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學歷可以當程序員嗎 有公司要嗎 我35歲了
一般是不要的,你如果真有水平,自己創業也可以,或者拿出你的成績給公司看。
望採納,謝謝
2. 據說在中國一般公司都不要年齡太大的程序員,請問有多少35歲以上還在做技術開發的
我有靠
譜回答
我有靠
譜回答
··························
··························
去年到美國客戶公司出差,一個60,70年代從中國出去的程序員,寫的都是一些企業內部系統應該算不上高大上吧。當時這位60多歲的老前輩開車帶我們去吃飯,說寫了一輩子代碼,現在連工單上的字都看不清了,再過幾個月我就正式退休了.這是我見過的第一位從程序員職業退休的。
去年到美國客戶公司出差,一個60,70年代從中國出去的程序員,寫的都是一些企業內部系統應該算不上高大上吧。當時這位60多歲的老前輩開車帶我們去吃飯,說寫了一輩子代碼,現在連工單上的字都看不清了,再過幾個月我就正式退休了.這是我見過的第一位從程序員職業退休的。
退休之後,據說他的系統還在跑,客戶不想用我們的新系統-_-
退休之後,據說他的系統還在跑,客戶不想用我們的新系統-_-
退休之後,據說他的系統還在跑,客戶不想用我們的新系統-_-
3. 什麼樣的程序員在35歲以後依然被公司搶著要
很多人覺得35歲是一道坎,因為35歲過後要找工作就比較難了。例如我們上人才網看企業招聘需求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企業在招人才的時候要求年齡在35歲以下。如果35歲以後失業了,就會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但是有一類人35歲以後公司會搶著要,這類人就是程序員。優秀的程序員在35歲以後依然被公司搶著要。
這類程序員即使他們年齡很大,但他們也不會失業,因為他們身上的技術,他們身上的經驗、技術是他們永遠不會失去的資本。
你覺得什麼樣的程序員在35歲以後依然被公司搶著要呢?你的職業是這樣的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說說您的看法哦。
4. 在中國,35歲後的程序員真的不好混了嗎
在中國,35歲後的程序員確實不太好混了。因為年輕人腦袋轉的比較快,想法比較多,而且時代在不斷的創新,程序員年齡越大就有可能會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也會逐漸被這個時代所淘汰。不僅如此,年齡比較大的程序員也很難能夠承受得住工作的壓力,萬一身體出現一些毛病的話,公司也是很難能夠承擔得起的,而年輕人的身體底子好,可以接受熬夜。
年輕人的工資也比較低,尤其是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他們雖然工作效率不是特別高,但是等到學習一段時間之後,也會漸漸的上手,就會給公司創造一些收益,老的程序員工資自然是非常高的,所以相比之下大家可能會更傾向於尋找年輕人。
5. 35歲以後的程序員有多慘
35歲以後的程序員,可能被公司列入裁員名單,因為年齡過大,所以公司方面會招聘更多年輕人,把這些老員工所替代,有這么幾個原因:
1、程序員在做2、3年之後也就不會有什麼新東西了,每天在做的都是一些重復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都說程序員是高級藍領。
2、在有了一定的經驗之後,很多人會轉向系統架構或者項目管理的方向,寫代碼之類的工作都留給年輕人去做了。
3、程序員是一項枯燥並且高壓性質的工作,長年累月的生活在這種節奏當中,對於身體健康也會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
(5)有公司招35歲程序員擴展閱讀
大齡程序員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中提到,機構的能力包括:
1、資源
2、流程
3、價值
資源包括時間,技能,金錢,人脈等;流程指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思維模式等;價值觀就是自己認為什麼重要。這三點放在每一個職場人身上也同樣合適。對於技術人來說,會的編程語言和工具都是資源,框架設計,邏輯思維,數據分析這些都是流程;
