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非計算機專業,學過編程和一些計算機課程,對計算機有興趣,但喜歡安穩,不喜歡加班,適合轉行計算機嗎
不適合,在國內計算機是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並且也是非常累的一個行業,加班幾乎是常態。
雖然也有不用加班的程序員,一般集中在如下幾個路線,如果你覺得你有機會還是可以轉計算機的:
外企:類似微軟亞研院,google,Oracle這樣的公司都是不用加班的,雖然工資不如BAT但是也差不了特別多,考慮到不用加班和輕松程度的話,性價比更高。但是這種公司基本上很難進,外企也很直接,學歷和好學校是肯定必要的。基本你都需要一個985以上的學歷,研究生以上最好,如果達不到這條路就走不通。
出國:高工資,極其輕松的工作時間。像美國這種無數程序員擠破頭都想去的地方就不用說了吧,並且很多碩士去美國轉CS然後在美國工作的,但是出國要家裡面一定的財力和一定的努力。並且做好背井離鄉的心理准備。
演算法崗:程序員也不是一樣的,一般演算法工程師是很輕松的。但是職位稀缺,基本都是名校競賽生或者是研究生之類的。編程能力幾乎不需要,主要是看智商,數學能力和學術能力。走這條路的也不少,特別是最近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發展之後。
② 真心請教大家, 關於EE轉CS。
我也是EE轉CS的...現在比較後悔...很多課程要重新學,然後coding能力又比較挫...
③ 我想問問在加拿大的朋友,關於程序員就業
你好 IT行業在加拿大還是比較好就業的 至於你的學位倒是沒有太大的必要,語言可以去考雅思 但是你要是覺得自己學起來會比較吃力的話 就可以選擇加國的薩省 不需要語言 但是你的職業需要在職業列表 曼省的話就是不需要擔心你的職業但是對你的語言要求比較高 看你自己願不願意學習語言 來選擇技術移民的省份 這樣才可以保證你的成功率
④ 我這條件能申請到UBC、新加坡國立大學、慕尼黑大學這個層次的學校嗎EE轉CS,授課型碩士
可以使用留學志願參考系統https://isite..com/site/liuxue315.cn/297971e5-20af-4553-a7ce-8c2d6f0e5763,輸入GPA,專業,語言成績,意向國家等,可以對自己目前的情況評估下院校-系統會自動匹配資料庫中情況與你類似的同學案例,看系統中有多少與你情況相似的學生成功申請了哪個學校或者那些專業,為自己的留學方案提供參考。 也可以按照留學目標來查詢,看看你的目標院校和專業都哪些背景(語言成績多少分、學校背景如何、什麼專業、GPA多少等)的學生申請了,也從而對比自身情況,制定大致的目標和方向。
⑤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想做程序員了
作為一個在帝都混日子的程序員,經常能看到不少同事轉行。
最開始是一位年紀比較大了(快40歲,在這個行業算老了)的,回家開個小店去了。後面聊了聊,非常慶幸自己做出了辭職的決定,現在日子過得是滋潤得很。
再之後,有回老家小縣城干別的去了的。要准備好回縣城,恐怕就很難找到IT行業的工作,除非是自己干。但小縣城能幹起來的活不多,加上那裡這方面的人才也難找,也就基本認為是已經換行了。
最近,甚至身邊有剛在17年畢業後加入來的成員,都不想幹了,想要考公務員。現在究竟是一些什麼原因,導致這樣了了?
7.要創業了
不能光是說一些不好的,不想幹了的人中,肯定有不少是想要自己出來單乾的。創業也基本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己出來接單,成立公司開始為別的企業做項目。另一種是自己做產品。這兩種其實都比較好起步,特別是第一種,有活就會盈利。而且成本基本只有人力和應酬,機器大部分也都是用戶負責的。第二種則是比較賭的,要麼很成功,要麼很快燒錢結束。不管怎樣,這都是不少程序員不再願意為別人碼代碼的原因。
⑥ 國內已經工作數年的大公司IT碼農,到美國重新讀CS本科,能不能輕松點
專業課程上會輕松點。但那些基礎課程就不一定了。因為本科需要讀很多基礎課的,比如,美術,音樂,化學,物理,歷史,等等。
⑦ 在加拿大做程序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 工作機會概況:
總體而言,在加拿大, IT工程師的職位機會沒有中國那麼多。我曾在2014年10月從linkedin上爬了網頁做了一些分析,14年10月的某一天,整個加拿大的開發、測試等工作機會有3500左右,主要分布在大多倫多地區和大溫哥華地區, 編程語言主要是Java 和 .net, 尤其是JAVA,似乎每個公司都在用。 加拿大的中小型公司偏多,做WEB 應用、移動應用的公司很多,做底層產品的公司較少,主要是一些大型跨國公司,比如Intel, AMD, IBM等,他們會用一些C++, C等語言。
2. 工作工具,技術等
似乎絕大多數的加拿大公司在都在使用敏捷,一般都是Scrum這一套,管理工具大部分都使用Jira。 我了解過好幾個web application的公司, 都是用 Spring MVC來開發產品, 工具用Eclipse的居多(這個一點樣本空間較少, 不具備很強的參考性,但感覺是這樣的)。說說測試工程師, 貌似加拿大的軟體測試工作自動化水平程度沒有國內高,很多manual testing,不過大部分工作都會要求你有自動化測試的能力, 測試主要用Java調用Selenium 介面進行WEB UI testing。
3. 工作強度
整體來說,加拿大的工作強度比國內和美國差了很多,整個國家都慢悠悠的,我感覺我在國內需要用一天的工作,這里至少要2天以上,不過完成質量還是不錯的。IT工程師一般都很少加班, 八小時工作足夠了(八小時工作時間通常包含中午吃飯時間,吃早茶和下午茶的時間)。比如我們公司,大部分人10點前到,最多到下午五點,很多人都是四點多,甚至來得很早的人三點多就下班回去了。周末加班? 從來沒聽誰說過。非工作時間上班簡直會讓他們想去死。我曾經告訴他們什麼是996,同事們問,那他們工作的意義在哪裡?
