝的希望!

『陸』 雨巷所描述的地方。

《雨巷》寫於1927年夏天,他說的雨巷是個象徵,沒有具體指那哪裡的。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過對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柒』 戴望舒的雨巷是在哪裡寫的,描寫是哪裡的風景

這首詩寫於1927年夏天,據說,當時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當時代理《小說月報》編輯的葉聖陶評價《雨巷》是「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雨巷詩人」的稱號也從此而來。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雨巷》寫的是梅雨季節江南小巷中的場景,創設了一個有著濃厚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把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詩人則是在雨巷中彷徨前行的孤獨者。但是仍然沒有失去希望,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美好理想的象徵。

『捌』 雨巷最開始在哪裡發表

《雨巷》大約寫於1927年夏天。最初發表在1928年8月出版的《小說月報》第十九卷第八號上。

閱讀全文

與程序員的雨巷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ython3標准庫pdf 瀏覽:598
杭州雲伺服器銷售 瀏覽:535
pdf密碼移除 瀏覽:147
雲迅智創FIL伺服器 瀏覽:939
中間件pdf 瀏覽:276
輸入伺服器上的ip地址怎麼辦啊 瀏覽:295
app道客巴巴如何登錄 瀏覽:87
初中物理課本pdf 瀏覽:339
原神安裝包解壓失敗 瀏覽:347
分期車有不需要解壓的嗎 瀏覽:763
程序員高效軟體 瀏覽:468
十年後程序員的工資還會這么高嗎 瀏覽:404
用氣球解壓玩具教程 瀏覽:327
命令與征服3漢化補丁 瀏覽:941
kali解壓口令 瀏覽:647
單片機數組超出范圍 瀏覽:977
2g的pdf 瀏覽:215
把內存變成文件夾 瀏覽:521
加密大貨幣 瀏覽:380
編程機器人怎麼玩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