是熱衷做技術還是喜歡做管理,這就是個人的價值觀。決定程序員是否具有優勢的,是思維能力,是解決問題的框架,是快速學習,是個人管理,是創新與創造,是這些應用流程方面的能力。而這些,都需要時間的沉澱和項目的歷練。
6. 過了35歲的程序員,還有價值嗎程序員過了35歲該何去何從
一般情況下來說,程序員確實是一個高薪的職業,但大多數人認為程序員又是一個吃早飯的職業,所以真的因為如此意味著老程序員確實很難再發揮余熱,所以對我們來說並不是程序員本身沒有價值,而是因為行業屬於一個新興行業,對於中年人並不是很友好,所以程序員大多數在35歲之後都會改行從事其他產業,也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來思考問題。
其實不得不說的是,這個時代都是在不斷的學習和成長的也正因為如此,必須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培養新的技能,在35歲之後更應該注重自己技能的培養和整體價值的呈現,不單單在聚集於新興it行業,更應該把目光注重其他產業,培養自己的技能,全面發展,這樣的話才能夠在時代發展中找到自己的價值點。
其實對我們來說,過了35歲的程序員本身是有價值,但是對於it行業來說,更崇尚青年活力的年輕人,35歲的程序員很難獲得老闆的信賴,導致大多數35歲的程序員都會選擇改行其他的產業。
7. 為什麼很多科技公司總是以35歲的員工說事
因為招聘35歲以上的人,沒有經濟效益。一般來說,人年紀到了35歲以上,家庭的任務比較重,上有老下有小加家庭的經濟壓力大,所以這種人對工資的要求會比較高,不如年紀小點兒,但是也能幹一樣活的人。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35歲以上的人心眼比較多,通俗點講,就是會計較,懂得權衡,懂得揣摩老闆的意思,懂得拍馬屁,懂得挑輕減重,懂得八卦,懂得爭功勞,懂得推脫重活,懂得自己的重心是在家庭,而不是在工作,懂太多內涵了,就是不願意賣力幹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
35歲以下的人,社會經驗或者人生閱歷或者各方面的還比較青澀,這個時候是賣力的好時候,特別是30歲以下的,最好是27歲以下的,所以很多互聯網公司或者發展比較快的公司,基本上年齡的結構比較低,很多互聯網公司就是20出頭的小夥子,一大堆人的平均年齡可能就是二十四二十五歲,
年輕人,培訓一下,就能上崗,朝氣蓬勃,幹活搶著來,形勢一片大好。
而你讓一堆35歲以上的人聚在一起,八成互相猜忌,使勁斗,合不起來的,大家都有很多招數,有各種人情,客氣呀,互相之間一大堆這種套路,唯一相同的就是不願意幹活,說的好聽一點,就是借力用力,說難聽一點,就是好吃懶做。
從這個角度看,要說年輕人沉不住氣,那年長者就太沉得住氣了。
當然也不是說35歲以上的人就沒有用武之地,35歲以上的人基本上要干什麼工作比較好呢?
要干一些35歲以下的人不能完成的工作,譬如說干管理工作,干一些領導職位,這些工作很綜合,要求很高,不是一般的35歲以下的人能乾的,但是這種職位職位有個毛病,就是這種職位,一個公司就那麼三五個,要不了那麼多人。
而社會當中35歲以上的人具備這種能力的也不多,整個社會來講,最簡單的工作就是賣力氣的工作,只需簡單的經驗,但是綜合經驗又有綜合的技術水平又高,這種人比較少,
所以35歲以上的人要找工作,你必須要建立一套自己的有別於他人的方式,管理上的呀,或者技術上的深度呀,要比別人超出很多,否則的話你就沒有競爭力了,年輕人,他要個5000,你要個15000,同樣的工作內容能滿足,要你幹嘛呢,如果拿同樣的工資,你年齡大家庭開銷大,你心裡又不痛快。
很有水平的人,35歲以上,40歲以上,45歲,50歲都沒問題,工資要多高有多高,上不封頂,所以講到底還是水平問題,
但是沒辦法,這個社會它統計下來就有這樣的規律,大部分人還是處於中低水平,所以中低水平的人找工作35歲以上,你就很有難度了。
所以經常有一句話,就是說35歲以後不要亂換工作。甚至有些地方30歲以後就不要換工作,因為你的競爭力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隨著年齡的上漲而下降,下降,再下降了。
最後插一句:為什麼年輕人才有資格談愛情,因為年紀大了之後,心眼太多,套路太多,套路太多的愛情還會是真愛情?職場也一樣,套路太多的工作,還會是真心工作嗎?