4. 辦公室氛圍
我感覺這里的普通同事關系要比國內的近,大家都很融洽,但是要說特別鐵的也不多。加拿大人通常都會很禮貌,很友好,愛開玩笑,你有問題他們都會想辦法幫助你。同事生小孩,結婚,離職等都會給大家帶好吃的來慶祝,關系好的也會湊份子錢(一般就給10加幣左右,20算是很多了).我們公司大概一千多人,算是加拿大比較大的公司了,中國人有70-80個左右,大家很團結,公司的人都非常友好,我從來沒有感受到什麼歧視或者不友好,其中有一個中國人還是VP, manager, director 大概有3-4個,team lead 一堆,我感覺10個人左右吧。過年的時候,有的老外同事還穿一身紅來公司...
5. 職業規劃
這個和國內差不多,程序員 一般就是兩條線,管理或者技術,管理的話成為manager,技術路線的話走Junior -> Senior -> Architect, 或者 繼續跳槽去其他公司,或者去美國工作。 走管理的話,英語水品要比較好,因為整天要和別人開會,計劃,扯皮等。
6. 薪資
我了解到的情況是,大部分開發的薪水比美國要低,和中國的一些企業(比如BAT,華為等)相比也不是十分具有競爭力。一般的公司,初級程序員年薪約有5-7w加幣, 中級 7-9w, 高級 10- 13w加幣左右。但是在本地加幣的購買力還是強於等量人民幣,一般的吃穿都相對便宜。比如20到30刀一家三口吃頓飯沒啥問題。
⑧ 通信工程要不要轉cs
遵循以下思路
1哪個你感興趣,哪個你願意花上自己的10年青春也不後悔,
不要自己沒接觸實際工作就在這瞎YY,通信以後工作每天是干什麼的,軟體的每天干什麼的?自己搞清楚,可以自己先規劃好個時間,把自己想實現的生活便利用軟體實現出來,在極度碼碼中,看自己是否真的享受這種生活。
2實際利益相關
雖說精神需求要滿足,物質需求當然也不能太寒酸,對於票數第一的答案,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所謂"行業"到"產業"的轉變,其實互聯網向我們證實了這一點,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把計算機從泥沼中扯了出來,發光發亮,十萬計的包括其他行業的從業者也要擠著進來分一杯羹,但是,正如很多人說的,"要飽和了",不過,人才只是需求量變緩慢了,大批創業公司會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倒閉,真正有著三年工作經驗的安卓/ios/..工程師會讓那些任性轉行的學者哭著回去找媽媽,但是你如果真正喜歡碼碼,你一定能在互聯網生存下去,不過可能很難再有作為一隻在風口上飛起的豬的可能了。
互聯網接下來幾年的利潤依舊高,程序員的薪資依舊會吊打其他各行各業,
通信行業當然不是夕陽行業,不是還有物聯網的嗎。
說遠了,前面說到互聯網能把計算機捧上天,但是物聯網能不能把嵌入式/通信/電子捧上天我就說不準了,一個行業所需專業的熱門/這個行業的薪資都是跟這個行業本身的利潤掛鉤的,互聯網這種虛擬的交易,又世紀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利潤巨大情有可原,物聯網多少年後能在中國普及/中國民眾多少年後能接受智能的全套/物聯網能給通信帶來多大的利潤的回饋,這些都說不準。
⑨ 一個工作三年的c#程序員,CS方面他應該會什麼,除了一些基本的之外
刷新①丅說的很對了,再補充一下要對多種常用API要熟悉,能夠做一套屬於自己風格的控制項,
簡單的項目架構要有所了解,要適當考慮用戶體驗,而且我覺得三年的話不止是技術,對其他與軟體相關的方面要有所涉獵了。