8. 程序員35歲真的會被辭退嗎
不一定。
原來公司老闆覺得程序員到了35歲以上,無論是精力還是能力,都已經原地踏步或者是出現退步的情況,但是有很多新員工或者大學生,他們在公司里無論做事還是說話都特別靈活,有沖勁,所以這也是這位程序員被新員工所替代的主要原因。
程序員崗位職責:
1、對項目經理負責,負責軟體項目的詳細設計、編碼和內部測試的組織實施,對小型軟體項目兼任系統分析工作,完成分配項目的實施和技術支持工作。
2、協助項目經理和相關人員同客戶進行溝通,保持良好的客戶關系。
3、參與需求調研、項目可行性分析、技術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4、熟悉並熟練掌握交付軟體部開發的軟體項目的相關軟體技術。
5、負責向項目經理及時反饋軟體開發中的情況,並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改進建議。
6、參與軟體開發和維護過程中重大技術問題的解決,參與軟體首次安裝調試、數據割接、用戶培訓和項目推廣。
7、負責相關技術文檔的擬訂。
8、負責對業務領域內的技術發展動態進行分析研究。
9. 38歲了,難道程序員35歲以後真的都要失業了嗎
「老程序員」這個稱呼印證了行業的一道坎,35歲,不光是程序員,還有其他行業的從業者,都會遇到這個坎。批量的年輕人逐漸湧入,打擊了一批還在碌碌無為的前輩,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擔憂。對於程序員來說,似乎更加沉重一些。
我們眼中的程序員,一直忙碌在公司的第一戰線,996的上班時間,還不算通宵加班的精力,對體力和腦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到了35歲的程序員都在迷茫著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程序員在過了35歲之後都會失業,面對來自家庭孩子的壓力,來自父母養老的壓力,都會讓自己思考以後的發展。是繼續走技術路線還是轉向,該如何更好的承擔起自己肩上的責任? 看了很多網友的回答,也訪問了很多程序員對自己未來的打算,總結了一下:
繼續走技術路線 很多程序員因為性格選擇了IT行業,自然也會因為性格繼續在IT行業走下去。在有了幾年的開發經驗之後,選擇繼續深造,由開發工程師到構架師,由編程技術開始學習大數據、AI等,保持自己對行業技術的敏感性。
走管理路線 管理路線,就是帶項目,相對於奮斗在第一戰線的小夥伴更輕松一些,不會將過多的精力放在開發上,而是放手讓年輕人去鍛煉,開始學習管理,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走創業路線 打工真的是毫無出頭之日的,很多大佬都會選擇自己出去創業,但這個需要資金和技術的雙重壓力,抗過了就是老闆,失敗了就重新回到原點。
轉行 這條路,很少人會走,因為不想放棄自己多年的技術,會覺得和可惜。
再說說程序員有那些出路或者賺錢的路子吧
寫博客或者運維自己的公眾號果文筆好的話,也喜歡分享的話,可以自己運維一個技術公眾號,者博客,不見網上很多技術大拿都在寫博客,這個過程很漫長,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實習,去寫作,去輸出,去運營。在打造自己的品牌的過程中,慢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有了自己的品牌,就可以做一些分享,承接一些廣告,培訓,也就距離錢不遠了。這可以促使自己對所用技術的去思考,同時也能讓很多的技術小白或者行業人士關注你,從而提高你的知名度,吸引流量或者讓更多人認識你,知道你,你才有更多的機會。
承接一些項目(也就是接私活)
當然這要花費你很大一部分時間,承接時你要考慮時間成本,至少這些時間要和你的工資相當。個人不怎麼推薦這種方法,有時候周期會很長,很容易喪失積極性,不過也算是一種方法。
參加一些開發者大賽或者一些技術活
這是一種方法最實在,拿獎金,只賺不賠,不過前提是你得有足夠的實力,有時一些比賽盡管不是很多,但從中也可以學到不少知識,或者某些證書對你可能有用
技術活動包含的范疇很廣,包括做技術講師,分享技術知識。這個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術影響力,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專門能力,但是同樣需要的門檻很高。
接一些廣告或者在自己開發的app或者利用網上的小項目博客
在自己的app中加入廣告或者打賞讓喜歡你的朋友支持你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0. 程序員到35歲就沒人要了么
引文一段,希望耐心讀完....
程序員在35歲後的三條出路
高薪的IT行業是眾多年輕人的職業夢想,然而,一旦身入其中卻發覺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被稱為IT藍領的編程員,工作強度大,像個編碼「機器」;技術更新換代快,飯碗不穩定。隨著年齡的增長,IT編程員該何去何從。
程序員的困惑:我該何去何從
32歲的Smith(化名)已算是IT行業的元老了。
大學時代的他,有2/3的時間是在校園微機房裡度過的,當時,他瘋狂地迷上了電腦。大學畢業後,Smith早早地被一家IT業著名的跨國公司錄用,擔任程序員。
剛進IT行業時,Smith有股火一般的熱情,參與了不少項目,而且都成功了。公司對他也很器重,付給他的薪水在當時的同學中可算是天價。在後來的IT泡沫中,Smith的公司也還算穩定。
一晃8年過去了。期間,Smith曾換了兩家公司,雖說薪水越來越高,但他卻越來越困惑。今年他已經32歲了,以前不覺得,但現在,他感覺程序員的工作強度太大,自己一直在超負荷運轉,工作狀態就一個字:累。況且,由於這一行的特殊性,從業者必須不斷地學習。32歲的程序員雖然技術老到,但畢竟在學習能力、反應速度、工作效率上漸漸地開始和年輕人有了差距,Smith覺得後生可畏,感覺自己的競爭力在縮水。
何況,現在IT業不比以往,面對大量「廉價」的職場新人,老闆不僅可以挑肥揀瘦,還可以隨時讓薪水已漲到一定水平的老人「走人」。Smith的同事Tom(化名)就是這樣被公司「請」走的。Smith擔心:不知何時,這根裁員的大棒就要揮到自己的頭上。目前,雖然自己薪水不低,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得到的多付出也就更多。而且業界還有這樣的傳統,過了35歲,IT編程員就有轉崗的可能。未來該何去何從,Smith深感困惑。
尋求職業發展的「第二春」
Smith的處境代表了IT行業一個群體性的問題。有關職業規劃師經過對Smith 的處境分析指出,IT人才市場的整體年齡狀況趨於年輕化,22歲以下的擇業者占總體比例的71%,而35歲以上的只佔10%,年輕的人才給市場注入了活力,也使得IT行業的競爭更加白熱化——人才流動性很大,崗位相對不夠穩定。
程序員是個屬於年輕人的職業,「Smith們」如果沒有在職業生涯最初的5年或8年時間里得到晉升或實現轉型,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技術更新的大潮中便面臨競爭力衰減的殘酷現實,需要重新定位和轉型。「Smith們」與其咬著牙繼續在編程隊伍里打拚,還不如重新審核自己的職業興趣、能力和性格,立足核心競爭力,尋求職業發展的第二春。
因此,職業顧問建議熱愛IT行業的Smith,可以藉助豐富的技術經驗和人脈關系尋求發展。
三條出路可選擇
出路一:向IT培訓師轉型
分析:IT企業在招聘新人後,一般都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這個培訓有時是在崗位上進行的,由富有實踐經驗的「老人」負責。年輕人想要進入IT行業,必須接受這樣的專業培訓。如今IT培訓市場蛋糕相當大,利潤空間可觀,行業發展前景看好。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IT培訓市場共實現銷售額24.4億元,相比2003年增長了22.1%,2005年市場前景發展更為可觀。Smith無論是在IT公司內部轉型擔任培訓工作,還是到IT培訓機構擔任教師,都應該有發展空間。這樣的工作不會有太大壓力,且比較穩定,對年齡也沒什麼要求。更何況,這還沒有脫離Smith所喜歡的IT行業。
優勢:在這個行業工作了8年,擁有豐富編程、項目經驗,曾參與過許多成功案例,這都是Smith的優勢。而8年積攢的行業人脈關系,還可以幫助他發展企業客戶,順便擔任市場拓展工作。
挑戰:Smith在過去8年中一直埋頭苦幹,只是在公司培訓新人時擔任過培訓工作,缺少培訓工作經驗。如果要向培訓師轉型,Smith需要接受一些專業訓練,提高擔任培訓師的能力。
出路二:向IT營銷轉型
分析:IT與其它行業不同,由於技術性較強,營銷人員一般也須有較強的技術背景,且最好有著豐富經驗。互聯網公司、
電子商務公司、軟體公司目前都需要有技術背景的營銷人員;另外,電子商務的再度火爆,使得傳統企業開始重視電子商務營銷,也需要有技術背景的營銷人員。這類工作薪水不低,加上提成應該可以拿到高於程序員的薪水,同時也比較穩定。
優勢:深厚的技術背景仍然是Smith的核心競爭力,在8年的從業經歷中,Smith廣泛涉獵了各種編程軟體和工具,對IT行業也有相對深入的了解,這些都為他轉向營銷提供了平台。
挑戰:Smith過去的工作主要是跟機器打交道,而營銷工作恰恰需要跟人打交道,這對Smith來說是最大的挑戰,要求他徹底改變工作方式,加強溝通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此外,營銷工作會面臨銷售指標的壓力,這些問題都是Smith轉型前必須深入考慮的。
出路三:向項目管理努力
分析:如果說前面兩條出路轉型的成分多,那麼項目管理可以說是Smith更為便捷的發展之路。目前,軟體項目經理是人才市場上炙手可熱的人才,有豐富經驗、外語好的軟體項目經理是搶手的香餑餑,供不應求,薪水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在上海市勞動部門新發布的2005年軟體行業薪資調查中,項目主管的薪水是同層次主管中最高的,年薪高位數達到211011元,平均年薪達109414元。最重要的是,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可以在這個崗位上長久工作下去,並且有向高層進一步提升的可能。
優勢:對Smith這樣有經驗、有技術、有人脈、有能力、參與過多個軟體開發、有一定經驗的人,項目管理無疑是Smith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方向。
挑戰:Smith以往參與過不少項目的開發,但一直是項目團隊里的一分子,沒擔任過項目帶頭人。而很多公司在招聘項目經理時,都需要有帶領團隊進行項目開發的經驗,這是Smith的一個劣勢。建議他參加一些項目管理方面的培訓課程,自學相關的知識,增長自己在流程管理、溝通協調等方面的能力,以便積累資本,逐步向項目管理崗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